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经典

2024-09-18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经典(精选8篇)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经典 第1篇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 —尼尔·波兹曼

最近看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对于家里有人在教师岗位工作的我来说,这本书确实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讲述了有关“童年”的历史,包括“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整个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我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童年居然是人造的,而不是天然形成的。这里,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提到过,童年作为社会结构的想法在中世纪并不存在。它是在16世纪才产生的,而现在正在日益消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儿童已经变了模样。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思维也在慢慢变化。他们不再在空余的时候玩扔石子、捉迷藏等游戏,更多的是拿起手机玩消消乐和斗地主;也不再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拿起手中实实在在的书本进行翻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软件。经常,我们可以在新闻里看到“小学生化妆比赛”、“小学生追星阵营”等等关于现在儿童的“日常”活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所谓的童年渐渐消失?

尼尔·波兹曼在这本书里,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有力的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在各种媒体(尤指电视)的猛烈冲击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等转变为娱乐,导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

童年,如尼尔·波兹曼努力揭示的,是一种环境的结果。在这个环境中,一些专为成人控制的、特定形式的信息,通过分阶段用儿童心理能吸收的方式提供给儿童。由最初的中世纪里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直到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局面。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的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的类型,以及社区的本质。于是乎,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学校也开始创办起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识字的重要性,并且将儿童视为一种投资甚至炫耀成本。这个时候,童年在此发展到了最高峰,儿童被划分到与成人有了本质的区别。

但是,与电子媒介发展相对应,“图像革命”也在悄悄展开,一个以图画、漫画、招贴和广告构成的符号世界正在兴起,二者结合起来,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为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世界。语言是经验的抽象表述,而图像则是经验的具体再现。而此时,电视的到来,与图像革命走到一起。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童年逐渐消逝。电视的出现,使得儿童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电视使图像成为主导,而语言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是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不大会去听电视。电视的传播是无须分辨使用权的,意味着电视节目不需要以“儿童”和成人“进行分类。电视出现以前,政治生活的阴暗一面大多只是成人的是。儿童不读报,但是他们是电视观众,人性弱点不断在儿童面前暴露。

从儿童的观点来看,电视上播放的最多的是成人世界充满了无能、竞争和担忧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电视等??电子媒体迅速、肆无忌惮地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人世界的内容,海量的信息冲击着孩子的头脑,导致孩子的好奇心渐渐消失,成人的权威和光环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变为漠不关心,”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童年是社会的产物,它不属于生物的范畴。它由被发现,到壮大,经历了世纪的沉淀。而现在,信息时代的到来,童年的概念变得模糊。广告里的女儿和母亲,分辨不出年纪,女儿看起来跟母亲一样成熟,母亲看起来跟女儿一样年轻。不管是童年在消逝,还是成年在消逝,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别在消逝。

技术本身被神化,政治过程被降格,成人的头脑日益萎缩,童年逐步走向消亡,这些都是可悲的迹象。周国平说:”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而且消逝得更为彻底。“?当今的中国电视内容发展,并没有很大的突破,在教育意义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进行思考。

而书本的最后,作者希望有一种传播技术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将此寄托在电脑上。他认为,人们为了学习电脑编程,就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将使教育变得有意义,可能重新回到印刷时代。但以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来看,波兹曼的希望落空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被搬到了网上,儿童通过电脑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速度都大大增加,而且互联网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匿名性,因此,信息不能针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区别分级,可以说电脑正在加速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经典 第2篇

五月,开启了一本新书的旅程——《童年的消逝》。当了妈妈后,我对一切有育儿、童年、亲子、教育的字眼都极为敏感,这本书便很自然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书的封面上小女孩落寞的眼神更让我好奇,《童年的消逝》到底在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第一章,从“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说起,这让我在还没有读具体内容时便有了思考,是呀,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作为小学教师,我在孩子们身上真的见到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表情动作、穿着打扮、行为习惯、甚至是语言……孩子们的游戏也从我们小时候的跳皮筋、丢沙包、过家家、捉迷藏变成了现在的电子游戏、平板游戏。孩子们和成年人一样熬夜、K歌、打游戏、看电视剧。很多家长都以“和孩子是朋友”为傲,殊不知,“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不是让你带他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而是让你回归童真的世界!

正如书中所说,现在的孩子有着不属于她们年纪的的成熟与认知,这和我们成年人不知避讳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昆体良在探讨教育时指出: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他宣称:“我们开化文明的的一个特征就是成年人须承受巨大压力把他们的各种冲动私密化(尤其是性冲动),并且在儿童和未成年人面前,对成年人的性欲望和冲动三缄其口,维护保守缄默的密约”。可是现代社会,弥漫在网络间的各种弹窗广告、各种网络平台中的擦边球视频、各种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敞开的大门、身边趣味低俗的大人同孩子开的不合时宜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顺应着童年的消逝,都在毁灭我们身边的孩子,而这一切,始于电视的发明……

最开始是电报,电报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新闻事业,这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它也导致了说话者不用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过“电报不过是后来将要发生的一切的凶兆而已”一个个发明接踵而至。图像革命就这样展开了!“电视是一个影像展示,是象形媒介,不是语言媒介……他要求观众去感觉而不是去想象。”书中有一句话很触动我“看电视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开发任何技能。”它是我们消磨时光的一种工具,但是现在几乎家家都必备的电视,这种闲暇时供我们消遣的工具却因为它的特殊性,让童年逐渐消逝……

第七章开篇,作者就提到“在美国文化里,母亲看上去跟女儿一样年轻,或者女儿看上去跟母亲一样成熟,现在已经成为人人期待的事了。”在中国有何尝不是如此?这一章题为“成人化的儿童”我想,这是在讽刺那些本不该如此成熟的孩子,更是在讽刺那些本不该如此幼稚的成人。每个年纪都有属于这个阶段的精彩,真不该模糊这些界限。作者很有趣的.选择了“政治”这个切入口为我们展现成人化的儿童带来的弊端,他说:“跟所有人一样,美国的政治领袖不仅通过语言陈述的形式提供信息,而且以非语言的方式发出信息。他们站立的姿势、微笑、眼神、出汗、表示愤怒等等,跟他们所说的表达同样多的信息。……在电视时代,政治判断从对提议的知识判断转化为对整个人物形象的直观而情绪化的反应。……它把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转变成了一个审美判断”读到这里我已经笑出了声音,确实是这样,“一个10岁孩子能解释或至少能对候选人所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其迅速程度和容易程度跟一个知之甚多的50岁的人不相上下。”有了电视之后,人们的政治意识在质量上真的下降了不止一个层次!看电视真的会让人只关注形象,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思考,电视带给我们的就是直观而情绪化的形象,它固化了我们的视角,封闭了我们独到的见解。正如我们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读过原著的读者就会不太满意,大概这就是因为每个读者都是带着想象力去读小说的,可是电视剧把想象固化了,与自己的想象不一致,便会产生异议。

消逝的童年——读《童年的消逝》 第3篇

古人究竟如何看待儿童, 我们知之甚少。比方说, 希腊人把童年当作一个特别的年龄分类, 却很少予以关注。有个谚语说希腊人对天底下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应的词汇, 但这个谚语并不适用于“儿童”这个概念。在希腊文中, “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词至少可以说是含混不清的, 几乎能包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任何人。虽然他们的绘画没有能够流传到今天, 但希腊人不可能认为替儿童作画是件值得做的事。我们自然也知道, 在希腊人流传下来的塑像中, 没有一尊是儿童的。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7页

在古希腊, 人们普遍缺乏对儿童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此外, 从“没有童年的概念、没有儿童的画像、没有儿童的塑像”可以看出在古希腊还未建立起童年的概念。但有一点, 希腊人为建立童年概念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就是“学校的创办”, 学校是一个把孩子们聚集起来教他们作战、知识、勇气和美德的场所, 虽然当时作为教育者的成人依然缺乏同情儿童必要的心理机制, 学校的管教方法更是近似于“折磨”和“虐待”, 但是这意味着希腊人已经模糊地认识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如果说古希腊的学校为童年概念的建立迈出了起源性的第一步, 那么罗马人的“羞耻心”则是童年概念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 成人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 把各种冲动 (特别是性冲动) 私密化, 在未成年人面前维护“保持缄默的密约”。

然而, 欧洲的中世纪并没有延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童年概念发展历程, 不仅是停滞, 而且是消退了。原因有以下三点: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对于读写能力的消失, 其中的原因人们有多种推断, 比较可信的有两个:一是在黑暗的中世纪, 统治者推崇“工匠识字文化”而不是“社会识字文化”, 即把识字掌握在“特权阶级”手中, 这使识字和大多数人之间树立了一道屏障。二是中世纪战乱不断, 严酷的生活同时消耗了人们制作纸张的资源和热情。因此, 中世纪大多数学者的阅读能力竟和今天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类同。这直接导致了“口语文化”在中世纪占据了统治地位, 人们回复到“听、说、唱”的自然状态来进行交流。在口语世界里, 童年在7岁就结束了, 7岁的儿童已经能够驾驭语言, 像一个成人一样生活。又因为口口相传, 人们根本不需要建设以培养“读书写字”能力为目的的学校, 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一般是以学徒制等方式通过师傅的面授完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导致“教育的消失”和“羞耻心的消失”。因此, “儿童”这个词在中世纪代表的是亲属关系, 与年龄无关。17世纪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提到儿童的专用语。在文学作品里, 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或被遗弃。塔奇曼在谈到中世纪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时, 特别指出了“中世纪对儿童缺乏兴趣”这一条最引人注目的差别。

印刷术与童年概念的产生

简单地说, 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意味着“文化人”已经诞生了。由于他的到来, 儿童便被留在了身后。在中世纪, 年幼者和年长者都不识字, 他们的事情局限在这里和现在, 用芒福德的话来说, 是“此时此地”。这正是当时不需要有儿童概念的原因所在, 因为人人共享同样的信息环境, 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和知识世界里。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 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的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 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 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 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 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 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 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53页

15世纪中叶, 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要求确立一个全新的成人概念, 而新的成人概念里不包括儿童, 当儿童从成人概念里“驱逐出来”, 他们必须寻找另一个安身之处, 这个安身之处就是崭新的“童年概念”。英尼斯曾说过传播技术的变化产生三种结果, 即改变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类型和思想来源。也就是说, 当我们创造了某一种技术后, 会惊恐地发现, 这项技术开始逐渐控制和改变我们。如果说钟表消灭了人类有关“永恒”动态而模糊的概念, 印刷术则使“永恒”又重新成为可能, 它使一个人的思想能够万世流芳, 从而创造了一个崭新而普遍的自我观念, 让有限的生命以“作品”的方式延续下去成了许多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关注了作者, 与此同时, 这种“自我意识”也相应地蔓延到了读者。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由于书籍的匮乏, 阅读大都采用的是口语模式, 即许多人聚集起来一起高声朗读, 而当人们普遍拥有书籍时, 人们开始习惯于一个人安静地阅读, 不希望有人打扰, 在阅读中每个人开始尝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换而言之, 印刷术使作者与读者仿佛达成共谋, 在这种环境下, 对个性的要求变得无法抗拒。印刷术给予人们自我的概念, 而这种强化了的自我意识便导致了“童年概念”的诞生。

正因为如此, 波兹曼在书中得出一个结论:凡是重视识字能力的地方, 就必然有学校, 而凡是有学校的地方, 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童年概念在英国很早就出现。16世纪, 英国的学校星罗密布, 印刷术使分阶段的学习成为必要和可能, 当时就有初级学校、免费学校和文法学校, 儿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缩影, 他们的特殊天性被挖掘和发现, 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殊性并对他们实施适合的教育, 如平奇贝克等所说“童年有史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成长阶段而出现, 而且变得日益重要”, 而且年级制产生了“同龄群体”和“同伴文化”, 这些都加深和丰富了“童年概念”。

然而, 印刷术和学校尽管启蒙了人们对“童年概念”的认识, 但是“童年概念”的成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其中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观点是不容小觑的。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 “洛克派”和“卢梭派”对童年的观点尽管截然不同, 但是洛克的“白板说”激起了成人对儿童成长所负的责任感和敏感性, 卢梭的“自然教育”则引发了成人对儿童世界的好奇心, 这对于“童年概念”的成熟都是大有裨益的。19世纪末, 另两个重要人物出现了, 弗洛伊德和杜威的共同点在于, 他们都认为儿童阶段是有价值的, 不应该作为“未完成性”被鄙视, 本能和天性需要被承认和重视, 同时成人世界需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创设环境, 使儿童自我控制、延迟满足、逻辑思维等能力得到发展。

童年的消逝

那么, 我想开门见山, 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即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 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 (广播电台或唱片上是绝对没有儿童痕迹的, 但儿童在电视上消失更加发人深省。) 当然, 我不是说年纪小的看不见了。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 都被描绘成十三和十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我们暂且把这种状况称作“加里科尔曼现象”。我这么做是指, 凡是认真观看情节剧、肥皂剧或其他流行电视节目的人都会注意到, 那些节目里的儿童和成人, 他们在各自的兴趣、语言、服装和性欲上的表现都没有什么区别。

——摘自《童年的消逝》, 第172~173页

当莫尔斯第一次在“萨利号”上发送了人类历史第一份电报时, 欣喜若狂的他根本不知道同时他也埋下了“童年的消逝”的伏笔。电报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了人类感官触及范围的有限性, 将所有人融入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 电报使信息比信息源更重要, 同时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信息脱离了地域特征而呈支离破碎的形态到处肆虐。在以后的一百年里, 照相机、电话、留声机、电影、收音机、电视等“电子媒介”不断推陈出新。与电子媒介同步发展的是“图像革命”, 两者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如果说语言是经验的抽象表述, 那么图像则是经验的具体再现, 它们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图像直观明朗、显而易见, 要求我们去感觉, 而不是思考。

虽然在《童年的消逝》一书写作时, 电脑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 但波兹曼预测了这一趋势。电脑本身在他看来是未来世界里“唯一”具备挽回童年存在可能的媒介, 因为使用电脑要求掌握某种有序的、逻辑的和复杂的分析技能。然而, 他提到媒介本身所具备的潜在结果, 完全可能因为它的使用方法不当而不起作用, 波兹曼又不幸言中了。今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需要了解软件背后的复杂原理和步骤, 人们面对着的是电脑屏幕上一个个有待点击的花花绿绿的图像。如果说, 印刷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 电子则意味着一个加快速度的头脑。

电子时代破坏了童年概念赖以生存的土壤, 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不需要训练和教育, 人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懂电视, 电视敞开了秘密, 在保密这一点上甚至连口语时代都不如, 如果说口语时代成人尚可以压低声音, 而电视连轻声低语也做不到。没有了秘密, 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便同时分崩离析, 孩子们通常还未来得及提问, 就已经被电视上的一堆答案给困住了, 他们不是依靠权威的成人获取信息, 而是从电视节目摄取和吞咽“知识”, 于是好奇被愤世嫉俗和狂妄自大所代替, 这时我们的身边便没有儿童了。

波兹曼请我们关注一下身边的儿童, 电视上“小大人”们唱着RAP谈情说爱, 孩子们穿着三件套和高跟鞋去赴宴, 少年棒球和足球锦标赛已经非常职业化, 球场上发生着和成人比赛一模一样的事, 包括欢呼和斗殴, 原本属于儿童的游戏变得异常严肃, 比赛不再是为了趣味, 而是负载了名望、金钱、荣誉等成人的价值观, 脏话从孩子们口中爆出已经不再让人惊奇。

不仅是童年概念在消逝, 如波兹曼所说, 成人概念也在消逝。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成人概念, 就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儿童概念, 反之亦然, 电子时代也正在使成年消逝, 人生变幻为三个阶段, 一端是婴儿期, 另一端是老年期, 而中间的一长段我们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电视鼓励的是孩子气的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 波兹曼嘲讽美国社会对政客的长相、姿势、微笑、绯闻的关注已经大大超过了对政客的思想和政见的关心, 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贬值为一个审美判断。而短小精悍、骇人听闻、似曾相识的每天不断滚动播出的新闻很难让观众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价值判断以及与自我生活之间的关系。而电视广告已经用光鲜的偶像、迷幻的图景、夸张的表情等模糊了商业的一个最基本假设, 即购买是一个衡量性价比的理性行为。电视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了成人化的儿童, 不需要深刻连续的思考, 只考虑即刻的满足, 只注重眼下的情绪反应使成人的智力与儿童的智力趋同化。

那么, 究竟有没有方法可能抵制“童年的消逝”的现象?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的也可能有所作为的就是学校和家庭。先看学校, 随着电视电脑的“入侵”, 作为知识源的学校越来越显得底气不足, 但是波兹曼说:“无论学校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 学校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防止童年消逝的最后一道防线。”前提是校长和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地抵挡电子世界的“侵袭”。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第4篇

文字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像印刷术产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样。新的媒体,从电报到电视到电脑,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罪魁祸首是电视。首先,电视每天24小时不断播报内容,使得其必须不断寻找话题。而高度的时效性和娱乐性使得电视不能在同一话题停留太久。于是乎,很多儿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性,暴力,犯罪,政治阴谋等使儿童接触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输给当代的儿童。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兒童和成人之间生理上的界限。再者,电视作为“图像革命”和“电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儿童和成人都习惯于不假思索的信息获取。电视鼓励感性的思维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环后的成人的思维和儿童还有什么区别?在电视机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习惯在电视面前哈哈大笑。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如今,成人的权威和光环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变为漠不关心,“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在中国,除了电视、电脑的强大攻势,家长们的望子成龙也在人为的“催熟”孩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珠心算……一步步侵占了孩子们正常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学业太重,压力过大,童真情趣在日渐远离,“捉迷藏”之类儿童游戏已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现在还有多少儿童玩抛石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这样的游戏?儿童游戏的品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种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挽回呢,我想这点是要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帮助。

尤其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活动多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所以孩子情绪稳定、愉快、积极。同时游戏也丰富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有的孩子还可以在游戏中抒发情感,排除消极情绪。同时,孩子需要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突甚至是恶作剧中锻炼自己。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例如经历到被别人冷落了怎么办,被别人误解了怎么办,被别人欺骗了怎么办等等情感问题。使得孩子必须在各种情感纠葛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设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与同龄、异龄,同性、异性伙伴充分交往。

最后,我想到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夜莺》,小女孩任幸生活在北京,生活优越,各方面条件出色,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但同样也具备了城里孩子的缺陷,就是依赖高科技,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情冷漠。一个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中国孩子形象就是这样的。但是当她和爷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一切都改变了。在乡野的竹林、山洞、梯田和流水之畔,老人和孩子才能够更自然的接触,孩子也可以撒娇就跑、兴之所至就上树,迷路的祖孙更加亲近,任幸了解了她们家族的过去,知道了爷爷奶奶的故事,后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爱的IPAD去换一只不值钱的画眉。一颗童心,在大自然里,才恢复了纯净。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大自然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在这里,儿童能找到许多同伴,能与树、草、家畜、昆虫谈话、游戏。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怜。一方面他们从小远离自然,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自然最多只剩下一点碎片。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是非自然的,从小就被电视、电脑、游戏、教辅之类的产品包围,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杀,童年正在逐渐消逝。

消逝的童年 读后感 第5篇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问题,通过教育,阅读能力,家庭,羞耻心,媒介等方面来阐述童年的消逝。本书中波兹曼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的消逝。

在希腊流传下来的塑像中,没有一尊是儿童的,在希腊浩瀚的文学作提及 儿童的部分几乎没有。由此可见,希腊人对儿童这个名词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就连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杀害婴儿的行为都没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是,尽管这样,他们对教育的热心使得儿童这个角色具有了一点特殊色彩。总的来说,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而罗马人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但他们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他们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概念联系起来。它提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但在中世纪,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中世纪童年不存在。当然,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就让当时的很多成人不能对儿童投入过多的感情,所以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印刷时代,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宣传出去,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有读写 能力,因此,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正如书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童年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确实,孩子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不能阅读的成人,包括智力上被认为孩子气的成人。

然而电视等媒介出现后,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的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才是最关键的意思。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们是在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大会去听电视。

随着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以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成形。家 长的期望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大,而且含义也越累越丰富,因为父母演变成监护人、看管者、保护者、养育者、惩罚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

儿童之所以会对自己的家长言听必从(或许有时会小小叛逆一下),是因为他们对成年人有一种好奇和崇拜。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会被崇拜,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电视等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电子媒体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经对成人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早在罗马时代,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昆体良就写过一篇出色的探讨教育的文 章,他谴责同辈们在罗马贵族儿童面前所表现的无耻行为。同时,他还说,羞耻的概念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存在。所以当时,就有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定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玩弄儿童的生殖器官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可以让你做30年牢。

在人类文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羞耻心。但是,印刷强化了人们对头脑和身体的二元论的看法,从而助长了对身体的蔑视。印刷赋予了我们的是脱离躯壳的头脑,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我们该如何控制身体的其余部分的问题。羞耻心正是这种控制得以实现的途径。但是,印刷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只是,家长和学校仍可以通过控制儿童所读的内容来保持这种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直到现在,儿童与成年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还是成人拥有据信是儿童不易知道的信息。然后在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分阶段向他们揭示成人的秘密(如性秘密),至“性启蒙”为结束。

但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电视,它使家长没法监督和控制孩子来获取信息。因为电视是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因为电视不能像书本一样,被藏在柜子里或者放在架子上束之高阁,让儿童够不着。电视的符号形式在认知方面是毫无神秘可言的。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五、媒介 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本得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当然语言也可以。这一媒介的出现,使得读书能力成为成年的必备条件,也成为了儿童与成年的区别之一。

后来,电报出现了。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有了电报之后,没有具体的个人需要对新闻承担责任。如同报纸一样,电报面向的是全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人。但是不同于报纸,它的信息没有可以辨认的来源。因此,电报开始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慢慢地,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电报开始改变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第6篇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童年产生的历史,童年的发展和命运,最后揭示出这样的一个事实:童年在消逝。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书中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印刷术、书籍和电视对童年所起的影响和作用。而电视,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视是人发明的,发明的当初并没有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电视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在现在看来,这一现象似乎更明显。

而书中所显示的媒体对时代对儿童的限制和影响,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嚣的消费时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在大众文化的批发复制链条上,儿童是被忽略的一环。大众文化是拒绝启蒙、消解启蒙、对抗启蒙的文化。

所以我们我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童年不消失呢?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第7篇

童年已经消逝了,不是生理上的消逝,而是在人们的概念里面。也许这就是整本书的全部总结了。

先来说一下这本《童年的消逝》吧,来自于波兹曼笔下;全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阐述了童年的概念与起源;后半部分阐述了社会进展中童年的发展走向。

全书中的内容是针对国外,尤其是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童年的相应演变。那么读完整本书,我想得更多的是,如果放在国内,会不会又有其他的不同。

要问起童年,似乎从四五岁开始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真正自由快乐的童年就已经开始慢慢结束了吧。一般来说,一个孩子的真正记忆 能力是从4岁开始的,4岁之前的事情是基本上不会有大印象的。那么一个孩子,真正记忆就已经是从幼儿园开始了,童年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呢,或许简单划分一下,我们小学的时候一直过的叫做“儿童节”,到了初中,我们就开始过“青年节“了,也许这就是一个童年的简单长度。至少在国内,我们童过最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都说童年是一个很快乐的时光,可是我们的童年要面临的到底是什么,从小就开始的所谓兴趣培养,乐器舞蹈音乐运动,一大早就背着厚重的书包装着繁重的作业。我承认我是一个乡下人,但是我的确也没有什么在稻田里玩耍,在瓜地里面偷偷摸摸的童年记忆。而且其实按照准确来说,幼儿园的时光还算是幼儿时光,只有在小学时候才能够算作是童年,至少在我看来,我的童年印象或许就只是小学里面的点点滴滴。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无法去评价这样的童年记忆是好还是坏,我唯一能说的仅仅是觉得,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儿童对于童年的记忆都已经大同小异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需要童年来证明每个人的不一样,但是我们渐渐好像没有了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也是非常合适现在社会的点的。不难发现,我们现在不论是走亲戚,还是在外看见小孩子,大致初中以下的小朋友,对于手机平板的依恋程度是非常大的。吃个饭要玩手机,出去玩要玩手机,他们好像和至少我们的小时候,还是希望去坐坐摇摇椅,玩玩游乐园不太一样了。那么玩手机能干什么,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游戏影视剧真的适合孩子们吗。在《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提出,童年消逝的最大原因是电视机,电视机的普及导致孩子们和大人们只能够看一样的东西,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也许还有色情裸露暴力血腥。因为波兹曼针对的是美国社会,在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的确是充斥着这些东西。波兹曼提出,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孩子与成人的区分越来越大。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要长大你要懂事,你是大孩子了,你是小大人了。大人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越快长大董事,可是当孩子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了,大人们突然又会责备说,你怎么这个那个不好的东西都会了。可是长大的过程中,这些不好的东西,不就是这些所谓的大人教会的么。望向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抖音快手这些app兴起,很多好的不好的内容都充斥其中,而不好的东西,同样会被孩子们看在眼中,不知道辨别的他们,在不该接触的年纪就甚至都学会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童年的消逝,童年时期和非童年时期,接受到的第三方教育,接收到的信息已经和成人持平了,这却是我们无法五改变的进程,因为社会已经进步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我们能改变的,或许至少让身边的人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波兹曼提出的观点,或许算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我更加倾向于教育学方面。虽然目前我没有能力,但是未来以后,或许就是孩子们童年环境的营造者,童年的消逝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起码让这个童年不会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渐渐淹没,而是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慢慢淡忘。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经典 第8篇

1. 童年的概念

在尼尔·波兹曼看来,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并没有“童年”的概念,那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1]。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英国的教育学专家大卫·帕金翰在他的《童年之死》(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性的建构。”[2]

我国童年期的界定是从6岁到12岁。本文所指的儿童就属于这个阶段。

2. 童年存在的意义

童年不只是一个自然生长阶段,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完整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童年的纯真和无限想象力是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基本人格是在童年形成的,面对世界的方式、态度和立场的形成也都能在童年里找到依据。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童年蕴藏着了解和征服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二、童年消逝的表征

童年的出现是由于童年和成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样的,“童年的消逝,也正是因为童年和成人共享了信息”[2]。电视节目将一切文化秘密不加区分地向所有观众公布,儿童与成年人一样置身于暴力、色情的画面中。因此,他们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靠窥探来了解成人世界里的“秘密”,他们被成人的世界所包围,成为“小大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以及儿童活动的功利化。

儿童游戏文化曾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过家家、丢手绢、捉迷藏、跳房子、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占据了孩子们的闲暇时光。而如今的街头巷尾早已看不到这些传统的儿童游戏。铺天盖地的选秀节目把儿童推到了镜头前,儿童模仿成年人的才艺表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答案由孩子回答出来则往往“效果斐然”,充满了“幽默感”,孩子们在无形中成为大人们娱乐的对象。

2. 儿童失语。

传统的儿歌在儿童中早已不受待见,现在的孩子,张口就是周杰伦、李宇春,所演绎的多为情歌,小小年纪就开始“为情所困”。那种发自天然稚性的妙音渐行渐远。“Fuck, Shit”等电影中的不文明词汇在儿童中颇为盛行。“低龄写作”在媒体的炒作下被冠以“新新人类”的名号,写作内容却是成人化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就在作品中大谈情感与欲望,甚至用三角恋、婚外恋的模式来描写青春期情感。[2]

3. 儿童过早成人化。

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说:“成人的社会,成年人的文化从他们出生那一天起就骚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几乎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倾倒在他们懵懂的心灵中。我们的儿童几乎在没有做过幼年梦、童年梦和少年梦的时候就懂得了成年人才会懂得、才应懂得的东西。他们在距离独立生活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和权力的重要,他们在还没有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甚至不知道社会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他们精神发展上的畸形化。”[2]

4. 儿童犯罪率上升。

据调查,“成年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这几乎完全可以归结为未成年犯罪以惊人的速度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占全部刑事犯罪嫌疑人的比例,2000年为6.7%,2001年上升至7%,2002年上升为8%,2003年又升高到9.1%”。[2]许多儿童长期受到电视媒体、电子游戏中暴力镜头的侵蚀,一旦生活中遇到矛盾或挫折,就不知不觉地模仿电视镜头中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作案方式几乎与电视中的手法如出一辙。

三、童年消逝的原因

1.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使儿童成为考试的工具,为了取得好成绩、进高校,许多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被迫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他们没有时间玩耍、嬉戏,失去了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而其家庭迎合于学校教育,成为学校的附庸,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2. 电子媒体的介入。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电视的一览无余的特性使成人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成人与儿童都变成了‘大众社会人’。电视图像能够直接迎合人的感性需求,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欲望。然而不断变换的图像产生连续的、通常也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的注意力多集中于事物表象,来不及作深度的思考,而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7]很多研究表明,儿童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儿童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使儿童远离他们自己的文化,最终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

不仅电视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手机成瘾等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代电子媒体的出现,满足了儿童寻求新奇与刺激的心理,但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也因此而变得迟缓和滞后。[7]一旦儿童沉浸于电子煤体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之中难以自拔,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变得对社会冷漠,对他者不关心,最终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而难以与真实社会和谐相处。

3. 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享受高度的自由,但是却“迷失了方向,迷惘于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不知道未来的归向”。[2]

马克斯·韦伯说:“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昧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现代社会将成人世界的功利理性法则发挥到极致,同时成人却在价值的丛林中迷失自己,每个人只好各自盲目地探索一种满意的生活方式。”

4. 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城镇化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环境(如大杂院、弄堂、胡同)换成了紧闭的单元房。这种单元式的楼房具有“封闭式”的特点,限制了儿童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使儿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严重压抑了儿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如今,儿童从事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已经从公共空间(例如街道)转至家庭空间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冰冷的防盗门阻断了交通事故与其它可能威胁到儿童安全的事物,也阻断了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与同伴的交往。电视、网络、游戏机等科技产品的出现,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5. 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够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10]

电子媒介的技术变革给人们的生活、思维与行为带来一系列社会影响,这些社会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类发明技术的初衷和人类驾驭技术的能力。为了适应技术变革下的社会生活,进而需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但在技术变革与相应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10]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这时间滞差,造成了困境。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高,深受人类欢迎,另一方面,电子媒介传播对诸多“羞耻”“禁忌”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大幅展开,导致了缺乏驾驭信息能力的儿童的现实模仿,造成儿童犯罪、早孕、吸毒等的出现,而人类还没有相应的社会变革来制止这类恶性社会影响。

四、如何应对

尼采关于精神健康、疾病及其治愈方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人性假设:“对生命的保持”必然需要“一个特定的界限”。人们“只有在一个限定的界限之内才可能健康、强健和成功”。尼采通过“保护性大气”的隐喻来表达他的观点:“所有的生物周围都需要大气,一种神秘的雾气。”只有在保护层里面,生命才能生长,一旦毁灭了这个大气保护层,生命也就消失了。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需要一层保护性的大气,过滤掉成人世界的不良影响,以安全的、合理的方式进入成人世界。

首先,国家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制手段禁止不健康节目的播出;其次,传媒工作者应自律、自觉地以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为限进行媒介从业活动;最后,社会应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通过教育让儿童能在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中选择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内容,排除不健康的内容,以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生活。

同时,新技术推广之初对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忽视与无视,导致相应社会变革的滞后,这无疑是在告诫我们,任何一项新技术发明的应用都应该获得对其可能的社会影响的全面深入的预测与评估,以方便尽早启动相应社会变革,缩短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的时间滞差,减轻人们的困惑。

五、结语

尼尔·波兹曼说:“至于童年的概念,我相信,长远来看它一定会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牺牲品。”他认为现代技术特别是媒体新技术直接导致了童年的消逝,那么,导致童年消亡的罪魁祸首就是电视吗?在现代社会,儿童既受到电子媒介内容的影响,又受到其它媒介形式的影响,流行读物、网络文化都有可能导致童年的消逝。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电视节目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可能性。当然,尼尔·波兹曼得出的结论虽值得商榷,但足以表明电子媒体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对他们的语言、思维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他的话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

电视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一种传播工具,是信息的载体。不是电子媒介而是电子媒介所传达的观念影响着儿童。如果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童年的概念,那么即使没有电视这种工具,成人也会利用其他手段从儿童身上获取利益。童年是在消逝,但童年的消逝不是单纯的媒介形式的问题,而与整个社会的观念、文化传统有关。媒介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会影响到儿童的观念。

世事喧嚣,儿童受到侵染是很正常的。保护孩子们不受侵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儿童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荡涤心灵的精神家园,赋予他们回归本真和自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尼尔.波滋曼著.吴燕筵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3, 78, 65, 123, 123.

[2][3][4][5][6][9]戴金花.现代童年的消逝及原因[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2) .

[7][8]王凡.从《洛丽塔》看童年的消逝[J].考试周刊, 2008, (31) .

上一篇:关于感恩父母的主持词下一篇:开盘活动主持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