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格教育范文

2024-07-06

话说人格教育范文(精选9篇)

话说人格教育 第1篇

话说人格教育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培养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一代新人,当放置于首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良好品德的标准,则各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圆满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大力表扬,广为倡导,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刨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另外在对人格有正确的认识之后,还必须培养学生对人格的评价能力,用优秀范例和低劣人格表现进行比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反差感,在心理上产生震撼,从而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鼓励青少年实践自己对人格的认识,并自我评价,使他们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论认识和行为行动统一起来,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而老师、家长自身的人

[1] [2]

话说人格教育 第2篇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教育著作《教育,我有话说》,虽然书中的213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我认为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和对工作的激情似火,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在没有看书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位编者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话说人格教育 第3篇

“语文教育”与“人格养成”课题正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所提出来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这一概念作了完整的阐述。那“人格养成”又是指什么呢?1999年版《辞海》对“人格”一词解释的第一义项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关于人格的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 即使在同一领域也有多种定义, 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都有各自的看法, 都有各自的阐述, 但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对“人格”的界定还是比较一致的。心理学家认为, 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本性、特殊性。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接受各种教育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人格养成”据此就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对成长发育中的教育对象 (学生) 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进行培养健康的人格倾向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 就不断地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那么, “语文教育”与“人格养成”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存在呢?“语文教育”和“人格养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并且两者达成的目标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语文学习, 即是“人类文化” (主要是语言和文学) 的学习。语文教育, 其本质就是通过语文学习把学生培养成文化人。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受到人类优秀文化中丰富的精神素养的熏陶和感染,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过来, 学生的品质修养越高, 人格越健全, 就必然会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人生境界, 更加热爱人类的优秀文化, 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它、掌握它、使用它, 这个过程又必然促进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从而全面提高驾驭语文知识的能力。两者从整体上完全符合“教文育人”的目标, 对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不无裨益。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来看, 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更是其人文、工具、美育三大价值得以实现的最终体现。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民国教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方针。”然而, 在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却逐渐形成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 学生的人格教育受到了忽视。从语文教育来看,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沦为单纯的语文知识教育, 人格教育色彩日趋黯淡, 语文学科的人格养成功能被大大削弱。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全新时代, 思想观点的不断创新, 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 必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素质教育应成为教育活动的目标, 发挥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功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外, 面对语文教育的现状, 研究这一课题又显得具有紧迫性。影响语文教育对人格养成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 社会因素。

面对现今人们对当代青少年的疑惑, 面对当今教育为何在一些问题上积重难返, 面对尽管教育相关部门对一些问题作出诸多努力却往往流于形式的时候, 我们应该冷静下来, 探讨一下当今教育异化的社会根源。对此,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进行了一番精辟的论述:

“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 适应, 认识, 掌握, 发展这个外部客观世界, 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 它的最基本的缺失就在于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 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 生存的价值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

教育的这种‘外在化’常见弊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其根源存在于现实社会的诸种矛盾之中,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之中, 由市场经济规定的交换行为, 利益驱动, 使人屈从于外来物质的制约, 使人只在实用主义, 经验主义, 功利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不再去寻找超越于现实利益的生活意义、理想信仰和终极关怀。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 更使人生活表层化, 实利化, 短暂化, 他们不再去思考那些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人的心灵是空虚的, 孤独的, 漂泊的。‘物质臣子, 精神侏儒’正是当代社会所形成的畸形人格之特征。”[2]

目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设中,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公众普遍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社会风气给教育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外部环境:社会, 家长普遍关心的是一个学生的升学率和分数。这种社会风气作用于教育, 导致学生以学习分数为追求目标, 教师以考试内容作教学取舍, 学校以升学率进行课程安排。这对于需要经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和日益积累的语文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导致语文教学由此引起异化的后果。

对于教育异化的社会因素, 除了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时需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外, 更重要的一点, 是需要教育来承担主要责任。当然就语文教育而言, 它不可能承担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全部任务, 但却有着其他学科和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培养学生人格的地位。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文能力, 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而且应弘扬人文精神, 挖掘文化因素,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健全学生的人格。“文学即人学” (高尔基语) , 语文教育必须对学生的人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也是语文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 当前语文学科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健全人格养成的危机。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和面向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的进行, 教育改革的浪潮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 但应试教育的毒瘤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中考、高考, 依然决定着学校的地位和学生的命运, 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育人”演绎成了“育分”。考试分数, 成了学生的唯一目标, 也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唯一坐标。于是, 不少语文教师将教学内容条块分割, 对学生进行模式化的操练, 以期待考试得高分, 而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则似乎成为附加成分。

语文教学的目标偏离导致了教学的尴尬。既然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在考试中提高分数, 那么学语文就远远不如学英语、数理化来得实惠, 于是学生在上语文课时似听非听;课后语文学习时间被其他学科大量挤占, 影响了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更严重的是, 造成语文教育在人格养成中的功能弱化。

从根本上来讲, 应试教育违背了人性发展的规律。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只有经过知识的日益积累, 人们才能培养稳定健康向上的人格。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知识环境, 人格教育就只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格素材, 结合对“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等许多名人志士的高尚人格的挖掘, 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和激励, 如此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 学生自身人格的缺失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并且把“德”放在了首要位置。可是, 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实现这一方针作了不懈的努力, 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简单说, 当今中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人格缺失症”。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个雨后的学校操场上, 积水坑里有些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蚯蚓, 一群学生有的用砖头和石块砸, 有的用脚奋力去踢, 比谁先将蚯蚓弄死, 周围还有更多的学生在一边观看一边呐喊助威。

语文学科中对学生人格养成的任务, 是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人文价值、工具价值和美育价值, 运用语文学科独特的教学手段, 深入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中的认识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 而这些将会为改善学生“人格的缺失”, 为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养成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课题研究更具有可能性。

二、语文教育如何发挥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功能

语文教育固然有其外在的目的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 但我们决不能忘记它神圣的内在目的, 即培养一个文化人, 一个文明人,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趣, 充满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但什么是健全人格呢?所谓健全人格就是个体 (学生) 的外在行动能够与其真实自我达到有机统一并追求一种完满的人格,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说健全人格就是一种理想的人格, 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语文教学对健全人格的培养,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 语文教育如何发挥在养成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这是一个摆在语文教育, 尤其是广大语文教师面前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探讨, 希望为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格养成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的健全人格。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素质 (主要是遗传素质) , 另外个人所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各不相同, 因而个人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格, 这叫个性差异。人格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由个人的遗传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的。因此, 我们在发挥语文教育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功能时, 首先必须尊重教育对象作为一个“人” (即个体生命) 的个性差异。

我国社会经历过漫长的以自然经济形态为主的封建社会, 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依附型人格。随着历史的不断积淀, 这种依附型人格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人性的发展。语文教学中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即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 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已不是新鲜的说法了, 但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因为这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切实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 否则教师把学生当作“主体”而学生却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自甘于依附的地位, 那么“以人为本”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语文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说, 就是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这是教育的前提, 也是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例如:我在实习中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 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自创一句关于劳动的“格言”。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现在劳动不光荣, ……”并作了一番慷慨陈辞, 立刻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 教室里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原来宁静和谐的课堂秩序瞬时被打破。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位老师却镇定自若, 及时点评:“该同学爱思考, 考察问题的角度新颖又不乏深度, 但将他的这句话作为流传千古的名言还需一番推敲。人类的劳动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这位同学这番颇具意味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这种劳动难道说不光荣吗?另外, ‘现在’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 现在终会过去, ‘现在’的劳动就永不光荣了吗?我们暂且撇开此同学列举事例是否代表当今社会的主流, 就仅以刚才两点分析而言, 此‘格言’就不严格。”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后, 教室立刻又恢复宁静, 学生一个个陷入了沉思。当时我仅仅被那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折服, 可现在想来不禁更加佩服这位老师。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使他们能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思考, 亲身实践, 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 不断开发学生潜能, 更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主体差异, 并促进其主体进一步发展。

当然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 教师也不能忽视其自身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事实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一个都不能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要善于解决学生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 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要求, 然后帮助他们克服表达困难, 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索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上述例子就是一个很好且值得借鉴的方法。只有在双向的交互式的语文教学中, 本着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原则, 营造出培养学生健全独立人格的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环境, 也唯有如此, 才能使久违的语文教育人格化得到回归,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 语文教育才会呈现盎然生机的景象。

(二)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

语文, 既可以介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各个层面, 又可以融进人类文化交往的各个领域, 可以说, 人类的各种精神活动———交流情感, 传达信息, 传播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大课堂。一个人的所有社会性活动都在无形中进行着语文实践, 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也就是有意无意的语文能力的历练。因此, 语文教育中的人格养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事, 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可能承担起语文教育的全部, 但是, 语文课堂又是语文学习最为高效的途径, 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把握这个关键环节, 就需要在语文教育中渗透语文人格教育。

首先, 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从语文学科自身来看, 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语文教学内容思想性强, 这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是一个有利的条件。语文教育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用范例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美满人格的不断追求。

在语文教材中不乏内涵深远、文质兼美的好作品, 蕴含着许多可挖掘的人格教育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 去体验, 因为读的过程、体验的过程, 便是人格受教育的过程。例如, 在读余光中的《乡愁》时, 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执着而又热烈的爱国情怀;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要让学生被志愿军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所感动;读朱自清的《背影》, 要让学生领会亲情 (父爱) 的伟大。对于这类课文, 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以读为主, 综合运用范读、抽读、齐读、自由读, 默读等各种朗读课文的方法, 尤其强调学生自由地诵读。同时注意决不可撇开语文大谈“人格”, 把语文课当成政治课来教, 不能作空洞分析, 否则就会背离“文道统一”的原则。另外, 课文虽然是学生人格养成的好材料, 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而不注意重点, 便难以充分发挥它“育人”的作用。因此, 教师还要适当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课文中饱含的高尚人格品质。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指出:“文科教育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 是精神享受的过程, 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3]如课文《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 “只要有一堆火, 有一杯热水, 也许能活下去”。无名战士身上就珍藏着七根火柴, 但为何他却不用这七根火柴, 宁愿牺牲自己呢?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去展开讨论, 认真体验:在漫漫长征路上, 红军一方面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另一方面要跟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 七根火柴此时就是生命的象征, 无名战士虽然有火柴却不用它, 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是为了大部队的安全。通过讨论和体验, 学生能深化对无名战士高尚人格的认同, 从而接受人格的教育。

其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选好“渗透”的切入点。实现“渗透”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座学生人格养成的桥梁。在语文教学过程设计上, 选择“渗透”切入点时要能够体现人格教育的要求, 教学过程要能够体现学习者的人格养成规律, 教学过程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教学过程要能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生活时代及其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历史, 了解历史人物和过去的生活、道德风尚与人生追求, 追寻课文原初意义,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文中之道、道中之人, 为养成一个社会人的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时, 对于作者的介绍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重点围绕鲁迅先生的家世、生活经历的变迁和思想演变过程的介绍, 能达到渗透人格教育的目的。鲁迅先生一生三易其志,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会不会得到尊重?由此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不负责任的种种现象, 进而再让他们深入思考:作为社会的一员, 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利用这类问题的提问, 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心灵的触动, 自然形成关怀民心、关心社会、关注世界的习惯, 自觉舍弃追求享受、追求奢华、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感受等不良言行, 这就能在无形间渗透人格的教育。语文教师在选择“渗透”切入点时, 无需刻意加工, 不能孤立地强调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应当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 机械式的人格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三)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可是, 以往我们说教书育人, 往往是停留在教师教授知识的层面上, 或是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上。其实, 每一个学科的教书育人都应有其具体的内容, 在语文学科中, 教书育人的作用应该是语文教师用言语人格、言语生命意识对学生的表率、熏陶和感染作用。

在语文教育中, 教师言语人格的教育功能, 是一个重要的且值得关切的问题。言语生命意识主要靠言语生命来传递, 这其中又主要靠语文教师的言语行为显示出来的言语人格感召力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讲授一篇课文时, 教师本身必须热爱这个作家和作品并理解作品, 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语把作品中的人格因素充分挖掘出来。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对言语生命的真切体认, 不热爱言语表现, 不能在自己的行为中张扬生命意志和激情, 而是运用人格权威、专业权威, 在教学语言上伤害学生自尊, 那他的学生也就不可能对言语表现出人格的关怀。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犹豫不决时, 教师要多加鼓励;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 教师要多加引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 教师要不吝惜赞美之词。语文教师就是在用自己的言语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用言语生命意识点燃学生的言语理想, 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 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和诗意情怀, 语文教师理应成为学生人格的楷模。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的、温厚而严格的、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公民, 我们就该真诚的对待他”。[4]教师要运用自己的言语人格魅力让学生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情感, 进而激发学生“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 一种回报渴望, 甚至一种责任感”。[5]让每个学生的人格日臻完善, 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挖掘自身智力的最大潜能,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 这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因为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塑造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因此, 他也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1.

[2]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0, (1) :15.

[3]袁振国.新世纪教师修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10) :120.

[4]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教育研究, 1983:8.

教育惩戒,我有话说 第4篇

实施惩戒,不能忘了目的

惩戒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有所敬畏,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或过错承担责任。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曾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窗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当他将此事诚实地告诉父亲时,父亲却要他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里根难为情地说:“我没有钱赔给人家。”他父亲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必须如数还给我。”从此,里根便利用节假日“打工”攒钱,一年后如数将钱还给了父亲。这就是一种惩戒。也正是这样的惩戒,让里根从小就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以及如何去尽责。所以,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惩戒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需的。

我们在行使这项权利时,需要弄明白,“惩”是手段,“戒”是目的,二者不能割裂,必须始终相连。而且也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否则,惩戒就会变味。教育惩戒,要“知其心,救其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所以,在对学生实施惩戒前,应有理有据地给孩子讲清楚,他违反纪律带来的后果,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响,让孩子从心底明白,老师对他的惩戒是为了教育他,是为了让他改正错误。讲道理时应和颜悦色,不可声色俱厉,否则,目的达成度不高。著名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他为教育学生,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了一个雀巢,里边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他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20年后,这位学生找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时您严厉地惩罚了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很显然,苏霍姆林斯基实施惩戒时,始终关注教育的目的,即以学生受到触动,改正错误为前提,因此其“惩”才富有人性,也达成了“戒”的目的。

实施惩戒,别失了尊重

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更是尊重的教育。人的内心不仅需要关爱,更渴望别人的尊重,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要尊重,老师也要尊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感受,理解和呵护学生。老师决不能因为学生有这些或那样的问题而随便批评或随意侮辱、损毁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学生丧失信心、破罐破摔,从而使教育工作面临界窘境。

因此,我们在实施惩戒前,应认真思考,多方权衡,尤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心理,所使用的惩戒手段要与他本次或本段时间的不良行为相对应。在实施时,应该在相应手段的标准下将重心往下移,也就是说,要适度,可轻不可重,不可让惩戒变成了体罚。所以,惩戒不能变成了教师个人的泄愤,或报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相关学生实施惩戒前要摆正心态,要始终不忘记,惩戒的对象还是学生,还是待教育的人,是成长中的人。再就是,对学生实施惩戒时,地点尽量选择人少的地方,最好只有老师和相关的学生在场,切不可有“杀鸡给猴看”的想法,因为这样,才不会让该学生在其他人面前失去面子,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要因为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在惩戒时迁怒于其他学生,不可让无辜的学生受到惩罚。

实施惩戒,得讲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惩戒时,可欲擒故纵,尽量让其适当地表现表现,在充分看清其问题的“根”后再施以惩戒;也可先设置障碍,再排除,让其先在自己的问题里摔个小小的跟头,之后再行惩戒自会高效;还可先遮蔽其不良行为,尽数他的优点,而后再揭开其问题,进行教育,让其易于接受。这实质就是让相关的孩子达到如教学中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再对他进行教育,如此,惩戒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惩戒讲艺术,在于求变、求活。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场景,施以不同的惩戒。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学生杀了校长的爱犬,目的只是想看看动物的内脏结构。校长的惩罚是让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孩子接受了惩罚,认认真真地画好了。他叫麦克劳德,长大后成长为一名解剖学家,还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不难看出,是校长巧妙的惩罚保护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也保护了一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教师不能放弃对犯错学生实施惩戒的权利,但必须要充满爱心,让惩戒更富有人性。就像泰戈尔在《审判官》里说的那样:“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才可以惩戒人。”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话说人格教育 第5篇

——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我们经常会听到郁闷、焦虑这样的词汇,当我们郁闷、焦虑的时候,一定是病态的情绪吗?当然不是,区分病态和常态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会带来一些问题。当我们把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当作一种病态,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如果你站在一个黑洞面前,黑乎乎的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你会很紧张很恐惧。如果通过光照你能看清里面的构造,紧张度就会明显下降。因为对于未知的黑洞,你会把内在恐惧的东西投射到洞里去,丰富的想象让你越来越恐惧。

了解认知、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学习自我调节,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剖析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是有舒服或不舒服的区别。快乐的时候人会很舒服,想一直拥有这样的情绪;痛苦的时候,就想快点儿摆脱它。不管是悲伤、痛苦、内疚、高兴、愉快……都是我们在生命中会体验到的情绪。

——情绪具有周期性

人的生物周期,应当包括情绪的周期性。我们会感到某段时间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某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情绪在高峰和低谷间的波动如果是处于适度的波幅之内,那就没什么问题。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

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头脑怎样去加工它、理解它,这就是认知。当人的认知改变时,对事件的加工可能从消极变为积极、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体验。扭曲的认知会给情绪、行为以至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反过来,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很大。

——情绪和躯体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到紧张害怕或是低落忧郁。但表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身体反应,如腰酸、背痛、胸闷、腹痛、脖子发僵、尿频、心脏不适等,情绪是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

二、情绪调节

很多人会问:如果心理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很想尝试自我调节,怎样自我调节呢?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方法:

● 把探索“我”作为起点。我们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应避免一味地关注周围人的责任(心理外归因)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索和理解,如“张三对我不好”、“李四这个人不怎么样”。我们也应当关注“我”在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心理内归因)?我的体验是什么?我在和别人互动中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张三偏偏对我有敌意,张三和李四的关系却特别好?这种向内审视的态度会帮助我们去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中有没有需要去完善的方面,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进而改变与周围人的关系。

● 尊重存在,活在当下。焦虑的人往往是生活在未来,总是担心未 来会发生不幸。抑郁的人呢,是生活在过去,总是在后悔过去,自责过去做的某些事情。这两类人恰恰都忽略了现在。活在当下,这也是中国佛学的重要思想。这个话是很简单的,活在当下,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去体会、去感悟的。

● 积极地表达。从情绪的角度看,首先从心态上,我们要有表达的愿望、权利和力量。强调一点,表达是不同于发泄的,当你一有情绪的时候,就想发脾气、摔东西,这显然是不健康的。此时,在你的情绪与行为之间,缺少了筛查和调控,情绪与行为之间发生“短路”。表达是相对于压抑而言的,表达是门艺术。

● 呼吸练习。你不需要去关注肌肉,而要关注自己的呼吸。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来,调整你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周围,去体会吸气的感觉,去体验吸进去的气是凉爽的,然后想象气体进入你的肺部然后循环,再慢慢地呼出,体验呼出气体的温暖。就这样不断地循环,你会慢慢进入一个很放松的状态,而且它会使你的精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 冥想放松法。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我们可以作一些联想,可以是高山、湖泊、大海,过去生活中温暖的画面。这些让你舒适的想象,会带你进入放松的状态。

话说青少年之廉洁修身教育演讲稿 第6篇

各位校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话说青少年之廉洁修身教育”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帮助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掌握和造就认识腐败、抵制腐败的分辨力与免疫力,自觉抵制和监督腐败行为,将对青少年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曾巩为民废职田,苏同拒收润笔费,公孙仪拒鱼的故事时时回响在耳畔,我们临川出的一代贤相王安石也是一界典范,他公私分明,处事公允,对事不对人,上书力救苏轼的故事就彪炳史册。再说明朝的著名文学家汤显祖,虽被贬偏僻山区小县但仍一心为公,公正廉洁,造福当地百姓,德泽一方受人敬仰。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就是告诉我们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话说人格教育 第7篇

2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帮助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掌握和造就认识腐败、抵制腐败的分辨力与免疫力,自觉抵制和监督腐败行为,将对青少年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众所周知,曾巩为民废职田,苏同拒收润笔费,公孙仪拒鱼的故事。我们临川出的一代贤相王安石也是一界典范,他公私分明,处事公允,对事不对人,上书力救苏轼的故事就彪炳史册。再说明朝的著名文学家汤显祖,虽被贬偏僻山区小县但仍一心为公,公正廉洁,造福当地百姓,德泽一方受人敬仰。

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这样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就是告诉我们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浅谈人格教育 第8篇

那么, 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 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做一只鼎, 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 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 而对真、善、美的追求, 缺一不可。否则, 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 显示的人格就缺损, 就低下。这就是说, 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 并且被别人感知, 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 当某人遇险, 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 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 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 分毫必争, 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 无利不图, 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 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 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 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 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人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 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 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 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 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 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 大力宣扬, 广为倡导, 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创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两会看教育代表有话说 第9篇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教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落实教育创新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希望,今年两会国家能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证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

今年两会,我关注的重点是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年初,为集中综合治理大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热难题,教育部明确实施“小升初”就近入学办法,从十个重点方面进行部署,这既是择校热、培优热的纠偏,也是教育规律的回归。

但是,义务教育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后,如何保障学校办学质量和特色、如何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如何有效激励校长办好学,成了今后教育改革的重点。此外,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也是我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以,今年两会,我在关注如何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和特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有效激励问题的同时,还会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跳出应试思维,从孩子未来发展来看今天的教育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职业学院副院长沈琪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主要是依赖于文化兴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而学校教育由于教育对象涵盖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因此它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因此,今年两会我想呼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和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的问题,呼吁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系统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华传统文化能为国家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奠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一直以来,国内很多人、大多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没有将农村教学点当作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学校,而只是作为一个“点”,始终没有将其作为小规模学校对待,更没被正式列入国家编制规划。一方面造成地处偏远地区的教学点教育投入随机性很强、各方面设施设备落后。另一方面出现一个教师同时教多个年级课程,付出大、待遇差的现象,使教学点形成恶性循环,任课教师退休一个就少一个,很少有稳定的补充机制。

改变农村教学点的落后状况,关键在师资。所以,今年两会,我将关注并呼吁国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提供适合农村实际的培训,参照国外小规模学校管理经验,将我国农村教学点列入小规模学校,并纳入正规学校建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话说人格教育】相关文章:

话说李白06-30

话说长江教案07-05

话说对联典故08-06

话说对联范文05-18

学生有话说论文08-27

五年级话说温州09-09

话说长江一范文05-22

分析话说长江范文05-30

话说端午活动总结07-16

话说高考英语作文07-16

上一篇:二年级下生日作文下一篇:淄博移动公司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