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片段案例

2024-06-08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案例(精选6篇)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案例 第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称象》教学片段分析

台山市白沙镇中心小学 黄嫚娇

我在执教小学语文第二册《称象》一课总结全文之后,并没有有立刻结束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拓展。提问学生:“请你动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比小曹冲的办法更好的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有的还抓头挠腮的。

我看此情景,就给了一点提示:“石头可以用其他更容易装载的东西替换吗?或许还有更先进更厉害的东西来称大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小手林立,争相回答。

A生说:“可以用泥沙来替换石头,搬泥沙比搬石头容易多啦!” B生说:“可以用木头来替换石头。” C生说:“可以用小动物来替换石头。” 我问:“用什么小动物呢?” C生说:“猫啊、狗啊、猪啊、兔子啊、牛啊、羊啊之类的。” 我给了一点点拨:“非常棒!可能牛和羊还是比较斯文的,不会乱窜乱跑,但是猫、狗、猪和兔子就不会这么乖乖的给你呆住了,会掉水里的,这怎么办?”

大家听了,哄堂大笑。有位平时爱捣蛋的学生马上高声叫起来:“应该用笼子关起来。”

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的良好机会,所以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摸摸他的头,拉他坐端正,还表扬他认真听别人讲、聪明。

同学们见此,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离开了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

我见此,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看谁现在是最认真的孩子,我就请他来回答。”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学生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右手端端正正的和桌面成九十度角。我就叫D说。

D生说:“可以用人来替换石头。而且人还可以自己走上岸,不用搬来搬去,最方便了。”

我马上让大家给她送上热烈的掌声。我问她:“你是怎么想到的?” 她说:“我妈妈有时候会和我一起去称一称我有没有重了,我就从这里想到了这个办法。”

我再让大家给她送上掌声,真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聪明孩子呐!E生也马上激动地说:“老师,我有个办法更方便,就是用电子地磅,我爸爸在广州打工的工厂里就有150吨的电子地磅,我亲眼看到过,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D生马上反驳说:“老师都说了古时候很落后,没有这么先进的东西的。”

我接着D生的话说:“对!古代很落后,电子之类东西还没产生呀!上课要认真听讲呀,看,不认真听讲就闹笑话啦!不过,你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E生不好意思的笑了。„„

正当大家都很热烈地争抢着回答的时候,平时最积极发言的黄嘉伟同学就一声不吭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我感到很奇怪,就特意叫起了他,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老师,我不是在想称象的办法,而是大象这么大,可是课本里画的那艘船很小呀,大象会不会沉下去被淹死呢?”

我立刻表扬他观察仔细,就把问题抛向同学们:“你们觉得船小吗?请再仔细看看。”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最后都一致认为船是小了点。我说:“难道是课本弄错了?也有可能哦,你们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表扬,老师会把你们的发现告诉编书的人的。你们比他想得更周到呢你!”

最后总结时说:“嘉伟同学能看到别人不会留心看到的,老师也没有留心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学习他这种仔细观察,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学习精神,请大家给他最热烈的掌声表扬他!”

霎时,教室里掌声如雷鸣。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教学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感受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善于联想的可贵品质,充分利用文后的总结,启发学生想象。

三、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课堂上是人人平等的,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好表现,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爱调皮捣蛋生,对于他们的想引起你注意的举动应该及时给与回应,并告诉他,老师总是很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的,当他探测的目光来看你是不是在注意他的时候,回以微笑,他就知道你真的在注意他,他就不会搞小动作了。课堂知识一定要符合科学性客观性,符合生活实际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称象》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早已熟悉。而曹冲称象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如,“司马光破缸救人”、“牛顿发明万引力定律”„„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存联系,而且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它是在文艺创作、科学发明或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面必须拓宽,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高新科技的信息,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实践动手的能力,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案例 第2篇

一、问题情境概述

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数学课更是如此,离开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良好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那么何谓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们就从问题情境的概念入手,对问题情境教学进行探讨。

要弄清什么是问题情境,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什么是“问题”。《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一词有多种释义,其中可与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有关的是下面两条: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释的矛盾、疑难。不过这两种释义都较强调“问题”的常规性和客观性,与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涵义似乎还有一些出入。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心理学家眼中的“问题”是怎样的。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是机体缺乏可以利用的现成反应的情境。”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是完型上的缺口。”信息加工学派心理学家则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目前,大多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赞同美国学者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对“问题”所下的定义:“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显然,心理学家更倾向于从人的主观心理方面来解释什么是“问题”,在他们眼中,“问题”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情境,是一种与缺乏、困惑、矛盾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状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情境。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什么是问题情境,我们不妨给问题情境下一个定义: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对客观方面的问题作出主动反应,觉察到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困境,是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定能形成问题情境的,能否形成问题情境,关键是要看问题能否刺激并引起主体主动作出反应,并进入上述这样一种心理状态。那些不需经过思考、单凭记忆就能解决的问题,显然就不能形成真正的问题情境。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陈祥文在《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下面笔者就一些教学案例谈一谈,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一)乏味无趣

“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个数”教学片段

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如下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边说边演示课件)一群鸭妈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就想请大家帮她们做一件事。她们呀,一不小心把各自生的蛋给搞糊涂了,你们能帮助她们分清楚吗?

屏幕上出现了写着得数的6只鸭蛋和6个算式。教师开始指名回答。

这时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什么游戏,一点都没有趣。

如果没有学生的那句“一点都没有趣”,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家可能认为总体来看它还是可以的。教师在授课时,她有一种创设问题情境意识的伴随,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好的倾向。但是,为什么最后换来的却是学生会有种“无趣”的感觉?难道这不应使我们深思吗?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些教师往往是盲目的,他们习惯性地套用前人们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照搬照抄,直接拿来就用,一点创新也没有,多年教学下来就那么几个老套的问题情境换来换去反复用。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何以能感兴趣?这段教学是三年级的内容,像这类游戏式的问题情境,似乎成了低年级数学课的保留节目。而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渐渐地走出懵懂时的童话世界,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渐渐复杂起来,那么对于这样再熟悉不过的问题情境时,他们又怎么能感兴趣,专心地投入其中?再者,这一类的问题情境,在笔者看来仅适用一年的学生。因为在这样所谓的游戏式的问题情境中大多数学生都只有“看”和“听”的份。一开始,对于刚步入校门的学生来说,屏幕上的动态画面还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但是时间长了,这样过于单一的方式就很难再激起他们深层次的兴趣了。

(二)目的不明

“9加几”教学片段(有改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呈现出书中游乐园的主题图,并随之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

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上面这三种回答,一定不是这位教师想要的,学生这样的回答,一时间让她措手不及。可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学生故意扰乱课堂?或是他们有意不想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看来,问题就是出在教师身上了。上述的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只注重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认真考虑。所以造成了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三)脱离生活

“四则混和运算”教学片段

师: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星期天,老师来到商场,看中下面两种款式。

第一款:4件共456元。第二款:每件121元。

师:哪种款式便宜?便宜多少元? 学生口答算式:121-456÷4

师:这道题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口述运算顺序……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到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的,没有标4件一共多少元的。”

这位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她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没有尊重生活规律,随意更改了事实,使得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不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这就是说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是现实的,要符合生活实际的,因为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容易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我们的教师再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前,不假思索,不联系生活实际,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想法。这样怎么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怎么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简单庸俗

“折扣”教学片段

师:老师这件衣服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对于这件衣服,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你这件衣服是哪儿买的? 生2: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

生3:这件衣服是哪儿生产的?什么牌子?(省去一些更不着边际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中,除了第二名学生提的是有关价钱的问题外,其他问题都与数学知识毫无关系,如果仅从教师和学生的提问中看,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位教师要做什么,用意何在?教师只是把生活中一个实际问题原原本本地拿到课堂上来,以此充当问题情境,而这样的缺乏数学化加工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有意义吗?表面上来看好像很热闹,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但这样的提问,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否具有挑战性呢?这些漫无边际的发言又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多少联系呢?问题情境中没有数学问题何以称其为“问题情境”?但问题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轻易解决,它又算不上是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已构成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但是,当我们审视、反思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很多低效的现象。并不是每个问题情境的创设都能引起学生们积极思考,对于那些浮浅的问题,学生脱口而出;而对于那些极难而又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问题,学生摸不着头脑,理不清头绪,找不出正确答案,从而扼杀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如何避免问题情境中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从而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杨庆余教授曾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指出:“所谓有效,首先是指创设的问题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激发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第二,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经验支持的,且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提出问题或假设的;第四,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尝试和探索的。”受此启发,笔者结合自己实践中的教学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有效地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特别是小学生,趣味性的知识可以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营造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某教师教学钟面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幻灯片,再配上背景音乐,乐终让学生说出谜底,并说明为什么?谜语如下:

(1)兄弟两个来竞走,哥哥倒比弟弟短,弟弟走了十二圈,哥哥刚好走一圈。(猜一物名)(时针,分针)

(2)说上午不是上午,说下午不是下午。太阳当空照,两针合一处。

(猜一钟点)(12点)

(3)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点整。

(猜一钟点)(6点)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的喜好,这位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从而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二)创设目的性问题情境

从上述的问题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那位教师提出了宽泛、且没有明确的目的问题,才导致学生的回答一片混乱。因而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目的性,提出有目的指向性的问题。问题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节课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从而造成事倍功半。教师设计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时,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考虑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某位教师在进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明确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上述的问题阐述中,那位教师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结果创设出的问题情境事与愿违。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分类》这一内容时,为学生创设一个顾客到书店买书的问题情境。我事先准备了十类书20余本,然后从学生中随意选派4名代表到台前演示买书的场景。由于书是杂乱无章堆放在一起的,所以当顾客提出书名时,售货员就开始不停地找。待4名学生演示完,我又开始扮演售货员,让在座的学生随意提书名,我来找。这个游戏活动大概进行5分钟左右,我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去书店买书时,售货员阿姨为你们找书时也是像陈老师这样麻烦吗?也是这样慢吗?”在座的学生们一齐摇头答道:“不是的。”有的还说:“我妈妈带我买书时,那阿姨找书找的可快了!”我顺势接下话茬,“那为什么陈老师找得这么慢,这么费劲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陈老师吗?”学生们想了想,某生说:“老师,你要是能把一样的书放到一起,那就能找得快些了。”根据这名学生的回答,我马上引出了所学内容—分类。

卡拉尔和施利曼所描述:“巴西儿童在街道做买卖时,数学做得好,但是他们不会做学校课本中的同样难度的数学问题。”这样看来,学生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分开。要不他们只会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会应用;要不他们就只会解决问题,不能将其转化为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合适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这样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才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而买书的事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也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课堂中创设这样一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学生们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并且从中能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四)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样看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不是说越难越好,而是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发展水平,尽可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实际,用“跳一跳”的方式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例如:(案例来自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王国元教师)他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情境一:为给市民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市政府自去年起实施了绿化工程。在河两岸种了一批大树,A公司承包了一号路段,成活了23棵树;B公司承包了二号路段,成活了19棵树;C公司承包了三号路段,成活了47棵树。今年将要实施新的绿化工程。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你作为城市的市民,你会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结果出现了两种意见:甲方学生认为应该选择C公司,因为C公司树成活的棵数最多;乙方学生认为无法确定,因为三家公司种树的棵数不知道。经辩论,甲方学生赞同乙方的意见,应该以“成活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的多少作为选择的依据。

情境二:教师随即给出了数据,A公司种了25棵、B公司种了20棵、C公司种了50棵。学生们立刻动起笔算,经过讨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都认为应该选择B公司。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适度的矛盾,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不满足感,他们想马上得知答案。因此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知究竟。

结 语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创设出的问题情境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创设出具有吸引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由于笔者受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对问题情境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我来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继续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使之更具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让问题情境教学为数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背影》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第3篇

师:父亲过铁道买橘一段, 是《背影》中的经典段落、文笔精华, 曾让无数读者感动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 同学们能联想到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品味其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吗?

生1:文中父亲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这让我想起每次离家返校, 妈妈总要叮嘱我到校后给家里打个电话。文中父亲一定是担心儿子的旅途安全, 要儿子写信报平安。

生2:这一段结尾“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就想到初一新生军训报名时, 爸妈帮我安排好之后, 我就送他们出校门。看着爸妈上车回家, 我就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感到作者的内心舍不得父亲离去, 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 有一种离别的伤感。

生3:文中的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父亲是怕儿子路上口渴, 橘子解渴又方便, 所以父亲费了很多麻烦, “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 为儿子去买。我的爸妈也总是为我想得很多、很细, 也是不怕麻烦。

师: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父亲为儿子不怕麻烦的呢?

生3: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的。

师:那就请你给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 用语气突出动作的描写;其他同学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加以品味。

(生3朗读文段, 其他学生圈画描写动作的词语。)

师:读得有感情, 能用语气突出动作描写。现在请同学们来品味描写动作的词语。

生1:“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 加上身体较胖, 他却坚持“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 为儿子买橘子, 实在是爱子情深。

生2:“攀”是写手的动作, “缩”是写脚的动作, “倾”是写身体的动作, 这三个动词说明父亲爬月台已很艰难, 要用全副力气。我觉得这简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

师:朱自清先生连用一系列描写动作的词语, 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部分, 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联想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品味其中父子深情。

生1:通过文中父亲的语言, 我发现父亲对儿子总有太多的不放心, 与我的爸妈一样, 每当我要离家, 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这是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 怕儿子有什么闪失;“到那边来信”, 这是担心儿子旅途的平安;“进去吧, 里边没人”, 这是细心的关照, 还是不放心。

师:你真是太细心了!处处不放心, 父亲的爱真是无微不至!

生2:我还发现一个细节:“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我从“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感到, 父亲总是给儿子最好的东西。我的爸妈也总是给我最好的。

师: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

生2:我的爸妈长年在外打工, 挣钱很不容易。去年过年爸爸给我买的是安踏牌的羽绒服, 570元!在挑选的时候, 我自己都舍不得, 可爸爸却说:“喜欢就买吧!”再看看爸妈身上的衣服, 都是很便宜的。我真应该更懂事些!

师:你举的例子, 虽然平常, 但真实感人。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2:我上初中报名那天中午, 跟爸爸到小饭店吃饭。父亲由于急着有事, 就只要了一份青椒炒肉丝。“到城里好好读书, ”父亲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 “该用钱的地方你也不要太节约, 只要你争气读书, 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没什么。”说着, 不时地把自己筷子下的肉丝推向我这边。我禁不住眼泪盈眶了。

师:你真懂得品味父爱!

师:说到此处, 同学们能再联系作者的家庭背景, 体会买橘过程中蕴藏的父子深情吗?。

生1:当时家中“祸不单行”,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父亲“变卖典质, 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 这就更令人感动了。文中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定是感动的泪, 是特定情境下情不自禁地泪。

(投影:朱自清弟弟朱国华谈《背影》写作背景的相关内容。)

师:是呀, 在这种特定家境下, 父亲买橘的背影便凝聚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师:同学们有过在某种不好的家庭境况下, 感受别样关爱的经历吗?

生1:去年我家养鱼, 由于年底上市价格低, 亏得一塌糊涂, 折了很多本钱。我知道妈妈躲在一边悄悄哭了好几回, 但爸妈没有丝毫的节省, 还照样给我买了过年的全部新衣。现在想来, 我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不易, 感受到爸妈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生2:2007年, 我家特别不顺, 我的成绩总是很不理想, 爷爷生了重病, 爸爸开店又赔了钱。为了生活, 他们都很累。有好几次, 妈妈为我打毛线衣的时候都打着瞌睡。虽然这样, 爸妈对我却更加关爱。每天回家我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妈妈总是不断地给我夹菜。爸爸还是坚持每天接送我上学。现在想来, 我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的爸妈。

……

师:看来, 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学生!

师: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作品中, 有没有类似文中父亲的形象?

生1:我读过舒乙的《父子情》, 文中写到这样一个情节:有一次, 作者要去东北出差, 临行前向父亲告别。父亲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作者说:“带好了。”父亲说:“拿给我瞧瞧!”直到作者从口袋里掏出车票, 父亲才放心。这与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一样, 爱心备至, 细致入微。

生2:我读过一篇文章, 题目是《五星级父亲》, 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他们在不同的时候, 送女儿到不同的大学报到, 回去时一个错过了车, 一个错过了船。都是舍不得住旅馆而露宿街头, 却都告诉女儿说, 住在旅馆里, 条件像五星级宾馆一样。这善意的谎言里, 都是对女儿满满的疼爱与关怀。黎明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 却打不湿他们心中对女儿那份五星级的爱。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

师:通过交流, 大家对父爱有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刚才老师说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 同学们能谈谈对“父母心”的理解吗?

生1:父母心就是永远装着子女的心。为了子女, 他们想方设法, 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不图回报。

生2:父母心是担心儿女饥饿冷暖、想着儿女喜怒哀乐的赤诚之心。他们用自己的心温暖着儿女, 燃尽生命之火, 就是为了照亮儿女的前程。

生3:我觉得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 就是那样简单——永远把儿女放在首位, 一心为儿女着想, 无微不至;因为, 儿女就是他们的一切。

……

[案例分析]

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这段文字, 语言朴素, 而情感深沉, 堪称文笔精华。教学中, 不少老师总是让学生分析选段如何描写父亲, 探究作者两次流泪的原因, 试图以此引导学生理解父子深情, 但总是效果不佳, 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文中父亲的行为滑稽可笑。总结原因, 主要是没有充分唤醒、调动学生沉睡的经验, 学生缺乏以心换心的体悟过程。

片段案例中分四个步骤,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步, 引导学生联想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与感受, 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第二步, 引导学生联想某种不好家庭境况下感受过的别样关爱, 使体会走向深刻。以上两步着意引导学生触发沉睡的生活经验。第三步, 引导学生回想课外阅读的作品中类似文中父亲的形象, 触发储备的知识经验, 使体会扩展、丰富;第四步, 引导学生诠释“父母心”的内涵, 促进学生切己体会, 并尽可能使各个层面对话中的各种感受,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得以整合、丰厚和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 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 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 是触发”。 (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第88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任何读物都是作者在某些方面经验的表述, 诉诸于文字, 抒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而读者“任何新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是从主体的某种理解状态开始的。” (王尚文著《语文教学对话论》第57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这里的“某种理解状态”, 哲学解释学称之为“前理解”, 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 主要包括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等。“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阅读就是读者经验和作者经验, 通过碰撞、相印、遇合而进行的汇兑, 是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读者体验的生成。读者的经验愈多, 汇兑作者的经验就愈多, 阅读的体验就愈深。在此过程中, 情感便被唤醒, 且会变得更加丰盈、更加深刻。因而, 阅读教学中, 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触发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 在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深入展开心灵对话的过程中, 生成丰富的阅读体验。片段案例中, 学生之所以生成了丰富的体验, 就在于触发了沉睡的经验。

《尊严》教学片段案例与反思 第4篇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说明了人要自食其力,要自爱、自强、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对于这样一篇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富有哲理的语言世界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验,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呢?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个人名字叫哈默。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无所有的逃难者,可后来却成为石油大王,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认为哈默刚开始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后来是个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

生2:我发现哈默即使在饿得踉踉倒的情况下也坚持通过劳动换取相应的食物,这叫不劳动不得食。

生3:通过读书,我又有了新的见识。原来,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叫有尊严的表现。

师:哈默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同学们,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请大家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印象呢?

(学生默读)

[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第二课时开始,老师巧妙地用“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要求,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他们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捕捉信息,相互补充,话题辐射全文的相关内容。

[片段二]

师:通过读书,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对年轻人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的。作者把对哈默的描写置于逃难的人群中,通过对比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哈默的与众不同的人格。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开始吧!

(生大声读书)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已找出了哈默与其他逃难的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不动笔不读书!快拿笔作上记号,并读熟练。

(生用笔在书上作上记号)

师:咱们先来谈一谈相同之处,请通过读书来告诉大家。

生1:第一段中“面呈菜色……”

生2:吃食物时都是狼吞虎咽。(开始读)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啊!找得真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子呢?(生读)你们在读到这些相同之处时有什么感想吗?

生1:逃难的人非常地饿。

生2:逃难的人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生3:他们总算吃到像样的食物了。

师:是啊,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们体会了这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读出逃难人“非常饿”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终于吃顿饱饭了”这些体味呢?试试吧!

(生读)

师:现在逃难的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生:缺少食物、水、休息……

师:他们为了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连最起码的道谢都顾不上说了。此时的哈默是什么样的呢?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逃难的年轻人,他此时最需要的是( )

生:食物、水、休息……

他选择了什么?(干活)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文中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中看出。

师:课文中的第二、三、四段中,对年轻人哈默的三次语言描写,同学们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第1次语言描写中,我体会出了哈默是真诚地请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活干。

生2:从第2次语言描写中,我认为哈默不想不劳而获,坚持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3:从第3次语言描写中,我发现哈默的态度十分坚定,绝不是装模作样。

师:是啊,这3次语言描写将一个有骨气的年轻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年轻人的高贵尊严。

[反思二]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中,学生不一定能够找得全面,理解的透彻。此时,通过小组内部、班级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突破课文的重点。同时,老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逃难的人此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去领悟年轻的哈默即使在当时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干活”,是有尊严的表现。

[片段三]师:逃难中的哈默如此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后,在美国的石油界,哈默更是赫赫有名。然而,有关哈默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相互交流)

师:其实,当年收留哈默的杰克逊大叔早就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课件出示这句话)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精思,必知其义”。要想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一定要精心地去读去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话吗?如果体会到了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的“富翁”不是指金钱富有者,而是指精神富有者。他拥有“尊严”这种精神财富。

生2:我觉得这里的“富翁”也不是指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因为哈默当时一无所有。所以这里的“富翁”百分之百指的是人的精神,在这里指“尊严”这种人格。

生3:当年的哈默什么也没有,可他并不因为贫穷而乞哀告怜,不因为穷困而潦倒自悲,而是凭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以挣得应得的报酬,这就是有骨气、有尊严的表现。有了这样的骨气与尊严,何愁创造不出财富呢?所以杰克逊大叔真有远见。

生4: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是一种尊严。在杰克逊大叔的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百分之百是富翁。

生5:我想列出一个等式:高贵的尊严等于巨大的财富!所以我完全同意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尊严是无价之宝!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吗?(生读)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有尊严的人又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反思三]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不是“本色”的,有没有“语文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上述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

掌声教学片段案例反思 第5篇

一、引言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三维目标系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是组合变量,直接影响着三维目标的达成度。那么,怎样有效地整合学习方式,实现三维目标呢?

二、课例

小项老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在初读感知后:

师:小英是怎样的孩子?

生:小英忧郁自卑。

师:后来变得怎样?

生:后来小英变得活泼、开朗、自信。

师:是什么原因引起小英的变化呢?

生:是演讲课上同学们的掌声。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为什么同学们的掌声能引起小英的变化?

师:问得好,请大家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提出问题。

(学生读书、圈画、打?然后学生读句子,相机理解骤然、经久不息)

师:有问题吗?

生:同学们为什么给予掌声?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演讲结束,同学们为什么又给予掌声?

师: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体会小英的内心感受。

(学生阅读、批注)

师:现在我们进行交流。

生:演讲课上,轮到小英演讲,她低下了头。我从低下了头体会到小英很难为情,甚至有点害怕。

生:小英想大家一定会笑话她走路的样子。

生:我从犹豫一词中体会到小英的内心十分矛盾,上去吧,别人会笑话她,不上去吧,也不好。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我从眼圈红了,体会到小英内心很痛苦。

生:我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小英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还是建立了自信,走上了讲台。

师:那么,同学们为什么给予小英经久不息的掌声呢?

生:因为同学们看到小英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生:因为同学们看到了她的自信。

师:这掌声里包含着什么呢?

生:包含着赞扬

生:包含着祝贺。

生:包含着鼓励。

师:那么,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呢?

生:小英原想别人会笑话她,结果,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她,反而给予掌声呢,心中多么感动啊!

师:是啊,这掌声包含着千言万语,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担当小英,三人担当同学,相互说说心理话。

(学生分组活动,指2个小组大堂表演略)

师:那么,第二次呢?(略)

师: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知道,为什么同学们的2次掌声能使小英由忧郁、自卑变得活泼、开朗,充满自信了呢?(略)

三、分析

1、习方式的整合。如开头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不可能只是一种,而是一个组合变量,本课例主要整合了以下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针对他主学习而提出,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策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小结;完全意义上的他主学习,是一种听讲式的学习。其实,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完全自主,也不可能完全他主,追求的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即学生在较大程度上的自主学习,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主程度越来越高,直至成为完全的自然人,他主为0。综观〈掌声〉一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书感悟,交流讨论,学生参与广泛,学得主动,实践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2)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相对应,强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本操作流程是:感知课文内容-----提出统领全篇的总问题------研读文本,捕捉信息,处理加工信息-----呈现问题答案。〈掌声〉一课,在初读感知课文后,让学生提出总问题:为什么演讲课上的2次掌声会引起小英的变化?又让学生读描写掌声的句子,并据词句提问:同学们为什么给予掌声?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为什么又响起掌声?这样,便形成了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支架登高、爬坡。这,便是本课例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3)体验性学习方式。有人说,学习的核心意义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的深切感悟和个性化的体验。本课例中,问题支架形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英表现的词句,如:低下了头、犹豫、眼圈红了、终于、鞠躬、微笑等,设身处地地体会小英害羞、害怕、矛盾、痛苦、感动、自信、愉悦的心理变化历程。学生获得了体验,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4)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习组织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要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如,小组的划分,角色的`定位,任务的分配,合作的介入,合作的过程,方法,成果的呈现等。本课例中,学生通过细读课文,抓住词句,感受小英内心的基础上介入了合作学习,一人扮演小英,三人扮演同学,让其互诉衷肠

2、实现三维目标

不难发现,本课主要整合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等,形成了组合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1)、知识技能层面。语文姓语,不管运用什么学习方式,都不能放弃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反,运用先进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本课例中,教师十分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朗读,又是基本的技能,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词句,深入体会小英的内心世界,在获得内心真切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获得的感受,朗读的技能得到了有效的操练。这样,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2)、过程与方法层面。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展开了学习过程,由表及里,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又让学生学习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运用对比的方法提出问题,即,从小英的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中发现问题。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提出问题的方法。又如,怎样体会人物的内心呢?教学中,教师运用自主学习,体验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提取生活经验等方法去深入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草地夜行》教学案例片段 第6篇

大屏幕展示文字:

干粮早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师:这段写在长征途中的情形,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生:“干粮早吃光了”中的“光”用得好!

师:好在什么地方?

生:“光”是一点也没有的意思,暗示饿了很久了。

生:“光”是一点也没剩的意思,早就吃没了。

生:“光”字写出了行军途中忍饥挨饿,吃不上饭的情景。

师:是啊!长征途中生活条件艰苦,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饿死人、渴死人的事经常发生,长征是多么不易啊!

生:“空”和上文的“光”相照应,表明没有吃上饭。

生:“拖着这条僵硬的腿”中的“拖”用得好。

生:“拖”表明已经抬不动了,一点点地挪。

生:“拖”字表明走的时间长,人已很疲惫了。

师:分析的很有理。“拖”字写出了红军战士夜行军的艰难与辛苦。

生:“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起来。”“枪和子弹”比作“山”,运用了比喻的写法。

生:写出了红军战士身体疲乏,这个比喻很生动、很形象。

生:“喘不过起来”,写当时的感觉,十分难受。

师:大家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很好!还能举个例子吗?

生:“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是好的啊!”“躺”字用得好,说明累极了!

生: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饿着肚子,走长路的辛苦。饿得一点劲都没有,筋疲力尽。师:好!刚才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分析的很深、很透。的确,长征途中吃不上饭,空着肚子行军,得不到休息,累得死去活来的,梦想着休息一会,这是多艰难困苦啊!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苦和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我们该如何学习?(学生发言)

这样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表达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性高涨。

体现了团结协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与新课改观念相吻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创造性地实践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使学生悟文、悟理、悟学法。变教会为学会,使学生学会学习。

实现了生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共同与文本对话,达到了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目的,实现了三者的契合,引起了师生的共鸣。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关键还在于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分析含义,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课文的内容,学到知识,培养了学习的能力,重视了个性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走出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进了山谷,师生来到了广阔的天地,放飞思想的野马,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纵横驰骋。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实现了角色互换。

创设了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人人动脑,人人

上一篇:组工干部怎样写好考察材料下一篇:公关与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