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2024-07-18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精选11篇)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社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社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调查 【实践地点】哈尔滨新乐街道办事处 【实践心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是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道德准则的有机结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有利于牢固树立国家的政治理想,形成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坐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大开国门,在引起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国外的一些不良的社会价值观或者说一些有意抵毁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言论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引起了很多的负面现象出来,并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进行引导和欺骗善良的群众,从而出现很多的诸如“中国式”不良论调出现。

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都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实现良性互动:

一是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和制度建设等工作,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内涵作深入透彻研究,为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壮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舆论场。

三是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

风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肥沃的社会土壤。

四:弘扬正气,就得压住邪气。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还应当把抓建设与抓治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要充分运用舆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予以遏制、加强惩戒,形成社会压力,决不能听之任之。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这方面的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下大气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务求取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日益凸显出来。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引导公众增强文明出游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更好地塑造和展示良好国家形象。

【学院班级】教师教育学院通用技术行知

【姓名学号】

【实践学时】 4学时

【指导老师】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2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有关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昭明台社区在社区内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三个倡导”核心内容,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总要求,狠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不良陋习的革除,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专题宣传活动。社区制作以“24字”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宣传广告。在辖区背街小巷张贴宣传海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志愿服务队及广大志愿者广泛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驾车、文明排队”等宣传服务,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劝阻不文明卫生习惯等。并号召、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监督活动中,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阻止和批评,在社区内努力营造“讲文明光荣、不文明可耻”的氛围。

(三)专题讨论、征集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不文明行为大家谈”大讨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自觉查找自身不文明行为。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也是社区思政教育的层次要求,首先从公民个人要求入手,然后引申到社区社会之中,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逐次展开价值观教育。

“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会学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后来被许多学者引用,并逐渐地流传下来。社会学家范国睿认为:“社区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个人或家庭,出于对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目的而形成的特定范围,不同社区间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因此区别开来”。[1]综合社会学中关于社区的各种概念可以总结出,社区是指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小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事业单位的转型等,社区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和变化,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和涌出,企业职工的入职和离职,增加了社区思政教育的开展难度,对新时期的社区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做好社区思政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社区思政教育遇到的新问题

1. 价值观体系混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健康的思政教育

市场经济的潮流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但一些糟粕的思想也混着这股潮流席卷进入社会。人们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被一些贪图享乐的糜烂思想侵染,影响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建立。社会上形成的功利主义思想,让人们相处办事都以功利为目的,缺少了相互关怀和相互帮助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而这些精神是我们社会一直积极倡导的,也是鼓励社区居民学习的,特别是相对于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更讲究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2. 社区居民更新换代,思政教育难以对症下药

改革开放后的80后一代逐渐成为社区的主要居民,针对老一代的思想政治宣传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其忽视了新时代居民的时代性和与时俱进性。改革开放这一代思想更开放,价值观更多元,死板教条式的思政教育已经无法应付青年居民日益多元的思想。形式多样的、活泼的新型思政教育方式亟需登上思政教育的舞台,只有通过这一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合乎实际的思政教育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会进入到当代的社区居民当中去。

3. 当前社区思政教育内容不足,形式单一

当前思政工作内容大部分集中于居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守法的意识提高上,这对社区居民道德水平和改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社区思政教育不应该拘泥于这些,还应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这些内容在当前的思政教育中开展不够,或者深度不够。即使部分社区开展了丰富的思政教育,但是受众却主要集中在留守的老年人、退休职工等,而真正需要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却没有参与。

除此之外,社区的思政教育还面临着其他复杂多变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发掘以及解决,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推进社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思政教育中的可行性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区思政教育提供了方便的渠道

新媒体的发展让每个居民都能简单快捷地收到信息,手机短信、社交软件、论坛、微信等都成为社区思政教育的有效渠道。通过这些渠道,社区可以及时地将中央的文件精神、政策法规、社区活动等信息传达到社区居民手中。同时,这种方式符合时代潮流,容易让年轻人接受,有益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这样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能够让24字的核心价值观慢慢形成思潮,从而形成统一的具有社会效能的行为规范。

2. 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单位到企业、从公务员到个体商户,全国上下都在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有益于社区思政教育的开展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全国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潮流。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公民自媒体,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社区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桥头堡,是价值观的落脚点,是整个价值宣传的根基,对整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奠基作用。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物质文明已经大幅提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已经意识到精神文明应该有所进步,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符合时代和人民的选择。社区教育就是落实这个选择的最后一步。

3. 社区的自身特点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

由于社区的地域性,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相近使居民容易产生相似的地域文化,形成一定的社会归属感和凝聚力,这种空间的集中和文化的相似为统一思政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社会性条件。具体到24字的核心价值观,由于文化的相似性,社区居民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认识具有共通性,容易形成统一的认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身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要求;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必要条件,符合现代人的共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则与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息息相关。所以社区的社会性是开展思政工作得天独厚的先天因素,应该充分利用。

4. 建设一支强大的思政工作的队伍和一套良好的硬件条件

社区思政工作始终是我国思政教育的最前线,社区的思政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机制体系,特别是建立了一支全面的思政工作队伍,由社区党委带头,各基层社区党组织落实,各社会团体补充,全方位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群众路线。除此之外,社区的各种硬件条件不断完善,老年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硬件条件的建成,非常方便开展思政学习和教育,形成了科学的、稳定的教育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当前社区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社区工作者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去。同时,让群众参与到思想教育的工作中来,只有这样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学习氛围,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社区居民内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价值观不断涌现,有精华也有糟粕。为了倡导和谐有序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央十八大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的价值观导向指明了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也相比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这对新时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背景下,对日新月异的社区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新时代的社区特点入手,讨论社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区,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57.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管理:社区精神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语概括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必须要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人们不断地在实践当中感知和领悟,不断的践行。由此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当中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充分的对各个时机和场合进行充分的理由,便于形成有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弘扬的生活背景,并创造有价值的社会氛围,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而社区是广大劳动者的家园,百姓生存的地方,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落脚点,这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所以需要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社区,才能够在根本上创造核心价值观。那么精神上需要依靠什么来支撑呢?当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凝聚社区居民的道德共识,可以帮助其树立并建设幸福的社区,这是人们共同的理想,有助于帮助人们共同激发社区人民奋发有为锐意创新的豪情壮志。

二、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当中

(一)充分的调用社区媒体

所谓社区媒体主要是与城市社区居民和村庄居民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一种传播媒体,它主要涉及到了社区的公告栏和社区的电子显示屏,也有一些社区广播等等。社区媒体和社区居民的生活具有紧密的关联,社区媒体主要在社区居民的身边,它是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举例来说,社区公告栏中的海报、社区电子显示屏上的标语,社区居民可以随时接触到,能对社区居民形成日常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如,农村社区中广泛存在的对联、年画、住宅匾额等,也是社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生活理想等[2]。利用社区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利用社区媒体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使其与新闻媒体形成互补效应,强化宣传效果。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当中的具体实践分析

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网站、电子屏、微博、短信等媒体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通过班子学习会、党员会议等方式的学习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涵,把它化为社区居民共同的认知和追求。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社区价值观的重要打造途径,需要充分地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社区的社工、社区志愿者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利用,积极地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之间的对接平台[3]。

此外,社区残保家庭、困难党员、特殊家庭是社区重点关怀对象,每逢过年过节重点走访、困难补贴送去社区关爱。而且社区通过党委倡导、全民参与的形式,将节俭养德活动贯穿于社区建设发展各方面。严控成本开支,节约社区每一份资源,实施车改、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领用,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将倡导勤俭节约活动融入到社区文明创建之中,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宣传勤俭节约理念,通过短信、微博、网站等媒体营造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氛围。

同时,社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各类型反腐警示教育片,做到洁身自好、警钟长鸣。社区组织主要领导参加参加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体社工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筑牢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学雷锋、爱党爱国教育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自然有机地融入。

三、结语

等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管理之中,文章简要的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当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将手里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之中发表了笔者的主观看法。社区管理涉及到的方面较广,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管理当中,需要充分的从社区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并考虑到社区的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服务大众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隗合莲.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20):142-143.

[2]朱伯轩.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区建设工作[J].电子测试,2016,12(04):52-53.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5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字,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在社区,应该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到具体活动中。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虽然我们生活在社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同样肩负着国家的荣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堕落中国便堕落,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那么咱们脚下的土地是什么?不就是咱们的生活的地方吗?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你脚下的土地吧,不要用烟头、垃圾污染它。像爱自己一样爱你脚下的土地,这时你就是一个爱国者。

在社区,居民永远是第一位的。社区工作就要扎扎实实地为社区群众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培育社区文化,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在社区开展的“周末家庭乐”、“唱红歌”、“大家乐纳凉晚会”、“文明小区和谐情”等活动,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才和谐。” 社区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社区还可组建计划生育服务队、环境卫生整治队、移风易俗督导队、义务消防队等。还可以开展以下社区活动:

1、捡拾白色垃圾。

2、重要节日巡逻。

3、陪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聊天。

4、定期为社区的困难户、残疾人家庭打扫卫生。

5、参加社区慰问演出。

6、擦社区内的宣传栏。

7、打扫楼道卫生。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6篇

活动总结

XX年9月24号下午,XX区域化团建宣讲最后一站在XX社区如期开展。我校求是学会宣讲实践团三位宣讲员为社区的将近50位退休老干部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和谐、民主、法治”五方面进行了精彩、生动的宣讲。XX社区居委会主任马XX出席了此次活动。

冉XX在宣讲中讲道: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我们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把马列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结合,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不但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且马列主义是最先进的思想,两者的结合必然会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迸发出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源于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它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愿望。以人为本就是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敢于深入改革的深水区,打破利益的藩篱,挑战垄断地位,改革才会前进,才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他还为大家讲述了“爱国”的重要性及我们如何爱国?爱国是一种态度,不是一双拳头;爱国是理性,不是盲目。对于生活在如今社会的我们来说,每个人首先更要做好自己,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感召下,提倡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在自己的行业做出成绩,尊重每个人,对每个人友善,待人诚信,不粗暴,不盲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刘XX从个人和国家的层面分别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座桥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诚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扎根于我们的国家,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名片。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人无信则不立,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不会被他人所接受,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注定会走向衰败,其发展也必将走向畸形;之后,他还站在历史的角度为社区群众讲述了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中国需要民主,不仅是因为民主自由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因为对于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民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的重要保障。

赵XX以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为群众们讲述了法治存在的重要性,要想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和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并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以德治国作为辅助来施行,依法规范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使人民友善;依法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和谐,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使制度民主;依法进行经济建设,使国家富强。只有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巩固维护法律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才能将依法治国进行顺利,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7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级要求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立完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社区建设中来,使社区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目标任务

引导社区党员干部初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点抓习惯、重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初步培养我为人人的志愿者意识和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讲座。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内容,对全社区居民

发出倡议。

(二)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道德讲堂活动。组织社区全体干部和居民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以道德讲堂为载体,通过每月一讲,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诚信回归”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诚信回归”为主题诚信教育活动,强化社区居民的诚信意识,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营造“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氛围。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做到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把这项工作当做长期任务来抓,不能看成突击性工作。要加大对活动开展过程的检查和指导,把过程抓实,把管理抓细,推动工程持续、稳步开展。

(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安排好日常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关系,要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开展的“四文明”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三)广泛宣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平台,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积极向居民群众宣传解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动员

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活动开展,要指派专人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和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8篇

1. 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宪法精神比较欠缺

问卷题目:“‘法律至上,核心是宪法至上。这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你对此观点的态度是?”问卷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的是中专(编号1)与高职(编号2)统计数据的差额,数据单位为 %,以下同]见表1。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这一内容,对“宪法至上”这一法律核心观点持完全认同态度的中专和高职学生都只有约1/3,约近一半的同学有点认同,中专还有4% 的同学持反对态度,另各有13% 的学生态度模糊。由此可见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宪法精神比较欠缺,甚至有少部分学生法律观点错误。

2. 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识了解不深,导致态度不正确,有可能在行为上选择“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

问卷题目:“一对老夫妻亲手用毒酒毒死了不孝的吸毒儿子,被判刑,你对此的态度是?”问卷结果见表2。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是“违法必究”以及定罪量刑“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要求,对此情境题态度正确的中专学生比例比高职学生低25%,但即使是数据高的高职学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态度正确。特别是中专有30%的学生态度完全错误,认为该犯罪行为不该判刑。对定罪量刑问题中专和高职也各有20%~30% 的学生态度不正确。由此可见,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识缺乏认知,导致态度不正确,有可能在行为上选择“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

3. 大部分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认知偏差,高职学生对此认知程度高于中专学生,但知行脱节

问卷题目:“当你看到有些单位自制的‘门前停车,罚款五元’的牌子,你认为单位的做法?”问卷结果见表3。

结果分析:此题指向的是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中专只有35%、高职只有20% 的学生回答是“没权这么做”,认知正确。中专有26%的学生认为这种违法行为是正确的,认知错误;高职有40% 的学生认知正确,但认为实际有效,因而这部分学生在行为上易产生偏差。而中专和高职各有26% 和33% 的学生认知模糊。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认知偏差,高职学生对此认知程度高于中专学生,但知行脱节,在行为上同样易产生偏差。

4. 学生对一些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在认知和行为上都有偏差,中专学生在此类行为上违法的可能性更大

问卷题目:“对于在知名景点上刻字留名纪念的行为,你的看法是?”问卷结果见表4。

问卷分析:这题问卷指向的是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同时也是不文明行为。数据显示:中专学生对此问题的认知明显低于高职学生,中专有26% 的学生有正确的判断但行为上有偏差,9% 的同学在认知和行为上都偏差,而高职学生在这两个选项上都为零,但高职的数据也显示有33% 的学生在行为上不会去做,但认知上却认为可以理解,产生了偏差。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些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在认知和行为上都有偏差,中专学生在此类行为上违法的可能性更大。

5. 学生对一些比较明确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但在行为上有少部分同学采取的是宽容放任的态度

问卷题目:“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你的看法是?”问卷结果见表5。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是对社会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的观点,令人欣喜的是没有同学选择“以暴制暴”的行为方式,也没有同学持通过坑蒙拐骗发财的观点,中专和高职分别有74% 和87% 的同学都持“坚决反对,是违法行为”的观点。但也要注意中专有26%、高职有13% 的同学对这一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的容忍宽容的态度,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是不能做到守法护法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些比较明确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但在行为上有少部分同学采取的是宽容放任的态度。

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9篇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以现代化社区为基地,以家庭、社区为后盾凝聚三方和谐办学,搭建“三结合”育人网络。学校还创造性地构建了“和谐发展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和委会”)这一育人平台,探索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三结合网络,认真培育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形成办学合力的管理模式。

家长学校——养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校引进由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郑委及其团队承担的“中国家庭教育工程”,开设家长学校,开设《从自然型父母向教练型家长转变》《提高家庭幸福指数1-5-8模式》《家校合作的SCF模式及实施方法和策略》等课程,以家长教育为突破口,将国民素质教育和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以及重要意义,了解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学生人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家长能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审美能力、课余生活、卫生保健和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给予子女启蒙教育。

同时,为达到家庭教育的良好成效,教师利用班级博客、微信、飞信、微博、信箱、家访、记事本、电话访问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配合家长拓宽家、校、社区的沟通渠道,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远洋之帆公益活动——养成友善的社会风气

作为“和谐发展管理委员会”的一员,远洋地产以其自身创建的“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作为在委员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台,帮助学校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校师生向河北怀来石河小学捐赠了大量文具用品及学生书籍,并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的一对一援助。学校派出一支由优秀教师组成的支教队伍,为石河小学及周边村小的100多位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当地教师的授课水平。师生还积极响应基金会实施的针对玉树地震灾区的“红马甲助学计划”,共捐赠了善款5457.1元,各类御寒物品202件,书籍479册。学校还与石河小学开展了学生交流活动,通过入队仪式、校园参观等形式,加深了两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今年,学校与河北曲周签约成立教育联盟,为学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七年来,学校通过各类公益项目及特别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友善为主题的活动饱含着教师的殷切期许,挖掘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优良品质,必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全面发展的财富,也必将为形成友善的社会风气贡献一份特殊的力量。

自主学习、无人监考——养成诚信的学校风尚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诚信教育的途径很多,学校在高中诚信教育方面选择了自主学习、无人监考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实行信守承诺、诚恳待人的教育。具体实施时先从自主作业和小测验做起。小测验老师不监考,偶尔巡视,逐步过渡到月考、期中考试实施无人监考。学生能在考试中自觉管理,不偷看,不交流,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形成了以诚信为根基的学校风尚。

三方参与学校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身教重于言传

在“十四岁成人仪式”上,学校在家长和教师的身上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幸福和被关注的责任。当学生仔细端详自己的父母已不是印象中无微不至呵护自己长大的年轻、有力的大人,再听听父辈成人后创业、学习的艰辛经历,用现身说法教育孩子要振作自强,将来立足于社会,学生个个声泪俱下,表示要理解父母,珍惜学习机会,不辜负父母及教师的期望。

运动会动员会上家长的慷慨陈词激发了学生勇敢拼搏、力争上游的干劲儿;家长精心准备的入场式惊艳亮相,赢得了学生赞许的掌声;赛场上家长们的助威,忙前忙后照相,为队员端茶倒水的场景让学生见证了家长的敬业奉献;运动会总结大会上,家长们制作的精美PPT让学生流着泪重温了赛场上的拼搏、赛场幕后的感动……家长们的亲切关怀,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在班级大家庭里,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关爱,还有同学父母给予的关爱。

联合社区、家庭、学校的“共植和谐树”活动,参与者积极踊跃,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入队仪式、离队建团仪式在每个等,在学生成长的每个关键点,学校都会组织严谨的系列活动,和委会组织参与,社区提供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三方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这一办学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第10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摘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新的概念、理论和任务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主线和核心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应加强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首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次,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第三,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加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我们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篇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动画一班 3009215003 陈晓琳 实践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实践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353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发展的前景看法,55.52%的人选择了中国崛起论,33.14%的人选择了中国崩溃论,11.33%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看到一则消息后,有96.32%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对于认为那种行为最损坏中国国际形象的题目中,官员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和国人不文明行为占了大多数;关于关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或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有21.81%的人选择了经常,75.07%的人选择了偶尔;对于在生活中见义勇为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量力而行;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总结: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2.有一半的大学生对于国家不抱有希望和抱有国家兴亡与我无关的想法。3.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4.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四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认同还不够。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另外,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切实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注重能力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践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节俭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在实践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篇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集中反映我们国家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那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多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对它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实践,针对这些内容我进行了实践调查。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我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 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调查结果分析: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2.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3.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三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

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它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 第11篇

摘要: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以及祖国的伟大复兴。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复杂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仅在于使他们本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主要是让他们辐射于全社会,从根本上引领社会的发展。

正文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因为条件限制,我们仅仅对我们学校本专业大三的部分同学进行了简单的询问调查。主要情况如下:

1.本次调查为随机抽样询问调查,男女比例大约为1:1。对于这样的小数据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相对来说是合理的。

2.接受调查的同学90%都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其比较了解的大约为30%,其他同学不太了解,或者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3.在调查结果中,不论男女同学,大部分同学的核心价值观都是针对

自身来说的,比如说:严格要求自己,与人为善,做认真负责的人,等等,很多都是积极向上的,当然也有消极的。而且针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来说,同学们关注的更多的都是自身利益。

4.对于自我未来的认识,我们已经是大三,其中只有32%的同学对未来有比较清晰地认识及规划,其余同学依旧在迷茫,或随遇而安,或不知所措。

5.对现在社会中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如老人摔倒扶不扶,路遇乞丐帮不帮等问题,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担忧,很多人表示不敢帮扶,只有少数的人在对待乞丐问题上会给予一定帮助。

6.对人民服务的认识,我校有向日葵支教及洛河义教等下乡团体,也有其他志愿者社团,其中有15%的同学参加了此类志愿者活动,其他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但有40%左右的同学认为“雷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以后仍将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去,有22%的人在以后将会加入到自愿者队伍中去。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不够。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政治宣传,没有现实的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至于其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巩固,怎样巩固却不甚了解;

2.有一部分学生信仰模糊,对国家发展的走向认识不清。在他们看来,理想是空的、信仰是假的、钞票是真的,他们对政治缺乏兴趣,注重自我和眼前利益,对文凭、证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3.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据调查显示,近80%的大学

生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他们把理想定位于钱财,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思想;有些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

4.少数大学生传统民族精神的缺失。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族精神”的具体涵义并未深入人心,而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认知上,知道正确答案的被调查者不到50%;民族精神现状的信心欠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关心民族发展的,具体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状况的关注上,但有60%以上的同学认为现状一般,不甚乐观。这与部分同学“虽爱国胜于个人却对现状失望、不看好前景”的情况相一致。

三、问题分析

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促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逐步转变,由封闭僵化逐向开放活跃;尽管传统价值观中强调的国家利益至上、社会价值优先、集体主义原则等仍被多数大学生在观念角度上认可,却未必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许多大学生一方面乐意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另一方面又都在追求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性。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

因为缺乏一定判断能力,大学生被西方国家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在制度安排、社会管理、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所折服,从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否定中国当今的主流思想。

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政治环境。总体上看,目

前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够成熟和完善,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困惑。现实的经济环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其中,最为明显和主要的是,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作用的扩大、金钱作用的显示,使得某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受到迅速而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不少学生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各个方面都是比较认同的在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也是可喜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学生信仰真空和多元并存、政治价值观矛盾与迷茫并存等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力度。

1.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开设形势政策教育课,开办专题讲座、报告,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2.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

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价值,锻炼意志,升华认识。

4.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之中。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教育与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5.是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师德建设之中。教师既要有学识魅力,更应具备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高校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使其以自身的优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来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切实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地结合起来。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

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教育和引导和帮助大;

上一篇:大学课堂的规章制度下一篇:除雪防冻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