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教案设计

2024-08-01

商鞅变法教案设计(精选7篇)

商鞅变法教案设计 第1篇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分为三课,分别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三个角度全面介绍了商鞅变法。其中第二课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三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人物主角单一,事件发展连贯,历史记载详细,可用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设计的问题应该既考虑趣味性,也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既要结合他们的经验,也要把握重点难点。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完全脱离教材并不是明智之举,应该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避免死记硬背。这个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所需课时有待教学实践。

一、过程设计

导入:请一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运动。”

通常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是注意本节课与上节课的衔接,没有必要就不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这段课文阐述了秦孝公急于变法的细节,完全可以做开场白。

问题1:秦国变法的决心来自哪里?

学生能想到决心来自国君秦孝公。教师要进一步说明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成败决定于国君,成果能否延续则要看变法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是卫国公子的儿子,他姓公孙,应该叫他公孙鞅,或卫鞅,后来他率秦国军队打败了魏国,秦孝公把商这个地方赐给他,封号“商君”,《史记》中有一篇他的传记,司马迁按封号取名“商君列传”,后人习惯上叫他“商鞅”。小小的卫国实际上是大魏国的附庸,地域都在现在的河南省,因此,商鞅应该算是河南人。他起初投身于魏国丞相的门下。

故事1:魏国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的才干,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来探望,问:“您要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能接替您呢?”公叔痤说:“商鞅虽然年轻,但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以把全部政务交给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痤让左右的人都出去,又对魏惠王说:“大王不用他,一定要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事后,公叔痤本着先国君后臣子的原则,把原话又告诉了商鞅,让他赶紧逃走。商鞅却不以为然,说“魏王不听你的话起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结果正如商鞅所料,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的建议很荒.唐。

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

商鞅真是个人才啊,你看,他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很准确,面临被杀头的危险,还那么从容,一般人做不到。说明他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

上述故事教科书只讲了一半,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意在介绍商鞅这个人的特征。商鞅长的什么模样?史书没记载,教科书里的画像也是根据他的性格想象的,一幅冷面孔,看上去坚毅、果敢。商鞅是变法的主角,因此必须让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人。以往教学大都忽视人物的个性,讲王安石变法,不讲王安石这个人,讲张居正改革,不讲张居正。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的个性,但这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历史情境进而理解历史的“药引子”。商鞅的个性特征和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直接关系。

但是,他要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只有一个渠道──把自己推荐给一个能够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国君。于是他跑到现在的陕西,投奔决心发愤图强的秦孝公。

故事2: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商鞅也得走门路,怎样打通的关系?史书没有记载,这已不重要了。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求见。第一次见孝公,他大讲“帝道”,即:黄帝、尧、舜等统治经验。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你怎么介绍这样的混入?我怎么可能用这样的人呢!景监挨了训,责备商鞅。商鞅却说,我在试探他的想法呢,要求再次接见。5天后,第二次见孝公,商鞅大谈“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国方略,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事后又责备景监,景监又责备商鞅,商鞅说,我还没说到正题呢,请再安排接见。第三次商鞅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到战胜各国、富国强兵的话题。秦孝公对景监说,这个人行。我还要和他谈谈。商鞅就争霸之道、强国之路,再次与孝公交谈时,孝公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地挪动双膝,凑近商鞅(那时还没有椅子。席地而跪坐)。两人一连谈了几天,孝公还不满足。

问题3:司马迁就这件事评论说,谈帝王之道本来就不是商鞅的本意。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可是商鞅为什么不直接切入正题呢?

这是一个引导想象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试探孝公的诚意、志向、价值观念;商鞅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啊,夏禹、商汤、周文王如果按照帝道行事,就不会出现夏商周三代了。落点应强调:时代不一样,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应该选择新的政策。

问题4:为什么秦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但他还屡次接见商鞅?

这是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学生可以想到。为什么不感兴趣?就是时代变了,按照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这个故事有情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问题设计成两个,意在说明两个人的思想一致,这才能够结合。用足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思考问题,改革都是要改变传统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自上而下的改革关键在于主政者,他们的思想决定改革的力度。

故事3: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但又怕舆论非议,于是让商鞅与守旧大臣们对话。大臣甘龙认为:“依照民俗而施政,不费力就会成功;沿袭成法治国,官吏习惯,百姓也平安。”商鞅说:“你这是凡夫俗子的言论。你这类官员可以当官守法,但是不能与你讨论变法问题。”大臣杜挚又提出:“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更换旧器;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制不会出偏差。”商鞅回答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不遵循旧制才成就大业,夏桀、商纣因为不改旧制而亡国。违反旧制不能否定,因循守旧不值得赞美。”辩论的结果更加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问题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留传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能拘泥于旧制度。孝公安排商鞅与大臣们对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辩论和推进改革有什么关系?

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认识改革需要作充分的舆论准备,估计学生可以想到。可能想不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上层,教师应强调这一点,以便认识其他改革。改革者意志坚定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的征途不会因为一次辩论而一帆风顺。最后指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后世改革的依据。

故事4:变法的法令拟好了,但没有公布。商鞅派人在城中人流较多的市场南门,立起一根大约6米多长的圆木,布告:“谁能将此木搬到市场北门,赏十镒黄金。”一镒按照20两计算,就是200两黄金,一两约折合今天20克多一点,(也有说合31.25克),至少4公斤的黄金!太多了,没人相信,也就没人去试。“谁能搬,赏五十金!”有个楞小伙儿扛起木头搬到北门,没想到,立马就得到五十镒黄金(20多公斤啊)。这事能不传开吗?

问题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这件事。可是,这么多黄金的赏赐,秦孝公多心痛啊。司马迁说的是赏“十金”“五十金”,春秋战国时,黄金的单位有时论“镒”,有时论斤。一镒20两、一斤十六两,怎么算也不少啊,《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兴趣。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135—前93年,这个故事应该发生于商鞅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356年。变法的起始时间写在板书上。司马迁追记200多年前的事,从时间上说,《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已不是原始材料。司马迁是严肃的史学家,他写这个故事肯定有依据,至于细节是否完全准确,可以存疑。在学生发言后,这样解释,目的有二:

一、变法开始的时间容易让学生记住;

二、对史料要看是否是当时人的记载,这是渗透历史重证据的意识。

就这个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取信于民”。仅仅是“取信”吗?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等于布告天下,千万别拿政府的法令不当回事,不信你就试试?119,毛泽东在你们这个年龄曾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文章怎么写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看。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开始变法。看教材: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帛,指丝织物。还有,因懒惰而贫穷的要罚为官奴。再看后一页: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承认土地私有,那么生产积极性就能够提高;配之鼓励耕织的政策,产量就可以增加。因懒惰而贫穷,全家都要失去自由,这就逼着懒人干活。强制到年龄分户,史学家考证,17岁就要另立门户(你们这个年龄),也有说以身高5尺、7尺定年龄,不分户就要多交税。这些都是以农求富的政策。

问题7:这些政策使农业发展起来,秦国税收增加了。农民有哪些税收负担项目?

教材没有说明,估计学生回答不完整。确认土地私有,是要按亩征税,实物税包括粮食和帛,免除徭役说明农民要出徭役,还有户口税。可以再追问:怎么理解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学生肯定语塞。结合学生的经验启发:你家的房屋是私有的吗?要不要每年缴税?税额多少?结合古代国家强制分摊到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

统一度、量、衡,也是一个高明的经济政策,好理解。有时间可说明那时度、量、衡与现在标准的差异。

新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奖励军功政策的推行,使没有军功的贵族就要失去贵族身份。编户制和连坐法的推行,老百姓也不适应。新法推行第一年,有上千人到秦都“上访”,这时又发生了太子犯法的事情。

故事5:商鞅知道后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犯法。”太子违反了什么法令,司马迁没写。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啊,总要留点儿面子,不好动刑,商鞅就严惩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削掉鼻子,另一个脸上刺字涂墨。这无疑会产生轰动效应。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新法令了。

问題8: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踊跃。诸如:打击了守旧势力;树立了变法的权威;再次证明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面;商鞅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有问题还得绕着走。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改革面对的旧势力,包括社会上层的既得利益群体,和民众的习惯势力,因此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故事(细节)6:变法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全国划分为31个县,县令为一县之长,配副手县丞、县尉等,所有官吏均由国君直接任免,采取俸禄制,官吏按职位高低领取薪俸。俸禄,又叫薪俸、薪金、薪水,现在叫工资。当时薪俸主要是粮食。官吏的政绩突出还可以得到国君的额外赏赐。如此,秦国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9:想想看,国君与官吏实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采取县制就能够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问估计学生能够想到主仆关系、雇佣关系。第二问不知学生的反应如何。“以吏治国”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法令靠官吏贯彻,百姓靠官吏治理,官僚制度是“家天下”的保证。商周以来的官吏是世袭贵族,“世卿世禄制”就是贵族世世代代当官掌权,有封地享用。以领俸官吏取代世袭贵族,官吏根据才能功绩任免,使当官成为一种职业,官吏是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丢了官职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各级官吏就能积极为君主效力,中央集权就有了保证。教材上说,变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指的就是以官僚制度取代世袭贵族,县制是体制,靠官僚保证中央的集权。

那么,官吏怎样统治百姓呢?

故事(细节)7:商鞅在秦国全境建立社会基层组织,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互相监督,对不告发犯罪的、隐藏罪犯的人要腰斩。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建立户籍,隐瞒户口,逃避赋税,严惩不贷。基层官吏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居民,按户按人口征收赋税。

问题10: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

通过户籍和连坐、告奸,农民被纳入政府紧密控制之下;户籍制度是赋役的征收依据;赋税是强兵的保证;赋税也是支付官吏薪俸的保证。发展生产所获得的财富就这样使秦国强大起来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应该说是一个很精密的设计。它的实行使秦国强大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那么统一后推广到全国效果如何呢?课本上说“商鞅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难理解吧?留一个问题,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扩大视野,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

新法推行,秦国实力大增,迁都咸阳。商鞅用计打败了魏国,将秦国疆域向东扩展到现在的河南省西部。当初不用商鞅的魏惠王懊悔不已。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继位的就是那个太子,商鞅的麻烦来了。在此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他。

故事8: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你外出时,随从的车有十几辆,车上都是训练有素的卫士,没有这些防卫措施,你就不敢出来,说明你的处境十分危险,你为什么还不急流勇退?退隐山林或许可以求得平安。”商鞅知道他反对变法,没有理会。

问题11:计算一下,从变法开始的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38年,已经是多少年了?对,。改革的成效已经十分显著了,为什么还有人持反对态度?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改革的阻力和艰难,18年了,商鞅的处境仍然很危险。那么,变法主要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贵族。上述谈话5个月后,孝公去世,那个被商鞅挖去鼻子的太子的老师,纠合一帮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故事9:商鞅闻讯出逃,到边关一客栈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拒绝商鞅人住。商鞅到魏国,魏国记恨他,拒绝接纳。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自己的封地起兵自卫,兵败被杀,秦惠文王还下令车裂尸体、诛灭商鞅的家族老小。

问题12:商鞅死得很惨啊,即使那个店主让他住下,也保不住他的性命。但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这是为什么?

读教材:新制度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教师发挥:我们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还会走回头路吗?不可能了。古今同理。

尾声:

细节10: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的人”,“刻薄”意思就是不近人情。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即城乡的秩序井然。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教材的“学思之窗”还提供了一些人的看法,课后不妨看看。留下问题:

问题13:结合古人的看法,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他的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商鞅变法教案设计 第2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七、课外探究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第3篇

一、为变法而生, 好刑名之学

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 ,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 公孙氏, 故称为卫鞅, 又称公孙鞅, 后封于商, 后人称之商鞅。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专研以法治国, 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 公叔痤死后,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商鞅献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 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成大功者不谋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常人安于故俗, 学者溺于所闻, 以此两者, 居官守法可也,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 愚者制焉;贤者更礼, 不肖者拘焉。”商鞅得到秦孝公信任后, 开始变革。

二、徙木以赏金, 建信于国民

商鞅当了秦国的左庶长, 负责变法。“令既具, 未布。”新法令还未正式颁布之前, 商鞅觉得, 要让全国上下按自己的新法令办, 首先要先取得大家的信任。于是, 想出了一个办法。商鞅叫人“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 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 予十金。”商鞅让人传话:左庶长说了, 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 给谁十金。大家一听, 觉得这事太简单易做, 不值十金, 摇头不敢相信。商鞅见状又下了一道命令:“能徙者, 予五十金。”话音刚落, 有人扛着木头就朝北门走去。那些看热闹的人也跟着往北走。那个人到了北门, 把木头放下, 商鞅立刻叫人赏给他五十金, “以明不欺”。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 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说话算数毫不含糊, 是个办事讲信用的人。商鞅在秦国老百姓中建立了信用, 为变法实施做好了舆论准备。

三、治国需治本, 革法以明教

公元前359年, 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 “利不百不变法, 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 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 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 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礼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商鞅坚决主张“反古”、“不法其故”, 反对“不易民而教”、“安于故习”和“不变法而治”, 强调“三代不同礼而王, 五霸不同法而霸”。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 为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商鞅变法一共有两次:一次在公元前356年, 一次在公元前350年。变法主要内容为废除旧的“世卿世禄”, 实行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变法日久, 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因变法有功, 秦孝公把商、于一带15座城镇封给了商鞅, 表示酬谢。

四、施刑无等级, 尽公不还私

变法开始实施的一年中, 不少人抱怨新法。有人唆使太子驷反对将国都从雍城 (今陕西凤翔) 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 。太子驷反对迁都的理由是, 咸阳是他舅舅季虎的封地, 国家不应该把一个私人的封地作为都城所在。依据当时的律法, 反对迁都罪不可赦, 太子因而违反了新法令。商鞅打破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的惯例, 提出“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太子, 君嗣也, 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 (《商君列传》) 。于是商鞅把太子的两位老师按新法处置, 结果公子虔被处以劓刑, 就是割掉了鼻子, 公孙贾被处以墨刑, 就是在脸上刺字, 然后再涂上墨水, 使他们永远地带着囚犯的标志以警世人, 谓之新法不可违, 违者必惩。那些反对新法的人见了, 都吓得不敢再犯法了。

此外, 商鞅还将那些“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视为“乱化之民”, “尽迁之于边城”, 即流放边疆;对于藐视法律的秦国皇亲国戚季虎 (季虎的姐姐是秦孝公的妻子, 即秦国王后) 予以严打, 打击了秦国旧贵族的嚣张气焰, 从而使变法的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通过十年的改革, 秦国慢慢变得强大了。

五、为变法而死, 车裂以殉法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病死, 太子驷继位, 是为秦惠王。被商鞅割了鼻子杜门八年不出的公子虔马上跳出来发动反攻, 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也恨透了商鞅, 下令捉拿他治罪。商鞅逃亡至边关, 欲宿客舍, 结果因未出示证件, 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欲逃往魏国, 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师, 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 发邑兵北击郑国, 秦国发兵讨之, 杀鞅于郑国黾池, 死后被秦惠王“车裂以徇, 尽灭其家”。为秦国的富强出了大力的商鞅就这样在死后被“五马分尸”。按秦国“连坐制”法律, 他的全家人也被杀了。商鞅虽然死了, 但他推行的新法令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 再也无法改了。秦国在商鞅变法基础上越来越强大, 到秦始皇的时候, 终于灭了六国, 统一了全国。

商鞅变法, 从孝公六年 (公元前356年) 至孝公二十四年 (公元前338年) , 前后长达18年之久, 其间两次掀起高潮。变法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 使西秦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所鄙视的戎狄之国, 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 不仅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决非偶然现象, 诚如《荀子·强国》所云:秦“四世有胜, 非幸也, 数也。”商鞅变法是中国法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它改变了秦国进而改变了古代中国政府管理制度的基本面貌。

参考文献

[1]史记.商君列传.

[2]商君书.外内.

[3]吴毅.商鞅矛盾的道德思想及其社会价值观[J].人文杂志, 2007 (5) .

[4]李锋敏.诚信视角下的商鞅变法[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5]翁礼华.今人不可非商鞅[J].中国财政, 2006 (5) .

商鞅变法(上) 第4篇

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④,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⑤,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①,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公元前359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③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①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②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③。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④”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第5篇

游立旺

课标要求: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点难点

一、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二、难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如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奖励军功与废除贵族特权等)。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商鞅变法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商鞅变法。

安排几位学生表演“商鞅舌战旧贵族”的话剧,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并对教材相关内容做适当拓展和充实。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课堂表演、讨论法等。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时代变化要求改革,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多姿多彩。你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任何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共同对商鞅变法作一番探讨。学习新课:

一、秦孝公求贤(课件显示标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三幅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学生:皮囊鼓风冶铁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牛的鼻子套了一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

教师:西周时期,我国已经会制造铁器,在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提问: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学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教师: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通过预习,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商鞅及他到秦国来之前的故事?

学生: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卫国人,原名叫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因功封为商,号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商鞅。他从小好学,精通儒、墨、道、兵、阴阳各派学说。早年为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在病危时向魏王推荐任商鞅为相,但魏王没有答应,公叔痤又建议将商鞅杀掉。后来公叔痤偷偷告劝商鞅逃跑。

教师:讲得很好,魏王不按丞相的话重用商鞅,也没有听丞相的话杀了商鞅。可后来商鞅还是离开了魏国,奔向了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秦国。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奔向秦国呢?(课件上显示秦孝公颁发的《求贤令》——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秦国颁布《求贤令》,招揽贤才。”“因为秦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富国强兵。”“因为商鞅想在秦国实现在自己的理想。”„„

教师:是的,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无不希望富国强兵,称雄诸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招揽人才,改革旧制,实行新法。秦孝公也不例外。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那时的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是最落后的,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他,甚至还要派兵侵占他的领土.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为此,他向天下广揽贤才,并许诺有谁能出计让秦国强大,就给他高官,还分给一部分国土。当然,对商鞅这样胸怀抱负的人,当然希望游说诸侯,建功立业。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就到了秦国。

商鞅的变法主张虽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但是顽固派大臣却极力阻挠,双方在朝廷上进行了唇枪舌战。他们是怎样进行激烈辩论的呢?请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商鞅舌战旧贵族》。(提示同学们在欣赏话剧的同时,仔细留意商鞅的对话,思考秦王为什么支持商鞅变法。)

甘龙:我是一个大奴隶主.我不仅能占有奴隶,还能占有他们生产的所有物产。这多好呀,为什么要变法?

商鞅:大人。我乃商鞅也,你完全占有奴隶的收获物,奴隶一点生产的积极性都没有了.他们逃跑,破坏工具、不断反抗,你怎么能保住自己的财产?你现在能百分之百地占有奴隶劳动的收获物、可是他们没有生产积极性,假如现在一个奴隶,一年只能给你生产500斤粮食,如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每年生产600斤粮食,分给他们50斤,你得到的粮食比现在的百分之百还要多,你怎么不会算这个帐呢?

杜挚:现在的办法是祖宗传下来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生:人是要发展的,国家也要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旧的法,不适应了,就要改变,不变是要激起民愤的。

甘龙:谁能保证变法就能成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能实行变法。商鞅:大人,变法结果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

杜挚:这是祖宗传下的法,我的生活也很好,就是不能变。

商鞅:你的生活是还好,可是百姓的生活不好,国家不强也不富,还是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吧。

秦孝公在旁边,听到当时的发言,拍案而起。秦孝公当时就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教师:感谢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同学们看得很认真。那么,大家认为秦王为什么支持商鞅变法呢?

(学生发表看法):“因为商鞅讲得有道理”;“ “因为商鞅要利国利民”;“因为旧的制度不能让秦国富强起来”;“因为秦孝公想利用商鞅变法把秦国变得富强”(教师得出结论):时代的发展需要改革(教师讲述):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商鞅为了保证新法的在百姓中顺利进行,又采取“徙木立信”的方法,得到了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8页史海拾贝这个故事。想一想,商鞅的这种取信于民、说话算数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同学们议论):“如果你说话不算数,别人对你也会说话不算数”;“没有信任就没有关心与支持”;“没有信任就没有朋友”„„

教师:如今的社会提倡诚信,这也是公民道德的要求,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诚实可信,这样我们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我们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否则将非常糟糕。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又取信于民,于是在前356年开始了变法。现在我们就来看商鞅采取的法令措施。

二、商鞅主持变法(课件列举出变法的条目,教师逐一讲解)经济方面:

1、改革土地制度

周朝的土地在各义上都是谁的?是周天子所有。土地奖给了他们,但是不归他们所有,能安心发展生产吗?立了战功的人有了爵位和土地,不能传给子孙,随时有可能被收回,能安心打仗吗?土地归属问题不解决,秦国就不可能进一步富强。于是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转变,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农民安心生产,将士无后顾之忧,秦国可以向更富强的目标前进了。

2、重农抑商

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证了国家的财源。政治方面: 3.奖励军功

以前无军功的旧贵族可以世袭爵位,有军功的将士都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秦国的战斗力能加强吗?不能!商鞅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分封制使得地方权力过大,诸侯拥有一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形成国中之国。在全国设置31县,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5.严明法令

实行轻罪重刑,连坐。是新法贯彻实施的保障。

了解了这些措施后,同学们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都应给予肯定。)(教师引导过渡)通过这些变法,大家总结一下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

三、秦国的变化(课件显示标题)

学生:有利于打击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提高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之,有利于秦国的富国强兵。

教师: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在商鞅虽然用高压政策保证了新法的贯彻,但使旧贵族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寻找时机来报复商鞅。所以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新国君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以“车裂”而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学们,为秦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商鞅,在秦孝公死后却落得个“车裂”的极刑,那么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商鞅虽死,但变法还是成功的,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教师:很好,虽然商鞅被处死,但总的来说变法还是成功的,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秦孝公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是达到了,秦国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商鞅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也只能说明当时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教师:在我国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改革家,如管仲、商鞅、李悝等等,同学们认为改革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学生:有胆、有识、有行、有恒、有德、有创新精神、有勇于牺牲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小结延伸

从我们关于是否变法的争论中,我们知道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改革;从我们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商鞅变法的意义。明白了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商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段历史,是发人深省,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是富有启迪价值的。你从本节课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参与分析、适当启发,对学生言之成理的观点应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改革是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改革还应该重视选拔有才干的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还需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强化以法治国。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商鞅变法发生在()

A.魏国 B.齐国 C.楚国 D.秦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买卖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二、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商鞅,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呢?

三、各抒己见

商鞅变法教案设计 第6篇

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产生的巨大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对历史推动的作用,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对商鞅的历史评价 【难点】

商鞅变法一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图片辅助法、问答法、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图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芈月传节选)。再看视频的时候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视频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好的,开始吧!时间到了,老师现在提问一个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说:“视频中的人物名字叫商鞅”,视频中还讲述了什么事情?有同学说:“他被秦王处死”。那我有一个问题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商鞅为什么会被处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商鞅变法》。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秦孝公求贤(课件)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上得三幅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冶铁技术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牛的鼻子套了一个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

教师:西周时期,我国已经会制造铁器,在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田,在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提问: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 学生: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教师: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变法中,商鞅变法是最为彻底的变法,所以也是对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

(PPT出示课件)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为,那时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个方面都是最落后的,所以大家看不起他,他甚至还要派兵侵占他的领土。秦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为此,他招揽贤才,并许诺有谁能出计让秦国强大,就给他高官,还分一部分土地。当然,对商鞅这样有抱负的人,当然希望游说诸侯,建功立业,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就到了秦国开始变法。

(二)商鞅主持变法(课件出示变法条例)经济方面

1、土地改革(废经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2、重农抑商 政治方面

1、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收于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2、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严明法令(连坐法)了解了这些措施之后,同学们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三)变法的作用

学生:有利的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提高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加国家的财政实力。总理,有利于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上课之前播放的是视屏中商鞅为什么最后被处死? 学生: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新国军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不得不把商鞅处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环节三: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了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和作用,请同学们下课之后去思考一个问题:“商鞅最后被处以车裂极刑,那么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

六、板书设计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

1、时间

2、人物

3、原因

4、内容

5、作用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七、教学反思

中公资深讲师郭圆圆解析

商鞅变法教案设计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及意义;(2)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3)同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鞅、李冰和赢政这些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或是通过对先秦以来农业生产工具沿革情况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及具有初步判断、推理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商鞅、李冰、赢政等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立志改革、勇于拼搏的精神。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认真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先人从我做起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2)秦统一六国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1个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引导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学生回答: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最终导致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2.新课教学

(一)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继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讨论。)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2)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其中哪条措施最为重要?为什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问题。)提示: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三条措施都有重大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来看还是经济制度的变革最为重要。奖励耕战,其作用是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县制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的行政职能;承认土地私有,准行土地自由买卖,则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地主阶级取得合法社会地位。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奴隶主经济日益衰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地主经济刚刚兴起。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先进的经济终究要取代落后的经济,先进的阶级必将战胜落后的阶级。而商鞅变法主动顺应了这一规律,大大加快了秦国历史进步过程,正因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地主阶级的掌权,才能使秦国成为当时经济政治最先进的国家。所以第一条措施最重要。(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①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③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只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④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为什么“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秦孝公死去后,守旧派贵族杀害了商鞅,但商鞅制定的新法已在秦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与影响,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商鞅死后,他的主张及法令没有被废除,而是继续得以贯彻执行,并成为后来秦国变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 “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A、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要取得胜利。

B、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商鞅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勇敢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二)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1)铁农具

将这一目分为两个部分,在“铁农具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也可直接观看教材中《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然后提问组织讨论。)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2)牛耕

在“牛耕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像,进行讨论。)以上几道题均需学生开动脑筋,作一定的分析、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如回答不全面,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力争得出共同的认识。如出现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探讨。刀耕火种(火耕)

2.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

在这一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 这一问可组织学生拓宽、拓深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

农作物产量与耕作的质量、效率有了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三)科学技术

首先指导学生看《二王庙图》,朗读二王庙大殿联,并提出问题:二王庙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学生很快就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他们探究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到答案: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因为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由此导入第一个内容: 1.都江堰

按重点难点分析讲解都江堰的修建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以及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第一层次培养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都江堰的概况;第二层次通过对教材中《都江堰示意图》及辅助材料的学习,了解都江堰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三层次通过分析都江堰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现今的价值,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特别指出这一工程的修建没有破坏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秦统一六国

1.讲解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一个人物:嬴政(注意“嬴”字的写法);一个时间:公元前221年.2.秦统一的意义

提问:秦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教师归纳说明。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的意义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铁器与牛耕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完工,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人民。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

上一篇:《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下一篇:房地产代理公司地区分销商品房销售代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