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开展青年工作的研究

2024-09-17

在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开展青年工作的研究(精选2篇)

在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开展青年工作的研究 第1篇

在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开展青年工作的研究

内容摘要

嘉定区马陆镇建造了可容纳1万人的进城务工人员集居中心——永盛公寓。本课题分析了永盛公寓开展青年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剖析了永盛青年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以“永盛公寓社区青年中心”为载体,探索进城务工青年集中服务、集中教育、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等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以便进一步促进永盛青年的成长成才,引导他们自我管理与提升,服务地方文明创建。

关键词

永盛公寓 青年中心 自主管理 服务型 公益型 文体型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在嘉定区马陆镇,5万多名进城务工者在促进马陆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其自身流动量大、人员复杂和难于管理,给马陆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加强对马陆进城务工者的统一管理,改善务工者居住条件,优化马陆投资环境,2002年,马陆镇政府统一规划,通过招投标,引进民间资金的形式建造了可容纳3万人的3个进城务工者集中居住中心——永盛公寓、城陈公寓、宝陈公寓,便于将进城务工者的管理纳入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是上海最大的民工公寓,总投资将在3亿元左右。

永盛公寓是首个竣工的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中心,2004年启用,可入住 1万名进城务工者。入住对象以青年为主,一部分是有专业技术、有一定学历的“灰领”青年,大多数是初中学历的一线操作工人。每间公寓房是一室一卫,8人一间,有衣橱和淋浴设施,人均月租70元。商铺、超市、食堂、绿化带、医务站、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永盛公寓已入住2259人,主要是马陆伟创力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和乔山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进城务工职工,其中90%以上是青年,1000多名团员,占青年数的近50%。2004年2月14日,永盛公寓开门迎客,100多名马陆伟创力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的进城务工青年喜气洋洋地成了首批入住者。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永盛公寓入住作了专题报道。

如此多进城务工青年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在嘉定乃是首次,是嘉定探索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新平台。因此,开展永盛公寓青年工作也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根据“组织随青年建、工作跟青年走”的工作思路,永盛公寓成为加强进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史无前例的新阵地;开辟了务工青年工作集中教育、集中管理的新途径;提高永盛公寓青年文明素质,承担政府管理外来人口职能,成为新时期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永盛公寓青年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有利于”上:有利于配合协助镇党委、政府加强集居中心青年的教育管理,形成务工青年自主管理的氛围,树立“奉献在第二故乡”的意识;有利于维护马陆地区社会治安稳定;有利于凝聚务工青年安心在马陆工作生活,促进马陆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务工青年文明素质,推进马陆乃至嘉定的文明镇(城区)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在团区委、镇党委的指导下,马陆镇团委以建立“永盛公寓社区青年中心”为工作载体,逐步探索、推进进城务工青年集中服务、集中教育、集中管理的工作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工作模式上,坚持组织健全与阵地建设并举

加强永盛公寓青年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力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青年的组织,哪里就有青年的工作”。2004年7月,马陆镇团委在永盛公寓内成立了“永盛公寓社区青年中心”。青年中心组织健全,设会长1名,副会长1名,由永盛青年代表担任。下设4个工作部:活动部、服务部、生活部、组织部,由各楼组选出的4名青年担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永盛青年中心设在永盛公寓专门活动室内,设立活动章程和联系制度,借助社会化运作的话吧、网吧、舞厅的资源,组织青年开展学习、文体等活动。

(二)工作运行机制上,坚持双向管理相结合1、把永盛公寓社区青年工作格局的建设纳入党政社区建设总体规划

马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永盛党建工作和青年工作,继“永盛公寓社区党支部”成立后,“永盛公寓社区青年中心”也已建立,纳入了永盛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党建带团建的良好工作机制。

2、加强与青年所属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以规范青年在社区的行为

目前,马陆镇团委已与大多数永盛青年所属的马陆伟创力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达成共识,由青年中心和公司共同管理居住在永盛公寓内的所属企业青年,在青年中心人员民主推荐、青年人才培养、青年文化生活的丰富、规范青年工作内外的行为、企业与公寓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双管齐下的工作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动模式上,坚持组织服务与青年需求相匹配

1、注重开展服务型活动,满足青年思想、成才、健康等服务

服务是最有效的管理,服务是解决进城务工青年管理问题的根本宗旨。帮助永盛青年解决入住后遇到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上的困难是团组织服务永盛青年最基本的方式。

一是思想服务,帮助务工青年树立“奉献在第二故乡”的意识。团组织正确认识和对待进城务工青年,引导本地青年主动接纳进城务工青年,善待进城务工青年,引导进城务工青年从思想上主动、积极地融入到本地青年中,融入到马陆大发展中。2004年2月,镇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帮助首批入住者搬入“新家”,使“新马陆人”感受到了马陆团组织带来的“家”的温暖。并在小区内设立了青年宣传栏、青年园地、免费报箱,下发抽样调查问卷,到宿舍中和进城务工青年谈心,了解这些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二是培训服务,有效提升进城务工青年文明素质。开展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事关提升进城务工青年素质的大事。镇团委联合司法、安全、计生、成校等部门,把文明素质教育、法制意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计算机课程等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务工青年了解政策,学习知识,掌握技能。2004年8月,在永盛公寓内举办了嘉定区“走进进城务工青年”电影周活动,场面火爆,深受永盛青年欢迎,2000多名务工青年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露天电影,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青年的文明素质。

三是志愿服务,建立服务务工青年生活需求的快速反映机制。镇团委整合各部门在永盛公寓内设立的警务站、司法调解、计划生育等服务资源,加大对永盛青年的服务力度;坚持每月一次开展“为新马陆人送健康”共青团健康快车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年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得到了永盛青年的踊跃参与;端午节时,镇团委走进宿舍,慰问永盛青年,送上了粽子和慰问信,提升了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永盛公寓物业管理公司里设立了青年联络员,及时将永盛青年的生活所需和思想动态与镇团委沟通,以便团委能迅速反映,为他们提供服务。

2、注重开展公益型活动,组织青年参与社区保洁、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以永盛青年为主角,推动永盛青年自主管理,成为永盛的“主人”,逐步由“被动管理”转为“自主管理”。镇团委将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永盛管理事务,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也服务他人。组织他们参加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治安服务队、文明宣传等队伍,鼓励永盛青年争当F1青年志愿者,做可爱的“新马陆人”,理解和实践“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

3、注重开展文体型活动,扶植培育永盛特有文化

青年中心以永盛为舞台,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永盛青年卡拉OK大赛、舞蹈才艺大赛、“打工人生”征文、技能赛等特色活动,大大丰富了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永盛特有的“打工文化”,营造了浓郁文化氛围。并在活动中发现了一批永盛青年文艺爱好者,为青年展示自我、娱乐交友提供了媒介。

(四)工作成效与不足

永盛青年工作从2004年2月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组织框架已建立,永盛青年中心成为青年活动阵地;活动已逐步渗透,青年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活跃;资源已得到一定整合,初步形成了社会多方关心永盛青年工作格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是: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活动项目还需拓展;基础活动设施尚显不足;创新活动模式尚需理论提升。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建立永盛青年理事会为突破口,加大永盛青年中心建设力度

随着嘉定新一轮发展和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嘉定非公经济发展迅猛,私营企业增势强劲,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进城务工青年。务工青年已经成为嘉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城务工青年集居地的建设为团组织直接组织、服务、教育务工青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工作平台。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永盛青年中心阵地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各类符合务工青年特点的兴趣型青年社团,显现青年中心的组织、教育、管理、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今后,将探索成立永盛青年理事会,配备理事长,以会员制形式广泛吸收永盛青年,为青年提供服务。并邀请各部门和单位成为加盟单位,给予资源支持,共同致力于青年中心工作。

(二)以培训为主要服务手段,提升进城务工青年素质

青年中心工作的开展要不断体现青年为本,服务为先,将永盛青年“集中居住”深化为“集中服务、集中管理”。主要是要抓好培训教育,坚持每月一次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与读书活动相结合,人性化地安排“三班倒”之外的培训时间。针对一线操作工人和灰领工作性质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推出“菜单式”培训项目,按需培训。将探索成立永盛“千校百万”培训学校,采取组织指导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青年文明素质和综合技能。

(三)以文体活动为有效载体,凝聚和发现青年

非公经济组织中的青年在紧张工作压力和特殊环境的影响下,对文化活动的开展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因此,满足永盛青年8小时工作之外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组织引导和自主开展“永盛文化沙龙”、健身周、集体生日、“青春大家乐”等活动,有效团结、凝聚永盛青年,善于发现其中的优秀青年,开发永盛青年人才资源,使优秀“灰领”青年脱颖而出,向企业举荐优秀人才,为永盛青年成才创造机会。

永盛公寓青年工作将重点探索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青年工作新路,进一步推进全区进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对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领域和工作方式的拓展,进一步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协助政府管理外来人口,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进城务工青年集居中心开展青年工作的研究 第2篇

在教育人类学领域, 文化适应作为人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被纳入教育领域的研究范畴。在国内的教育研究中, 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也有了很大发展, 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基础, 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少数民族的研究, 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也主要停留在大学生阶段, 对其他形式的文化适应关注较少。因此,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的文化适应教育的研究是出于以下几点:

1.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体制改革的发展,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工作, 他们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因工作需要, 人口流动速度将大幅度增加。除了从农村流入城市, 也会从一个城市流入另一个城市, 从一个地区流入另一个地区, 今后, 人口流动的类别也会不断增多, 这些人员的子女教育也将随着移民的增多而成为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

不少进城务工人员有能力将未成年的子女带在身边加以照顾, 因此随父母及其主要监护人进城生活的学龄儿童也大幅度增加。对于他们的教育是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文化适应教育的研究, 对研究其他流动人口子女的文化适应教育将做出重大的贡献, 同时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2. 适应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中的学校已经不仅是正规教育的主要机构, 它还是社会文化的信息源和交汇点。时代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 学校中传统的单一文化背景将被打破, 即在一个班级里, 外地学生与当地学生的比例将呈变大的趋势。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的研究, 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研究, 也是研究文化对学生人格发展的一部分, 将丰富学校教育的相关理论, 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进城务工人员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名字, 早先也用农民工、外来人口、流入人口、暂住人口等名词指代过, 目前官方使用较多的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个名词。在各种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中, 对其的定义为:户籍在农村而本人在企业、事业、机关干部、中介组织、个体户等单位务工,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 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本文指代的进城务工人员是指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 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所从事的职业分布在建筑、搬运、家政服务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 其收入水平中等, 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是指上述人群的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流入地, 年龄在6至15岁之间的学龄儿童。

2. 文化适应。

本文中的“文化适应”侧重于个体的文化适应, 是指个体从一种文化转到一种与其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 个体所发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的变化。

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教育的文化震惊

通俗的讲“文化震惊”是指个体由原有文化环境进入新的文化环境时, 对新的文化环境的不适应。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到城市来,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文化震惊,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外部环境。

(1) 生活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着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 首先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环境比以前好, 一种是不如以前的生活环境。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到的是后者。其父母在城市赚钱并不容易, 居住的房子破旧, 饮食、穿衣都和城市里的孩子有很大的区别, 扩大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距离, 造成对城市生活的畏惧心理。

在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文化适应的生活变化因素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环境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都是插班生, 从原来的学校转入其他学校。在这种情况下, 对新介入的班集体的不熟悉、对老师的不熟悉以及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的不同, 都会增加学生的不适应, 使之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

(2) 社会支持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进城前后的社会支持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乡村, 受到其亲戚、兄弟姐妹、同学等人的关注, 随父母进城后, 社会支持大大减少, 主要来源于家长。然而, 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从事的职业大多比较辛苦, 家庭教育观也和城市里大多数人不同, 因此对孩子的关注较少, 并不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社会支持圈的大大缩小会使未成年人产生被排斥的感觉, 进而脱离社会中心。

乡村和城市教师的差别也会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到社会支持的变化。与乡村教师相比, 城市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多, 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比较困难,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感受到的教师关怀较少。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语言也会使刚到城市上学的孩子觉得陌生, 不容易理解。这些变化可能会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成绩下降, 进而影响他们在城市生存的自尊心。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的孩子接触的时候, 会明显感到城市孩子的优越感, 穿的衣服、使用的文具都比自己的要好, 学习上城市孩子知识面广, 表达能力也要优于乡村的孩子。这些差异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觉得自己不合群, 不被新的集体欢迎, 在心理上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2. 内部环境。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进城学习中, 评价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他人对其的看法以及自身认识上的变化。在乡村生活中, 自己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差不多相同, 生活习惯、教养方式相差不多, 孩子感觉不到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而在城市生活中, 其他家庭和自己的家庭有了很大的差别, 在学校里, 其他孩子的穿衣打扮、语言组织方式和自己的明显差别使孩子需要经历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孩子进城上学后, 他人的评价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乡村学习时, 一部分孩子的学业成绩是优秀或中等。到城市以后, 与城市孩子相比, 其知识、见识都相对贫乏,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有可能造成学业成绩的下降, 原本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 同学的“小中心”, 一下变成了普通学生, 也不再是这个新集体的中心, 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这些变化都会给刚进城的孩子带来不适应感。

除此之外, 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子女通过父母和周围人的描述, 会对即将开始的城市生活有所期望。如果期望与实际相差较大, 如出现学业成绩不理想、人际交往不顺利, 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想象中的差别较大, 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弱的变化, 如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情绪和兴趣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学习兴趣容易中断等。

四、教育策略

在葛兹的模型中, 文化适应的第一阶段为多幸期。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短, 个体对新环境有强烈的好奇心。第二阶段为文化冲击阶段。这一阶段个体通过在新环境中的实际生活, 认识到新环境与原本生活的环境的差异, 感受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冲击, 表现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语言等与新环境的差异。第三阶段是文化变化阶段。个体对新的环境有所认识, 开始融入新的文化背景, 新的价值观开始被个体接受, 个体的价值观和态度与新环境逐渐协调, 同时, 个体的自信心也有所增长。

根据葛兹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变化阶段是文化适应过程中最为漫长的阶段。有关文化适应方面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缩短文化冲突和变化的时间,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提高学业水平。

1. 教师。

根据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原则, 教师对整个班集体实行集体教育, 要同时兼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原有学生, 因此文化适应方面的教育不仅应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也应针对班级的原有学生。教师在教育中起着桥梁的作用, 不仅直接对个体进行教育, 间接指导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教师对个体的态度还直接影响着群体对其的态度, 除此之外, 教师还沟通着学生与家长, 应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班集体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有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在非新学年入学, 容易受到群体的排斥。教师对这些学生应该实行适当的特殊照顾, 给予他们较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 还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变化, 将相关的知识介绍给他们, 指导他们运用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调节。

教师除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特殊关照外, 还应对其他学生也进行一定的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接受异质文化的意识, 减少他们的排斥行为。班级的其他学生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班级的规则和常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模仿同伴的行为可以使这些随父母进城上学的学生尽快地融入集体, 建立伙伴关系。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制定规则等方式引导其他学生帮助新学生, 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作为沟通学生和家长的桥梁, 应该及时向进城务工人员反映学生的情况。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受教育水平不高, 本身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匮乏, 教师应该向他们提供相应的知识, 在日常与家长的交谈中传授一定的教育方法, 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 教师也有义务向其他家长正确介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这有助于其他家长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偏见, 从而帮助其他家长教育其子女正确认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消除班集体对他们的偏见,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2. 家长。

家长作为学生的主要抚养人和监护人, 在学生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责任。根据影响学生文化适应的内在因素, 学生对新生活的期望是其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之一。学生对城市的期望大部分来源于家长对城市的描述。因此, 家长在携子女进城之前, 应该向孩子正确地描述城市, 包括可能遇到的困难, 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以免造成由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而带来心理变化。

进城之后, 家长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进城务工人员通常工作较忙, 估计辅导子女学习的时间较少, 要抽出完整的时间来教育子女的可能性不大。因此,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教育子女。如在吃饭的时候询问子女的学业情况、生活情况, 并向其讲述道理或传授解决的方法, 让他们对自己家庭的情况、自己的情况有个正确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将意味着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班级出现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文化差异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 妥善处理这种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成就, 这将为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8.

[2]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4) .

[3]罗吉华.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在京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及分析——以北京市漆河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乃例[D].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陈慧, 车宏生, 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

[5]李萍, 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

上一篇:企业高级职称申报表下一篇: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