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2024-06-03

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精选9篇)

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第1篇

雁门太守行

一、核心指向

1.理解词及其意境

2.学会赏析单个诗句的思路方法:

二、导学过程

1.相关积累。

2.朗读指导

3.理解。

⑴说说诗歌的大意。

⑵鉴赏诗歌

思路:选词句—判形式(写法或修辞等)—鉴赏(说说色形声气等方面的表达效果: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叙描式的填补意境,叙描必须有3句以上)

范例:黑云压城城欲摧

“压”、“欲摧”表现黑云的低沉厚重,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营造了一种让人心跳骤然加剧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表现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气焰嚣张,大有将城关一举踏为齑粉之势。

学生鉴赏摘录

甲光向日金鳞开

“金鳞”与“乌云”,色彩上一明一暗,通过铠甲上的日光,生动地刻画了守城将士们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的昂扬斗志:他们早已森严壁垒、众志成城,蓄势待发,决意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战斗的惨烈场面。

“角声满天” :战斗打响,鼓角争鸣,人喊马嘶,杀声震天,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凝夜紫”尘埃落定,战场上一片沉寂,昏黄的阳光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人噤声,马含枚,行动诡秘,出其不意,奇袭敌军。

“易水”直教人联想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义无反顾的铁血精神和悲壮情怀。

“霜重鼓寒”,此刻,天寒霜浓,连战鼓也好似被冻得失去了往日的雷霆振撼之声。以恶劣的天气,突出将士们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他振臂一呼,挥剑一指,所有将士无不奋勇冲杀,纵横决荡„„

三、小结艺术特色。

四、背诵与默写。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

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 ”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

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

1.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3.讲解字词。

①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②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③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

4.理解重点句子。涛作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接下来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5.朗读背诵。

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第2篇

学习目标

1、预习,了解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读出意境、意蕴。

3、背诵古诗二首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佳段。

课前准备

1、查阅关于常建、杜甫、柯岩的文字资料。

2、查阅周恩来生平资料。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重、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

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来捕捉三首小诗的音律及其深蕴其中的情感变化。二 自读小诗,把握韵律与节奏

1、自由朗读古诗二首,划分意义节奏,再反复朗诵。

2、教师范读,学生标出韵脚。

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林、深、心、音。

3、与同桌对读两诗,感受两首诗歌的音韵美!

三、美读两诗,体悟意蕴与情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两诗。

⑴清晨,我走进古老的寺院,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道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掩映,又浓又深。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群岛十分欢欣,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只听到悠扬不尽的钟馨之音。

⑵ 从前听说洞庭湖景色秀美,现在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胜景。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吴、楚两部分,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这都因北方有战争,国家多难,想到这,我便倚着栏杆流泪。

2、质疑:

①为什么“万簌此俱寂,但余种馨音”?

参考:表面看来,“万簌此俱寂”与“但余种馨音”似手是矛盾,其实不然。假如周围一片喧嚣,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馨的袅袅余音。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结合常建的生平经历,他高才而无位,后来隐居山林,寄情山水。本诗正是他向往佛门清静的心理写照。在此他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境如山水,万事皆空,萦绕耳际的只有那静寂之外的袅袅钟馨音。这样的写法更好地展示了作者的追求。

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怎么回事? 此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3、美读两诗,说说两诗创设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参考:《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寄情山水的内心兴趣。《登岳阳楼》意境阔大,表达了作者思乡心切,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四 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背出两诗。

第二课时

背诵古诗两首

二 自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把握音律,感受意蕴

1、听录音,把握诗歌音律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2、集体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情感。

3、抓住诗中的关键句、段,从语言与情感两个角度,举例鉴赏。

4、选择其中的佳段,朗读背诵。

三、诵读欣赏

从情感、立意、构思、修辞方面谈这首诗的特色。

布置作业:1熟读这首诗

2阅读有关纪念周总理的文章。

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欣赏,阅读指导,策略,实施

苏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共收录了35篇诵读欣赏附录课文, 其中诗词类大多又收录了2-4篇诗文, 近百首古诗。诵读欣赏专栏的设立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 许多教师对诵读欣赏课文的指导阅读不够重视, 所投入的指导力度不足, 导致诵读欣赏课文的教育功能减退, 缩减了学生增长知识的路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初中语文教师应树立起重视诵读欣赏指导阅读的基本理念, 注重采用多种途径和多元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并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也需要技巧, 面对一篇文章、一首古诗或一本好书, 如何读、怎样读才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 技巧恰恰是他们最为匮乏的。因此, 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其次才专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 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阅读前首先对文章进行分类, 不同的类别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1]。如诗词类, 这一类型往往篇幅短小, 字字珠玑, 因此, 在阅读时需要学生进行精读、细读和鉴赏阅读。苏教版初中语文诵读欣赏部分涉及了大量古诗, 如《次北固山下》《过故人庄》《登岳阳楼》《蝉》《使至塞上》《登飞来峰》等等, 都需采用这种读法, 才能切实发挥阅读的价值和作用。而对于教材中所收录的少量文章类, 如《两小儿辩日》《老人与海》 (节选) 《往事》等等, 则需要引导学生读情感、中心思想以及引申阅读原著。总之, 分类阅读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 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诵读欣赏的教育价值。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 解读价值根源

每一部有灵魂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 都是作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下有所感悟, 结合自身经历所创作出来的。当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 除了读文本, 更重要的是读作品的内涵, 读作者的意图。

如《老人与海》, 课文节选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 是一篇流传很广且影响力很强的优秀课文。在阅读这篇课文时, 笔者要求学生们不能把眼光仅停留在课文表面的层次上。即:一是读生活环境。文中“老人”的生活环境即是大海, 而所谓的“大海”, 其实正是老人一生生活的缩影。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 将自己充分融入角色, 以“我”的视角, 在阅读中体会“老人”的生活状况。二是读作者背景。文中的“老人”即海明威的朋友——古巴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他与海明威在近十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要读出这些内涵, 就必须要进行拓展阅读, 即在课外阅读与《老人与海》相关的资料。由此可见, 读, 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目十行, “读”的内涵也很广阔。只有首先能够读懂课文的文化背景, 才能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而只有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出其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才能体现出“读”的真正意义。

(二) 读懂作者心理

在中学语文教材的诵读欣赏专栏中, 编者引入了大量的古代著名诗词,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一剪梅》、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等等。在组织和实施阅读引导时, 教师应当要让学生读出这些诗词作者的情感, 力求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要真正读懂作者的心理,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阅读作者的相关内容[2]。如从《别云间》一诗让学生去拓展阅读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 让学生用心理解夏完淳作品所融入的情感, 让他们通过拓展阅读夏完淳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来对比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 让他们从夏完淳笔下的情感与愿望中去寻找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以此来加强自己对当前美好生活的认识, 并加强他们的求学报国信念。

(三) 引申主题思想鼓励辩证思维

诵读欣赏中有大量的诗歌、小小说之类的作品, 因为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因此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仅是对阅读方法稍作概括, 即能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3]。但与诵读欣赏相对应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部分, 如《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水浒传》等等, 对于这些长篇名著, 由于推荐作品的篇幅较长, 章节回目繁多,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要想让他们能够记住推荐作品中的思想精神, 自主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似乎无比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 可指引他们阅读文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意义的篇章。如《水浒传》, 可引导学生着重阅读这部作品的开篇, 让他们对小说的产生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如此, 一是作品本身的魅力可吸引他们继续阅读下去, 二是可使他们在阅读时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 使他们在阅读时能体会出主要矛盾, 或是矛盾的来源, 让他们学会从事物的正、反面去思考问题, 读懂事物的两面性, 而这, 正是最基本的“辩证思维”。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 并能够运用到阅读和生活之中,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绝佳效果。

总之, 对于教师而言, 阅读引导是一项系统工作。只有不断拓展新的引导方法,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读, 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并发挥诵读欣赏专栏的教育功能, 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波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 (3) .

[2]钱学芬.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中旬) , 2014 (3) .

诵读欣赏,赏出别样 第4篇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聚宝盆呢?

不少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细细地比较下来,大部分老师还是把诵读欣赏的内容割裂成一首一首的诗词去教授,比如在教授七年级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时把其中的古代诗词三首——《早春》《西江月》《秋词》分解成三篇“课文”,一篇一篇地讲,与平常单篇的古诗词新授课没什么两样。笔者认为,既是“诵读欣赏”统领下的三首古诗词,就应该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去诵读欣赏。

因此必须找到能把它们连成一体的纽带。

古诗词也好,文笔精华也罢,要想找到篇幅之间的联系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考虑。还以七年级第四单元诵读欣赏的三首古诗词为例,我们可以从写作内容同是写四季之景为切入点进行整体教学。

诵读欣赏 第5篇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织全班交流指名朗读,正音。交流大意,探讨疑问。朗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记下疑问。 互读、释疑二品读1.出示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两首诗各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情景?(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的什么感情?(3)诗歌的章法有何特色? 2.组织交流。3.组织朗读比赛: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朗读品味三诵读结合章法特点,找出每一章节的异同,反复诵读诗歌。诵读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第6篇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表达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

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概述本单元课文内容

二、诵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首诗。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诵读节奏及情感。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齐读。

5、要求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二、学习《望岳》

1、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存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漫游齐赵时所作。诗写泰山景色的雄奇秀丽以及登上日观峰的新奇感受。

2、赏析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到暮,产由望岳悬想站将来的登岳。

(2)理解诗的意境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联两句,从远望角度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景象。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三字,构思奇特,生动形象,富于动感,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颔联两句,从近望的角度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

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一个“割”字用得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的,写出了泰山雄伟高峻的气势。这一联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颈联两句,从凝望的角度来写泰山,通过动态的画面,极力表现出泰山的高大。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这一联以云和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诗人长久望泰山的出神和内心汹涌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尾联两句,写作者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泰山绝顶的愿望。

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一览众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登东山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十分巧妙,而使之更富有诗意,更劲拔有力。

全诗不着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在在写向岳而望。就距离而言,“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望;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进而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状。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着笔,描写望泰山所见所感,使一“望”字贯穿始终,成为全诗红线。

小结: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2、赏析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小结: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光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诗人欣然观景的形象,表达了春色喜人,生机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闲适自得的感情。

三、学习《登飞来峰》

1、字介甫,后“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宋神宗支持下坚持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我的计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在北宋文坛上有要的地位。了的诗继承的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赏析

前两句“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意思是“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 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能听见鸡鸣,这还是写塔高。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时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四、探讨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说说这两句诗对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启发。

含义: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这两句诗,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启发:作为今天的年轻人,我们要学习杜甫心胸开阔、敢于进取、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杜甫从小树立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浮云”比喻什么?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比喻困难、挫折、障碍等。我们可以领略到的哲理有:(1)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四、有感情朗读这三首诗

诵读欣赏 一茎灯草 第7篇

一茎灯草

教 学 目 标、学习作 者 从 动 作、神 态 等 角 度 刻 而 人 物 的 方 法,体 会 严 监 生 吝 啬 鬼 的 形 象 特 征。、感 悟、学习作 者 的 表 达 方 法,并 试 用 其 中 一 两 种 方 法 进 行 片 段 描 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 入 新 课

《 儒 林 外 史 》 是 清 代 一 部 长 篇 讽 刺 小 说,主 要 描 写 封 建 社 会 后 期 知 识 分 子 及官 绅 活 动 和 精 神 面 貌。之 前,同 学 们 已 经 学 过 的 《 范 进 中 举 》 便 是 选 自 其 中。今天,我 们 将 要 学习节 选 自 《儒 林 外 史 》 另 一 篇 课 文 《一 茎 灯 草 》。

二、初 读 课 文,感 知 内 容

1.、这 是 一 篇 古 白 话 文,我 们 现 在 学习的 课 文 有 些 不 同,大 家 读 的 时 候 可 能 有 些 拗 口,可 以 稍 稍 读 得 慢 一 点,读 正 确,读 通 顺。不 大 懂 的 地 方,可 以 相 互 交 流 或 请 教 老 师。、指 名 读,评 议 指 导,重 点 指 导 读 好 人 物 说 话 的 语 气、神 态,如 怎 样 读 好 赵 氏 的 话。

3、小组 赛 读,点 评。

4、听 同 学 们 用 简 洁 的 语 言 概 括 课 文 的 内 容。

(严 监 生 临 死 前 怕 费 了 灯 油,伸 出 两 根 指 头,让 赵 氏 挑 掉 一 根 灯 草 后 才 咽 气。)三、再 读 课 文,认 识 人 物

通 过 刚 才 的 阅 读,我 们 了 解 到 了 严 监 生 是 这 段 文 章 中 的 主 要 人 物,那 么 严 监生 是 个 怎 样 的 人 呢 ? 请 同 学 们 结 合 课 文 中 的 具 体 内 容 说 说 你 对 他 的 看 法。(吝 啬 鬼,守 财 奴)四、二 读 课 文,学习方 法

1.、这 篇 短 文 可 以 说 是 写 作 技 巧 的 百 宝 箱,请 大 家 默 读 课 文,找 一 找,文 中 哪 些 地 方 写 的 特 别 精 妙 ? 可 以 一 边 读 一 边 做 批 注,也 可 以 同 桌 交 流 交 流。2、学 生 活 动。3、学 生 交 流 汇 报,师 随 即 点 评。4、教 师 引 导 学 生 一 一梳 理(1)虚 实 结 合,突 出 特 点

a、第 一 类 :自 此,严 监 生 的 病,一 日 重 似 一 日,再 不 回 头。病 重 得 一 连 三 一 天 不 能 说 话。

严 监 生 喉 咙 里 痰 响 得 一 进 一 出,一 声 不 倒 一 声 的。

b、第 二 类 :诸 亲 六 眷 都 来 问 候。五 个 侄 子 穿 梭 的 过 来 陪 郎 中 弄 药。到 中 秋 已 后,医 家 都 不 下 药 了,把 管 庄 的 家 人 都 从 乡 里 叫 了 上 来。晚 间 挤 了 一 屋 的 人,桌 上 点 着 一 盏 灯。

c.、大 家 看,同 样 是 写 严 监 生 病 重,这 些 句 子 有 什 么 区 别 ?

d.、教 师,小结 ; 直 接 写 严 监 生 病 重 的 句 子 是 正 面 描 写,也 叫 实 写 ; 通 过 描 写 其 他 人 来 表 现 严 监 生 病 重 的 句 子 是 侧 面 描 写,也 叫 虚 写。这 种 写 作 技 巧 叫 ; 虚 实 结 合,突 出 特 点。

(2)巧 设 悬 念,抓 住 读 者

[ 出 示 句 子 : 严 监 生 喉 咙 里 痰 响 得 ……伸 出 两 个 指 头 ] a、读 到 这 里 你 特 别 想 知 道 什 么 ?(两 根 指 头 到 底 指 什 么 ?)

b、对 啊,两 根 指 头 到 底 指 什 么 呢 ? 是 什 么 东 西 如 此 重 要,竟让 临 死 前 的 严 监 生 这 般 牵 挂 呢 ? 你 想 知 道 答 案 吗 ? 那 该 怎 么 办 ?

(迫 不 及 待 地 往 下 读。)

那 你 就 中 了 作 者 的“

圈 套 ” 了,作 者 要 的 就 是 这 种 效 果!这 就 是 悬 念 的 作 用,有 了 悬 念,故 事 就 好 看。你 能 举 个 例 子 吗 ?

c、教 师 小 结 : 有 了 悬 念 的 文 学 作 品 引人 入 胜,让 人 回 味 无 穷、欲 罢 不 能!这 种 写 作 技 巧 叫 :巧 设 悬 念,抓 住 读 者。

(3)细 节 刻 确,表 现 内 心。[ 出 示 众 人 猜 测 及 严 监 生 反 应 的 句 子 ] a、找 出 严 监 生 反 应 的 句 子,读 一 读。你 中 体 会 到 了 什 么 ? 说 一说(严 监 生 的 心 急 如 焚、痛 苦 失 望)B、教 师 引读 :

当 大 侄 子 猜 测 时 :他 把 头 摇 了 两 三 摇。

当 二 侄 子 猜 测 时 : 他 把 两 眼 睁 的 滴 溜 圆,把 头 又 狠狠摇 了 几 摇,越 发 指 的 紧 了。

当 奶 妈 猜 测 时 : 他 听 了 这 话,把 眼 闭 着 摇 头,那 手 只 是 指 着 不 动。严 监 生 想 说 什 么 呀 ?

c、我 们 能 对 严 监 生 的 内 心 世 界 感 同 身 受,都 是 因 为 作 者 对 临 死 前 严 监 生 动 作 神 态 的 细 致 刻 确。这 也 是 我 们 刻 画人 物 形 象 最 常 用 到 的 方 法,这 种 写 作 技 巧 叫 : 细 节 刻 画,表 现 内 心。

(4)尺 水 兴 波,层 层 渲 染

【出 示 改 写 过 的 文 章 : 严 监 生 喉 咙 里 痰 响 得 一 进 一 出,一 声 不 倒 一 声 的,总 不 得 断 气,还 把 手 从 被 单 里 拿 出 来,伸 着 两 个 指 头。赵 氏 慌 忙 揩 揩 眼 泪,走近上 前 道 : “爷,我 晓 得 你 的 意 思!你 是 为 那 灯 盏 里 点 的 是 两 茎 灯 草,不 放 心,恐 费 了油。我 挑 掉 一 茎 就 是 了。” 说 罢,走 去 挑 掉 一 茎。严 监 生 点 一 点 头,把 手 垂 下,顿 时 就 没 了 气】

a.、这 样 改 写 怎 么 样 ? 为 什 么 ?

b.、对 呀,所 谓 文 似 看 山 不 喜平,直 接 告诉 大 家 谜 底 就 没 意 思 了。c、指 导 读 出 原 文 层 层 递 进 的 味 道。

d、教 师 小 结 : 这 种 写 作 技 巧 叫 : 尺 水 兴 波,层 层 渲 染。(5)制 造 反 差,极 尽 讽 刺

[ 出 示 严 监 生 断 不 了 气 与 赵 氏 挑 掉 一 茎 灯 草 后 咽 气 的 对 比 ] a、生 齐 读。

b.、故 事 的 结 局 跟 你 想 象 的 一 样 吗 ? 为 什 么 ? C、说 说 灯 草,想 像 一 茎 灯 草 的 价 值。(点 一 晚 费 油 约 两 毛 钱。)

d.、严 监 生 这 样 一 个 富 家 翁,(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白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临 死 前 倔 强 的 伸 着 两 个 指 头,牵 挂 的 不 是 两 个 亲 人,不 是 两 笔 银 子,也 不 是 两 位 舅 爷,更 不 是 为 了 自 己 死 后 抛 弃 的 孤 儿寡 母,而 仅 仅 是 灯 盏 里 的 两 茎 灯 草。这 种 强 烈 的 对 比,真 是 大 大 地 出 乎 我 们 所 有 人 的 意 料,让 人 啼 笑 皆 非。作 者 通 过 这 种 对 比 对 吝 啬 的 严 监 生 进 行 了 无 情 的 讽 刺!这 种 写 作 技 巧 叫 : 制 造 反 差,极 尽 讽 刺。

五、课 堂 写 作,小试 身 手

请 同 学 们 也 学 学 吴 敬 梓 的 方 法,对 某 一 个 人 或 某 一 件 事 进 行 片 段 描 写。要 求 ; 1、选 择 1 一 2 种 方 法 2、200 左 右 ”

六、拓展阅读

1、归纳小结。作者用严监生“两个手指头”这传神的一笔,讽刺了这个视金钱重于性命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严监生完全能够与欧洲四大吝啬鬼形象媲美。只要用心去阅读,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雁门太守行》谭概 第8篇

读者看了题目, 并读完这八句诗, 有什么想法呢?

从题目看, 应该是写雁门太守的。姚文燮《昌谷集注》云:“元和九年冬, 振武军乱。诏以张煦为节度使, 将夏州兵二千趣镇讨之。振武即雁门郡, 贺当拟此以送之。”很显然, 这是企图紧扣题目解释全诗的。

但是实际上, 《雁门太守行》是个乐府旧题, 属《相和歌·瑟调曲》。《乐府诗集》所载此题古辞, 是赞美东汉和帝时洛阳令王涣政绩的。六朝人的拟作, 则泛写边城征战;李贺的这一首亦然, 不必实指“雁门太守”。古雁门郡占有今山西省西北部边地, 而诗中明说“半卷红旗临易水”, 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境, 与雁门相去辽远。

那么, 此诗所写, 是否与“易水”有关呢?有些人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例如说:“中唐以后, 藩镇飞扬跋扈, 盘踞在河北易水一带的承德节度使王承宗祖孙三代, 拥兵割据了三十九年。李贺的这首诗, 就是从削平藩镇、维护国家的统一出发, 赞颂了将士誓死平叛的决心。” (1) 有的还举出了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 (因易水而得名) , 爱国将领李光颜率兵驰救的事实。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考虑, “易水”一词, 不一定实指其地, 主要是以此引起联想。荆柯刺秦的故事是人们熟悉的, 一提到“易水”, 就会想到荆柯辞别燕丹时的悲壮场景和他所唱的《易水歌》。

文艺创作, 需要有素材。张煦讨振武军, 李光颜救易州, 以及其他类似的战役, 都可以作为《雁门太守行》的素材, 但李贺的这首诗, 显然不是任何一次战役的简单模写, 而是在提炼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想象, 创造了一种杀敌报国、浴血奋战的典型情境。

一首好诗, 从句到篇, 应该是秩然有序的整体, 从而完美地体现诗人的完整构思。有句无篇, 杂乱无章, 就不可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因此, 对于任何一首好诗的艺术鉴赏, 离不开从句到篇、从句法到章法的充分理解和审美评价, 不从整体上把握全诗而抓取一鳞半爪作随心所欲的发挥, 是谈不上真正的艺术鉴赏的。

相传“李贺以诗歌诣韩吏部”, 韩愈一见此诗即“授带命邀之”, 备极推重。但是到了宋朝, 王安石却对此提出了责难。他说:“此儿误矣, 方黑云压城时, 岂有向日之甲光?”明人杨慎却为李贺辩护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凡兵围城, 必有怪云变气, 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 解此意矣。予在滇, 值安凤之变, 居围城中, 见日晕两重, 黑云如蛟在其侧, 始信贺诗之善状物也。”但杨慎的话并不足信, 所谓“凡兵围城, 必有怪云变气”已属虚荒诞幻, 而“日晕两重, 黑云如蛟在其侧”亦非贺所状之物。黑云压城者, 满天黑云之谓也, 并非高悬一朵或数朵黑云, 杨慎所说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清人王琦注《李长吉歌诗》就不取此说, 而据别本将“日”改为“月”, 重新进行解释, 谓:“此篇盖咏中夜出兵, 乘间捣敌之事。黑云压城城欲摧, 甚言寒云浓密, 至云开出透露月光与甲光相射, 有似金鳞。此言初出兵之时语气甚雄壮, 角声满天写军中之所闻, 塞上胭脂写军中之所见, 半卷红旗见轻兵夜进之捷, 霜重鼓寒写冒寒将士之景……”又说“秋天风景倏阴倏晴, 瞬息而变, 方见愁云凝密有似霖雨欲来, 俄而裂开数尺, 月光透漏矣, 此象何岁无之何处无之, 而漫不之觉”, 而且讥笑王安石“吹瘢索垢以讥议前人, 必因众人皆以为佳, 而顾反訾之以为矫异耳, 即此一节, 安石生平之拗可概见矣。”然细审原诗, 王琦的解释也是十分牵强的。即使月光于裂开数尺的天空透漏, 也很难看到“甲光日金鳞开”的奇景。而且黑云漫天, 又是中夜出兵, 还怎样看到“秋色”、“夜紫”、“胭脂”、“红旗”呢?不仅如此, 这样解释, 全诗的意境支离破碎, 不成其为一场激烈的战斗了。

以上是前人的理解, 今人的解释, 有代表性的可举出以下四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 (下) 云:“本篇写将士边城苦战, 抱为国捐躯之志。”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 (上编二) 云:“本诗写危城守将誉死报国的决心。”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第一册) 云:“这诗描写并歌顿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

武汉大学中文系编《新选唐诗三百首》云“黑云”句“形容敌军围城的严重局势”, “甲光”句“写前去解救围城、讨伐敌军的战士的武勇”。“全诗短短八旬, 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急行军到战斗的全过程。”

《唐诗鉴赏辞典》云:“首句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涨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 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

吴熊和等《唐宋诗词探胜》:“全诗短短八句, 却出色地描绘了一场激烈战斗的全过程。敌军压境, 孤城无援, 奋勇反击, 号角震天, 急速挺进, 星夜奇袭, 众寡不敌, 为国捐躯。”

看看前面所引的这些材料, 就知道对这首短诗的理解, 真可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对“黑云”二字的理解, 只要把“黑云”二字解释为敌人, 那么全诗的疑点就迎刃而解了。

李贺酷爱《楚辞》, 杜牧说他的诗“盖骚之苗裔”。他也在诗中说自己“斫取青光写楚辞”, “咽咽写楚吟, 病骨伤幽素”, “楞伽堆案前, 楚辞系肘后”。他又酷喜用《楚辞》中的辞汇与典故。《雁门太守行》很明显是受到《楚辞·国殇》的影响, 而“黑云”一词则是暗用《国殇》中的“旌蔽日兮敌若云”, 它的意思是指众多的敌军。

像“黑云”这种用法, 在李贺的诗中屡见不鲜。如《南国》一诗中的“方领蕙带折角巾, 杜若已老兰苕春” (2) , “杜若”就是“山中人兮芳杜若”的“杜若”, 指“山中人”, 即作者自己。《绿章封事》一诗中的“青霓扣额呼宫神, 鸿龙玉狗开天门”, “青霓”就是楚辞中的“青云衣兮白霓裳” (3) , 借以指穿着这种衣裳的道士。“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里的“黑云”, 如果不当作自然界的黑云讲, 而是当作众多的敌军来解释, 那么整篇诗的意境就全部表现出来了。

大队的敌人黑压压地一齐向着一座孤城猛扑过来, 旌旗蔽空, 烟尘飞扬, 有如黑云翻滚, 这才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也只有这样解释原诗中的“压”字、“摧”字才妥贴确切。当此之时, 当然城门打开, 勇士们奋勇出击, 才能看到“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景象。于是一场恶斗, 角声满天、血流遍地, 双方死伤惨重, 才有“半卷红旗临易水”, 才会“霜重鼓寒声不起”。然而保卫祖国的勇士们斗志弥坚, 依旧“提携玉龙”, 浴血格斗, 尽忠报国。这样的一首慷慨激昂的好诗, 当然无怪乎韩退之一见便要激赏推重了。

摘要:本文就李贺《雁门太守行》诗如何解读作了探讨, “前人的理解, 今人的解释”真可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而笔者认为, 关键在于对“黑云”二字的理解, 只要把“黑云”二字解释为敌人, 全诗的疑点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

注释

1 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新选唐诗三百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第363页.

2 聂石樵注.楚辞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 第44页.

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第9篇

【关键词】诵读欣赏;初中语文;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文献标识码】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些研究表明:当代学生的语言功底差、语言积累少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的。“诵读欣赏”板块给学生提供了拓展素材、发散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窗口,有助于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过程,从语言韵味、学习习惯、素材资源等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对具体语意、意境的体会和表达,丰富学生的内心思想,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效果。本文从“诵读欣赏”板块入手,系统性的归纳了这一板块的教学策略,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追求理性地教学,创造自由的空间

虽然语文看上去没有规律可循,但语言具有系统性的表达逻辑。不同人在表达同一件事物时,采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描绘技巧存在着很大差别。教学的理性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描述的常识化,例如:竹子用来歌颂气节和立场,梅花用于赞美坚强不屈的性格;空间的自由表现在学生自由地创造意境,而不受到阻止。

在“人与环境”单元的诵读欣赏板块中,教材提供《大地上的事情》(选节)来表达作者对田野和地球的认知和情感。第一节,通过“鹞子”和“野兔”来反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将地球比作“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内心反思。从理想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主题的方式,语言的奥妙之处;而学生对两个小节的认知和头脑中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可以通过联想、对比等方式进行改编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是渔夫与大海的关系。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认可,并对其文本不断完善,形成完整、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系统。

二、开展“聆听、朗读”活动,体会语言意境

“诵读欣赏”选取的内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选文内容表达细腻,细节丰富,为场景描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穿透力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些特点将在聆听和朗读两种表达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和呈现。“听”和“读”两种学习方式调动着耳朵、嘴、大脑联合反应,是体会语言意境必不可少的方式。长期以来,聆听和朗读的方式没有得到课堂的重视,造成了学生体会意境、再现意境的能力比较弱。

运用好教材的“诵读欣赏”板块,开展“聆听、朗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会意境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意境基础。例如:“爱国情怀”单元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在课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下诗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情感、爱国信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诗歌意境,从而对整篇作品形成透彻性的认知。整个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以聆听的方式引进教材内容;然后,详细地讲解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特征特点等内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进行想象和思考。

三、扩展朗读素材,提取关键性字词

教材中“朗读欣赏”的内容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启发也是有限的。优秀的文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扩展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效仿文本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提取关键性字词、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长征之歌”单元中,对《诗人 领袖》这篇文作的赏析。这首词借鉴了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内容,借词句书写领袖的一生,借领袖的事迹成就伟大诗人。平仄是诗歌押韵的特征,却用来描写枪声;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本是无情战场,却用来表达诗人情怀;大江、雪天与潇洒、畅想融合在一起,二万五千里长征换来了撼动世界的成果,城门楼上的话语,嘹亮了东方。这首词特征明显,关键字词容易确定和讲解,适合为学生讲解赏析思路,提升学生提取诗词关键性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诗歌素材,锻炼学生“抓词”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四、反复修改,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亲自动手,进行语文实践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快的方式。优秀的文章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和打磨,仔细斟酌每一个关键性字词的表达。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但最终可以在素材积累运用、语言表达习惯、行文思路等方面获得突破,让自己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语言穿透力。从宏观看,“诵读欣赏”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表达”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反复修改可以将内化知识转变为可运用内容,支持自己的外在表达。

例如:“诵读欣赏”中诗歌如何转化为应用素材。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这一板块涉及数十首诗歌。学生一般将其全盘背诵,极少使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将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相似的诗歌进行集中性处理,让学生形成意群概念,当触及这类话题时,便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书面表达气势。如:谈到爱国话题,不仅有古代“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渣滓洞“鲜艳如血的花”。坚持进行这样的写作锻炼,反复修订写作内容,必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明显提升。

五、结语

虽然“诵读欣赏”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板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内心情感、深入体会文本内容。内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将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用法升级、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质量。总之,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重视起来,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学科

情感。

上一篇:戒毒心得体会下一篇:员工拓展训练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