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2024-05-12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精选6篇)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1篇

肖培东

很高兴因为益民的课,我能再一次与罗兰相遇。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我读着《罗兰小语》在求职路上辗转奔波,干净清新的文字平淡中带着感动,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焦虑的心田。“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就不如因势利导,迁就环境,由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记着这般清新隽永的话语,我很快在那陌生遥远的土地上站立起来,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

《秋颂》里的秋天,明朗而闲适,带着罗兰个人独特的风格,读着读着,我们就会进入那个纯净高远的世界,忘却笼罩我们身心的无限雾霾和俗尘。“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罗兰的文字却是很自然地带着她的修饰,又纯净地让你看不到有何刻意,“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其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她用淡淡而诗意的语言描画了一幅秋景图,又处处显现着人的品格和她的人生态度。“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诗化的语言与句式,浓情的点染和描绘,是其外在的美;而态度的旷达与淡然,思绪的透澈与洒脱,则是其内在的美。作者不仅仅是颂秋,更是歌颂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感性和理性的糅合,让我们无限神往着清淡脱俗的秋天和洒脱自然的人生境界。读到最后,我也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罗兰用她充满哲理味的句子告诉我们全部。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2篇

.11.17,龙华新区初中语文首届“名师课堂”请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上示范课和做小讲座。一共上了三节课,上午在龙华中学给高三的学生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下午在玉龙学校初中上了两节阅读课,课堂精彩灵动,启人深思。在课堂如溪水般流淌的过程中,我“处处志之”,虽“不复得路”,然获益匪浅。下面我把上课过程中,他启发我思考的思维碎片记录下来。

一、高三作文指导课

1.写作就是从观察到思考逐步内省的过程,从思考到角度的选择;从外部的活动慢慢渗透向知识内部的结构习得;

2.以自己写作的感受教学生写作;

3.由具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自然转合;

4.由文章的构思走向语言的学习,水到渠成;

5.极尽所能的用朗读来感受语言,习得语言;

6.师生的活动精彩在活动内部的对话,而非活动本身的设计;

7.写作需要凝视。凝,是聚神思考;视,是细致观察。

8.写作,是趋向自我“言语生命”生长的过程。

9.教学,一定是一种唤醒;教育,没有差生。

10.教师的语言和思维,是学生的习作的最佳范式;

11.知识,不是课堂的纽带;课堂的纽带,一定是情感。

12.把学生激活了,教师也不隐退,而是站在更高点继续呼唤。

13.学生的呈现,可以说明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

14.课堂下水:

我想

它是为每个杈丫而来的

绝不仅仅因为那些

待哺的孩子

因为她知道

仅仅看见自己的内心

就会丢弃了窝外世界

那么窝里的

永远会遭遇

某一片树叶的阻挡

杈丫

为这鸟窝

鸟窝

也为这杈丫

因为都是生命

15.写作,是一种生命参与。写作,是一种阅读缝补。

16.课堂是苍白的,生命将是苍白的。

二、听《春酒》随想

1.学生不熟悉文本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继续读。我们都知道,但做不到。心中有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停下来。

2.读“春酒”二字,就像给学生买了一双鞋,让孩子走出不同的路。买鞋,容易;想到买鞋,那是智慧。因为,买鞋给学生的时候,他早看到了课堂的远方。

3.带着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言语形式,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言语特殊的地方,往往是作者最用心和用情的地方,读进去了,情感自然流淌出来了。这,需要讲吗?

4.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的最佳交流方式。朗读,就像画素描,画着画着,形体有了;画着画着,明暗有了;画着画着,情感流进去了;画着画着,感受出来了。

5.能把最没有色彩的文字,找出来,读好了,语文还会没有色彩?

6.教师将文字的重组,是用特殊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作者写作缘由,当然,这就必然让学生了解了“这一篇”是如何写的了。

7.一位优秀语文老师,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文本,要有洞察力;对教学,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三、听《植树的牧羊人》随想

1.把教材用好,是我们对教材最好的理解。用教材,最低的要求,就是把编者的意图付诸你的教学。

2.教语文,我们应该关注什么?说得玄乎一点,就是关注学生30年以后如何读书写作。什么才是让学生离开学校后最重要的东西?我认为是他们在课堂上形成的习惯。

3.课堂的灵动,也缘于教师对文本的熟悉与透彻。

4.语文就像橘子,只有去掉油滑的皮囊,我们才能看见朴实无华的肉囊,然而,朴实的,才是最根本的。

5.我们的教学触角应该去哪里?可以去文章章法那里,可以去具体写法那里,可以去某些句子那里,可以去某些词语那里……对,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如何去呢?如何去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只不过肖培东老师做到极致了。

6.学生的训练一遍不到位的时候,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拽着走,他却停下来,等一等,帮一帮,扶一扶。这就是良心。

7.如何习得言语?就是慢慢地嚼,慢慢地嚼,嚼着嚼着,味道就出来了。

8.课堂上,教师影响到位了,学生会不断地给你送上惊喜。

9.这节课,如果用一段文字描述的话,那就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容淡定,引人入胜。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3篇

和学生聊天,谈谈在中小学经常写的作文,竟然那么有趣。整理了一下,你们有写过吗?

1、下雨天,没有带伞,看别的同学一个个回家,望着越来越大的雨,好焦急啊。这时,一个熟悉的瘦小的身影,是妈妈,妈妈给我送伞了,那么大的雨水哦……

2、半夜,发高烧,外面一定下雨,我迷迷糊糊。妈妈或者爸爸(一般都是妈妈),背着我,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医院走去……

3、考试考不好,心里无比失落,感到一点希望也没有,这时,妈妈(爸爸,老师,同学)来了,鼓励我,顿时,一股暖流……

4、路上,一定会遇见一清洁工(或者三轮车夫),我肯定开始看不起他,觉得他破破烂烂,可是后来,竟然帮助了我,顿时,形象高大了起来。

5、运动会上,我跑步,大概一千米,跑了一半,我肚子痛,我跑不动,这时,同学们喊“加油加油”,顿时,无穷的力量……

6、他是我的好朋友,是我的同桌。可是,发生了一件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后来,我们和好了。或者,他要转学了,送了礼物,哦……

7、爬山,一定是爬到半山,路越来越难走,山越来越陡峭,我想不继续了,这时,一个声音传来……

8、考试,我们是好朋友,他考不出来(或者我考不出来),求援。小纸条?要不要偷看?要不要给他抄?后来,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哇,我好诚实!

9、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对妈妈说了一声“生日快乐!”,妈妈含泪说:“孩子,你长大了!”

10、我遇到了挫折(一般就是考试,或者竞赛),我落寞地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它给了我力量!

11、路上,遇到老人摔倒了……

12、公交车上,一个老人颤巍巍地站着,让座的思想斗争开始了……

还有我们经常会用的词句,应该是这样的:

1、阳光明媚

2、万里无云(晴空万里)

3、兴高采烈

4、忐忑不安

5、神采奕奕

6、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7、天空瓦蓝瓦蓝的

8、光辉的形象

9、我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10 、记得有一天

11、啊!你是多么的高大!

12、母亲!你像……你像……你像

13、多少年过去了,我始终记得他

14、川流不息

15、瓢泼的大雨……

16、这时,我眼前浮现出……

17、啊!多么快乐的一天啊!

18、他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

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你们还能记得哪些吗?关于素材,关于语言。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4篇

12月7日上午,有幸喜听钱梦龙老师、肖培东老师及黄厚江老师的三人合作《愚公移山》。

一开场,钱老师就问读书的内容,一句“年且九十”,用自己的年龄和形象引导学生明白“且”字意思。接着重点来了,通过学生的自读来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山理解“方”,“万仞”。问多少人,明白这是讲两个老头的故事,对人物的语句进行有效指导。而肖老师则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朗读愚妻与智叟的句子,发现愚妻和智叟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甚矣,汝之不惠!”等句式特点,特别是朗读中体悟两人的态度担心和反对。随后黄老师对“曾”字及文章主题进行导读,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寓意,同时还进行了有效拓展,想象人物对话要求紧扣文本知识。

一节课三人同上,纯文本教学,没有任何辅助资料,就带着学生进行朗读、感悟,并进行了文言并重的经典教学。既有文言词语,比如“且、曾、毛”等词语,还有“如……何”、“甚矣,汝之不惠!”以及省略句的句式知识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品味,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水到渠成。三人之间衔接如此无痕,为什么呢?

用钱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读书。学生能学明白文章,虽有老师的教学引导,更多的是自己认真去读文本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学会了自读文章,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那么老师教学生也就省力了。老师们的问题扣着阅读的方向,让学生的脑筋动起来,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语言的解读,这就做到了语文的味道。语文课就是这样玩出来的。而文本的拓展,让学生发现此文在现在生活中还应有的价值。黄老师的寓意分析就带领学生循着文本明白道理。

这就是真实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不借助外力,原生态的素读文本。读是理解文章最朴素、最有效的方式,文言教学离不开诵读。学生的自读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学生的品读懂得了重点句子的蕴含,学生的拓读明白了寓意。老师们演绎的教学把“文言、文章”和谐统一,文言知识是文言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主轴和基础。三位老师都重视,使得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同时在诵读中体味了文本的意蕴。合宜的阅读教学,把语言的体味和文本的寓意有效融含,使之成为今天的经典。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5篇

今天,听了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两节课:四年级的语言训练课和新入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卖白菜》。课已结束一天多,但来自肖老师的关于语文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却绵长悠远……

教语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颗文学的心,给孩子一颗神往阅读的灵魂,那是课堂上最伟大的生成。这样伟大的生成,在肖老师的这一节语言训练课上可谓俯首皆是:鸟儿的鸣叫把树林子染绿了、这是一只年轻的鸟儿、我要像森林一样呼吸、每一个字都是长在书上的小草、金色的小孩子们散落了一地、忘了的诗句散落一地……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成了诗人,成了童话作家。他引领着孩子们走向诗意、美丽、童话般的语文世界,走向充满想象的文字天地里去塑造这个世界的美好。

语文,从来都不是为了奠定我们的生存,而是引导我们去好好生活。肖培东老师在《卖白菜》这一课上做到了这一点。他引导我们走进莫言笔下那个极其穷苦的年代,去解读比穷还“穷”的究竟是什么,比穷还“更坏”的事是什么,文中的老太太和“我”究竟是“穷”在哪里、面对物质上的穷苦如何有尊严地活着……课堂的最后,我感动了,我不由再次去读文章中那句唯一的令人欣喜的一句话:“你看看它,你看看它……”是啊,这不就是好好地生活么?那么鲜活那么生动地活着!我的内心开始丰盈起来……于是,我们阅读,我们思考,我们丰富,我们提升……这些,都源于“语文”这块基石的存在。

肖老师就是这样,在他的语文课上清清地读,浅浅地教,却教出了智慧,教出了语文的深厚。他总是这么善于把自己积累的“清浅”“糅合”“融化”,再“糅合”再“融化”,最后化成语文课堂上一道道令我们景仰的风景!

瞧,这不就是他么?江南才子肖培东:儒雅淡定、沉稳谦和、清秀俊朗、朴素平实、含蓄内敛、清幽馥郁……举手投足间,全如永嘉山水,楠溪风致:儒雅,温婉。

课犹未尽……唯有景仰,以语文的名义。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 第6篇

读到第四遍,我决定把《斑羚飞渡》课例整理到我的电子读书笔记本里来。不知为什么,这个课例,越读越耐读,越读越有味--就像生活中有一种人,乍看普普通通貌不惊人,然而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叫你禁不住被他(她)吸引,甚至下意识地想去模仿。

仅从课例三大板块的名称来看,这个课例确实显得很普通:“整体把握”“灿烂的飞渡”“灿烂的背后”,没有任何噱头;但从小说主角斑羚开始,解读“飞渡”,理解“灿烂”,这条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主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斑羚飞渡,是 的飞渡”,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对话紧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仿佛玉碗中的水,不断注入,不疾不徐,清澈香醇,碗中的水位自然上涨,却不漫不溢,直到碗口形成巨大的张力,碗中的莲也丝丝缕缕飘散出清香来:妥帖、自然、轻柔、舒缓。

肖老师的课是长在朗读里的课,一个“咩”字成就了肖氏《山羊兹拉特》独特的“这一个”。我把《斑羚飞渡》里的朗读抽出来观察,发现肖氏朗读不炫技巧,不玩花样,肖老师的朗读指导重在品味词句的意韵,学生在得“意”之后肖老师又让学生再回到词句中读“言”,所以学生的朗读“得意”也不“忘言”,得“筌”又得“鱼”。比如:

生读: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这里,学生照读课文,语速很快。肖老师是如何指导朗读的呢?他说:

不是只有快速就完成了这部分朗读的,“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但有些动作要拿捏准语调语气,一味读快了就啥都找不到了。

这里学生读得比较快,但又似乎“快”得不够味,不得劲。肖老师肯定了“突然”一词是要读“快”的,但他没有进行打节拍式的技术指导(因为朗读是“技术”更是“艺术”),他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意会”:“突然”是要有“快速的启动感”的。什么叫“快速的启动感”?我想象应该如同警匪片里摩托车猛踩下油门绝尘而去的瞬间:紧张、悬心!在这里,肖老师没有把朗读中的“快”机械指导成音乐中的1/4或是3/4拍,而是用了一个具体的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词“启动感”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因而学生的朗读就是建立在由肖老师的语言启发出的自我联想、体验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代入感”很强的朗读指导方式,它告诉学生:朗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也是需要加入读者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所以,肖氏朗读指导说到底是一种“品”,一种“悟”,是“因意求声”,不是单纯的练“声”。

我读肖老师的课,一看他如何指导朗读,二看他如何点拨和追问,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真功夫。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材料索引甚至文本解读都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但他在课堂上直面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生成时自然吐露出的话语,必然是他自己的东西,掺不了假。

看下面这个片断:

一个学生回答“这是 的飞渡”时说“这是‘拯救种族生存’的飞渡”,并朗读第14段“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肖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点拨“哪个词最能体现‘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意味?”生答“赢得”,肖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寻找句子中“隐蔽起来的东西”,生答“竟然能想出”,师肯定并追问其中哪个词最有味道,生答“竟然”,师顺水继续推舟:“竟然”说明什么,生答:

“斑羚很聪明,能想出这样意想不到的方法来。”

“它们很机智,在生死关头想到了很难想到的方法。”

“斑羚很果断,它们很勇敢,对牺牲一点都不畏惧。”

肖老师总结,这一句既写出了飞渡的惨烈,也写出了斑羚的智慧和英勇,接着继续指导朗读其中“很强烈也很复杂的感情”,生自由朗读。

这个教学片断中的点拨是将学生所填入的叙述性的短语“拯救种族生存”一步步引导到形容词“聪明”“机智”“英勇”的过程。跳过这一段,我看到肖老师在总结“这是 的飞渡”是出示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显示的是肖老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预设回答:

PPT显示:

无奈的 残酷的 悲壮的 智慧的 精确的

勇敢的 坚定的 宁死不屈的 充满牺牲精神的

有尊严的 高傲的 从容的 快速的

团结有序的 自觉的 生命传承的

……

依据肖老师的预设反观刚才这个教学片断,我感觉学生回答的“拯救种族生存”似乎和老师预设的“生命传承的”意思更接近,如果是我,在学生回答之后,也许就会往心里的预设上靠,但肖老师没有,他的牵引不是强引,他没有把学生的发言当成完成自己预设的走过场的“跳板”,而是真正贴着学生的已有理解,一点点,耐心地抽丝剥茧,慢慢地,在学生的理解和老师自己的理解中寻求一种共识点--就像在火塘里生火,细细地拨弄着柴草,直到柴草下的火苗一星星、一点点生上来。在这样的点拨中,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提升,一步步清晰可见。

王君老师说培东老师课堂素材的干净已经到了“有洁癖”的地步,说实话,我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喜欢链接引用一些名家名言,仿佛这样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我也喜欢精心准备一些过渡语,把它当成是课堂行进过程中的“提拉术”。我读肖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的总结语,感觉这些话语不是那么规整,不是多么华丽和深邃,但却都挺“走心”,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去。

比如《斑羚飞渡》最后的结束语: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小说中的猎人和斑羚都只是符号,他们不一定都是人和动物,但他们身上一定有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情绪。这片灿烂,其实代表着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我们看到斑羚悲壮的身影,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看到残酷竞争下的生存之道。同时,我们还应读出我们应有的反思,斑羚用尊严的背影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在这片灿烂里接受精神的洗礼。桥是用来渡人的,可是,我们却慢慢失去了我们心灵走向洁净走向崇高的桥。最后一句话,除了这个灿烂以外,我们还可以抓一个动词,“消失”。灿烂,是不应该消失的。如果曾经消失的话,就让我们重新找回。那悲怆的咩声,那灿烂的飞渡,是否能让我们如梦初醒?是否能让我们找回我们的精神之桥?”

这样的总结,谈不上有多么简洁深邃,但每句话里都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印记,比如“悲壮”“尊严”“生存”,因而,坐在课堂里的学生都可以从老师的总结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获得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也应验了肖老师在课堂开始纠正易校长所说的“期待肖老师的课”为“期待我们大家的课”,这课,真的是大家的:肖老师的、学生的、听课老师的,还是读他书的你、我、他的。

一“课”天然万古新,在丝丝入扣的点拨和声声动情的朗读背后,我感觉肖老师沉静的目光正从他明亮的镜片后,捕捉着眼前的一行行文字,将它们放到自己的心上,一字字地,解码文字内里的情和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罗兰《秋颂》肖培东(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对罗曼·罗兰悼辞08-23

沉默的紫罗兰06-22

写给秋天罗兰阅读答案05-16

诗歌:紫罗兰,落叶06-05

罗曼罗兰《名人传》读书启发07-05

罗兰之歌读后感09-02

紫罗兰作文500字_初二作文07-09

上一篇:少年宫轮滑组活动总结下一篇:落实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