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诗词

2024-05-28

关于长江的诗词(精选8篇)

关于长江的诗词 第1篇

关于长江的诗词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3、《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8、《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9、《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10、《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WW,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11、《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12、《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13、《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

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

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14、《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15、《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

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

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16、《北固山看大江》

清・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关于长江的诗词 第2篇

关于长江的古诗词诗句

关于长江的古诗词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VV。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H。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WW,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洪涛越凌一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唐】李白

寻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关于长江的诗句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8、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1、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

12、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

关于长江的诗词 第3篇

随着沿江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长江航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和沿江各省市一贯重视开发长江、建设长江、发展长江。交通部在2008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新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 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并明确提出“在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方面, 要积极推动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物流在线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 提高交通公共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惠民便民交通信息服务。加快发展交通电子政务, 完善交通统计体系和统计制度, 提高交通行政管理的效能。”这对长江水上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欧州内河流域广阔, 核心内河航运网络总长约为1万公里, 覆盖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欧洲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保障跨国、跨区域内河航运的高效、经济、环保与安全性, 促进区洲内河航运业整体发展, 欧盟提出构建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 System, 简称RIS系统。RIS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面向各级用户提供比较完善的航运综合信息服务——交通相关信息服务 (Trafficrelated Services) 和运输相关信息服务 (Transport-related Services) 。其中交通管理相关服务又包括:水上交通信息服务、航道信息服务、船舶交通监管服务、水上应救援服务, 运输管理相关服务包括:运输物流信息服务、执法通告信息服务、航运统计服务、规费征稽服务。这一系统的构建, 为我国长江水上安全监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目前, 长航系统单位、港口、航运企业以及沿江地方港航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体制、管理、技术、人才及认识理念等多方面原因, 各单位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的航运基础信息不能交换、共享, 影响了信息化效益的整体作用发挥。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利经验与长江的信息化建设就同比性和结构性而言, 其应用关键问题在于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的建立。在目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下,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长江航运数据仓库, 利用数据仓库这一共享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基层数据共享。

数据仓库, 英文名称为Data Warehouse, 可简写为DW。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Subject Oriented) 、集成的 (Integrated) 、相对稳定的 (Non-Volatile) 、反映历史变化 (Time Variant) 的数据集合, 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对于数据仓库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予以理解, 首先, 数据仓库用于支持决策, 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 它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 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有效集成, 集成后按照主题进行了重组, 并包含历史数据, 而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根据数据仓库概念的含义, 数据仓库拥有以下四个特点:

1、面向主题。操作型数据库的数据组织面向事务处理任务, 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各自分离, 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域进行组织。主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指用户使用数据仓库进行决策时所关心的重点方面, 一个主题通常与多个操作型信息系统相关。

2、集成的。面向事务处理的操作型数据库通常与某些特定的应用相关, 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 并且往往是异构的。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在对原有分散的数据库数据抽取、清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得到的, 必须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 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

3、相对稳定的。操作型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实时更新, 数据根据需要及时发生变化。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供企业决策分析之用, 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 一旦某个数据进入数据仓库以后, 一般情况下将被长期保留, 也就是数据仓库中一般有大量的查询操作, 但修改和删除操作很少, 通常只需要定期的加载、刷新。

4、反映历史变化。操作型数据库主要关心当前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 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 系统记录了企业从过去某一时点 (如开始应用数据仓库的时点) 到目前的各个阶段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 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和预测。

企业数据仓库的建设, 是以现有企业业务系统和大量业务数据的积累为基础。它解决了源数据的不一致性, 为建立共享机制的综合信息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查询平台。数据仓库不是静态的概念, 只有把信息及时交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使用者, 供他们做出改善其业务经营的决策, 信息才能发挥作用, 信息才有意义。而把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和重组, 并及时提供给相应的管理决策人员, 是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因此, 从产业界的角度看, 数据仓库建设是一个工程, 是一个过程。

目前, 长航各支持保障系统、各港口集团、各船舶公司等单位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并且, 许多单位和公司在计算机系统中储存有大量的数据, 记录各种各样的信息, 如:长航各支持保障系统单位中的船舶信息、船员信息、航道信息、通航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等, 而各个港航企业中有船载客货信息、港口信息, 以及企业购买、销售、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和客户的信息。通常这些数据都储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使用数据仓库之后, 企业将所有收集来的信息存放在一个唯一的地方——数据仓库。仓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 从而使得信息容易存取并且有使用价值。

目前, 已经开发出一些专门的软件工具, 使数据仓库的过程实现可以半自动化, 帮助企业将数据倒入数据仓库, 并使用那些已经存入仓库的数据。数据仓库给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据仓库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工作流程, 其他的流程也因此而改变。每一个单位,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数据。数据仓库将所有的数据按照特定的方式组织,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不一致和信息共享的要求。

数据仓库的类型根据数据仓库所管理的数据类型和它们所解决的企业问题范围, 一般可将数据仓库分为下列3种类型:企业数据仓库 (EDW) 、操作型数据库 (ODS) 和数据市集 (DataMart) 。 (1) 企业数据仓库为通用数据仓库, 它既含有大量详细的数据, 也含有大量累赘的或聚集的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不易改变性和面向历史性。 (2) 操作型数据库既可以被用来针对工作数据做决策支持, 又可用做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时的过渡区域。与EDW相比较, ODS有下列特点:ODS是面向主题和面向综合的;ODS是易变的;ODS仅仅含有目前的、详细的数据, 不含有累计的、历史性的数据。 (3) 数据市集是数据仓库的一种具体化, 它可以包含轻度累计、历史的部门数据, 适合特定企业中某个部门的需要。几组数据市集可以组成一个EDW (在以后部分将会重点提到) 。随着数据仓库发展的需求, 软件工具升级相当快, 新产品也层出不穷。为了便于追踪其技术发展和更好地选择相关的工具, 数据仓库的构造者应该广泛地收集这方面的文件和数据, 以便做出最佳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 数据集市是面向集团中的某个单位或是公司的。一些专家顾问将数据集市的建造描述为建立数据仓库全过程中的一步。首先, 一个储存企业全部信息的数据仓库被创建, 其中, 数据均具备有组织的、一致的、不变的格式。数据集市随后被创立, 其目的是为不同部门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数据仓库聚集了所有详细的信息, 而数据集市中的数据则是针对用户们的特定需求总结而出的。

长江航运数据仓库的建立并不需要首先建立一个数据仓库。在这个模型中, 数据直接由事务型数据库转入数据集市中。整个系统可能建立有多个数据集市。这种不在建立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创建数据集市的方式会更便宜、更快速, 因为它的规模更加易于管理。

建立长江航运数据仓库的过程, 可为长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数据共享的难点找到很好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罗本成等, 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概述, 《水运管理》第29卷第2期

关于长江的诗词 第4篇

旅游线路统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操作系统理论与工作机制,即根据旅游产业的功能综合性和产业互融性特征,按照旅游产品依线路而形成的规律,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格局。其主要实践内容包括:整合线路沿线一切可整合的力量及相关的资源、要素,推动旅游产业打破行政管辖限制,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说,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从中观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旅游学操作系统理论,是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重点打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三峡工程建成,三峡旅游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峡旅游面临新的整合;重要的是,三峡旅游业的发挥还涉及三峡库区移民稳定、库区经济发展、库区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因此,三峡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能否对三峡区域旅游进行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制约三峡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旅游线路统筹这一新的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以及促进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长江三峡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1.三峡旅游资源的连续性

区域旅游发展必须符合旅游产品形成规律,这是“旅游线路统筹”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长江三峡是我国典型的峡谷型景观,它以其壮丽秀美的峡谷景观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既存在自然连续性,又存在人文连续性,三峡旅游线路的核心区域——鄂西、渝东三峡区域旅游统筹整合是旅游产品形成内在规律的要求。

2.三峡旅游整体形象的需求

旅游主体对目的地的选择有强烈的心理趋向性,旅游形象设计使旅游地政府和公众对本地旅游的资源核心、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使旅游地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以鲜明的姿态出现在旅游者面前。因此,树立统一的、鲜明的三峡旅游形象对未来三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培育区域性旅游产业集群

区域旅游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生相融,相互促进,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发展区域旅游不能单独地就旅游发展旅游,必须从满足需求的创意角度,整合区域内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三峡旅游业旅游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业的拉动效应、“乘数效应”以及与其它产业的互动效应未能很好产生,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我们应该加强区域旅游产业整合,充分利用三峡各地资源优势进行资金、物力、人才资源的整合,互通有无,共同赢得市场,做大“三峡游”,追求三峡游整体效益的提高。

4.三峡旅游的特殊性

长江三峡旅游在管理上的行政分割性,三峡库区移民的稳定性,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种种问题都使得长江三峡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长江三峡风景区的旅游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区域旅游整合也缺乏实质上的进展。要将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风景名胜区建设成具有统一形象的、健康发展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统筹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三峡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三峡旅游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4年9月6日,鄂、渝双方签订了具有重要意义的“1+3”协定,即两地政府《关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协议》;两地旅游局的《关于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两地旅游质监部门的《关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质监与执法合作协议》。自此,三峡旅游区域统筹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此之后,国家六部委联合委托北京大学编制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该规划以大三峡区域旅游资源为基础,构建了“两极、三轴、三区、四带”的新三峡旅游格局。指出重庆、宜昌是新三峡旅游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增长级,指出了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鄂、渝两地建立围绕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建立了旅游投诉一体化制度、联合执法制度、联合培训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谊会制度等一系列的旅游合作制度;组建了各种旅游行业协会和三峡旅游联合体等机构组织;采取联合执法、统一票价、共同营销、整合开发等各种手段加强三峡区域旅游整合发展。

近年来,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在三峡游宣传营销上改变了以往的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宣传方式,而是树立整体观念,共同打造三峡旅游的整体形象。尤其是鄂渝两省市合作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对于打造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由当初“1+3”协议的概念性规划逐步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中,如整合出重庆-宜昌-重庆(渝宜渝)、宜昌-奉节-宜昌(宜奉宜)、万州-宜昌-万州(万宜万)等旅游航线,并对游船进行合理配置。开发出兼顾水上与上岸观景的水路联运旅游产品,迎合了现代人的旅游心理;三峡区域旅游联合开展质量监督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3.旅游产业链整合初见端倪。在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大背景下,三峡区域旅游企业树立了通过联合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意识,形成了建立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的良好开端。如长江三峡有关港口强势介入旅游市场,将港航资源、景区资源和数百家旅行社市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虚拟企业或组建经济实体,出现了港、社、船、景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目标是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格局。尽管近年来三峡旅游整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看还存在差距,许多合作行为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以资源、资金为纽带的实质性合作还比较缺乏,因此,在旅游线路统筹方法论的指导下找寻长江三峡旅游统筹发展的正确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三、长江三峡旅游统筹发展的对策

旅游线路统筹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主题,即以某个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三个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三个板块,即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构成区域旅游发展范围;三个层面,即旅游形象、旅游内容和旅游功能,构成区域旅游发展内容,最终实现是推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1.统一旅游规划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应该制定统一的区域合作纲领或规划,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指导。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合作制度,“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建设开放、统一的三峡区域旅游市场。此前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可以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文件,但对于三个板块——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的统筹设计论述不多,这些方面的缺憾需要新的规划给予补充完善。

2.旅游产品整合

长江三峡虽然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三峡旅游一直缺乏高质量的、具有市场美誉度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三峡旅游严重依赖于外在因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作为三峡旅游业自身“内力”不足。三峡地区的旅游景点虽然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品位和档次较低,留不住客,同时景点与景点之间联系不便,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认识到了三峡旅游必须在“大三峡”理念指导下,大力进行三峡地区旅游产品整合,其核心是鄂西渝东地区的旅游产品的整合。

区域旅游产品的整合有两种思路:把相同的产品串联起来,把不同的产品组合起来。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使三峡旅游产品向多样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3.旅游整合营销

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共同营销,整合三峡区域资源、资金、人力、物力,搭建统一宣传平台,塑造三峡旅游整体形象。三峡旅游的宣传口号定位成“巨变的三峡,永恒的遗产”更能体现新三峡的特点,更富有号召力。

4.统一旅游管理

统一管理机构。旅游线路统筹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但由于长江三峡的行政分割性,因此,建议成立统一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以行驶跨行政区的旅游管理职能,这一点对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统筹发展尤为重要。

在统一管理机构领导下实现统一旅游执法,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标准,统一导游词,取消地域限制等手段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目标。

5.创新管理机制

描写长江的诗词 第5篇

1、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白居易《李白墓》

2、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

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4、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9、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0、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2、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4、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16、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17、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9、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20、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21、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2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24、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7、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28、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2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30、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3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3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5、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6、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37、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8、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9、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4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2、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43、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4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6、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47、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48、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9、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5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1、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5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3、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54、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55、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56、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57、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58、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5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60、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曲江二首》

6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6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4、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65、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6、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67、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68、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9、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70、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姜夔《姑苏怀古》

71、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72、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73、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74、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7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7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78、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79、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0、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81、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82、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遣怀》

83、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4、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8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8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8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88、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89、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90、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91、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92、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93、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94、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95、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9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97、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98、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99、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00、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01、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102、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03、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0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10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06、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107、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白居易《江楼月》

108、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09、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1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1、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12、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11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14、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115、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观梅有感》

116、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李白《乌栖曲》

117、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118、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119、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120、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121、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12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3、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12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5、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126、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127、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128、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129、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130、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131、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32、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133、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贯休《春送僧》

134、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3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3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7、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38、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13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40、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141、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 第6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梅雨》

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 第7篇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曹勋《续巴东三峡歌》

3、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6、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7、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9、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1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3、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崔季卿?《晴江秋望》

1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关于范长江几桩历史公案的梳理 第8篇

关键词:范长江公案,西北采访,学术争鸣

一、关于范长江历史公案的研究

范长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闻界升起的一颗新星, 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新闻界中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撰写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著作, 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记者。

新世纪的头十年是新闻学界研究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的高潮时期, 这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阶段。学界的研究主要通过“史实记述”、“报道内容”、“新闻思想”、“历史评价”、“技巧与特色”和“争鸣”等六个方面透析范长江的新闻生涯。本文即从研究较少的“争鸣”这一方面梳理关于其历史上的几桩公案, 以作研究参考之用。

二、争论的缘起与经过

1986年, 学者尹韵公发表的文章《范长江与红军长征——兼论范长江的世界观转变》点燃了关于范长江争论的导火索。他的文章提到:首先, “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之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不能成立;其次, 要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不能掺入其他的目的。范长江当年是去西北考察采访, 而不应该是此前所说“考察红军北上后中国动向”, 这一表述不符合历史客观性。

尹韵公这篇文章刊出后, 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马上写了回击的文章。

同年, 尹韵公还发表了《范长江前的七位西北采访者》, 继续坚定自己。之后, 蓝鸿文发表文章提道, “长江入甘走在红军前面, 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先探路、先调查研究的作用”。此后, 尹韵公在不断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又发表了《再论范长江与红军长征——与蓝鸿文老师商榷》, 蓝鸿文老师这次没有及时给予答复, 他后来在《我的声明》中提到这点:“尹韵公写的《再论范长江与长征——与蓝鸿文老师商榷》一文, 我一直没有答复他。我之所以没有答复他, 是想给他留下足够的时间, 希望他能够反思, 他的文章有没有漏洞, 有没有错误, 如果有, 漏洞和错误又在哪里?”

上次争论停止后, 尹韵公的文章《为什么不是范长江》再次提出对范长江西北采访目的的质疑, 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观点。为此, 范东升 (范长江之子) 连续写了四篇文章, 坚定其父的自述, 并要求对历史人物进行宽容对待。在这五年后, 黄春平发表了《历史需要宽容还是需要真实?——关于范长江“新说法”的思考》一文, 对之前的论证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此后, 蓝鸿文激烈发表了回应文章《我的声明》, 直指其歪曲事实, 看似公允, 实不足为取。

而此后, 尹韵公则针锋相对, 接连发表两篇文章, 再次展示资料, 坚持己见。同时, 黄春平也发表了文章, 对其二人前前后后的论争做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判。

三、范长江历史公案争论之焦点

研究1986年至今关于范长江公案争论的文献, 可以得出此次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 关于两个“第一”的争论

“范长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的记者”, “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两个“第一”的说法最早是出现在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的《中国的西北角》“出版说明”里面。在此之后, 先后一系列权威书籍和文章加以认可和深化。

(二) 关于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之争

关于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之争是尹韵公和蓝鸿文之间最大的争议。1960年, 范长江在他自己的文章《记者工作随想》中谈到当年西北新闻报道采访的动机:“我自己当年到西北去采访, 也是怀着两个目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抗战即将开始, 抗日战争爆发后, 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 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么样呢?这两个问题, 也是当时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

提出质疑者尹韵公强调自己认可第二个目的, 但是对于第一个目的, 他认为是一个伪命题, 是范长江在说谎。尹韵公重走甘南时发现范长江比中央红军早40天到达哈达铺这一史料, 由此产生不解。既然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 那范长江应该走在红军后面而不应该是前面。尹并通过研究大量史料和《范长江新闻文集》推测出第一个目的的不真实性。

对此, 蓝鸿文曾撰文进行了逐一的反驳。蓝鸿文承认范确实在红军到来前就已经到达部分地区, 但他不觉得这推翻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这怎能说明长江就不可能有研究红军北上后中国的动向这个目的呢?难道只有始终跟在红军长征路线的后面, 才能有这个目的吗?事物都是辩证的。”

(三) 关于范长江的历史评价问题

这次的论争是在方蒙、范长城与尹韵公之间展开。1986年, 方蒙的《范长江的记者生涯》发表, 其中对《中国的西北角》作了很高的评价。之后, 尹韵公发表了一篇对范长江通讯的评价保留意见的文章。有来有去, 方蒙此后再次发表文章回应。一年后, 《新闻学刊》全文转载了尹与方之间争论的所有文章, 还刊登出范长城与尹商榷的文章。

对于范长江的历史评价问题, 争论双方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蓝鸿文、范长城、范东升和方蒙四人都倾向于尹韵公的观点超越了历史客观条件, 在缺乏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对范长江过分苛求;而尹韵公、黄春平和高长明三人则坚持历史宽容固然有理, 但是客观、历史的批评更为重要, 主张要实事求是, 还原事物和人物的本来面貌, 做到客观的历史评判。

四、总结与评价

蓝鸿文教授和昔日弟子尹韵公之间关于范长江西北采访的不同意见引起的长达二十多年对于范长江的讨论, 加深了我们对于范长江记者生涯的了解, 也有助于系统窥探他一生中新闻思想的形成和转变。

首先, 关于两个“第一”的论争点, 笔者比较认同尹韵公所持的观点。范长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的记者, 这个说法只需要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查证在范长江之前是否有记者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即可明确这一说法的正确与否。对此, 尹韵公列出了在此之前的七位记者的名字, 可见说范长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西北角进行考察的记者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 说范长江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此之前, 《大公报》早就公开报道了红军的长征情况, 只是被说为歪曲的报道。尹韵公又列举出范长江在报道红军长征过程中也存在不属实的报道, 而另一方反对此观点的学者则提出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范长江是迫于当时国民党的政治压力和报社的压力 (《大公报》在国民党当局控制下) , 写出的报道需要考虑能在报纸上发表, 因此有一些不实的报道并不能真正说明范长江的内心想法。这样的说法在评价范长江的历史地位时显然合适, 但是在论述范长江是否是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记者时是不合理的。这是明确的历史事实, 不能因为某些不能自己的原因而否定这一历史事实。

第二, 关于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是他自己1961年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提到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抗战即将开始, 抗日战争爆发后, 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 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么样呢?关于第二个目的, 学界不存在疑问。而第一个目的, 尹韵公认为是个伪命题, 范长江说的不是实话, 因此这个目的并不能成立。蓝鸿文教授则认为尹韵公没有尊重范长江本人符合历史实际的说法, 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硬要把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主观武断的说法强加在范长江头上。

而在两个人的论述中, 似乎很难判断谁完全对, 谁完全错。在这点上, 需要进一步合理、健康的讨论, 讨论方都切忌介入个人感情色彩, 应该就事论事, 这样也能不断接近真相, 更加深入地分析真正的范长江新闻思想。

第三, 关于范长江的个人历史评价问题, 从双方的争论来看, 蓝鸿文的观点显得更合理些。这并不是说尹的观点不对, 蓝的观点主要是集中于范长江的采访“成绩”, 而尹的论点却专门是在考察范长江在采访过程中的“不足”, 总体来说, 二者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 而是相辅相成。而支持蓝的观点, 主要是讲考察一个记者的工作应该与当时的大环境结合起来。譬如说范长江在撰写新闻报道时没有能够做到“如实”, 这显然是与当时的官方控制有关。记者在认识一个事件、写报道时不仅会有自身水平的局限, 同时也会有不可改变的时代的局限。我们应秉持实事求是, 同时也要有适度的历史宽容, 不能因现代人不能想象当时的历史困难来贬低对范长江的历史评价。当然, 也不能因时代背景原因而忽视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的不足, 这也是历史客观存在, 我们不可回避这点基本事实。

参考文献

[1]尹韵公.为什么不是范长江[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 (2) .

[2]黄春平.客观冷静地分析范长江的西北采访——兼复蓝鸿文先生的《我的声明》[J].新闻大学, 2009 (2) .

[3]洪波.客观看待范长江的两个“第一”[J].青年记者, 2008 (6) .

[4]蓝鸿文.我的声明[J].新闻大学, 2009 (1) .

[5]尹韵公.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3) .

[6]黄春平.历史需要宽容还是需要真实?——关于范长江“新说法”争论的思考[J].新闻大学, 2008 (1) .

[7]方蒙.范长江传[M].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下一篇:学校教务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