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2024-07-24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精选6篇)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第1篇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胡力吐中心校 王凤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识,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去。”①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意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

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①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 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 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注意内容的呈现、展开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为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2.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

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例如,“分数的产生”提供古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帮助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 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其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适当后移,不再安排在本单元中。其二,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在一起教学。其三,将以往“约数与倍数”的部分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即: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同样,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的螺旋上升。(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不再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进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关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本套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讨新知识。例如,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还是约分、通分的给出,教材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

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º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材的编排,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先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等,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加强直观教学图形的特征。例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让学生观察钟表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认识它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判断某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和“剪开”,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则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教材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套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

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关于统计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众数,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例如,众数的含义是通过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得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本册教材所选素材涉及到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粉刷围墙”和“打电话”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册教材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的数学方法的奇妙。教材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例如,安排了 14个“你知道吗?”6个“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材还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规律的活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内在动机。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又能够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整体内容分布: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统计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应用 1.粉刷墙壁 2.打电话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第2篇

一、习作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个总体目标下,《课标》在前两个学段习作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小学5-6年级(第三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懂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习作教材内容

1、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2、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习作、辩论)。

4、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5、请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写出一两个事例,要写真事,讲真话,题目自定。

6、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7、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题目自定。

三、习作教材解读

仔细研读本册教材安排的七次习作内容,它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

1、体裁多样化。

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宽,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为学生学习不同体裁的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教材编者因势利导安排多种体裁的习作,可谓恰到好处。本册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但有记实性的作文,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还有想象作文,如:“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另外,还有“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的想法写下来”、“按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等等,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体裁的多样化,既增添了学生的习作训练的丰富性、新鲜感,又能使学生品尝到多种习作成功的幸福感,激励学生尝试新的习作形式的欲望。

2、内容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让生活走进语文、走进习作,让语文、习作走进生活。语文的源头、习作的源头在生活中。让学生用身心经历、感受、体验生活,使学生感到习作是生活所需,生活为习作提供了可能。教材内容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例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还有什么比这些小能人让学生熟悉呢!他(她)就在自己的身边,他(她)和自己朝夕相处,自己对他(她)了如指掌,写他(她)那是太容易了。再如习作:“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这种根植于学生生活基础上的习作训练,就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习作和生活就融为了一体,习作就成为了生活的一种自然的自我表露,写真事,讲真话,表真情就不在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成为习作内在的必然。

3、表达自主化。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课标》提出的重要的写作理念。为落实这一理念,本册习作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首先,在“写什么”的问题上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例如《习作5》:“请你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一个“等学科”,一个“等方面”几乎包括了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小能人,自由选择的空间何等广阔。再如习作7:“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限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一个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任意驰骋的空间。这样有利的条件,这样广阔的空间,任学生选,任学生挑,任学生利用,无拘无束,挥洒自如,学生还会愁没啥写吗?其次,对于“怎么写”的问题,教材没作什么限制,学生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存在任何条条框框,真正达到“我手写我看,我手写我想,我手写我说,我手写我做”。第三,题目多由自己定,本册习作教材严格遵循《课标》“提倡学生自己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原则,习作题目多由学生自己定:例如《习作1》,写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己定”;《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习作5,请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题目自己定”;《习作7》写一篇想象作文,“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有些习作干脆不提题目的事,让学生自己做主,例如《习作3》、《习作6》,怎样命题,命什么题均由学生自己当家做主,这种习作方式也为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坡度,为学生写作文增加了有利条件。

4、培养观察能力

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写好纪实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本册习作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习作1》指出:“有些文章是经过对某一事物的多次观察才写成的,《二八月,看巧云》的作者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二八月的云巧在形状和色彩这两个方面。就形状而言,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的形状又是多种多样,且变化多端,而这些变化绝不是一天中所能观察到的。”这就是要告诉学生要经常观察,长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才能有较大的收获。还告诉学生“观察时注意自然现象的变化,善于比较”。也就是说,观察要注意方法,还要学会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发现新的东西,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另外,观察还要有重点。观察要在仔细认真的基础上,抓住重要部位进行重点观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突出重点。例如习作4的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作者就没有对整个参观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一一介绍,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学生:观察也要突出重点。

5、激发想象能力

《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即便是记实性作文,也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幻想和想象,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如果把作文比作一只雄鹰的话,那么记实和想象就是这只雄鹰的两个有力的翅膀。少年儿童正处在幻想的年龄,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幻想和想象,如果给他们适当的话题加以引导和激发,那么他们心中的奇思妙想就会变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例如习作7:“月缺月圆”是怎么回事呢?课文《望月》中的小外甥说,月亮是天的眼睛,它每个月都要睁大了看人间一次,困了,就要闭上。这是多么富有创造力的有意思的想象呀!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限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

短短的富有感召力的两段话,再加上充满奇特想象的例文,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会儿上天和星星捉迷藏,到月宫看玉兔玩耍,观嫦娥跳舞;一会儿成神仙,驾祥云穿梭于太空„„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无所不往,无所不能。

四、习作教学建议

1、正确领会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

认真钻研习作教材,正确领会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这看起来似乎是老掉牙的观点,但它确是搞好习作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我们知道,苏教版国标本3-6年级各册课本的基本框架是“两根柱子,一条龙”。习作便是跟阅读并峙的另一根柱子,它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认真钻研习作教材,弄懂本册习作的目标要求,弄清它在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中所处的位置,惟其如此,才能胸怀写作教学的大局,才能做到习作教学的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2、充分利用好习作教材资源。

尽管我们经常听到“不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样的说法,但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参加过语文教材编写的同志都知道,古今中外的文章浩如烟海,精彩绝伦的文章也不乏其篇,但能作为教材的文章可不是那么好选的。其原因是:作为教材的文章既要规范,又要精彩,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好不容易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文章,但深入研读以后,仍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妥,于是编者需要字斟句酌,反复加工,花费多少心血,最后才能与教师、学生见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资源是学生需要的最纯洁、最高质、最安全的精神营养品,是教学的首选。充分利用好教材这种优质资源,是极为必要的。翻开苏教版国标本的习作教材,无处不体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和巧妙设计。每次习作的话题都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智慧,都是为激发学生习作积极性而精心编写的。例如《习作4》,读了这篇例文,大家一定会感到龟山汉墓的确是“中华一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这篇例文正是抓住了一个“绝”字来写的。

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就没有一处一处地写,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每次习作的例文都印在仿制的作文格上,看上去就是一篇字迹工整、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用的是孩子的口气,写的是孩子们的生活,说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情。如《习作7》的例文,就是段立男同学看着迷人的星月,产生了更奇特的想象。另外还有精美的插图,也为开启学生的思维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编者提出的习作要求,都是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写作而提出的,教者一定要领会好,把握准,用得巧。如《习作6》,“用你的笔介绍一下这个人吧。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当然,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尽管教材是精品,就像人生活一样,不但要吃精品,还要吃一些粗粮、蔬菜等。习作教学也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3、创设乐于习作的氛围。

苏教版习作教材的编写特别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目的是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让学生喜欢表达,乐于表达。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乐于习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习作。例如《习作1》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播放具有动感的“蓝天云彩图”,让学生一遍看一边想象,这些云彩分别象什么?把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结合起来。千姿百态的云朵会让学生激动不已,五彩缤纷的世界更让学生眼花缭乱,此时教师顺势激发学生,刚才,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一幅幅美妙画面,朵朵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朵朵彩云,形象万千,色彩斑斓,如果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真是有说不完的内容。”然后请学生自己试着说,同位补充着说,指名说,评说等等。一旦表达的氛围、情境创设出来,学生的知识储备被打开,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学生的表达将如泉诵。

4、精心指导,巧妙点拨。

虽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受年龄、视野、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有许多未知和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习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选材、构思上受到阻碍。学生往往只关心到老师、同学、家长等,老师可适时让学生看看图示,想一想社会上还有那些人值得自己喜欢或崇拜,或者从各种媒体上介绍的典型人物中去选择。同时,要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去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从写作方法上予以指导和点拨。学生的习作练习不必传授过多的写作知识,但如何开头、结局、布局谋篇等适当地予以指导和点拨,还要有好处的。三是在语言表达上。儿童的生活语言是鲜活的、有趣的,但往往又是不那么规范,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达。

5、习作训练要前伸后延。所谓前伸,就是习作训练要提前布置,让学生知道习作的要求,为习作训练提前搜集有关资料,做好习作准备。所谓后延,指习作练习成篇后,隔上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读读习作,又会发现许多不足,或删减、或增添、或修改,使习作更加完美。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第3篇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生命———发展生命;知道生理———调节心理———遵守伦理——懂得哲理———明白事理;珍惜生命———快乐生存———幸福生活。

二、教材的重点知识

1. 生命教育

认识人的出生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地球上的多彩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精神生命、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爱惜自己、他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生命更加精彩。

2. 生存教育

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一个幸福的人,必需从小立志,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的缺陷、不要轻言放弃;树立法律意识,要向他人学习,具有团队精神;当危险来临时能机智面对;认识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3. 生活教育

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学会与人正常交往,能与异性友好相处;能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并与别人分享快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幸福来源于生活中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追求,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或工作上表现得更好,更长久,个人的幸福与家庭、民族和国家的幸福是有联系的。

三、教材体例

本教材按生命、生存、生活单元编写,生命教育单元4课,生存教育单元6课,生活教育单元5课,每课有2至3个分主题。

每个单元都配有一首以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诗,充分体现了人文的特点。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有意义的,学生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

每课一般由资料导读、活动体验、分析讨论、知识链接、实践活动、感悟与评价六个版块组成。资料导读版块为提供一个与本主题有关的、典型的案例或故事;分析讨论版块主要是在学生阅读资料、活动体验后开展的交流反思活动;活动体验版块主要是提供一个活动方案,通过图文,向学生介绍一个个设计科学的、经典的、多数能在课堂或在学校能够完成的,学生能够亲历体验的活动;知识链接版块主要是补充与本主题有关的一些知识;实践活动版块一般是一个中长期的实践活动;感悟与评价版块为学生学习每个主题活动后的一个学习质量评价,也是将评价手段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观其行为的一个体现。

四、教材具体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1. 生命教育

(1) 我们的成长

教材由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父母从哪里来、他们哪里去了四个分主题构成。通过图片资料和填写框图等,认识人生命的诞生、青春期的变化、血缘亲情关系、自然生命是有限的而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是无限的。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讨论,并认真完成第四页方框图。

(2) 尊重你我他

教材由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劳动成果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资料导读、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认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劳动成果、人格等)的重要性。教材中的每幅图都是一个故事,如第6页图3不爬变压器围栏;图4如何食用野生菌;第7页图1将田埂上的草打结,导致他人伤害等。

(3) 我们在一起

教材由多彩的生命、和谐的生命、生命受到威胁、消失的动植物四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尊重、珍爱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还可补充身边的资料,也可让学生查阅资料。

(4) 谢谢您的爱

教材由我记住了你、表达感谢、献出你的爱三个分主题构成。使学生学会感恩,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教材第15页组图为一个受到资助的同学怎样感恩的故事,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认真填写感恩树上的卡片。

2. 生存教育

(1) 编织金色的梦

教材由从小立志、正视自己、不轻言放弃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从小立志,要有一个明确的、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要正视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教材第23页资料导读为一个哲理故事,教学时要多让学生思考。

(2) 生活中的规则

教材由身边的规则、法律是国家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三个分主题构成。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学生身边鲜活的例子,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展开讨论。

(3) 赏识的力量

教材由发现优点、赞扬和赏识、互相学习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学会赏识别人,能够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材第30页的资料导读,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而且要虚心学习。第31页驴的故事是一个哲理的故事,蕴含着该向别人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的道理。

(4) 合作的团队

教材由学会合作、承担责任两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本课的三个活动体验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师要认真组织,一定要注意安全,第35页上图为在传递物品时,一人注意力不集中将物品打碎了。教学时,要让学生续编后面的故事。

(5) 危险来临时

教材由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两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如何理智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逃生。教学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让学生讨论并进行演练。

(6) 环境面临危机

教材由全球变暖、能源危机、拯救自己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关注能源。教学时,要让学生作第42页的曲线图,并认真分析。感悟与评价是让学生根据自己达到的等级,在相应的圆柱上涂色。

3. 生活教育

(1) 积极的心态

教材由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伤痛总是难免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三个分主题构成。教材第50页左下图的图意为当分到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时,你怎样想?右图为怎样面对夏令营的惟一名额。

(2) 快乐每一天

教材由感受快乐、寻找快乐、分享快乐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会感受快乐,会寻找快乐并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地与朋友、与他人分享快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友谊。

(3) 学会交往

教材由同学和朋友、我想成为你的朋友、男生和女生三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交朋友、能与异性友好相处,处理好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

(4) 创造新天地

教材由不要被习惯束缚、创出新世界两个分主题构成。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材中有缺点列举、希望点列举等创造发明的技法训练。

(5) 与幸福同行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第4篇

本文所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简称小语五下)教材是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由人教社2005年11月出版的教材。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教材。

一、教材编排体例的分析

传统教材的编排体例倾向于文选型,即每个单元都是依照相同的结构,将精选的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的范文作为主体,再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训练,以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生字表、查字表,每个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首诗词以及语文乐园组成。语文乐园中包括词语、句子、名言警句、课外阅读(主要是读书习惯、学习方法、成语故事等)、习作,其内容拘泥于统一的模板,形式不够灵活。而人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八篇围绕全书主题的选读课文、生字表。这其中七个单元是由两篇精读课文、两篇选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构成,再加上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鄂教版和人教版的编排体例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突破。它们将综合性学习板块单列出来,自成一体。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中有两次探究与实践,以问题或任务的提出、分析、解决、评价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个体间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但都是附于单元课文后或是语文乐园后,内容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共计两页的篇幅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的课时与活动安排。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更具开放性与连贯性。它不仅保留以往的小综合性学习,还安排了独立单元形式的大综合性学习。大综合围绕鲜明的主题,设置了明晰的活动建议和参考性的阅读材料两个板块,自成体系。较大的篇幅使得课时得以有效保证,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了充分的时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明晰的教学思路,降低了综合性活动教育的难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以相对连贯的主题内容贯穿小学高段。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轻叩诗歌的大门”、“难忘小学生活”,让学生感受有趣的汉字,培养其对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会到信息世界里信息数据带来的生活便利与快捷,灵活地运用汉字及语言规则,利用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汉字的魅力让我们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感受了其中的意境美与精神美,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用文字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表达日臻丰富的思想情感。

二、内容的比较分析

两个版本教材内容特点与要求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字的比较

1. 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不同。人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50个生字,其中15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约43%。鄂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28个生字,其中24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73%。通过数字比较,可以看出鄂教版小语五下的识字任务相对过重。新课标中强调识字教学须贯彻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减轻学生负担。当学习的压力与难度在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较好地培养,同时效果也是比较高的。

2. 生字注音方式差异。鄂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没有随文注音,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方框里有注音,书末页中的生字表与查字表均有注音。人教版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是随文注音的,而会写的字一律不予注音,旨在让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在解决读音的基础上,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字义和用法,而不是将对字的认识局限于课文。

(二)课文的异同

1. 课文的题材与体裁。从题材上看,人教版课文题材相对较抽象,偏重人的社会性教育,如五年级下册中的主题包括“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其侧重于宏观地反映和传播人类社会生活与智慧。而鄂教版的题材相对更具体,较集中折射出儿童熟悉的经验世界,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取题材,如读书生活、童年往事、熟悉的戏剧电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体裁上看,两个版本都涵盖了诸多体裁,但人教版中显得更为丰富。人教版教材中编入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一篇相声《打电话》和两篇研究报告,即《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此外,它在取材形式上也更灵活,如在第七组中第22课,仅截取了一个小兵张嘎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片段,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与技巧的妙处。

2. 课文的篇幅与类型。鄂教版的课文篇幅比人教版更大,且纯粹由精读课文构成,其教学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升其阅读速度,却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略读、浏览的读书方法的训练。此外,大量精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优美语段的记忆成了每节课的强制性任务。人教版则更突出儿童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首先是精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的交叉学习,使得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进行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文灵活设置让学生在适度的心理压力状态下收获的是学习的乐趣与良好的习惯,而不是程序性繁复的记忆任务。这也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精神,即将减负落实到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 课文练习的异同。尽管两个版本的教材中课后练习都涉及到读、背、理解、表达、讨论等方面,但鄂教版没有选做题、阅读链接。鄂教版中的课后习题的开放性与弹性不够,不能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个别化与个性化。

(三)单元训练

人教版教材中单元训练即口语交际习作前一面都有词语盘点,主要是将本单元课文所学的生词按照不同要求汇总。这样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有效进行自我检查与强化记忆。这一设置遵循了人类记忆的一般过程与规律即记忆、保持、再现,学习的过度有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及时温故旧知促进长时记忆的转化,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期末总复习的超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渗透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与鄂教版中的口语交际习作部分较相似,对单元知识的回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人教版以回顾·拓展的形式呈现,具体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两个固有板块以及灵活的第三个板块。第三个板块的形式有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展示台。在交流平台中鼓励学生联结新旧知识并结合课内外的阅读,比较分析句子,交流讨论想法,分享自己的收获。不仅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而且让学生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与整体性的提升。其“日积月累”与鄂教版中的“读一读”、“记一记”部分相似,只是数量较多一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第三个板块,不仅注重语文的趣味性同时也强调实践性。不仅如此,人教版中的单元课文与单元训练明晰突出的重点衔接更紧密,单元内部间的聚合度更大。鄂教版对单元知识的回顾相对比较僵化单一。在语文乐园中:如第一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主要分析词语,第二块“读一读,说一说下面各组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针对句子的分析,第三块“读一读,记一记”是语言积累,第四块是“读一读”或“成语故事”,介绍了学习方法、读书意义等。单项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不如随文学习的效果好。学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自身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才会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四)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途径。鄂教版中的两次“探究与实践”围绕问题或活动,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参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最终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达到思维的训练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合计两页的较短篇幅,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容易造成教师重视不够,而且课时安排上也难以保证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因此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教版中两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不同,其中一次与鄂教版相似,以单元课文为主体开展的,另一次则以独立的单元展开的。单元紧密围绕主题“走进信息世界”,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作为先行组织者以提供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大量的课外材料,了解有关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然后列举了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使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和写法,作为学生初次写研究报告的一个参照。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写研究报告的难度,而且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运用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大综合的设置为儿童创造了更多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第5篇

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如,在“走进西部”这组里,编者精心选择四篇有代表性的课文,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还可以从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绵绵不绝的民族情、爱国情。在“他们让我感动”这组里,学生可以感受中朝人民之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国际主义情谊;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还能体会到一个普通的孩子爱他人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内容。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丝绸之路》《桥》,这些课文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引导他们做热爱祖国、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措施三:在课文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如,在《丝绸之路》课文之后,安排“资料袋”,对丝绸之路历史地位和作用作简单介绍;利用“课外书屋”栏目,推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依凭“日积月累”栏目,读背优秀古诗词,立志、惜时、勤学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成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3蓖乜砜挝牡奈奶搴陀锾澹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1)文言文。在第三组“语言的艺术”里,本册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册安排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

(2)近代白话文。在第五组和第七组,教材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话文的课文,有的只节选了一个片段。这些课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语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如,“已后”就是“以后”,“登时”就是“顿时”,“哥子”是指小男孩。老师应当相应地进行一些解释。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数学 第6篇

教学设计理念:

1、新课标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产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2、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3、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龙。包括3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本单元的3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来展示龙文化,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能做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主要说明方法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的能力。因此通过自学及结合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龙文化,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是学生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加强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文化,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3、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4、联系课文内容,总结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这四种主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5、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

6、运用学过的方法和标准自我修改、互相修改习作。

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龙”文化,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初步掌握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五、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课时

10课时

1、结合p2金钥匙教学 《龙的传人》,完成p7“日积月累”第三小题,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2课时

2、教学《大人们这样说》,布置“初显身手”前三项。

2课时

3、教学《叶公好龙》,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畅所欲言”第一项。

2课时

4、自读 《乐山龙舟会》,完成“畅所欲言”第二项,欣赏“龙”字的各种写

法。

1课时

5、交流“初显身手”前三项内容,完成“笔下生花”。

1课时

6、完成背诵“日积月累”第一小题。检测、自查、小结。

2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一课《龙的传人》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龙”的资料图片,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跟唱《龙的传人》这首歌将学生带入了情境,初步感受中国的龙文化后,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列较复杂的阅读提纲,然后让学生对照提纲阅读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人们赋予龙的象征意义是本文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龙在中华民族中,它象征着什么?为什么龙受中华民族的崇敬?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4、5、6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抓住相关词句细读、品味、批一批自己的感受,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明白中国人寄寓龙的美好愿望;在学生充分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抓住文中带“龙”字的四字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自由欢腾”的景象,结合“金钥匙”中总结的说明方法领悟作者在文中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以及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最后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对龙的崇敬之情。

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文章的开头结尾,看看两段有什么关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引导,从而让孩子们明白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极其效果,并能为自己习作时运用。

《大人们这样说》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散文诗。作者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祖国腾飞的蓝图。文章以“龙”为喻,把中国比做腾飞的巨龙,向世人讲述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祖国。根据本文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写了哪些人讲述的龙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条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含义”这个问题,可着重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小节中体会。如第五小节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最后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从而达到情感升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适合诵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师生互读排演朗诵等,读出激情,读出韵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课后的仿写要求学生抓住我们现在国家日益发展的现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叶公好龙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有古文,也有译文。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在教学本文时,要指导学生先从看图入手,揭示课题,并就题设疑:哪些句子写叶公喜欢龙?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课课文。在学生基本读通、读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注意古今字义的不同,如古“走”今义为“跑”等。再让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寓意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指导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领悟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最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类似叶公的人,加深对对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的认识。

《乐山龙舟会》是本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这篇文章对乐山龙舟会的热闹场面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介绍,读来情趣盎然。文章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乐山龙舟会的三大系列活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乐山龙舟会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的特点。应放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从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入龙舟会的热闹情景中。

七、习作

1、本单元习作参考题目

题目一:写一件关于“龙”的工艺品。题目二:写家乡关于“龙”的特产、地名。题目三:写一个有关“龙”的故事。

2、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几种表达方法,收集了有关龙的故事,成语,以及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等。但由于农村的孩子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如果只让学生围绕书上给的两个习作题目来写的话,很多孩子无话可写。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际,为孩子们提供了三个参考题目,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打消习作时的畏难情绪,3、习作要求:

A、语句通顺,尽量避免错别字,努力做到用词准确生动; B、有条有理、有详有略,能表达自己对“龙”的感情。C、反复修改,可自己修改,再请同学帮着修改。

4、习作建议: A、结合“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中学生收集资料,除了学生收集,教师也可提供一定的资料,比如有关龙的工艺品等。

B、指导学生先列习作提纲,然后按照提纲提示的内容和表达顺序想想自己怎么说,在说的基础上再写。C、写“龙”的工艺品、特产、地名时,要求学生展开合理、大胆、丰富的想象,可以用记事的形式,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

D、学生写出草稿后,教师要组织交流、修改,将提纲和作文对照、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自改和互改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水平。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改。改文中的错别字、用错的词和标点;第二步,增、删。增加一些优美词句,删去重复啰嗦、无关紧要的词句,是文章描写准确;第三步,补,可以针对文章描写或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一段一段的补充,使文章具体生动。

第二单元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组教材以“书”为主题编排了课文《神奇的书》《忆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拓展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及《语文天地》,选编内容都紧紧围绕书这一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以诗歌的形式告诉我们书的神奇。《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以新鲜的比喻——反复地读一本书,如朋友相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然后说明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阅读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用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本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在学生写批注笔记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写一写读后的心得体会等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批注笔记、心得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总而言之”等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4、背诵《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体会课文在记叙时如何抒情、议论;学习揣摩用不同的说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

6、能设计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2、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五、课时安排:

1、教学 《神奇的书》。

2课时

2、教学《忆读书》。完成“日积月累”3小题,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名家故事、古诗妙联等。学习金钥匙。

2课时

3、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完成“日积月累”2小题,布置选择自己要读的书。继续 学习金钥匙。

2课时

4、自读《我的“长生果”》

1课时

5、为自己制定读书守则。开展班级读书活动:读书的好经验、好方法和读后感、读书卡展示交流。习作。

3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神奇的书》是美国作家狄金森写的一首诗,全诗4个小节,言简意赅地赞美了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喜欢读书、坚持读书、学会读书。

教学时,重点通过“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勾出表现书神奇的句子,在书的空白处做批一批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集体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自己读书的体验,结合实例理解诗句,畅所欲言书的神奇之处。再通过配乐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最后让学生仿写一、二小结。仿写诗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强调比喻一定要恰当,一定得有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说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再动笔写下来,抒发自己对书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教师注意了朗读的激励与评价,体现层次性训练。

《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怎样幼时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本文中的一些词句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癖,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之时要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编写提纲,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领悟作者在叙事中抒发自己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深切的感受到书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也可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的名言警句、名家故事、古诗妙联等拿出来交流分享。

《走遍天下书为侣》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

教学前可先与学生交谈:如果你独自去环球旅行,你会带一些怎样的东西?如果只能带一样,你又会带什么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作好辅垫。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进行自读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圈画批注,再交流各自的体会,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一起解决,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作用。在研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读一本书的经历来体会“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声音。”“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这些观点,再通过感情朗读深刻体会到一本好书总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还要让学生弄清反复地读一本书的方法,谈谈自己读后

受到了哪些启发。在指导感情朗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做好好词佳句积累背诵。

《我的“长生果”》为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饱含作者的真情,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结合自己在空白处批一批读后的感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明白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读写实践的。

七、习作

1、本单元习作参考题目: 题目一:我和书的故事 题目二:一本珍贵的书 题目三:读书会后 题目四:读后感

2、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书”这主题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要在记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明白了书对我们的启迪,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读书的方法、经验;积累了很多有关书的名言警句,加之本次习作主题突出,习作范围宽泛,因此这对学生本次作文是很有利的。

3、习作要求: A、主题突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结构合理。

C、读后感重点在于“感”,内容要具体,要联系实际,感情真切,中心表现深刻。

4、习作建议:

A、《忆读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都在记叙事情时抒发了对书的热爱之情,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习作前再读读这两篇课文,在习作时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写记叙文,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具体,语言要生动准确,注意首尾呼应。

C、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内容:首先要写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心情,怎样读了一篇什么文章或一本书,总的感受如何;再概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文中的几句、几段话,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读读后对自己的启发、教育和留下的深刻印象,这部分是读后感的重点。最后写出自己的一点想法、打算,要简短有力,升华感情。

第三单元

角度

一、教材内容解析:

第三单元以“角度”为主题,选择了《古诗二首》《牛和鹅》,还有拓展阅读课文《一颗螺丝》。角度即看待问题的出发点。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全面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但融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较难;在学习课文时,要想让学生欣赏、体会到文章的魅力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必须在抓好“读”的训练的同时,还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正确读写本单元的字词,理解关键词语。

3、懂得看问题,处理问题一定要客观、全面,不要片面的处理问题。养成换位思考、多向思维的习惯。

4、学习本单元作者的表达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种意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查阅资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懂得看问题要多个角度。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课时

共7课时

1、教学 《古诗二首》,布置完成初显身手

2课时

2、结合金钥匙,教学《牛和鹅》,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

2课时

3、自读《一颗螺丝》,完成“日积月累”第三小题

1课时

4、完成“畅所欲言” “笔下生花”

2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 古诗二首》选了《凳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这两首古诗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蕴含哲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教学这两首古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已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诵读古诗文,想象诗境,从而理解诗意,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飞来峰的秀丽和险峻体会诗人只抓住飞来峰的高所表达的情怀及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题西林壁》时,除了结合背景资料,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从不同角度展示庐山的千姿百态,从而让学生形象地领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深刻地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完两首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纵观两首诗,结合课后问题进行对比,以此更好地理解每首诗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虽然王诗是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而苏诗则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但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最后布置学生独立在课余在校园里选择不同的角度,完成语文天地p29“初显身手”,加深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的领悟。

《牛和鹅》 这篇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被固有的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朗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重点点拨,抓住描写作者怕鹅的句子,体会作者害怕的心情,领悟作者不同的说法:同样是描写害怕的心情,而表达的方法却不一样,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单调。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这些方法都要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这样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内容方面有收获,还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颗螺丝》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五金零售店的大老板尽心尽力为顾客寻找一颗三角钱的螺丝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才有可能成功。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朋友为顾客寻找螺丝的句子和朋友对我说的话,体会朋友成功的原因:对待事情尽心尽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平等待人。从而引出“日积月累”第3小题中为关心他人的成语和名言的理解和背诵。

七、习作

1、习作题目: 题目一:假如我是......题目二:xx,我懂得你的心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单元“角度”主题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要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地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和身边的人有了不同的认识,因此这对学生本次习作在表达真情实感很有帮助。

3、习作要求:

A、想象合情合理,语句通顺连贯。

B、写出假象的起因,把假想的内容写具体、清楚。C、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习作建议:

1、引导学生读《假如我是爸爸》,体会今天儿子心里的秘密,心里想说的什么话,想做的什么事、、、、、、让学生明白一个原则:想象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2、引导学生读一读p30冬冬说的话,让学生明白习作时要心里记着读者,换位思考,把文章写明白,写具体。

3、让学生围绕第一个题目讨论交流,你想自己是什么?教师小结选材范围,让学生开阔思路,放开眼界,大胆地去想,去写:假如我是、、、、、、尽量引导学生写与人有关的事。

4、引导学生围绕第二个题目,结合“畅所欲言”换位思考,与同桌孩子谈谈自己最想理解的是谁?然后补充题目,选择自己的经历,站在所选对象的角度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先列好习作提纲,写完后先自己修改、再互相修改。

第四单元

真诚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单元以“真诚”为主题,共有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拓展阅读课文。精读课文三篇,分别是《用目光倾听》《信任》《修鞋姑娘》。这些课文通过讲述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和对生活的种种心灵感悟,说明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心怀真诚,要善于信任,要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不要辜负别人的信任。《语文天地》根据课文主题设计了几个训练项目,目的是加强认识,进一步渗透《真诚》的美好愿望和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平常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刻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真诚与虚假。因此,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的美好品质。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真诚、倾听、信任、醒目、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欢愉、坦然、艰辛、无地自容、嫣然一笑”等重点词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和古诗。

3、学习揣摩人物的言、行、神、貌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写心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真诚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学习尊重他人,相互信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憎恨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5、习作要求通过写一件事或一个人或写读后感,赞美真诚的美好品质;学习给同学写评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窗子”的真正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的丰富内涵。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五、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1、教学《用目光倾听》,完成“日积月累”第三小题 2课时

2、教学《信任》,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

2课时

3、教学《修鞋姑娘》,完成“金钥匙”‘布置“笔下生花” 2课时

4、自读 《九色鹿》,学习并背诵两首古诗。

1课时

5、完成“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1课时

6、交流习作,复习检查。

1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在本课教学中,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朗读文本当中。因此我们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比如若学生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要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

《信任》 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桃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在摘了两篮鲜桃以后交钱时,发现躺在钱箱旁的是一只大花猫。啊,一切都凭自觉。一拨与一拨的顾客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这一课就是要求学生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时重点应放在了解桃园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的地方,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反复诵读屋前木桌上的纸条上的句子,挖掘纸条上获得的信息,初步感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再抓住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从中提炼出关键词语“等待到来——撒腿领路——带回原地——热情道别”;最后将“小纸条上的内容”与“小狗热情好客”结合起来添加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加深主人信任客人的理解。

在理解“客人信任主人”教学环节时,主要采取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引读,让学生体会客人被信任的喜悦,以及自觉付钱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是建立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上的。

最后还可通过让学生以顾客的身份给桃园主任写留言条,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主题,《修鞋姑娘》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历,表现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

己的行动。教学难点是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整篇入手,在理清文章的条理的基础上,领悟作者采用倒叙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抓住描写人物的言、行、神、貌的句子自读自悟,揣摩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热情、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接着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谈,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永远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旋律,如何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是每一堂阅读教学课的关键,因此,教完《修鞋姑娘》这篇课文后,在学生“情到深处自然言”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堂练笔: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让学生续编故事。引导他们:“你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精彩。”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九色鹿》这是一则神话传说。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九色鹿的美丽在课文第一、五自然段描写得比较美,怎样通过学生的朗读传递一种美的感受呢?教学时抓住“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等词进行指导朗读。在教学九色鹿痛斥调达的那段话时,学生可能读不出味来,因此我们就设计这样导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呀!那回报她的究竟是什么呢?”相信孩子们的情绪会一下子激昂起来,感情也就自然流露出来。

除了重视学生的朗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想象落水者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国王听了之后的内心活动以及国王会如何惩罚调达等,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丰富的体验。

“语文天地”中围绕着真诚设计了“畅所欲言”、“初显身手”。通过学习,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教学重难点是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真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懂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七、习作

1、习作参考题目:

A、认真观察生活,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写一写。

B、结合本单元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以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对真诚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白写人的文章要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写,而且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活动等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本次习作学生不会感到太难。

3、习作要求:

A、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

B、选材要典型,中心“真诚”要突出。C、描写要具体、真实、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试着给同学的文章写写评语。

4、写作指导:

a、选择自己真诚地赞美一个人。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方面。

b、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c、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进行细致的刻画,突出中心。

d、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e、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f、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 , 以事件、人物、职业为题,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 等等

g、构思自己的作文,列写作提纲。

h、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i、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蔡场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大雁归来》评课稿下一篇:观《冰雪奇缘》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