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2024-08-22

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精选10篇)

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做好演示实验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或师生合作完成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是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有人说,讲千遍,不如做实验。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要做好以下三点:

1.实验准备要充分,切记匆忙上场。要充分重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为此,化学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教师要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也要进行尝试,确保万无一失。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质,为了保证实验圆满完成,教师有必要对演示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东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实际学习效果。

2.实验操作要规范,切不可给学生随意的印象。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的实验过程要规范,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实验,使实验现象尽可能明显,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观察到,有的实验学生离得远不好观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近观察,不要怕耽误时间和影响课堂纪律。因为如果学生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跟没做就没有区别。

3.教师要格外注意实验教学的安全。由于化学实验的实验药品和生成物往往是有毒有害的,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绝对不能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发生实验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制取有毒气体时,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易燃、易爆要更小心。教师要把实验的隐患降到最低,绝对不能让化学实验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健康。

二、多组织实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多动手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实验,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组织学生实验,首先就要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认识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的成败因素,在动手实验时才会有条不紊,才能更好地体验实验的效果。

2.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的过程和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组织好小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第2篇

邹德兵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实验赋予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内容,实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而物理实验自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同时,实验教学是变单纯的理论灌输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加强实验教学既是理科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搞好理科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新时期我们理科教师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师得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精心设计教学实验、引导学生实验,创新实验教学。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1)、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很复杂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依靠语言和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不容易获得知识的巩固。通过亲手实验,情形就截然不同。通过实验,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获得的知识根深蒂固,也能调动他们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亲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

要学好物理科学知识,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要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要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使印象深刻,知识巩固,这样就能获得照实物绘制简图的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开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中,存在着对实验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用肉眼观察、用手操作,还 1

要区别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4)、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

实验课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阵地。在每堂课上,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求,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出严格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指导和检查学生是否按顺序按常规认真操作、是否按实验的要求作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否按事实下结论,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差错。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实验。这样,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对待工作的责任感等。在实验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养成全面照料仪器、细心爱护仪器、妥善收拾仪器以及处理废弃材料等科学习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

二、转变思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

以前的实验教学是以学习知识为目标的,而现在是以学习探究方法为主。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把握实验教学的侧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弄懂知识原理,而要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技巧,不是重理论而是重实验验证,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能自我发展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深入细致地研究实验,设计实验

新形势下,新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前一定要对实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在实验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实验,不让突发事件影响正常地实验教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而是细致地设计每一个实验环节。

(1)好的设计,给人以愉悦、惊奇和激发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作为引入的实验是关键。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这

种兴奋会使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抓住学生生性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

(2)好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操作性强

对学生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 “ 五不一保证 ”,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数量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

(3)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实验设计

在用漏斗吹小球实验时,先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应学生思维做一次失败的,看到学生的反映。不要急于做成功的实验,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做完了?产生质疑。再做一次成功的,或学生来做,分析两次原由。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结论,印象更深刻。还可将实验设计为斜向下吹,平吹,向上吹(与引课实验相扣,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间。

(4)提倡和鼓励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兴趣昂然。

四、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自制仪器模型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发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为此要通过小实验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

(4).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所以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第3篇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 而不是重复别人的事情。”为了达到《标准》中“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课程目标”的要求, 我们把实验教学分成了基础实验、重点实验、综合实验三个层次。基础实验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温度计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等。重点实验侧重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的能力。如测量物体的密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而综合实验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如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等。从基础到综合, 在学生两年的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实验教学的实践活动是必须要开展好的,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1. 重视基础实验, 锤炼学生实验的基本功

例如“温度计的使用”这个实验, 八年级学生开始上实验课, 感到很好奇, 甚至很好玩。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就想把温度计放到水中去看一看会怎么样。这样的实验课达不到要求。我先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 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 并且给予表扬。再让学生阅读书上的使用说明书, 也要求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看谁归纳得最好。最后让学生讨论使用过程的注意点。这一切做好了, 再让学生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学生会发现这挺简单的。其实他们已经训练了观察、记录、归纳总结等科学实验的方法, 以及耐心、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以后不论遇到多么简单还是多么复杂的仪器设备都有这样的方法的态度。

2. 开好重点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必须开好重点实验, 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讲”“画”实验, 学生“听”“记”实验。重点实验的安排, 学生不仅对基础实验中学到的操作技能进行了反复训练, 还学习了一些新的实验方法, 实验技能, 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创设综合实验,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开展一些综合实验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来进行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尝试。其目的就是要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 经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讨论、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探究过程, 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1) 好组织动员工作, 明确综合实验的方向。

(2) 参与资料调研, 切实制定实验方案。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查阅资料无从下手, 在具体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指导。经过学生之间, 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讨论后, 确定实验实施方案。为保证综合实验顺利开展, 老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要进行认真审阅。

(3) 自主实施实验, 保障实验顺利完成。这期间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实验过程, 保障实验完成,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仅仅做必要的指导, 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

(4) 认真分析实验结果, 进行自我评价。在实验结束后, 我们要认真与学生交流讨论, 让他们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个实验报告里由学生自己就实验态度、技能、完成质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综合实验进行总结, 找出成功之处, 分析不足的原因。

三、结束语

初中实验教学管理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77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物理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实现以上基本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实现物理实验高效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一线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虚拟实验”是一种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紧扣原则。有序开展“虚拟实验”的开发制作

虚拟实验的运用必须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虚拟实验开发与制作的工具主要为:Powerpiont、Flash、Authorware等。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虚拟实验的制作中应该遵循:科学性、仿真性、易操作性、实用性等原则,灵活运用制作工具制作虚拟实验。在开发制作虚拟实验时,应注意信息真实可靠,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特征,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進行“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涉及“小孔成像”实验教学,物理教师可以借助Flash或Powerpiont软件进行虚拟实验的开发。实验的设计需要让学生懂得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并且要达到“轻松、认真、仔细、高效”地完成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当然,虚拟实验的开发与制作还要注重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让学生简单拖动鼠标就能轻松完成“小孔成像”的每一个步骤,让学生通过电脑操作虚拟实验,享受亲临物理实验的真实体验。

二、激发兴趣。巧用“虚拟实验”进行仿真演示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由于物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给不少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物理实验一直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难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遇到物理实验时,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的观察相对于教师的演示,有滞后性,当学生经过仔细观察依然难以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时,其学习积极性便会骤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若能用虚拟实验来仿真演示,通过软件操作的重复性,让学生多次观察与思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测量物体的质量”章节时涉及“天平的使用”这一物理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准确使用天平的能力。若采用传统方式,物理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物仪器的测量演示实验,就不能保证教室内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此时,教师若能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演示,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与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好虚拟实验目标,即会调节使用天平,会运用天平称量固体、液体质量,并学会增减砝码,科学记录测量结果。另外,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控制好虚拟实验与讲解的次数。

三、提升能力。活用“虚拟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析疑、探疑、解疑、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等能力。设计型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要求合理构建实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物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借助实验平台进行处理,以帮助学生理解,而操作虚拟实验比操作真实实验更方便、快捷,而且在检验实验设计是否有效方面,体现出高效、便捷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第5篇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充分体现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只有对物理这门学科充满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教学的学习中来.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大都只重视物理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忽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由于单一的物理教学模式和枯燥乏味的物理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知识学习状态,无法发挥自身学习的能动性,所以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另外,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他们更喜欢实验教学形式.由于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小型、灵活、生动的物理生活实验,如果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且具有创新、新颖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解“大气压强”的时候,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口述的方式来对大气压强进行直白地描述,由于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大气压强这个概念,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变魔术的方式为学生演示“瓶吞裸蛋”的实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将准备好的去皮熟鸡蛋盖住广口瓶的瓶口,然后让学生猜测在不借助人为外力的情况下可否使鸡蛋进行广口瓶中.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先向广口瓶中倒入一定量热水,然后晃动,接着将瓶中热水倒掉,并立即用鸡蛋堵住广口瓶的瓶口,这时候学生发现鸡蛋会缓慢地向瓶中移动,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实验所吸引,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均得到有效激发,此时教师可以合理的导入大气压强这一概念,从而深化学生对于大气压强这一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二、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抽象性物理知识.虽然很多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地联系,但是仅凭学生现有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很难理解和掌握.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深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知识的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物理生活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例如,讲解“功”这部分物理知识时,由于学生大都容易混淆功、功率和机械功率这三个概念,所以为了使学生明确三个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赛的生活实验.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采取抱砖上楼的形式,让他们测一测自己做的功、功率以及机械效率,然后从全班同学中评选出做功、功率和效率最大的同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明确各物理概念的含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算,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实验活动中掌握有关物理知识.又如,讲解“声波”部分内容的时候,教材中是通过类比水波来进行知识的阐述,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学生理解有难度.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小型的实验来辅助课堂教学:在装有水的水槽边缘固定一个电动机,通过电动机转动使弯金属杆拍打水面,从而产生水波,然后借助投影仪将实验的现象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

三、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部分学校由于教学条件较差,实验仪器比较缺乏,所以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大都只进行传统物理知识灌输和讲解,而很少开展实验,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地听讲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器具构建一些小型实验,将那些可以实现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实地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物理思维和素养,提高动手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讲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声音有关的小物品,比如“土电话”等.学生根据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是振动以及固体传播声音等知识,结合教材中“土电话”的制作过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土电话”,在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进行“通话”后,他们会深深感受成功的乐趣.又如,学习“光的折射”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同学布置一个课下动手实践任务,让学生借助光的折射原理制作出人工彩虹.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有的同学会用三棱镜折射出彩虹,也有的同学用装有水的杯子折射阳光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第6篇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可加以改进、创新,让实验更科学,误差更小。比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材中的实验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运动时,难以控制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且拉动时弹簧测力计处于运动状态,给读数带来困难。学生既然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老师这时就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实验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原实验中拉动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就可克服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当拉动长木板时,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木块都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大小就是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这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再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小木块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进行探究,在物理学中,光滑表示不计摩擦力,但实际实验中不可能找到表面绝对光滑的物体,因而在此实验中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时,学生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木块受摩擦力影响,松手后木块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实验失败,同样此装置也难以探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顺势引导,又对此实验加以改进,学生已经学习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上边实验木块既受摩擦力较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可从减轻木块质量或增大木块所受拉力克服摩擦力大的影响。但要探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还可对实验进行怎样的改进呢?我们将小木块换成轻小硬纸片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从而使实验更合理,更易于学生理解。当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时,将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立即看到纸片转动到二力在同一直线时才处于静止,当探究二力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为两部分,观察到纸片两部分在两边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进而证明二力要平衡,二力需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但此装置仍的改进之处,让学生自己加以改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效果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材,教师利用实验器材,创设必要的实验条件,展现实验过程,揭示物理规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由于受条件限制,现象细微,学生观察不到实验现象,难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难度。如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老师用磁感线演示仪进行教学,磁感线演示仪是平放的,老师只有走下讲台,让学生依次观察,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降低教学效率。我们改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出条形磁体、“U”形磁体、同名及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情况,弥补了磁感线演示仪的不足,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的认识。又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要在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却有很大困难。如“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像儿跟着物体跑”。若利用动画投影教学,在展示凸透镜成像动画时配合光路图,将凸透镜成像特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实验效果,进一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

3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极少,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应让学生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用途、量程、分度值、调零等使用方法和操作原则,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就生动地说明了实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如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学生就要会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等测量工具,还要知道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的用途。通过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对实验进行反思、有助于对实验的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第7篇

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孟疃初中 张宝宗 徐少香

在生物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有用。

一、“度”的把握:

1、基础知识的铺垫应具有“高效度”: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是每次实验之前的铺垫,为顺利进行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应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求。如初中《生物学》中“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可在课始复习提问一下有关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相应的功能情况,让学生对所要研究、观察的对象(植物细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生物学》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实验教学安排上,从叶片的暗处理到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协作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实验完成后,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步骤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分析及设问应具有“多角度”: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探索,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多元化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分析、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

4、课后小结应具有“高浓度”: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如“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样。

二、“导”的把握:古曰:“施教之法,贵在启导。”而“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因此,实验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诱导”。大多数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适时诱导。如初中《生物》中“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于煅烧骨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在浸泡骨的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稀盐酸,而稀盐酸也会挥发出难闻且刺激性的气味和具有腐蚀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恐惧感。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明确引导学生操作要点,同时帮助排除其恐惧心理,使其大胆的、专心的去探索实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满足感,从而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难学”----“疏导”。在做实验时,许多学生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显微镜使用”中物像的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教学 第8篇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亲自操作, 动脑思维、动手练习、动口交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在讲解“光合作用产生氧”时, 明确实验目的, 提供材料用具、实验装置, 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 由小组讨论完成, 并要求做好实验记录。组织学生讨论:1.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2.本实验阴雨天是否能成功?3.用什么样的水草效果最明显?学生实验的求证欲望相当强烈。我让实验效果明显的其中一组汇报实验所使用的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现象。让其他组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萌生了创新意识。

二、做好实验过程的辅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 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 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探索的问题, 自己拟定实验方案,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现象记录、结果分析, 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在探究“蚂蚁的通讯”这个实验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独立完成探究活动, 根据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 自己提出问题假设, 各实验小组自己选择所需的实验用具, 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 观察得出结论。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在探索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创设实验环境,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环境中发展了创造力。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技能;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88-0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教材非常重视实验,力求通过实验探究引入概念,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落实《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应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例如:“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时,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实验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刻意营造互动的氛围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三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可以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果个体研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先让学习小组内各成员间相互质疑,并通过采取或小组、或个人、或竞赛、或强化、或辩论等丰富多彩的释疑方式,达到合作达标的目的。例如,“电磁振荡”一节,既是“电磁波”一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振荡电流的产生普遍感到难以想象,加之振荡电路内与电流相关的磁场、磁场能及与电荷相关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电场和电场能等物理量在不断地变化与转换,许多学生都有一种如坠雾里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授课中,既要适时地通过实验、动画等手段给学生提供表象,也要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归类,并抓住能量转化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环节奠定基础。

三、增加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小组讨论有两种方法,最后全班交流,确定一种最好的测量方法;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树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为学生做每一个小组探究实验,当好助理者和服务者。通过小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四、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炳生等《八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资料》,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丹东《中学物理教学通讯》国际展望出版社,199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讨论文 第10篇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借助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初中物理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然后科学地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明白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生要想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应当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采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物理实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实验结果并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出来,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转变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过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它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学生的想法,然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学习物理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电动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自主研究小小的电动机,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才能真正明白物理知识,真正地学会物理知识,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现代顺风耳——电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两个一次性杯子,然后让学生用绳子将两个杯子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探究电话的奥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电话线替换绳子,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如何传递的。有的学生可能经过前面的铺垫就能知道,话筒可以将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然后电流就会沿着导线传递给另一方,另一方的话筒就可以把电流转化成声音,这样声音就传递成功了。教师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合作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并不是依靠学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需要发挥小组的力量,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电生磁》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探究之前,可以先提出实验过程中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演示电生磁的实验过程。学生们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我们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探究物理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还能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在进行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探索物理知识,但是有的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理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受伤,同时还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物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分子的热运动,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不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原理认识得更加清晰,以利于学生理解。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发挥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改变过去传统的物理教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晓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6(31).

上一篇:中专电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章丘项目购买社会保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