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2024-07-07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精选9篇)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1篇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进行问题探索、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问题的来源:

1. 教师:有预谋地设置问题。1.1注重对问题呈现方式的设计。问题呈现方式一般即提问方式,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教师设置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这种方法得改。我的做法是,在提供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及总的目标要求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如在讲授《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所以问题的探索价值,除了问题的本身形式及内容等客观因素外,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努力,即需要教师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从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和构思。可以说,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提出,其探索价值及学生的知识获取可以出现很大的差异。

1.2 注意对问题台阶式的设置。

现在的教学,非常强调过程的展示,这是因为知识是不能现成传递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转化。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置,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难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释。问题一旦提出,要达到探索挖掘之效,可以从增设台阶以提高思维层次方面去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处理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设置台阶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

比如:对中国近代史的《时局图》的片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图面及文字,然后提出问题。①《时局图》中的怪兽指谁?(英俄日德法等列强。)②它们摇旗呐喊表现什么?(觊觎着中华大地。)③这种状况反映什么问题?(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④当民族危机来临时,中国封建统治者状况如何?(他们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终日饮酒作乐,搜刮民财。)至此插图中的显性知识已“一目了然”,但教学任务尚未完成,要乘胜追击,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潜藏的历史信息即隐性知识。⑤图上一官吏昏昏欲睡,侧身它卧时手中却紧握网绳,网上有位戴着眼镜的文人专心读着八股文说明什么?(腐朽的统治者用科举掌握着选拔文武百官大权,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还愚弄百姓)⑥有一人在马旁习武,说明什么?(一些有识志士开始觉醒,不愿为亡国奴。他们对民族危机耽忧,开始朝乾夕惕,与腐朽的统治集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同学们对十九世纪末中国呈现的政治局势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问题探索的能力。

1. 3 注意问题的提出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课堂上注意设置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注意基本知识点的讲清讲透,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所以问题的提出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

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中,既要强化概念原理、知识点的理解,又要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一步的台阶,可以作为学生知识迁移的手段,教师还可以围绕问题,将知识发散出去,成为相关知识点的考察题,当学生完成各个问题时,不但掌握了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枝枝杈杈,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生:不自觉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起点。小学生天真烂漫,上课举手踊跃,回答响亮,形形色色的问题问个没完,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上课发言的人越来越少,提问题的人更少,这是学生创造力被扼杀的预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精妙构思内容之一。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或思维的过程中,应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产生疑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的疑问不自觉地提出来。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自觉地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另一来源。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与学生自身的投入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课堂应提供一个适宜于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几点体会:

1.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提问,究其原因:①心理素质差,发言时心慌胆怯,②害怕别人笑话,③不积极思考,无问题可问。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得先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思想上自由,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谁的问题多么肤浅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教师不该恪守师道尊严,应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应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和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有勇气针对教材或教师的问题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注意引导分析。这样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而且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扩大了创新思维的空间。

2.探究的教育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问。

历史教学中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讲的,当学生出现疑惑时,让学生想问,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学生高度兴奋,活跃思维,重点的地方教师可画龙点睛。

例如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同学提出疑问,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不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求实精神。3.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可问。

历史学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使貌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威胁论”,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这些问题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牵强附会,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准确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避免学生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地将方法和结论施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适时点评。

4.培养相关能力,形成学生提问技能 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所以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重视基础知识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比较、分类、判断、分析和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是非常严谨规范的,历史学中的史料分析可以作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提问技能。

今天的教育,既是过去知识积累的传播,同时又要考虑未来的需求,那就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尽可能的将知识恢复其本来面目,在提升问题探索上多下功夫。真正体现问题探索的魅力所在。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2篇

一、通过引导与发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好奇心

首先,教师要在备课时归纳出常考的初中历史问题,然后将问题设计到教案中。其次,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要先将历史教学内容以大提纲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引入提纲中,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好奇心。第三,待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后,教师要通过教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秋收起义”时,教师可以先列出“秋收起义原因、秋收起义目的和秋收起义结果”三大提纲,然后在提纲的后面设置“秋收起义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基本原因有哪些,秋收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此时学生就会好奇“秋收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起义,为什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教师给出的历史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通过指导与强调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

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中,问题质量提高是当下初中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调整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值,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因为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知识认知能力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历史基本水平,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其次,教师要深刻了解到问题的刁钻程度并不是衡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效果的标准,因为刁钻程度过高的问题反而会打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也有可能把学生引入文字游戏的歧途,让学生忘记历史问题的本质,不利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问题刁钻程度过低,激不起学生的问题探索好奇心,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样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历史问题偏向和历史问题解决能力等因素,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历史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通过关心与倾听的方式来实现学生提问频率的上升

首先,教师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提出历史问题的学生,并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出现重成绩好而轻成绩差的现象,那样会打击成绩差和成绩中等学生的提问积极J吐,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整体培养。其次,教师要通过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问题,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确定,因为不同层次问题能够反映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历史学习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意识培养。第三,要注意学生问题提问的频率,因为频率越高表不学生的历史学习信心越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适当调整问题设置的难度,最大可能地的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洋务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问题提问难度,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同难度的问题,如洋务运动的领导人物有哪些,时代背景是什么,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难度中等,以此给学生定下问题思考的范畴。然后再增加问题的难度,如洋务运动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历史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通过训练与完善来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3篇

一、善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爱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门学科感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发散思维。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基于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 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图表、翔实的史料信息和丰富的视频资料, 而且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譬如, 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 , 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反映侵华日军对中国人们所犯滔天罪行的视频和图片。在学生看完后, 笔者请他们用几个词概括此时的感受。学生给出了痛恨、愤怒和悲伤等词。笔者赞同:“痛恨、愤怒和悲伤是所有中国人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共同的感受, 但是同学们知道日本国内部分人怎么看待这段历史吗? ”笔者以多媒体上出示反映最近日本部分左翼政客否认和美化侵华罪行的言行的材料。在强烈的观点冲突下, 学生1不禁发问:铁证如山的事实, 这些日本政客为什么还要否认?他们是何居心?笔者鼓励学生自己解答。学生2答:他们自持经济实力雄厚, 才敢否认历史。学生3答:敢否认历史, 说明他们可能还有让历史重演的野心。学生4问:如果日本真有这种野心, 那么我们中国该怎么办? 学生5答:打一仗, 我们先发制人, 也算是为那些惨死侵华日军屠刀下的先人们报仇雪恨。学生6答:不行, 战争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要树立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的意识, 中国还是要建设发展自己, 综合国力比日本强得多, 才能不让历史重演。学生思维的闸门迅速打开, 争着提出问题、回答同学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悄然实现。

二、打造和谐课堂, 让学生敢问

1.允许学生插话。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敏捷, 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的。这种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 而这种迸发常常是不遵守时间规律的, 它可能是独特、精彩的奇思妙想, 也可能是模糊或是片面的错误想法。它一旦出现, 教师必须立即巩固它、补充它、利用它。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大胆地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讨论。譬如, 学习八年级上册大运河这一内容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我引用教材中的一段材料:唐德宗时, 有一次, 长安已经缺粮十天了, 当江南运粮船的消息传来时, 德宗竟感动地对太子高呼:“米已至陕, 吾父子得生矣。”一位学生在下面插话:“大运河流经陕西了吗? 它不是只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这些地区吗? ”虽然讲课思路被打断了, 但笔者及时表扬该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笔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其他同学, 请同学们帮助解答。很快就有学生利用隋唐大运河示意图找到了答案:大运河虽然没有流经陕西, 但人们利用黄河其他运河将大运河与长安联通。通过一问一答, 即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更丰满, 又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

2.赞美学生质疑。没有疑问的学生永远不会提问, 永远不会有创造。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就是最大问题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保障学生行使“提问的权利”, 使课堂充满疑问、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智慧。譬如, 教学“教皇奶牛的解放”时, 笔者帮助学生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17世纪初欧洲的宗教形势图》。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突然大声地提了一个问题:“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为什么不包括意大利的大部分和罗马? 地图会不会有错误? ”对于这位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非常高兴, 及时表扬他敢于质疑的精神, 并表示为他的大胆而高兴。对于他的问题, 笔者引用了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回答:“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 也非罗马, 更非帝国。”这位学生表示听不懂, 笔者鼓励他课后查找资料, 下一节课由他向全班同学解答。这位学生课后认真查找资料, 在下一节课上不负所望, 给学生讲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区别, 赢得了同学们尊重的掌声。自此以后, 这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上进, 其他学生会不时地站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 课堂不再死气沉沉、鸦雀无声, 而是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这样的课堂才是思维的课堂、创造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和谐的课堂。

三、创设生动的情境, 让学生能问

1.创设有趣的故 事情境。 一个隐含挑战性问题的故事情境, 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其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 并且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学习内容, 可以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与社会故事, 如烽火戏诸侯、三顾茅庐、玄武门之变、隋炀帝下江南、罪恶的“黑三角贸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以及历史人物的生活片段、趣闻逸事等, 都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产生疑问和探究欲望, 引导他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 真正明白一个道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创设突发性事件的情境。社会上经常发生一些突发的社会事件, 如马航失联飞机事件、幼儿园“病毒灵”事件、乌克兰局势、3·15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嘉兴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等, 用这些事件作为课程资源创设情境, 学生在了解某个事件的过程中, 会形成观点,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想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 思考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综上所述, 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各种条件,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高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 并积极指导学生科学地答疑解惑。只有这样, 学习历史与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而是乐趣, 这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质疑提问能力.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2.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4篇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实践和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怀疑、探索的心理状态。哈佛校训引用了主教曼德尔克雷顿的话:“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问。”即教育要追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疑问是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先声,是科学发明创造的台阶之一,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早、过于直接地把问题呈现给学生,欠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产生过程。这一误区,往往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使其感知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十分低下,甚至把没有问题等同于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历史课标中要求学生:“对课文的表述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据此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呢?笔者认为:

一、让学生树立信心,敢问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宽容、亲切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质疑问难、发散求异思维、别出新裁,启发学生一事多想,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正是这种好问的精神才使人类具有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同时它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绪,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大胆地问,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讲出他们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讲述中不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发展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让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提高学生提问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并乐于提问

教师本身往往也不善于发现问题,更何况学生,更有力所不殆之处,因此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问题意识。创设情境的方法,同仁们多有研究,本文就不再赘述。然而,是否教师创设的情境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都能为之兴奋,为之灵机一动?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怎样的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个人认为,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事半功倍。

例如在上《卓尔不不群的雅典》一课时,笔者从奥运会的马拉松项目讲起,这是我们学生熟知的。根据这个故事设问:为了向雅典人报告胜利的消息,斐里庇得斯拼死跑回雅典,假如是你,你会这么做吗?多数学生认为既然已经胜利,晚点知道也无妨。但斐里庇得斯却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什么?这个事实,就跟学生目前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与中国现实做了比较,发现:雅典不仅仅是给了每个城邦公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机会,而且还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去行使自己主人公的权利,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因此我们的许多国民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入手,最后又回归社会现实,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升华了学生对我们社会的认识,同时因耳濡目染于问题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追问习惯,形成问题意识。

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问

学生发现问题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为实现此目标可以尝试:

(一)从对教材的求同与求异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求同与求异的思维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约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寻找灵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以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各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二)从多角度设疑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积极鼓励学生缘疑质难,对教材、老师和同学询疑问难,或主动引导,或有意激发,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以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激趣设疑、悬念设疑、矛盾设疑等方法。

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维持思维的活跃性。

除此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材料、自由阅读卡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有的是深层次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好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大小。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走出去,想办法解决,以体现现代教学观。

实践证明:只要教学得当,学生是能够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将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成为主动探索者,以使学生的潜力得到真正挖掘,形成他们独立健全的人格。

我们的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源于质疑,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为了培养出时代所需的人才,作为历史教师,也应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大胆求索,培养出更多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5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50周年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 历史学家内文斯(Allan Nevins,1890—1971)曾经说过:“人类经过了世界大战的洗劫,现在正好像一条经 历了暴风雨的大船又再度驶向一个未知的大海。水手们需要观察星座,校正航向,而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正是悬 在天上的星座。”50年过去了,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禁要问: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是否成了“悬在天上的 星座”,起到了校正航向的导航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注意到并发挥了历史教育的功能? 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一问题,仅就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观念中对现实的再现能力,同时也指这种再现在它的不 同水平上的特殊形态。在心理学上,则指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历史意识,即是人 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 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 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 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1〕

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各国的历史教育目标中,均注意到历史意识的培养 问题。由国家教委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 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并规定要“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各有关部分将这一总的指导思想 列入思想教育或能力培养的要求。如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教学提出“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使他们认识到坚 持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以及“能运用所学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正确观 察和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世界历史教学中,提出“要树立奋发向上、积极改革、追赶先进的 精神”、“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以及“联系当今世界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 问题,运用所学的世界历史知识,加深理解”等要求。在美国历史教育目标的构成中,也提出“帮助学生形成 正确的历史思考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研究连续性和变化性的,对 当前和将来的每个问题,也只能以那些在历史上已发生过的事件和人们的看法为依据,加以理解和认识。这些 看法,决定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方式”。〔2〕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使中学 生“认识各时代对于今日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使之从其所处时代与本地区的关系上去理解现在所继承的 文化遗产,养成爱护和尊重文化遗产的态度”。90年代日本公布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高中历史课的目标为“ 加深对我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和生活、文化领域中的特色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具有对国际社会 能主动适应的民主和平的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需的自觉性和素质”。〔3〕可见,各国历史教育目标均十分重 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这是因为,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对过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另外,意识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同时,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渗透着思想教育 的要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等等,都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

用心爱心专心 1的。

近年来,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 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并实验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日本西谷稔教授在其1982年出版的《历史 教授学》一书中,专题介绍了1973年的一次中小学生历史意识调查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 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中,介绍高中学生对十五年战争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材料。我国上海的几位历史教师 在1992年对中学生历史意识作了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和论文《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初探》。我国台 湾地区则有黄俊杰教授1982年在一次中学历史教育研讨会上所作《历史教育与历史意识的培育》的专题演讲。此外还有徐雪霞教授1988年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意识的分析》等。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 遍的重视,除了其本身在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或功能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青 年以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的薄弱。徐雪霞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历史意识被学生接纳吸收的程度如何?证之今 日青年人与中年人的言行,无可讳言是贫乏的、低落的。在文化上,不知珍惜自身文化,破坏古迹,醉心外来 文化而不知取舍;在思想上,台独邪说谬行疑惑大众,扰乱心理;在商场上,仿冒猖獗、套汇移民、恶性倒闭 等事例屡见不鲜;在生活上,奢靡浮华无度,居安而不知思危;所见所闻无所认同于炎黄祖先,无所认同于伦 理道德。”〔4〕黄俊杰教授在1994年6月的一篇短论中指出:“造成这个时代的沉病的原因不一而足,至为复 杂,但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地缺乏历史意识,他们只生存在‘现在’的此时此地,他 们没有生存在‘过去’的历史时空之中,他们对于植源于‘过去’与‘现在’的‘未来’更是毫无展望。„„ 由于历史意识与时间感的双重缺乏,所以这个时代许多人心胸浅窄,目光如豆”,“究其原因,主要乃是由于 这些人在少壮求学时代,未能经由历史教育而培育他们思考人生问题的时间深度,使他们成为当前‘浅近利益 的俘虏’而不自知!”〔5〕从其他几处调查的情况看亦不乐观。例如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关于高中生对“十五年 战争”(1930—1945年)认识的调查中,157名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表示“知道的”仅48人(31%),“近期才知 道的”30人(19%),而“不知道的”有79人(50%);在另一次对88名学生的调查中,对南京大屠杀知道的 仅41人(47%):说明这些高中生有一半以上是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当被问及太平洋战争是何性质的战争时,88名学生中认为“日本进攻其他国家的”仅43人,也不到一半,其中竟然有12人(14%)认为是“解放亚洲 ”或“日本自卫”(各6人)〔6〕。上海某区在对12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有90人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 民共同创造的”(75%),另12人(10%)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回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仅18人(15%)。在被问到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时,虽有79人(66%)回答“历史发展有规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时有,有时无”,有7人(5.8%)回答“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在对战争问题的调查中,这120名高 中生有30人认为正义战争的标准是“符合本地区人民利益”(25%),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实力”(58人,占48.3%)。在对上海一所市重点中学251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保护意识 也有待加强,因为有34%的学生回答只是“不损坏”或“与己无关”。上述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也 是极其复杂的。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 和历史考察能力的低下,这些无不说明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全 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第一,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展的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无论是课 程开设的合理性,或是教材编写的适用性,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单一的必修课程结构的突破,有助于学 生历史意识的增强。从调查资料所显示的情况看,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历史知识面的拓展,而且有利 于学生将历史与现代的联结。活动课则更为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天 地。综合型“社会”课的开设,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人类与 环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历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同时 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科学方法论教育。”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极有好处。另外,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十分重要。历史教育与历史学研究不同,有些内容,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是必要的,或者是允许的,因为它有助 于历史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却并不重要,或未必合适。为使中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历史意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第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历史教学肩负着三项基本任务,即基础知识的落实、智力的发展和能力 的培养以及思想教育。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如前面所引的那些对“南京大屠杀”全然不知的日本高中生,怎能具有检讨过去、正视 现实、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呢?但是,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 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 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7〕正如前苏联的学生说的 :“我们头一次思考到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既是往事,又是当代的现实,是政治的。我们学会了思 考。”〔8〕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今年上半年,上海各中学开 展了一次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板报评比竞赛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嵩山中学,从 初预班(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确定主题,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设计与布置版 面,自己充当讲解,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意识。

第三,深入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既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调查 与研究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历史教育刊物或历史教育读物中,关于历史考试方面的极多(不是 不要,但不少是重复劳动),而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却极少。特别是对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目标、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方面,还需大力提倡和花更大力气。开展中学生历史意识的调查,对于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育质 量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问题,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对88名高中生的调查中,有关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信息(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从电视中获得的72人(82%),教师处获得的65人(74%),母亲处获 得的57人(65%),电影中获得的56人(64%)。上海某区对初中136名学生的调查也表明,从影视中获得历史 知识的人数比课堂教学要多10多个百分点。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来源及原有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将 带来极大好处,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和发展的研究,英国同行们已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验,积累资料,从而作出科学 分析。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将给我们以启示,推动关于学生历史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工作的进行。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教学质量

问题意识是人们产生疑问和困惑时,努力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人们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历史学科的过去性要求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历史学习中,历史问题意识作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是学生能够在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究。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提升核心素养,同时,又在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而推进学生素养和思维的双向进步。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三方面,对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教师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1)教学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有的历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授历史知识以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主,很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罐子”。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不用说让学生探索新事物、了解历史事件的深刻含义了。学生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质疑,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被抑制,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难以提升历史教学成绩和学生历史素养。

(2)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历史学习中,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师在黑板上大量的板书。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板书抄到笔记本上,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进行突击背诵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能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但也只是照搬,缺乏分辨是非和探索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教育方式的约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教师及家长都比较重视升学率。他们认为学生考进一个好的大学就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因而忽略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忽略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往往视历史为副科,认为可学可不学。这样的定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索中获得新知,产生新的灵感。教师要制定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方案,在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更好地总结学习所得,更好地分析史料,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较差,问题意识薄弱,而且历史学科是通过大量文字进行讲述的,在很大程度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从问题中了解历史,从问题中学习历史。

(1)以问题意识为教学核心。教师要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的教学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尽情地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探究问题意识培养途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参与教师所提出问题的讨论,在参与中发现、探究、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有专家研究过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数据证明在教学中使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更易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水平,以便于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影响下,思维会更加活跃,探究欲望会更强。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程度上“问题意识”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学生不再是教师讲课的倾听者,而是课堂的主宰,会表现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四、结束语

历史问题意识的养成,是养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体现历史教学核心价值的精髓,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7篇

摘 要:高中时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辨别事物的能力,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对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作用。历史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课程,极具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方面有着自身的学科优势,也是培养民主意识的有利平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的内涵包括:平等意识、人民主权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的与民主意识相关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挖掘出这些资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一、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民主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在其中加入“民主意识”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为课堂教学规定方向,为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保驾护航。

如学习“卓尔不群的雅典”这一内容时,笔者便在教学方案中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并能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W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这三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2.学生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情景中的人物行为,对于本课知识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2.通过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这样就能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公民意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1.讨论法

讨论法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分享自己对某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且讨论法教学本身便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此种教学方法。

如,学习“罗马人的法律”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围绕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①如果你是当时的罗马法官会怎么判呢?②如果你是平民面临上述的情况,你是否愿意,当你的权利受到不公正的损害,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能明白权力的重要性,也会明白人权的重要性,更能明白在一部法律形成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牺牲与代价,这样他们就会对法律产生敬畏感。

在课堂上使用“讨论法”教学,不但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且通过讨论,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也就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民主意识也就会得到培养。

2.情景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入适当的教学情境,如此,学生才能更加理解教材内容,他们的民主意识自然能也能得到培养与发展。

如,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黄河颂》这一首歌,让学生感受到磅礴的气势,之后,笔者又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辛苦与鲜血,从而激荡起学生胸中热爱祖国的热血。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爱国热情就会得到增强。

再比如,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播放一段反映旧时期社会礼仪的视频,比如,见面要磕头、请安,称呼要称其为“老爷”、“大人”等;再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本章节的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这一节的内容,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平等的理解会得到加深,这有利于养成他们的平等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语言描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的民主意识就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很大提升。

三、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传授知识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大胆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培养自身的民主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访基层组织,让学生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权所在,从而对权力以及权力行使这两个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与“民主意识”相关的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回答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但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还感受到团体力量的强大,这样一来,学生的团队责任感也能得到极好的培养。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辩论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如学习“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设置了一个辩题,“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让学生围绕这个辩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也能体会到群众对“民主”的渴望。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挖掘教材内与民主意识相关的内容,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代城.浅议民主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09(09).[2]陈林.历史课堂应加强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04).[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出版社.作者简介: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或者处理的实际问题或是理论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会促进人的思考和探究, 从而逐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也能够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让老师能够很好地运用差异化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学习。

一、积极引导, 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学会发现问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 发现是创造的根源所在。例如在教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节课的时候, 可以运用一定的历史材料来创设有关的情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如对其中“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知识点讲解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立体的图片, 让学生观看, 并在观看中, 让学生思考:“中国当时的局势和国情是怎样的?”“之后我们党走的是哪一条道路?”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更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一定的加强。

二、认真指导, 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问题的提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的, 面对同一事物, 学生都会思考出不同层面的东西出来, 只是很多学生不愿意或是害怕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是一种学习上的障碍, 需要老师去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并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 才能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当然, 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以自己掌握和学习的内容为基础的, 这样, 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去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耐心倾听,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论是肤浅或是不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 我们作为老师都要耐心倾听, 并且在思维方式上或是思维的角度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能够有勇气、有动力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之中, 老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 平等地和学生进行交流, 不要挖苦学生提出的那些不合常规的问题。[2]老师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 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提问题的心理状态, 所以, 老师需要耐心地倾听, 认真解答, 消除学生不敢、不愿提出自己问题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高涨起来, 思维能够更加活跃, 从而更好地来完成学习的任务。

例如, 在教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三节课时,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三个运动的时代背景、领导人物, 以及运动的主要目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这些方面来思考问题。当然, 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及在这些问题上思考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之后, 老师通过相关的引导来教学并给予解答。这样一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而且让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为学生能够娴熟地掌握知识点打下了基础, 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加强训练,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老师必须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能来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激发。对学生思维技能的培养,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 并将平日里一些粗浅的认识、不明确的联系进行强化, 串联起来, 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水平了。当然, 老师也要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让学生能够不受传统的知识和思维的局限, 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面来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的藩篱, 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查找资料, 主动地向他人请教, 让他们在知识储备方面有更多的积累, 也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 让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思考, 更好地创新。

总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培养学生拥有问题意识,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米玛措姆.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 2014 (28) :184.

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第9篇

一、树立问题意识,发展多向思维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习《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这一课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栏目是重点。教师在安排学生阅读之后,可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要求各组结合阅读后的认识,联系以前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结果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为什么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此时的军阀割据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有何异同?从提出的这些问题看,不能不说明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强的,其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应用“你的想法很好”“我没想到”“大家给他掌声”等语赞许他们的一得之识。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有些学生知识面的宽广度甚至超过了教师,这是不奇怪的,要鼓励学生敢于超越。创新教育就是要鼓励超越!如果教师能够重视这种力量的存在,会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并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解答,特别是对学生提出有创意的设想或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绝不能吝啬自己的赞赏,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二、科学整合教材,丰富“问题”资源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依据课标提出的改革要求,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大胆取舍,实施再创造,把历史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设计成一个个有梯度、逐层深入的问题。如《三国鼎立》,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以2万军队击败袁绍10万大军?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哪些保证?让整个课堂始终以“问题”为焦点展开讲述、阅读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熬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就每篇课文看,编者首先在导言中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中心问题。继而在课文中间安排两处“动脑筋”,“动脑筋”是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進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另外,每课后还有两个“活动与探究”,设置“活动与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的设置,为我们创造性的教学,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提供了便利,我们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问题资源,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思维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并加以高度的肯定和赞扬,教师一定要随时随处保护学生勤于思考的积极性。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如教学《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秦始皇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知道这长城是用来抵御谁的吗?匈奴是我国秦汉时期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那么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怎样?这些问题蕴涵着一些学生急于知道的问题,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对甚至相反的角度看问题。如教学《辛亥革命》时,可引入“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加深理解。类似的还有: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等。通过这些案例,可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探究历史本质的能力。

总之,在今天,历史教学更应重视“学法”研究,作为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增强问题意识,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之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檀景润.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5(8).

上一篇:以宝贝为话题的散文下一篇:高考禁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