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2024-05-22

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精选8篇)

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第1篇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新河小学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大力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积极倡议全校师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将实施方案计划如下

二、目的要求

1.读书明理。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应当进入文学化的境界,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7.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中心小学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具体措施

(一)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

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必读古诗6首:《咏鹅》、《春晓》、《登鹳鹊楼》、《悯农》、《静夜思》、《赋得古草原送别》。

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必读古诗9首:《梅花》、《惠崇春江晚景》、《夏日绝句》、《江南(江南可采莲)》、《悯农》、《古朗月行》、《寻隐者不遇》、《江山渔者》、《江雪》。

三年级:诵读《百家姓》、必读古诗12首。《相思》、《秋浦歌》、《绝句(迟日江山丽)》、《七步诗》、《蚕妇》、《元日》、《敕勒歌》、《风》、《咏华山》、《鸟鸣涧》、《游子吟》、《泊船瓜洲》

四年级:诵读《千字文》、必读古诗18首。《凉州词王之涣》、《登幽州台歌》、《清明》、《春夜喜雨》、《小儿垂钓》、《凉州词(王翰)》、《送元二使西安》、《陶者》、《夜月》、《竹枝词》、《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咏柳》、《小池》、《春日》、《乡村四月》、《独坐敬亭山》、《村居》、《乐游园》、五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必读古诗22首。《山行》、《别董大》、《江南逢李龟年》、《江畔独步寻花》、《滁州西涧》、《宿建德江》、《枫桥夜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塞》、《冬夜读书示子聿》、《回乡偶书》、《题西林壁》、《江南春》、《忆江南》、《望庐山瀑布》、《游园不值》、《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风雪宿芙蓉山主人》、《乌衣巷》、《大林寺桃花》、《秋夕》、《春雪》

六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必读古诗27首。《夜雨寄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天门山》、《四时田园杂兴》、《望洞庭》、《示儿》、《题临安邸》、《赠汪伦》、《题都城南庄》、《咏田家》、《赤壁》、《泊秦淮》、《社日》、《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峨眉山月歌》、《别董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竹石》、《所见》、《宿新市徐公店》、《春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二)时间

1.从2016年11月21日起,全校师生要形成吟诵经典名著的氛围。师生同读、同背,教学相长。

2.课前5分钟时间诵读。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诵读,回家做完作业后,机动时间各班主任灵活安排,全校师生天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4.星期一、三、五早读前20分钟读中华经典;星期二、四早读前20分钟读古诗(一、二年级诵读时间为15分钟,三至六年级诵读时间为20分钟),分时间段(把早读分为两个时间段,前段为20分钟,后段为20分钟)。

5.中午上课前30分钟改为写字课,练习书法。

(三)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了相应的资料并提倡学生准备专用本手抄口诵,随身携带,达到最佳效果。

1.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本班每周的诵读组织与检查工作。2.将古诗和中华经典按本学期的教学时间分段学习,分段背诵。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检查制度。

4.其他任课教师也必须协助语文老师检查背诵情况。

(四)、措施

学生诵记的诗文,也许会忘,但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候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2.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保证平均每天3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坐班时间、语文课的3—5分钟外,还应提倡课后诵读。

4.建议各班墙报栏专门开辟“古诗文园地”,报道本班诵读情况。

5.给家长印发通知(或电话联系),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6.本学期学校计划举办一次全校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

7.学校领导对各班诵读情况进行每天跟踪检查,形式不定。全体师生都要积极参与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去,形成人人参与,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2.方法

(1)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功能,倡导诵读热情。可以安排各班级优秀学生通过广播轮流诵读。

(2)“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3)“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4)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各班自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每日在校读15—2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指导背诵。(6)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7)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班级从语文早自习中抽出15分钟左右时间集中诵读教师循序安排的内容。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提倡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阵地,积极营造浓厚的古诗文诵读氛围。

五、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经典诵读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弹性评价”方式。

1、每周评价(1)、正常评价:评价的范围是上周的背诵内容。评价时间最好在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2)、特殊评价:凡通不过组长检测者,由老师特殊处理。(在一般状况下,念过一百遍而不能熟背的人极少)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百分。

2、每月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进行达标和定级评价。学校规定背诵内容为必背内容,应把此成绩注明在学生成长记录单上,每月通知家长一次。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鼓励学生跳级考评。

六、活动步骤

诵读活动按照“前期策划——中期推行——后期评比”三个阶段运行。

筹划阶段(2016年11月21日-22日):教研组制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并发布通知;各级各班进行宣传发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确定经典诵读的整体目标和构想,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明确诵读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与具体举措。推行阶段(2016年11月21日-12月1日):利用每天早读和中午坐班的时间将学习内容分时间段抄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读熟、背诵。积极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在班内平时诵读的基础上,利用年级之间、班与班举办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达到熏陶情感、积淀文化之目的。

评比(活动展示)阶段(2017年元旦左右):全校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新河小学 2016年11月

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第2篇

个人朗诵比赛成绩

低年级组

第一名 二年级一班 赵伟霖

第二名 一年级二班 栾佳琪

中年级组

第一名 四年级一班 王莹

第二名 四年级二班 王杰武

高年级组

第一名 五年级二班 栾晓晖

第二名 六年级二班 邵岩

晓组合比赛成绩

低年级组

第一名 二年级一班

第二名 一年级二班

中年级组

第一名 四年级二班

第二名 四年级一班

高年级组

第一名 六年级一班

第二名 五年级一班

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第3篇

问题1:内容形式单一,诵读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不少老师在给学生选择背诵内容时,贪图省事方便,只着眼于操作简单方便,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接受能力,或者从一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每天一首古诗,或者每天一首儿歌,或者每天一句《弟子规》《道德经》,从形式上说,也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几遍,背给组长听,然后就算完事。这样的诵读只会让学生心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见“读”就怕的心理。这样的诵读不要也罢。

问题2:简单效仿他人,缺乏诵读热情的长效激励

也有一些老师,内容上采取拿来主义,把其他老师搜集整理的内容给自己的学生进行诵读,却没有注重诵读过程中的激励手段。或许刚开始,学生会因为内容的新奇有趣或形式的变化多样而让自己的诵读热情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我们知道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的坚持更多要靠外部力量的激发,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即使诵读内容很丰富,如果得不到老师、家长或同伴的关注和肯定,学生的诵读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问题3:诵读时间不足,严重影响诵读质量

当然还有一些老师在诵读方面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主要表现在老师放不下一本语文书,更放不下两本练习册,整天钻在作业堆里,批改、讲解、订正,于是诵读时间一再得不到保证,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典诵读的质量。

面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给缓坡上升的经典诵读增加新的砝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热情,以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笔者在实践中进行思考总结,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和突破:

砝码一:创新整合,丰富诵读内容和形式,延长学生诵读“保鲜期”

笔者认为,内容和形式是经典诵读中的最重要两部分内容,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离不开内容,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诵读的内容和形式都丰富起来,那么学生诵读的热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激发。

1.配乐诵读,吟唱乐无穷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说白了就是一部歌词总集,它按照音乐的不同类型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可惜我们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到如今,许许多多古代流传的曲谱早已失传,只剩下那些优美的文字在纸上沉寂。如何在古典与新曲中架起一座桥梁呢?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的江映晖老师就想到了新曲装古诗的妙招。所谓新曲装古诗,就是用当今比较流行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曲调,然后配上内容与节奏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古诗唱出来。其实古诗新编曲有不少,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这些诗词配上乐曲后,学生唱着唱着就不知不觉把这些经典诗词背出来了,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学生喜唱、乐唱。

2.划分主题,闯关乐无穷

一学期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般要横跨四个多月,我们不妨把整个一学期要诵读的内容划分成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的诵读内容用一段时间

来进行诵读,并同时策划好闯关活动,如果在规定的时段内把这一主题的诵读内容都能熟读成诵了,那么就能顺利进入到下一关。

3.周周展示,表演乐无穷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把所积累的经典诗词在同伴面前进行展示,得到同伴的赞扬,也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良好举措。

所以我把每周五中午的午读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展示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自选,可以是一个人单独展示,也可以是两人合作,当然还可以是小组齐上阵。我把全班50个学生分成10组,每组5个人,在开学初就安排好展示的顺序,每节课由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展示的时间不规定,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展示,就是有10个展示节目,如果是自己分组进行合作表演的,那么展示节目数量就不一定,总之,要在这个时间段内保证每个人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说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让诵读展示更具有艺术性,他们有时会配着快板来一段晨读对韵,有时会配着音乐来一段抒情诗朗诵,有两人轮读,也有一小组学生一起上台,进行诵读接力……在一阵阵掌声中,学生的诵读热情在一次又一次展示活动中得到激发。

4.模仿迁移,创作乐无穷

经典诵读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诵诵、读读,但是如果整天诵诵、读读,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我们把诵读跟创作结合起来,学生的新鲜感又会再度被唤起。上学期,我在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读到梁小斌写的《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我在里面甜甜地睡觉。/门口还拴着两只小羊羔,/像我写作业那样认真地吃青草。/星期天白云慢慢地飘,/我不用上学,/所以也不用奔跑。/太阳照耀着牛奶和蛋糕,/我对甜的早点有点腻了。/当我爸爸训我的时候,/我就希望客人快点来到。/爸爸对客人一点也不凶,/永远忘不了他的微笑。/我躲在像蛋糕一样的房间,/想了很多,/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领着学生读过几遍之后,我灵光一闪,幻想是孩子的天性,或许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那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地方。何不让学生模仿这首诗,也来幻想一下自己的房间呢?其实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之后,对诗一样的语言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让他们进行模仿,难度不是很高。此作业一布置下去,大多数学生都欣然接受,开始自己的创作。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真是养眼。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自己想象中的房间: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小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门上挂着我漂亮的照片/我在里面甜甜地微笑/粉嫩粉嫩的那是我的小床/米色的书桌像一位绅士/悠闲地靠在墙上……/上面放着精致的小台灯/和那有趣的魔方/哦,对了,/还有我那可爱的小流氓兔/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纵观整首诗,无论是诗的结构还是诗的语言,都是那么老道,那么有味儿,一点儿也不比诗人写得差呢!模仿迁移,将诵读跟创作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真乃一举两得!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保鲜期,诵读也是如此。在保鲜期内,做事的效率总是比较高。如果我们能多想办法,尽量延长诵读的保鲜期,未必不是提高诵读效果的良策。

砝码二:多管齐下,注重诵读的有效激励,活跃学生诵读进行时

有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还远远不够,学生的诵读热情还必须靠外部力量的推动,这个外部力量来自哪里?当然不外乎学生群体、教师、家长了。所以作为老师,经典诵读的组织者就有必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能坚持每日诵读的热情因素。

1.教师舍得表扬,让自信常伴学生

教师的表扬只是嘴巴动一动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口水,虽然老师只需嘴巴那么一动,但是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听一听的事情了。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自己看到的好的情况及时在班内进行表扬。当然除了口头表扬,老师还可以进行书面表扬,可以在学生的诵读本上,根据学生背诵的时间、流利程度给学生画上相应的一些激励符号,如一颗星、一个笑脸、一个苹果、一颗蝴蝶星,每种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如一颗星表示已经背出来了,笑脸表示老师听了学生熟练的背诵心情不错,蝴蝶星说明背得非常熟练。更多的时候,可以同时给学生画上几种符号,别看这区区小符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我常常看见学生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数啊,比啊,有时候为了得到老师的一颗蝴蝶星,就会在下面反复诵读,直到熟练了再上来背给老师听。

2.取得家长支持,让诵读滴水不漏

家长的支持也是保证经典诵读能成功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让学生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一些活动;二是如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老师能少费不少心思。在我们班上,不要求人人都参与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原因当然有很多,主要是不想让经典诵读这样一件美差成为一部分学生痛苦的负担,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开学之初我会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跟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说明我们将要在全班开展的这个活动,以及参与这个活动的好处。然后在班上找时间进行动员,并请学生把《告家长书》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决定是否参加这个活动。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就在回执上郑重地签上家长和孩子的姓名。一旦签上大名的,就是家长和学生都要尽力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负责给学生提供、布置诵读的内容,学生负责按老师要求进行经典诵读,家长要负责经常过问或者督促。家长要经常根据自己的过问和督促情况,给予孩子一定的评价,或表扬,或鼓励,或提醒。如此一来,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感觉到老师或是家长也非常关心诵读活动,从而自然地把它看成是自己学习中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习惯一旦养成,一切都会越走越顺。

砝码三:争分夺秒,给予诵读的时间保证,避免诵读进入厌倦期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的话,诵读的时间就很难从繁杂的作业堆里挤出来。如何找出恰当的时间段,又不至于过重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呢?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不妨把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进行时段的划分,每个时段再进行争分夺秒的利用,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也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1.早间晨读,15分钟效果佳

早晨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一般可以在当天就把要诵读的内容布置在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学生一进教室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诵读。一般来说,连续读15分钟,无论是诗词还是优美片段,都能大致背出来,即使背不出的,也能做到读得比较流利。自己计算好时间,15分钟后,就可以读其他内容。

2.课间赛读,课余活动更丰富

一天当中,仅仅靠晨间15分钟的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再利用零星时间进行诵读呢?课间10分钟,是个很好的机会。当然不是剥夺学生课间的休息时间,而是让学生在休息或活动时,安排学生进行赛读活动。如几个好友聚在走廊上,休息闲聊之余,抽一点时间出来,进行一场小小的诵读比赛,看看谁在晨间15分钟时间里记得最多、最牢。这样的赛读有一个好处,手里不必捧书,就是大家凭着记忆来比,如背不出,就结束,然后听其他人背,最后看谁背得多。第一个课间来一次,第二个课间再来一次,几个课间背下来、听下来,大多数学生可能就牢牢记住了大部分诵读的内容。这样的微型赛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更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

3.午间默读,静思默想再巩固

经过了早间15分钟的初读,又经历了几个课间的尝试背诵,那么如果再利用午间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静思默想的话,学生对经典诗词篇的诵读在理解和记忆上就会有新的突破。每个午间阅读时间前5分钟,老师一声令下,开始静思默记早晨的诵读内容,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只有时钟的滴答声陪伴脑子高速运转的学生。这时学生就会在特别难记处,或者在课间赛读的出错处加强记忆,这时候的记忆更多的是进行理解性记忆,会记得更牢,记得更快。5分钟结束后,让全体学生齐诵一遍,这时候,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涨,背得也很有节奏感,因为此时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最出色的表现。短短5分钟,却达到了高效巩固的目的。

4.傍晚路读,朗朗乾坤诵中别

每天傍晚,学生排着队离开校园,从教室到校门口,学生大概要走两分钟的路程,这两分钟也是进行诵读的好机会。每天组织学生放学,学生排好队伍后,就有领队的学生起头,其他学生紧跟而上,诵读开始,队伍也开始走动。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个一天累计起来,真正用于诵读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半个小时,把半个小时分散到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学生既感受不到很大的压力,又提高了诵读的效率,所以如此划分时段进行诵读,还是可取的。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每一位老师在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能够多用一点心,多想一点办法,真诚地鼓励学生,耐心地等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亲近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也会随之越来越高涨。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研究

引言:“经典诵读”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据研究发现,经典诵读对于提高儿童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促进作用。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理越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文本根据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实践的缺失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分析,表明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观点,并总结了几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严重缺失“经典诵读”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1]。

1.1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断层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均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被溺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使得小学生身上存在个人至上、冷漠自私、缺乏友爱、盲目攀比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变少,而我国经典著作所传扬精神的皆是仁、义、礼、智、信,小学生对道德情操的修养以及素质的培养逐渐减少,个人主义过于强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断层。

1.2经典诵读内容过于陈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的经典著作往往停留在课本上,对课本的知识,教师只注重“怎么教”,而对于“教什么”教师处于比较茫然、模糊的状态。然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可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经典著作的阅读,可适量在教科书以外进行延伸。语文教师作为文学工作者,可充分利用文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建设。

1.3教学形式落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教学形式往往是,一边阅读一边讲解,讲解完之后由学生各自做练习题[2]。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对象而非学生。学生缺少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并不理解,并对这种“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形似产生反感,学生在课外时间对经典著作更提不起兴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方法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经典诵读”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1以校领导为龙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以学校领导为龙头,通过行政渠道进行培训,提高领导及教师对“经典诵读”实验的认知,并知其重要性,从而在“经典诵读”实践上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2.2保持课题组成员之间的顺畅交流

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各课题组成员的责任、任务,监督项目研究进度,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脉络,交流心得体会以及发现的问题。同时建立课题组QQ群、飞信群,确保成员之间能不受时空的制约保持双向沟通,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讨论,能在第一时间分享课题研究中的新发现。

2.3提高教师关于“经典诵读”的理论水平

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师的培养相结合[3]。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两次,利用周五的学习时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的研讨活动,学习经典诵读新思想、新理念,讨论在“经典诵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好的思路,观摩课堂经典诵读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同时要做到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使“经典诵读”培训正规化、常态化。

2.4开展针对性的前期调查

谈心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过程,成长经验,以此掌握学生的特性。问卷调查的内容应包括接触经典诵读途径、“经典诵读”选取、家庭有无“经典诵读”教育、家庭藏书、经典诵读内容来源、经典诵读兴趣、经典诵读内容取向、每周经典诵读时间和量等方面。通过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特性和学生对“经典诵读”的了解程度,从而因材施教,设立不同的“经典诵读”实践计划。

2.5学校制定教学改革措施

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经典诵读”实践能正常进行,同时将“经典诵读”实践纳入教师考核中来,与教师效益考核挂钩,并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经典诵读”实践教学。

2.6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理念

首先,坚持“走出去”的学习策略,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参与各种与“经典诵读”有关的培训活动、研讨会、报告会等,聆听著名学者对“经典诵读”的见解,学习他们的关于“经典诵读”的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的提高课题组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结语

“经典诵读”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直面经典,多吟诵、多积累”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范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3-11.

[2]谢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03.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第5篇

经典诵读节活动

近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西柳小学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节活动。

本学期,西柳小学把《弟子规》、《论语》学习纳入课堂教学,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每天早晨安排诵读经典10分钟,低年级同学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高年级不但会诵读,还要知其义明其理践其行。学校把传统经典文化诵读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们能更好的陶冶情操,成长为一个文明、智慧、健康的人。

学校还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经典诵读节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五个一”活动,拉开了经典诵读节活动序幕。

1、制作一张国学经典书签。2、2、写好经经典书法作品.3、3、办一张国学经典手抄报。4、4、经典诵读比赛 5、5、开好经典伴我行主题班会。

4月21日,同学们盼望的经典诵读节开始了,学校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将经典诵读节日推向高潮。全校共37个教学班参加了比赛,表演形式多样,有配乐朗诵、歌唱、歌舞助演等形式,诵读韵味十足,让观众领略到经典的魅力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经典诵读节活动展示了学校经典诵读成果,推动了经典文化的学习,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创设了学校的文化氛围。西柳小学校长蒋闯表示,学校将把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模式,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西柳小学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第6篇

经典诵读在我校已经全面开展起来。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形式,下面我们把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做以简单的总结。

一、宣传发动 营造氛围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为了把经典诵读活动扎实地开展起来,学校进行了动员,通过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班主任会、语文教师会、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等形式,多渠道、深层次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熏陶和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开学初制定了《韩家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各个年级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诵读方案;学校在3月份,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印发《告家长书》,并在全体家长会上作专题报告,让广大家长深切地感受到诵读对于学生成长的深远意义,激起家长带领孩子投入诵读活动的热情,要求家长与学生一同诵读经典。

二、百花齐放 注重积累

“经典诵读”是一项既新潮又古老的教育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活动形式,才能取得了实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以教师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勤于探索、大担创新、勇于实践。一是方法多样,成效明显,各班按计划每月开展一次以中华古诗文诵读为主题的活动,如:办古诗文手抄报:让学生多读书、多搜集材料,自己设计,将自己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办成异彩纷呈的小报,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展示评选。二是依靠教师,保证质量,教师是诵读活动最基层的实践者,教师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学生诵读的热情,抓好教师的培养是开展诵读活动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我们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整个学校的工作计划以及语文教研组的工作计划。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对工作进行强化。在我校的诵读活动中,各班的班主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有各位教师的努力,才使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有特色,同学们的诵读水平越来越高。三是课堂引领,润物无声,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四是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在开展诗文展示的初步阶段,各位老师自主的设计诵读的主题,如一、二年级是诗中四季,三、四年级是诗中情(思乡情、离别情、爱国情),五、六年级是《诗经》或《论语》等的专题诵读。五是学科整合,欢快大课间,我们注重诵读与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欢乐大课间古诗韵律操的开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天我们利用两次课间操的活动时间,学生在操场上随着优美、欢快的节奏,两千多名学生齐声诵读经典,认真的坐着韵律操。每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吟诵时,那气氛与场面令我们久久地陶醉其中,我们为开展的经典诵读而骄傲。六是潜移默化,塑造人格,“在经典诵读中实施礼仪教育,潜移默化中培养有德少年”是经典诵读活动的永恒主题。而匠心独具的经典诵读活动能熔古文、音乐、舞蹈为一炉,使学生、教师、甚至是家长都能入脑入心,真正体现了经典诵读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的重要作用。我校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三、收获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为宏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书香班级建设,形成书香校园。我们每一个学期都要举行经典诗文诵读,以此次诵读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全校读书

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每一次经典诵读是全校教学每个班级,60名学生全员参与。孩子们在台上尽情地朗诵,单人诵、双人诵,男生诵,女生诵,接龙诵,有男女声对颂,单独吟唱、全班吟唱,美妙的经典诗文萦绕在操场上空,形式的精彩源于内容的精彩设计,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诗词,有鲜活的自然风光,有浓浓的思乡情,有真挚的送别意、离别情,有感人至深的亲情,有诗情画意的四季风光,有韵味十足的三字经……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稚嫩的童声诵读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自己生动的表情、传神的动作表达他们的理解和感悟,涨红的小脸、紧握的小拳头、花开的过程展示、紧皱的双眉、握紧的双拳无不向我们传达着浓浓的诗情和感动。我们这些老师更是为这份感动而感动着。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是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学校选拔的8名学生排练的“明日歌”参加学区决赛获得第二名。

让我们走进不朽的经典古诗的大门,徜徉文学园林,品茗佳词妙;让我们的生命在平平仄仄中有着诗意的提升,让我们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吧。让我们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第7篇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诚信、爱国,勤俭,互助等传统美德。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校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任务。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1、在班级黑板报上,适当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2、提倡教室环境布置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国学经典内容。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三晨会时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提倡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

4、中高年级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编写手抄报。

5、每日教师填写诵读登记表,政教处定期深入班级检查并指导国学经典诵读工作。

新河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第8篇

问题1:内容形式单一, 诵读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不少老师在给学生选择背诵内容时, 贪图省事方便, 只着眼于操作简单方便, 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接受能力, 或者从一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每天一首古诗, 或者每天一首儿歌, 或者每天一句《弟子规》《道德经》, 从形式上说, 也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几遍, 背给组长听, 然后就算完事。这样的诵读只会让学生心生厌烦情绪, 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见“读”就怕的心理。这样的诵读不要也罢。

问题2:简单效仿他人, 缺乏诵读热情的长效激励

也有一些老师, 内容上采取拿来主义, 把其他老师搜集整理的内容给自己的学生进行诵读, 却没有注重诵读过程中的激励手段。或许刚开始, 学生会因为内容的新奇有趣或形式的变化多样而让自己的诵读热情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我们知道儿童毕竟是儿童, 他们的坚持更多要靠外部力量的激发, 所以一段时间过后, 即使诵读内容很丰富, 如果得不到老师、家长或同伴的关注和肯定, 学生的诵读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问题3:诵读时间不足, 严重影响诵读质量

当然还有一些老师在诵读方面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主要表现在老师放不下一本语文书, 更放不下两本练习册, 整天钻在作业堆里, 批改、讲解、订正, 于是诵读时间一再得不到保证, 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典诵读的质量。

面对以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我们必须开拓出新的路子, 给缓坡上升的经典诵读增加新的砝码,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热情, 以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笔者在实践中进行思考总结, 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突破:

砝码一:创新整合, 丰富诵读内容形式, 延长学生诵读“保鲜期”

笔者认为, 内容和形式是经典诵读中的最重要两部分内容, 内容离不开形式, 形式离不开内容, 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让诵读的内容和形式都丰富起来, 那么学生诵读的热情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激发。

1.配乐诵读, 吟唱乐无穷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说白了就是一部歌词总集, 它按照音乐的不同类型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可惜我们国家经历了太多的战乱, 到如今, 许许多多古代流传的曲谱早已失传, 只剩下那些优美的文字在纸上沉寂。如何在古典与新曲中架起一座桥梁呢?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的江映晖老师就想到了新曲装古诗的妙招。所谓新曲装古诗, 就是用当今比较流行的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曲调, 然后配上内容与节奏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古诗唱出来。其实古诗新编曲有不少, 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岳飞的《满江红》, 李煜的《虞美人》, 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这些诗词配上乐曲后 , 学生唱着唱着就不知不觉把这些经典诗词背出来了, 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而且学生喜唱、乐唱。

2.划分主题, 闯关乐无穷

一学期时间说长不长, 说短也不短, 一般要横跨四个多月, 我们不妨把整个一学期要诵读的内容划分成几个主题, 每个主题的诵读内容用一段时间来进行诵读, 并同时策划好闯关活动, 如果在规定的时段内把这一主题的诵读内容都能熟读成诵了, 那么就能顺利进入到下一关去。

3.周周展示, 表演乐无穷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让学生把所积累的经典诗词在同伴面前进行展示, 得到同伴的赞扬, 也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良好举措。

所以我把每周五中午的午读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展示的内容形式都可以自选, 可以是一个人单独展示, 也可以是两人合作, 当然还可以是小组齐上阵。我把全班50个学生分成10组, 每组5个人, 在开学初就安排好展示的顺序, 每节课由两个小组的同学进行展示, 展示的时间不规定,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展示, 就是有10个展示节目, 如果是自己分组进行合作表演的, 那么展示节目数量就不一定, 总之, 要在这个时间段内保证每个人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应该说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让诵读展示更具有艺术性, 他们有时会配着快板来一段晨读对韵, 有时会配着音乐来一段抒情诗朗诵, 有两人轮读, 也有一小组学生一起上台, 进行诵读接力……在一阵阵掌声中, 学生的诵读热情在一次又一次展示活动中得到激发。

4.模仿迁移, 创作乐无穷

经典诵读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诵诵、读读, 但是如果整天诵诵、读读, 时间一久, 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如果我们把诵读跟创作结合起来, 学生的新鲜感又会再度被唤起。上学期, 我在领着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 读到梁小斌写的《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我住的房子像一块蛋糕, /我在里面甜甜地睡觉。 /门口还拴着两只小羊羔, /像我写作业那样认真地吃青草。 /星期天白云慢慢地飘, /我不用上学, /所以也不用奔跑。 /太阳照耀着牛奶和蛋糕, /我对甜的早点有点腻了。 /当我爸爸训我的时候, / 我就希望客人快点来到。 /爸爸对客人一点也不凶, /永远忘不了他的微笑。 /我躲在像蛋糕一样的房间, /想了很多,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高……领着学生读过几遍之后, 我灵光一闪,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 或许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那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地方。何不让学生模仿这首诗, 也来幻想一下自己的房间呢? 其实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之后, 对诗一样的语言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让他们进行模仿, 难度不是很高。此作业一布置下去, 大多数学生都欣然接受, 开始自己的创作。第二天, 交上来的作业真是养眼。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自己想象中的房间: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小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门上挂着我漂亮的照片/我在里面甜甜地微笑/ 粉嫩粉嫩的那是我的小床/米色的书桌像一位绅士/悠闲地靠在墙上……/上面放着精致的小台灯/和那有趣的魔方/哦, 对了, /还有我那可爱的小流氓兔/我住的房间像一座城堡/我在里面开心地当公主……纵观整首诗, 无论是诗的结构还是诗的语言, 都是那么老道, 那么有味儿, 一点儿也不比诗人写得差呢! 模仿迁移, 将诵读跟创作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既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 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真乃一举两得!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保鲜期, 诵读也是如此。在保鲜期内, 做事的效率总是比较高。如果我们能多想办法, 尽量延长诵读的保鲜期, 未必不是提高诵读效果的良策。

砝码二:多管齐下, 注重诵读的有效激励, 活跃学生诵读进行时

有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还远远不够, 学生的诵读热情还必须靠外部力量的推动, 这个外部力量来自哪里? 当然不外乎学生群体、教师、家长了。所以作为老师, 经典诵读的组织者就有必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充分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能坚持每日诵读的热情因素。

1.教师舍得表扬, 让自信常伴学生

教师的表扬只是嘴巴动一动的事情, 所以, 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口水, 虽然老师只需嘴巴那么一动, 但是对学生来说, 可能就不是听一听的事情了。在学校集体生活中,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所以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把自己看到的好的情况及时在班内进行表扬。当然除了口头表扬, 老师还可以进行书面表扬, 可以在学生的诵读本上, 根据学生背诵的时间, 流利程度给学生画上相应的一些激励符号, 如一颗星、一个笑脸、一个苹果、一颗蝴蝶星, 每种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 如一颗星表示已经背出来了, 笑脸表示老师听了学生熟练的背诵, 心情不错, 蝴蝶星说明背得非常熟练。更多的时候, 可以几种符号同时给学生画上, 别看这区区小符号, 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我常常看见学生围在一起, 兴致勃勃地数啊, 比啊, 有时候为了得到老师的一颗蝴蝶星, 就会在下面反复诵读, 直到熟练了再上来背给老师听。

2.取得家长支持, 让诵读滴水不漏

家长的支持也是保证经典诵读能成功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让学生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一些活动, 二是如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老师能少费不少心思。在我们班上, 不要求人人都参与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 原因当然有很多, 主要是不想让经典诵读这样一件美差成为一部分学生痛苦的负担, 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所以, 开学之初我会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跟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 说明我们将要在全班开展的这个活动, 以及参与这个活动的好处。然后在班上找时间进行动员, 并请学生把《告家长书》带回家 , 跟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决定是不是要参加这个活动。如果需要的, 那么就在回执上郑重地签上家长和孩子的姓名。一旦签上大名的, 就是家长和学生都要尽力配合老师的工作, 老师负责给学生提供、布置诵读的内容, 学生负责按老师要求进行经典诵读, 家长要负责经常过问或者督促。家长要经常根据自己的过问和督促情况, 给予孩子一定的评价, 或表扬, 或鼓励, 或提醒。如此一来, 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都能感觉到老师或是家长也非常关心诵读活动, 从而自然地把它看成是自己学习中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习惯一旦养成, 一切都会越走越顺。

砝码三:争分夺秒, 给予诵读的时间保证, 避免诵读进入厌倦期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 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的话, 诵读的时间就很难从繁杂的作业堆里挤出来。如何找出恰当的时间段, 又不至于过重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呢? 在实践过程中, 笔者认为, 不妨把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进行时段的划分, 每个时段再进行争分夺秒地利用, 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 也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1.早间晨读, 15分钟效果佳

早晨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间,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一般可以在当天就把要诵读的内容布置在黑板上, 第二天早上学生一进教室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诵读。一般来说, 连续读15分钟, 无论是诗词还是优美片段, 都能大致背出来, 即使背不出的, 也能做到读得比较流利。自己计算好时间, 15分钟后, 就可以读其他内容。

2.课间赛读, 课余活动更丰富

一天当中, 仅仅靠晨间15分钟的诵读时间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再利用零星时间进行诵读呢? 课间10分钟, 是个很好的机会。当然不是剥夺学生课间的休息时间, 而是让学生在休息或活动时, 安排学生进行赛读活动。如几个好友聚在走廊上, 休息闲聊之余, 抽一点时间出来, 进行一场小小的诵读比赛, 看看谁在晨间15分钟时间里, 记忆得最多、最牢。这样的赛读有一个好处, 手里不必捧书, 就是大家凭着记忆来比, 如背不出, 就结束, 然后听其他人背, 最后看谁背得多。第一个课间来一次, 第二个课间再来一次, 几个课间背下来、听下来, 大多数学生可能就牢牢记住了大部分诵读的内容。这样的微型赛读,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热情, 更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

3.午间默读, 静思默想再巩固

经过了早间15分钟的初读, 又经历了几个课间的尝试背诵, 那么如果再利用午间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静思默想的话, 学生对经典诗词篇的诵读在理解和记忆上就会有新的突破。每个午间阅读时间前5分钟, 老师一声令下, 开始静思默记早晨的诵读内容, 此时的教室鸦雀无声, 只有时钟的滴答声陪伴脑子高速运转的学生。这时学生就会在特别难记处, 或者在课间赛读的出错处加强记忆, 这时候的记忆更多的是进行理解性记忆, 会记得更牢, 记得更快。5分钟结束后, 让全体学生齐诵一遍, 这时候, 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涨, 背得也很有节奏感, 因为此时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最出色的表现。短短5分钟, 却达到了高效巩固的目的。

4.傍晚路读, 朗朗乾坤诵中别

每天傍晚, 学生排着队伍离开校园, 从教室到校门口, 学生大概要走两分钟的路程, 这两分钟也是进行诵读的好机会。每天组织学生放学, 学生排好队伍后, 就有领队的学生起头, 其他学生紧跟而上, 诵读开始, 队伍也开始走动。真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个一天累计起来, 真正用于诵读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半个小时, 把半个小时分散到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 学生既感受不到很大的压力, 又提高了诵读的效率, 所以如此划分时段进行诵读, 还是可取的。

上一篇:湖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下一篇:市政府表彰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