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024-09-17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精选14篇)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篇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学质量现状

我们学校现有 898 名学生,19个教学班,有教师 59 名。一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从教育科研入手,立足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们学校六年级的毕业检测成绩一直都名列全镇的前茅,其他年级,虽受支教工作的影响,教学成绩曾有所下降,但在全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成绩也稳居全镇的前列。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也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春期黄小兰老师参加县语文科课堂教学现场作课比赛和玉林市美文诵读比赛分别荣获一等奖。2008年秋王燕老师参加玉林市数学科说课比赛获三等奖。六年级学生庞英杰、蔡庆华参加镇数学特长生比赛分别获得了第二、第三名,参加县数学特长生比赛两人都获得了二等奖。学前班学生参加县举行幼儿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教师任课课程安排合理、科学

在庞校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学校为了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学校的《支教方案》和教师的《奖励方案》。学期一开始,庞校长就和分管教学的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目前学校师资现状,统一调配安排好了各年级,各班、各科的任课教师。各学科安排一位素质最好,组织能力强的老师任科组长,各年级

语数各安排一位骨干教师带头,把素质较好的老师尽量安排到一年级和六年级任教。这样安排,科学、合理、有效,既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教师们在工作中能协调合作、团结互助,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常规工作管理,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1、健全教学工作制度。开学前,教务处主任刘玉金根据《博白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估细则》的要求,制订了教学工作中的各项常规细则,要求教师们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九月份,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博白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估细则》,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从教师规范入手,特别是对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辅导、反思等做了具体要求,要求每个教师严格按常规细则的要求,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制订有专门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计划中对各项活动的展开做了明确的要求。①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使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每学期领导、老师们的听课达20节以上。②科组长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教学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和理解,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③认真组织开展校内教学评比活动。上期,举行了语文科优质课比赛;本期数学科举行了全体数学老师的说课评比活动。④认真组织学科竞赛活动。上期,举行了五、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比赛和数学特长生比赛;本期,学校举行了

三至六年级的看图作文比赛;各科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对获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并给家长发喜报信,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落实教学工作常规检查。学校领导和各科科组长定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对老师们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学校领导不定期对老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检测、课外辅导等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本人,并督促其纠正。同时采取推门听课,随机抽查制度。通过推门听课,让老师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也有一定的动力,促进了教师们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5、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求教师认真抓好教学同步训练、单元教学质量检测与质量分析;学校认真抓好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毕业班质量检测的工作。同时下大力度抓好毕业班的质量检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毕业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加强了毕业班教师的力量,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来担任六年级的功课,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学生会议,了解教师的授课、复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落实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更要关心照顾,并进行分类辅导。

(三)、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

1、认真开展专题校本培训活动。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特别注重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提高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每周固定一节为校本培训的活动时间,内容有: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看优秀课例谈体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勤写教学反思,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各类培训活动。为使我校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这个学期,我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的新课程培训,课改观摩,研讨活动等。九月份派了王燕科组长和陈敏教师分别到南宁和柳州参加了新课程理念的课改观摩。十一月派了陈其珍教师到南宁参加了语文和数学的课堂教学评比交流活动,十二月十五日派了黎珀君老师到桂林参加培训。我们学校就是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全体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注重培养年轻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要求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让青年教师多展示,取得较好成绩。这个学期,各科都进行了集体备课,每个科都开展了研究课。

(四)加强课堂巩固与检查

课堂巩固与检查的目的,为促使学生当课消化巩固本课中的重点或关键内容,掌握了解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上课进度,改进教学方法,譬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思考、记忆刚才讲过的重要内容,或者领学生阅读教材中关键段落和结论,分析其中的要点,标出各种标记;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采取激发动机的方法,挑选关键性问题或易错漏、易混淆的问题,提问检

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再提出深一层的问题或典型问题,采取回忆性提问、描述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咨询性提问等各种的提问方法。有的学生对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还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在设具体恰当的小提问,以步步引导启发学生,从而达到理解整个问题,完成准确地回答问题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做法,虽然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博白镇一小、二小、三小等学校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我们会不断努力,迎头赶上,争取我校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2篇

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师师资紧缺,教师结构不均衡。单就师生比及教师编制而言,教师比例偏高,尚有超编现象,但从课程结构来看,双语教师紧缺,课时量偏重,教学效果不佳。

二、双语类教师培训力度不强,教育理念陈旧。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对教师提升业务培训,但就双语类教师的培训力度仍待加强。

三、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不多,信息滞后。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牧区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等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但双语类课程网络资源严重匮乏。

四、农牧民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双语类教学基本为牧区学校办学的主流,广大牧区地处偏远、人口凋零,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且均为寄宿制学校,致使学生家庭教育和课程辅导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策建议:

一、加强双语类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区双语类教师,补充双语类教师紧缺的现状。

二、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又计划的对双语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多媒体使用技术等方面全面培训,促使双语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接受新的课改理念,促进双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3篇

一、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数学质量的教学现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足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 一是主观观念上, 缺乏对数学的理性认识, 现在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很多知识在生活中用不到, 没有学习的意义”、“学习数学就是机械的演算, 不用理解”等等, 种种不正确的看法往往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消极心理暗示, 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二在客观上, 与中学数学不同的是, 大学数学类课程具有更强的逻辑抽象性, 也有着更加严密的推理论证, 这让很多的大学生觉得数学比较枯燥和乏味, 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 因而不能深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二) 教师教学方式程序化

目前, 一些高校仍存在“填鸭”式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主要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课和记笔记的教学模式, 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交流互动, 很少有研究性和探究性教学, 学生学习显得比较被动。虽然运用传统的讲授法,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学的进度, 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 但这仅仅把握了教师教的有效性, 却没有重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另外, 由于大学数学课程的抽象性特点, 以及课时受到压缩的现状, 导致在数学课堂中缺少对启发式、建构式教学的广泛运用。

(三) 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许多大学的数学课程仍采用比较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 以期末考试为主, 期末考试成绩就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很显然这种考核方式并不完善, 也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不正确的观念。除此之外, 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各有差异, 努力的程度也不一样, 如果只从一次考试成绩就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就会有失全面和客观。目前高校数学成绩的最终评定不仅包括期末成绩, 也包括平时的学习表现, 但平时的成绩通常为作业和考勤的分值, 因此这种综合评价方式仍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 无法真正让学生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对策和途径

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 影响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析了几点提高质量的对策:

(一) 改善教学方法

一方面, 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愉悦的课堂情景, 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学数学教师应该从第一堂课开始, 就应该改善课堂局面, 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介绍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数学的实用性, 以及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耐心引导, 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增强其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另一方面,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与应用。大学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演绎结构, 知识点之间是有所联系的, 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比较、归纳等方法, 进一步深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比如学习过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后, 再进行二元函数极限、微分的学习时, 可以利用类比的思维方法, 将之前所学过的一元函数的极限、微分概念拓展到二元函数中去, 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让其更容易接受。

(二) 调整考核模式和评价模式

一方面, 建立过程性评价的数学课程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 侧重于评价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表现进行及时的监测, 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的反馈。在阶段性测验、课外作业以及数学建模实验等环节中都可以展开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 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在实践中探索, 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 建立面向学生的多维度分层教学评价模式。每个学生的数学基本水平和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各不相同, 因此需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课程考核指标进行相应的设计。例如, 针对数学基本水平较高的学生, 可以对其进行数学竞赛类综合课程的辅导;针对水平一般的学生, 应该考虑到其所学专业的要求, 将重点放在数学的应用性教学上;针对水平较低的学生, 主要是强调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结束语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 大学教育朝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道路发展。面对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现状,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水平, 改善教学方法, 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 利用各种手段, 灵活地地设计并组织数学教学, 从多个方面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邓利华, 尚海锋.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3, (1) :9.

[2]聂力.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现状及提高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 16 (6) :122-124.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4篇

摘 要: 教学督导是高校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一种监督机制。但每个高校的培养目的有所不同,因而教和学的质量指标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之一的教学督导运行模式应因校而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学督导工作应不断创新运行模式,采用不同督导手段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提高教学督导工作绩效,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需要。

关键词: 教学督导 创新 教学质量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加,高等学校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教学督导工作应运而生。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近20多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对保障和稳定高校1999年扩招以来的教学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然而,现在很多高校在教学督导方面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督导模式和方法,随着时代进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因此,原有教学督导方法已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讨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创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

一、高校现有教学督导模式

现在各高校教学督导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基本由学校领导下的校级督导组和各二级学院的督导组成的督导体系,制定一系列督导制度,其督导对象和主体都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主要体现的是督“教”,功能是针对教师的五个方面[2]:(1)服务功能,(2)督促检查功能,(3)引导或指导功能,(4)激励、鞭策功能,(5)信息传递功能。现在高校督导的基本做法是: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随堂听课、课程试卷检查、期中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等常规教学环节检查[3]。其实,更普遍的做法是随堂听课,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到课堂和实验室听课观摩,按照学校制定的听课表的要求,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堂秩序等方面进行评估,听课后,督导组成员或相关教研室老师一起讨论,然后,通过督导组长或教研室主任将讨论结果、相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但授课教师有没有认真采纳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很多高校在督导方式方法方面尽量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因为督导与被督导都是同院系的同事,专业相同或相近,都很熟悉,督导组的人不好意思当面说同行之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此,督导组采取的办法是督导与被督导在人际情感、工作空间、学科专业上保持零距离[4],使提出的问题不但专业、中肯,而且督导人员和教师以一家人的身份在一起,以聊天形式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渴望被承认和肯定、被人尊重的心理,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使教师自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内心接受督导组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督导模式对教学质量提高是否有效,一线教师对督导模式是否满意呢?研究显示[5],很多教师对现行这种督导的作用不完全了解,只是部分知道。也有调查表明[6],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没有促进作用。

二、突破现有思维,创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督导模式

1.提高认识,突破传统思维。

从现在高校督导模式看,不管各高校采用什么样的督导模式和创新,都把督导对象指向教师,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督导手段上都揪住教师不放,几乎忘记另一个对象,教学督导,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过程,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学督导必须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进行督导。然而,可以发现高校现在的督导只顾督导教师的“教”,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好坏只与教师有关,与学生毫无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创新督导模式,要真正通过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对教学督导的认识,必须在教学督导思维上进行突破,即必须认识到,教学督导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督导的综合过程,而不像现在意识到的只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单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督导的能动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方聯动,才能真正使教学督导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创新督导模式。

现在高校教学督导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督导,事实是即使教师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学生就是不听,甚至不去上课,最后,成绩和质量都无法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强调对教师的“教”进行督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进行督导。

首先,高校教学督导组要弄清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公司或企业上岗,不需要另外做相关培训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应用型人才不光有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有高水平,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更高,这样才能更受社会喜欢,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有社会担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其次,将学生的行为纳入督导范围。教学督导组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建立督导模式时,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也就是说,不光督导教师的制度和建立督导教师的模式,还要平行地制定督导学生的制度和建立相应的督导模式或方法,因此,要对不同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督导制度和模式,要把学生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纳入督导范围,比如,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上课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对人际关系正确相处重要性的认识等。

最后,建立新型教学督导模式,创新督导手段,改进督导方法。既然把学生纳入督导范围,那么督导组不能只督导教师“教”的行为,还要督导学生“学”的行为,这样才能使良好的“教”最大限度转为学生“学”的成果。因此,可以采用如下督导模式:

(1)建立学生协督员。即可在每个班选定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督导组的协助督导员和联系人,督导组可将督导学生的“学”行为制度发给协督员,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进行督导,就督导中看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给学校或二级学院督导组,然后,督导组可对“学”行为不好的学生进行面谈,或召开相关会议,敦促学生改进“学”的行为,并建立跟踪落实制度,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学”的行为。

(2)随堂听课,督导教师“教”的同时,督导组人员可同时对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督导,点学生人数,看学生到课怎么样;听学生回答问题,看学生说得怎么样;看学生上课时,听得怎么样;查学生作业本,看学生做得怎么样。并对“学”的行为不正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教学质量不光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

总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教”和“学”高度统一,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昌德.论高校教学督导的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8,7:204-207.

[2]许桂娟,王凯锋.创新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绩效[J].税务与经济,2008,2:109-112.

[3]白解红,袁俏.创新教学督导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活力[J].2014,4:70-76.

[4]侯锐.高校院级教学督导工作的若干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7-70.

[5]姚相全,周东明.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66-69.

[6]张勤.普通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联盟问题探讨——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58-161.

改善教学质量现状的实施对策 第5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言稿

次丘镇高庄小学:郭华

各位领导、老师们: 要改善上述制约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要加快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建立留住优秀教师资源的有效机制、多方筹资加大教育投入等;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学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口,解决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我认为应该重点抓好“一个完善、二个加强、三个重视”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应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巡课制度》、《考勤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并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

2.两个加强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因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效率。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掌握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熟读教材,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安排学生学习,并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参与学习,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还要提高40分钟质量关。一是抓教学过程。各学校的负责人要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课堂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抓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写好教案、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2)加强新教材培训。

现在基层农村学校的教师,拿到新教材后,不知从何入手。为此,要求县教研室和乡镇教研组,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知识点和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使教师们及时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掌握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3、三个重视:即“一活动、二管理、三检查”。

(1)重视教研活动

建议中心校领导和教研员应分片、分校负责,经常深入基层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或邀请本县名师送教下乡,进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区域间、校际间和班级间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平台,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中心校领导和教研员应经常下乡,督促教学常规工作。各小学都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监控制度,是教师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

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不劳而获的工作现象。二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各学校都应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师德责任追究制”,按照“领导当楷模、教师树形象”的原则在教师中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群体”,发展团队精神,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合格校长等深入开展师德大讨论,并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十不准》等要求,紧密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师德师风和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活动,切实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维护教师利益。

(3)重视“检查”

各学校教研组和学科组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加强教学常规检查。一查开学情况。新学期开学时,应检查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秩序、学校开学情况等,汇总信息,掌握情况,并报学校领导。二查教学工作。每学期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填写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同时,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教师的课都要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

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三查考风考纪。加强对学校考风考纪的监督检查,严格试卷的保密制度,每学期期末的考试,校领导应组织相关人员到各校点进行巡考,就各学校的考试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杜绝泄密、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统考成绩的含金量,公平公正地考核教师教绩,防止出现平时教书马马虎虎,统考作弊一鸣惊人现象的出现,保护教学认真,为人诚实的老师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第6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第一,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或课题)、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等。第二,认真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要求教师每单元不少于1 篇教学后记。提倡上课前编写导学案。第三、提前一周备课,严禁电子版备课。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第一,教师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带齐教案等所需物品,预备铃响及时到达教室门口,准时上课。第二,关心爱护学生,充分调动生学习的兴趣。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有效开展小组

互助学习活动,灵活运用教法。第四,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3、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第一,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第二,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第三,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第四,严防学生抄写作业。

4、认真进行考核。

单元测试由各年级按单元进度进行,期中阶段,学校统一进行期中考试,并作出期中质量分析。期末阶段,按上级要求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实绩依据。各类考试都要求教师认真评卷,及时发回,认真进行讲评,并做好质量分析和查缺补漏工作。要认真督促学生订正试卷,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加强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我校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1、坚持听课制度。到班随堂听课,是发现自身问题,促进教改,方便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行政和教导处要随时到班听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每学年须听课15节以上,主管领导按区教委要求执行。

2、坚持教学巡导制度。学校行政领导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所有年级教学工作进行巡视和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1)每学月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 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2)每次检查要有相互交流,点评到位,相互提高。(3)教导处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导处将经常性组织开展过程性评价活动,如评上课、评备课、评作业批改……评出等级并在绩效考核中兑现。

4、坚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导处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安排,并及时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找问题,添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要立足岗位练兵,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可以是教育教学理念、课题研究交流、基本功培训等,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

(2)、建立健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制度。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竞赛评比和观摩活动,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修不仅在制度上给

予保障,在经费上还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邀请外校名师、专家来本校指导。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在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学校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为新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3)建立教师读写制度。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所有教师每期都必须阅读一份有关的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以便于在集中学习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进行反思讨论。鼓励教师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

四、重视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指导家长正确认识、教育自己的子女,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陈家小学教务处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7篇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大学生英语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主要因素,思考其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提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作 者:雷斌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9 25(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教学质量   对策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管理质量,管理改进

一、高校管理质量及效益研究的现实意义

质量和效益是高校管理发展中的生命线, 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应是高校永恒的价值追求。因此,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 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管理实践创新, 提高学校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

1. 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和效益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需要。

高校管理质量和效益是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潘懋元提出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 即在高等教育的外部,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地理等因素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 即在高等教育内部, 师生之间、领导干部和教师之间、各部门之间等相互作用的规律。由此延伸出高等教育外部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年, 高等教育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违反了这些规律有关。目前,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迫切需要树立遵循教育规律、转变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 通过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和效益, 切实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 提高效率。

2. 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和效益是提升内涵建设的切实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调, 提高质量效益、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其关于高等教育的总体思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强调要坚持以推进高校内涵建设为重心, 走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 质量工作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在总结中传承, 在传承中变革, 在变革中转型, 推动质量发展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由外延向内涵延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冷静分析制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素, 及时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强调“效益”, 以效益促质量, 以效益保质量 (1) 。

二、高校管理现状

1. 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人员工作应体现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但在当前高校部分职能部门管理中, 还存在着以“方便管理”为本, 对师生的关注相对较弱, 事的地位超过人, 事的重要性取代了人, 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等现象。这是造成高校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于校内其他改革的重要原因。

2. 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首先,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高校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在高校的内部权力运行机制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长期没有摆正, 行政和学术的管理有待进一步理顺。其次, 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热点和趋势的过程中, 学校与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权利让渡范围界限等有待进一步理顺。

3.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 轻管理”的思想,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中, 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进修和提高上较之专业教师还缺乏有力措施, 管理队伍整体专业素质长期不能得到提高, 影响管理质量。

4.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一方面各部门内部都已基本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定期考评制度, 但排资论辈、轮流坐庄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常有业务协调往来, 但实际评价中却缺乏沟通联系, 没有相对应的部门互评制度。

三、提高高校管理质量和效益的途径及方法

1. 树立一个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又是高校管理创新的根本依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就要首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 加强民主管理, 强调把教师作为高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人才资源。高校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 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在工作程序上不是一个由上到下的控制系统, 而是集中集体智慧研究制定学校发展目标, 然后鼓励教职工根据目标对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并自觉自主工作的过程, 因此强调团队合作和人人参与, 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学校管理方面, 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把服务学生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2. 明确一个目标, 明确内涵式发展的管理目标。

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内涵建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外延扩张和内涵建设有不同的要求。有长远的规划、长期的投入、长久的目标, 特别是要建立维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建立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并使之逐步上升到组织文化的境界, 这就是内涵建设。这样就不会因为管理或决策层人事的更迭、政策的局部调整、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发展的停滞。

3. 夯实一个基础, 理顺行政和学术的管理体制。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高校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 相辅相成, 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目标。本质上说, 高校属于学术机构, 它的主要活动领域是与学术相关的, 因此, 高校管理要体现“学术管理”特色。

开展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改造, 采取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和行政系统四位一体的管理办法, 形成“党委领导、校长治政、教授治学”的管理运行模式, 尽可能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结合, 共同决策, 相互补充, 相互监督, 保证学术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力, 保证学校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健康发展。

4. 落实一个保障, 提高各层级的管理执行力。

在高校中,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有自己对应的岗位, 管理者要扮演好与自己岗位职责相吻合的角色, 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因此, 要想提高管理执行力, 高校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都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并按角色的要求做事, 高效执行。目标的实现相对于高层管理者定位于“做正确的事”, 相对于中层管理者应定位于“把事做正确”, 相对于基层管理者应定位于“把正确事做好”。

高层管理者的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是管理执行力建设的起点。中层管理者的执行能力是管理执行力建设的中坚力量。基层管理者的执行能力是管理执行力建设的基石。在三者关系中, 学校中层是决策与执行兼而有之, 所以既应做好决策者, 又应当好执行者。倘若中层的作用发挥得好, 则是高层联系基层的桥梁, 反之就是横在两者之间的一堵墙。

5. 用好一个杠杆, 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管理激励职能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动力源。其基本环节是:

明确评价目的——选定评价范围和对象——确定评价标准——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收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结果。

高校在进行管理质量评价的时候, 要把握三大原则:

(1) 全员评价。全员参与评价是指全体师生都要树立质量意识, 并且承担相关的质量责任。管理质量评价应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题作用, 努力构建一个“教师自评、学生助评、同行互评、领导督评”的评价体系, 使管理评价切实起到“改进理念、促进服务、完善管理、保障质量”的作用。

(2) 全过程评价。学校应该摒弃只从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 应该把管理质量评价看作是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评价应贯穿于整个管理、服务的始终, 把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紧密结合。

(3) 全方面评价。管理质量评价应关注各职能部门的全面发展, 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 包括服务水平、管理效能等, 从整体上保证学校的管理质量。

上述五大措施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其中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是前提, 内涵式发展是核心, 理顺学术、行政关系、推动执行力建设是基础,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 要有与时俱进, 敢为人先的精神, 不断开阔视野,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在坚持原则, 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 以“以人为本”为基础, 发扬灵活的团队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总之, 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益,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多方协调, 多管齐下, 不断探索和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9篇

关键词:中专学校 数学课堂教学 质量 有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63-01

中专学生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都是在中考中因为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就读中专学校的,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再加上目前部分中专数学教师没有能从中专学生的实际出发授课,授课内容过于抽象,使得本来就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越来越讨厌数学课。这些种种原因都是导致当前中专数学课教学质量不高,有效性不强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讲,目前非常有必要仔细分析影响到中专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因素,尤其是要重点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来提高中专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1 影响到中专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因素审视

1.1 从被教育者的角度看

中专学生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都是在中考中因为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就读中专学校的,他们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时间久了,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中专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1.2 从教育者来看

目前,部分中专数学教师没有能从中专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出发授课,授课内容过于抽象。并且还有部分数学教师只是将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当成目标,甚至有的学校所有的数学老师都是用的同一个教案授课,如此以来,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是可想而知的。另外,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基本都是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教学,强调的是死记硬背,没有能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授课,没有能将数学学习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这必然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感觉数学是抽象的,是远离自己的,时间久了厌学情绪就会滋生,最终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2 提高中专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1 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

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缺乏信心,存在抗拒心理,是不可能学习好数学的,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关心学生,和学生多谈话接触,积极构建起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去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和优势,并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耐心讲解,千万不可以用不耐烦的语调,要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慢慢使得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動性会慢慢被激发出来。

2.2 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因为目标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同时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做好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正确的数学思维。其次,教师必须要转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新思想。其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多使用启发、点拨及引导等教学方法和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专学校的数学质量和有效性。

2.3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问题的设计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问题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要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数学的课堂结构一般要包括复习、引入、传授、深化及反馈小结等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环环紧扣和层层入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学会如何来处理教学内容,学生能学会如何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全面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次,数学教师还必须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来授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不是教师自己设计问题和自己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融入到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动脑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4 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得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感觉枯燥无味,学习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从中专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出发来设计和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要认识到如果只靠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好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其次,当前的中专数学教学必须要走出过去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在明晰中专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及讨论式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再次,要根据情况降低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都能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最终实现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目的。

2.5 中专数学教学同学生的专业及生活实际相结合

将中专数学教学同学生的专业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因为数学是一门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中专学校又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所以要将中专数学教学同学生的专业结合,为他们将来步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其次,还要尽力将数学教学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是看得见的,彻底改变传统的“数学与生活脱离”和“学数学没有用”观点。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海.如何提高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9):76.

[2]郭丽佳.如何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132.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0篇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大学生英语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主要因素,思考其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提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作 者:雷斌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年,卷(期):200925(6)分类号:H319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教学质量 对策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1篇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影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着手,对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内容构成和教学管理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作 者:王际峰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江苏,淮安,2232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7) 分类号: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   制约因素   对策  

浅论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2篇

党校教育是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通过集训轮训服务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使干部能更好地做好党的中心工作。各县的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培训。县级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本县科级以下级别干部,为干部的健康成长服务,各县级党校都在做培训干部的工作,但由于受经费、设施、师资、领导重视等方面的影响,培训干部的规模和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提高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水平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经费不足。有的党校的干部培训经费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没有向党校拨付培训经费,党校采取向培训对象收取较高培训费的办法来弥补经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训对象到党校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的党校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制约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备,据了解,有的党校还有专科文凭的教师,文凭偏低;有的教师是刚从中学或职业学校调来的,对干部教育不熟悉;部分党校没有硕士学历的教师;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胜任党校干部培训的工作任务。二是进取意识不足。部分教师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不够深,到基层调研少,讲课不能做到充分联系县的发展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县级党校教师平时授课任务不多,教师获取有价值教学信息的主动性受到影响。三是教学理较念落后。县级党校的教学大多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应用较少,组织学员 1

外出参观学习较少,使党校教师在接受新鲜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受到限制,进一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四是骨干教师偏少,没有能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所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领导重视不够。部分县级党委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协调不够,难以形成积极浓厚的干部培训氛围,不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面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组织者的工作热情,容易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干部培训质量有待加强。各县党委对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质量要求不够具体,导致有的党校干部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培训水平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当前县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培训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不断向前进。

(一)、争取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干部培训经费,确保干部培训经费的落实,力争县政府把党校干部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完善教学设施、学员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硬件设施能满足现代干部培训的需求,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抓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培训理念、内容、方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建设、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1、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采取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形式,加大 2

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学习研讨班、教研活动和教学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当前的理论动态和社会热点,获取充分的教学信息和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教师的知识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实践锻炼。制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规划和计划,通过让党校教师轮岗锻炼、挂职锻炼等形式,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增强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努力适应多学科教学,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员解决现实问题。

3、严格业务考核。通过强化考核,增强教师的工作主动性,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科研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4、及时充实师资队伍。根据教师队伍编制变化情况,及时充实思想觉悟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热心党校教育事业的优秀专业人才进入党校教师队伍,保持师资队伍的整体稳定。

5、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实施远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研究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大力提倡案例教学,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定期举行观摩课活动,推广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加强领导,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1、争取县委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县委的重视是做好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基础。县级党委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重点抓好党校的办学方向、学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从各方面支持党校工作。加强对干部培 3

训工作的指导协调,保障党校干部培训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3篇

1.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制度不完善

学校作为管理制度的制定层, 充分体现出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 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对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起着监督和激励作用。 首先, 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的结果影响到教师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故此, 如果评价结果不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激励教学, 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目前, 高等院校都采用领导评价、教师自评、学生网络评价和座谈评教的方法。 但是, 在这一过程中, 仍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存在。 其次, 学生的学业评价制度。 各大院校采用的是平时表现成绩和最终试卷笔试成绩结合的方式, 但是笔试成绩仍占主要部分。 这种学业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 考试抱佛脚, 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现象。

2.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偏差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督促者,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仍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虽然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犹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 但是在有的课堂中,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 不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消化知识的时间, 也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 结果导致教师觉得上课吃力, 学生头脑疲惫, 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二, 有些老师知识层次落后, 不能够与时俱进, 专业课知识单一, 基础课知识不够广博, 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教学语言枯燥、内容刻板、教学组织形式单调、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 第三, 目前为了加强学院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为每一个班级都配备多媒体, 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但是, 多媒体的使用情况仍令人担忧。

3.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 大学生主体为“90后”, 他们具有与其他时代学生所没有的特征, 例如独立而又狂傲, 成熟而又盲目, 理性而又冲动。 这些特征均表现在了课堂行为中, 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

首先, 听课问题。 由于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人人都有, 导致学生课堂听讲不认真, 出现玩手机游戏、刷微博等现象, 从而课堂的参与度不够, 老师提出问题, 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所回应。其次, 上课出勤问题。 学生坐在教室未必是“人到心到”, 有的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 有严重“隐形逃课”的状况。 再次, 学生之间存在诚信问题。 在做平时作业时, 有些学生直接从网上复制;在考试时, 学生投机取巧, 出现考试作弊等。

二、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1.逐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考评反馈机制

我们要逐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考评反馈机制, 突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督和对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强化, 对教学中敷衍应付、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反应不强烈的教师, 应及时指出不足, 给予一定的培训和引导, 督促他们深刻反思, 提出改进意见。 此外, 应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更加注重过程考核。

2.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高校师资普遍存在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高校现存的聘任终身制, 实际上是一种固化、片面化的体制, 是一种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的制度, 不利于调动和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高校教学的良性循环, 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直接影响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的整个过程。 因此, 大学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的教学管理亟待建立一支科学合理、 战斗力强的师资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智囊保障和智力支撑。 教师的聘任制是一种较为科学与规范的用人制度, 作为大学负责师资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落实以聘任制为主体的教师管理和聘用体制, 有效规避和打破职务与职称终身制, 创造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竞争环境, 形成更加合理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而建立充满活力和效率的高校教师队伍。 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 着力培养“专长型”、“双师型”、“技能型”教师, 特别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以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促进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 突出教授群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支撑和引导作用, 着力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之一, 多措并举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严格学生课堂行为管理、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度

所谓“教不严, 师之惰”。 只有严格要求的教师才能带出自律的学生。 首先, 严格监督学生课堂行为, 通过平时作业的批改检查学生学业问题, 通过对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奖励激励学生勇于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例如及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做笔记,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延长知识在头脑中长时记忆。 其次, 每周开展班级主题班会,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对于班级内班干部的建设也要切实加强, 只有班干部起到优秀模范榜样作用, 才能形成班级凝聚力。 再次, 经过与学生的多次交谈, 发现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认真听课, 是因为大学的知识和中学的知识不同。 中学知识针对性强, 大学知识宽泛, 学生学习缺乏目标, 往往不知道自己学习这些知识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作用, 这种现象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尤为严重。 故此, 学校应根据专业实际状况开设专业导论课程, 系统地向学生讲述本专业的发展及各个板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彦彬.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提升若干对策与建议[J].未来英才, 2014 (4) .

教学质量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14篇

【关键词】学习现状 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4-02

一、中职学校学习现状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很多学生来中职学校就读,都是被逼无奈,迫于父母的压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不明白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学会计专业,不知不觉荒废专业。

2.缺乏学习兴趣

大部分中职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水平偏低,接受能力不强,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拒绝课堂管理,找各种理由请假,逃学,厌学,迷恋网络。

3.希望早点就业,但对就业信心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用人单位培养一线就业技术工人。学校和本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十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渴望早就业,但学生对自己不自信,担心自己不能承担复杂的工作任务,担心自己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1.全面了解学生。

近几年来,各中专学校 纷纷扩大了招生规模,招生专业多,学生构成复杂。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它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教学作个铺垫。

2.培养学生学习会计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情”与”趣”的结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从好的心理状态入手,积极调动学生能动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好坏是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实践证明,教师只有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综合考虑教学的有关因素,选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

三、学好基础会计行之有效的方法。

1.“启发诱导”法。

“启发诱导”是对学生进行疏导,以有目的,有次序,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和诣融洽的氛围中,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循序渐进,从而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比如在讲借贷记账法中的会计分录编制时,先让学生回顾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性质,增减方向,然后再讲编制会计分录的三个编制步骤。例如:向大华工厂购买原材料2600元,款未付。

第一,分析涉及的账户:资产内的原材料增加,负债内的应付账款增加。

第二,分析涉及账户的增减方向:原材料的增加在借方,应付账款的增加在贷方,验证了有借必有贷。

第三,确定登记的金额,借贷双方均为2600,验证借贷金额必相等。

最后书写格式:上借下贷,先借后贷;借贷二字错格填写;金额不写单位。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它主要是利用实物,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如在讲授错账更正方法时,每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步骤,教材上讲了很多,,如果逐一念给学生,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并且很容易混淆。而这内容如果采用幻灯片PPT课件方式进行演示教学,边放演示课件,边逐项讲解错账更正方法,学生感觉既直观又形象,很容易弄明白。如在结账划线时就可以采用声音效果,把结账划红线的地方设置成惊叫,警笛,鼓声等特殊的声音,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学生注意结账前的工作是否都已处理,是否具备结账的条件。如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课件中,添加”动作按钮”将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联结起来,让学生直观感受记账凭证的填制依据,并为审核记账凭证的正确性提供原始资料,利用“动作按钮”将记账凭证与账簿联结起来,让学生体会登记账簿的依据及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等。

3.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会计对他们是非常陌生的,为了解决理论与感性认识脱节的矛盾,要求教师在讲授书本知识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运用科学解决实际。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可模拟一个企业的实例,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办法。只有在教学中注重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清; “启发诱导”教学在“借贷记账法”中的运用;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08期

上一篇:课外读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下一篇:新团教育简报第二期(开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