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2024-07-23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精选9篇)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1篇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鞍山市立山区曙光街道办事处山咀子社区书记李秀冬:社区是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协调居民间的各种矛盾纠纷、邻里关系,起着承接着居民与党委政府间的桥梁作用。

相对于政府间的各个部门,社区直接面对的是居民百姓,听的是民声民意,所以社区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如何把社区工作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机的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了社会管理的职责。

社区要在社会服务创新上开展工作,关键在于提高社区的自治力,通过自治力的提高,来增强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创新,简单理解就是转变过去的服务观念和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社区在社会服务创意上,首先要深入居民当中,真正做到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摆正社区干部的位置,同居民建立信任关系,让居民有什么事愿意同社区干部讲。其次,提高社区服务功能,社区职能回归到居民自治上来,让居民更多的参与到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上来。其实社区在社会管理上的职能主要是协调作用,一些居民把社区简单地认为是权力机关,有事就找社区,把社区的职责权力化。因此,社区要结合居民间的实际问题,把居民召集起来,共同研究问题的原因,让居民来提出解决方案,两种方案以上的,则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如果解决方案有异议,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解决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综上所述,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上,就是以党委政府为依托,实行高度的居民自治,通过有效的开展居民自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一手抓社区硬件建设,一抓社区软件建设

本溪满族自治县观音阁街道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菊平:社区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而社区工作应以人为中心心,切实发挥好社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新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要不断丰富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及内容,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无业人员、空巢老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二是要发挥好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作用,且要壮大社区党员队伍,选拔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为社区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三是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既要动员方方面面的资

源和力量,有组织地把“社会人”管起来,让“社会人”成为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社区人”有要坚持一手抓社区硬件建设,一抓社区软件建设,以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增强社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四是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加大投入。尽快研究解决老旧小区的管理和服务问题;五是要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违法建设的监督管理,把流动人口服务好、管理好。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求安求实求和求融

盘锦胜利街道旌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为: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社区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将科学与发展融入到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最终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社区环境中求“安”。万事“安”为先,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应该在增加宣传与培训的次数与质量的同时,利用辖区内的有效宣传载体对社区居民、外来人口和青少年进行法制安全方面的教育;逐步增强辖区内群防群治力量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到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

在社区服务中求“实”。身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将“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居民关注、关心、关爱弱势人员并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与其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依托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党员带头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爱绿护绿、扶贫助困、计生、综治维稳等一系列活动,同时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号召居民,让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使“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句话落到实处。

在社区活动上求“和”。社区依托文化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仅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还将健康向上的文娱方法传递给每一位居民,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带进社区、带入家庭。

在社区共建中求“融”。我们将依托“四联建”开展“双创建”工作,采取主动上门,积极沟通,并利用利益的共同点位融合点和驱动力,促使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中,使他们

变成社区建设的热心人并加速辖区单位与社区的相互认可与支持,逐步增加共建的吸引力,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社区组织与社区工作者是社会管理工作重要的基础力量

开原市新城街道富强社区党委书记陈颖:一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并提高政治待遇。首先,重视选配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逐步推行直选和配备。其次,通过岗前培训、专业培训,抓好社区“两委”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再次,实行社区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干部,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有效监督。二是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经费是制约社区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管理事项中,政府应加大对社区运转经费的投入,建议在社区经费上建立逐年自然增长机制,使社区工作经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要及时到位。三是扩大社区办公场所和居民活动场所。由市政府出资为社区建设新的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和环境,建立一站四室(即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图书室等)扩大居民健身活动场所,为居民健身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条件,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四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一是建立和完善社区中心各项制度,制定科学合理考核办法,规范社区内部管理。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定期为社区干部开设公共关系课、公共礼仪课、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历史课、时事政治、党史等课程。五是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一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二是在抓好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日常工作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六是建设数字社区,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载体。一是充分利用初步搭建的信息化平台,完善数据库。二是针对信息化平台开展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信息化平台认同感。七是加强社区文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明和谐社区。以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共有资源为载体,以多姿多彩社区文化活动创建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繁荣社区。

构建社区多元服务体系建设环保新型特色社区

沈河区大西街道杏林社区党委书记周莉:国家十二五规划刚要中指出:要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

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杏林社区在原有的活动室、医疗康复室、警务室等10余个为民服务场所外准备成立便民服务站,建立了心理疏导小组、再就业帮扶小组、环保小组、维安小组、等多个由社区有专长的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社区现有志愿者近千人。

以方便居民生活为抓手,为居民做到贴心式、保姆式、经常性、零距离便民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站为居民开展托老托幼、购粮买菜、求医问药、书信投递、家政服务、证件办理、政策咨询、困难救助、居家养老、学习阅览为内容的九代办项目和九提供服务。在社区办事大厅设立“居民心理疏导角”,由首席接待员负责接待并为居民做心理疏导。开设心理课堂并建立“社区心理在线”微博,也可以通过邮箱和论坛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寻求及时的心理援助。

社区实际按照街、路等自然情况分设立四个网格管理体系,实现“一格四员五小组”的网格管理新模式,每个网格下设网格长、导员、协管员、管理员。居民有事第一时间就可以找到社区干部,在社区内建立保洁员考核制度,为充分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更好地当好“城市美容师”,在保洁员中广泛开展“星级保洁员”评比活动,使优秀保洁员挂“星”上岗居民、志愿者组成卫生监督员队伍,对小区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让居民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社区中生活。

幸福社区创新工作思考和做法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幸福社区书记姜军:一是树立服务理念,加强社区基础功能,建设从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出发,以惠及人民群众为基础,增强社区的服务意识。二是关注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特别是残疾人和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对离岗失业人员加大培训和就业力度,让更多的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三是加强社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对社区的治安、普法、综合治理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争创市级平安社区。四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社区文化骨干作用,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的秧歌队,合唱队加大资金投入,不断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让更多的群众参加到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五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六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风、政风和廉洁自律建设,做的政务公开,事务公开,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

争创省级先进单位。

积极开展“三真”服务 建设“五星和谐社区”

沈阳沈水湾社区书记宋翠玲: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居民依靠的家,是百姓生活所依赖的团体。社区要变得和谐,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和分析社情民意,兼顾好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好居民群众的诉求,发挥好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进社区和谐稳定。要针对社区居民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突出“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追求”这一主线,更好地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开展“三真”服务。经常与居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对百姓要做到“献真情、交真心、说真话”,带领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用真心、热心、爱心换取居民的开心、放心、顺心,以真诚的服务,体现心系百姓的为民之情。我们时刻牢记这样四句话:把居民服务作为第一需要、把居民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居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居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把社区服务做好,让我们的居民在我们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找到幸福感。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2篇

提升经办能力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榆中县城乡居保工作简述

(2015年3月26日)

榆中县是省城兰州所辖三县之一,西靠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白银市相望,东北与会宁县、靖远县接壤,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8镇15乡、4个社区、268个行政村,总面积3302平方公里,总人口4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8万人。在过去的2014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235”发展战略,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转变作风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常态:生产总值超过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96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超过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45元,增长17%。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榆中县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新农保试点县、省政府确定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和省厅确定的社会保障卡制发工作试点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经过积极努力,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示范县、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数据质量年活动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城乡居保基本实现全覆盖。2014年底,全县城乡居保参保人数达到24.32万人,参保率为97.78%;城乡居保待遇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全县城乡居保待遇享受人员有6.2万人,2015年1月1日起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05元,同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城乡居保关系转移业务有效开展。2014年累计办结关系转移业务259人(其中转入81人,转出178人);城乡居保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进步。2011年2月,我县自主开发了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实现了县、乡联网,2012年6月,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初步建成了四级信息网络平台,参保缴费、基金管理、转移接续、待遇发放等业务依托信息系统办理。2014年8月20日全省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系统正式上线以来,我们认真按照省厅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信息采集确认16.24万人,完成任务量的174%。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层级责任。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伊始,我县就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城乡居保办公室,核定编制6个,与县社保局合署办公,同时督促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城乡居保工作机构,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每年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城乡居保目标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将城乡居保参保率、准确率、及时率列入村级目标考核内容,并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量化工作指标,确保了全县城乡居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拓宽宣传渠道,营造良好氛围。为使城乡居保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我县在充分利用榆中有线电视、榆中新闻网等新闻媒体为城乡居保工作扩影响、造声势的同时,在乡村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册、出动宣传车、组织乡镇社保专干进村入户宣传,利用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代表会和“12.4”法制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乡居保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和待遇标准,使广大城乡居民看得明、听得懂、算得清、记得住,在充分理解政策的基础上踊跃参保缴费。

3.完善制度设计,突出规范管理。城乡居保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我们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城乡居保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县级统筹、乡级管理、村级协办”的管理模式,保障城乡居保规范化管理。坚持与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科学设置缴费档次,畅通新老制度衔接,重点照顾困难群体,稳步提升基础养老金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我们逐步完善了城乡居保财务管理办法,统一经办流程,严格支付审批,明确资金流向,做实相关数据,进一步做到了数据详实、手续齐全、程序规范。2014年,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修改完善了《社保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墙、管理到位,建立了档案移交(接收)登记簿、档案销毁清理册、档案利用登记册等基础管理簿册,确保城乡居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搭建信息平台,确保数据质量。我们深刻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制约城乡居保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行轨道的瓶颈。为此,按照 “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要求,我们制定了“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以“经办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网络化”为目标,率先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城乡居保信息平台,率先实现了参保登记、缴费发放、帐户管理、信息查询等业务依托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办理。作为全省社会保障卡制卡工作试点县,2014年6月,我们在三角城乡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全力开展社会保障卡数据信息采集确认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信息采集确认16.24万人,超额完成了数据信息采集任务174%。通过不懈努力,我县城乡居保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保证城乡居保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经办水平。针对信息化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的问题,我们多次邀请相关软件开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业务经办一线,对乡镇劳动保障站业务人员开展软件操作指导培训,举办了多期信息化专业知识培训班,并每年召开一次县、乡信息化业务操作经验交流会,不断提升基层业务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基层经办人员熟练运用软件操作系统的能力。同时,我们组织业务经办人员积极参加省市业务单位举办的业务培训,努力向专家学者和业务能手学习。2014年8月20日全省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系统刚刚上线,我们就利用一周时间对乡镇社会保障卡数据信息采集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了手把手的培训,确保了我县社会保障卡数据信息采集确认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部门联动,增进协调配合。我们通过协调公安、卫生、计生、残联、新农合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密切配合,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居保信息核对、一二级重残人员和计生两户基金代缴、城乡居保待遇享受人员生存认证等工作。同时,随着我县完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的大幅上升,我们通过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和城镇职工“五险”信息系统数据比对,对查实的重复参保人员及时进行了停保处理,严格杜绝城乡居保基金流失。

7.坚持阳光社保,便利权益查询。为了让参保人员及时了解个人账户明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2014年开始,我们探索发放个人账户明细权益查询单工作,由乡(村)、社区社保工作人员负责将个人账户明细单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使得每一位参保人员都能清楚自己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及政府补贴等。目前,已完成了在来紫堡和三角城两个乡的试点,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向全县推广。

8.转变服务理念,推行服务代理。针对我县山区乡镇群众居住分散,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银行网点较少,群众参保缴费、待遇申领、存折换发很不方便的实际,我们要求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普遍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对居住较为分散、行动和缴费不便的群众提供缴费、待遇申领、存折换发等上门服务,全程代理群众社保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3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台建设,经办能力

1 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全面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落实十八大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社会保障服务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载体, 是落实城乡统筹就业和做好城居保工作的基础。

作为第一批新农保试点县, 聊城市东昌府区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切入点。在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职能, 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健全工作队伍, 落实办公场所、明确工作要求, 确保经费到位, 层层落实责任, 努力实现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 使城居保工作得到了平稳运行。

1.1 夯实基础, 努力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现实需要, 我区在服务场所、人员编制、经费支持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 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五统一, 规范建设基层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为参保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1.2 以点带面, 借力促进基层劳动服务平台建设上水平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各乡镇办事处实际情况, 积极实施新农保工作典型带动举措, 以2个示范镇和72个示范村作为工作重点, 将更多的镇 (街道) 纳入示范点建设范围, 实施高标准、严要求, 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 (试行) 》的各项规程, 带动全区新农保经办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及时召开专项会议, 成立专门的督导组, 对各示范点新农保工作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督导。二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 统一示范点创建标准。三是为推动其他镇、办新农保工作顺利进展, 我区采取召开座谈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 不断强化示范点与其他镇、办新农保工作的研讨与沟通, 形成各镇、办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良好风气, 促进示范点更好地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 基层社会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过程中, 现有的基层服务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机构建设及人员管理方面

新农保工作启动时, 机构和人员是由老农保机构过渡来的, 人员不足时, 临时抽调其他部门的人员。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 这种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编制少机构不统一, 有的是正科级事业单位, 有的是副科级事业单位, 甚至有的还是股级科室。

2.2 工作经费方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承担着辖区内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担, 除了镇办工作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解决外, 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而各镇办辖区村级协理员, 由于人员没有编制, 更谈不上工作经费, 严重影响了基层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3 人员素质方面

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 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人员由于频繁调动, 队伍不稳定, 经验不足, 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稳定队伍加强政策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4 信息网络建设方面

新农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各项养老保险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 尚未从系统上解决信息的不相容性;由于数据量巨大, 无法进行人工筛查, 导致不同险种重复参保。

3 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按照统筹城乡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 把基层工作平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强政策宣传, 认识建设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了解国家、省市对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定和要求, 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对于加快城乡统筹, 改善民生,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促使镇 (办) 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 抓紧抓好。

3.2 规范完善基层平台工作机构, 合理配置人员

开展基层社会劳动保障工作, 首要条件是有机构办事, 有人办事, 建议统一规划县级经办机构组织级别, 明确基层服务工作机构的性质和工作职责, 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 合力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保障工资收入, 激发工作热情。

3.3 建立对镇 (办) 园区劳动保障所“垂直管理”机制

从战略高度理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逐步推进社会保险的垂直化管理改革。可以借鉴外地等其他垂直管理单位的成功经验, 把基层服务机构划归由人社部门垂直管理, 这既能稳定基层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思想, 有利于基层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职能职责的发挥, 更进一步促进各项社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3.4 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培训

加快建立基层社会保障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系统培训和有效使用, 是社会保障基层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 尽快提升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5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推进速度

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共享。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兼顾制度对接和技术结合, 着力提高各项社保制度运行效率。应将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同社保经办管理体制改革综合考虑,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构建动态性、开放性、兼容性强的统一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 并实现与多类型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的全面对接。

3.6 开展示范点建设, 实现服务平台“三化”一是队伍专业化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4篇

中心秉承“凝心荟萃,追求卓越”的精神,遵循内涵管理精细化,均衡发展协调化,人才建设多元化的发展目标,着力构筑人才学科高地,以“凝心荟萃”人才学科十大孵化工程为载体,加快人才培育,激励科研学术。中心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44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5人;市级后备人才2人,市级名中医社区师带徒1名,区人才和中医专项培养5人,院级后备人才23人。近2年来,横向合作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独立承担市级课题10项、区级和中医专项课题10项,发表SCI论著2篇。

中心与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精神学科优势,打造心理卫生进社区特色项目,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社区95%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分层链式管理,推进“1+1+1”签约服务,开展上海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创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专项、“健康云”试点等。中心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核心,全面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亚健康及伤残、失独等家庭群体,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宜、优质、便捷、连续、全程的健康照顾服务,并承担龙华寺重大民俗活动、滨江地区音乐盛会、体育赛事和滨江建设者之家的医疗保障任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一连冠、世博优秀工作集体、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上海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

中心的特色医疗品牌赢得了居民百姓的认可和称赞,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成为居民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扎根龙华社区15年的高文娟医生便是这样一位广受好评的“大民星”,她的事迹多次受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市级媒体报道,受邀做客“陈辰全明星”电视访谈节目,入选《全科医学周刊》“10张可爱的脸庞、10个感动的瞬间”。近2年来,她先后获得“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称号,市卫生计生系统“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1 家庭医生,“从心”出发,“智慧”施治

高文娟是全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龙华恒地苑和丰谷路社区团队长,签约881户家庭,为2 736位核心居民提供服务。1年中,家床、插胃管、导尿管、心电图检查、肢体康复等预约出诊高达1 706人次。成为集“全科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于一身的全能型家庭医生。社区居民都说“高医生看的是病,呵护的却是心”。

在推进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中,高医生勇于创新模式,以“零距离、公益性、人性化”的理念,提出开展全日服务、全程照顾、全面负责的“三全”服务模式,补全居民的需求盲点。社区居民潘老伯是个植物人,作为他的家庭医生,高文娟待他像正常患者一样实现全程照顾。高医生查资料、研究营养学、护理学等,手把手地教家属把食物和肠内营养液通过鼻饲“喂饭”的技巧,如何翻身擦背保持清洁,防止褥疮和皮肤感染,如何帮助他按摩肢体,活动关节,减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高医生在体检时发现潘老伯肺部有湿啰音,检查血常规后怀疑为肺部感染,她果断地对其家人说“立刻送医院”。潘老伯经历了1次臀部褥疮,5次重症肺炎,每一次都因为送治及时而转危为安。他女儿激动地说:“高医生是我爸爸的守护神!”。

2 家庭医生,因为“用心”,所以“有爱”

“三全”服务让高文娟的“粉丝”日渐增多,她的电话号码一传十,十传百,5 000多张名片不够发。这其中,就有一位远在西昌航天卫星发射站的“超级粉丝”,他是俞二新村张阿婆的大儿子。高文娟照顾阿婆6年,每周都通过用手机发送照片,让他亲眼看到母亲的健康状况和看到母亲过百岁生日。阿婆去世时104岁,大儿子读的悼词就是一封写给高文娟的信,他声泪俱下地说:“母亲最后的愿望,只是对高医生说一声谢谢!”

孟奶奶肠道癌前病变,被细心的她早期发现;脑梗后失语的张老伯,一见高医生就竖起大拇指;老、中、青三代均患高血压病的家庭药箱瘦了,一家人成了“现身说法”的志愿者;大树下病友们围着她开“沙龙”,私底下都说“签约就找高医生,一个人看病,全家人受益!”。

3 家庭医生,“心术”传承,健康接力

随着社会发展,社区的健康问题日渐增多,如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瘫痪老人多、单亲家庭亲子问题多、生命终末期患者无处可去等,高文娟不仅忙碌于临床一线,还带领团队围绕团队式服务、家庭式照顾、医养结合、居家舒缓疗护和康复治疗等开展社区科研。迄今,她独立承担市级课题1项和参与3项,近2年在中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被评为2015—2017年度徐汇区学科带头人。

社区医疗卫生改革持续前行,家庭医生不断挖掘潜力。从诊室走上教室,高文娟作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实习基地的“明星”带教,平台又高了一截,责任又重了一分。她带领学生们深入家庭开展诊疗,在示教室里进行“头脑风暴”,毫无保留地传授与病患沟通交流的秘诀等,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带教”。她带教过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定向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的博士生,这些即将走上专科医师岗位的学生们都将高老师当成自己的偶像,都说,在她身上学到了家庭医生真实的职业意义。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5篇

关键词:仓储物流,提升,能力

仓储物流功能的提升,是物流环节增利提效的重要一环。塔里木油田近年来从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遵循现代仓储物流的管理理念,实施技术装备的配套和软环境的搭建,从传统意义的物资方式逐渐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变,形成了成熟的理念框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使得物流效率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仓储物流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仓储物流是指物资进入仓库时刻开始到被从仓库发出这段运动过程。仓储物流是当前物流运作的关键性环节,更是实现现代国际、国内商品高效流转的重要环节。

仓储物流有三个特征。第一,仓储物流具有居中调解的特点。第二,仓储物流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第三,仓储物流业务多样化,流程复杂[3]。

2 仓储物流的作用及地位

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的运转。只有仓储物流这个环节实现了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物流系统高效运转下去。目前的仓储物流是随着油田会战确立慢慢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已经显现出不能满足当前油田快速发展发展的要求。然而纵使仓储物流发展滞后,但其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能被替代的[4]。

3 仓储物流现状分析

要想提升仓储物流功能就必须先对油田目前仓储物流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识别制约仓储物流发展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和提升策略[5]。

3.1 仓储物流现状

当前油田总体的仓储物流呈现规模小、地点分散、物资保障服务能力低等特点,因而仓储物流总体格局仅停留在保供的方式上[6]。

3.2 制约仓储物流功能发展的因素

第一,油田仓储物流业缺乏对物流行业的整体性认识。观念上的差距是仓储物流业发展滞后原因的根本。

第二,当前仓储物流的基础设施陈旧和落后,缺乏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基础设备。

第三,仓储物流管理方式落后,业务不够规范,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仓储管理队伍[7]。

4 自动化立体仓储的基本设备

4.1 自动化立体仓储概述

自动化立体仓储是由立体货架、巷道堆垛机、出入库托盘输送机系统、条码阅读系统、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其它配套的相关设备、设施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

由于油田仓储货品的繁杂多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存取货品的数量、时间呈动态的不确定性,仓储设备要适应这一特点,首先,要将货品分类,并按形状、大小、重量进行细分,用相适应的托盘、料箱、料架给予盛装。其次,要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相应的配套[8]。

4.2 自动化立体仓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有效管理和协调、高效的运行,实现自动化、少人化,需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自动化库房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射频数据通讯、条形码技术、二维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巷道堆垛机、输送机、分配车等存、取、转运的设备上[9]。

4.3 方案的规划和实施

由于油田仓储物流项目的工程量大且复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缓解施工的压力和资金投入的压力,可以分工期进行,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最后完成统一的整体构建。每个工期完成后,要达到可以独立运行,实现自动化仓储的边建设边运转。

自动化仓储设备,计划选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企业物流与仓储自动化系统,并根据该系统配套附属的设备设施。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北自所)创建于1954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该所研制了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企业物流及仓储自动化系统、企业信息化及应用等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该所的技术,保证塔里木油田自动化仓储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10]。

5 多元化提升仓储物流功能,提升物资保障能力的策略

5.1 提升现有的仓储物流能力

第一,更新和增设相关设施。便于物资的出入库、运输等;第二,增设仓储配套设施。方便对仓储物资进行管理和保障基础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不耽误物资的作业。第三,引入先进的仓储分拣设备,以准确按照发货指令,识别自动传输线上的货物种类,实现仓储物流的自动化[11]。

5.2 提供运输资源平台

目前油田的发展要求仓储物流必须做好配送工作,通过整合可获得的社会资源来发展区域配送能力。从而可以提供运输资源平台,满足油田快速发展的需求。

5.3 通过信息平台与客户对接

现代仓储物流方式在于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尤其是在物资信息和服务满意等方面进行协调,一是根据用户的建议对自身服务进行改善,实现与油田各生产单位信息平台的对接。二是挖掘和发展自身的资源为销售商提供物资直达现场的平台,以促进仓储物流给用户带来服务的增值[12,13,14]。

5.4 实现仓储物流建设的标准化和信息化

由于油田生产用户物资的多样性,实现仓储物流企业建设的信息化,需要通过WMS与其上游和下游企业和油田生产用户运行的ERP和GPS进行对接,以满足实时网络查询和监控的功能[15]。此外,可将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应用到仓储物流管理中。

5.5 培养专业化高水平的仓储物流管理团队

针对仓储物流专业化人才缺乏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各大专院系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从源头上保证有充足的人才来源。另外还应重视团队内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组织培训或者提供更多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助于培养出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仓储物流管理团队。[16]

6 结束语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6篇

关键词: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社会管理能力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职能,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管理社区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新课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准东采油厂物业管理公司以加强党建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融入党员干部教育新常态,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再发展。

一、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加强社区党组织

着力打造服务群众第一平台。按照“三心合一”(社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规划,将县行政服务大厅内行政审批、证照办理、委托受理各类申请、信访举报投诉、项目全程代理和大城管系统引入社区“一站式”大厅,做到一个门受理、一栋楼办事、一条龙服务。开辟社区医疗、养老等便民服务项目,卫生、计生、教育等有关单位发挥优势、抽调骨干、混合编组,深入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检查和咨询等活动,保证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充分发挥社区干部、信息员、楼栋(巷道)长和各类积极分子优势,广泛排查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种民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信息受理窗口和分类台账。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通过举办现场招聘会、开展“岗位信息入户、就业服务进身边”等活动,做好各类群体创业就业的扶持保障工作。

二、社区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社区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对于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社区,提高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党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锤炼党员党性的迫切需要,目的是加强党的意识、党员的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自觉用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过党课的学习,使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立足岗位奉献,展现党员风采

(一)坚持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胡锦涛书记指出“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了一定的任务,是同实现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同党的整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共产党员必须把理想信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模范人物。雷锋,现在美国人都在学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

(二)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以?“扶贫帮困”为内容的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社区特困户党员、捐助特困学生等,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现金。同时把党员干部奉献活动开展到了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在‘七一前夕,开展“进社区、听民声、知民情、解民意”主题活动,每个党员向社区困难党员献一份爱心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开展“四走进”活动,即:“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企业”大型邻居节演出活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距离。

群众对党员干部立足社区奉献,展现党员风采赞不绝口:“他们带来了政策、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关怀……他们真正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群众的褒奖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最高嘉奖,广大党员用自己的热情、汗水和智慧在群众心中塑造了崭新的形象,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和党组织形象的塑造者。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作用

(一)强化社区党员和居民主人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营建“以法治社、活动助社、以德兴社、文化强社、助人自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全方位宣传社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赢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文化引领,活动推动,提升居民精神境界。以文化为抓手,塑造“美丽、书香、文明、幸福、和谐”的社区为目标,创新“文化”特色,组建和培育一批批有正能量的团队,带动全民参与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兵团精神共同的认同感;以“活动”为推手,营造文明书香祥和谐的社区。

(三)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设舞台,让所有党员都动起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求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思想指导、监督保证、组织发动等职能,而且依靠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党员成为服务社区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先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友爱和谐的先锋。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区分党员的不同层次,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让社区党员都动起来。

五、结论

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社区党组织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就要是自身的工作融入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成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核心力量。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党和群众的沟通从单向流程到多向交流的转换,尽可能促进信息上下交流的双向运行加强党组织与群众横向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邢培军.“拜城县以“四个着力”为抓手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能力 ”[J].前进,2015,02,06.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7篇

一、靠规范服务赢得行业公信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2001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 经国务院批准重组更名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的宗旨就是服务。在几年来的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 只有靠热心、严格、规范的服务、为会员企业扎扎实实办实事, 才能树立自己的公信力。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规范业务活动。

中物联组建以来, 陆续制定涉及对内管理、对外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规章制度达30多个。中物联加强财务管理,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财务纪律, 得到了审计部门和国资委的好评。

二是规范评比表彰达标活动。

2007年, 中物联与人事部共同开展了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比表彰活动。中物联采取了严格的标准和程序, 同时对获奖企业和个人不收取任何费用, 受到行业的高度评价。

三是规范分支机构管理。

分支机构管理一直是行业协会管理的难点。管得严了, 分支机构不容易发挥作用;管得松了, 很容易出现问题。对此, 我会经过调研, 结合民政部有关规定, 专门制定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 有些甚至用协议的方式予以明确。

四是加强行业信用建设。

中物联在获得商务部和国资委批准的首批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单位后, 研究制定管理办法, 严格评审程序,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评, 把企业的纳税记录、银行信用作为主要指标。截至目前, 中物联评出的A级物流信用企业只有66家, 成为业内诚信守法的典范, 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

五是规范外事管理。

中物联每年各种外事活动较多。我们严格执行外事工作的规定和各项外事规章制度, 规范因公出国 (境) 团组、人员审批, 严格控制“双跨”团组出国 (境) , 严禁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团组。在双边交流中, 坚持按外事制度和国际惯例标准进行。

二、靠抓行业基础建设带动公共服务

多年来, 中物联一直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行业协会服务的规律。我们认为, 抓好行业基础性工作, 是行业协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 既是行业协会彰显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也是行业组织的立命之本。

一是标准化工作。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成立了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秘书处设在中物联, 陆续制定了100多项物流行业急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是统计信息工作。

中物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了全国社会物流统计及核算制度, 并定期发布物流统计信息;由中物联独家统计发布的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信息, 已成为我国工业消费品领域最具权威的统计数据;由中物联发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 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是教育培训工作。

中物联与教育部合作共同推动物流人才教育工程, 目前在校学生已超过80万人。中物联开展的物流师培训认证工作, 已有6.1万人取得了高级物流师、物流师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

四是行业科技工作。

经科技部批准, 设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省部级奖项) 。截止目前, 已评出获奖项目116项, 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五是产业损害预警工作。

2008年, 中物联与商务部共同建立了物流产业安全损害预警系统。

三、靠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中物联重视对工作人员树立事业心的教育, 对协会的工作要热心、要有事业心。对他们进行“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能力的培养, 把提高员工队伍的能力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

一是规划咨询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 中物联陆续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企业等委托的各项规划、咨询项目200多个。其中, 参与研究起草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3月正式发布。

二是政策研究质量明显提高。

中物联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每年都要向政府部门提交多项政策研究报告。去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后, 向国务院提交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影响的调研报告。去年底, 中物联向商务部提出的商品流通方面的政策建议也得到了重视。最近, 中物联围绕落实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物流税收的政策建议, 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认可。

三是理论研究质量明显提高。

组织完成的研究课题超过200个;每年定期出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中国物流年鉴》等, 指导了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会议会展质量明显提高。

为减轻会员企业负担, 中物联严格控制会议次数, 重点打造和培育几个品牌会议。如“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汉诺威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等。

提高服务能力 提升办学水平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社会 吸引力

一、以产业的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定位

黄炎培先生曾在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上提出“离社会无教育”的理念,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要主动与社会保持沟通与联系,才能形成与社会经济的良好互动。职业学校若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先要明确目标定位,使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

以昆山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对昆山职业教育的推动为例,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作为全国最早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之一,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称号,被授予“中国最佳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奖”。根据规划,花桥商务城将于2015年实现金融服务外包产值超过140亿元、金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的美好愿景。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商务城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种情况,花桥商务城中专积极争取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的支持帮助,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率先在全省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以满足地区企业行业对呼叫服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数据录入、会计电算化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地区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智力支撑,也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程改革来推进“高效教学”

(一)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

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要重视课程的开发。一要注重实用性,开设的课程要与市场更新及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求课程与市场同步,以免学生就业时面临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二要注重普适性,重视核心课程建设,让所有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要注重稳定性,决策者要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和对市场透析的洞察力,既要紧贴市场办职教,又要考虑专业开设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为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四要注重衔接性,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断路”问题,拓宽中职毕业生学习深造的渠道,为其继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二)推行“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和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加快推进职校的“理实一体化”进程。

教学模式转化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师生关系等方面改变传统,更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设计上,要结合行业企业的案例、项目、场景进行设计,营造企业氛围,并利用实训室让学生分组合作操作实践。比如在进行“呼叫服务中的客户询访操作”教学时,教师可先介绍询访的概念、作用及要求,然后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将学生分为客户组、客服组和市场调查组,再现企业真实情景,明确岗位任务,分工合作,准确运用呼叫服务用语,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通过拨打率、接通率、订单率来进行小组竞赛,完成评价反馈,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岗位实战练习。

(三)实施多元评价

1.德育水平(25%)。实施德育学分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文明礼仪、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情况、校纪校规等进行量化评定,采用周考核、月公布、年评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考核。

2.职业素养(20%)。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考查,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职业道德,包括实习时胜任岗位情况、培训学习情况等;职业行为习惯,包括7S标准执行情况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根据调查了解,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品德和素养,能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团结协作。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首先加强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查依据。

3.基础考试(25%)。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文化课和公共基础课,在考核的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作最实用的基础理论的掌握,而非机械的记忆。

4.专业水平(30%)。包括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理论课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考察,而技能水平的考核主要依据平时实训成绩与期末技能测试两项。在实训课上对学生的实训完成情况作评分记录,并进行考核,实训成绩与期末考核的比重为6:4,要加强对日常过程性评价。

三、以优良师资推动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职业学校至关重要。一要抓好培训,学校要花大力气强化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加强专业教师下企业的管理与监督,给专业教师不断注入“活水”,强练“内功”。二要加强名师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可以分梯队进行教师培养,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网状结构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分享、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带动师资队伍的整体壮大提高。三要积极引进师资,从行业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让技术指导理论,让实践代替说教,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真正有用、实用、好用的技术指导,以此优化“双师型”的结构。

四、以校企合作实现实训基地的高水平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校学生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是搭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

(一)实现岗位联通,满足学生基础性实训要求

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依托于本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依托于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要邀请合作的企业共同参与,并参照企业的标准要求和模式进行管理,利用企业的软件系统及工作环境进行教学,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二)对接技能大赛,满足学生技术性实训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对接企业的发展,也要与技能大赛靠拢,以此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为实训基地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从而带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其在就业时显现出足够的优势。

(三)创设实训场景,营造现代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实训基地场景布置,规章制度的宣传,以及7S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协作精神、职业素养、道德规范等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软环境”的熏陶下,切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四)对接岗位实践,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随着企业行业的飞速发展,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的更新难与企业同步,所以学校需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借助地方区域的发展特点,通过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等方式,努力实现和企业联合办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中提高技能、提升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职业教育,使企业得到满意的技能人才,凝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共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这是促进职业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支持,如此才能真正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服务家庭。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第9篇

关键词:综合办公室,工作效率

综合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性职能部门, 不仅是综合办事的机构, 而且是对外联系的窗口, 发挥着承上启下, 横贯左右, 沟通内外的作用, 承担参谋助手、组织协调、督查督办、信息沟通、公文处理、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工作。办公室工作既繁杂, 又重要而不可缺失, 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然而随着热科院“放权强所”的不断推进, 管理权限不断下移, 院属单位的管理职能不断扩大, 综合办公室如何在现有人员配备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提高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 探讨如何提高综合办公室的工作效率, 对促进综合办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综合办公室工作效率的必要性

(一) 综合办管理模式变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单位的发展和院“放权强所”的不断推进, 综合办的管理职能也随之日趋强化, 其工作对象更广、内容更多、要求更高, 办公室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逐步创新, 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起新型的管理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发展。

(二) 综合办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综合办公室是单位的管理中枢, 是沟通党政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 起着沟通内外的作用, 承担参谋助手、组织协调、督查督办、信息沟通、公文处理、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工作, 工作繁杂。然而, 办公室的工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工作运转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正是由于综合办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是综合办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提高综合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规范办公室行为的准则和依据,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前提。办公室工作繁杂, 没有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办公室的工作就会出现无序混乱的现象。因此, 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工作程序, 促进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才能保障办公室工作协调有序地开展, 为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提供制度保证。同时, 要与时俱进, 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别人的好的经验, 不断完善单位的各项制度和工作程序, 保持制度和程序的适用性。

(二)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

要在做好每项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完善的制度这一前提外, 办公室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1.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综合办公室的经常性工作, 综合办公室的工作繁杂, 要做好各项工作, 要求办公室人员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牢固树立全方位的服务意识, 积极主动、耐心细致、不怕吃苦、不畏艰难, 严谨周到、创造性地为领导服务, 为业务部门服务, 一要待人热情, 体现细微处见服务的精神, 从接一个电话、倒一杯水做起, 让人感觉到真诚。二要做到公平、公正, 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同事, 公正地处理每一件办公事务。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提高办事效率, 促进综合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树立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 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的, 对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而言更是如此。办公室工作事务繁杂, 每天有大量的决策要下达, 大量的情况要上报, 大量的信息要反馈, 大量的具体事项要落实。然而办公室工作无小事, 要做好每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就是强烈的责任心。办公室人员做任何事情只有秉承精益求精, 负责到底的精神态度去完成, 才能够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工作人员是综合办公室事务处理中的主体,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和对业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处理结果, 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提高综合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办公室人员要注重提高“三种水平”, 即政策水平、决策水平和综合能力水平, 以增加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1.综合办公室人员应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理论政策水平, 使之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 才能较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明辨是非, 促进其他各项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2.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综合办公室事务繁杂, 办公室人员处理事务的效率是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的关键。对办公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加大人员的业务熟练性。并且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自身建设上不断进行创新, 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3.综合办公室人员要加强个人修养, 为人作风正派, 遇事心胸宽广, 做事雷厉风行, 善于沟通交流, 能真诚礼貌、热情周到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四) 加强综合办公室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综合办的综合协调和督查督办的职能决定了加强综合办公室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具有重要性。

1.综合办要积极地开展对外联络, 为单位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对外协调包括纵向和横向协调。纵向协调主要是单位与上级主管机关的联系和协调, 了解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以便函更好地贯彻落实。横向协调主要是与其它院属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沟通情况、交流合作, 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重视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由于各部门职责与岗位设置的完成, 各部门之间的职能相对独立, 但由于综合办的特殊地位, 有时综合办的事务范围并不仅限于综合办, 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 因此, 综合办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各种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 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使各个环节协调互补、和谐、有序、高效地进行, 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五) 创新工作形式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提高工作效率, 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在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硬件设备已经配备的情况下, 如何创新工作形式, 提高工作效率呢?

1. 办公室要尽可能地配备实用的现代化办公软件设备。

例如, 办文是综合办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住的文件处理基本上使用纸质的形式, 这一形式虽然具有直观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文件的传递不能及时、全面地到位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这与我们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不相符的。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精灵软件, 文件可以实现及时的处理和全面地传递, 综合办公室文件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跟踪文件的处理情况, 以便及时督办。通知是综合办公室的又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运用现代的通信软件, 通知的内部可以实现批量的效果, 这就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 而且信息也实现了直接、及时、有效的传递。

2. 综合办公室人员要自觉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 努力适应现代化的办公手段, 推进无纸化办公,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 办公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衡量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放权强化”的进一步推进, 综合办公室管理职能的强化, 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需要从加强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综合办公室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创新工作形式等方面入手, 不断提高综合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瑜芳.办公室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牛楷.办公室主任完全手册[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1.

[3]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管理学 (第七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04.

[4]胡晓.浅论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效率[J].考试周刊, 2011 (12) :191-192.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剖析下一篇:基层四项基本制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