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2024-06-21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精选8篇)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1篇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山西省的历史文化

2、了解山西的隋唐历史

3、熟悉山西三国时期文化

4、了解山西名胜古迹,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

山西省的历史文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

地图、图片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二、新课讲授:

1.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对探索山西地区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2.旧石器早期遗址全国发现了200处,山西有157处,根据地磁测定,西侯度遗址的地层年代距今约180万年,早于元谋猿人约10万年,由此证实,170万至180万年前,我国北方和南方已有直立人的活动,同时也证明山西南部是我国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3.人类由猿人跨入早期智人的时间大约在十几万年前,以襄汾丁村人和阳高许家窑人命名的文化,是我国旧石器中期最有价值的典型遗存。丁村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器表明,13万年前的丁村人较北京人的石器制作有了明显进步,人类在体质上也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丁村人是北京猿人向现代人过渡的重要环节。许家窑文化距今大约十万年左右,是中国旧石器时期石球最多的一处遗址。

4.山西旧石器晚期遗址分布更广,内容更加丰富。距今约27500至300的朔州峙峪文化,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各类动物的牙齿和用火遗迹,同时还发现了石镞。石镞的发现,意味着峙峪人已经在使用弓箭,这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弓箭。

5.山西也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中心区域,在上千处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具,以及居住址和陶窑。研究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相当于古史的尧舜时代。

6.山西地区的夏文化放射出文明时代最灿烂的光芒。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说的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

7.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晋南的汾、浍、涑水流域,豫西的伊、洛、颍水流域,乃至关中平原。二是出土了成批的彩绘木器,有案、几、俎、匣、盘、斗、豆、鼓等多种器物,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三是出土了一批农具,几座水井,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突破了水源的`限制,活动范围更加扩大。四是墓中出土了一件含铜量近98%的铜铃形器,证明当时人已掌握了冶金技术;居住址中出土的一件陶制扁壶,陶器的壁上有毛笔朱书文字,结构与甲骨文同形字十分相似,这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毛笔朱书文字。五是在陶寺千余处墓葬中,

8.晋国与三晋时期的文化是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环节 。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诸侯,叔虞受封唐地。唐叔虞之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晋国”的历史从此开始。从叔虞封唐到秦国统一天下的800余年,晋人的活动范围从最初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地方,扩大到拥有山西全部、河南和河北的大半及内蒙古、陕西的一部分。晋献公时,晋国大规模地开拓疆土;晋文公时,国力空前强盛,晋文公本人成为了中原霸主。“侯马盟书”的出土,正是晋国国力强盛的见证。晋侯墓地发掘出9组19座从西周前期到春秋初年晋侯及其夫人的墓葬,并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其中的青铜礼器的组合,不仅反映了西周时

期宗室制度的共性,也表现出了晋国青铜文化的鲜明个性。

10.战国初年,代表新兴政治势力的韩、赵、魏三国,在三晋大地上演了李悝变法、西门豹治邺、张仪纵横天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及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等一幕幕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历史正剧,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秦汉以来的山西地区谱写了民族融合社会繁荣的光辉篇章。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民族矛盾渐趋缓和。

两晋时期,民族融合的规模再次升级。

宋、金、元以来,晋商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山西地区的历史演进,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的3.5万处文物古迹,国保单位119处,居全国第一。因此,山西最有资格成为世人了解和欣赏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三、课堂小结:

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板书设计:

山西民风民俗

1、山西省的历史文化

2、山西的隋唐历史

3、山西三国时期文化

4、山西名胜古迹,灿烂文化

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山西唐朝时期历史的小论文。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2篇

-----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挂牌成立

太原市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12月26日在区政协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尖草坪区首届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班子。

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李玉明、副会长罗广德、杨子荣、张玉洁、秘书长赵晋胜;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霍润德、副会长杨光亮、宋海文;区政协主席张银喜、尖草坪区政府区长李贵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林平、区人大副主任班玉翠和研究会会员代表及区级机关相关部门、局、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等九十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尖草坪区政府副区长朱蓉主持。大会讨论审议通过了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出了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组成人员,理事54名,常务理事16名,柳志宏、郑俊杰、刘云成、李沛军等同志分别当选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

会上,新当选会长柳志宏作了任职发言,她表示一定尽心尽力、不负众望,为研究会的发展壮大和进一步繁荣尖草坪区文化事业做出努力。

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玉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霍润德,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尖草坪区在全市第一家成立三晋文化研究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开展三晋文化研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强调研究人要根据本区自身的文化特点,编制好研究规划,把规划落实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尖草坪区政府区长李贵增在讲话中对研究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希望研究会能适应文化建设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秉承对古人负责、对今人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治学精神,坚持正确方向,通过对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研究,为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3篇

崛起之路作为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于1997年。创办之初,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以及网络系统集成的计算机工程公司。同年,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的第一套中国服装设计软件, 迅速占领了市场, 并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准确的市场切入使得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迅速实现了自身的资本积累, 几年内,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多家分公司和教育培训学校, 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的山西IT职业人队伍, 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0年, 中国通信业开始了分离、兼并、融合、扩张的巨变。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审时度势, 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成功地开发出了融合通信技术, 阔步进军电信增值业务。融合通信技术的开发, 不仅代表通信业务融合的潮流, 也代表了通信网络的发展由技术驱动转向业务驱动的趋势。2001年,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visio系统制图应用软件, 引起软件界轰动, 并成为美国微软亚太地区合作开发软件的战略伙伴。与此同时,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受邀与微软公司的最新软件同台发布。之后, 微软行业咨询部在三个月内专门派出9名工程师团队, 与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这款软件。这款软件应用广泛, 曾被评为亚太地区最佳应用案例, 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连续做了三场发布会。当时, 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现场报告还没有结束, 许多IT行业巨头和世界著名公司的代表就簇拥在展台前, 与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代表交流, 洽谈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发展,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资产和规模不断壮大, 2007年已成为山西省IT业中极具潜力的“排头兵”。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在许多行业信息化领域拥有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这些领域包括工厂企业的ERP资源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视讯会议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于DICOM的医学图像传输处理系统、基于GIS的林业资源管理系统等。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拥有思科系统公司、3COM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 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的认证资质, 还先后与朗讯科技公司、思科系统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泰科电子公司、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国际公司建立了技术交流和合作伙伴关系, 所完成的网络工程项目全部得到了这些合作企业的认可。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业务遍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工厂、学校等众多领域, 公司的规模也已经从一家省内公司, 发展成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集团化公司。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杭州、西安等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 并且在各地形成了自己的开发基地和独具特色的产品系列。

从当年只有3个人的小公司, 发展为现在规模庞大的集团。如今的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由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奥特万峻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北邮东信技术有限公司和武汉俊友动漫制作基地等实体组成, 业务范围涵盖软件开发及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开发、推广、系统集成的企业航母。

创新之途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一方面, 集团积极投身融合通信技术, 利用技术的领先优势, 成功地开展了电信增值业务, 在我国电信行业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集团以技术与世界一流的美国POLYCOM公司合作, 把电话会议、增值服务的实现方式集成到POLYCOM设备里, 为它在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

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被列为“百强企业”, 并入选太原市政府“双十工程”。2006年, 承担了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和太原市科学技术局自主创新项目“ICS集成通信增值服务平台”, 成为了2006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百强企业和山西省通信建设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 2007年,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25 000 m2的企业科技孵化器, 设立创业基金, 为广大青年创业者提供管理、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扶持、引导和帮助, 受到了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和共青团山西省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2007年12月5日,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参加了“太原市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座谈会”, 就加强产学研合作,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的内容, 广泛听取了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代表, 山西万峻集团董事长张岭在座谈会上应邀发言。她坦陈:“应改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相互割裂的格局, 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动力机制;要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 制订产学研战略联盟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形成长效机制;省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重点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的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 推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努力完善服务机制, 依托各类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中介机构, 建立专业化的产学研合作服务结构, 形成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服务网络。”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的竞争力和价值就在于技术的不断创新, 然后用这些技术和国际一流的公司合作发展, 提升竞争能力, 最终走出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自己的道路。

应对挑战面对2008年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出击, 从容应对, 把投资方向转到了呼叫中心业务上, 依托自身强大的IT产品资源与服务覆盖能力, 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信息服务。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对于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 是绝好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出现之后, 很多企业处于低迷状态, 一些大的企业为贯彻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整合, 而一些小的企业则面临减员增效, 对信息化的要求显得更加紧迫。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张岭董事长分析说:“一方面我们回报社会,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建立呼叫中心, 更是为我们完善新技术提供了一个测试的环境, 为下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做好前期的准备。”

正如2009年4月《太原日报》的一篇通讯报道的那样:“何谓危机?对有些企业来说, 这次金融危机确实是一个难熬的‘经济寒冬’, 但有些企业面对危机却是无所畏惧, 甚至是‘危’中有‘机’。”“金融危机寒潮袭来, 太原市的一批‘双十’高科技企业却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 也显示出创新的紧迫性。”2009年8月, 张兵生市长曾经强调:“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化‘危’为‘机’的唯一出路就是科技创新, 转型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 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转型发展, 政府应对危机的战略举措就是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 正是这场“经济寒冬”里的“一把火”。

回报社会在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中, 始终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多渠道资助贫困学生, 同时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承担社会责任。

从2008年建设首家呼叫中心以来,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已先后为社会提供了1 800余个就业机会, 并成为太原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以此为依托还建立起了太原市电子信息园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此举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2009年8月13日, 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 副市长张政专程到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呼叫中心进行专题调研, 并予以充分肯定。

2009年, 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 588万元, 筹建了“山西特色农产品一卡通”购物平台。该平台的建成, 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在张岭董事长带领下的山西万峻集团有限公司, 一直坚持的就是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谈及社会责任, 张岭董事长真诚地说道:“企业经济效益固然重要,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要竭尽所能,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回报社会。”

三晋文化特点浅议 第4篇

就我所知道的一些文化现象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是开放,一个是务实,一个是求新。

一、开放

这可以说是三晋文化与生俱来的特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经长期被迫流浪在外,走过了许多国家和地方,广泛接触到华夏和夷狄的文化,即位以后,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三晋文化的基础。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才的重视,不仅放手使用本国的人才,而且大力招揽国外的人才。"楚才晋用"这个成语,概括的就是这种情况。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认识到中原传统的车战不够机动灵活。因此力排众议,学习和引进匈奴人的办法,用骑兵代替车战,同时发挥弓箭的远程作用,大大提高了三军的战斗力,培养出了像李牧、廉颇、赵奢这样的名将。

这是远古的例子。近世的例子则是晋商的兴衰。开放心态,创新的理念,是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内耗不断,则导致了晋商的衰败。一位研究晋商的学者说:"晋商成于开放,败于保守。"讲得很准确。

与开放这个特点相联系的是包容。山西的北部,历来就是游牧民族进据中原的必经之地,是不同民族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地区,也是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地区,这就决定了三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三晋文化是集百家之长的文化,不仅善于吸纳,而且善于将外部文化本土化。有包容才能不断丰富,这是很重要的。应该提倡不同文化的对话、共处,不要对立、冲突,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更为和谐。其实早在春秋时代,三晋文化就有宽容的传统。中学时老师教我们学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有这么两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董狐是晋灵公时的史官。晋灵公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国君。大臣赵盾一再规劝他,他不但不听,还起了杀心,迫使赵盾逃到了现在的晋东南一带。这时赵盾的族人刺杀了晋灵公,把赵盾迎回来主政。董狐在记载这一事件时写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说,当时我正在逃命,怎么能说是我弑君呢?董狐说,你并没有逃出晋国的国境,你的族人杀了国君,怎么不是你弑君?赵盾尽管并不同意他的说法,但尊重史官的意见,就由他这么写了。应该说,这就是宽容。这样的大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二、务实

务实,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实事求是。从政治理念上说,就是关心民生疾苦,就是民本思想。务实的精神可以说是三晋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思想,实际上促成了我国封建朝代史上两个最好时期的出现,那就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文"、"景"指的是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汉文帝早年封代王,都城就在现在的平遥附近。他是山西的水土哺育大的,熟知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疾苦。即位以后,他坚持不生事扰民,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的生活得以改善,开创了"文景之治"。汉文帝是历史上最俭朴的皇帝。他不许宠妃慎夫人穿长裙,以免群起仿效,浪费织物。晚年他想建一座露台,是露天的土台,而不是像以前那些君王那样,还要盖许多豪华的亭台楼阁,但一算账,即使这样,花费也相当于几个中等农户的资产,最终还是放弃了。甚至连他的帐子,也是用奏折的封套拆开后缝制的。临终前遗诏不许厚葬,陪葬品中不许用金属器皿。有一个笑话说,一次有几个盗墓贼光顾文帝的霸陵,文帝从棺木中欠起身来说:你们走错门了,我这里什么也没有!这个故事让人不禁要想起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一个陪葬坑,就是那么大的阵势!主墓室又该何等奢华?简直令人难以想象。经常听到人们赞叹兵马俑如何如何了不起,却很少有人提到它的墓主人是如何穷极奢侈,这是很奇怪的。汉文帝还是一个严格按律办事的人。当时的云中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在上报战绩的时候,首级的数目与实物不符,多报了六级,结果不仅没有得到奖赏,还被撤了职。用现在的话说,汉文帝已经是一个懂得必须"依法治国"的人了。总之,在他的种种作为后面,都可以看到一种务实的精神。

唐王朝本来就发源于三晋。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也是务实精神的结果。唐朝的重臣有许多是山西籍的人氏,如河东的裴氏,薛氏,柳氏。仅裴氏一姓,就出了十七个宰相。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三晋文化对唐朝政治的影响。

三、求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三晋文化中的求新精神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可以举文学艺术方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唐诗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与唐王朝当局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与一大批山西籍诗人如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杰出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唐代诗人既继承了北朝文学朴实敦厚的传统,又充分吸取了南朝文学的营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出新的探索,这才有了唐诗的繁荣。王维把田园诗和山水诗融合到一起,开创了新的山水田园派。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我国最早的七言长篇叙事诗。柳宗元在政治上就是一个革新派。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学革新运动。他谪居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则在散文领域开发出山水游记的新品种。

另一个例子是元代的杂剧。平阳(今临汾)是杂剧的发祥地之一。把文学艺术从文人的书斋引入百姓的街坊市肆,是杂剧作家的巨大贡献。从此以后,以抒情为主的诗词的主流地位开始被以叙事为主的戏曲、小说所取代。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元代的杂剧作家中有许多是山西人。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郑光祖是襄陵人,白朴是河曲人,关汉卿的籍贯有几种说法,一说是解州人。四个人当中倒有三个是山西人,可见山西籍人士对杂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又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的。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5篇

宣传册文案稿

封面:

Logo+三晋古韵文化体验平台

催动三晋古韵新生

重构旅游产业格局

封2-P1: 糖水片

文、旅、商三位一体

政、企、民全面参与

一个纵贯旅游产业、横跨多种经营的联盟式文化体验平台

P2-P3:

山西三晋古韵文化体验平台

隶属于山西和合宸悦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围绕人类新生活构建文化、创意、教育、农业、旅游、娱乐、餐饮、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新生态平台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技术支持下,立足于源远流长的三晋历史沿革,致力于传承、发扬三晋文化,以‘“树立人文精神信仰,引领品质生活理念”为导向,以三晋古韵酒店管理公司为中心,整合旅行社资源,进行文化产品品牌研究,全力打造以三晋古韵文化体验平台为载体的旅游产业联盟,让三晋文化活起来,可以被解读,可以被传播,并以此为基础激活批量商机,重铸晋商辉煌,促进山西旅游的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与传播。

P4-P5:

旅游+文化突破产业瓶颈,平台化发展创领财富新机

三晋古韵,整合梳理传统酒店的经营模式及传统定位,结合新型市场空间及机遇,找寻新盈利突破点,进行旅游酒店市场开发及基于酒店的文化体验平台打造,结合政府重点文旅城市发展计划,打造中国首家山西特色文化民俗博物连锁酒店,融合传统古文化、人才培养、特产、非遗、景点、旅行社等多方商业利益重金打造文化旅游连锁酒店标杆。

七大系统优势整合,给精神以榜样,给生活以引导

三晋古韵文化平台致力于通过商业行为,为人类铸就精神文化生活圈,通过真实的体验文化,了解文化,思考文化,文化娱乐,进而发扬、传承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景区景点、旅游公司、山西农特产品、非遗产品、文化讲师、民宿文化体验馆、政府事业单位

P6-P7:

五大版块实现行业服务升级 功能扩充重塑旅游服务体系 文化旅游连锁酒店全省打造 文化讲师重新定义服务标准 产品植入重新定义文化传播 网络系统重构旅客体验系统

多重创新创造差异化市场价值 重建旅行行程内容,优化服务

重整导游团队,转型文化讲师配套全程服务 增加综合盈利内容

品牌整体塑造及市场宣传有专业保障

建立全新的基于文化内涵和客户体验的旅游标准、提高竞争力 重拾行业星级服务公司标杆

P8-P9:

山西三晋古韵文化体验平台网站展示

P10-P11:

山西三晋古韵文化体验平台流程体系

P12-P13:

旅行社合作——打破传统旅行社服务的趋同性,引导新旅游模式良性循环

改善旅游环境无序竞争的现状,提高服务质量,发掘旅游游客消费本质,不仅仅是观光,更多的是获取知识、了解差异、认知自然甚至兴趣交友,三晋古韵旅行社打破传统旅行社服务的趋同性,通过自建系统定向服务自由行及升级跟团游客户:自有酒店+自有网站+自有文化资源,搭建开放、自主、豪华的本省旅游平台,做到客源筛选、专向服务、客源回流的良性循环系统。

业务内容

地接服务直供:文化讲师团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设计及行程服务 自有酒店

地方文化旅游门户网站

“微旅”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微型体验项目)

针对自由行客户:提供陪同文化讲师,及酒店住宿+微旅,享受文化产品的优惠购政策,客户可多选多体验,打破传统旅游购物体验;

跟团游:自有高端文化酒店住宿,全程优质体验,微旅服务赠送;文化讲师全程讲解,文化深入理解和感受;

核心竞争力

自有文化讲师团队,服务质量可控;

转代理销售为直营销售,服务质量可控,产品及服务体验环节均由集团输出保障; 旅行社拥有自主的获客及信息收集、分析系统,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具优势; 基于集团公司文化资源的管理整合,旅行社的形象及服务衍生性更强。

P14-P15:

文旅连锁酒店——行在山水古建群,住在特色文化里

三晋古韵,作为中国首家山西特色文化民俗连锁酒店,在省内旅游经济发展要求的推动及现代旅游市场客群迫切消费需求下,增加了酒店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和新盈利点,优化了行业良性生存的土壤,为投资人提供健康的投资目标。将引领“酒店+”生态链,不断创造和满足日益更新的升级需求,以“创建并引领人类回归自然、绿色、生态、健康、和谐、愉悦的新生活”为理念,始终致力于引导和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的事业。

全新理念助力文旅酒店转型突破 设计凸显品牌定位: 以文化特色融入酒店设计,体现与景点的相融、与自然的和谐,凸显地域特色; 网络应用凸显格局:

①为旅游游客搭建交流、交友平台,体现社交价值,为游客圈层文化的交互建立中间桥梁,以社交连接陌生、连接兴趣;

②实现一站式旅游文化产品采购,实行酒店会员优惠及忠诚计划; 服务模式凸显差异:

发展“酒店+体验”产业,增加酒店自营文化特色项目的体验,烹饪、理疗、手工艺„„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为酒店服务增值、为现代旅游体验增值。为游客提供除旅游计划外的馈赠项目,免费+自费.套餐模式推出(旅行首选入住三晋古韵,即可享受酒店自带价值人均599元生活旅游附加项目)。

P16-P17:

创新酒店业态模式,抢占文旅创富先机 群体分类创新 三晋古韵文旅连锁

突出文化、情怀,旅行团跟团游客之选 三晋古韵青创迷你

突出青年、创意,青年背包客之选 三晋古韵高端精选

突出休闲、文化,高端自由行之选平台共享创新

非遗产品、地方特产、名企名优产品均可加盟入驻 社交体验创新 酒店+旅游+社交 消费社区打造

P18-P19: 酒店业务体系 服务系统输出: 线上: 地方文化旅游门户网全新升级输出攻略、酒店查询预订、文化旅游产品预订及复购; 与战略合作品牌旅行社协同进行酒店线上推广及特色宣传、导流; 线下:

自有连锁酒店住宿及加盟民宿店联合布局旅游新宿

增加酒店内文化物品陈列,加强当地旅游文化的输出体验,增加文化物品的客户触点,打破传统旅行“购物店”的低质体验感; 文化讲师全程配备,升级旅游体验; 酒店增值服务:

“微旅”项目——自营旅游套餐制定,发展“酒店+体验”产业,增加酒店自营文化特色项目的体验,烹饪、理疗、手工艺„„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为酒店服务增值、为现代旅游体验增值。为游客提供除旅游计划外的馈赠项目,免费+自费.套餐模式推出

酒店品牌效应

首家跨地域连锁文化旅游高级连锁酒店; 首个旅游门户网独家合作连锁旅游酒店;

首个特产、非遗产品线下植入体验的连锁旅游酒店;

酒店核心竞争力

组织完整的供应链控制能力 战略规划 人才管理

独立信息收集和发布 价值独特性和资源集合性

P20-P21:

文化品牌建设——深挖旅游市场价值,填补文旅传播市场空位

整合省内文化旅游物质及非物质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重组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创意制作、文化服务的集合型业务。

找准省内文化旅游传播公司市场空位,精准细分现代自由行旅游客群市场及升级跟团游目标客群市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为有形的文化产品提供庞大产业链条下的销售路径,为无形的文化财产提供开放的展示平台。

挖掘旅游市场社交价值,通过用户细分了解旅游市场需求的实时变化及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想客户所想,供客户所需,提供优质出行客户的旅游文化体验平台,畅享沟通、畅享体验、畅享消费。

业务构成: 本土文化旅游门户网 社交APP 品牌产品输出 文艺演出 文化影视出品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以自然和历史文化为背景、根基更加坚固

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再创造能力——资源价值与传播价值的对接 地方自然文化传播的专属平台 文化集合的延展性强

P22-P23: 企业愿景

引导和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 传承文化、发扬文化、重塑文化 构筑以文化产业为中心的新生态 打造文、旅、商三位一体的平台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6篇

谈及三晋文化对秦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首先要明确三晋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三晋文化就是在文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加以区域限制,具体而言,主要是指西周、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以晋国或者说是韩、赵、魏诸国为界域的中国古代地域文化,分布区域大致在今山西全境,河南的中、北部和河北的中、南部。而对于某种文化“可以从文化要素的不同方面把文化划为三大块,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通过行为文化向物质文化转变。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三晋文化,正是通过这三方面向外传播的。具体而言,秦晋两国在历史上渊源颇深,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因为各自的国家利益产生了长期广泛的交流,秦晋这种交流对双方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又因为晋国较之秦国要先进许多,所以三晋文化对秦国的影响更大,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诸多方面,甚至于秦统一六国,这在学界己有许多研究成果。在三晋文化中,作为三晋思想文化主要内容的法家文化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因为“三晋是法家学派的主要发源地,法家思想构成三晋文化思想的主体”。而谈到秦晋之间的交流,关于法家,尤其是商鞍,自然是重中之重,学界对此研究可谓详尽。本文另辟蹊径,着重探讨另外一个问题,即三晋文化能够对秦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对此问题还未见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愿作引玉之砖。

三晋文化能够对秦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其前提条件是秦晋地缘相近,彼此相邻,这较之东方的齐鲁文化和南方的楚文化,更便于双方的交流。但这也并不造成秦必然受三晋文化的影响最大,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政治原因,二是族属与风俗的原因,三是相似的文化性格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造成秦晋广泛交流

政治原因也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其一,政治联姻便利了秦晋双方的交流。这种政治联姻就是我们常说的“秦晋之好”,总共有三次。第一次联姻是公元前656年秦穆公迎娶晋献公之女穆姬为妻。联姻的原因是晋国处于戎狄的包围中,东方的齐国又四方争伐,欲称霸天下,晋国的处境可谓险恶,急需稳定的后方和政治同盟者。而此时秦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渴望与东方各国交往并学习先进的文化。因此当秦穆公向晋献公求婚时,晋国欣然同意,可以说双方为各自的利益一拍即合。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亡,随即发生了骊姬之乱,秦穆公助公子夷吾平定了此次变乱,并立夷吾为晋君,是为晋惠公。公元前645年,晋国乘秦国灾荒之机进攻秦国,反而遭受了韩原之败,晋惠公被俘。后秦穆公放回晋惠公,但要求“太子子围为质于秦,……秦妻之以宗女”。此宗女便是怀赢,这即为秦晋第二次联姻。公元前638年,晋惠公去世,子围抛妻而逃回晋国争继君位,致使秦穆公大怒“乃迎公子重耳于楚”,助重耳成为晋国新君,又将秦国宗女嫁给重耳,这便是秦晋第三次联姻。在双方联姻的近30年间,除了河曲之战和韩原之战外,没有发生别的战争,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状态,这就为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可以说“联姻初启了秦晋友好外交的始端,对秦晋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以后两国的交往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并在双方的军事冲突中,联姻起到了溶合剂的作用”。

其二,互派质子与政治避难便利了彼此的了解和学习。秦晋双方有时关系密切,有时也会发生利益冲突,基于这种复杂的关系,双方建立了互派宗子为质的制度。据统计,春秋战国时,入质于秦国的质子共9人,质于三晋者就有5人。战国时,秦出质于他国的质子共7人,其中质于三晋者5人。由此可见秦晋之间交往之频繁。而在政治避难方面也有很多事例,如重耳、子围避难于秦国,秦献公避难于三晋之一的魏国等。而互派质子和政治避难的当事人往往是其国家将来的君主,长期在对方国家生活,必然对当地的文化政治制度、风土人情十分了解,知道对方有何种长处是本方应该学习的,待到回国执掌大权之时便会根据本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变革。如秦庄襄王曾在赵国为质子,其即位之后便设立了寺工、少府之职,可以认为秦庄襄王“曾为质于赵,深受三晋制度、文化的影响,他即位之后,又重用在赵时的.老朋友吕不韦为相,企图有一些作为,他在位时仿效三晋,对秦制度作一些变更,是合乎情理的”。再如秦献公曾在魏国政治避难二十余年,而当时魏文侯重用李惺、吴起等法家人物进行改革,推行中央集权,使魏国国力强盛,一度成为中原的霸主。而秦国却国力衰弱,政治混乱,文化落后,国君之废立由庶长把持,因此连连被吴起击败,丧师失地,领土只保有洛阳以西,陇山以东,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这一狭小之地。秦晋两国的这种强烈的反差不可能不对秦献公产生强烈的触动,因此秦献公登基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如废除了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人殉制度;公元前379年,秦献公将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为县;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公元前375年,秦“户籍相伍”。“户籍相伍”是把五户人家编成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而此种组织方式与三晋的户籍编制方法是十分类似的。我们不能说秦献公所进行的改革完全是师法于三晋之魏国,但是他长期避难于魏国,三晋文化对他耳濡目染的影响是必然的。类似秦献公这样秦的高层人物与晋的交流很多,那么三晋对秦的影响必然是持久而深远的。

其三,秦晋之间的战争也促进了两国的交流。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秦晋之间的战争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特别是战国时期秦与三晋之间的战争更是频繁。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战争在秦穆公时期有六次,秦康公时期四次,秦桓公时期二次,秦景公时期二次。战国时期更多,秦灵公和秦出子时期各有一次,秦献公时期二次,秦孝公时期二次,秦惠文君时期十二次,秦武王时期一次,秦昭襄王时期则不可胜数,秦庄襄王时期六次。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之间的战争是如此之多,而每次战争的胜负必然包括领土的得失和民众的迁徙、战俘的使用,这都会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作用。因为战争是具有双面意义的,它带来的不仅是对两国人民的伤害、文化的摧残,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促进文化融合的积极意义,历史上许多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是以战争的方式进行的。据杨宽先生研究,郡辖县这种制度就是秦在战争中习自三晋文化。秦国早期设立的郡大多是在被其吞并的三晋地区,如秦所设的第一个郡是上郡,其为魏国割让上郡十五县给秦国后设立的河东郡也是在魏国割让河东地之后设立的。这些郡的设立自然是沿袭了当地旧制。这属于对三晋文化中制度文化的吸收学习。另外,在战争期间,秦国将三晋国家的许多人口迁徙到本国,如强行迁徙了赵国的卓氏和魏国的孔氏,他们都是三晋善于冶铁的大工商业者。他们的到来自然会使秦国比较落后的冶铁技术得到改进和提高。

对于秦晋政治上的持续的交流,我们认为“通婚带有政治联姻的性质,但更可看作是吸收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秦晋长期不断的战争以及互相入质对方国家,对秦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此种大规模、长时间的政治交往在秦与其他国家间是不多见的,也使得双方有较多的相近之处。这些因素开启了三晋文化在秦的传播,同时又为三晋文化在秦国的更大规模的顺利传播准备了条件。

二、秦赵相同的族源和风俗有利于双方文化的交流

秦国与三晋之一的赵国同祖,载于《史记.赵世家》:“赵氏之先,与秦共祖。”《秦本纪》云: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舜赐姓赢氏。非子时,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赢。赵氏先祖在“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时开始从赢氏分离出来,正式以赵为姓氏。

对于秦赵同祖,一些学者是有所质疑的,但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有越来越多可靠的证据证明了这一点,这特别体现在墓葬制度上。秦赵的墓葬制度不但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与当时北方各族都不一样。20世纪30年代,曾在陕西宝鸡斗鸡台发掘了56座墓葬,其中45座是西周的,而11座是秦国的。西周时期的墓葬呈南北向,墓主之头多朝向北方,平躺直肢。秦时期的墓葬则多呈东西向,墓主之头多朝向西,且侧身屈肢。后又经过近几十年对关中的大荔和凤翔等地多达500多座秦墓的发掘,发现绝大多数的秦墓都是东西向的,且墓主头朝西,侧身屈肢。如宝鸡地区发现的20多座秦墓葬,墓主俱是头朝西向,侧身屈肢。令人感到巧合的是,在邯郸百家村的赵国贵族墓地发掘了49座墓室,屈肢下葬的有11座,有壁盒的有3座,东西朝向的为15座。在赵国故都邯郸西北紫山发现了5座有待发掘的赵王陵,均发现了坐西朝东的陵与神路,证明墓主都是头朝西的。

从己发掘的秦赵墓葬情况来看,秦君主与赵君主的陵墓均呈坐西朝东,且侧身屈肢下葬。而周王和其他的中原诸侯陵墓却不同,它们均呈南北向,头向北,且平躺直身下葬。有学者研究表明,秦墓葬有屈肢葬、墓室有壁盒、有早中晚三期墓室洞和头向朝西四大特点,而其中只有竖穴式墓洞之一特点还未在赵墓中发现,其余皆有印证。墓葬制度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最不易改变的方面,因此这些特点极为相似的墓葬完全可以作为文献记载“秦赵同祖”的有力佐证。

秦赵二国并非姬姓诸侯国,完全是凭借自身后天的努力,获得赐姓并得以建国,日后分别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在双方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共同的族源,造就了双方相似的墓葬制度与习俗,这种天然的亲近感大大减少了不同种族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那种隔阂,极大地便利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三、秦晋相似的文化性格便利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晋国周围俱是戎狄等少数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因此,晋甫一立国就制定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国策。这就为当地各民族营造了一个宽松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极好的便利条件。因此,三晋文化本身就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例如,晋国是中原各国中最早有步兵部队的,这便是其在与戎狄的山地作战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晋国的国君和卿大夫不少人娶了戎女为妻,不同族间的通婚不但引起人种乃至语言、风俗方面的变化,它也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去”同时,文化的影响都是双向的,晋文化也在影响着戎狄,这也使得“戎狄民族不断吸收华夏民族先进的农耕文化传统,逐步改变了漂泊不定的游牧狩猎方式”。可以看出,晋国作为当时强盛的大国,戎狄民族在与它的频繁交往中所受的影响是很大的。至晋国三分为韩赵魏之后,三晋文化进入了特点更加鲜明的时期。李元庆先生对三晋文化的特点做过详细精到的论述,概括为:“其一,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其二,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可以说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三晋文化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是一脉相承的。

至于秦文化的特点,有的学者将其归纳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务实功利的价值取向,崇尚法制的政治意识,变革制度的理性自觉”,有的学者将其分为“集权主义”、“拿来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在对秦文化发展历程的研究中,无论黄留珠的秦国时期秦文化的“两大阶段论”,还是叶小燕的秦文化五段论,均以战国中晚期为重要的转折点。其实,以上所论,“不论‘耕战’也罢‘功利’或‘公利’也罢,均只适用于商鞍变法后的秦文化”。在此之前,秦文化的特点以“兼容性”、“开放性”或云“拿来主义”最为明显。

秦人自非子之后,位于宗周之地,四方也是密布着戎狄等少数民族,与戎狄进行频繁的交流,并且选择性地吸收周围的戎狄文化,是十分正常也是必然的结果,非如此则不能生存。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之功被封为诸侯,封地就在西周故都一带,但众所周知,其地己被犬戎所占,所以这种分封有名无实。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通过与戎狄的激烈争夺,至秦穆公时才在关中地区奠定了霸主地位。在这一长时期的交流过程中,戎狄文化对秦的影响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如在宝鸡市南郊益门村发掘的二号秦墓中,既有中原风格的玉器,也有戎狄风格的兵器和生产、生活用具,且该墓无骨架保存痕迹。西北地区的戎狄是有火葬风俗的,大批玉器随葬又表明了墓主的贵族身份,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受戎狄文化强烈影响的秦国贵族墓葬。然而,戎狄文化虽有其长处,但毕竟是落后的文化,秦国若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向中原的先进文化学习,这其中主要就是三晋文化,非如此则不能强大,因此,后来便有了包括商鞍变法在内的一系列举动。秦国正是在这种与外界不断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国力逐渐增强,地位不断上升。自襄公救周有功,跻身于诸侯,至穆公任用戎人由余“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国一路成长而来,应该说除了其民族的勤奋努力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即“兼容性”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从而有了“秦之措施,大抵袭自东方,其任用以见工者,亦率东土之士也”的论断。

所以比较来看,秦文化与三晋文化有很多共通之处。晋与秦地理环境相似,周边分布很多戎狄等少数民族,双方均能很好地兼容外来文化,博采众长而为自己服务(两国军队中均有外族士兵即是一例),尤其双方共有的开放兼容性,是三晋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秦文化的选择吸收的重要基础。落后的戎狄尚能大量而又顺利地吸收先进的农耕文明,那么,同样被“狄戎”视之并与晋地接壤的秦国,面对因改革而蒸蒸日上的三晋,选择吸收彼时较为先进的并且同样缺少宗法制的三晋文化而不是恪守宗法制、比较保守的齐鲁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书香三晋征文 第7篇

从那以后,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本我唯一的书,从不厌烦。爸爸说我跟书有缘,叫我好好学习,我用力地点点头。我知道父母都没有文化,他们想让我多学点知识,将来可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后来我上了小学,课本我都看完了,还不知足,吵着向妈妈要书。我顶嘴,我不吃饭,我耍小性子,能使的招都被我用上了。最后妈妈为我东奔西跑地为我借了不少书。我是如鱼得水,快乐地遨游其中,这一路走来,我不曾感到寂寞。

进入中学,语文老师见我这般爱读书,就主动借给我许多经典名着、杂志。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一本本书静静地走过我生命的每一天。当我用文字叩响心灵的时候,一切尘世的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在书香世界里,我听到花开的声音,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感悟到了生命的轮回。我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人邂逅,可以面对面和先哲交流,可以毫无障碍地和未来对话。过去、现实和未来似乎就是在我手指翻动处。

现在,我正面临中考,学习气氛紧张而又压抑。学习之余,我依旧在领略书籍的瑰丽。有句话说:“阅读改变人生”,确实如此。在不断地在咬文嚼字中,我汲取着文字带给心灵的营养精华,时不时也煲出一剂“心灵鸡汤”,滋补自己那颗永不停辍、始终处于生长状态的心灵,让天资愚钝的我从容地去面对学习中的挫折、失败。它教我做命运的主宰者,坚守做人的原则,懂得了爱的真谛,拓宽了我的视野,滋养了我贫瘠的求学之梦,让我从容不迫地应对考试。每天我的脊梁挺得笔直笔直,总觉得有一种强烈的、厚重的生命底蕴在支撑着我。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 第8篇

刘军阳从事财务工作近三十年。几十年来, 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在企业改制重组、重大投资、财务制度的建立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呕心沥血,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不仅如此, 他还注重理论研究,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尤其在企业融资方面大胆创新, 建立了科学的融资体系, 助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山西省交通运输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简介]

刘军阳, 男, 1963年10月出生, 山西省平定县人, 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12月参加工作, 高级会计师。现任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处长。

刘军阳自1985年进入太原汽车客运总站财务科从事会计工作至今, 已度过了27个春秋。他在27年的会计生涯中, 从基层做起, 先后历任出纳、会计、财务科副科长、财务科科长、客运总站总会计师、财务处副处长、财务处处长等职务。

作为山西汽运集团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他从集团组建伊始, 就着手进行全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统一工作, 设计了全集团的财务核算、成本控制、财务预算, 彻底再造了山西汽运集团的财务系统。根据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结合集团实际情况, 于2009年制定了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并开始对企业各项财务制度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保证了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 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监督, 建立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防范经营风险, 在2009年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并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动实施, 保证了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不仅如此, 他还肩负着集团公司与税务、银行、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为实现集团公司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积极组织搭建了企业财务集中管控信息化平台, 使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步入会计信息化高速路。财务集中管控项目实现了集团公司“三算合一”和“三化管理”, 强化了集团公司的管控能力, 充分发挥集团规模与协同优势, 对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适应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他先后通过与银行合作、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手段为企业筹措资金。在2008年, 他推动集团与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达成全面合作, 实施“统一授信, 统贷统还”资金管理机制, 建立现金管理平台, 并获得该行1亿元贷款支持。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山西省重点交通枢纽项目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缜密筹划, 终于在今年6月28日获得国家发改委获准发行批复, 并于11月2日成功发行。

在全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控项目之后, 依托合作银行将分散在各子分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建立集团“资金池”, 完成内部结算、内部融资业务, 有效地挖掘了沉淀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此举得到了合作银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分别于2011年12月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3月与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并得到两家银行近10亿元的贷款授信。通过实施财务集中管控, 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 强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使企业管理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获奖感言:

今天, 能够有幸站在领奖台上获此殊荣, 心情非常激动。首先, 非常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对我的支持与认可。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 与多年来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是分不开的, 谢谢大家。同时, 更要感谢山西汽运集团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帮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相关文章:

三晋文化旅游集团07-30

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05-13

旅游集团企业文化06-19

旅游集团企业文化07-23

集团文化06-09

集团文化06-02

集团文化建设05-30

集团培训企业文化07-19

集团企业文化制度07-19

集团企业文化体系07-19

上一篇:成功的背后记叙文下一篇:接待方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