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2024-06-08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精选7篇)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1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作者:陈煦江 秦冬梅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10期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2篇

废品是指经检验在质量上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销售,或者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重新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销售的产品。

对于废品,按照其废损的程度可以将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指在技术上是能够修复的,并且发生在重新修复上的支出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不可修复废品指在技术上是无法修复的或者虽然在技术上能够修复,但是所发生的修复支出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按照废品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废品分为料废和工废两种。料废是指由于材料质量、规格、性能等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废品;工废是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技术、工人操作、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缺陷所产生的废品。

废品损失指企业生产废品所产生的损失,主要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以及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残值后的净损失,即:

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修复费品的修复费用-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应收各种赔款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废品及废品损失仅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包括产品完工入库后发生的损失。

2 会计上对废品损失核算的规定

对于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不在单独设置科目核算废品损失,而是将废品损失直接全部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若废品有残值收入则直接冲减相应的产品成本。

对于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为准确的核算废品损失,需要设置“废品损失”科目。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以及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贷方登记由保险公司、责任人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赔偿以及结转废品的净损失。废品净损失转入当月生产的同种合格产品中。结转后“废品损失”账户期末无余额。

3 现行成本会计对废品损失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能有效地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对废品损失的核算却不利于成本会计职能的发挥。由以上案例可知,企业对生产中出现的废品损失净额未加以区分全部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格产品的成本,并且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上直接以废品损失项目进行填列,而未对具体的成本项目进行分类,不利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同时大多数企业依据单位生产成本、产量等资料对生产工人进行成本考核,并进行相应的奖惩。目前的核算方法使得废品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单位成本。事实上企业的废品包括了料废和工废两种,工废一般是由生产工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而料废则是由不可归责于生产工人的其他原因造成的。假设企业未对废品加以区分一味的全部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尤其是料废部分),并以此为依据对生产工人进行成本考核和奖惩,必然会降低生产工人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成本会计职能的发挥。

3.2 不利于存货的管理

企业对废品损失进行处理时未根据废品的成因进行分别处理全部计入合格产品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库存商品的成本,不符合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求当中的谨慎性原则。同时企业废品的成因除了工废以外还有一部分料废,对于料废的损失企业全部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未对料废的原因继续深究,不利于企业发掘原材料等存货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 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2006年我国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并且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而成本会计中关于废品损失的相关核算却并没有根据新的准则进行相应的变革。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消耗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成本。目前废品损失在核算时未将废品损失划分为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全部计入合格产品成本,即将部分非正常的废品损失也计入存货的成本,这与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不相符。

4 改进废品损失账务处理的建议

对不经常发生废品损失且废品损失金额不大的企业,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而是发生废品损失的时候直接计入相应的成本。

对于经常发生废品损失或者废品损失金额较大的企业,在对废品损失进行账务处理时可以根据废品的成因在“废品损失”一级科目下设置“正常料废”,“非正常料废”,“正常工废”,“非正常工废”等四个二级明细科目,为细化核算可以在这四个二级科目下设“可修复费用”,“不可修复费用”两个三级明细科目。

4.1 可修复废品的账务处理

产生废品时,

当发生废品的修复费用时,

发生可修复废品的残值时,

结转废品的净损失,正常料废和正常工废属于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合理损耗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非正常料废和非正常工废属于非正常损失,不可计入产品成本全部计入期间费用所做的账务处理为,

或者

4.2 不可修复废品的账务处理

产生不可修复废品时,

不可修复废品的残值,

结转废品净损失时,对于正常料废和正常工废属于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合理损耗直接计入合格产品的成本,非正常料废和非正常工废属于非正常损失,不得计入产品成本,并且将其全部计入期间费用。所做的账务处理为,

或者,

通过设置:“正常料废”、“非正常料废”、“正常工废”、“非正常工废”等四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废品损失直接根据废品损失的产生原因同时登记到废品损失各个明细账当中,期末可以将废品损失明细账作为对相应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的一个参考指标。同时采用这种方法对废品损失进行账务处理,一方面将企业产生的非正常废品的净损失转入到当期损益,另一方面合格产品的成本只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正常损失,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对于非正常的料废和工废企业可以进一步分析成因,以提高企业存货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第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5-86

[2]于小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使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3篇

【关键词】药事管理;基层医院;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1-01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医疗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医疗单位越来越重视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医疗改革已经全面覆盖广大城乡卫生事业,乡镇基层医院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药事管理工作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提升药事管理水平,对基层医院的全面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受传统思维困扰,乡镇医疗机构普遍对药事管理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对药学服务工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有力的监管,药事管理工作由医院药剂科负责,其独立性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在岗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难以为医患提供药学服务。受到基层医院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在现行药事管理模式下,药事管理涉及的内容并不多,工作范围也比较局限,一些乡镇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甚至处于停滞状态,药学服务作用未能在基层得到充分发挥[1]。结合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

1.1管理机制不合理

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参照标准,药事工作与诊疗工作的连接并不紧密,整个医疗活动的开展缺乏连续性,这直接暴露出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为采购药品查迟滞、药品保管不妥善等,药事管理由药剂科负责,而药剂科并没有实际的管理全力,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形同虚设。

1.2管理观念落后

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体现在药品本身和药房管理两个层面,相关人员很少参与到临床药学工作中,观念落后,缺乏工作积极性,最为严重的是,涉药岗位人员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以及执行药事工作的能力,对于药物作用的临床验证更多依赖临床医师的信息反馈,且药品存储安全意识和用药服务意识不强,不仅无法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反而给医疗安全埋下隐患。

1.3药学人才匮乏

基层医院药学专业人员匮乏,在岗人员的药学知识还有待补充和强化,这在药事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瓶颈”,不利于药学功能的拓展。基层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一直处于劣势,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内部又缺乏系统的培训,药事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处于较低水平。

2改进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改进可从制度、观念、人员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具体如下:

2.1完善药事管理制度,改进药学工作模式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需长期坚持,首先要有制度保障,成立专门的药事管理部门,制定本单位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细化操作细则,并督促各项内容的落实,逐步提高药事管理及医疗服务质量。原有的药事管理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药学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从帮扶提高机制、临床药师机制、用药跟踪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检查督促,由主管部门定期对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进行考核,通过帮扶指导来提高基层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其次是拓展药学服务范围,通过设立专职临床药师,主动为医师提供药品信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工作人员深入临床,加强药学与临床的联系;再次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对药品采购、供应、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最后是要创新药学服务途径,通过加强药学人员与医护人员的联系,从而形成医药护紧密协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推动药事管理工作的开展[2]。

2.2转变管理人员观念,重视药事人才培养,

新形势新背景下,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重心已经发生转变,单纯保证药品供应已经不适应当前药学工作的发展需求,药事管理应本着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更倾向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基层医院首先应转变自身观念,就药事管理人员而言,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药事管理及药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对药事管理的重要度。鉴于当前基层医院药事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医院应重视在岗人员的培养,并积极引进临床药学人才,可采用外派进修学习、聘请专家院内培训等方式,着力提高药事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医院只有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在职培训等多个方面来加强药事管理,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的求医问药需求[3]。

3小结

综上所述,药事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基层医院总体管理方向调整及工作模式转变的需要,有助于拓展药学服务范围,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用药需求,就现阶段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限制基层医院的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监督管理制度,重视药事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基层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宿怀予.我国基层医院药事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6):107-108.

[2]郑咏池,任强,周明勇.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与成立区域性药事管理专业质控组织必要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1,24(5):2227-2228.

再议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4篇

笔者认为该方案值得商榷, 因为当期漏记固定资产, 导致固定资产盘盈, 只需在当期补记即可, 并不会因漏记固定资产而导致企业获得一项利得, 增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它不需要企业付出任何代价, 实际上是一种意外所得, 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漏记而盘盈的固定资产, 企业是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获得的, 并不是一项意外所得, 如果按该文的方式进行处理, 不但会导致当期利润虚增, 还会导致企业当期所得税税负的增加。这会对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造成影响, 也可能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所做出的决策。由此, 引发了对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的进一步探讨。

为了保证企业账簿记录的真实和准确、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各单位应对其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点盘查, 以保证企业账实相符。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 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 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现象较为少见。如果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的盘盈或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 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当固定资产盘盈时,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应视为差错, 进行会计更正处理;当固定资产盘亏时, 确认为当期损益。具体的会计处理分为两步:首先, 调整固定资产明细账;然后, 按照查明的原因经批准后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盘亏的固定资产, 应查明原因, 填制固定资产盘亏报告表并写出书面报告, 报经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后处理。 (1) 报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适用于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 (2)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固定资产盘盈。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 发现的盘盈固定资产, 经查明确属企业所有, 应确定固定资产重置价值, 并为其开立固定资产卡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视为前期差错, 进行会计更正处理。但对因不同原因而产生的盘盈应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盘盈有两大类原因, 一类是意外所得, 一类只是账上的错记或漏记。这两种情况对企业来说有着本质区别, 对于意外所得导致固定资产的盘盈,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其视为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然后再补交所得税,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净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最后再补提盈余公积。即盘盈时,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批准后, 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然后调整报表相关项目, 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信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视为前期差错, 通过调整前期留存收益来进行会计处理。这种方法更为合理也更接近实际, 还能因此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操纵。

但对于错记或漏记而导致的固定资产盘盈, 由于其性质与意外所得的盘盈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应区别对待。因为此时的盘盈既不会对前期损益有所影响, 也不应导致当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实际上, 这种盘盈的固定资产是企业以给付对价的方式获得的, 若在会计处理上将其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者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整并缴纳当期所得税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首先, 这种盘盈的固定资产是企业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获得的, 只是由于漏记或错记而导致盘盈, 并没有任何额外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无论是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是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都与业务的性质不符。其次, 这种盘盈的固定资产, 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而且会给企业创造虚增利润的机会。如果固定资产在用而只是账上没有, 那么在其使用前期没有提折旧, 已经导致了前期利润的虚增, 现在盘盈了, 按照其重置成本再调增以前年度留存收益, 又一次虚增了以前年度利润。这种处理显然不合理。此时应直接补记或进行调整。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5篇

摘 要:近几年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总体呈现低迷状态,行业需求下降,平均利润率降低,在此基础上,为了抢夺市场,煤炭企业往往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吸引客户,造成应收账款规模提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煤炭企业的盈利质量遭到消极影响,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管控来实现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文章结合XSMD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020-03

1 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一般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向目标客户所收取的款项,该款项作为收款人向付款人提供的商业信用,凭借双方的合作信誉实现。作为一种信用销售模式,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客户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金管控成本较高的状态下,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账期”较长的客户进行合作,应收账款也是企业所使用的重要促销手段。如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开展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则能够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资金安全。

1.2 我国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混乱现状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保持企业的资金安全,并通过赊销这一促销手段来打开市场,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客户,往往存在盲目扩大应收账款规模的情况。如山西煤炭行业,2015年延续了持续低迷的状态,2015年山西原煤产量为9.44亿吨,同比增长0.6%,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1.5%,增速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2015年山西煤炭行业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从2014年7月起到2015年12月,山西煤炭全行业已连续18个月亏损。

在市场状态低迷的情况下,部分煤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只能够通过不断扩大赊销规模来吸引客户,而且煤炭行业的低迷带来了上下游企业经营水平的下降,无力支付到期货款,使坏账、超期账款的规模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加剧了应收账款管理混乱的现状。

2 XSMD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

XSMD公司作为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在需求下降、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基础上,XSMD公司2015年报净利润1.41亿,同比下降48.39%,在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的基础上,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却呈现明显的增长,制约了XSMD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1 应收账款管理环境不够完善

在过去煤炭行业发展迅速,各企业收益率较高,整个市场活跃的状态下,即使煤炭企业有坏账、超期账款,也能够通过高额的收益来填补空白,但是在行情低迷的状态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并没有良好的管理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整个行业对财务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开展困难,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低迷运作,XSMD公司的客户应收账款不断提高,相应的XSMD作为客户方也有大量的超期账款,这种行业的“赊销”模式加剧了应收账款管控的难度。

在企业内部,管理者为了追求政绩,订单往往没有通过有效的风险分析就成交,基于老客户的“情面”,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也无法有效开展。

总体来看,行业低迷使应收账款规模提高,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又加剧了煤炭行业运营发展的低迷状态,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2.2 债权和债務风险评估工作缺失

XSMD公司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根据XSMD的年报显示,2013年,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为2,669,996,921元,占总资产比重约为5.78%;2014年增长至4,544,355,825元,占总资产比重约为9.43%;2015年应收账款规模为4,337,361,471元,占总资产比重约为8.30%,根据数据显示不难看出,虽然2015年有小幅度回落,但是相较于2013年,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有所增长,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

在2015年,坏账准备已经达到58,187,123元,相较于2014年增长11%,而在2016年上半年,坏账准备仍呈现10%以上的增长状态,其中山焦国贸的坏账所占总坏账比重的60%,但2016年XSMD公司仍与山焦国贸签订了大型订单,在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缺失的情况下,XSMD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长,坏账、超期账款的总体余额也不断增长,公司的现金与资产管理都将遭到影响。在整体行业发展不景气的状态下,XSMD公司迫切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式来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2.3 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水平较差

XSMD公司作为煤炭企业,煤炭开采、加工、装卸的各个场地距离较远,财务信息的传递时效性差,无形中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压力。我国煤炭企业在经营初期,管理模式普遍比较粗放,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XSMD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影响下,信息化投入规模不足,也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来协助应收账款规模的有效控制。鉴于煤炭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西方发达国家的煤炭企业往往在ERP平台中增加财务管理的专用模块,使账款的管理效率提高。

相比之下,在近几年煤炭行业发展低迷的状态下,XSMD公司信息化建设投入每年仅能够保持现有的信息平台稳定运行,没有保持信息平台的持续开发,部门管理者在查询应收账款时需要通过复杂环节才能够实现,同时员工、管理者关于应收账款的沟通交流也不够充分,使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难以实现。

2.4 内部审计监督力度较低

XSMD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在完善的审计工作下进行,这样才能够根据交易方的历史信誉情况与应收账款质量审计来判断成交的合理性与应收账款风险,但是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XSMD公司急于成交订单,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以与包钢合作为例,2015年包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834,836,295元,占应收账款比重的18.9%,其中约有42%账款为3年以上,而且包钢近几年也呈现出明显的主营收入与利润下降的窘境,在此基础上,与包钢的订单应该通过合理的审计工作开展后再进行,但是2016年3月XSMD公司再次拟定与包钢签署1.33亿元的合同,其中预付款仅为合同金额的30%,XSMD所承担的应收账款风险再次提高。审计工作的缺失还体现在部分销售人员为了追求订单成交,盲目扩大营销规模,甚至出现与客户相勾结的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持续影响下,XSMD公司对审计结果重视不足,造成应收账款风险不断提高。

3 XSMD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建议

3.1 营造良好管理环境

为了开展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XSMD公司应该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首先XSMD公司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虽然煤炭行业低迷,但是为了参与市场竞争,“赊销”已经成为煤炭企业竞争的重要方式,XSMD公司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订单的成交仅仅是账面利润的增长,因应收账款规模提高,坏账、烂账而产生的损失使企业的经营压力将不断提高,所以XSMD公司管理者应该转变应收账款管控意识,在经营过程中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产生。XSMD公司应该在整个企业内强调应收账款风险的管控工作,在行业低迷的状态下,员工应该树立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意识,在日常销售、财务活动中,应时时关注应收账款规模的变动,订单的签订尽量让客户多付定金,使账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XSMD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应该提高个人素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等方式,使自身职业素质逐渐提高,能够根据应收账款信息的变动,及时的进行风险预警与相应的会计操作,控制账款规模,规避账款风险。管理环境的营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XSMD公司以发展、动态的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3.2 完善风险评估工作

为了完善风险评估工作,XSMD公司首先应该设置应收账款风险指标,在风险指标中应该结合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账款超期率、某客户的应收账款坏账率等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当相关财务信息达到预警指标线时,通过预警系统进行报警。风险评估指标的设置应该结合煤炭企业的发展特点来实现,对于各个销售部门都应该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当应收账款风险产生以后,能够迅速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将权责归结到个人,使风险预警指标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的评估工作,XSMD公司应该成立专职的风险管理小组,在传统由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上,由于财务部门工作繁冗复杂,对应收账款的专项管理力度不足,在专职管理部门的约束下,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能够实现有的放矢,同时管理小组也可以根据客户应收账款规模的变化,针对性的对应收账款的组成、期限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已存在大量坏账的客户,再签订合同时应该及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協助管理者科学决策。应收账款工作小组应对整个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评估工作负责,在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提升,企业风险降低时,也应该通过必要的奖励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XSMD公司作为大型集团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完成,只通过财务部门无法满足应收账款管理需求,所以XSMD公司应该加大信息投入,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使沟通效率得到提高,除传统的电话、邮件以外,也应该通过先进的沟通软件来提高沟通效率,及时传递应收账款的数据信息,避免煤炭企业开发现场过于分散而产生的账款信息不对称。XSMD公司也应该在ERP系统中单独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根据上文分析不难看出,2014年XSMD公司应收账款规模4,544,355,825元,占总资产比重约为9.43%,应收账款管控工作对公司收益、盈利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XSMD公司应该在财务管理模块中单独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模块,有权限的员工能够在系统中查阅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XSMD公司也应该使应收账款管理模块与风险预警体系相结合,当应收账款数据信息达到警戒线时,及时传递报警信息,并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应收账款管控数据与图表,使管理者能够更清晰的对应收账款管控工作进行分析与决策,通过科学、现代、高效的管理模式,最终提高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3.4 强化内部审计制度

XSMD公司为完善应收账款管控工作,应该使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首先XSMD公司应该扩大审计范围,现有的财务报表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应收账款管控的需求,例如与客户的应收账款规模逐渐提高,在账面上只能够反映出不良账款,而产生的原因、其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程序都无法通过审计工作来发现,审计效果无法发挥,所以XSMD公司应该扩大审计范围,针对现有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增加相应措施,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从应收账款的产生阶段开始,对应收账款的产生、回款、追查内容实现全面的账款审计,使审计具有动态性与全面性,使审计的效果得以发挥。

在保证审计全面性的基础上,还应该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由于审计工作需要收集大量关于应收账款的信息,包括最初的合同审查、应收账款管控、催收、最后的坏账处理等环节,这需要审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环节,而当某个部门不配合审计工作,将造成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所以XSMD公司管理者应该强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并保持审计工作的地位,任何部门的工作不能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发挥审计工作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4 结 语

通过本文研究能够看出,XSMD公司的应收账款构成中,大客户的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提高,坏账率也逐渐上升,但是XSMD公司为了维持经营,仍与大型客户签订订单,造成应收账款管控工作陷入恶性循环,XSMD公司应该审时度势,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工作,使财务风险管控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吴小军.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探究[J].财会学习,2015,(11):68-69.

[2] 付应.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与管控[J].财经界,2015,(24):

78-79.

[3] 李永会.强化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提升企业营运资金效益探讨[J].财经 界,2015,(19):116-117.

[4] 杨晓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论,2015,

(25):33-35.

[5] 王蕾.商品流通企业管控应收账款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

浅议水泥企业存货损耗的账务处理 第6篇

关键词:水泥企业,存货损耗,账务处理

一、引言

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发生损耗无法避免,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调整,损耗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窟窿。一般情况: 企业会进行年终盘点,有的企业,会在年底进行一次处理, 处理时大多数企业从生产上进行调整,也有的企业则直接从财务账上进行处理,但有的企业,不重视这些损耗,听之任之,极少数企业还故意为之,人为调节利润。当然也有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每旬一盘点,然后针对盘点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消化。本文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形成的损耗的主要情形进行一下归纳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损耗的几种形式

1、正常或合理的的损耗

(1)原材料采购途中的损耗

主要是运输途中的撒料、双方计量秤(磅)的误差造成。

(2)原材料在待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比如水份的蒸发、物料水化、风化、氧化或自燃。

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对主要原材料进行储备,一般会保留20天的用量,而针对那些受淡旺季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企业一般会在淡季储存,时间就可能达到数月或更长,因此有些原材料就会产生自然损耗。

(3)原材料(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第一,原材料(半成品)在投入生产的途中的损耗。这种情况主要指企业在组织生产时,一般都是使用装载机将原材料送到下料口,再然后用皮带输运到原材料库或直接入水泥磨(或生料磨)中,在上料及传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撒料或粉料会随风飘散的损耗,特别是原材料堆场离下料口比较远的企业,需要车辆在厂内来回倒运,这种损耗就稍微比较大点。

第二,成品入库过程中形成的“损耗”。大多数水泥企业一般都用一条生产线生产多个水泥品种,在品种转换时,特别是在从低级别的品种转产高级别的品种时,水泥磨内、斜槽、提升机等设备的残余物料就需要清理干净,而清理的方法一般都是用高级别品种的配料方案生产运转一段时间(俗称洗磨),待取样检验合格之后再将产成品改入高品种的水泥库中。此时,这段“洗磨”时间内的产量,生产上记录的是高品种的产量,而实际进入了低品种的产品库中了,虽然总产量没有差异,但分品种的成本存在差异。

(4)产成品在发货销售过程中的损耗

同样,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损耗,首先,在销售包装的产品时,企业的包装设备未能达到一个品种一条包装线,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也需要对包装机及其称重仓进行“洗仓”,同样也会产生高品种水泥的损耗。其次,发货出厂时企业地磅计量可能存在误差。

(5)产成品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水泥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从而凝固后会附在容器壁上(俗称结壁),时间长了,形成一定的损耗。

2、非正常损耗

(1)存货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霉烂变质被盗损毁

一些企业可能因原材料库有限,有些原材料会露天堆放,譬如半成品熟料经常出现因遮盖不及时,遭雨淋,从而导致强度下降或报废。

(2)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国家质量管理规定的废品

水泥企业一般很少出现废品的情况,因为连续生产, 化验部门会在两小时一取样,如发现不合格会及时通知生产进行调整,产品经过混合均化后也可以达到合格状态。

三、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正常或合理的损耗

正常或合理的损耗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而要计入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其进项税无需转出,只是提高了单位存货的成本。

(1)采购途中形成的合理损耗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运输途中合理的损耗直接计入存货成本。进项税可以抵扣、总成本不变、数量按实际收货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提高。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2)存货在存放过程中形成的合理损耗(包括销售发货形成的损耗)

因水泥及其原材料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平时生产一般很难单独盘点计量准确,一般只有在该批原材料用完的时候或产成品库发空时才发现盘亏或盘盈。此时应根据 “盘点”结果,将盘亏金额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待管理机构批准后结转至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xx原材料

库存商品———xx品种

借:管理费用———财产盈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损耗”

生产过程中因达到质量要求不可避免产生的品种之间的“损耗”,而非真正的损失,因此,应根据生产统计,将 “洗磨”这段时间消耗的原材料计入低品种的生产成本,同时应将产量调整与实际情况一致。

借:生产成本———xx品种(低)———xx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xx品种(高)———xx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xx品种(低)

贷:库存商品———xx品种(高)

2、非正常或非合理损耗

非正常或非合理损耗是不可预知的,这部分损失不应计入存货成本或营业成本,其进项税需要转出,这部分损失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查明原因之后,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1)发生损耗时,能直接确定过失责任人的

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贷:原材料或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在途物资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

应由供应商、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有残余价值的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最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科目相应余额应当为零。举例:甲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采购的原材料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 发生如下业务。

购进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数量1000吨,不含税单价100元 / 吨,运输途中发生正常损耗2吨,入库998吨,款项已付。

年底盘点时盘亏原材料一批,价值为30000元,经查明属于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20000元,另外10000元属于自然损耗。

12月份生产过程中多次转换品种,因“洗磨”原因, PO425水泥多耗用熟料100吨,无税金额20000元,石膏5吨,无税金额700元,经盘点发现PO425水泥盘亏105吨, 而PC325水泥盘盈105吨(不考其他因素影响)。

解答:购进原材料时,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正常损耗部分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时,数量998吨,金额100000元, 单价为100.2元 / 吨。

存货盘亏时,分录如下。

查明原因后,自然损耗部分进项税允许扣,对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损失,其进项税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因转换品种导致品种之间原材料的“损耗”

另外,为规避税务风险,企业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针对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四、小结

存货清查账务处理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第7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可靠性

1 现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方法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目的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金融资产, 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期末报告三个环节。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均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在初始取得时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取得时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应收现金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持有期间,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处置时, 将处置时的公允价值和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例】2013年11月15日, A公司从二级市场支付800000元人民币购入某上司公司发行的股票8万股, 股票价格10元/股, 另付800元相关交易费。A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3年11月30日, 该股票价格12元/股, 2013年12月31日, 股价为11元/股。2014年1月20日, 将持有的该支股票全部抛出, 每股价为13元, 另付手续费1040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 2013月11月15日购入股票时:

(2) 2013年11月30日, 确认股票本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 以及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

(3) 2013年12月31日, 确认该股票本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 以及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

(4) 2014年1月20日, 该股票出售

同时将上年度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和该股票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投资收益, 即将潜在的损益转变为现实的经营损益。

2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大体上来讲, 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比较简单, 初始取得、后续计量和处置的步骤和套路比较固定, 在金融资产中属于相对好理解的一类。但笔者仍然觉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账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初始确认时分类标准不清晰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 只是简单的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 而没有具体和详细规定金融资产的类别。准则规定并没有具体的定量标准比如期限等, 而只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是近期或短期出售的金融资产进行了规定, 没有限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 可以直接认定, 因此企业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确认时, 很容易混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而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方法上, 这两种金融资产有很大不同。因此, 会计人员会因为准则中没有规定金融资产分类的定量认定标准, 将出现无法进行账务处理或处理方法不一致的问题。

2.2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存在问题

(1) 若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处置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最终企业投资该项资产所带来的全部收益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来反映。 (2) 若跨年度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利得或者损失。而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未实现的浮盈或浮亏是该持有利得或损失的实质, 结合上例第 (2) 、 (3) 步的账务处理, A公司11月利润表中, 因为股价上涨,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增加了16万元营业利润, 这实际上虚增了16万元的营业利润:在12月利润表中, 又因为股价下跌,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了8万元收益, 这实际上也虚减了8万元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8万元是受两个月时间内公允价值变动累计的影响, 仍然虚增了8万元的营业利润。如果持有期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大。不仅导致企业的营业利润剧烈波动。而且可能使缺乏会计专业知识的公众被误导。

3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改进方法

在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改进方法上,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3.1 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限

对划分金融资产类别的时间期限进行明确规定, 目的是为了克服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时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账务处理方法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转变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界限清晰得益于明确规定金融资产分类的期限标准, 这样一些公司利用金融资产分类的模糊性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就可以避免。

3.2 改进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务处理

一是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工损益直接计入所用者权益。我们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处置的时候, 就需要将持有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营业利润, 以此避免导致企业营业利润大幅度波动, 也使跨年度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导致持有利得或损失被重复结转的问题被消除。二是对于企业跨年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第一年期末将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入“本年利润”,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如表1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施海丽.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J].会计之友, 2014 (6) :125-126.

[2]徐妍.论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7) :33-34.

[3]秦庆凤.浅析新制度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旧制度下短期投资的区别[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 :66-67.

[4]胡敏.《企业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规定的问题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1) :20-22.

上一篇:现代汉语课本作业下一篇:描写秋天的散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