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2024-06-20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精选11篇)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1篇

淮北市翠峰路小学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学生关爱工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缩小与其他学校间办学水平差距,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代礼业 副组长:孙兰英

组员:张德建 王建全 吴序全 陈 静 陈素萍

吴 红 孟晓敏 朱德芬

三、工作目标

(一)、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质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5、办有特色的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创新型、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着眼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努力创设能激发教师工作主体意识的平台和搭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舞台。

4、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秀教风,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三)、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营造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标准配备多媒体设备,学校早日实现“班班通”。

(四)、学生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小组领导机构,形成长效机制。

2、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活动。

4、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严禁课时、课程挤占现象发生。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

对教师的常规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作业与批改作业,精心辅导、精心检测。加强过程管理,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个年级从学期初就要做好计划,扎实做好平时教学工作,搞好知识落实,加强个别辅导,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3、面向全体,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1)继续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学校将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形成制度化,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做好各个学科的学科竞赛和各项活动开展工作。一要认真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和征文比赛,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要积极做好校内、社会上各类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定工作,以此让学生展示才华,丰富校园生活。我们还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二)、重视对后进生、留守学生的帮扶工作。

对学困生要坚持“访要勤、情要真、心要诚”的原则,创新机制,鼓励教师付出爱心,坚持“爱”字当头,“帮”字入手,推行导师制,师生结对,帮教结合。所有教师要对自己学科中的学困生建立家访档案,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学生做好辅导转化工作,因人而异制订辅优转差计方案,提出转变措施,定期进行动态分析,切实做好转化工作。

(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彰显个性的平台。

1、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新《小学生守则》、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以《弟子规》学习实践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际,继续开展“美德少年”“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生中开展三大习惯养成教育,一是主动打招呼的习惯;二是主动讲卫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三是主动学习,搞好自学的习惯。做到学生自愿参加、家校联合教育,以此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2、继续积极实施“诵读经典、打造书香校园”计划,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继续开展“半小时晨读”和“班级读书角”等读书活动。

3、以“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具有各年级特点的大课间活动。

4、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特长的课外活动。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利用学校少年宫阵地,继续开设绘画、书法、舞蹈、科技等特色兴趣小组,努力培养学生的特长,以凸显我校办学特色。

(四)优化阵地建设,搭建一个高水准的德育平台。

1、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各科教师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自觉的、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真正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2、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

(1)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值周检查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每一个队员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继续落实晨检、班队课的制度,利用班队会时间向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健康、行为常规等教育,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职能作用,构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在学生中以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交往两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们的心灵永远充满阳光。

(五)重视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学习榜样,做到榜样育人。使“墙壁文化”不断完善和创新。加强校园橱窗的安排、校广播站的宣传、班级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监管力度,把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教育理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好文化栏,办好黑板报,形成班级特色,力争做到班班有特色,实现班级的净化、美化,班级文化的优化。

3、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工作。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领和师范作用,带头作好班级和校园的卫生保洁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均衡发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均衡发展”活动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认真抓好。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分阶段推进,务求实效。

2、健全保障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均衡发展”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以健全的机制强化落实,以严格的责任追究推动落实,以周密的措施抓紧落实,以规范的操作促进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好学校宣传专栏、网站等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均衡发展”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做法,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确保“均衡发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淮北市翠峰路小学 2013-4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2篇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礼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让人人享有均衡教育,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有序和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推均”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合理安排;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先硬后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办法,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落实。

(二)坚持标准,因地制宜。立足标准和实际,既严格坚持省定标准要求,确保各项指标逐一落实,又尊重学校自身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实际,达到标准,取得实效。

(三)强力推进,注重特色。立足力度和特色,把省定各项评估指标中未达标项目的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对照未达标台账,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办,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强力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三、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及省定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一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四是全面促进教育公平,五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主要任务

(一)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1、全面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按照《礼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立足“保基本、兜网底”,使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校舍、厕所、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基本消除超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2、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重要门槛和衡量标准。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师资配备合格、图书装备合格、校舍设施合格、学校管理合格”的要求,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以现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3、大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与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联接,形成上下互联、班班畅通、人人享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管理环境。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受众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努力使信息化管理在政务校务日常工作中得到普及应用,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统筹教师资源,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在职教师违规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班、从事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师德师风状况的监督和评议。在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

2、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培训。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基础上,开展松兹名师评选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不断打造和壮大名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学校领导干部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健全干部培养、任用、考核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精于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和中层干部到薄弱学校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形成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

(三)关爱特殊群体,全面促进教育公平

1、保障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切实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享受义务教育,实现“一样就学、一样升学、一样免费”。

2、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巩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少先队、政教处、关工委等部门的作用,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学校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和保障体系,确保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

4、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困难而失学。

(四)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开齐开足开好省颁课程计划的全部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并将其纳入到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的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5%以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认真贯彻《甘肃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着力解决学校当前在办学行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超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坚决杜绝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违规补课,坚决杜绝向学生和家长推销教辅资料和乱收费。

3、完善科学评价机制。积极参加安庆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年级和学段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实施途径,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目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学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全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所有安全工作内容和环节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及卫生安全、防溺水、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着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五、组织领导

成立宽川镇中心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吕四海

常务副组长:陈胜利

副 组 长:胡燕 马腾 张振 杨金瑞

成 员 :杨彦军 郝开动 辛娜 乔娟 刘彤 冯小英

王晓琪 廖斌昌

六、工作步骤

根据《礼县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宽川镇中心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及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思路,分解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2、召开动员会议。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代表会,广泛宣传,深刻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

3、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学校网站、条幅、标语、宣传牌等,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推进、迎评氛围。

(二)整体推进阶段

1、全面自查各工作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对照履行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找出差距,进行整改,同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

2、整改补短各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结合任务分解,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补短。

3、学校自评学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小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自评报告。

4、整改提高针对自评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各工作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全面整改,做好评估认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评估验收标准。

(三)汇报迎检阶段

1.接受县级初评,按县级初评意见进行整改。

2.接受省级督导评估,按省评估意见进一步整改。3.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认定,是教育发展的整体大势,也是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义务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办公室和各工作小组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统一分工并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重点,保障经费

将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作为重要内容,将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建设、审计作为重要环节,将师资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干部、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作为重要责任,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建设资金要做到合理使用,专款专用,确保学校基本设施达到省定标准。

(四)强化责任,加强监督

一要实行问题整改消号制,对整改达标的项目实行逐一消号;二要实行工作任务验收制,依照任务分解逐项验收;三要实行工作进展报告制,办公室及各工作小组要定期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3篇

一、我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及经验

实施集团化办学, 让优质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开发名校优质资源, “扩容”优质教育, 与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收到双赢、共赢的效果”,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这一方面, 全国各地教育做了积极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南京市下关区以“放大名优学校、改造薄弱学校”为目标, 以一批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为基础, 调整教育布局, 减少“麻雀小学”, 做强做大名校, 使优质资源“扩容”, 全区就读省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占全区小学生的76%, 有效解决了百姓子女上好学的问题。

在浙江省的许多地方, 经常能听到“教育集团”这个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司, 而是一种“学校联盟”。早在2001年, 浙江省就做出决定:组建教育集团,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杭州市为例, 自2004年全面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以来, 输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 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 实现了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教育投资多元化, 推动了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充, 促进了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 初步走出了一条破解“上好学难”的成功之路。

二、当前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名校优质学校文化开发与输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名优学校的综合实力在于它的文化。这里更应指出的是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我国义务教育长期不注重名校精神文化的总结与提升, 更忽视名校文化对薄弱学校的影响和拉动, 学校精神、学校制度、学校管理, 以及学校风气得不到改变,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薄弱学校“弱”的问题。

三、集团化办学的策略及建议

1. 输出名校优秀学校文化, 引领中小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历久不衰的发展源泉。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快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我市教育应在总结提升名优校学校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以输出名校优秀学校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 以建设特色学校为突破口, 提高中小学校办学品质。一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点要在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学校群体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做文章;二是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要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突破口, 引导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成果和学校传统的文化底蕴, 充分挖掘校内人文资源和环境资源, 努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深化特色课题研究, 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持久形成鲜明的办学个性, 提升办学品位;三要深入拓宽外部交流渠道。要鼓励我市规模较大、底蕴丰厚的名牌学校与周边学校建立联谊关系, 实施协作发展战略, 最大限度地促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向联合和共拥共享, 通过师资共建、课题共建、管理共建、活动共建等形式, 实现名校效益利用的最大化;四要借助高等院校的品牌和资源优势, 努力建设几个高校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促成高校智力、人才、科研等优势资源对我市中小学的输入, 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校发展新模式。

2. 构建名校联办中小学校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一是名校联办中小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具体可借鉴国内名校集团学校实行的是"条条管理, 块块落实, 条块结合, 统筹协调"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由总校校长对联办学校全面负责, 统筹协调。总校设两名校副校长, 从线上分别分管整个联办学校的德育、后勤和教学工作。下属分校只设中层部门, 管理的重心完全放在各下属学校的年级组和教研组。扁平化的管理网络, 可以保证联办学校的高效运作。

二是形成干部、教师常态、有序的流动机制, 均衡人力资源。依据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新老比例、骨干与普通的比例等, 定期实现不同层次干部、教师的流动, 为优质师资共享打开绿色通道。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统筹安排, 保证利益均衡, 在奖金分配、福利待遇和评职评优等方面对下属学校一视同仁。

三是输出名校优质学校的科研。教育集团要制订教研、科研计划, 总校要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分校开展指导, 共同参与教研、科研活动。分校要定期派教师到总校参加教研、科研活动, 从而提高分校的教科研整体水平。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4篇

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5篇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现结合我乡小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进我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乡小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要求

坚持送教、走教制度,三、具体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乡中心小学一所,村完小2所。其中中心小学在校学生338人,在职教师20人。文昌村小47人,在职教师2人,代课教师3人。桃树小学61人,在职教师8人。

(一),举全力建一所规模较大的寄宿制中心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舞活龙头,成为社会和领导认可的名校。具体规划如下:

1、从硬件上保证:新建校舍2栋,其中学生宿舍一栋,综合办公楼一栋,学生食堂1栋,学生餐桌160座、一次能供200人洗澡的大热水器一台。建好田径场地。以上资金向上级争取。

2、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实验器材200件,音体美器材11类100件。添置图书10类2000件册。购买电脑10台,建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各一间。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5-10名,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本科学历达标15%以上。

4、提高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制在0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以上。

5、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二)乡镇学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以后,我乡各校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但由于山大人稀的特殊性,依然存在乡中心小学、村小二种不同层面的学校,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用龙头带活龙身,让下面的村小同步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中心小学与村小挂钩力度。充分发挥乡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

2.让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挂职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学年,中心小学与各村小互派一名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列席各种会议,承担一定课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对方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风。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让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为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联校在一起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另一方面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中心小学派出老师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让村小同步发展。

4.让教师群体之间均衡发展——中心小学骨干教师下乡支教。指导结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科研等,自己也要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指导一次中心活动,从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带动挂钩学校骨干苗子共同发展。

5.让学生之间均衡发展一-乡村学生手拉手。单纯的学科教育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从现状看,中心小学平时比较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能,而村小由于物力和人力的限制及部分教师、家长思想观念的原因,学生活动的形式相对单调一些。联校主要以各村为单位组织开展“学生手拉手”系列活动,尽量缩小乡村差异,让村小学生的潜能也以焕发、个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促进乡村学生共同发展。

四、实施步骤:

我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总体分为四步骤:

(一)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规划。

(二)规划立项阶段(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申报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施规划、项目完成阶段(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

(四)抓差补缺、申请验收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按照规划,抓差补缺,提出请验申请,接受各级评估验收。

五、保障措施

要完成以上计划一是要上级投入经费,二是在农村撤并部分村小,对老百姓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顺利实施方案,我乡从以下入手: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领导组,请党委书记、乡长负总责,请分管教育的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我们在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学校后勤做好资金预算规划,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确保全年公用经费40%资金用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以及部分教学器材的添置上来。新建校舍申报县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建设。

5、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6、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6篇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武陟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全日制完全中心小学,现有学生人,教学班12个,教师29人(其中党员教师人)。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

近年来,我校以“两基”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学校校舍破旧,生活用房、体育器材和教学仪器设备不足、不达标等问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与示范校际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公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统筹、以县(区)为主、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整体提高”的总体思路,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全县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为目标,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均衡配置师资力量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为保障,着力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为实现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级安排,我校于201 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间差距。加快缩小我校与城市学校差距。

(二)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申请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现我校校舍安全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基本条件达标。积极探索“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市学校对口农村学校”等形式的小区域均衡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进我校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力争到2016年,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达到省定标准,学校无危房,校舍总体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三)努力实现学校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力争高一级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按

照省定标准,配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的各类教师。完善我校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增强广大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创新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

(四)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鼓励社会捐赠支持我校义务教育发展。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经费使用及时、规范、安全、有效。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注重培养过程、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营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抓好。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确保校际之间教学质量无明显差距。要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

锻炼一小时,培养学生健康、活力、竞争、合作、助人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校委会人员为成员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7篇

为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步伐,促进我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育,整体提升我校的基础教育水平,特制定《七方镇罗岗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以《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为指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群体骨干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培养目标特色化、教育质量一流化的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特色。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七方镇罗岗小学占地面积21893.8平方米,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本学期在校学生790人。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绿化区、活动区划分清晰,一栋教学楼,一栋四层综合楼,1个多媒体教室,标准化学生食堂、澡堂各一个,学校虽设有科学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但还需大量设备和器材添置,现有200米跑道的操场一个。

三、总体思路:

围绕“均衡、规范、提升”三个关键词开展工作。

均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全校教育工作均衡发展。

规范:规范学校管理,各项评估达标。

提升: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目标任务

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以创办示范小学要求为标准,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学校内部设施达国家一类标准,加快校园网建设,全面实现“班班通”;按照“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45岁以下的教师100%达到大专以上的学历,其中30%达到本科学历,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适应学科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质量创一流,艺术教育创特色,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样的优质教育的同时,每人都能在艺术上有一门专长,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领导,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健

副组长:张允化

成员: 孙良成 罗东生 周吉东 朱耿 高世超 朱顺明

六、主要措施

(一)实施校园文化工程,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1.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尽心尽职做好个人的岗位工作,教好书、育好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学校班子全体成员要深入班级、深入教师、学生,当好师生的表率,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率先意识和全局意识,不断推进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严格执行教代会制度,继续推行校务公开,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坚持勤俭办学,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珍惜岗位、珍惜拥有,要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三是在学生群体中,依照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日趋形成。

2、继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文化软硬件投入力度,根据学校实际,找准定位,以“七方镇罗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深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底蕴,结合现代办学理念,不断挖掘校园设施资源和学校发展中积淀的文化内涵,做好学校特色项目的规划与创建工作。

3、加强学校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逐步规范,关注、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促使学校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文化。

(二)实施师资建设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继续实施“确定课题、名师引领、自我加压、活动助力”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确定课题:要求所有教师每人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针对课题进行学习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按年度考核目标达成情况,并作为教师聘任的重要依据;同时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成长发展的舞台。

2、名师引领:一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观摩专家名师的授课讲学;二是继续通过枣庄市城区重点小学“校际联谊”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名校资源,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三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教师间“拜师学艺”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真正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课堂,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同时要起好示范、好辐射作用。拟开展语、数科课堂教学评优和优秀课改论文评选和集结论坛活动。

3、自我加压: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要求每人每天读一篇目教育理论文献,每周有教学反思并择优交流,每月有一则典型示范的教学案例上交教导处,每学期上一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写一篇优秀论文或经验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制定好个人的发展目标,选定一个研究课题,生成一个策略,推广一条好经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促进骨干教师群体的有效形成。

4、活动助力:定期组织网络教研、在线研讨、专家讲座、集体备课、优课竞赛、论文评比、读书汇报、全员培训等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继续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和骨干教师教学示范课、汇报课活动。

(三)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围绕“创特色学校,办成功教育,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少先队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教学全程跟踪管理,教师上课必须过五关:集体备课关、课堂教学关、作业批改关、质量监控关、学生评议关、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提高质量评估的科学性。

3、继续加强艺术教育,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繁荣校园文学创作,营造书香校园,同时,继续办好科技、书画、舞蹈等特色项目,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办好学校的品牌特色,以特色文化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四)实施和谐校园建设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凸显德育为先。以《七方镇罗岗小学德育教育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德育常规检查”为抓手,重点抓好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各种形式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做好关爱学生,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使适龄儿童的按时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100%。

3、开展学校办学的自我评价,通过自评自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部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全体学生杂费,免费为学生提供教科书。严禁出现随意购买教辅用书和擅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等违规违纪现象。继续将校务公开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

(五)、加强校园建设工程,实现学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在做好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同时,优化校园内所有发展空间,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校园景点启智,让学生进入校园得到美的感受,艺术的熏陶,心灵的陶冶,使师生在我们学校这个艺苑乐园中,会因美生爱、由爱而生乐、由乐而好学,从而健康幸福地成长。建设好现代化文明校园,不断显现学校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谱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崭新篇章。

七方镇罗岗小学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8篇

一、当前村小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 教学点工作的典型经验值得总结, 教学点发展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当前, 我乡教学点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即年龄大的教师多年轻教师少, 民转公教师多科班毕业的教师少, 语数教师多英体音美专任教师少。少数教学点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 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管理涣散。主要表现为教学点校长信心不足, 工作上安于现状, 放任自流,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管理知识欠缺、管理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 面对困难, 退避三舍, 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总是“无能为力”;还有校长疏于学校管理, 落实上级政策规定不力, 对教师要求不严, 对教学缺乏基本的研究。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由于设施缺乏、教师缺编和管理缺位, 教学点课程根本无法开齐开足,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得不到有效落实, 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教学点学生不能完整地接受规范的英语及艺术等方面教育, 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与完小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四是教学资源整合不够, 多数教师由于年龄过大, 不求上进, 对网络资源下载及运用几乎不闻不问, 即使能用的, 也只能照搬, 根本谈不上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

二、以实施对口帮扶为重点, 大力提升教学点办学水平

一是中心小学要整合教学资源, 把成形的教学课件、导学案、教学案例等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在区域内流动使用,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在教学管理上要实行五统一, 即: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常规检查统一、教研活动统一, 教学检测统一, 真正达到校校互动, 共同提高目的。三是要定期组织教学开展集体备课、送教下乡、校校互动教研等活动, 帮助提高教学点教学质量。完小将帮扶教学点工作的成效纳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畴, 实行同奖同惩, 力争通过帮扶使教学点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三、建立创新机制、实施双带双提高

要实施双带双提高, 就必须加强校际联动, 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作用, 改变传统的办学格局,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目标。从2009年秋季开始实施以来, 全乡各学校都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扎实推进, 建立了教育均衡发展网络体系。我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实行了“以校带点”、“学科帮扶”“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等管理模式, 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学校缺专业教师的难题。一是实施“以校带点”模式, 为村小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了辖区内学校共同发展。二是“学科帮扶”模式, 实现了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优势互补, 起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校校互动”的管理模式, 帮扶学校实行送交下乡, 进行教法、学法指导, 被帮扶的学校深入帮扶学校进行跟踪学习, 实现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四、克服自主发展不足, 推进点校携手共进

现在教师跨校教研、跨校带徒、跨校送课等教师流动形式已成为常态。但部分学科和教师未能主动发展, 应付式完成任务, 只做“规定动作”, 甚至连“规定动作”都未做好, 更不要说做“自选动作”了, 离深度研究的要求还很远。部分名师缺乏动力和上进心, 随着年龄变化, 逐渐滋生了懈怠情绪, 给带教共研造成阻力。因此, 要搞好以校带点双带双提高工作, 必须进一步落实制度, 要在能顺利完成任务的优势上, 做精、做实、做大每一对帮扶的共研活动, 不但要多一些“自选动作”, 还要争取带动一个学科, 以一个学科影响其他学科。鼓励创造性地实施好“捆绑”发展工作, 支持学校大胆探索和创新, 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全面提高活动水平。要创新结对共研方式, 倡导团队共研展示活动, 推行利用网络等手段提高共研效能, 建立“成长档案”。

虽然我们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一定借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东风, 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到, 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加大完小与村小的帮扶力度,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真正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项惠民工程做实, 让区域内每个学生都享受公平教育, 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R].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9篇

紧扣主线,坚持标准谋均衡

夯实基础,分线突破。荆州区紧扣《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5年来共投入资金2.06亿元,开展“校舍优化、运动场改建、生活设施完善、技术装备升级”四大行动,通过项目推进、集中治理等方式,分线消除薄弱环节。近几年,共消除D级危房67栋,维修改造C级危房72栋,新建或改造教学楼62栋、食堂30个、宿舍28栋、运动场43个、公厕25个、教师周转房230套。投入350万元,更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课桌椅;投入2600万元,基本配齐了实验室、微机室、“班班通”、体音美室和图书室;投入400万元,为25所学校安装了直饮水装置和热水器。

全面改薄,均衡配置。荆州区政府组织区财政、规划、土地、住建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校校行”活动,突破办学条件瓶颈。实施“一校一策”,逐校进行攻关,对照办学标准,找出每一所学校存在的差距,列出整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长期跟踪督办,确保每所学校都达到省定标准。同时,通过项目倾斜、师资补充、文化建设等方式,全面改造薄弱学校。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基本实现了“两无四化”目标,薄弱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基本实现了无差别化。

追求优质,打造特色。荆州区根据区情和实际需要,注重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搭建“四园八有”质量管理平台,实施“七大行动”,开展“八项创建”,实现“一校一品”,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春晖少年德育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川店中学的“三雅教育”、南门中学的礼仪教育、裁缝小学的“感恩教育”扎实开展,太晖小学“永恒的21天”习惯养成教育在全国德育年会上作经验交流,八岭山中学和西门小学被授予“全国诗词教育先进单位”,荆南中学姜陈同学被评为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和“感动荆州十大人物”。以课改为依托,整体推进“有效课堂”构建行动,将均衡理念贯通于教育全过程。北门中学“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川店中学“绿色生态”课堂、荆州小学“135快乐”课堂等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深入推进“阳光体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区校园足球蓬勃开展,八岭山中学2名学生入选省2020全运会梯队,马山中学唱响“马山民歌”成为全省首批“中华文化传承学校”,荆州小学获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十佳全能”奖,北门中学获全省中学生啦啦操比赛“自编花球项目”第一名。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全面升级校园网,“班班通”实现全覆盖,建立全区课程资源库,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索“空中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强化主责,引领联动抓根本

抓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科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和充分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荆州区政府出台并实施《荆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十二五”布局建设规划》,辖区内学校由2009年的58所逐步调整到现在的53所,基本形成了一般乡镇1所初中、2至3所小学,较大乡镇2所初中、3至5所小学的格局,布局日趋合理。面对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趋势,为缩小城区学校密度,扩大优质教育服务半径,市、区两级政府启动古城疏散、人口外迁计划,投资2.5亿的荆州中学已经建成;投资1亿元的市实验小学、投资1.2亿元的荆北新区学校和投资1.5亿元的华中农高区学校正在兴建之中。

抓经费投入,提升保障水平。荆州区始终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前,全区预算内教育拨款达到2.7亿元,已占到财政支出的12.66%;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10700元和5600元,增幅明显;生均公用经费初中、小学分别为815和615元,均超过了国家标准。近三年,全区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1.97亿、2.14亿和2.7亿元,呈逐年递增之势。除区财政主渠道投入之外,各镇(办、管理区)也大力支持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抓师资建设,增强队伍活力。荆州区坚持从活源导流、尚德明责、培训强能、厚爱优酬等方面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引进资教生、免费师范生和农村新机制教师共379名,区财政、人社、编办等多部门统筹协调,保障每年300多名校长、教师下乡支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顺利开展。开展“千日破关强师行动”,开设网上“强师论坛”,打造教师全员培训品牌。整合国家、省、市、区教师教育资源,做到因人定训,并先后选派6名校长和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了教师医保、住房公积金、意外伤害保险和教师健康关爱等制度。工资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幅度达到8%-12%,各类评先、评优、晋级也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

明确主旨,构建机制促发展

健全共建机制,实现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荆州区委每年召开常委议教会,出台一系列惠教政策;区政府每季度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大、政协把视察评议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定期召开协调会,为教育排忧解难;各学校也通过家长学校、教学开放周等途径征求家长、群众意见。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聘请23名责任督学,把每周三定为“校园督学日”,开展“一日全程督导”活动。目前,全区上下共同关注教育、合力支持教育的氛围已经形成。在连续几年的人大评议中,教育部门都名列前茅。

构建安全机制,护航持续发展。荆州区牢固树立“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理念,实施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全员履职、强化整改、严肃追责的工作机制,连续四年实现安全责任零事故。制定并实施了《荆州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日周月年主要工作常规》等20多个工作规范和标准,辅之以要求填写“一录九簿一志三表”等14套表册,促进安全工作流程化、常态化和精细化。狠抓食品、消防、交通、治安等重点领域整治,大力推进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打造“放心食堂”;投入600万元,着力整改相关学校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强力推进校车标准化进程,需要校车接送学生的2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配备标准化校车,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政府每年给予运营补贴200万元,确保运行安全;投入80万元,完成了所有学校的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各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实行了培训、监管、考核、奖惩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构建关爱机制,促进共享发展。荆州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少儿等弱势群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最有针对性的帮助。如关爱随迁子女,严格落实“两个为主”政策,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平等享受教育服务。关爱贫困生,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关爱残疾儿童,投资506万元,新建一所规范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残疾儿童素质。为妥善解决留守少儿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区政府投入150万元,在所有农村学校新建了标准统一、功能齐全的“留守少儿之家”,实现硬件“五有”、软件“五全”;全区实施并逐步形成了“一一六三”关爱工作体系,组建了1800多个“3+2+1+1”关爱互助小组,常年开展活动,让留守少儿精神有寄托、成长有伙伴、情感有交流,实现了留守少儿的全覆盖,在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上,荆州区的“留守少儿”关爱与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10篇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程,结合嘉祥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组对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出的问题,我校召开专题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整改方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明确了整改措施,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整改方案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力度,扎实做好迎检工作,力争在验收过程中出成绩,出亮点,确保高质量通过评估验收。

二、我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文化内容设置不科学,室外文化太繁杂,室内文化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2、篮、排球场地不符合要求。

3、教室、走廊墙壁粉刷脱落较多,玻璃和黑板有破损,未及时维修。

4、功能室有合用现象,综合实践活动室面积不足,器 材未按标准配备。

5、档案无索引,教师花名册欠规范,绩效考核结果不齐全。音、体、美器材无明细账和定位卡。责任督学工作情况无记录。

三、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长:郝玉成 副组长:侯昭阳

成员:樊春贤 苏恩宏 侯海燕 楚静静 魏朝群 刘阳

王旋旋

四、主要措施

1、对于“档案资料整理不齐全,不规范”这个问题,学校组成专组,组织档案组所有成员,根据上级督导评估组在我校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项进行整改,积极选派相关档案组成员到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他们的整理经验方法,近期将建立科学的档案索引、规范的教师花名册、音、体、美器材建立明细账和定位卡,以及对责任督学工作情况留下的照片和记录进行归档,争取把档案资料整理齐全、规范。

2、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深入挖掘班级文化内涵,突出一班一品。以特色班级、星级班级建设为载体,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品味,突出班级文化建设特色,达到一班一品,一班一色。各班级文化建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真正达到特色、人文、书香的班 级文化建设目标。二是要根据学校特点,使校外文化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氛围浓厚、井然有序、真正体现其办学理念和特色。

3、积极争取上级拨款支持建设多功能室,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室设施,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室器材已经按要求配备完毕。

4、制定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督促后勤人员对教室、走廊墙壁粉刷脱落的部位重新粉刷,对破损的玻璃、黑板等进行更新和维修。

5、对于篮、排球场地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镇政府已经征地,扩大校舍面积,将建设综合楼和规范的塑胶操场,马上进入施工阶段,相信很快将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功能室齐全,运动场地也将达到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要求。

我校将努力完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整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小学

中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第11篇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镇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中心小学一所,村小2所,点小2所,现有学生980人,在一段时间内,镇小,村小,点小依然存在,这种“满天星”式的学校布局,已呈现出诸多弊端。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我镇小学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一),举全力建一所规模较大的寄宿制中心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舞活龙头,成为社会和领导认可的名校。具体规划如下:

1、从硬件上保证:新建校舍2栋,其中学生宿舍一栋,综合办

公楼一栋,学生厨房操作间增加1间,学生餐桌6座、建好田径场

地。以上资金向上级争取。

2、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实验器材200件,音体美器材11类

100件。添置图书10类2000件册。购买电脑10台,建音乐室、美

术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各一间。增加多媒体教室一间、力争建一间

语音室。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资金尽量自筹。

3、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5-10名,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本科学历达标15%

以上。

4、提高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

制在0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以上。

5、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

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

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

理,提高办学水平。

二)学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以后,我校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

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镇教育均衡发展,是

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用龙头带活龙身,让下面的村小同步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真正缩小城镇差距。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中心与村小挂钩力度。充分发挥镇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

2.让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挂职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学年,中心与各村小互派一名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列席各种会议,承担一定课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对方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风。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让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为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联校在一起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另一方面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中心派出老师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让村小同步发展。

4.让教师群体之间均衡发展——中心骨干教师下镇支教。指导结

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科研等,自己也要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指导一次中心活动,从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带动挂钩学校骨干苗子共同发展。

5.让学生之间均衡发展一镇村学生手拉手。单纯的学科教育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从现状看,中心学校平时比较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能,而村小由于物力和人力的限制及部分教师、家长思想观念的原因,学生活动的形式相对单调一些。联校主要以各村为单位组织开展“学生手拉手”系列活动,尽量缩小镇村差异,让村小学生的潜能也以焕发、个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促进镇村学生共同发展。

四、实施步骤:

我校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总体分为四步骤:

(一)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规划。

(二)规划立项阶段(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申报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施规划、项目完成阶段(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

(四)抓差补缺、申请验收阶段(2014年10月至12月)按照规划,抓差补缺,提出请验申请,接受各级评估验收。

五、保障措施

要完成以上计划一是要上级投入经费,二是在农村撤并部分村

小,对老百姓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顺利实施方案,我镇从以下入手: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镇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领导组,请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请分管教育的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我们在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学校后勤做好资金预算规划,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确保全年公用经费40%资金用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以及部分教学器材的添置上来。新建校舍申报县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建设。

5、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6、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

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7、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上一篇:【征文】党旗飘飘下一篇:于为自己喝彩的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