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2024-07-23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精选8篇)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第1篇

摘 要:传统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条件仍大多处于初级要素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初级生产要素已不再重要。相反,“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就高多了”,而如何使产业集群摆脱初级生产要素的限制,往升级之路发展,创新是一条必走之路。传统产业集群在发展成长期,创新的模式大多是一种模仿创新,这种模仿创新在集群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环境的日益复杂,这种模仿创新逐渐露出它的弊端来,恶性的价格竞争大大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技术创新;传统产业集群;企业企业层面

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着众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灵活及竞争压力,创新意识较强,对新信息、新技术反应灵敏,但却由于过度竞争、薄弱的经济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缺陷使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内实现。而集群内的大企业具备较充足的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益。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使技术创新在集群内有实施的载体呢?

首先,鉴于传统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集群内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约自由组合成创新主体,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产业分工上只承担一部分,所以他们进行创新活动主要侧重于半成品、零配件的创新,或采用新模具,或改变新外观。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与科研、大学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这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每个企业拿出一部分科研资金共同开发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

其次,集群内的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克服由垄断地位和科层组织带来的创新障碍,获得创新活力。相对于其他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对于集群的发展更有意义,但难度也较大,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资金较为雄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人才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和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把科研结果迅速转化为贴近市场的产品,推动产业发展。集群整体

集群作为一个创新型组织,有着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创新能力。“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开放系统,它向各种愿意与它联系的单位开放,以吸收外部资源”,在集群网络里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这些行为主体通过交流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如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等,交流越频繁,创新机遇越多,创新能力越强。传统集群内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交流,像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尽管存在,但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特别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更为欠缺。而在创新集群的网络系统中,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力量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应该加大企业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力度。3 外部创新动力

在波特的竞争模型里,需求条件是第二个关键要素。“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是集群创新的动力,而外部竞争者、合作者、中间者是创新的辅助系统,外部知识是集群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集群创新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集群与外部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学习。由于供应商、制造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的联系紧密,使企业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相互学习,及时交流经验,能够加快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化。在竞争日益激烈,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动力、压力都来源于顾客,从顾客那儿企业会不时捕捉到创新灵感。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3—74。

[2]@盛世豪,郑燕伟。“浙江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34。

[3]@赵强,邓学民,韩秀杰。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分析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5,(8):70—72。

[4]@柳杰。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5,(9):42—44。

[5]@李国武。原发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品牌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52—55。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第2篇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硅谷的成功为契机,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全球兴起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硅谷模式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模式。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特点及其与硅谷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途径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一、集聚优势与硅谷成功因素

Bahrami,Evans和Cohen认为,硅谷成功源于以下因素:供应商网络(Saxenian,1994),接近大学和研究机构(Storper,1993;Storper和Salais,),劳动力的流动性(Angel,1991;Saxenian,1994),边缘技术,丰富的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家精神(Gilder,1989)。究其原因,集聚优势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以产业集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有效并且可行的途径。

二、我国高新园区产业集聚现状

自1988年我国批准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有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上许多地方创办的高新区,我国高新区的数目估计在世界上是绝对领先的。从高新区创造的效益来看,到年底,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000亿元,产值10000亿元,财政收入570亿元,出口创汇达210亿美元,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高达60%以上。事实上,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这种集聚多停留在“地理”上的集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这也是导致我国大部分高新区区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形聚而神不聚”,高新区企业的聚集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目前我国多数高新区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区而形成企业聚集的。这种聚集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物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体。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新区数量的增加,各地政策空间日益缩小,靠优惠政策的生存理念渐已成为过去,使得这种聚集的脆弱性暴露无疑。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持续创新能力不强。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短暂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产品从创新出世到成熟、衰退的时间较传统产业要短得多。

2.缺乏完善的产业群集机制

目前,我国除个别高新区外,真正的聚集体尚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高新区内产业协同网络尚未形成。Saxenian的研究表明,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硅谷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协同网络体系。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新区区内企业间业务关联性较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环节也较少,加上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中介服务产业发展相当迟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产业网络的构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大多数的高新区都是缘大学或研究机构而建,可以说,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拥有相当的研究开发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机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螺旋结构”作用的发挥,使得高新区企业并未很好地利用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知识溢出,影响了聚集体的形成以及其作用的发挥。

3.缺少植根于本地化的区域文化

Saxenian在其研究中指出,硅谷的成功受益于其鼓励冒险也接受失败、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以及讲求合作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等的硅谷文化。而这种所谓的硅谷文化正是与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发展相容,如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它需要敢冒风险的创新。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它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而非等级制度带来的灵活,职业的高流动率和讲求合作及重视非正式交流所导致的信息与技术的快速扩散则明显地有助于这种快速整合。显然,我国高新区的茁壮成长需要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国文化的扶持,也需要有这种异质文化的引入与共生。而目前我国的高新区,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匮乏的。

三、高新技术产业区协同网络管理模式

事实上,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赋予集聚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协同网络中各成员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帕雷托最优。J.B.Barney曾把公司资源划分为实体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它涵盖了公司的能力、组织要素、价值观以及土地、设备和厂房等实体资产。虽然每个公司都拥有多种资源,但最为关键的还是那些可以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本文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就其内、外部资源的`协同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

企业内部资源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就是将企业内部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协同起来,以使它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1)人力资源的协同。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R&D)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纷繁复杂的各子系统组成了产品研发的全过程。如在软件业中一个复杂的软件包往往由许多相互独立的子程序组成。如果在研制开发过程中,按照产品设计过程逐一完成,则往往由于科技产品的时效性而使产品失去竞争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时可以根据研发人员的不同特点(特长),将其组合成一个个独立的“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其中一个子部分,由各工作组组长负责,并由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其中的衔接,最后项目主管将各个独立的子课题协同起来,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更为重要的是使研发周期大为缩短,从而为提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了时间。

附图

图1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协同

(2)资金的协同。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资金短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外部融资;二是内部融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以及企业资信差等特点,加之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央银行多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无疑加重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困难。其次,由于我国一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实收资本及盈利情况等条件的严格限制,二板市场又迟迟不能浮出水面,使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内部融资(上市筹资)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只能通过高息在民间拆借筹集资金,但这又会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利息负担。这样,高新技术企业不能茁壮成长,区域的内源力得不到提高,企业的后续发展受到影响。在引入协同的概念后,我们将为高新技术企业缓解资金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资金协同的核心内涵是,即使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协同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和经营计划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资金,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网络中的资金得以充分利用。

2.企业外部资源的协同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资源有限,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以及资源外寻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协同企业外部资源,进行社会化合作和建立动态联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和条件。

(1)采购协同。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规模小,产品产量有限,原材料使用量相对较少,故在采购价格、

运输费用上不占优势。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则因其产品系列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使其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有相似之处,鉴于此,此类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可以组成“临时性或流动性采购联盟”。联盟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联盟成员就其相同的原材料采用联合采购的方式,利用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采购协同。

(2)销售协同。通俗地讲,协同就是搭便车,即不支付就可享受某种资源。体现在销售协同上主要是:新产品进行销售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已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当新旧产品间是互补关系时)。实现销售协同一方面使得新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推上市场;另一方面还节省了筹建新的销售渠道所需的大量人员费用、广告费用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利用本企业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的基础上,继续推出新产品,可以享受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效应。

(3)管理协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始人或管理人员多为从大学、研究机构独立出来创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潜在的新技术及可能的应用能做出快速反应,但普遍缺乏管理经验。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上的协同一方面表现在同行业管理人员的协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猎头市场”引进在该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利用其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尽可能避免陷入经营中的误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各类专业性公司的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应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专业公司的优势,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于某些不涉及企业核心技术,而又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通用技术,可采取OEM(即对外发包)的形式,使企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外脑――一些专业性的咨询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力量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建议。

(4)技术的协同。产品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但由于企业经济实力所限,其研发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网络中的技术协同,共享技术开发资源,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还由于研发规模的扩大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同时对具有技术衔接关系的产品进行共享界面设计,使界面成本大大降低。

(5)生产的协同。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产量较少,难以产生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成本较高。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着资源的浪费。而通过生产的协同,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可采取某种形式的“动态生产联盟”,就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联合生产,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以及由规模经济产生的效益,极小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就高新技术企业的协同特性(协同管理的类型、竞争优势及协同可能带来的成本)归纳如下,如表1所示:

表1 高新技术企业的协同特性分析

协同类型 协同方式的来源 潜在的竞争优势 协同带来的成本

采购协同 共同投入品 企业对投入品的质 量要求不同

共同投入品货源地 降低投入品的成本 致成本高于要求较低 的企业

销售协同 共享品牌 降低广告成本 产品形象相互冲突

共享销售渠道 降低销售成本 一种产品质量低劣使 整体受损

共享销售队伍

生产协同 共享生产能力 提高生产能力 企业对质量或精度 的利用率 的要求之一

技术协同 共享技术开发 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影响技术的独特性 及技术的保密性

对有技术衔接 研发规模的扩大可

关系的产品 提高产品创新性 非标准界面设计降低 市场有效性

降低界面成本

共享界面设计 通过卓越的专利界

面操作实现差异化

人力资源 对人力资源的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的有效协同 共同需求 提高效率配合

资金协同 共同筹措资本、 达到筹资规模,降低 高效的资本市场

利用资本 筹资成本

无形资产 相似的价值链形式 降低受让单元的成本 一种产品质量低协同 相似的价值活动 增强差异化程度 劣使整体受损

协同管理方式可以广泛运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各类资源的管理上,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则可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及其所处的环境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

(收稿日期-04-25)

【参考文献】

1 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台湾天下出版社,.

2 孙颖,王缉慈.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看技术创新能力的保持.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9

3 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科研管理,.5

4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5 SaxenianA.,CultureandCompetitioninSiliconValleyandRoute128,Cambridge,

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

6 MichaelE.Porter,Cluster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HarvardBusiness

Review,No.11~12,

7 Barney,J.B.,“FimResources&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

集群学习与产业集群创新 第3篇

产业集群, 作为联系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 是一种能够将创新的规模经济性和创新活力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Freeman (1991) 、Olaf Amdt 和Rolf Sternberg (2000) 认为网络形式有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两种, 其中非正式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Baptista R 和Swann P (1998) 从聚集过程的内在动力、技术运动的机制、现代创新活动的特征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与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并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集群中企业创新更多的结论。[2]刘友金 (2002) 提出了集群式创新的概念, 认为集群是适合中小企业创新的组织形式, 因为它使得中小企业在创新行为优势的基础上又能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3]3]魏江、申军 (2003) 提出了传统产业集群具有核心网络系统、辅助网络系统和外围支撑网络系统等三个层次网络系统结构, 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创新网络比一般网络形式控制成本更低, 持续时间也比正式战略联盟更为持久。[4]程学童 (2006) 认为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推动创新, 并不等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必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强调以创新过程为核心, 推动产业组织在时间与空间中集聚, 形成和发展创新性集群, 以取代传统的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状况的重要性。[5]陈时兴 (2006) 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竞争优势视角, 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和行为机制及在此基础上的集群竞争力, 提出促进产业集群网络创新及竞争力提升的建议。[6]

而集群创新能力的获得与集群的学习能力具有直接关系。集群学习概念是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其本意是产业集群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 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 (Capello, 1999) 。魏江、叶波 (2002) 认为前后向企业的集群学习是推动集群中纵向创新集成的有效机制, 同行企业间的集群学习主要是有助于创新的横向集成。[7]龚毅、李敏 (2006) 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取决于企业的知识获取、转移、整合能力以及企业间的知识扩散程度。集群的创新活动是一种集体学习的动态积累过程, 是嵌入于区域的合作、创新情境及创新网络成员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网络互动之中的。[8]蔡绍洪等 (2006) 认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组织和自依赖的过程, 但这种自组织过程并不排斥作为创新网络结点之一的政府作用发挥, 政府应该为产业创新创造一种有效的区域环境。[9]当前的研究对于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较多, 但对于集群学习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很少有涉及, 对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缺乏较深入的研究。

2 集群学习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

阿姆斯丹 (1989) 认为:学习是一种工业化的新模式。学习是积累和提高技术能力的方式, 而技术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学习可能发生在生产、设计、工程、研发以及销售部门, 企业内部的学习可以由生产、研发及市场部门产生, 外部学习包括产业内其它企业的知识引进、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及外在技术研究的进步等方面。集群学习的关键特征在于三点:一是学习主体的多元性, 二是实施中的协调性, 三是利益上的互惠性。由于技术创新是将新思想及新设计引入生产体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因此技术创新本质上也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集群创新必然以集群学习为基础。根据集群学习所获得知识的途径、学习与技术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对产业成长的作用关系, 我们提出如下的集群学习对产业集群成长的作用模式:

集群学习以组织学习为基础, 只有当组织中的成员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分享组织中的各种知识, 包括组织共有的显性知识 (可以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 能方便地在个体之间传播) 和隐性知识 (很难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 是隐含于个体经历中的个人知识, 并包含着无形的因素) , 特别是隐藏于个体知识层面的隐性知识。组织学习必须能够获取组织成员通过个体学习所取得的各种知识, 特别是隐性知识。马歇尔认为共享知识、信任和“ 产业空气”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促进合作、创新和创新扩散, 特别是通过非正式的“ 干中学”和“ 用中学”等意会知识的转移而不断创新。而集群学习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通过分享组织已经形成的各类知识, 来提高集群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产业集群究竟能否走向持续发展, 关键取决于其内生的创新能力, 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通过激进创新 (而非渐进创新) 打破路径依赖和改变技术轨迹的能力。由于产业集群内的渐进创新并不能保证甚至会阻碍“激进创新”的实现, 因此通过政府干预, 在建立集群良好创新机制的条件下, 通过集群内部或集群外部的相互协调和沟通, 知识在集群创新体系的互动推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 同时, 通过明确产业集群创新战略, 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 形成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3 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

3.1 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模式

熊彼特提出的独立型和合作型创新模式认为, 独立型创新包括企业, 也包括个体创新者和小学术群体, 甚至还有大企业内部未经授权的科研部门。合作型创新包括公司研发实验室, 也包括大的政府实验室和可能不太大但协调良好的学术研究实验室。合作型创新受益于开发了共享隐性知识的群体内的持久的互动。Rikard Stankiewicz (2002) 将创新又分为设计驱动型和发现驱动型。发现驱动型创新以其纯粹形式依赖于最新科学进展的直接应用, 设计驱动型创新往往指“工程”而不是研发。[10]由此, 笔者提出如下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如图2所示。

3.2 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

不同区域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自集群出现时就已存在, 提高本地集群竞争力将是未来各地推动集群发展的主题, 其主要内容必然是加强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创新的源泉, 集群所产生的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关系, 以及建立在信任与承诺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扩大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边界, 加速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转移, 大大提升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集群创新组织中, 信息可以自由共享, 人存在高度信赖, 对组织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奉献将每个人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然而, 对于在产业集群内, 如何根据不同的产业集群形式建立合适的创新型组织对于产业集群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笔者在刘世锦 (2008) 提出的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划分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几种产业集群创新型组织模式。

3.2.1 高加工度行业的产业集群“轮辐式”创新组织模式。

对于一些高加工度行业的产业集群, 如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多为轮辐式, 即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配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模式, 如图3所示。这些龙头企业紧紧抓住核心部件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普通的通用件、标准件以及价值量不高的零部件通过外包、采购的方式获得, 因此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很多。如广州目前形成了以本田、丰田、日产为核心企业, 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

对于“轮辐式”组织模式的产业集群, 其集群创新型组织的建立应以龙头企业的发现驱动型创新为核心形成独立型创新组织, 通过龙头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扩散使配套企业开展创新过程, 配套企业通过设计驱动型创新为龙头企业的创新提供服务。

3.2.2 传统产业集群“马歇尔”创新组织模式。

在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 其组织结构多为中小企业平等协作的“马歇尔”式。大量企业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或环节, 有较强的合作关系, 不同产品或环节之间通过“弹性专精”形成相互协作关系, 但不全像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那样零配件对整车企业高度的依附关系。[11]如在江苏常熟市海虞镇, 各类服装企业达到500多家, 其中, 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有80多家, 纺织企业20家, 印染企业10家、羊毛生产企业8家。服装、纺织、印染配套成龙, 发展体系完备。产品涉及西服、休闲服、茄克、羽绒服、男女童装、衬衫、大衣、羊毛衫裤等十多个门类的三十多个品种, 形成了典型的服装产业集群。所以, 对于这类产业集群, 其创新型组织可以采取一种“松中有紧”的结构形式比较好, 这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为创新提供自由空间, 又可以为好的创意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提供纪律。平时中小企业可以注重企业自身的创新, 形成一种松散的结构形式, 但在关系到产业集群的创新提高时, 中小企业之间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进行知识共享与沟通, 采取合作型创新的方式, 达到创新的目标。

3.2.3 包涵“轮辐式”与“马歇尔”的混合型创新组织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则是包涵“轮辐式”与“马歇尔”的混合型组织模式。如上海浦东的集成电路集群, 既有类似于“马歇尔”式的组织结构, 但又包含着小设计公司围绕晶园厂的“轮辐式”的组织模式, 集群内有中芯国际、华虹NEC、宏力和贝岭等龙头企业, 并形成了中晶园制造、芯片设计、光掩膜和封装测试、研发教育机构、配套服务等多家企业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对于这类产业集群可以以龙头企业的发现驱动型创新为主体形成创新型组织, 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创新提供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同时, 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型创新。

4 产业集群学习方式与产业集群创新

根据集群学习参与者的相互关系, 可以将集群学习分为三类:一类是集群中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参与的集群学习, 比如“轮辐式”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第二类是同一价值环节中的同行, 如“马歇尔”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结合, 既有前后向企业, 又有同行企业等, 比如混合型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学习。

对于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参与的集群学习, 通过如下方式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进行:首先, 前后向关联企业的沟通有助于它们认识到存在于彼此间的创新缝隙, 从而提出集群创新的方向。如总装企业的创新设计需要零配件生产商相应改进零配件的技术参数, 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创新要求其客户进行工艺创新等。其次, 前后向的协调与合作为产业集群创新准备了必要的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在集群学习的框架下, 先创新的一方往往能为有待创新的一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而拉动创新。最后, 由于创新建立在前后向企业的良好沟通上, 其需求是相对明确的, 从而可以保证其商业前景,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风险, 因此, 可以从利益上保证产业集群创新的进行。与前后向关联企业的集群学习不同, 由于同行企业之间有明显的竞争和利害冲突, 因此有意识的合作相对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是, 如果面对同样一个严峻挑战或者同样一个诱人的创新机会, 却没有任何企业具有相应的资源实力来独立开展创新活动, 那么为了降低风险, 集群学习也会成为这些企业的选择。通过这种合作的学习, 同行企业之间可以分享创新的成果, 使各自的价值创造功能都有所提高, 从而使所在价值环节得到优化。除了有意识的合作之外, 同行之间非正式的知识共享也应该被考虑,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创新者的知识外溢到同行那里去, 与其已有的知识基础相结合, 有可能催化出新的创新。一般来说, 如果同行之间的集群学习能够得到第三方力量的推动, 将会更为有效。在日本丰田城内, 丰田公司的供应商就在丰田公司的引导下成立论坛, 定期举行讨论会交换经验, 通过相互学习改进自己为丰田服务的能力。对于集群中既有前后向关联企业, 又有同行企业的集群创新活动, 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做出不同的集群学习方式的选择。

5 结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会受到产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创新基础设施、国家创新体系、社会中介服务、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制度与文化等方面。但产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如何保证集群学习的效果, 如何评价集群学习的效果, 有待于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探讨。

摘要:通过对当前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现状的分析, 解释集群学习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 在提出三种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选择几种产业集群学习方式。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学习,创新型组织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499-514.

[2]BAPTISTA, SWANN.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525-540.

[3]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2 (2) :71-75.

[4]魏江, 申军.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1) :14-17.

[5]程学童.集群式创新、创新性集群与集群政策[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37-39.

[6]陈时兴.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90-92.

[7]魏江, 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39-43.

[8]龚毅, 李敏.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创新的影响及组织能力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214-219.

[9]蔡绍洪, 汪劲松.区域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12) :178-183.

[10]CAPELLO R.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learning versue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J].RegionalSteuies, 1999, 33 (4) :353-365.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第4篇

关键词: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分析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上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对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鉴于专家对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大量研究和证明,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和信息对人们生活的重大推动作用,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它们是科学知识及其团队的合成和结晶,依靠着科学团队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利用集群产业的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靠着学科团队的优势形成学科集群,将科学团队的知识运用到产业集群中去,然后进行推广销售,这不仅给产业集群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为下一步进行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基金。通过学科集群产业集群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成功地带动了本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学科集群二者的相互配合,协同创新,是我国目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学科集群以下简称为双集群。

1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学科集群日益壮大,这不得不说得益于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但是,他们之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且产业学科集群也并不是不相矛盾,天然就具有相互协作的能力。学科集群向产业集群输出的知识只有储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激发集群内部各要素的创新与协作,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才能促进集群的壮大。

所以产业与学科集群的相互协作是一种全新的创业模式,是集群内各创新要素之间、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合作、依赖促进的关系,促使集群内创新资源在合作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而使集群创新协同能力得到动态持续的发展。

2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特点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二者的相互协同创新是用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而且渴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有其独到的特点。

①广泛性。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部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横向协作的方法和纽带,如果任何一个链条出了差错,效果就发挥不出来了。

②拓展性。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协作创新领域已由国内的转向外国学科集群,外延扩大。企业开发的方向也早已由自主转向协作,另一方面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从最开始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发展到二者的联合体,加强了合作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内涵也在持续更新。

③竞争性。一方面,产业集群对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引入,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与高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作中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克服了以前的行政“摊派”也或“撮合”结合的毛病。这些优势,都为产品增加了更多的竞争力和高科技含量。

④互补性。资源与信息的互补是双方协作的原因。他们协同创新因为各有优缺点,可以优势互补,形成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构成了两者的互补性。

⑤开放性。协同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开发研究,开发研究必须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实验室进行的也是基于实际的了解;而且其开发研究很多时候是两个集群科研人员共同进行的,开发研究的成果首先要经过中试实验;最终还要经过市场的鉴定,这些都反映了协同创新的开放性。

⑥风险性。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想要取得成功,实行产业化,必然会遇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投资与风险投资和市场创新等几个问题。基础应用研究要么是为了学术价值,要么是为了探索研究方式,不考虑短期的直接的利益。而产学研合作所进行的研究开发则不相同,他首先考虑的因素则是他能否取得的利益,他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都要接受市场的鉴定。

⑦多样性。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方式已经从项目合作为主,发展到平台共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和信息融通等,有的企业已开始实现以资产为基础的机制转换,共同建成长期稳定的联合体。有的因人才交流相互输送,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集群。共同创新进行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技术转移,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生意买卖关系。

⑧收益滞后性。协同创新双方为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投入的现有资源,产生的市场收益是滞后而且是难以预期的。具有风险意识的双方,只有对与协同创新有关的各种经济、科技、社会变量的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做出理智的决定,才能解决收益滞后性给投入者带来的困扰。这种对收益的评估是决定投入的主要方面,它可以决定投入量或者是否投入。

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

了解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是他们之间共同产生效应的前提。在他们相互协作期间,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为学科集群提供具体数据与合作研究的基金,又可为学科集群提供实验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科集群则可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团队风险评估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学科集群也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建议可在企业内部实施激励措施,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两者的协同创新是一种双赢,不仅对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两个集群协同作用,一起完成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整个过程或创新的某些环节,通过这两个集群的优势互补和集群资源共享,创新能力与支柱系统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可以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惟有不间断地创新科研能力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稳步健康地发展,所有现有的产业集群建设,企业都是更多地注重产业内部的生产,忘却了与科研团队进行协作提高创新能力。企业惟有与科研团队进行协作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力,企业凭借科研团队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团队也只有通过企业提供的经费,才能继续发挥创新能力,在科研创新上也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让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两者协同创新能力的结果与评价则是督促他们共同努力的因素。

4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作出了积极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从而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莉.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2012(04): 29-30.

[2]邵云飞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04):79-84.

[3]徐乾.基于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展望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

[4]徐乾.如何以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商业时代,2012(28).

[5]赵剑冬,曹育红.面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3(06).

[6]D’ESTE P,PATEL P.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the UK: What are the factors underlying the variety of interactions with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2007,36(9):1295-1313.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BC121201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GBD1212036]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青年课题[GBD121203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志红(1979-),女,福建建阳人,东北石油大学讲师,硕士,全国注册会计师,全国注册税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教育与实务。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第5篇

翁清雄.席酉民.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组织行为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2009.核心内容: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员工的组织行为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通过对广东深圳和中山、浙江杭州和宁波、湖北武汉、云南昆明、河南郑州和洛阳、福建福州这 9 个城市中的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职业成长、组织承诺、职业承诺等组织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内员工的感知机会更高,也拥有相对较好的职业成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服务的组织拥有更高的承诺。研究结论对解释产业集群人才集聚现象提供了依据,也为产业集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个人总结:本篇论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感知机会比较、职业成长比较、承诺比较的分析,分别提出假设:(1)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感知机会更高。(2)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在组织中的职业成长更快。(3)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更高。(4)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承诺更高。然后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演化分析 第6篇

界定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演化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针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化的形成、发育和成长三个阶段的特征,分析不同演化阶段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主体的责任和行为规则.

作 者:陈理飞 曹广喜 李晓庆 CHEN Lifei CAO Guangxi LI Xiaoqing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44 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年,卷(期): 28(11) 分类号:C9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系统   演化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第7篇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的CA模拟分析

本文采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微观机制着手分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文章建立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的CA模型,并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演化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

作 者:蔡彬清 陈国宏 李关娟 CAI Bin-qing CHEN Guo-hong LI Mei-juan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刊 名:中国管理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年,卷(期):13(z1)分类号:C931关键词: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复杂性 CA 模拟实验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第8篇

一、产业集群的概述

一个产业在特定的区域内集聚, 直至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是一个在人为、历史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这个过程实质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随机性。

从马歇尔开始, 产业集聚 (Industrialcluster) 的类似形式就得到了经济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在不同时代, 以不同的视角, 运用不同的工具对产业集聚这一现象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在其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概念。文献中流行着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 (Industrialeluster) 、新产业区 (Neo-Industrial District) 、产业簇群 (Industrialcomplex) 、聚集经济 (Aggegation Eonomies) 等概念。

马歇尔认为, 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 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在当时产业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 基本上是工业区的概念, 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韦伯是最早提出聚集经济概念的学者。聚集经济的概念表达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或是产业的生产活动, 或是贸易与商业的交易活动, 或是其他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生产性活动 (劳动力聚集) 和非生产性活动, 在区域上具有比较明显的集中倾向, 并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

与聚集经济相联系的还有产业综合体这一概念, 它是由美国区域科学家艾萨德于1959年首次提出的。在艾萨德看来, 产业综合体可以看成是特定区位上的一组经济活动, 由于这些活动相互之间存在着技术、生产和分配等方面的产业联系, 所以可以带来一些经济上的节约。

意大利社会学家贝卡蒂尼 (Becattini) 1978首次提出“新产业区”的概念, 他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区域上形成的社会区域生产综合体。还有很多学者对新产业区进行了界定, 如Piore和Sabel (1984) 将新产业区看作是高度柔性专业化的区域, Scott (1992) 则将新产业区定义为基于合理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生产商在地域上集结成网, 并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紧密相连的产业组织在地域空间的表现形式。虽然新产业区的界定还不统一, 但“柔性专业化” (flexiblespecialization) 、“创新性”、本地网络的“嵌入性”或“根植性” (embededness) 等是其主要特征。

产业集群的概念来自于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 在他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一书中, 将“在某特定领域中, 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 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现象称之为“产业集 (簇) 群”。同以往的相关概念相比, 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本区域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而且还是区域各机构间, 包括企业、政府、同业公会、咨询机构等其他辅助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关系, 还包括信任、合作等其他社会性联系。

综上所述,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 (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 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 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 , 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柔性集聚, 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柔性专业化分工、结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空间产业组织体系。

二、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路径分析

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结构

企业关系是多层次的, 它们把活动联结在一起, 使行为者相结合并形成资源纽带。这种多层次性既反映在企业内, 又是网络的基本特征。关系契约使两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 形成行为者之网, 而网络中的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五个方面, 如图1所示。

由各结点连接起来的网络路线就是个体间信息与资源交换的渠道, 当不同的主体 (结点) 在网络中处于不同位置时, 便拥有对网络中信息与资源的不同控制力。在产业集群中, 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以及网络关系等决定了网络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网络密度描述了网络内实际存在的联系数量占到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Coleman (1990) 认为, 高密度网络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间联系, 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高密度的网络更容易发展出相互信任关系、共享准则, 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按照Coleman的观点, 网络越紧密, 成员之间联系的通道就越多, 既有直接的联系, 也有间接的联系, 有利于信息、知识等要素的流通。网络联系强度描述了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集群网络关系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各个结点 (主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客户、供应商、高校、中介机构等) 组成的大系统, 集群中企业通过与网络结点间的往来与联系, 提供诸如隐性知识、创新资金、流动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 对技术创新影响重大。

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集群网络中企业与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新网络结构能够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保持产业集群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 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集群内高速扩散。

2、地方政府充当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倡导者”

产业集群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能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往往易陷入“囚徒困境”的被动局面, 原因包括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不足以承担研发工作、研发的风险太大、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经济外在性、产权保护程度不高和理性经济人固有的“搭便车”思想等。在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地方政府充当产业集群的外部力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除了鼓励社会自主型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外, 更重要的作用是发挥政府的资源、信息和组织优势,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从而使政府间接进入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 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研发服务的研发机构日益成熟, 政府也要在适当的时候逐步退出, 使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逐步消失。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只有产业化的知识或技术成果才会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才有经济价值。因此,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必须引入技术维度, 并且通过对技术成因的分析, 揭示产业集群的本质, 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1、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重要性

(1) 技术创新促使新的产业集群的产生。由于技术创新的种类与功能不同, 不同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机会与能力也就不同, 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率和强度在不同产业中不尽相同, 进而又使生产率增长的速率和结果不尽相同。重大技术创新导致区域主导产业出现, 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 突破式技术创新逐渐被改良的技术创新所代替, 使生产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减低逐渐趋缓, 一旦新的主导产业确立, 某些改良技术很快地被大量的转移式技术创新取代,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较长时间保持繁荣。此后, 将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技术创新, 新的主导产业将出现, 新的产业集群代替原有的产业集群, 这样产业结构就不断变动更新了。外在的表现为产业结构与经济过程的短、中、长周期的变动, 使内在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生产得以更新。

(2) 技术进步促成同质企业趋于集中。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扩散必然会吸引同质企业向技术的扩散源集中。技术与分工互为促进,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致大规模的定制生产, 而这种生产是通过具有同源技术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实现的, 因此就要求同质企业处于集中状态。

(3) 产业技术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产业技术链 (Technological Chain of Industry) 是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在技术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一种技术链条。在一条产业技术链上, 上游节点和下游节点之间在技术上相互联系、互为依存, “产业之间连接性的内在根源之一在于产业系统的技术关联制约并决定了产业之间的关联。产业系统的技术链像一条‘肋骨’, 将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企业链接起来, 形成一个网络, 进而突破了严格的产业边界, 把整个经济系统有机地统合起来”。

产业集群是产业技术链的空间集聚现象。由于产业集群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集聚而成, 而在这些联系中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技术上的关联, 即产业技术链将众多拥有同源技术的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 因此每一个产业集群都至少具有一条或一部分产业技术链, 产业技术链就像骨骼一样支撑着整个产业集群, 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从理论上说, 以一条产业技术链为基础, 就可以形成产业集群, 而事实上, 更多的现实的产业集群则是以技术网络为基础的。

(4) 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 但是即使同一类型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 从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 也没有哪个企业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这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地缩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中的缺口, 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 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5) 技术产业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创新不是孤立事件, 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 相反的是, 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 成簇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 首先是一些, 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 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中, 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技术创新过程就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 技术的产业化驱动着产业集群的形成。

2、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创新作用, 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特别是邻近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信任, 以及邻近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与协作, 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推动了产业创新。

(1) 产业集群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在产业集群中, 比邻而居的企业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 产生了面对面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 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 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 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 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 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亲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 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 使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 知识更容易扩散。

(2) 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就近寻找交易对象, 就近取得原材料、中间品供应, 比较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员工, 减少了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这使得它与其他地方相比, 进入障碍更低。这样, 依附、承载于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 就因企业产生、运行的低成本、便利性而有了频繁产生的现实可能性。

(3)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栖息地”。产业集群也使供应商、人才、专业化信息、辅助设施等资源高度密集于一个地方, 从而使得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获取成本大大降低, 使人们开展技术创新变得容易方便, 区域内技术创新总的成本也降低了。这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卓有成效运行的标志。在技术、产业创新密集的区域, 同行多、讨论多、离高校近、人才聚集, 并有领先用户, 有一些敢于用新产品、愿意用新产品的用户, 他们可以很好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区内供应商、合伙者多, 建立新企业的成本低;区内同行竞争激烈, 从而有助于激发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毛加强、崔敏:创新网络下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实证分析[J].软科学, 2010 (3) .

[2]佘时飞: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1) .

[3]谯薇、宗文哲: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原因的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3) .

[4]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5]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1) .

[6]肖广岭、刘学亮:传统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6) .

上一篇:必学英语口语下一篇:假如我是一只知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