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2024-08-08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精选8篇)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第1篇

贵州省***中学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目标考核

自 评 报 告

***中学独立创建于1980年,2003年3月搬迁到新校址,属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稳定综全治理工作,根据省、州、县要求,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把握重点,贯彻核实各项安全工作。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实施教育管理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涉教部门负责人参与和校委会成员为一体的综治安全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将安全稳定工作列入学期工作计划,纳入班主任、教师的绩效业务考核。学校在每周一早上的校务会基本上都涉及到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不同时节的安全稳定重点工作,划拨经费保障安全工作的运行。

本项权重分:10分自评分:10分

二、创新学校管理,落实安全工作

学校按要求基本上配足了安保人员,在安保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由政教处负责,将中层干部和部分教师分组,分别负责校外、校门口、寝室等的值日和巡查,并成立强有力的护校队,保障学生的校内和校外的安全。学校警务室建设基本达到要求,教师全额参加工商保险,学生和保安全额参加校方负责险,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划拨专项资金加强安保建设的投入,力争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本项权重分:50分自评分:47.2分

三、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安整治工作,效果明显

学校制定了安全稳定综合治理排查整治方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并落实整改措施负责人,定期向上级汇报整改情况,建立整改档案,落实整改资金。如学校铁门损坏后,学校马上花了共计13008元进行更换;教学楼前场地积水影响跑道,马上花10000多元改修下水道等。学校无打架斗殴、暴力伤害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学校周边无流氓团伙、黑恶势力;无网吧、电子游戏厅和歌舞厅等;学校周边有较明显的交通标志,交通秩序良好,学校值日教师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在门口维护交通秩序,校门口无乱摆乱放现象;学校寝室、食堂管理规范无安全事故发生;学校聘请有法制副校长每期举行法制讲座;校园网络管理规范,有兼职网络管理员,学校无不健康经营场所;学校每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本项权重分:20分自评分:20分

四、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工作效率高

学校制定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度,安全稳定管理制度,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信息报告制度。

本项权重分:10分自评分:10分

五、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

我校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并进行安全演练。

本项权重分:10分自评分:9.5分

六、工作创新加分:

2010年我校被县教育督导室评为“平安校园”(授牌)加0.2分 2011年3月被***公安局评为“法制学校”(授牌)加0.2分

共计加分:0.4分

根据以上综合考评,我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各项自评分为:

1、组织领导:10分

2、校园管理创新:47.2分

3、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分

4、安全稳定综治理工作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20分

5、安全教育及演练:9.5分

6、工作创新加分:0.4分

以上合计得分:97.1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评定为:合格,现报请上级领导予以复评,以期对我校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指导意见。

***中学

2011年**月**日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第2篇

教育局: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点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内涵丰富、品位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如下汇报:

一、办学理念(该项自评分6分)

我们学校有着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清晰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发展策略。有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和科学发展的学校发展纲领,规划能体现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

二、校长思想:

校长能通过学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逐步形成独特鲜明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管理方法科学,为学校发展目标定位,规范办学行为,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力量,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

三、价值观念(该项自评分6分)

学校以特色建设为指向,对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分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专业发展、师表形象有明确的要求和定位。学校着力建设学习和组织、引导教师确立与建立特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做学生的表率、时代的楷模。(该项自评分6分)

四、精神文化

该项自评分6分

1、我校校风、教风、学风纯正,校训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办学特色,能够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是我校的办学理念。

2、学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管理民主化,人文化水平高。师生精神面貌健康向上,行为规范、关系和谐。

五、制度文化 该项自评分6分

1、我校在教育科研、教师业务、学生评价、学籍管理、学习培训、安全保障、后勤总务、会议、教师值日、考核评价等方面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2、围绕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检查、考评、奖惩制度,各项管理运转协调,运行高效。

3、我校师生参与学校制度建设,对学校制度认同度高,学校规章制度能够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师生员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领导和师生沟通渠道畅通,干群关系和谐。有家长会、问卷调查、意见收集箱、健全的班级管理规章、学生干部选拔制度等。

六、环境文化

该项自评分6分

1、我校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校园干净、整洁,校园内无乱涂、乱画、乱刻、乱摘、乱踩及污迹等现象。教室、餐厅、宿舍、办公室、厕所等设施内保持干净卫生。

2、我校有公示栏、文化橱窗、读书栏、宣传栏、评比栏、师生风采栏等,内涵丰富、新颖别致、更换及时。体现了较强的及时性、教育性、艺术性。

3、我校教室、学生宿舍、餐厅、办公室及各功能室内整洁卫生,布置美观,各类张贴物、展板、条幅等内涵丰富,活泼健康,新颖别致,与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和谐一致,体现了教育性,艺术性。

七、活动文化(该项自评分6分)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充分整合,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性和知识性统一,娱乐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主题突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八、课程文化 该项自评分6分

1、我校认真执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我校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注重老师专业成长、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切实转变,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我校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本校课程资料,创造性地开发、落实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

3、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班级图书角等,重视阅读教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我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孝》等国学经典教育。

九、领导机制(该项自评分12分)

1、切实加强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特色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人力、财力、物力制度上有保障。(该项自评分6分)

2、学校为创建工作成立了专门组织,分工明确,建立并落实了特色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全体师生、家长、社会的建议和参与。(该项自评分6分)

十、工作过程(该项自评分8分)

学校能做到文化建设有目标和规划,全面系统、积极有序地开展特色文化建设。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文化建设,能把特色文化建设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学校的计划中。

十一、学校发展(该项自评得分6分)

通过开展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常规与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在文明学校等活动中取得了教好的成绩。

十二、社会评价

1、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成效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该项自评得分6分)

2、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得到了中心校和教育局的肯定和认可,考核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居于领先地位。(该项自评分15分)

综合以上所得自评分共99分。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第3篇

一、单一强化管理制度建设, 忽略人文精神熏陶

大部分学校管理者都会不遗余力地加强学校建章立制工作, 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并大力强化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来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但是在和谐社会中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 关怀人的现实生活, 追求人的平等、自由等。当前,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学的各项工作中正日益得以充分体现。坚持育人为本, 积极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着眼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需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校园文化要满足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特长、才智, 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目标, 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崇高道德、高尚情趣、丰富学识、开放观念, 有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同情心、悲悯心、关怀心、感恩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一味追求文化活动形式, 弱化文化活动内涵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行为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动态表现,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正确导向、鼓舞激励、规范管理作用的有效载体。因此, 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借助寓教于乐的形式, 陶冶情操,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必定是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各中学校都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大量的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接受教育, 但是却忽略了文化活动的内涵。我们通过活动是为了学校群体价值观的树立, 就目前各地中学举办活动来看, 为了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去关心社会发展, 去关注社会问题, 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补充和社会实践的新途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在实际活动中, 各校多以集体式旅游参观为主, 景点多集中在重庆的几个重要地点。对于长期生活在重庆的学生来说, 就活动本身而言缺乏吸引力, 在活动中的收获就不大。

三、片面追求建设模式趋同, 缺乏文化校本特色

校园文化, 指的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这个“特定”强调的就是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都有自己特有的、与众有别的“个性”。因此, 鲜明的校本特色应当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 突出学校特色应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也是其最终体现;学校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区位特色等都应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依据和内涵要素。但是,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都存在着雷同趋向。大到学校, 小到班级, 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 一个班级的环境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才能促成一所学校的特色。班级小气候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更影响学校的大气候, 所以, 校园文化建设当然也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特色的创建。然而, 实际情况是学校对每个班级的布置要求基本一致, 班主任和学生的一些创意也就因为方便学校的管理和评比而受到扼杀。这显然违背了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初衷。

四、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 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认识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 但有些学校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把握不准而导致不能正确把握和谐校园文化涵盖的内容、表现形态、要求及其作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不少人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或者等同于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 认为多开展学生文化活动, 多举办文化艺术节就等于把校园文化建设好了。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承担者自然落到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部门。再者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功能认识不全导致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把握不全, 造成了不少人认为校园文化的作用对象仅仅是学生, 并且在学校教育中只能起到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没有把它提高到人文关怀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 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事实上, 校园文化所营造的整体人文环境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 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情操, 道德观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 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督导评价低效

目前,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正常开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校教育督导评价机制低效问题。在传统的学校督导检查评估标准中, 有学校德育工作、教学教研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党政建设工作、基础设施和仪器配备等方面内容, 没有校园文化建设这方面的内容。这就明显说明, 我国的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工作存在内容缺失和工作低效问题, 致使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长期以来无法摆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正是由于这种督导检查评价机制不健全, 中学的领导才会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对校园文化建设而言, 做与不做都一样, 没有人对此进行检查督导。目前, 我国的教育改革尚处于艰难的转轨之中, 学校领导整日忙于抓学校基本建设、抓升学率、抓设备购置、抓校园设施维修等一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工作, 根本不去考虑时间长、见效慢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因此, 不重视、不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似乎也有其自身的道理。由此看来, 在中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三) 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特色不明显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有共性的一面, 也应由其鲜明的特征, 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的根源所在。以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为例, 学校坚持特色就是个性、是品牌。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 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 也就没有优势。该校大力实施了德育工作、校本研修和“类别教育”特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校思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教育效果。但是,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在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过程中, 尚未注重体现出学校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 趋于一般化, 个性不明显。还有些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主旋律教育, 主旋律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但是不能代表全部, 校园文化还应包括一些生活化、情感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不能因为升学率而让“成绩”成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

五、新形势下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校园文化是一个由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系统。我们仍然从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中学精神建设两个方面探索。

(一) 新形势下加强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对策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经费投入的保障。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具体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绿化与美化;学校传播设施等。学校应注重这些学校硬件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发挥对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 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要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 省级设立专项资金,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各设区市、县要加强对本区域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各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公用经费支出预算, 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 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 新形势下加强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2.丰富校园文化, 全员参与;3.结合校本课程, 挖掘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在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中, 研究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相对较少, 但是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因而, 研究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并以我区中学为案例, 分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并提出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如, 以探讨如何建设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中学师德,现状与问题,影响因素,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伍金泉.中学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3]李军.关于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第4篇

平安校园建设考核评估细则 第5篇

一、组织领导(14分)组织机构(5分)

1、由校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年级组长组成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2分)

2、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不少于4次(1分)

3、有完整的会议纪录(1分)。

4、学校安全和综合工作管理材料整理规范(1分)。

创建规划(3分)

1、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做到月月有安排(2分)

2、每有创建工作总结(1分)

责任落实(6分)

1、学校与相关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2分)

2、创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有责任分解表(2分)

3、学校的安全和综治管理人员有考核细则(2分)

二、安全防范体系(48分)安全保卫(19分)

1、电教、实验、财务、档案、配电、食堂、宿舍等重要部位有安全管理制度(3分)

2、设立专门的安保部门,有专(兼)职人员(1分)。

3、按时参加县安全、综治工作例会和培训(2分)

4、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有记录(2分)

5、实行门卫登记制度,有日记录,有自救自护组织机构,人员落实(3分)

6、防盗门窗安装齐全,围墙栅杆高度符合要求(2分)

7、防火设施完好齐全,安放到位,未发生火灾事故(2分)

8、防盗或监控装置使用正常,未发生被盗事故(2分)

9、制定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和社会矛盾调处应急预案或安全手册(2分)

安全教育网络体系(6分)

1、有校所联防、警校共建协议书(1分)

2、有专职或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法制教育讲座(2分)

3、与联防、共建单位开展的活动、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件件有记录(2分)

4、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定期召开网络会议(1分)

安全检查与整改(5分)

1、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安全工作自查,检查有记录(3分)

2、安全隐患有整改措施,有整改记录、上报记录。(2分)

宣传教育(9分)

1、认真开展全国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安全日、12•4法制宣传日、市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等活动(5分)

2、有活动领导小组名单,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2分)

学科教育渗透安全、法制教育内容(2分)

信息报告(5分)

1、安全工作“月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未发生隐瞒不报、迟报、漏报现象(2分)

2、按时上交布置的工作和活动的各类材料(3分)

责任追究制度(4分)

1、建立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有书面资料(2分)

2、对事故负责人、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有相关追究材料(2分)

三、校园稳定(20分)

1、及时掌握和上报境内外反动势力在学校内的渗透破坏活动情况(1分)

2、未发生师生集体上访事件(1分)

3、校内未发生师生非法集会事件(1分)

4、对校园网建立专人管理制度,定期清理网上有害内容,并做好相关记录(1分)

5、调解、帮教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调解、帮教工作有记录(2分)

6、未发生师生非正常死亡事故(2分)

7、未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或无违规劝退学生,逼学生离校,或随意停学生课现象(3分)

8、没有因教育不当而引起学生离校出走现象,(2分)

9、教职工家庭中无家庭暴力现象(1分)

10、上、放学安排教师值日或护导,校门口未经常发生拥堵状况(2分)

11、接送师生车辆和驾驶员符合行车条件,无违章行为(1分)

12、校园内无网吧、娱乐等经营场所(2分)

1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1分)

四、校园周边环境(18分)

1、有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2分)

2、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有记录(1分)

3、积极劝离校门口摊点,举报校门口非法经营场所,环境得到整治(3分)

4、教育学生不进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有宣传教育材料和检查记录(3分)

5、门面房出租有租赁协议,明确各类安全责任(2分)

6、经营户有证照、合法经营(2分)

7、门面房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经营活动。(5分)

五、加减分说明

1、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本受国家、省、市表彰,被命名为各类示范学校的分别加10分、7分、4分。

2、要求成立的各种组织机构、召开的专题会议、开展的安全检查及宣传教育活动、按时上报书面材料、值班表等有关资料得分时按评分标准栏内分值考核得分、减分时不受评分标准栏内的分值限制,以个、次数为准,少一个或次扣1分。

3、学校发生被盗、火灾损失1千元以下的扣3分,2千元至1万元的在2千元基础上,每增加1千元加扣2分,1万元以上的,每增加1千元加扣3分。

4、师生中受治安处罚500元以上每人次扣5分。

乔官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办法 第6篇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社会满意度,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以及市、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范围与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的范围为全校教职工。考评内容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廉洁从教、诚实守信八个方面。

二、方法和步骤

教师职业道德考评主要通过教职工民主评议、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评价等方式进行,每学期一次。方法步骤如下:

(一)成立师德考评小组。各单位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师德考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师德考评的组织协调工作,并经教代会表决通过。

(二)制定师德考评办法标准。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师德考评办法和打分标准,提请教代会审议表决,且90%以上同意方可施行。

(三)签定师德承诺书。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教职工与学校签定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师德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三份,学校和教师本人各存一份,一份报县教育局备案。

(四)组织教职工民主评议。学期末,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对每位教职工的师德表现情况和师德承诺践行情况进行评议打分。

(五)组织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调查评价。学期末,由学校按照审议表决通过的考评办法,组织学生和家长对教师逐一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评价意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分别按“满意”90分、“基本满意”85分、“不满意”50分核算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的评价得分。学生满意度调查采取随机抽取教师任教班级学生填写测评表的方式进行。任教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参与;任教多个班级的可随机抽取一个班或所有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参与。学生家长调查评价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或随机抽取教师所任班级学生家长电话号码进行调查的方式进行。一般不低于该教师任教学生数的1/3。

(六)拟定考评意见。由师德考评小组根据民主评议、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评价情况,形成教师师德评价意见,填入《昌乐县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登记表》。

(七)反馈。通过书面或个别谈话等方式向教职工本人反馈考评意见,并帮助分析存在问题和督促整改。

三、考评结果的评定

(一)考评成绩的计算

师德考评成绩按民主评议分、学生和家长评价分核算确定。其中,教师考评成绩按民主评议占60%、学生评价占20%、家长评价占20%的比例核算。非教学人员考评成绩主要按民主评议成绩确定。

(二)确定考评结果

主要根据师德考评成绩,综合教师日常表现情况,确定每位教师的师德考评结果。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优秀”等次的比例,一般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30%。其中,凡在师德测评中家长或学生测评“不满意率”超过30%,或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县规范办学行为有关规定的,考评等次确定为“不合格”。

四、考评结果使用

师德考评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师德考评优秀的教师,在评优树先时优先推荐。特级教师、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的评选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前置条件。内师德考评有一次达不到优秀的教师,其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两个学期师德考评均不合格者,其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并取消当一切评优资格。

五、本办法自2011年2月起执行。

本办法由乔官镇中学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建立和完善“安全优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在全县教育系统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认真分析排查影响和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努力把安全优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的相关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和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让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让社会认可发生积极的变化,使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推动全县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充分发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政治优势,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单位、学校要结合《关于转发<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乐教字[2010]11号)精神,把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按照统一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一)建立全员参与机制。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全县教育系统的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要全员参与,深刻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人人了解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什么”、“如何转”。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将深入学校进行宣讲,学校每季度要根据新情况、新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校长要对如何做到“安全优先、育人为本”,怎样才能实现“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结合学校实际讲明要求、措施。要针对“安全优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按照“谁有问题谁整改”的原则,责任到人,确保人人参与。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领导和保证作用,党员干部教师要带头学、率先转,做出表率,在活动中创先争优。

(二)建立完善问题排查和整改机制。这次实践活动,要坚持基于解决问题的原则,全面建立起问题排查机制、整改目标责任制。各学校每月要组织一次问题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实行解决问题销号制度。县教育局将建立群众投诉举报、立项查处机制,设立专门公开电话,发挥好督学责任区作用,形成解决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在排查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党员干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走在前列、先行一步,作出承诺。各学校都要敢于亮出问题,公开承诺,让学生家长参与监督。

(三)建立措施保证机制。把安全优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全县统一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制度,每学年组织两次,调查结果纳入年终教育督导评估成绩,并作为对镇(街、区)和县直学校教育综合督导的系数。各镇(街、区)教管办也要建立对所属学校学生家长的办学满意度调查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制度、师德考评制度、家访考评制度和校长向全体学生家长工作报告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各校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立起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公开承诺制度。承诺事项要具体、措施要明确、监督要到位、考评要与评先树优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四)配套完善考评奖惩机制。县教育局将结合活动开展,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实施办法,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对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和师德考评工作。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和教师师德考评结果与各类评先树优密切挂钩。其中,对满意度测评结果在全县领先的单位,在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中给予重点倾斜。从2011年开始,县以上各类奖项指标将优先用于表彰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创新成果。对特级教师、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的评选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前置条件。2011年8月前,建立起全县教师师德考评和学校办学家长满意度考评结果的信息系统。

三、活动开展的步骤

围绕活动主题,2011年主要开展好以下工作:

第一阶段:到3月底,各单位和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制度,成立活动领导和工作机构。同时完成2010—2011学年上学期的学校办学满意度调查和师德考评,并将结果报县教育局备案。

第二阶段:4月到6月,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到学校举行专题报告会;各学校组织两次专题教育培训,校长完成两次主题授课。坚持每月分类排查存在的问题,并将整改措施逐一作出承诺,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帐。

第三阶段:7月到9月,结合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校为主,完善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完成2010—2011学年下学期的师德考评和学校办学满意度调查,并上报备案。期间,通过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现场会、现场点评等形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教师节期间层层表彰一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10月到12月,继续按月排查问题,创新整改措施和制度。学校组织全员专题教育培训,校长亲自讲课。组织先进学校、个人事迹报告会。完成对各镇(街、区)和县直学校的办学满意度电话随机调查。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四、加强组织领导

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贯彻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县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县教育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单位、各学校也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与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建立完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结合起来,每个单位和干部教师都要瞄准先进,选树标杆,落实赶超措施,让广大干部、教师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中创先进、争一流。要把发现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表彰先进学校、个人贯穿于活动始终,形成浓厚氛围。加大活动的调度督查与奖惩力度,县教育局将成立专门的活动督查小组,定期深入学校进行指导检查,印发活动简报,分学段确定一批推进示范校。对组织不力、消极应付的学校和责任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对于活动期间发生的违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行为,将加大处罚力度,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并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一票否决”。

附件:

1、昌乐县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昌乐县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办法(试行)

3、昌乐县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办法(试行)

附件1:

昌乐县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赵长忠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傅喜明 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成 员 柴同堂 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秦君临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王顺宾 县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徐松然 县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 吴功明 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杨瑞玲 县政府托幼办公室主任 岳 松 县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柴同堂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昌乐县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

测评办法(试行)

为扎实做好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推动全县教育改革发展上水平、争一流,全面提升昌乐教育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范围和内容

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面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评价内容主要设5项指标:学校整体工作情况、班主任工作情况、任课教师情况、学校后勤服务情况和孩子成长发展情况。每项指标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根据家长对以上五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学校办学满意度水平。

二、评价方法和步骤

每学期末,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满意度测评。调查对象主要为各学校在校学生家长。主要采取电话随机调查方式进行。主要方法步骤:

1、建立在校学生家长信息库。新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各镇(街、区)教管办和县直各学校将在校学生家长联系电话统计上报县教育局备案,建立统一的家长信息库。

2、集中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每学期末,县教育局根据各学校在校学生数,一般按3﹪左右的比例确定随访对象数量。调查时,安排专门场所,设置专门电话号码抽取程序,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然后由指定的工作人员,按上述五项评价指标专门编制的“主持词”,采用边访问边记录的方式逐项调查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满意度。期间,局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和被调查单位负责人现场参与电话监听。

3、核定调查结果并上报。各校均按实际随访人数计算满意度。抽调对象拒绝评价或对评价指标不了解的,视为无效票,不计入评价票数。各学校满意度测评的计算方法为:满意度=(满意票数×1+基本满意票数×0.7+不满意票数×0)÷(满意票数+基本满意票数+不满意票数)×100%。最后,由县教育局统一汇总、核定最终结果,并按要求备案。

三、评价结果运用

1、与评先树优挂钩。学校办学满意度在全县领先的单位,首先作为确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施活动“示范校”的重要依据,并在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中给予重点倾斜。“满意”等次达不到85%以上的,不能作为先进单位向县级以上推荐;对“不满意”等次在30%以上的学校取消本学所有评选先进资格。

2、与师德考评挂钩。依据学校办学满意度测评结果,确定各学校“师德优秀教师”的比例,其中“满意”等次在85%以上的,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师德优秀教师的比例增加2%的指标。

3、与综合督导评估成绩挂钩。学校办学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年终教育督导评估成绩,并作为对镇(街、区)和县直各学校教育综合督导的系数。

4、与干部使用挂钩。建立完善学校办学满意度测评长效机制,将其纳入校长职级制考评管理体系,作为校长职级评定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学校办学满意度测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在县教育局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班子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2、严肃工作纪律。学校办学满意度测评工作量大,程序性强,涉及面广,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并按照县教育局相关部署,扎实做好数据核实、统计、上报和资料整理存档工作。对在活动中敷衍塞责、组织不力或弄虚作假,给活动开展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本办法由县教育局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3: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7篇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握好建设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二、重视几个方面的建设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要合理设计各景点,使花草树木布局有致,疏密合理;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进行温馨提高,课余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努力构建数字校园,学校要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学校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等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校门外两侧悬挂规范校牌。正上方电子屏显示学校各种对外宣传的信息。门内悬挂安全文化宣传牌。各教学楼外墙书写以管理理念、校风校训为内容的金色大字。创建各种文化设施,诗词长廊、黑板报、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教书育人和理念。

(2)班级环境布置。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前面粘贴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班级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风格与追求的黑板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3)宿舍环境布置。围绕“温馨家园、你我共建”的口号,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

(4)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能,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5)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内容为古典诗词、歌颂革命先烈诗词楹联、教师和学生作品等,定期更换,精心打造。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坚持开好“两会”(晨会和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会。

(3)创建学校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4)创办校刊编辑部,每年定时编辑师生诗词、楹联作品集,展现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

(5)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文艺汇演、科技节和运动会,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6)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7)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8)认真做好学生校园明星评选宣传工作。《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此,学校要遵照“全方位赏识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的评选号召,启动了校园明星评选活动。评选内容有:学习明星、管理明星、道德明星、进步明星、礼仪明星、才艺明星、劳动明星等,用“我是明星,我能行!”板块进行专项宣传,精心打造学校明星的“星光大道”。

(9)打造“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育团队。学校紧紧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狠抓校本培训,采取“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堂研讨、推门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争取机会,搭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合作与交流和专家的专业引领等形式,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 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电视台,文明习惯

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 择邻而居”、“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的谚语, 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学校是育人的摇篮,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校园电视是现代化学校的传播媒介之一,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丰富学生知识面、提高信息量的有效途径, 同时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娱乐生活, 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因此, 充分挖掘校园电视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最终实现学校育人目的, 反过来同时促进校园电视台进一步发展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研究。

一、校园电视台作为视听媒体从传播学角度讲有传播优势

为了让师生深入了解校园建筑的物质文化内涵及校园文化的一些设计理念, 内含寓意, 依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学校电视台将校园文化景点制作成视频短片, 即生动又形象, 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同时也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为调查校园电视台的节目对学生了解校园文化是否有促进作用,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 分析汇总, 发现有93%的同学表示看过校园景点介绍的视频, 7%的同学表示不感兴趣, 没看过。75%的同学表示看了校园景点的视频后对原来的校园景点文化理解帮助很大, 10%的同学觉得有帮助, 但帮助不大, 11%的同学表示视频和自己了解的没什么两样, 4%的同学选择不知道。可见校园文化景点介绍的视频对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物质文化有所帮助。

二、校园电视台定期向地方电视台报送新闻扩大了宣传范围

学校电视台每周往地方电视台报送新闻, 为了掌握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关注情况, 是否看过校园电视台的报道, 在家长会上发放了调查问卷, 其中经常收看学校电视节目的家长有70%表示通过收看校园电视台的节目能经常了解学校的动态, 进而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学校电视台的外宣工作还是有效的。

三、校园电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康芒斯指出:“习俗不只是习惯。它是个人习惯的社会习惯。”习俗是一定的人群适应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产物。而一定的风俗一旦形成, 它又构成人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 成为塑造人们性格的一种力量。

校园文化的功能包括行为导向、规范约束的功能。校园电视台通过引导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并对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等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1) 节约习惯的养成。为了让学生明白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从小树立能源节约意识, 校园电视台特别制作了一期节目, 对食堂剩饭剩菜现象进行偷拍, 并就学生浪费现象进行采访, 对一些倒掉剩饭剩菜的画面进行特写, 放大厨房师傅对待一桶剩饭剩菜时摇头叹息的声音, 对滴水的龙头加大声音的渲染等特技方法, 在节目中穿插一些农民种田的辛苦场景以及国家目前能源紧张的现状, 以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 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开放国际视野, 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关注世界, 接触不同地区、国家的民俗文化, 为未来拓展人生舞台打好基础。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国家的节日、风俗习惯, 在感恩节来临之前, 学校电视台制作了特别节目《奇异恩典》, 由学生自编自演, 无论从稿本的编写还是配乐的挑选, 学生演员的排练, 解说艺术的指导, 道具的制作等等, 都下了一番功夫, 让大家明白了感恩节的由来以及感恩节的习俗, 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这个节目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又从戴尔经验之塔直接参与的经验入手, 加深了印象, 增加了对国际文化的理解。

(3) 榜样引领、情感熏陶。为了切实开展生命教育, 学校制定了《中学生电影艺术必修课计划》, 将电影欣赏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电影文化, 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将电影分成励志类、感恩类、做人类等10部电影, 作为中学时段的必修课。学校除了每年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等励志感恩类节目外, 还在校园内评选《十大感动校园人物》, 校园电视台将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做成节目, 进行播放, 一方面宣传这些优秀师生;另一方面也是在学生中树起一面面旗帜, 这些旗帜是他们身边的人, 不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遥远, 那样高不可攀。

四、通过校园电视台对主持人和小记者进行培养和锻炼

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文明礼仪培养、摄像编辑培训、播音主持技巧、采访实践等。只有为他们提供了真正的平台, 让他们有实践的机会, 通过不断的实践, 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完善自我, 提升工作能力。

通过每年学生主持人和小记者的采访心得整理总结发现, 在校园电视台的工作让他们养成了善于发现、观察敏锐的优点, 养成了遵守时间, 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这些习惯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非常受益。同时, 在校园电视台工作使自己成为让别人羡慕的对象, 一方面让自己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另外因为自己是校园的公众人物也督促自己在各方面努力进步。还有部分人表示在电视台工作对学习课外知识很有帮助。

通过研究发现, 校园电视台通过促进校园文化宣传、促进文明习惯养成、培养学生潜能几方面入手, 促进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是切实可行的, 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上一篇:分担忧愁下一篇: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