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2024-09-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精选9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1篇

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致辞2018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特别愿意与诸位重温xx、xx副总理在今年视察海南时的讲话精神:过去30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都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今后中国的问题解决还需要继续改革开放。

作为大特区背景下新兴的三亚学院,这所在荒野诞生、唤醒万年沉睡人类文明遗址落笔洞的大学,是改革开放的全新价值观和全新体制给我们这所大学的大学之道铺平前程。当然,这样的制度的建立和价值观的形成还需要依靠人的积极因素。为此,我们特别感动于海南党政各级和社会各界英才对新办大学的不计求全、无私支持,特别感动于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三亚学院的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不计成本不计利益的办好大学,特别感动于学界专家为办好一所朝向现代大学制度迈进的新型大学不止于疑问不止于思考而是更多宽容与期待,特别感动与学院的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高举理想主义旗帜、不畏艰辛、不计个人得失的为一所新大学而创新创业创价值;我们还特别感动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万名莘莘学子为了适合自己成长和未来效力社会的壮志舍近求远不远万里而来。

在过去的将近四年时间里,三亚学院靠“豪气、大气、正气”的做人智慧,靠“自立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做事智慧,在“创新、创业、价值”大学精神旗帜的感召下,从全国30个省市的近百名所院校中聚拢了数百名优秀的教师,形成了在校生一万二千多名的办学规模,现有3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7个学科门类。学院在愿景共同、价值共享、保持个性、相生共济的阳光大学社区建设中,始终不忘专注培养学生的学以去惑、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学习智慧。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平民化过程,因此,今天任何一所大学都不难提出一个好的理念。理念,可能是想象之物、是设计之物、是预见可以指导行为之物,但理念未必一定成为行动力。经验,是人类进步而少走弯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必要路径,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本土化、多样性告诉我们,世界上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是不可靠的。在这个意义上,三亚学院的成长之路唯一可以自豪的也许就是能够找到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符合教育发展、能够适合自己发展的理念通过有效持续的实践、通过制度,追求水银泄地般的在学院运行的人才物管理、在党政工团的调和及教学科研学工后勤的块上、在教学的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以贯之的坚持围绕“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大学

的功能有多种,三亚学院始终将育人功能,将“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作为自己的唯一使命。

过去的岁月里,在有效的将“快多好省”,即把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作为经营学院的智慧的基础上,学院自己独特的做人智慧、做事情的智慧和做学问的智慧已经凝结形成成为学院校风、校训和学校文化。去年,站在万人大学规模台阶的门槛之外,我们已经思考将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学院制度设计、制定和形成的智慧。

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在基本体制上,是校内外上下之间管理上,是使基层更多自主性,是使学术本身更大的自决性,在大学内部机制上,是使基层更多自主性,是使学术本身更大的自决性,是真正把教育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是什么把哈佛大学带到今天世界瞩目的好大学的位置?哈佛有无数的经验值得长期学习,但哈佛坚定的吧一个雅士文人的聚会处带到了一个可以更有效影响社会进程的精英荟萃的高地,哈佛智慧的在大学根植于地方文化和世界性机构的两种特性之间找到了平衡,哈佛有力的将学术科研支撑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育为中心的办学方向,这一切令人印象深刻。几年来,三亚学院在推进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的“职业化”建设,在“执行文化和讨论文化”的均衡发展,在“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型院校”的定位,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在倡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模式建构等方向的实践之路,让我们不断的坚定信念。面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充满信心的说,我们在路上。

在我们面前,中国有许多办学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校、好学校,值得我们不断奋起直追,不断地学习,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诗人、哲学家纪伯伦感谓人类: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了!三亚学院人每天面对上万名朝气蓬勃、志存高远的大学生,始终牢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出发点,无论学院办多大、办得多久,我们都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们是否走得太远?

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如阳光雨露般滋润学院成长的党和政府领导;

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如蜡烛、火炬开启了我们心智的老师们;

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学院的特聘教授们的热情与智慧为学院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活力;

我们还要感谢长期坚定地出资建设的董事长,他的力量、胸怀、智慧深深影响着学院的发展轨迹,让我们向李书福董事长对学校成长的指导和助力表示敬意。

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是成电的孩子,母校永远牵挂你们。

正所谓“天道酬勤”,通过几年的付出和努力,你们在电子科大顺利完成学业!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是成电的孩子,母校永远牵挂你们。但此刻我的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和期盼,因为你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财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2篇

下午好!

欢迎大家从各地来到美丽的海大园,成为一名中国海大人。具有9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海洋大学又迎来了新的历史续写者,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你们!

同学们,这是一所环境优美、学风优良、充满活力的学术殿堂。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校园,更有厚重朴实的治学传统。建校伊始,学校即确定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90多年来,学校一以贯之地践行这一宗旨,不仅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培育英才的责任,更以“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自己的特殊使命。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和第一个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走出了海洋、水产领域12位两院院士和三任国家海洋局局长,是中国海洋高等教育当之无愧的旗舰。一代代海大人坚守“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取向,践行“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在各个领域辛勤耕耘、励精图治,为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各位来到海大,将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为重要、最为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能否通过在海大四年的学习有所收获、进而有所成就,这事关同学们的未来、学校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四年的时间很快,要学习实践的事情很多。你们在这四年中应当做些什么?四年之后,你们将会获得什么?这是需要仔细考虑、经常考虑的事情。

许多大学承诺本大学将培养同学们成为领袖人才,这固然不错,但是无论哪一所大学的同学,都不可能人人成长为领袖人才;而且人生是否成功和精彩,并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成为领袖人才来衡量,各位的志趣不同、天赋各异,而社会也需要各种人才,因而你们应当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百花争艳,绝对不要盲从。许多大学提供了很好的师资、课程和学习环境,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中国海大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能担保各位人人成才,因为命运最终是把握在各位自己的手中。因此,为了帮助你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为了助力你们学习创新、成长成才,我提出以下三点想法,供你们参考:

第一,刻苦努力、潜心求学是大学四年的基本要求各位同学,四年的大学生活,要学习、实践的事情很多,但是切记住,刻苦努力、潜心求学是大学四年的基本任务。一定要刻苦努力,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和实践。这既是大学学习的最基本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能力素养的知识基础。海大以“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做为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通识教育强调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即从古典、科学和人文等多角度提供尽可能综合的教育,使得同学们对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是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专业教育则是为将来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强调学生应当掌握必要的实用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表明了两者的辩证关系,既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做人”准备良好的综合知识和思想基础,也重视学生要学有所长,为“做事”准备好扎实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海大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希望各位能深刻理解并自觉付诸实践。

为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今年春天,学校还开办了“行远书院”,聘请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学术副校长、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钱致榕先生担任书院院长,以博雅教育的理念,深化通识教育的内涵、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行远书院第一期明天将举行招生说明会,钱致榕先生将亲临说明,请各位关注;对于没有机会直接参与书院学习的同学,学校将采取多种方式让同学们也能不同程度地受益。

第二,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大学四年的核心任务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是能力和素质提升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英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指出,“教育如果不以激发创新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他还对理性思维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说“在中学阶段,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学会了从具体特殊的事例到对一般概念的了解;在大学,他必须学会从一般概念向具体事例的运用的转变。”“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经受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这些生动的表述,深刻揭示了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理性思维与具体知识的关系,说明创新能力必须以扎实的知识和活跃的理性思维为基础。

理解了这一点,同学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一开始就强调,要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和实践,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特别强调通识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实践,因为他们是相互支持、有机联系的一个系统。这就要求同学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而不是人云亦云、迷信权威,要勇于质疑批判、善于提出建设性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质疑和批判、甚至连质疑和批判都没有。

获得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实就是拥有一种活跃的智慧;而当这种智慧同时具有审美和鉴赏能力时,它会成为一个人的风格,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追求这种境界的方法,除了一丝不苟地学习、积极参与研究和创新实践之外,一种持久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因为这是与古今中外具有大智慧的杰出人物的对话,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最根本的途径。所以,请各位一定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一定精心选择书目、潜心研读,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第三,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社会的优秀公民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90多年前,胡适先生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指出有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敌人: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今天,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尤其是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但是把这段话作为一面镜子,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消失,以至于同样是北京大学教授的钱理群先生还是要大声疾呼:“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学们,从前辈们的批评中,我们不难获得启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社会的优秀公民。伟大的成就源于伟大的梦想,也就是伟大的价值追求,但这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基础。人的一生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不能仅仅停留在没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所谓“成功”上。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还要启迪学生做人的智慧;不仅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更强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具有世界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所言,这样的大学教育“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能使他可靠地胜任任何职位,使他灵巧地掌握任何学科;使得他知晓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如何想别人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影响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共识,如何包容他人;他在任何场合都能应对自如,与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共同语言;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应当保持沉默;他能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也能安安静静地听得出神;他总是干脆利索,从不碍手碍脚;他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伙伴,也是一个你可以依赖的人”。

同学们,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你们大学学习四年之后应当获得的,或至少是能够奠定向这一理想目标迈进的基础。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理想,就需要你们不仅在思想上认同这一理念,而且在行动中不断实践。这要求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因此,同学们应当每天都到运动场去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而不是睡懒觉、迟到早退;应当每天都去自习室、图书馆读书学习,而不是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应当去实验室、研究室开展研究、体验创新的乐趣,而不是读死书或者急功近利地获取太多的技能证书和加分奖项;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和研究社会问题、国际局势,而不是关心那些无聊的娱乐爆料、花边新闻;应当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敷衍了事甚至抄袭舞弊;等等。如此,一个“自由开放、和谐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会逐步形成,一个“有德性、守契约”的优秀公民就会不断成长。

同学们,这就是我的三点想法,也可以说是我的期待。希望在思考“大学四年中应当做些什么?四年之后,将会获得什么?”的时候,我的这些想法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同学们,你们是中国海大的新主人。中国海大的精神要靠你们传承和弘扬,中国海大的未来要靠你们书写和创造,你们的青春梦想要靠自己踏踏实实的勤奋努力来一步步实现。只要同学们珍惜时间,刻苦努力,沉心静气,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我和全校教职员工愿为你们的成长搭起阶梯!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3篇

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 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 除了课堂教育以外, 复旦大学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 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 不管技术如何发达, 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 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 机器无法复制, 而这些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 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 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

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 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地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 即授人以渔, 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 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 回到古代关于教育的定义, 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 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4篇

立意:要有大学气象和办学特色

大学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種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今天的大学在其承载的精神、承担的使命方面备受社会关注,甚或是质疑,本质上都是期待大学能够更多地回归到大学本真。因此,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首先在立意上要体现出大学气象、传达出大学精神。气象和精神是无形的东西,如何把无形的东西转换成说者和听者的真情实感,这是开学典礼讲话稿最难的部分。一般说来,每所大学在诠释大学精神的时候,如果能够和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特色生动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找到“无形”和“实感”的最佳结合点。 比如2011年武汉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讲话,通过列举武汉大学的十数位先辈的事迹,如“桂希恩教授以医生的良知和责任,拉响了艾滋病在中国大地上蔓延的警报:宗福邦教授历经18个寒暑,编撰出版了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吴于廑教授创新了世界史研究方法”等等,以生动且充满激情的言语,将武汉大学“追求真知、潜心为学、勇于创新”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诠释出来,很好地体现出大学的气象。

主题:要有针对性和引领性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面对的是刚刚告别高中时代的少男少女,他们对大学以及大学生活抱有似懂非懂的认知。因此,好的讲话稿要能够从当下青年学子所遭遇的普遍问题或期待之中找到合适的主题, 见微知著, 由表及里,既能站在校长的立场从人生观上引领新生,又契合他们的思想动态,避免官话和套话。比如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中关于担责意识的表述,是从学生的高中生活说起,非常自然地引申出“培植担责意识”的主题:“有很多同学在高中时代就有意识地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助力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今天,作为大学生的你们,应该更加彰显这种公益之心、这种担责意识,因为若干年后,你们能不能代表自己主张权益,能不能代表所在群体指点利弊,能不能代表人民献言献策,能不能代表国家和民族发出声音,从根本上说,就取决于今天你对担责意识的培植”。主题的表述亲切自然,很好地实现了针对性和引领性的结合。

文字:要风格多样,更要中肯、畅达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有共性,也有个性。有共性,是因为受众的同质性——都是刚刚通过高考的新晋大学生,所以讲话稿一般都要阐释大学理念,明晰大学宗旨,引导求学方法,寄予嘱托希望。有个性,是因为学校和学校的历史不同,校长和校长的风格不同,所以开学典礼讲话可以在风格上多姿多彩,但语言上还要紧扣中肯畅达。具体而言,可以有平实但直面弊端的风格,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大学的问题,即“大学的问题绝非仅仅是重科研、轻教育质量而产生的滑坡,更多的是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产生的集体功利主义心态。这或许能带来学校规模的增长,却也会使学生目光短浅、所事平庸。所以,作为校长,我感觉责任重大,也显得势单力薄,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为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努力”。这种直言弊端有言辞中肯的风格,非常容易引起听着的共鸣;也可以有通篇大排比的风格,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2010年开学典礼讲话稿《质疑》,16分钟的演讲中先后出现82次“质疑”;也可以引用网络或影视流行语,如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作为新一代川大人,既要善于仰望星空,充分发挥创造潜力,又要坚持脚踏实地,努力积累广博知识,不抛弃、不放弃,将奋斗进行到底”,也可以充满生活气息的风格,如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汪劲松从生活着手,“如果在月初你'挥霍无度',月末你不得不节衣缩食。”可见,官腔套话已经遭到摒弃,要有让学生乐于聆听的言语风格,可以是风趣幽默、可以是文采飞扬、可以是朴素平实,但一定都要中肯畅达,不要过于追求词语的押韵、时髦或者精准。

总之,一篇精彩的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文辞可以每有新意,风格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宗旨却是一致的,即如何做好学问,如何为社会与国家服务、如何做人。不管是民国时代的大学校长,还是现今的大学校长,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都在阐释这一宗旨,其他的一些重要要素,如立意、结构、文字,也都以此为中心谋篇布局。当然,精彩而有风格的开学典礼讲话,其源头还是要来自校长本人对大学的理解和热爱,来自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认知和追求,正如《楚天都市报》2011年的一篇报道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文章标题所述,爱得深沉才能说得动人。校长开学典礼讲话,一定要传达出对大学办学的思考和观点,这也是社会对大学校长开学第一讲予以关注的原因所在。总之,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既要具有生活的质感,更要具有精神的高度,能够表达一所大学的当家人办学治校的理念和风格,从而激发年轻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开启他们美好的大学生活。

(作者简介:中央财经大学)

大学校长开学讲话稿 第5篇

第二件事,将来的四年你们将收获什么?我把它概括成四个字:“自强自化”。“自强”是有形的,“自化”是形而上的。

大学里如何实现自强?简单地说,就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提出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五个词已经做了很好概括。 “博学”即掌握知识。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实际上,在牛顿之前,有一个人离“万有引力”理论的建立更近,但最终没有提出这个理论,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虎克。什么原因呢?因为跟牛顿相比,他缺乏牛顿所具有的系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而万有引力的建立必须要有雄厚的数学基础,可见知识是多么重要。我们今天的信息社会,大家每天都会接收很多信息,但很多是碎片式的,不具备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框架性。而大学恰恰能为同学们汲取知识提供充分的条件。计量学院校园里有“赛博楼”,就是要大家赛一赛谁更博学。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积累知识、吸收营养,将来就一定能厚积薄发、创造辉煌!

“审问”即审视发问。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曾经创作了《天问》,在《天问》当中,就天、地、自然、人类、历史、社会提出了173个问题。校园里有“天问科技活动中心”,因为善于提问和敢于提问是培养能力的前奏,学校倡导在“天问”思想指导下,以“天问”的姿态去消化知识。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勤学善问、解除疑惑,将来就一定能攻坚克难、势不可挡!

“慎思”即谨慎思索。我们要通过考察分析,去了解事物真相,明白做人道理,前者是”格物”,后者是”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校园里有“格致楼”,也就是希望大家探求事物真谛,领悟为人之道。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行思坐想、抽丝剥茧,将来就一定能独辟蹊径、不同凡响!

“明辩”即明白分辨。面对纷繁复杂、观念多元的社会,面对学业、情感等多重考量,要寻道求是。校园里有“求是楼”,就是要从科学、真理、理想三方面去追求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内在关系和发展前景。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追根溯源、去伪存真,将来就一定能洞察秋毫、识途有方!

“笃行”即笃志践行。南北朝有一位名叫贾思勰的人读了《荀子·劝学篇》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从这八个字中他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当时槐树苗的培育周期较长,若蓬在麻当中能不扶而直,很快地往上生长,为何不将槐树苗置于麻当中培育呢?他实施了这一想法,结果大大缩短了培育周期,这个就是“学”和“用”结合的例子,也就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校园里有“行知楼”,即倡导用实践去巩固和提升知识,用知识去指导实践。现在提倡创业创新,只有高科技含量的创业才能成就伟业,只有博学基础上的创新才能令人耳目一新。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揣摩践行、磨练翅膀,将来就一定能够鹰击长空、展翅翱翔!

大学里如何“自化”?简单地说,就是提高素质、提升文化。经“自化”后形成的素质,就像春天里的紫罗兰,厚德是根,仰仪是茎,强健是枝,宽容是叶,善美是花,而品行就像散发出来的芬芳。

“厚德”是根。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校园里有“明德楼”,就是要大家烘焙光明正大的德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去锻造对真理、正义、平等的追求之志,去孕育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切之情。9月3日,大家见证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其中有很多抗战老兵,其实当时除了军队抗战之外,民众也参加了抗战,包括科学家。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有个毕业生到美国去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爱因斯坦带领下研究相对论。当他学成回国时,正遇上抗日战争爆发,作为一个有爱国正义感的科学家,他想到如果再继续研究纯理论的相对论,离抗日救国远了些。于是,他毅然放弃原来的研究方向,转而去研究跟战争、武器更加相关的流体力学。这位科学家就是周培源,他后来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政协副主席。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精思国计、细量民生,将来就一定能经世济民、成为栋梁!

“仰仪”是茎。心灵上保持仰首的仪态是正能量的能源,要让仰仪成为一种习惯。校园里有“仰仪楼”,这就是要仰慕先贤之风采,敬仰真理之圣洁。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追求真理、见贤思齐,将来就一定能恪守正道、气宇轩昂!

“强健”是枝。《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校园里有“天健体育馆”。自然的运动刚劲强健,身为将来栋梁的你们应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和积蓄更多的能量。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将来就一定能如虎添翼、取胜职场!

“宽容”是叶。宽容是一种美丽的情感、温和的心境,崇高的境界;是天方地圆的自然形态在心灵的投射。“方圆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校园里有“方圆楼”,就是希望大家建立包容天地的大情怀。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宽以待人、行事有度,将来就一定能胸纳百川、心容万象!

“善美”是花。善良是大爱的表征,美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天上有一星座叫“金星”,又叫“启明星”,是爱与美的化身。校园里有“启明活动中心”,就是要我们去追求善与美,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生命,用诗心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同学们,今天你们在这里温良恭俭、怡情悦性,将来就一定能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同学们,讲完了“自强自化”,我想大家就应该对将来四年将收获什么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自强”、“自化”,将会形成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能量能够成就大气象、大格局,其气势正像余光中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谢谢!

大学校长开学讲话稿(三)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20xx年新生开学典礼,1346名本科生、896名研究生博士生、部分留学生代表与驻华使节、优秀校友及教师、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庄严隆重的入学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20xx级全体新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欢迎你们成为北外的新主人!

在对大家表示祝贺的同时,我更愿意表达对你们的感谢,感谢你们坚定地选择了外语及相关专业为人生志业,感谢你们以独特的眼光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虽然不是一所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却始终坚持精英化办学理念,以世界涉外拔尖人才的培养享誉全球。近年来,北外文、理两科在全国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平均超出一本线100分左右,在全国2500多所高校中居前15位。据中国首家人才大数据互联网IPIN公司统计,20xx年,北外在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仅次于北大和清华。北外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我们有着高质量的生源队伍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北外的使命,也是北外的光荣!

同学们!北外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学校。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纪念活动。而北外正是诞生于抗战最为艰苦的1941年,是我们党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它的前身是在延安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从延安到北京,一代代的北外人传唱着“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歌曲,将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现代外语教育的引领者。记得是1944年,在延安外国语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周恩来高瞻远瞩地指出,“外国语学校在办学思路上不仅要培养军事翻译,还要培养中国的外交人才。新中国的外交要挺起腰杆面对世界讲话,讲出一个东方大国伟大民族的胆识和豪情。”面对党和国家的重托,北外可以说不辱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外为国家培养了9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北外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1000多人,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今天的北外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战略语言资源中心和外语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北外目前开设70种外国语,是中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大学。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到,学校将开设的语种超过一百种,涵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有计划地储备国家急需的特殊语种人才。当前,北外正在深化综合改革,朝着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方向迈进。学校将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外语向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辐射效应,鼓励非外语专业的各个学院在博士、硕士、本科层面与外语专业融合,联合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对此,你们都将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同学们!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初入大学校园,你们可能还沉浸在“金榜题名”的喜悦中。但要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抱负,归根结底还要依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何度过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北外人?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是要“化性为德”,树立祖国至上的国家情怀。大学之道,首在亲民明德,修齐治平,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德不明则智不清。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智力的活动一旦脱离了人文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就会沦为人类的灾难和浩劫。近2来,科学技术迅猛地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可是,就在人们陶醉于自身进步的时候,爱因斯坦却忧虑地指出:“我们所有那些被人吹捧的技术进步,就好像是一个病态心理罪犯手中的利斧。”今天你们进入大学,最为迫切、最为吃紧的,莫过于端正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树立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志向和情怀。个人价值只有与社会和国家价值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渴望成功的“青春梦”。中国梦的伟大实现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年轻人的青春梦的装点。在74年的办学历史中,北外正是坚守了“立德树人”的传统,才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高端人才。他们驰骋在国际舞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正如人们所称道的:世界上凡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北外人的身影。

近代以来,中国睁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是从外语教育开始的,目的是借鉴世界其他文明成果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北外也因此承担起了“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东学西渐开始成为主流。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全球事务,中国必须主动掌握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宣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就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一流外语水平、广阔国际视野、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端国际化人才。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时代赋予给北外的新的使命,也是你们将来展现才华的新的天地!

二是要“转识成智”,培养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北外是一所以“外”为特色的大学,外语是绕不过去的基本功。但是,外语学习又不止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而是要通过外语学习培养跨文化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王佐良先生说过:“语言之魅力,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正如我校知名校友、亚投行候选行长金立群先生,1978年考入北外英语研究生班,师从许国璋、王佐良先生。大学期间,他不仅夯实了外语专业基础,还广泛涉取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哲学、经济和金融等领域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综合知识体系。现在,学校每学年都会开设600多门本科课程和400多门研究生课程,此外还有丰富的学术、文化、教育讲座和实践活动,涵盖语言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学、法律等多个领域。你们可以源流而上,通过外语学习进而窥探世界各国的文化家园,也可以降本流末,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反观语言的永恒的魅力。水无常形,学无定法,但唯有以点带面、融会贯通,才是求知的正途和正道。

同学们!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而学习愈是接近本真的状态,它的表现形式也就愈安静、朴素和简约。当今社会正处在网络化时代,每天都会涌现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同学们仅凭借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能坐拥万卷图书。但是,深邃的学者智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却成了久远的图腾,一去不再复返。个中的原因,很值得我们去深思。我想,在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知识之树和专业分工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温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学会做人生的加减法,切莫成为碎片化知识的俘虏和单向度的人。所谓加法,就是要对外探究,精修学业,扩充知识。所谓减法,就不是总奔波在忙碌追逐的路上,有时候要停下来,慢一些,为自己保留一份闲暇,返身内求,独立思考,笃定方向。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人的一生总要腾出些时间来做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天地间的许多景象也是需要闭上眼睛才能看得见的。

三是要“博学笃行”,锻炼贴近时代的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仍要反馈于实践。知识水平的提高,除了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实践和生活的感知能力。许国璋先生生前就曾对外语类大学生脱离实践生活的现象表示担忧。他说,有些学生“语音也好,语调也好,打招呼的那几句开场白很像个样子,可是谈完天气之后,再也没有话可说了。”语言的贫乏的背后其实是生活体验的缺失。在数字化生存、虚拟性生活的今天,网络论坛和微信朋友圈正在让我们变成“低头族”和“刷屏族”,抽象和空洞也正在悄然无声地扼杀我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阻碍了我们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天然通道。

在20xx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身边的翻译叫孙宁,他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赢得了众人的瞩目与掌声。他也是北外的毕业生,他是英语学院99级的学生。在校期间,孙宁就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他曾参加学校社团“理论学习社”,还担任过院系学生会英文报的编辑。正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让他形象地翻译出了的那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样的大白话,赢得了广泛赞誉。今天的北外校园,为同学们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外语教育服务品牌项目“歆语工程”,将带领大家利用暑假时间到偏远地区开展外语支教活动,我们和很多央企的合作协议会让大家感受到中国具体的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北京奥运会、APEC峰会、北京田径世锦赛等大型国际活动中,北外的学生志愿者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外,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还会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都在等待着你们的参与!

同学们!今天既是你们步入大学校园的开学典礼,也是开启大学生涯的誓师大会!今天的你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是梦想扬帆起航之日。当下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评价愈加多元。同学们正处于努力定能成才、无为必将落后的人才发展时代。大机会的时代,最忌讳的恰恰是机会主义。在此,我衷心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校园时光,把大学生活这最为关键的一步踩踏实,以奠定未来长足发展的基石,用“倔强的青春”成就辉煌的未来!

开学典礼大学校长讲话稿 第6篇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为20xx级新同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向全体新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培育新同学成长,给予江西财大信任和支持的家长、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今天,来自58个国家的近200名博士、硕士、本科、语言、预科留学生首次参加新生开学典礼,欢迎你们,welcometoJUFE!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你们中大部分同学度过了学习期间最愉快的一个暑期:有不少同学抛开语数外,整日抱着平时想读又不敢耗费时间去读的所谓“闲”书;有不少同学背上行囊,经历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身体或者心灵在路上,这种感觉一定很好。在这几个月里,你们一定还注意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中国田径队的精彩突破;一定会为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所展现的力量和风采而感到兴奋、自豪与震撼。

今天,你们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学,成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21世纪新青年。这使我想起了19的9月15日,《新青年》杂志的前身《青年杂志》正式出刊。明天就是《新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的纪念日,百年前的新青年,以他们逆流而上的青春与热血,让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重新启航,走上独立自主之路。《新青年》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是这样评价青年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是的,青年最宝贵之处,就在于他是成长的、是向上的。所以,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讲话的题目是:每天向上一点,你将拥抱蓝天。与新同学们谈谈“如何做一名向上的青年。”

每天向上一点,关键在“每天”:时间上的坚持很重要,要注意“须臾懈怠”之失;核心在“向上”:方向上的坚持很重要,要注意“毫厘千里”之误;成效在“一点”:步伐上的坚持很重要,要注意“欲速不达”之困。

只要沉下心来去思考,就会发现,向上的精神、向上的力量就在我们身边。

向上,已经融入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往远看,历经数千年的文明传承经久不衰,我们一直在向上、在前进、在融合;朝近看,百年屈辱后发奋图强、努力崛起,我们一直在向上、在拼搏、在奋斗;看当下,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一直在向上、在创新、在圆梦。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历经忧患百折不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纵观历史的传承和转折,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向上,已经成为民族的自觉、行动与追求。

向上,已经内化为学校的文化内核。有些同学可能已经会唱江财的校歌,可以说,其中的每一句歌词、每一个旋律都充满了向上的力量。“德行须臻至善,学业力求猛进”“志欲刚,识欲宏”,向上的力量更是呼之欲出。学校在满目疮痍的1923年建校、在烽烟四起中播迁图存,是向上的力量、教育救国的信念在支撑;学校在1958年成立江西财政经济学院、在1978年江西财经学院复校招生,是向上的力量、教育兴国的信念在开拓;学校在1980年直属财政部、在成立江西财经大学、在两部一省共建,从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累结硕果,从立足江西到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稳居财经高校第一方阵,是向上的力量、教育强国的信念在奋进;梳理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我们能够认识到:向上,已经融入在一直传承的“信敏廉毅”校训、一直传唱的“永葆我校光荣”校歌、一直传扬的“敬业乐群、臻于至善”江财精神之中。

向上,已经升华成江财校友的价值取向。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多数校友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王文京校友27年前辞去公职,贷款5万元创办了用友软件公司,现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这是奉献社会的“向上的事业心”。吴晓球校友数十年如一日,心系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的研究,写出近千万字的著作,被称为“中国证券理论奠基人”,这是追求真理的“向上的探索心”。汪天行校友利用业余时间潜心文学艺术,终有大成,当选为“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就在昨天——你们入学报到的日子,他携带70余幅最新力作走进江财,举办“感恩母校――汪天行山水画展”,这是陶冶性情的“向上的艺术心”。同学们,开学之后,我希望大家能到校友馆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历届江财校友的成长历程,你们将发现:向上,已经成为江财校友的共同选择。

同学们,民族进步、社会发展、个人成长,都需要向上的精神、向上的力量。作为大学新生,我觉得就是要:做真学问,学真本领,凸显真我!

第一,向上,根植于深厚的学识修养。没有真学问的向上难以持久。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要积聚深厚的学识修养,一是要专博相通。进校以后,你们每人都将专修于某一专业,这是你们的立业之本,必须精通;但同时,应该要注重专业与学科的关联、学科与学科的关联,进而扩大之。只有“眼阔四海、手取一瓢”,才能积聚深厚的学识。二是要广泛阅读。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开卷有益,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好阅读的人,在业与余的融通中,你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第二,向上,来源于全面的能力训练。没有真本领的向上容易缥缈虚无。观察与分析、思考与表达、策划与组织、行动与管理,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需要在大学期间予以强化、提高。一是要知行合一。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江财有着众多能力锻炼的平台,只要你肯迈开脚步,做坚定的行动者,便可拥抱丰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二是要懂得合作与自省。大学,似社会,又不是社会。同学间有竞争,更有团结与合作、友爱与包容。学会谦让,懂得相处,在自省中成长,在合作中成熟。同学们,学会做人,是很重要的“真本领”。

第三,向上,体现于真实的个性成长。不能凸显真我的向上不够生动。大学,既要补齐个人发展的“短板”,更要发现并善于强化自己的特长,进而成就一个更加完美的自我。一是要敢有个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个性不是脱离群体,个性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认识真我、突破自我,在于尽己所能去发挥潜能、探索最大的未知。二是要敢于守成。现在,很多人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就把“守成”看作贬义,其实不然。为人做事贵在有恒;凸显个性,培养特长,形成自己的独有竞争力,也需要坚持与沉淀。希望同学们在发现中坚守,在坚守中追求,因守而成,做创守合一的江财人。

同学们,再过八年,学校将办学满百年,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是全体江财人共同的心愿,江财梦成一定有你们;你们怀抱梦想走进江财,把人生最美好的数年时光留在江财,你们梦成一定有江财。

相信你们,期待你们,也祝福你们——我和江财余名教师、十余万校友和你们在一起!

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 第7篇

大家早上好!

在北京金秋的美好时节,北京交通大学又迎来了一批新成员,在此,我代表学校向级7958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给予交大信任的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交通大学大家庭的一员,北京交通大学是我国近代铁路管理和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1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这里,曾活跃着茅以升、马寅初等大师的身影;在这里,曾走出过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文学家郑振铎等杰出人才;在这里,曾开创了中国铁路运输学科,涌现了一大批信息通讯领域、轨道交通运行控制领域、系统科学领域和土木隧道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为我国高速铁路、青藏高原铁路、大秦重载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这所百年学府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再过9天,作为红果园的新主人,同学们将有幸与全体交大人共同迎来交通大学120周年庆典大会,我们将一起开启交大新甲子美丽的新篇章。

同学们,进入大学,你们面对的将是全新的生活:在中学里,你们是孩子;在大学里,你们是成年人。在这里,你们将开启自己人生新的征程,为了使大家的大学学习、生活更加充实和顺利,我想建议同学们尽快养成三个习惯。

第一希望同学们养成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同学们进入大学后,有老师指导、同学切磋、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这种学习机会一定要倍加珍惜。有人讲,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没有用的,这种说法有些极端,但其中合理的成份在于,大学期间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要主动学习。你们以往的高分,大多来自应试教育环境中对特定问题寻找标准答案,在大学里,你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问题和需求导向的探索。同学们要尽快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在课堂之前、学在老师之前、学在研究之前。学校设立有学生最高荣誉——“北京交大校长奖学金”,每年最多评选10名同学。通过梳理这些获奖同学的奋斗经历,我发现,他们并非都是入学时成绩最好的,但共同之处在于有着主动学习的探索精神。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们忘掉高考分数,从头开始,尽早发现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并久久为功、坚持不懈。

二是要坚持阅读。根据第13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xx年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8本、电子图书3.26本,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值。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我对这个调查数据感到痛心。互联网时代,信息纷繁复杂、混沌不清,我希望同学们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和学术专著,少关注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和碎片化知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近850万册,全部面向师生开放,并且自20xx年起每年都举办“书香杯”读书系列活动。同学们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距我校西侧不到两公里的国家图书馆去,去体验、去感受在国图读书、思考的过程。通过理性的阅读,时刻保持对所在学科前沿知识的把握和背景知识的丰富,将使你们免于被海量信息淹没,脱离虚幻热闹的假象。

三是要潜心学术。课业的学习是基础,科研实践是对知识的检验。对于学术,同学们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谨记学术上没有捷径和近道,要踏踏实实的远离浮躁、沉下心来。把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到学术之中,是每一名交大人的坚守。我校老校长茅以升作为钱塘江大桥的总负责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改进“射水法”、发明“沉箱法”、利用“浮运法”),攻克了当时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难题,最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公铁两用大桥。正是因为有着潜心学术的扎实功底,在为抗日炸桥后,茅老校长才能说出“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豪言壮语,形成了宝贵的“桥魂”精神。

第二希望同学们养成思考的习惯

进入大学,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养成独立和理性思考的习惯,是同学们放眼世界,完善自我的必修课。这其中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要目标明确。大学里学习资源丰富,实践机会很多,加上各具特色的社团,难免会让人眼花缭乱。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建议同学们不一定要选择“最好的”,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的”。只有树立自己感兴趣的、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目标,才能让学习更有效率,生活更加充实。在各种各样的外界喧嚣面前,目标明确,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孤独,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同学们,大学是你们生命的播种期,在这个季节,你们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根据国家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功利主义的诱惑和激烈的竞争中不迷失方向,做出智慧的抉择。

二是要敢于质疑。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大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们接受某种知识和经典,更重要的是敢于对已有知识和经典提出质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是研修学术的根本遵循。我希望同学们“不唯书、不唯上、不从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视野,不做标准答案的复制,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结论。你们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和觉悟。须知,人云亦云的质疑是盲从,抱怨泄愤的质疑是叛逆,只有透过表象看实质,从纷杂中抓住要领,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观点、每一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和推敲后形成的质疑,才会支撑你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

三是要勇于创新。大学为每一个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人提供了激发新思想、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文化的沃土。你们要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地思考问题,不要做墨守成规的继承者,要成为敢于挑战的创新者。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的老师长金士宣先生自从幼时受到孙中山先生“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演说的启迪后,便坚定了“铁路救国”的思想。金先生在我校求学期间深感外国教材不适用于我国实际,于本科毕业之际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铁路运输管理学的专著《铁路运输学》,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学科的创始人。

第三希望同学们养成自律的习惯

身处多元一体、开放共融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影响着你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你们会面临很多抉择与诱惑,如果缺乏定力和远见,不懂得约束自己,就容易失控,迷失自己。因而,你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善于克制自己,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美好的人生从自律来,自律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一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这里大道理我不想多讲,只想叮嘱同学们一些小事:你们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并长期坚持下去;你们要按时就餐、规律生活;你们要保持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整洁……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如果你们能坚持做到,将终身受益。事实上,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基础,小事做不好,大事也轮不着你去做。近几年,学校开展了“五星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我们发现:卫生状况好的宿舍,往往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也较为突出。我校受到北京市表彰的榜样宿舍,22号楼503房间,每周卫生成绩平均分为98分,宿舍成员全部居于专业排名前列。

二是诚实守信。来到大学,时代的巨变、思潮的碰撞、浮躁的鼓动乃至城市的喧嚣,都容易对同学们产生影响。正因如此,我更加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诚信二字,有“不可碰”的底线意识和“不可破”的原则意识。世间万物皆有底线,越过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校,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损坏公物等行为,必须完全杜绝。学校每年都有极少数同学因为考试作弊等原因受到处分,他们当年也都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交大,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缺乏诚信,没有底线意识,最后终被淘汰出局。

三是勇于担当。能进入北京交大读书,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者,是世人眼中未来的“社会精英”。但作为社会未来的精英,不仅仅是一个令人赞许的称号,更是责任和担当。面对不如意的事情,不要总是抱怨和责备,要想想自己的责任,为改变这些不尽人意的事,自己是否做过努力,自己是否有责任。作为承担国家民族希望的年轻人,同学们要有责任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敢于竞争、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努力成长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交大的先驱者们正是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救国信念和强国梦想,才能在各种艰难复杂的条件下,矢志不渝、爱路报国、潜心育人与学术。我希望你们在大学中锤炼品格,加强修养,在大潮流、大变革来临之际,以广阔的视野,高尚的理想投身其中;在人类第六次科技革命之时,做一个胸怀大志,有使命、有担当的社会精英,在时代的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北京交通大学!这所百廿老校,是你们的未来之梦开始的地方。养成学习、思考、自律的习惯,传承交大120年的精神,并践行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将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为你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带上学校的殷切期望,带上家人热切盼望,带上你们的青春渴望,去开启属于你们的大学时代吧!愿你们度过一段充实、精彩而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8篇

读大学真的是亏本的吗?家长有这样的看法, 对我们这些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敲响了警钟。学生为什么要读大学?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我们深思。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1]

高校, 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主要目标是什么呢?作为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刘延东, 在首都医科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高校应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使命, 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首要职责。[2]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到: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感谢网络时代的便利, 使我有幸拜读了几所著名高校校长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很有些感触: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的讲话言简意赅, 希望新生在大学里做到“三个学会”: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就是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比掌握一门知识更重要。教育法亦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学会思考”,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观念逐渐成熟定型的时期, 学会独立和理性地思考, 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和必须完成的过程。学习与思考应该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第三要“学会生活”。生活是学习和思考的基础, 学会生活, 要能够合理安排时间, 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要具备既有理想、志存高远, 又能脚踏实地的精神, 要逐步建立自信, 管好自己, 不放任自己。学习、思考、生活, 三者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大学生涯的主体。

清华大学陈吉宁校长则希望学生从挫败中学习, 很在针对性。能进入清华的学生都是各个地方的佼佼者, 是教师、同学、家长、社会曾经关注的中心, 很有优越感。但一旦入校才发现强中还有强中手, 以前自己身上的光环会突然消失, 很有挫折感。经历挫败, 从挫败中学习, 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从挫败中学习, 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 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 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面对挫败, 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 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 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针对现代社会上不断增多的心理疾病, 而造成诸如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 健康的心理对包括高精人才在内的所有公民同等重要。

浙大新任校长演讲题目是《秉承求是, 学会选择》, 他说: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选择, 谁走进你的生命, 也许关乎运气, 谁能停留在你生命里, 完全由你自己选择!今天以前, 某种意义上看, 也许你还是个孩子, 凡事都由父母亲人耳提面命, 帮忙选择;而今天以后, 你将独立生活, 自己选择、独立担当。“选择”是个大学问, 课程表里你一定找不到, 但他确实贯穿于你在浙大的每一天、每件事。说得很对, 人的一生都在选择, 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我们近代史上国家的命运选择一样, 梁启超、康在为他们选择了改良资本主义的百日维新, 失败了, 孙中山选择的资本主义同样也摆不脱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命运, 只有以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选择了社会主义, 才建立了新中国, 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邓小平选择了改革开放, 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放了生产力, 使国家走向了富强的道路。

那什么是大学呢?成都电子科大校长讲大学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大学是青年学子探寻真知的场所, 大学是青年学子感知社会的通道, 大学是青年学子文化熏陶的家园。

《大学》开头一句话便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 大学教育的道理, 在于净化人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给2013级新生讲他度过大学生活的三点体会:修身、修心、修学。修身为始, 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次修心为上, 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大学之大, 不在于校园之大, 而是在于其心胸的博大。再是修学为本,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大学是一个人才聚集和成长的地方, 修学为本、探索未知是生活在这里人们的追求与信仰。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致2013级新生中说到: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格的地方。对于未来从事与财经相关职业的人而言, 厚德尤为重要。首先要养公民之德, 这是基本的为人之德;进而要养职业之德, 这是从业立业之基;再则要养君子之德, 这是更高的做人做事之德。而三德的核心是什么?早在学校初创时, 时任校长郭秉文先生就以“诚”为训, 提出“以诚立德、以诚求知、以诚健身, 以诚立业”, 确立了厚德的学校精神, 奠定了厚实的德育传统。

以上上海两所高校校长均把厚德放在学业的前面, 与胡锦涛的讲话一脉相承。

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希望2013级新生能够慢慢沉淀高贵品格。树立远大的志向, 不仅要认真研究怎样做好学问, 也要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不仅要恪守学术道德, 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养一种为学和做人的高贵品味;不仅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发出印有自己标记的一份热度。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告诉学生勤奋比智商重要, 能力比分数重要, 而责任感和爱心比什么都重要。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 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却没有降低, 高等教育既是大众教育也是精英教育, 知识、能力并重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每一个高校的应尽之责。高校停止扩招之后, 走向了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从宽进宽出, 逐渐走向了严进严出。在凌晨四点钟, 图书馆里依旧灯火通明、人满为患的哈佛大学有着20%的高淘汰率, 依然报考的有志青年趋之若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说他们有5%的淘汰率;上海大学开学伊始的新生家长会上被告知:学生如果学习不努力则很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质量是关乎高校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高校是人才的集散地, 是精英荟萃的地方, 这里有着智慧的碰撞, 各种新思维、新思想在这里诞生, 创新团队也在这里形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高校是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 是人生成功的助推器。没有技术核心的低成本创业将难以为继。比尔盖茨在哈佛校园里, 灵光乍现, 开启了微软的神话, 马云在打工过程, 利用储备的知识, 敏锐地观察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 创立了阿里巴巴, 俞洪敏找到大学的同窗一起建立了新东方……高校的教育使人开阔了视野, 启迪了智慧, 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使个人的事业更容易成功, 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7-29.

[2]刘延东.在首都医科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0-9-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 第9篇

开学致辞,大学气质的第一场综合展现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曾任该校校长多年,每次开学典礼上的讲稿都是他自己撰写的。韩震总结,开学致辞应该告诉学生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二是学校在时代中所处的位置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生活。

追溯历史,这是百年名校的保留节目。清华大学必谈梁启超的那场《君子》演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来源于此;北京大学则会反复强调胡适、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为1896年建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从海边开始远行,虽然一路南迁,但心向大海;尽管饱尝磨难,但不忘初心。因为118年来,我们交大人信仰如锚,灵魂如海。”

新兴的大学更愿意描述未来。今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第一批学生,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明了办学目的:我们是一所年轻的大学,但我们是有传统的,我们的传统是从香港中文大学那里继承下来的。我们想为祖国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培养一批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抚今追昔之后,大学生活怎么过这个实际问题,也是校长讲话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校长在让学生“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同时,也要“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停放整齐。中国医科大学校长说,自己会浏览“童家巷24号”(注:该校非官方论坛)和“药大贴吧”上的话题,“我知道食堂的饭菜让你们忍不住吐槽,我也了解占位党的疯狂让你们咬牙切齿……”

校长可能是学生离开家后与之交流的第一个师长,在精神层面接过了父母的位置;其次,东方文化重视权威,校长正是这样一个权威,所谓“人贵言重”,他的讲话容易得到信任与重视;最后,校长也是成功者,当一个成功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时,学生会愿意去模仿他。

俯下身来寻找共同话语

开学致辞既要表达学校的传统、精神、灵魂,也要体现校长本人的学识、视野、思想。即便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要有新的表达方式。如果把学生讲睡着了,那肯定是校长的失职——要不就是他没什么思想,要不就是在念稿子。

学生们都比较期待听到“有个性”的开学致辞。不管是风趣幽默还是严肃认真,紧跟时尚还是墨守陈规,文科思路还是理工思维,我觉得有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很重要,不然就淹没在众多讲话之中了。

校长讲话要吸引学生,最重要的是一个“贴”字。一是内容贴,讲年轻人关心的话题—对未来的梦想和对现实的困惑;二是方式贴,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思想、阅历没法和校长在一个频率上共振,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讲理念,而是讲故事;三是语言贴,用年轻人常用的语言,容易产生共鸣。

近年来,校长们的讲话越来越“接地气”。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的讲话则紧扣热点:近段时间,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某某明星因为不法行为被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其中也有我们的校友……我希望同学们吸取教训,要警钟长鸣,要学会自律,要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用电视剧《士兵突击》来说明人需要一种“认真、踏实和执着”的精神,东南大学校长提到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西南交通大学校长讲完“大道理”后自嘲:“95后的你们可能猛然发现,怎么又是形而上、‘高大上’啊,我们喜欢的是‘时间煮雨’,我们感慨的是‘后会无期’。”

最“卖萌”的当属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的致辞:“我们如此隆重而热烈地欢迎你们,因为你们是辽大的小苹果,怎么爱你们都不嫌多。”自称“黄大叔”的他,致辞中“点赞”、“碉堡”等流行词语信手拈来。黄泰岩笑称:“我相信,你们中间未来一定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

“接地气”是一种社会进步。校长讲话要尽量去找共同话语,但也不是哄小孩子。大学校长还是要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观点、深邃的思想去影响学生。校长是权威,但权威不一定高高在上,他们正在俯下身来。原因很简单,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者。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宇宙中心”,在相对民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有自己的发言权、决定权。校长想走进学生心里,就不得不站在与他们平视的位置。

有情怀:没有理想社会怎么能进步

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一个竞技的舞台。不仅影响学生,还向社会传递自己的某种价值观和理念。所以,不单纯是对学生发言,更是对一代青年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清华的同学,能否多关注一些与今天的自己无关、看来无用的东西,并由此建立起你的理想和情怀。因为只有眼界开阔、视野宽广的人,才能把目光投向与自己无关的人、无关的事、甚至无关的国度。”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建议学生“在复旦悟道”,并呼吁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要求学生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勉励新生,一要登高望远,立志成才,二要脚踏实地,虚心求知,三要崇德修身,以德润才;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请学生“时刻铭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胸怀与责任”。

强调“德育”:校长推荐重读《道德经》

有学者指出,学生进入社会后形成的个人风格,与在学校时浸润的思想密不可分,个人的德行和精神近乎决定社会整体素质的高低。

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与校领导告别主席台,和学生们一起坐在场地内。在这场凸显“平等”的师生对话中,陈吉宁强调大学生需要的包容与欣赏。

“独立并不难,但是既能独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难的。”陈吉宁引用梁启超先生百年前在清华演讲时的话,告诫学生“修君子之德,乘君子之风”。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及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与复杂性,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品德要求,中国的大学应该如何给予学生“德育”,这一直是舆论关注的话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就大学的“德育”表示,从“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本质来看,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同样强调“德行善为”,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时,建议同学们重读传统经典《道德经》。

“我们要从老子那里获得智慧,‘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要奢望人事物能在一天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要渐进改变,坚忍不拔地改变自我、改变环境。” 钱旭红说。

警示勿浮躁功利: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创一代”

“不要迷信过去的高考成绩,希望大家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演绎出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在今年开学典礼上对新生的要求。

“不管你通过哪种招生录取方式进入科大,不管你过去的成绩如何,现在你们都站在了新的同一条起跑线上。” 面对1900多名大一新生,侯建国告诫他们要以“清零”的心态应对新的学习阶段。

近年来的大学校园中,从学生中的“旷课风”、“作弊风”,到频发的论文抄袭、学术造假事件,再到备受社会关切的大学腐败案,大学校园中弥漫的浮躁与功利气息备受舆论诟病。如何让师生戒骄戒躁,让大学重拾“学术气氛”,这也成为大学校长的新课题。

对此,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今年寄语新生时,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我建议大家要多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花边新闻;更多的培养学习‘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眼前的急功近利上。”

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朱清时在9月1日卸任迎新时,以50年前自己还是一名大二学生时抄录的一首诗鼓励新生,他强调,“不能只用盼望的眼光等待未来,我们对美妙的未来不能只出于幻想,未来就在我们手上。”

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钱旭红则提出,“大学四年,是让你们在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摆脱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创一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学校长讲话稿】相关文章:

《哈尔滨介绍》06-09

哈尔滨体育学院06-28

哈尔滨日记优秀05-2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05-27

哈尔滨医疗范文05-22

哈尔滨旅行范文05-22

哈尔滨城市规划06-26

黑龙江哈尔滨08-16

哈尔滨短信群发应用05-26

写哈尔滨初中作文06-08

上一篇:老舍母鸡课文简说下一篇:学考考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