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难范文

2024-07-07

毕业生就业难范文(精选8篇)

毕业生就业难 第1篇

7.7万毕业研究生创新高

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自2010年后,就未再举办本专科毕业生或毕业研究生的专场大型招聘会。对于恢复举办大型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人社部门表示,随着本市经济发展,不少新成立的研发机构或者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纷纷向本市人社部门提出,希望能够举行大型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补充其急需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今年北京地区毕业生人数约23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有7.7万人,创下新高。相比去年这一数字激增了1万多人。综合考虑后,本市决定推出这一大型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以促进北京地区2013届毕业研究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就业难 第2篇

中医毕业生就业为啥难

眼下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该帖甫一出现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中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

记者:前不久,网上出现一个帖子,称中医学院毕业生处于“进中医院没机会,进西医院没资格”的尴尬境地,中医毕业生就业真的这么难吗?

王新陆: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是事实,但不能一概而论就说大学生“就业难”。山东中医药大学至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超过了80%,当然我们把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统计在内了,即使不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就业率也没有人们说的这么低。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小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也有很多单位在我校招不到毕业生,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矛盾:一是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医疗单位人才过剩与制药企业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每年有不少药企来我校招人,但收获却很小,有的甚至是空手而归。主要是因为学生嫌其地方偏远、待遇不好等等。比如,山东凤凰制药有限公司、山东孔府制药公司等单位多年来我校选才,但每年都收获甚微。另外,从专业角度讲也不是所有的中医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人才比较吃香,这些年来的就业率都接近100%。只有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的毕业生不太好找工作。针灸、推拿蕴含了中医的精髓,在医院没有政策保障,收费很低,有的医院因为针灸、推拿医生不能为医院带来利润,干脆就把科室给关掉了,这就阻断了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途径。

从这些角度来看,所谓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中医药人才的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王新陆:原因确实很多,首先是立法问题。我国出台的《执业医师法》将医师执业类别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四大类别。而中医院校毕业生只能从事中医类别工作,中医院校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只能参加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这就大大缩小了中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其次是用人单位存在偏见。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还在奉行“重点大学毕业生强于一般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强于本科生、本科生优于专科生”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使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挑学生的专业和学历层次,还要挑学校,甚至挑性别。还有一些单位无节制地提高用人规格,原来用专科生的岗位,现在上升到用本科生,原来用本科生的岗位现在却上升到用研究生,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相对过剩。根据我校学生处的一项调查,有26.6%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是大学生就业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23.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关系是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再次就是学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性较大。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不肯舍弃所学专业,将就业范围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也成了学生就业的羁绊。不少毕业生认为,舍弃专业就等于大学几年的苦读付诸东流,学医的不愿意做药,学制药的不愿做营销等等。还有的学生对工作待遇期望值过高,过于关注“收入如何”、“住房条件如何”等等。另外,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生只想进大医院,而不愿自己创业或到基层工作,这种择业观其实是错误的。我有一个学中医的学生,毕业一年多没找到工作,后来我建议他回地方开个小诊所,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现在他已经成了当地比较出名的中医大夫,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收入也很可观。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专业设置不合理。近些年来一些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专业,再加上一些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结果培养的毕业生不符合社会需求。

记者:人们都在喊“就业难”,可乡镇卫生院却面临着人才“进不来、留不下”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王新陆: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我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的不足10%,究其原因就是乡镇卫生院的工资待遇太低,每个月才五六百元,有的地方还不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学生当然不能接受。前苏联曾经出台措施,国家对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给于补贴,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工资是到城市医院工作的毕业生的1.5倍。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个模式,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待遇,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此外,中医疗法的收费太低,国家应该埋单,保证中医科大夫的待遇,让他们安心为患者看病,同时避免中医大夫为患者多开药、乱开药现象。

记者:很多人把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为高校扩招,您怎么看?

王新陆:现在各个高校都在扩招,中医药大学也在扩招,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人数增加并不多。山东中医药大学采取的是以中医药为主、其他专业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扩招的主要是其他专业,而非中医药专业。

我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专业的学费最高、录取分数最高、周期也最长,凡是考取医学院的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而我们国家却与此相反,什么学校都可以开设医学专业,什么素质的学生都可以进医学院,这是我们在医学教育上的误区。医生是个很辛苦的群体,尤其是中医,成才周期长,成名晚,专业学习十分枯燥,一个中医往往要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积累才能被人们认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医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提高医学教育的门槛。

记者:不少人认为现在中医教育培养的学生失去了传统中医特色,应该进行改革,您认为中医教育该走向何方?

王新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急功近利,违背了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我们学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把中医的“根”留住,山东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传统中医班”。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是中医学术传承的“基因工程”,它是在总结中医教育50年经验的基础上,融“师承教育”精髓于院校教育,创办的7年制中医学传统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厚文理、经医理、通经点、重实践、早师承。中医传统班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减少了对西医课程的学习,中西医课程学时的比例由原来的5.5∶4.5调整到现在的4∶1。中医传统班的学生可以不考英语四六级,而选择考古代汉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初探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三峰叠加,就业难,对策

高等教育事业是关乎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一方面, 由于从1999年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等等各种因素影响,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而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1、全球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

国际劳工部预计全球2009年失业率将上升至6.8%, 全球性衰退让全球失业人数将达到2.1亿至2.39亿人, 年底失业人数将增加5千万。青年大学生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因此全球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 全社会就业处于“三峰叠加”的状态

面临农民工返乡回流高峰、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增加高峰、大学生毕业高峰这“三峰叠加”的影响, 加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最终导致了就业难。

(2) 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据人民网介绍, 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 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 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 2008年以后, 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 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758万人,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3)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毕业生就业区域、行业、城乡等各个方面严重不平衡。一方面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另一方面毕业生挑挑拣拣思想严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社会经济, 高校, 用人单位, 学生自身等等方面阐述, 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 出现地区性就业矛盾。另外, 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例较小, 接收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足。扩招后,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需求严重不足。

(2) 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企业通常为了控制成本, 采取减员, 减薪, 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 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据预计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 2009年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合计有700万左右的大学生要就业。

2、高校迅速扩招, 只注意学科特征而忽视了与社会需求相

接轨, 课程设置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模式, 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前沿, 不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从而造成“有业不就, 无业可就”并存, “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的现状。

3、招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过分地追求学历, 要两年或两年

以上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另外对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工科的女生更是在求职时会遭遇性别歧视。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在高校毕业生中, 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期望值过高, 不是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而是凭空想象, 一步到位, 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 或者也有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就业习惯, 多种因素, 从而出现就业难。

三、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要化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题, 需要综合上述几个方面, 联系教育发展的现状, 通过各方的齐抓共管, 对症下药, 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1、政府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工程”, 中央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大环境要给予毕业生就业的信心, 政府要勇于担负起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 动员全国力量, 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和政策, 不断深化改革, 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体制性障碍, 并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这几年一直在操作的苏北计划, 支援绵竹计划, 支援西部, 选派大学生村官等等也颇有成效。此外, 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 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 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 指导高校改革, 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2、高校方面

从高校来说, 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优化专业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抓住教育规律, 又要体现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她是一所国家级的示范高职院校, 毕业生大部分就是以后的高级技工, 应用型人才, 因此就对于笔者学校毕业生就更应把黄炎培老先生的校训“手脑并用, 双手万能”作为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 一方面开展课程教育, 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开办模拟课堂, 也可以邀请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 解答毕业生在面试时可能会碰上的各种问题。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尽量向低年级延伸, 让学生在一年级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 明白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尽早作努力。

3、用人单位方面

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 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 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 完善用人机制, 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力争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4、大学生个人方面

(1)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应树立“行行可建功, 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坚决杜绝“宁要东部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幢房”的观念。如果像有些毕业生坚持“非高薪不干, 非大企业不进, 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 那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因此, 正确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

(2) 另一方面, 毕业生自身准确定位自己, 明确毕业以后该干什么, 能干什么, 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笔者经常跟同学说你要求企业给你3000元工资, 你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 给予与索取是相互的。这表明准确地定位自己也至关重要。

(3) 全面地充实自己, 只有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浪费时间, 多培养兴趣, 不虚度光阴,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的学生经常说课安排得少, 很闲, 笔者就经常纠正他们, 大学里要多锻炼能力, 主要要学会学习, 锻炼自学能力, 学会与人交往, 这非常重要。

(4) 此外, 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动向。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总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 这说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创业。据2000年统计, 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 也就是说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参与创业。因此, 在当今就业形势颇紧的今天, 各大高校应积极进行创业教育, 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大力扶持, 以最终促成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减压器。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更是很多同学积极探索这条就业新路。

总之,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 它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国上下一盘棋, 群策群力, 一定能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石峰.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之己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1) .

[2]秦卫东等.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 2010, (01) .

[3]段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 高教研究, 2003, (03) .

[4]赵文博.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 2010, (04) .

[5]范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04) .

十问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4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思维审视大学生就业难,不难看出现象背后的问题,也引发了诸多疑问和思考。

一、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了吗?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然而,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不够,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从“出海”开始便面临利益攸关方的博弈,甚至遭到利益既得者的抵触,创业扶持、落户定居、档案管理、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等配套措施滞后或落实难,致使就业选择面临制度约束。例如:按规定,各地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但是,据麦可思数据,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资金80%以上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

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到位,打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保政令畅通,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部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中央的关怀及时送到毕业生的心坎上。

二、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实至名归了吗?

2004年,国家建立了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10个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为牵头单位。2008年,国务院对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牵头单位。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成员单位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弊端。然而,囿于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各部门更多考虑的是本部门的发展利益,部门之间协同管理出现缺失或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并未绝迹,开发适宜岗位、培养使用人才、调整择业观念、改善就业环境等应对措施却未开花结果。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的五项任务,因涉及经费、税费等利益分割问题,至今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只有进行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从政策、资金、规划等多方面通力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并不仅仅属于教育部门的就业难题。

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吗?

目前,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考试制度等仍未跳出计划体制的窠臼,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很好适应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定位模糊,盲目追求新增资源、扩大规模和提升层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封闭、教学模式陈旧,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能力较弱。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勤奋学习、品格锤炼、实践活动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需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更加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用政策导向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

四、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升了吗?

2008年,教育部明文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必选课,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从而学会自我定位。近年,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缺乏统一的规范,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就业指导、择业咨询等服务工作水平还不高。就业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是“信息员”“广播员”“教导员”“服务员”,还是特殊情况下的“消防员”,工作任务烦琐,心有余而力不足,支招多、解惑少,提供信息多、转变观念少,只能解决“获取工作”问题,却很难使学生“进入工作状态”。

就业指导不应局限于毕业生,应在学生入校之初就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市场观念,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距离。

五、基层就业成为潮流了吗?

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毕业生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导向与效果不一致。基层就业存在工资待遇低、服务保障不完善、后续流动不畅、政策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麦可思数据显示,2013年到县区以下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仅占19.9%。

作为大学毕业生,固然需认清形势,对自身定位、职业目标、职业机会、发展区域等有清醒认识与理性判断。政府也更需要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关心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与发展,落实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高从基层就业毕业生中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增强基层就业岗位的吸引力。

六、二三线城市做好准备了吗?

每年毕业季,去“北上广”还是去“二三线城市”便会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两难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学习资源、更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更完备的社保体系,具有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二三线城市及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低下和医疗服务的滞后多为人诟病。尽管当前就业形势变了,一线城市职位竞争更为激烈,但应届生们觉得还是大城市机会多,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大,相反,人脉的重要性在中小城市显得更突出,而且小城市的生活平庸、固化,发展空间小,生活单调。

二三线城市要想吸引大学生,不但要在硬件上完善配套设施,更要从生活、文化甚至婚姻、养老上,给大学生以“安全感”,让他们落地生根。只有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二三线城市的吸引力。

七、创业真的带动就业了吗?

自主创业,变“找饭碗”为“造饭碗”,是拉动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家已出台许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还存在优惠政策缺少实施细则、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不力、创业融资渠道单一、创业项目缺乏多样性、创业教育覆盖面较窄、创业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资源信息可利用性较差、政府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社会尊重创业、促进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毕业生创业意愿高,但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每年有创业意愿的人群比例都在20%上下,但实际上大学生毕业后每年真正走向创业的人群比例还不足2%,两者差距很大。高校毕业生具有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创业愿望,应该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优惠政策与学生创业需求对接,构建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文化宣传和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八、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了吗?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的突破口,但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主动合作少、长久合作难的困境。许多校企合作主要由外在力量(如政府、基金会、民间团体、社会个体)推动,校企互惠性合作的内在动力不足。尽管高校意愿大,想寻求与企业合作,但由于企业可预期的利润小、见效慢,企业内在兴趣不大。此外,当前校企合作多为非正式的短期行为,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合作基础薄弱且易受外界干扰,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强化校企合作,亟须完善责任机制、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和实施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制订详细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效整合校企资源,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完善准入、培训、评价、奖惩制度,激发创业合作的内驱力,促进多元有效合作。

九、就业统计真实了吗?

1999年,国家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201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各高校编制发布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主导高校公布就业率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滋长了就业率造假现象。更有甚者,一些高校把就业率当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事实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能否就业、何时就业、如何就业及就业稳定与否,并不能靠划杠杠确定下来。就业率是就业服务的手段,不是就业工作的目的,统计就业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理应采取中长期的就业跟踪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系统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平均年薪等因素。

十、就业环境公平了吗?

就业中往往并不真正是比水平、看能力,许多人为因素、主观意念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就业公平。2013年,有媒体为《就业促进法》(草案)所进行的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调查显示,我国有85.5%的人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现象,有50.8%的人认为歧视相当严重和较为严重。一些单位唯文凭、重学历,部分单位招聘存在院校限制和性别歧视等问题,存在“萝卜招聘”、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现象,使一部分人丧失工作机会,以致被剥夺工作权利,人为地加剧失业。

就业竞争应当是平等竞争,并通过平等竞争来实现公平就业。保障全体高校毕业生都能平等就业,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必须从全社会利益出发,制定出有效的政策,进行严密的市场监管,积极维护就业平等。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就业难毕业生出现考证族 第5篇

就业难毕业生出现考证族

。目前,大学毕业生拥有证书的数量,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但在用人单位看来,证书不是被录用的关键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李伊,自入校两年多以来,先是考了普通话、国家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证,接着又自加压力,拿到了国际商务策划师证,目前正准备考驾照。

“这两年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李伊说,“除了上好专业课,其余就是没完没了的培训、考试,整天像是在高考。”

在当前就业压力之下,采取何种最有效的方法,从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在诸多的选择中,以“增强技能促就业”为目的的考证是大学生争相选择的道路。“多一门技能多一条路”已经成为眼下很多大学生的共识。

大学生是考证的主力军

记者近日在南华大学看到,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活动又纷纷拉开帷幕,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简章、报名宣传单贴满了学校的各个宣传栏,报名点排起了长队。计算机学院三年级学生邹仁慧说,班里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几乎都在考证,她正在第二次备考软件资格证书,并表示如果这次还没通过,在毕业前还会继续报考。

在此前召开的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王焕军主任介绍,湖南省共组织鉴定43.06万人次,取证36.38万人次,分别比增长9%、14%,其中共有18万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占鉴定总人数的42%。

负责公共营养师培训的纽瑞孚培训中心负责人叶英告诉记者,自20在全省试点以来,已有多人参与培训和鉴定,其中学生就占到1000多人,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显然,大学生成了考证的主力军。

据了解,大学生考证有两大类:一是与专业对口的考证,这类考证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进行,与学习相结合;另一类是面广量大的通用型考证,包括驾驶、秘书、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导游、营销师、房产经纪人等,

目前,大学生拥有证书的数量,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

一份来自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这些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专科生占50%,本科生占40%,研究生占10%。

多一张证,就多一张就业通行证

“多考一张证,毕业时就多一张就业通行证”,这句话说出了众多大学生的心声,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考证的直接原因。“我觉得大学生考证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必需的选择。近年来,就业越来越难。在应聘时,仅凭我们精心制作的求职材料和几分钟的介绍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一些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做支撑。”已经报名参加暑假国际商务策划师培训班的经管学院营销专业学生周宝恒对记者说。

来自就业市场的信号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南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药学专业的胡霓莎说,跟她一起考国际商务策划师证书的一个同学凭借这个证书被一家外企录用了。报考公共营养师的丁玉喜,也凭借其公共营养师证书,被一家较好的公司录取。这样因持有某种证书而找到工作是考证带来的真正实惠,也是学生考证热持久不下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确实比较倾心于持证多、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这无疑给大学生某种暗示。于是在校的大学生就忙着多考证、多参加培训,他们觉得,多一本证书、多一次培训,多积累一些经验,找工作就更有底气。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黄昕向记者介绍,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他们更倾向于考取了一定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因为毕业证只是学历的一种证明,而职业资格证则是学生在技能领域所受教育程度的证明。

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昊青指出,很多企业来学校招聘人时,也把一些证书作为应聘的一个硬件要求。因此,面对人才市场的这种需求,持证上岗的观念便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脑海中。

考证太滥,就本末倒置了

大学生忙考证,负责授课的老师怎么看?部分高校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与职业规划有关的证书,作为求职天平上的砝码,可以提高竞聘能力。但现在学生拿证拿得有点滥了,有的甚至耽误了自己在学校的主业,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有专家称,“‘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表示,如果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考证,不是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作为就业的“敲门砖”,这样的证书并不能实现学生所期望的作用。

而在多数用人单位看来,决定录用的标准要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湖南志发公司董事长黄志明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决定录用人才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文凭和证书不是关键,主要的是要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

湖南步步高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说,通过短期培训就拿到一个证,只能说明他具备基本素质,并不代表他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特长。决定这个人到底能不能留用,更得看他在试用期的表现,看他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

毕业生就业难 第6篇

专业设置应结合就业 学无所用是种教育的浪费

我觉得用人单位在用人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从适合自己单位工作岗位需要的角度做全面的规划,不一定要追求名牌学校和高学历,这种情况就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学生的就业岗位和他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匹配程度,名牌211学校或者985学校相对高一些,达到77%,其他的学校稍微要低一些,所以这里涉及到一个学生将来就业的时候能否学有所用。

另外,还关系到我们的就业质量。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工作,否则的话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本身是有一定影响的,另外对我们的教育投入也是一种浪费,学无所用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浪费。>>>详细

罗学科为大学生就业支招:树立自信 调整期望值

我觉得心态要调整,就是你就业的期望值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我相信还是有大量的就业岗位。现在一方面是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岗位没有人愿意干,很多的岗位是高精尖的,但是一些基层岗位还没有大学生愿意去。韩国的“就家”就是一个现象,他们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开的小吃店等等都很正常,但是在我国的学生就觉得接受不了,他觉得你好不容易上大学了,又开个摊位这和不上大学也没有区别啊。>>>详细

田慧生谈贫困生就业难: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没过去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整个高校应届毕业生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农村毕业生相对要突出一些。我觉得这个事情从总体上应该有这样一个判断,我们现在还没有到上了大学是没有价值的,是无用的,甚至引发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的看法。我觉得这个判断恐怕比较偏激,在一定情况下是不能成立的。现在就业遇到的困难我觉得是暂时的,从根本上说,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人的人生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有非常独特的重要的价值,我想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过去,尤其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多学点知识,接受教育是一个时代的需要。>>>详细

罗学科: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与提供招聘平台一样重要

我们首先关注农村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困难的学生就业。我们采取了一些非常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的火车票我们可以报销一次等等。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确实需要就业的,我们就业办的同志可以为他们建立档案,他们有问题可以直接得到老师一对一的解决。

另一方面,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在疏导学生的心理,缓解学生的心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学校角度看,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我们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到各学院的院长、书记、辅导员等,都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关注度,大家非常重视。>>>详细

专家:教育部下发的政策公告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

应该说最近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是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出台的一个关键性的政策。这个政策公告也可以看成是早一些时候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通知的配套政策。我个人觉得这个政策对于缓解和促进当前普通校毕业生的就业有促进作为,这个政策有20条具体的措施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有促进作用,透露非常具体的信息。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第7篇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 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呢?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此外,还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总结;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虽然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成为社会普遍问

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 第8篇

1.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虽然当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重视, 但就业指导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安排就业指导的时间没有贯穿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仍然是“对低年级学生指导不够, 对毕业生则是一拥而上, 大搞临时突击”的状态。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等, 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三是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 更谈不上对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

新的形势下, 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 甚至供不应求;而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 甚至严重滞销。原因是:高职院校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学专业缺乏职业针对性, 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没有科学预测, 有些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 造成院校之间同一时期的专业雷同, 相同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过量, 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3. 师资队伍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没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 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先进文化和前沿技术, 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同时, 一些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指导师。各院 (系) 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般是党政干部、辅导员, 他们还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专门的业务训练, 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往往对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困惑、迷茫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

4.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

当前, 很多毕业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有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 仍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选择单位时, 目标也都定在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个人发展潜力大的单位。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是造成毕业生应聘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吃苦精神不够。部分毕业生因家庭环境优越, 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愿到基层去, 更不愿去艰苦创业。三是就业信心不足。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认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 不敢在人才市场上与别人竞争, 从而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四是求职主体意识薄弱。这表现在求职过程中求职主动性不够, “等、靠、要”的思想仍普遍存在, 过分依赖学校、家长帮助推荐就业岗位, 自己却不积极寻求就业机会。五是自身就业定位不准。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全面认识, 盲目自信, 不从个人能力素质和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形势出发, 来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1.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首先, 高职院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 进行专题研究, 不断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 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坚持“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其次, 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 全方位地构建起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为副组长, 学生处、教务处、各院 (系) 书记为成员的就业指导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评各院 (系) 工作的重要指标,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 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 切实做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全力营造“人人关注学生就业、人人服务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第三, 重视“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 有着高度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2.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就业能力

重视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职业生涯理论的传授辅导, 以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案例和就业形势政策的解读, 帮助毕业生正确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期间建立起民航行业关键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学院不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民航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 为他们取得相应证书服务, 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改革培养模式, 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安排上, 时刻体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使80%以上的毕业生能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大大提高了就业率。

3. 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合作的研究和探索。如开展“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等。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初期就实行订单教育, 与企业、国外联合办学, 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等。例如, 学院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及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合办了“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 与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合办了“飞机机电维修”专业, 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制定由“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方向、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实训、隐性课程”等六大模块构成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4.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做好就业准备

通过举办模拟面试、职业技巧大赛、应聘艺术讲座等活动,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同时, 切实加强对他们进行就业形势、就业准备等方面的指导, 引导他们调整择业心态, 降低就业期望值,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勇于到基层第一线工作, 为个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5. 开展创业教育, 促进毕业生就业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应完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引导毕业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育他们深刻理解创业的重要性, 并开展“毕业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模拟大赛”等活动, 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环境和平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民航特点, 与深圳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通过制定创业制度, 构建相应的创业教育机制和目标体系, 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强化他们的创业观念, 为他们的充分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6. 加强校企合作, 开拓就业市场

一方面, 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使学校更好地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就业推荐过程中, 与企业就岗位需求进行磋商, 进行岗位分析, 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另一方面, 要联系企业和行业协会, 开拓就业市场。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定位,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就业市场的开拓, 尤其是在新增设专业上, 做好专业目录并加强同企业长期的联系与合作, 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总之, 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实际, 要不断探索新思路, 采取新措施, 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适应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 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提出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就业形势, 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研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设置专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突出能力培养, 切实有效的提高当前毕业生就业水平。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工作,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芦京昌.高职毕业生职 (就) 业指导的现状及发展创新[J].西北职教, 2008, (3) .

[2]王艺荣.求职与创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综治办副主任竞聘演讲稿下一篇:社区搭建平台开展在职党员社区建设服务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