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2024-08-21

对证券市场的认识(精选8篇)

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第1篇

题目:谈谈对证券市场违规及其监督管理的认识

(一)上市公司明显缺乏信息披露意识。某些上市公司未能意识到披露信息是其对投资者必须履行的责任,不重视与投资者和券商之间的关系,不愿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在上市后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及时披露信息。

(二)证券市场存在着大量的欺诈和虚假信息,它们严重要乱了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和稳定。有些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财务状况常常在短期内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难以取得投资者信任。还有些上市公司只列出了对它们有利的财务指标,不利的一概不提。上市公司和管理部门朝令夕改常令投资者难以适从,严重损害了股民的利益。

(四)证券市场对舆论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有关股票市场的行情及信息分析是股民关注的焦点,需求量巨大,因此各种媒体对股价行情的分析和播报分析与播报应运而生,一方面可以满足股民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为谋取不法利益而捏造的信息,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危及了证券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点也不奇怪。正视和认清存在的问题,可以兴利除弊,推动证券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关于这一点,现在许多炒作的市场热点,并不是证券市场发展的真正障碍,而现在许多被轻视或忽略的问题,倒是证券市场今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挑战。

(一)内部交易

关于证券市场中的内部交易、市场操纵等各种违规行为,显然是市场监管永远要打击的对象。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对各种黑幕的揭露,有过关于股市是否是赌场的争论。这些抨击和争论,如果从希望和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净化的角度,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股市的功能当然与赌场截然不同,我们绝不能以偏盖全,更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听信一些人中国20年内不要搞股市的意见,我们今天可能还没有证券市场。美国历史上有人曾经在形容华尔街的一些不法投机大鳄时说,把他们骂成是硕鼠也多少玷污了耗子这个自己原本还挺爱干净的动

物。可见,股市中存在的肮脏和黑幕绝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今天,中美两国正巧都在发起一场打击内部交易的运动,这反映了打击违规、强化监管是证券市场在任何发展阶段上都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新兴板块的不稳定

现在人们批评很多的创业板、中小板的所谓三高现象和财富效应。应当看到,我国小盘股的高溢价有着体制和股市投机炒作文化的多种复杂因素。今天的高募集比起新股发行改革前,上市公司只能按行政指令的市盈率低募集,而上市首日的几倍巨额价差都跑到凭借资金优势的认购者手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很多人建议应放开发行审批,用低门槛大量增加供给的办法来降低三高。其实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速度已经不算很慢,如果真正放开闸门,难免泥沙俱下,各种乌龟王八都混进市场中来,那样肯定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和引起更多投资者的不满。过去人们总是批评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难享国企待遇。现在创业板、中小板接纳的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中小企业。

(三)法制的不健全

首先,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不利于提高投资者参与监管的主动性。

其次,以《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存在局限性。最后,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对部分法律责任界定不明。

三、应对中国目前证券市场问题的建议:

(一)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1.证监会地位的法律完善

2.证券业自律组织监管权的法律完善

3.监管者自我监管的法律完善

(二)被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1.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完善

2.有关投资者投资的法律完善

(三)监管手段的法律完善

1.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2.证券监管行政手段的法律完善

证券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推力之一。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是以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监管运行模式和实施卓有成效的监管过程为首要标志的。要保证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完善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第2篇

当初选择市场营销专业,是因为自己还有那么一点会说,所以,在我的设想之下,将来肯定能从中获取很大的利益。说白了就是为了一个字----钱。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呀,这句话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可现实生活中又有谁真的嫌钱少呢,答案肯定是没有。那么,究竟学了两年的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到底与钱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它对钱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下面我想要探寻一个这个奥秘。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商品经济发达的美国,学者们对它的定义可说是应有竟有,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它作了如下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这个定义从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营销学的性质,首先就,讲述到营销活动的主体---个人和集体,必须以人为主导地位,通过人的智慧而创造出生活中所需所求之物,在形式上以交换的方式,实现该物的价值,且在这个交换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市场行为,而此时就会制定或采取各种策略来予以应对。且在社会活动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是需要不断求新求变的,这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总结,从而升华成为市场营销体系。

以前,对于市场营销,很多人认识很浅薄,最简单的说法便是卖东西,这也是因为对这门学科的了解太少,而很片面,很没有概念的说了这个形容词,而市场营销这门学科,对于我来说,当初我也不知道,填自愿 时的唯一一个动力,是因为可以赚钱,现在想想,多么单纯的一个想法,而此时,来到大学,对于这门学科,开始时,也有百般的讨厌,认为到大街上一看,只要你会说,这件事是很简单的,人人都可以做,而通过两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我渐渐发现,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是一门极其复杂,综合性的学科,对于人们来说,学好和实践好这门学科,是极富有挑战性的,且也是十分锻炼人的,我认为一个人要成长得很快,通过学习和运用它于生活中,这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那么,两年的专业学习,其实没有两年,一年半,对于我这个本科生又学到了什么呢,对这门学科有什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呢,对于此,我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直到2011年12月11日,(因为这一天,我面试邮政,刚好考官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然而我却哑口无言,因为过去,从未想过,也因此从未想过这一天的到来)我才发现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的专业知识学习,就像是过眼云烟,压根就没有任何概念。真的,我现在非常相信这句话了,机会的大门是永远向做好准备的人敞开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功与收获,都是一个人不断的努力和拼搏换来的,看看那些人的背后,你就会知道那里流淌着多少辛酸与血泪。所以,从此刻开始,我相信自己,并提醒自己,时刻做好准备,你面对的将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事。

现在,我想了很久,市场营销这个概念,通过我看的一些哲学,总结出来,我认为它是一门促使社会和人发展的学科,为什么呢?第一,市场营销最开始是属于经济学的一门学科,慢慢发展到后面,逐渐深入到管理方向,从这个趋势看,它必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那么,经济是促使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而市场营销在这一块所占的比重可谓是不可估量,而管理,则涉及到人,这门学科最开始是由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来的,渐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要使企业有更高的突破与发展,管理是其动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认识,并研究这么学科,以致于推动了它的发展并趋向于成熟。这两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且逐渐产生了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是他们的映照,又推动其不断发展,这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其二,人的发展,同样很大部分得益于市场营销,这门学科教会我们去应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说。

市场营销学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需要慢慢品味,当你品出其中的奥妙时,你会欣喜若狂,忘乎所以。

市场营销学是一种意识,一种意念,需要渐渐摸索,当你把它融入你的大脑时,你会待之坦然,心如明镜。

市场营销学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创新,需要慢慢挖掘,当你凿出它的精髓时,你会胜券在握,胸有成竹。

市场营销学是一种战略,更是一种战术,需要渐渐的升华,当你对它运用自如时,你会不惊失色,不言而喻。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艺术,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我想营销就是如此,每一个懂营销的人,不只是把它应用于对利益的追求,更是把它运用于生活的追求,自身信仰的追求和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

对当下资本市场的再认识 第3篇

一、资本市场的作用

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了短短2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快了企业的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大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坚实的作用。

1.资本市场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更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另外还有流通功能、产权界定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定价功能等23。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从无到有。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标志着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生产力的大释放。

1992 年,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经济建立为起点的制度改革,标志着第二次生产力的大释放。

2004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起点的资本市场大变革,标志着第三次生产力的大释放,意义更为远大。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从历史唯物发展的角度,第一次和第二次生产力的大释放,都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是经济发展水平初级阶段的产物,第三次革命,是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层次之后才能出现也必然出现的产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第一次生产力的释放,产生了万元户、乡镇企业,人民逐渐摆脱贫困状态,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第二次生产力的释放,带来了数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在1978 年的GDP总量是3650 亿,人均382 元;2014 年大约是63万亿,人均46352 元。36 年间中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大约是13.3%,被誉为“中国增长奇迹”。那么,第三次生产力的释放,将会使得中国产生一批全球性的公司、一批全球性的财富巨人,并产生一个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和资金大平台,更为重要的,使得中国在这场资本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胜出,打下最基本也是最坚实的基础。

21 世纪,波诡云谲,群雄逐鹿,这是一场关于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综合竞赛,在这其中,经济实力起着最为核心的基础性作用。在一个资本全球化的时代,只有资本市场坚实有力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在资本力量气势磅礴的狂潮中,才可能成为一个对世界有着稳定、持续、全面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

2.社会的财富观念将被彻底颠覆,由此产生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文化和思想观念,没有优劣之别,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应时代和对应时势。资本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任何人无论接受或者排斥,资本都是当下一切最有力量文化的基石,也是其发展的源泉。在一个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任何试图攻击、摧毁资本的力量,都要借助于资本的力量。资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资本以及相应的财富文化和思想观念,构成了当下世界最基本的底色。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当社会财富快速发展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使得社会大众的财富观念产生深刻变革。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虽然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依然以实体经济为主,社会大众的财富主要集中在有形的资产上,而当虚拟经济产生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之后,必然对应着股权等无形资产投资的普遍化和大众化,由此带来社会财富观念与经济金融观念的深刻变革,从而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经济形态的发展和进化,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有形财富旧观念将被逐渐瓦解,以虚拟经济为基础的无形财富新观念的将被逐渐建立,这都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既有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也有细腻入微的精心雕刻,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轻而易举地碾压过一切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和阻挡。同时在一个具有新型财富观念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其结构与思想也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一个围绕资本市场而构建的经济系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将成为经济结构的核心,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而构建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将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步渗入到整个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之中,同时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所有人的生存状态。

资本化生存,其人和财富的经济虚拟化,将是今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基本状态。资本化,就是今后所有中国和世界的无可争辩的所要面对的基本状态,因此,必须对资本市场加强认识和管理,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资本市场的管理

资本市场本质是虚拟经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实体经济。为了保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必须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资本市场的基本属性,才能把握资本市场的内在发展逻辑,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的管理和运作。

1.虚拟经济的监管属性。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自身的智慧,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相对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虚拟经济一般分为三个范畴:第一类范畴是,虚拟资本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各种活动;第二类范畴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电子商务等;第三类是,使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4567。总之,本质来说,虚拟经济是以股权制度设计为基础,把未来财富以证券化等虚拟形式投射在现在的资产价格上。实体经济以时间的积累为基础,面向过去,而虚拟经济面向未来,并且以预期为变量。虚拟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它把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而用资本的使用权来交换所有权证8。

虚拟经济以心理对未来预期为变量,因为人的心理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存在情绪和感情的交织变化,也就内在的决定了虚拟经济的波动性。证券化的资产价格必然提前反映对经济的未来预期,未来本质上并不确定,而是随着时间而不断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也就外在的构成了虚拟经济的波动性。

因此,虚拟经济中,价格必然性的偏离现实的所谓合理价值,这是一种常态。通俗地说,就是在上涨的时候,总是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合理价值,在下跌的时候,总是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合理价值。因为虚拟经济的内在心理性的波动和外在预期的波动,必然性的决定了价格的波动性。虚拟经济的波动就是如此,是其本质所决定。21 世纪,经济发展进入虚拟状态,这也就要求我们,不能再用实体经济的陈旧的观念和狭窄的视野来观察和判断新事物,要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虚拟经济的波动性,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虚拟经济的本质来看,上涨和下跌偏离其合理价值,这一切都反映着当下心理对未来的预期。例如,任何一个人,在股票市场,必然因为预期未来其价格会上涨才会买入,也必然因为预期未来其价格会下跌才会卖出。尽管预期的依据和理由各有不同,但是预期所形成的结果无非就是上涨、平价和下跌,市场走势本质上是各种预期的合力构成。

市场走势本质上是各种预期的合力构成,那么调控资本市场就是用政策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因为在市场中,有着不同类别的参与者,不同的参与者,其心理对未来的预期会有所不同。那么要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控,颁布的政策就要对不同类别的参与者尽可能得形成较为一致的改变预期,使得市场的合力朝着政策的目标方向延伸,调控才能有效。然而,在现实中,市场的参与者并不可能表现的完全理性,人的计划不可能精确划一,更多地是情绪化交织的非理性行为,因此,这就要求对资本市场的调控,要综合具体的考察,引导趋势,使得合力的方向朝向调控的目标。

正是因为虚拟经济的复杂性,其调控存在诸多合力的变数,这就要求对规则和制度需要不停的完善,绝不可朝令夕改,随意更改。因此,对规则的制定需要更加谨慎,并在实践过程中确认其有效性,并加以维护,这也是对虚拟经济监管中最为可行的有效手段。如同一个裁判,其职责是维护比赛能够顺利进程,而不是带有偏袒的目的调控比赛的最终结果。任何市场,都存有假货的可能,不能因噎废食,监管层不能因为有部分假货而对市场全面打击而破坏了市场的生态环境。监管层是要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内幕交易保持高压态势,确保上市公司合格,增加优质股票的供给,这是监管层的基本职责。

2.虚拟经济的调控属性。因为市场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看似是人与物的关系,本质却是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不可能完全彻底的理性判断未来,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预期,并且未来也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所以,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人的心理对未来预期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那么,对市场的调控,本质上,也就是对人的心理对未来预期的调控,也即对人心的调控。

一切都是人心合力的结果,市场经济也是如此。然而,调控,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调控,也只是市场之中人心合力的分力之一,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和深刻认识,也就决定了,调控并不是万能的,企图通过调控就能万事大吉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调控者虽然是分力,但是其影响力巨大,会影响合力的方向,甚至能改变趋势。如果操作不当,更有可能制造短期的混乱。这就要求调控者杜绝好恶之心,不能因为自身的喜好而对有些领域进行打压,这就有失偏颇,危害经济的发展。

调控,就是要遵从经济运行的规律,引导出符合经济发展目的的节奏,制造趋势。市场,简单来讲,就是在利益追逐中运行。市场经济中某些领域中过热,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打压,而是制造新的热点,使得资金可以流向新的领域,过热的领域自然会降温。如同一群人在一曲音乐中疯狂,人的精神的疯狂,很难通过关闭音乐而停止,而是会继续惯性的疯狂,有效的调控应该是打开一首新的音乐,因为人的天性“喜新厌旧”,也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边际效用递减,此时,新的舞曲开始,有些人会自动放弃旧的舞曲,而加入新的舞曲,从而实现对前者疯狂的调控,市场经济的调控,亦是如此。

中国目前状态,因为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较为适合调控。中国经济的顽疾,总是在过热和过冷中交替,这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可以形成热点的领域十分匮乏;第二个是虚拟经济的内在波动性和复杂性。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一体两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对于现代的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为满足实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需要进行,必须是以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运行方式的发展要求为依据,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9。

调控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中国的整体经济趋势走向平衡,平稳发展。因为中国经济是从纯粹的一元计划经济脱离而来,其经济结构的市场化在各领域的发展是完全不平衡的。在市场经济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虚拟经济所特有的领域,至今也未形成一套市场化的体系。可以形成热点的领域太少,这就导致了经济一冷全冷,一热全热的病态,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监管职能,平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资本市场中的政府职能和作用

亚当·斯密提出的“无形的手”,指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凯恩斯提出的“有形的手”,指明了在市场失灵时,政府要予以调控。以市场自由为理念、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是任何经济体制的基础10。同时,政府也要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规。二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二者不可偏废其一,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平衡。

政府在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尤其在资本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有可能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时候,政府必须予以调控,稳定资本市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必须稳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让市场内在规律发生作用,通过价格机制、竞争原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秩序11。

1.政府在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作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政府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和执法,将资本市场的运行纳入法制轨道,规范市场各参与者的行为。

资本市场中的法律和一般法律在本质上相同,都是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有国家强制力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证券的立法和执法是整个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对证券市场监管的依据。证券法律设定了监管的总体结构和框架以及证券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边界。政府规范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有制定了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其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就得以明确,交易才能有所保障,资本市场才能得以有效的运行12。

2.政府在资本市场的行政监管作用。法律也有其局限性,这就有必要引入行政监管。监管机构采用政策、制度、规划等方案对资本市场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和管理。

行政监管在整个资本市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化了了立法权和执法权。监管机构运用高水平的专业知识预测和判断当下资本市场可能发生的损害行为的方式,从而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来予以制止,从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同时,监管机构主动调查市场,增加对资本市场违规行为的威慑力,并且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正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政府在资本市场的股权文化培养引导作用。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是为了明确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确立各自的法律地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是相互支撑的,广大投资者,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需要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政府在资本市场必须培育良好的股权文化,加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工作13。同时强化资本市场的的自我约束,培育资本市场的文化,从自身提高规范和透明度14。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合作共赢的股权文化,建设一个文明的资本市场,从而可以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推动资本的形成,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也得以体现,广大投资者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21 世纪,经济发展从实体经济迈向虚拟经济,随着对虚拟经济的调控属性和监管属性的深入认识,同时发挥政府在资本市场的法律监管作用和行政监管作用,培育良好的股权文化氛围,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蓬勃发展,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担当重任,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摘要: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初级发育阶段,21世纪,经济发展迈入高级发展状态,也即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资本市场,文章分别从资本市场的作用、资本市场的管理和政府在资本市场职能做了分析,从而更好地理清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浅说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第4篇

关键词:认识;作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47-01

市场营销是完全以“交换”为核心的现实商品的快捷商品活动,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并不断发生变化的新的商品交换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激烈快速的市场竞争以及新经济方式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且还正在不断影响、改变着当前的市场营销环境,因此需要我们对市场与营销有新的认识和研究。

一、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我们知道20世紀的战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对抗的双方直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敌人端着枪冲上来向我方射击,我方架起机关枪向他扫射。二是以打败或消灭对方为自己胜利的前提。敌方的失败和我方的胜利或成功几乎是同义语。商人常说商场如战场,该观点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实际道理。

从目前看市场是物或物质的交换,是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发展的明确性,市场发展更趋于专业化(如建材市场、装潢市场等)。所以说市场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营销是一次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几个较发达国家,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出现该词语。“营销” 词语的出现是对以前“买”的观念提出的挑战,也对以前经商观念提出了挑战。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以及“制造和销售”为中心的哲学观点不同,转到了以顾客为中心以及“感觉和响应”为哲学观点。如今的企业工作不再是为产品找到合适的顾客为中心,而是为顾客设计合适的产品为中心。市场营销观念是这样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东西。

市场营销不等同于推销,同样推销并非是营销,推销仅仅是市场营销的内容之一。荷兰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可以设想,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地适合它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己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产品或服务……”。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考恃勒则认为,“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是推销,推销只不过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如果营销者把认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以及订价,分销和促销等工作做得很好,这些产品就会很容易地销售出去”。这就是说营销就是推销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或企业近期及长期的生产理念。

二、市场、营销作用

(一)市场的作用。从整体上说市场无论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活动还是对微观(企业)经济活动都起着一定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成为社会经济的“警报器”及“微调码”。 即整体社会经济的兴衰往往是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如果社会经济繁荣,市场便一定繁荣,反之,社会经济衰落,市场便也一定衰落与不景气。市场还是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点,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或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及调整广大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对企业营销业的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是企业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场所。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出发点,一方面是企业只有通过市场流通后,才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与市场特点,制订正确销售方略和经营计划,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通过市场形式进行交换,才能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实现消费。其次市场是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基本场所,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获得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市场是企业之间展开正常竞争的基本场所。最后市场是企业取得生产、加工信息的主要来源基地。

(二)营销作用。现代的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营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为:首先就是解决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需求矛盾,满足消费者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的基本需要或更高要求的需要。营销不但可推广企业的产品,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其次营销可以完全实现企业商品的价值和增值的目的。市场的营销是通过产品的创新、分销、促销、定价、服务方便和加速企业与消费者间相互满意的交换条件,使商品中的价值和附加值等得到社会的承认。另外营销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避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浪费。市场营销从顾客不同需求的角度出发,企业完全根据顾客需求条件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无法销售情况的出现,避免了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无端浪费。最后营销作到了满足顾客基本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市场的营销活动目标就是通过各种销售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最终提高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和人民的生存质量。

最终,营销的作用是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满足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产品、价格、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多方面的矛盾。市场营销的任务就是使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的需要和欲望相适应,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三、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全球发展的总趋势是节碳的绿色发展方式。市场营销的发展也不例外,其发展方向也首先是“绿色营销”。其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尽可能体现环保意识与社会节碳意识。也就是说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再到制造、及废物的处理还有产品的消费过程中都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市场营销策略。其次是“文化营销”,各企业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相关因素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将其充分融合在产品中,即更多地赋予企业与其产品的文化内涵。再有“品牌营销”,目前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仅是在销售自己的产品,还在销售自己企业的特点与亮点,即企业的品牌,企业的品牌还代表企业的形象、价值观、信誉度等。最后“全球化营销”,经济已经全球化,所以企业销售的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否则将市场经济局势所淘汰。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市场营销方式方法也一定要发展,否则将不符合市场的要求,结果是严重的,不可设想的。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要有现代的思想,企业要有现代的管理理念,其产品的市场营销要有现代的方式,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巧霞.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金属,2006,7

对证券课的认识体会 第5篇

在选课的时候我看见证券投资就毫不犹豫的按下了鼠标,因为一直以来,我觉得股票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看起来是变幻莫测的,可实际上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和了解还是会掌握一些小规律。就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证券市场各大小公司近些年来都飞速发展,整个市场的发展使得“炒股热”席卷了全国。有这样一句话就像是烟盒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我们被提醒:“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而经过半学期课上学习《证券投资学》,我获得了很大收益。我想股票投资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在开始之前对于一个还是大学生的我来说还需要做很多准备:首先,树立了正确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其次,我自己没有资金,不可能用父母的钱来“赌”;最后,可以在k线学霸上面练习,了解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投资策略,为以后的投资理财打好重要基础。

在老师的课上和k线学霸的游戏中,我觉得股票就是一件神奇的东西。但是我们都知道股票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具体的投资前,都应该认清风险,正视投资风险,从而才能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意识。现在还是大二的我可以继续在老师的课上学习,我还有很多时间学习这门新的知识,可以找到一个新的方式在中国各种市场上赚取一定的资金。现在嘛,我就要好好的观望和学习,待将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同时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之后,再进行理性的投资。

我要感谢老师开了这门课,从老师的教导中我颇有收益。老师不仅对证券投资知识进行讲解还将自身的投资经验对我们展示、分析,老师在课上注重讨论学习和应用实践。我知道,证券投资学通过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各种投资分析方法。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几个点。

一、正确掌握证券投资专业知识,详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证券投资包括证券和证券投资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证券的根本目的在于进行证券投资。只有对各种证券及其运行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证券投资才能顺利进行。

二、把握投资时机,认清投资环境

股票证券投资关键要看清大势。股票增值迅速,风险则更大,股市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经济衰退、股市萎缩、股价下跌;反之,经济复苏、股市繁荣、股价上涨。

三、慎重选股,正确选择投资对象合理经营 炒股就是炒未来。我认为选股的原则是在合适走势下考虑其价值和成长。投资股票应该冷静而慎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受外界传闻影响,要仔细分析各种环境条件,并对各种股票作详细比较,才决定投资对象。

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2 第6篇

去年的六月,我参加了高考,阴差阳错的我来到了郑州大学,进入了市场营销专业学习。作为一个理科生,这不是我所喜欢的专业,也不是我最理想的专业,但是我还是接受这样的现实,先了解我们专业,并且培养对它的兴趣。

1.浅谈市场营销

一年快过去了,我也初步了解了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从书本的定义来说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同时又使企业获得增值效益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职能。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负责识别、预测和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又使企业有利可图的管理职能。市场营销正是通过市场来促进交换以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活动,它渗透生产和消费领域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买方和卖方加以顺利实现。而从我个人的定义来说,市场营销就是一个企业发现消费者的需要,满足顾客需求,完善自己的服务,提高企业利润的方式。它不仅仅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在消费者角度来说,这个专业就是他们向企业表达自身需要的一个桥梁。

所以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以整体性的经营手段,来适应和影响需求,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方式。

在过去,鉴于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市场营销是一个不存在的专业。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个专业被从国外引进,它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出来。市场经济是一个大庄园里面的土壤肥沃,但是企业怎么利用这片土壤给自己提供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专业需要做的,让这片黑土地能够结出更多的果实。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专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市场营销不是一个企业得到利润的基本手段,而是企业能够从市场中分得更多机会,提高利润收入,完善企业生产的一种方式。一个成功,高效的企业,内部必然存在营销这个部门。

2.市场营销的学习与发展

对于我们专业的学习,我觉得基本的理论是必须学习的,但是鉴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完善我们自身的能力,尤其是我们交流沟通的能力。我们在学习这个专业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广泛了解各个专业的知识,尽管我们不能很深入的学习那个专业,但是基本的了解有助于自己以后到各类企业就业。

市场营销,在其他人看来是一个很空洞的专业,确实在大学阶段这个专业是一个基本以理论为为主的学科。但是在以后的就业中,我们更多的就是将现在我们学习的专业的知识转变成为实践的过程。所以在大学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学习这个专业以及它所衍生出来的其他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不断深化我们的知识层次,细化我们的知识机构。

它不是像工科那样,以后有着指定的就业方向,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未知而庞大,激烈而困难的就业环境。可是对于我们专业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这样的环境我们才能够有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市场营销专业的明天要怎么走,关键在于现在的我们在怎么学,学什么。

任课教师丁海欣

2012届市场营销专业四班解天龙

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的认识 第7篇

一.财政的本质

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 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 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 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第二. 收入分配职能。前已述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再分配问题,所以只有依靠外部的力量,以非市场方式——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政府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

对中国期货市场地位的再认识 第8篇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银行、证券、保险业都有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在全球化趋势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下, 一个在我国被长期忽视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正在迅速崛起。本文旨在分析期货市场对于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结合我国目前现状和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解期货市场的重要作用, 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一、期货市场传统功能的转变

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枢纽和通道, 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行业的发展, 还成为衡量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它极大地影响着国际经济竞争格局和秩序, 同时还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结构和运行规律。然而长久以来, 我国金融业的闭塞造成了目前相关市场的落后, 需要发展直接关系经济稳定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其中期货市场首当其冲。

1. 从规避风险到化解危机

期货市场最初是为商品交易者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出现, 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帮助企业锁定价格, 有效的规避风险, 是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如近年汽车价格不断下滑, 轮胎价格也持续下降, 而上游天胶价格却由于生产的季节性、供应的不稳定性导致价格波动很大。在此形势下, 轮胎厂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入套期保值转移天胶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然而目前,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 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的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 却发现缺少必要的工具规避风险, 从而丧失了化解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进行生产运营。所以, 发展期货市场对于企业意义重大。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 各国资本流动更加频繁, 虽然这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 却加大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此时期货市场的传统避险功能已扩大到可以化解危机的本领。以美国为例, 在过去的十年, 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股票市场财富缩水8万亿美元, 国际原油的价格不断创新高的不利因素下, 美国的金融机构却并未出现拖欠债务和倒闭, 也没有出现以往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 反而继续保持经济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期货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和风险对冲、释放的作用。对此,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2. 从价格发现到定价中心

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 期货交易就是对这种标准化远期合约的交易行为。作为规范化的统一市场, 期货交易所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形成价格, 反映了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变化趋势。期货市场将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进行预测, 大大改进了价格信息质量, 使远期供求关系得到显示和调整, 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在国际上, 期货市场形成的权威性价格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期货价格也已成为现货商贸易谈判的指导价格。目前, 一些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非常成熟, 不仅有相当规模和各类品种, 还形成了世界商品定价的中心。

以原油市场为例, 欧佩克作为一个国际石油组织, 只控制石油生产供应的总量, 价格由纽约、伦敦、新加坡的期货市场和OTC市场控制;大宗国际贸易已经由传统的互相商定价格转变为根据期货价格, 在期货市场“点”现货价格。现在我国的大豆榨油企业从美国、阿根廷、巴西进口大豆, 在贸易谈判中大豆的质量、数量、交易地点等条款是商定的, 但价格却是由买卖双方确定一方为点价方。点价时间确定后, 点价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根据CBOT期货价格加减现货升贴水作为最终贸易价格, 这就使得期货价格成为现货交易的指导价格, 石油、铜等商品都用这种方式进行。

3. 从保驾护航到支柱产业

在经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过程中, 期货市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工业化时期, 期货市场应工业化的客观要求而产生, 并且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伦敦金属交易所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 又为欧洲的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推进了欧洲工业化进程。美国农业的商品化推动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产生与发展,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成长又进一步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更带动了芝加哥从一个小村庄转变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步伐。20世纪70年代, 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和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期货的成长与发展, 从而使期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期货市场的高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形成。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中国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等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期货市场功不可没。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均受到整个世界经济变化的深刻影响, 期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政府所认识和接受。期货品种不断创新, 新兴期货市场不断涌现, 已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制高点, 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对其做出巨大贡献。据统计, 2007年全球场内期货与期权交易量又创出历史新高, 达到231.96亿张合约, 比2006年增长了23%, 金融期货与期权的交易量占到全球衍生品市场总交易量的93%。可以预计, 为了适应国际化和自身发展需要, 未来几年内国内期货市场必然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4. 从衍生工具到经济调控器

面对愈加开放竞争的国际市场, 期货市场的发展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 发展速度逐年提高, 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随着期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 各国政府都将该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西方国家的产业资本也越来越重视参与利用期货市场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为生产成本控制和对外贸易提供战略支持。另一方面, 全球期货市场逐年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2007年, 世界期货期权交易额超过世界GDP总值三十多倍, 而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交易额一般在其GDP总值的数十倍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印度, 由于国内金融市场较早开放, 经过几年的发展, 期货品种已相对齐全, 目前的比例已经超过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 期货市场成交金额仅与GDP规模相当, 存在商品期货品种少、金融期货空缺、市场法制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与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 保持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并不匹配。

正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在一国经济发展重的重要地位, 致使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迅速成长。据美国商业银行1999年统计,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账面余额自1990年以来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减缓, 但1998年美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合约账面余额的增长率仍超过30%。通过衍生品交易带来的丰厚利润成为过去10年美国大银行非利息收益剧增的主要原因, 也是金融业在美国总产出中所占份额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勿庸置疑, 期货市场的发展为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若是缺少这样的经济调控器, 在经济面临危机时一国只能被动承担损失, 没有任何招架的能力。

二、机遇和挑战并存

期货市场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它的发展潜力在未来是巨大的。然而, 由于长久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处于自闭状态, 国家管制较多, 没有完全放开, 其发展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 对于期货市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许多学者持不同态度, 这无疑又为正确认识期货市场设置了障碍。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 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金融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随着WTO进程推进的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活跃、激烈、有效率。同时, 相关法律的出台也为构造全面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了体制基础。然而, 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仍处于较低层次, 依旧存在诸多弊病, 由此更加需要不断推进改革, 从而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完善, 以更好的适应全球化大趋势。

对此, 我们可以参考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历史背景相似。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 两国综合国力拉开了巨大的差距。无论是经济增长率还是人们购买力等指标上, 中国都远远领先于印度。然而, 印度的资本市场却十分发达, 其银行业发达、债券衍生品市场拥有良好的流通性, 而且非常透明。证券市场方面, 其数量、结构层次、运行机制和上市企业的数量都优于中国。完善的资本市场造就完善的现代企业, 可以预见未来印度经济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对此中国不能局限在已经取得成绩上, 应当正视差距, 迎接挑战, 推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势在必行。

上一篇:财务总监终总结下一篇:找规律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