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2024-07-02

试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精选8篇)

试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第1篇

绵阳市首届纪实摄影研讨会论文

试论新闻摄影的求异思维

凌弘

思维决定拍摄,拍摄决定作品,一幅新闻摄影作品的好坏记者起了决定作用,而一个人的思维,在新闻拍摄中,又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就新闻摄影拍摄中的求异思维作一探讨。

一、新闻照片千人一面令人忧

跟风严重,作品似曾相识。近些年,报业繁荣,各报普遍重视新闻照片的作用,不但增加了摄影记者,报社老总和许多文字记者都配备了数码相机,拍新闻照片的的人越来越多,每逢突发事件总会看到有人在拍新闻,尤其是一些大型活动,总会看到许多背着长枪短跑的摄影人在拼抢新闻,新闻摄影热潮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国内外的一些摄影比赛中,主办者收到的作品屡创新高。有个新农村摄影大赛,在短短的时间里,组委会收到了上万幅(组)照片,笔者浏览了一下在网上公布的照片,发现许多照片似曾相识:农民开怀数钞票的,农民使用手机电脑的,农民住别墅小洋楼的,农民开小汽车的类似的照片占了不少,有的就是简单重复。面对洪水般来的照片,评委们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如果照片没有个性和冲击力,你的大作也许就在评委(甚至工作人员)的零点几秒过目之间便被“枪

毙”。

每次大赛出了个好照片,总会有很多人去跟风,模仿拍照。反映希望工程的照片获了奖,总会有很多人去拍农村学校;保护环境反映生态的题材在影赛中拔了头筹,记者们便一窝风撵江河污染、企业排污、沙尘暴、荒漠化的题材;一幅广角镜夸张人像哭泣的作品受宠,下次影赛肯定会见到用广角镜拍的类似的画面……现在最经典的新闻照片莫过于“一指禅”,即用手指着旁边或背后一个地方,并说,这就是惹祸的地方,罪犯就是从这逃走的,污水就是从这里流出来的……

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新闻摄影作品给受众以视觉疲劳。同时也浪费了记者们的精力。识时务的记者,也感到所拍作品难以超越自我,常常为此而苦恼。

二、求异思维是新闻摄影的必然要求

摄影界有句老生常谈:“初级摄影比器材,中级摄影比技术,高级摄影比脑子。”在实践中,这话看来容易做来难。现在新闻记者很多是摄影发烧友或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到堆不是侃设备,攀比谁的设备好,就是问你这个月收入多高,他又得到了什么好处,照片被那家企业买走。说起摄影意识,要么我几年前就知道了,要么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拍什么好了。现在许记者,出去转悠的多,拍片的多,发表的多,静下来思考的少,整理照片的更少。

现代科技的滚滚洪流扑面而来,数码摄影不可阻挡,先进的数码技术将胶片时代的繁琐变得简单,人们不担心曝光准不准,不需要很

多时间泡在钻研技术上,都能拍出象样的照片来。200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手机摄影赛金牌获得者在现场直播舞台上,面对全国观众说:“我拿这部手机拍照时连手机的功能都还没搞懂,谁知拍了张照片就撞了个大奖。”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摄影技术变得如此简单。相机越便捷,越是需要人们思考,谁在思维上下功夫,谁就占领了摄影创作的制高点。而求异思维在思维中又是最重要的。所谓求异思维,就是力求思维运动走向有异于习惯轨道,有异于顺向的逻辑演绎,有异于既有的信息搜集途径与信息组合方式。简而言之,求异思维就是思维运动轨迹的超常规、反常规。在新闻摄影创作中运用求异思维,努力使创作跳出常规构思的局限,摆脱常情、规范的束缚,寻找到最佳的切入角度和表达方式。笔者妄断,这是新闻摄影创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运用求异思维搞好新闻摄影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可以使记者者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采访模式的束缚,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开辟出全新的创作领域和创作思路,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求异思维将大大强化记者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因,没有主体意识,就谈不上创造性;求异思维还能使记者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独立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判事物,正确地记录社会,不为外人左右,不为传统所缚。

新闻摄影中怎样运用好求异思维呢?我们在按下快门前,必须明

白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思维目标和思维方向常常越轨,另辟蹊径,这种求索新奇的心理可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成果。为了别开生面,使画面形象不雷同,需动脑筋多设几个目标,形成多条思维路线,异彩纷呈,产生跨越别人也突破自己的新结论。经过理性思维,才能将感性的认知升华为理性的指导,才能对事物有更为深刻、更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将上下串成一条线,才知道取什么、舍什么,才能明白拍摄的意义所在。怎样才能运用好求异思维,笔者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下手。

1、多向思维:多向思维是求异思维最重要的形式,表现为思维不受点、线、面的限制,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既可以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同一思维起点出发,让思路呈辐射状,形成诸多系列。它最直接的效果是能避免思路闭塞、单一和枯竭。记者出生的老摄影家朱宪民是科班出生,曾长期在画报社工作。在文革中,画报需要的照片是要“高大全”式的新闻照片,他在画报上发表的作品可谓是无懈可击,用光、构图、人物表情恰到好处,这在他的2006年《时代影像(1966——1976)充分体现出来,每张照片几乎都是摆拍出来的。象这样的摆拍记者不在少数,但现在难觅踪迹。朱宪民之所以成为大家,就是他高屋建瓴地多向思维,不仅能够完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还干他的“私活”,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百姓群众。当他的大型专题《黄河百姓》问世的时候,轰动了摄影界,这个专题不光是镜头记录了黄河沿岸的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从源头到出海口,收集整理了黄河的水文、地理和风土民情的文字资料,是一个图

文俱全的黄河百科全书。后人再想做这个专题,都难忘其项背。

2、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思考的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中得到启示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通常所说的“类比”、“联想”就属于侧向思维范畴。2005年4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面,这是两党最高级领导人60年来首次会见,世界瞩目,现场拍片的人都是国内外的高手,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按常理,记者抓到两人热情握手,或者紧紧拥抱的镜头是最好的。而《中国青年报》的贺延光却拍下了两人相距一步,伸出手急切想握手的瞬间,并《以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点题,将两党相隔60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双方向前迈进的历史瞬间定格下来。这幅作品,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贺延光常说,你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能拍到什么程度。他这种勤于思考,提前做好案头工作,侧向思维的方法使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了先。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当你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能否定什么;当你站在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不妨再站在与甲对立的乙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灵感,得到新的启示,得出观点新颖的结论。全国“两会”年年开,会议照片最难拍,要创新就更难了。在全国八届一次会上,坐在过道前后的两个代表伸出手互递相机:“快点,把照相机给我,马上要宣布本次大会闭幕了,我得记录下这历史瞬间。”此时,《经济日报》记者邓维按下了快门,并在报纸上大幅发表,成为两会的经典之作。如果邓维不是逆向思维,是不会抓取这个镜头的。有幅反映剧团下乡的新闻照片,画面不是演员在台上演出的场景,而是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从悬空的舞台下透过去,拍下了农民看到台上精彩表演哈哈大笑的场面。这个画面没有舞台,胜似舞台。

4、变形思维:变形思维是在创作的思考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将思维对象的形状加以改变,使大脑得到新的触动和启示,实现认识上的突破。常见的变形思维方式有扩大法、缩小法等。扩大法是有意扩大思考对象,将个别变成一般来进行思考;缩小法是有意缩小思考对象,将一般变成个别来进行思考。

求同易,求异难。艺无止境,但愿有识之士在求异思维中超越自我,得到升华。

(作者真名:李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绵阳市摄影家协会一二届秘书长、三四届副主席。2008年、2010年中国摄协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全国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摄影理论研讨会正式代表; 2009年四川省摄影年度人物;2009—2010年四川省摄影十杰。《绵阳晚报》主任记者。)

试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第2篇

摘要: 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瓦解。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事实的力量,并以事实的力量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视。所以说,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二)把握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其中什么是细节,真实到什么程度,整体情况如何等,由于对新闻真实度的把握和认识上的偏差,就造成了失实报道。对于新闻真实度认识的偏差及对它的讨论,是现在新闻界普遍存在而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严重问题,归结起来,这种偏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偏差一: 将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进行报道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以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比如说,国际上某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报道的事实明显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国家利益使我们在报道的角度上可以有所斟酌,但并不等于可以用自己选择的事实去叠加出错误的结果,造成读者对形势的混乱认识。

偏差二:以偏代全,真实的现象不能反映真实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化。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我们所要求的新闻真实,就是为了达到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新闻报道缺少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在报道一件事件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忽视本质和主流,忽视整体。如社会上曾一度流行“下海”现象:政府官员弃官经商、大学教授投笔从商、工厂职工辞职经商„„对这些现象进行报道,首先要分清其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大趋势?是否多数人都准备这样做?在分清之后,再选择合理的报道量与报道方式。

偏差三: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造成整体报道效果的偏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但这并不等于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尤其在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的报道中,这点更值得注意。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将其暴露于公众,这是新闻媒介的社会作用之一,是媒介自觉履行自己的“环境守望”职责。这类报道应以揭露丑陋现象的发生原因、后果危害为主要目的,而对其过程应以概述为宜,否则,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三、虚假新闻频出的原因

虚假新闻危害甚多,首先它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以下是对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阐述:

(一)媒体竞争激烈。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的媒体数量急剧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竭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利益和沽名钓誉驱使。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一些媒体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灵活现。另一方面,一些记者编辑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为晋级提升铺垫道路,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例如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以及近年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和《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照片造假事件等,均属此类。

(三)媒体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这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新闻采编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传播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储备,当然就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采编队伍职业道德水准整体下滑。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是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他们大多数人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因而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效应”,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严重危害社会和受众,损害媒体公信力。《纸馅包子》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力量既源于事实,也源于公众的信念,虚假新闻既践踏了事实又嘲弄了公众的信念,即使能一时蒙蔽公众,最终却逃不脱公众的惩罚。每一位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形势,应保持怎样的工作作风,怎样增强政治和导向意识?如何辨别、判断来自方方面面信息的真实程度,敲定事实的细节,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呢?

第一,要保证新闻来源是真实的。每一位记者写报道都不能凭空捏造,应特别注重新闻的来源,而且需要明确新闻来源是真实可信的。所以,记者在选取新闻来源时要坚守新闻核实原则,不能为了追求时效性而不顾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之间没有可比性,要从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

第二,搞好调查研究,报道中的各个要素必须真实,避免言过其实。调查研究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获取事实真相的法宝。搞好调查研究需要“四到”:脚到、眼到、耳到、心到。要客观公正,不夸大、不掩盖事实。新闻报道的5W和1个H必须真实,写作要认真,语言要准确,表述要确切,用词要恰当。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新闻专业素养教育。新闻从业者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

良好的公众形象,忠诚于党,取信于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第四,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当假新闻被揭露,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对于造假始作俑者,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这样的轻微处理既不治标,也不治本。这种对虚假新闻监督和惩戒机制的缺失,其结果必将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助长了新闻造假之风气。因此,杜绝虚假新闻,既要依赖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以此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正确与否,会直接反映到新闻报道中。不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或偏离事实本质的结论,新闻报道也必然不能完全体现真实性原则。因此,新闻真实要忠实地反映外部事物,做到不走样。要二是不单纯满足于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善于在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基本趋势和主流,做到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的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研究 第3篇

一、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运用摄影的手段, 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内容用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并结合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事件进行报道, 是新闻的一种形式。根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要求摄影照片的内容必须完全真实, 且画面不能有任何人为修改的痕迹, 必须保证拍摄现场的本来面貌。保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是一个新闻摄影社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脱离了事物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的照片也将不具备任何的价值。真实性原则, 是新闻摄影的核心命门之所在。一张再完美的照片, 只要失去了最为核心的真实性, 它都不将具备任何的生命力。

二、新闻摄影真实性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体现

首先, 新闻摄影要求必须是事件现场的纪实,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真人、真事、真现场的“三真”原则。世界摄影史上, 很多优秀的纪实摄影家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真实摄影纪实的榜样, 如美国摄影家刘易斯·海因《南加利福尼亚棉纺厂, 10岁的纺织女工》、美国新闻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水俣》、我国新闻工作者谢海龙的《我要上学》等, 当这种赤裸裸本真的纪实新闻出现之后,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与震撼那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新闻摄影必须对新闻摄影的对象抱持客观记录的态度。新闻事件中摄影者应尽可能鲜明生动地再现和冷静客观地反映被拍摄的对象。每个新闻摄影师因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阅历的不同, 对于事物本身的看法、拍摄的手法与取经的角度都会具有差异化特征。正是由于新闻摄影师所处的位置立场不同, 那么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的定义也肯定出现不同观点。而新闻摄影怎样才能客观记录事情的真相, 并且不会带有任何的偏见, 这对新闻的真实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小作坊之家》是新闻摄影家沃克·埃文斯的作品, 具有透明和冷静的格调, 摄影师本人精确而不声张地透过真实的生活场景, 表达了可信、忠实并充满生活的原始气息。法国新闻摄影大师卡蒂尔·布列松以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念闻名于世, 《印度·1947年》是他的杰作, 他的作品都是在人物、事件最有表现力和感动力的一瞬间拍摄的。“随时随地准备着扑上去抓拍生活中的种种精彩镜头”成为他的艺术信条。卡蒂尔·布列松曾说:“拍摄照片, 是在反映事物本质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 去抓取变换流逝的现实, 正是在这一时刻, 准确地抓住了形象的本质。”优秀的新闻纪实摄影家要具备了解人生当机立断的能力, 能够预知情况的下一步变化, 抓拍到人物情绪高涨、事件发展高潮的场景。

三、新闻摄影中造假频出的原因

新闻摄影照片的真实性探讨, 可以说是常常被提及的话题。在数字化时代, 新闻摄影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虚假照片是新闻摄影应亟须扼制的, 虚假照片的盛行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媒介变革给予了假照片可乘之机

现阶段媒介的运作方式已经从计划经济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广告收益自筹资金。媒体一旦把经济效益置于首位, 就会为假照片提供生产的温床, 新闻界的所谓“有偿新闻”、“公关新闻”、“软文”等便是绝佳的例子。当下, 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 一些利益集团正是因此绞尽脑汁地利用媒体来为自己牟取暴利, 其中就包括蓄意制造炒作宣传虚假图片报道。这种假新闻制造的现象, 导致部分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却淡化了对照片真实性的要求, 忽视了对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尊重, 间接成为假照片泛滥的重要源头, 而日趋复杂的假新闻背景则增加了防范上的难度。

(二) 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随着受众兴趣逐渐转向社会新闻, 即使新闻主观上有正确引导的意图, 但往往经不住精彩“事实”的诱惑, 出现假新闻。仔细分析, 除了某些利益集团蓄意造假之外, 基本上所有的伪新闻、伪照片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假照片的频繁出现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众的阅读接受心理造成的。因为人们通常只接受感兴趣的新闻, 在这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不适用的。只要这些伪新闻、伪照片与受众的意见相符, 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接受它。

(三) 网络的开放给虚假照片的盛行提供了温床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网络的数字性和虚拟性决定了其信息“海量性”的特点, 有人则把图片比作海量而枯燥文字中的“亮点”。互联网的发达导致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涌现的新闻, 如果没有惹人眼球的图片作为亮点, 就有可能被海量的信息大海所湮没, 失去了其所要传播的价值。这样的情况之下, 部分人弄虚作假的照片是极具吸引力的, 如美国某网站曾经“制造”过“布什把书倒着拿”这样的虚假图片, 吸引受众眼球, 让虚假虚伪信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四) 新闻摄影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导致新闻道德教育的缺失

在当今数字技术占据主流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我们再重提坚持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是很有必要的。数字摄影的诞生和发展, 让新闻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将拍摄到的影像发布出去, 满足新闻的即时性要求。这种高效和快捷的传输方式的出现, 使新闻从业者之间的竞争加剧, 新闻摄影师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压力之下, 有的摄影师会跨越摄影师的道德底线弄虚作假, 而顾不上新闻摄影对真实性的要求。

四、新闻照片真实性的应对之策

让新闻图片用事实说话, 我们必须从根本入手。首先, 摄影记者应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 自律机身, 恪守职业操守, 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新闻的基本原则是真实, 真实的新闻令人信服, 才会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其次, 应该加大对新闻造假者的处罚力度。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体人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 应尽力对媒体新闻的造假者予以封杀。再次, 在“读图时代”, 图片编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当好把关人。在技术上、内容上、道德上把关, 从而确保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最后, 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始终扮演着信息发布和反馈的双重职责。媒体本身应更加严格自律, 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制。

浅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细节 第4篇

【关键词】新闻摄影 真实性 细节

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方面,新闻摄影有价值大的,有价值小的,也有没价值的,但都是新闻。新闻摄影有多次出现的,有的仅仅获得一次普利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出现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做好新闻摄影必须把握好其中的运行规律。其中注意真实性与细节对新闻摄影至关重要。

一、传统新闻摄影真实性细节的评价标准

一般人认为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构图是确定并组织元素以产生和谐照片的过程。其中摄影记者只有通过结构明确、光线协调、色调和谐、情节生动的构图,拍摄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新闻照片上再现的是新闻事实的视觉形象。强有力的感人形象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主要手段。就一张内容重要的新闻照片来说,如果没有生动有力的形象表现,就会给人以平淡之感。所以在传统新闻摄影中真实性与细节要求,只是通过色彩、光线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二、新时期决定新闻摄影真实性与细节的关键因素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使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读图时代”的报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图片无疑占据了重要一席。今天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到了书籍、杂志、报纸、广播電视这些传统新闻媒体之中,伴随着信息生产、复制、传播、接收、反馈的全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比如说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降低。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新时期决定新闻摄影真实性与细节的关键因素有:

(一)政治素质

作为我国特定国情舆论工具之一的新闻摄影记者,不管你是党报记者还是晚报记者或是其他报纸的记者,首先要为政治服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及时地报道党和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和各方面的新闻事件。

(二)扎实基本功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轻松自如,迅速准确地完成拍摄任务。有时要能凭手的感觉和自身积累的经验调节照相机的每一挡快门与光圈组合,不取景构图拍摄、慢门手持拍摄基本保证画面清晰,熟悉各种光线并能进行准确曝光的技术;精通各种照相机附件的使用技巧,熟悉暗房的全部操作程序,能独立完成照片后期制作。数码摄影的普及使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了解数码成像原理,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还要熟悉电脑操作及相应的图像编辑软件,实现数码图像网上传递,提高新闻图片的使用时效性。

(三)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就是为了忠诚于职业而做的种种努力。新闻摄影的现场形象纪实性,意味着摄影记者与被摄事件是处于同一时空当中,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刻,新闻摄影记者都担负着记录人类历史的重托,深入到战争的发生地区,穿行于自然灾害现场,周旋于政治暴力中心。记者的职业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职业精神的新闻摄影记者会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拍摄。

(四)主体意识

新闻摄影是以图像来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没有艺术性的图像,不论新闻价值多么高,都不能打动读者心灵,引起读者共鸣。没有艺术性的新闻摄影图片,发挥不出传播新闻信息的作用。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摄影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审美知识和观点,认真对待每一幅新闻图片,要在每次按快门前,仔细地衡量用光、构图和拍摄角度等,力求使每幅作品达到完美,以一种艺术创作的精神,对待每一次的拍摄。

(五)职业道德意识

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感。一个人的名利、地位、金钱甚至是家庭都可以失去,这些都可以重新获得,唯有人格不能失去,道德不能失去。道德文章不分家,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心中有“浩然正气”,才能实现人格层次的自我超越,才能拍摄出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许林. 新闻摄影细节真实性浅谈[J]. 新闻实践, 2009(10) .

[2]于培新. 追寻新闻摄影的本质[J]. 中国记者, 2001(03) .

[3]王文利. 新闻摄影的瞬间[J]. 新闻爱好者, 2001(0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第5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失实这一阴影却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每一个阶段,是一个极难根除的顽症。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在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受市场利益驱使,把明明没有的,但却能吸引读者的“新闻”登上报纸。例如2002年1月,某刊物刊载了一篇名为《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的新闻,报道的是山西某地的一名记者因为写批评报道而遭报复,被人贩子拐卖到一个山沟里呆了61天,最后获救的经历。全国许多媒体都转用了这条新闻,该新闻后来证明是条假新闻,这一事件对媒体的信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任意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夸大细节,添油加醋。最近最引人注意的事件是张柏芝,谢霆锋离婚案件,两人从未说过离婚,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宣称两人已离婚。

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有时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或为了报答某人的恩惠,记者和新闻单位会故意隐瞒事实给读者制造假象。

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记者和新闻单位为了塑造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把别人做的事移植到典型身上。例如有些电视台在拍摄专题经济新闻时,让一些长的漂亮的文艺员代替工人装模作样操作机器,代替农民喜迎丰收。

5.因果不符

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炒新闻。何谓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那些广告公司、公共公司为包装明星、宣传企业形象、推销商品,伙同新闻从业人员炒作假新闻时有发生。例如,2003年元月,一些媒体炒的火热的“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就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就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目的是提高三亚的知名度。炒新闻,失实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形象,降低了媒体的威信,而且间接导致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的下降。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6篇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二)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新闻写作的谋篇布局,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此时此刻,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这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一)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二)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三)要注意核对数字。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我国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新闻描写是否恰如其分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记者的态度,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如果带着个人的好恶,就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或缩小有关的事实。

六、要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1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7篇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

●在新闻写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对记者来说,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新闻写作要从这个起点开始。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一、什么是真实性?

真实性,指的就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二、新闻为什么必须讲真实性?

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整个新闻学安身立命的“铁则”!

2、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

世界各国都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三、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什么?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必须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所谓基本要素就是5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如何。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他从极度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面坑道里参谋长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动在鼓舞着他……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当特别快车从土坡和茂林背后风驰电掣般窜出来时,他惊呆了……他绝没有想到,开车十年,铁轨不知越过万千次的他,竟会面对面与一列车遭遇……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着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宽裕,或者再有一秒的延拓就好了,他可以避开撞击,可以将客车到出来。可是,环境对他是那么苛刻和险恶。他一跃而起,大把大把地朝左猛打方向盘……他知道,只有将车头顺着火车前进方向,偏转过去,避免垂直相撞,才能将撞击烈度减到最小……

——《九米拼搏》

她扫视全场。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忽然,一个念头攫住了我,我想见到丹尼斯。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议会宣布对阿根廷宣战那一刻的心理活动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2、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三)新闻报道的真实是多层次的真实。

1、新闻的真实性是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因为信息本身有一个不断释放的过程,信息释放完毕,或者说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全部展现出来。

2、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只能达到什么程度。当然不排斥预测。因此,所谓的新闻真实应该是多层次的真实,有达到现象层次的真实,有达到初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二级本质层次的真实,有达到核心本质层次的真实。这些层次只有深浅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新闻报道作品的结构形式与新闻真实性的层次是对应的。

真实性程度越高,文体的结构形式越复杂,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一条简讯或消息,只能报道第一层次的真实。

若写成通讯,做深度报道,就需要交代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就要求处理好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关系。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

新闻失实带有普遍性和顽固性特点,它如影随形,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

总结中外新闻界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造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价值观,或者说意识形态,同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技术性失实

新闻记者在主观上并无故意,而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由于技术层面所造成的失实。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3、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外国记者有一条重要经验: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在美国的一些权威媒体编辑部里,总能看到工作台上放着各种版本的字典和堆满书架的工具书,包括各类百科全书、地图集、人名录等等。记者与编辑无一例外的要经常查阅这些书。

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材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西方新闻传播学有一条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才能被认为大致正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

5、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6、要注意核对数字

7、描写要有分寸感,慎用副词和形容词。

滥用 非常 最 绝 很 等等之类的副词是对新闻语言的污染

西方新闻教科书给学生立下的新闻写作规则:

少用形容词。

要像挑选宝石与情人一样挑选形容词。

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

形容词是会戏弄人的。

只有懒惰而蹩脚的记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形容词。

8、要注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或单位,有时也包括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地方。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要根据新闻来源的权威程度来判断新闻信息的可信度。

9、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一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另一个重要的审稿者是传媒内部以编辑为主的审稿系统。

“ 他早早地起来了,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刮了刮脸,仔仔细细地梳了梳头发。”

——出自苏联著名记者波列沃依采访之后的笔下

1849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19世纪末震惊世界的大海战,对中国封建官僚体制下开展的以

“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做出了无情的历史检验。曾、左、李苦心经营30多年的工业和北洋舰队,在烟浪翻流的黄海上灰飞烟灭。

1997年,北京某大报刊登了《一个小保姆和她的一部大书》,报道一个叫陈玉荣的女子,从陕西来北京打工,在当小保姆时写出了一部18万字的经济学专著。采访时,小保姆向报道者(主任记者)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求学简历、高考成绩和考研成绩,此外,主要就是小保姆的自述。在自述中,小保姆说她高中一年级时即报考了大学,并收到了西北大学考古系的录取通知书。这篇报道见报后,全国数十家报纸作了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三天连续播出,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节目组和北京电视台都派人摄像采访,《中国妇女报》等报纸也进行了追踪采访。《南方周末》记者方进玉一个电话……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新闻的真实性?

2、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为什么?

坚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第8篇

从照片的制作层面来讲, 本身把三维空间在二维画面中表现就是一种极大的不真实。相机的颜色与视觉会有偏差、偏色, 更不用说早期的黑白摄影, 本身就是一种扭曲。在感光宽容度方面, 人眼要比胶片和数码高出许多, 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 而照片, 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模糊的剪影, 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在焦距的透视变形上, 鱼眼的畸形画面和长焦的压缩空间, 当然有悖视觉真实;在速度的控制上, 慢速的车水马龙与高速的子弹飞出, 已超越人眼直接观察范围的视觉真实。

从拍摄人员的角度来看, 摄影更加远离了客观真实。只要有人在控制照相机, 就存在着取景构图的选择, 存在着焦距对在哪里的选择, 存在着使用什么速度的选择, 断章取义地选择了某个瞬间, 根本说明不了真实。美国的路易斯·海因就说:“我想要表现的是应予纠正的事情。”这种采取“先入为主, 主题先行”的拍摄方法, 尽管是为了捍卫劳动人民的权利, 揭露剥削者的罪恶, 但以这样态度拍摄出来的“童工劳作”难道就没有主观的成分, 它还属于纯客观真实吗?

当代艺术家尝试着不去控制照相机, 以便于抽出拍摄过程中的人为的主观性, 让相机“自动”拍摄, 体现并达到拍摄的客观性。如日本艺术家何原温就把相机支在洛杉矶街头, 设定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拍摄;还有人试验把相机设定为自动模式, 扔向天空, 让其以任意的角度与任意的时间自由拍摄。但这种试验仍然受制于作者在大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制约。所以说, 客观性本来就是摄影术的乌托邦, 用摄影行为本身来建立客观性, 正是一种不断捶打语言边界的妄念, 而这种妄念只是带来了新的视觉经验。由此, 在摄影的视野中, 抓拍与摆拍的区别, 其实已经成为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不去控制相机都不能做到客观, 抓什么, 在哪里, 哪一刻抓, 无不体现着拍摄者的文化选择、阶级立场, 又怎能代表客观真实呢?

时代不同了, 自由的纪实摄影家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照片和现实世界是一对一精确的, 人们通过观察照片即可得知世界的真相, 结果却是二手影像的泛滥以及大众对“震惊”照片的麻木, 纪实摄影所反映的表象恰好掩饰了其背后真正复杂的社会关系。难怪新纪实摄影主义也已摒弃了眼见为实的观看方式, 而用拟实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拍摄纪实摄影。既然如此, 新闻摄影也不必花力气去拘泥于摆拍还是抓拍, 抑或谁在后期调整中的小动作了。

如优素福·卡什拍摄于1941年的《丘吉尔》不仅激励了英国人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 也加速了希特勒走向坟墓的进程。愤怒的丘吉尔成为盟军的精神力量, 也成为震慑希特勒, 让法西斯闻风丧胆的精神武器。然而当时在现场拍摄的卡什却发现, 当时的丘吉尔叼着雪茄, 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全无“英格兰斗犬”的暴烈威猛。卡什显然不能满足于这样现实中的无神的留影, 于是突然上前, 一句“对不起”的同时, 迅即从丘吉尔唇间夺下雪茄。被惹恼的丘吉尔怒目而视, 左手叉腰, 即将发作。一瞬间, 卡什按动快门。试问如果将温文尔雅的丘吉尔照片发表的话, 还能够传递出威风凛凛, 果敢坚定的气势, 能使丘吉尔成为英伦反法西斯精神的象征吗?

再者, 在相对真实中, 要明确总体真实, 注意舆论导向, 以免产生传播的负面影响, 坚持从总体上、大局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注意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大的基调作用下任由发挥, 片面的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不能统一, 会出现局部报道对大局不利的影响。

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媒体为了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 不惜以局部代替整体、以个别代替一般, 肆意歪曲事实。福克斯电视台曾播放过美军士兵向伊拉克儿童分发糖果的镜头, 美联社曾拍发过美军怀抱伊拉克儿童的照片, 美国媒体试图通过这些手段将美军扮演成自由使者的角色。美军新闻发言人布鲁克斯曾给记者们播放过一段美军在伊拉克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录像:一个伊拉克小男孩一手指着自己的嘴, 一手朝拿着食物的美军热情地挥手。在他旁边, 另一个小男孩竖起大拇指, 一脸灿烂的微笑……布鲁克斯最后解释说:“没有人强迫他们, 这都是真的。你看到的是, 他们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什么是自由。”就算这段录像是真实的, 但相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 相对于整个伊拉克人民, 这几个孩子又能说明什么呢?

上一篇:派出所法制宣传工作计划下一篇:劳动合同仲裁应诉答辩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