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教育计划小班

2024-05-23

心理安全教育计划小班(精选9篇)

心理安全教育计划小班 第1篇

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小班年级

俗话说“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健康的教育,主要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根据小班幼儿身体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拟定本学期小班幼儿健康计划如下:

一、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

1.创设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表现出来,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

2.利用幼儿爱看的图书,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3.教育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4.教育幼儿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挤伤。

5.教育幼儿不能碰电插座,不可以带小刀,在美工课剪纸时候注意安全,知道怎样正确的使用剪刀。

6.教育不把纸团、扣子、拉链等塞到耳、鼻、嘴里。

7.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二、身体健康及体育锻炼

1.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弱幼儿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在大家的带动下喜欢体育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形成家园一致的锻炼方法。

2.通过体育游戏带领幼儿进行走、跑、钻爬的基本动作练习,引导幼儿学会能姿势正确、自然协调的走和跑。听音乐、鼓声及教师的语言提示玩、走、跑的游戏。如:能上下肢协调走,步调放开、均匀,摆臂自然协调,姿态端正。听信号有节奏地走、变速走或变方向走。掌握正面钻的动作,学习侧面钻的动作。能钻爬过较长的障碍物,完善手脚、手膝爬行动作,灵活的调节速度和方向。

3.提供数量充足的小型体育运动器械,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自由探索,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摆放、收拾运动器械。

4.掌握单手肩上投远动作,注意上下肢协调用力,挥臂速度快,击中较大的目标。能连续不断地拍球。

5.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到位,整齐有力。

6.了解有关体育活动的常识,乐意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和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要把握时机”。为使幼儿能够具备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社会能力让我们一起来作出努力。

心理安全教育计划小班 第2篇

大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3、对个别特殊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个案研究;

小班化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3篇

一、师生交往的频率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频率”是指事物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在这里指教师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相互交往次数。小班的学生数额、组织形式都不同于大班,这样就给师生加强彼此的认识与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一个教师如果要在一节课内照顾五六十名学生的学习,无论时间或精力上都是有困难的,但在小班教学中,教师的辅导工作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例如,在小班给学生上课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时,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拿起课本,各自思考起来。这时,老师会与同学以平等的身份游走于小组之间,细听每个同学发表意见,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就可以及时予以辅导或纠正,绝不会出现大班教学中,学生需要辅导而教师没有时间,学生需要交流而实际没有机会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各有差异的,教师就是在这种频繁的个别接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们曾对班级学生的心理进行过一次摸底调查,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占60.4%,敢于向教师提问的只有10.6%;这说明一部分学生在分班之初种弊端,全国连续出现了几起校园暴力事件后,领导和教师过分担心学生安全,生怕出了问题对家长不好交代,因此在行动上对学生保护过度。取消了校园外一切大型活动,不敢让学生到比较艰苦的地方或险境中,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使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的机会。虽然这种对学生安全负责的心理和行为是正确的,无可非议,但过分了,就会影响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让学生独立地出外观察问题、收集资料或自己登台作讲演等动手动脑的机会较少,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排除挫折能力的提高。从培养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要求出发,学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个体的心理素质是不容乐观的,而在一个学期的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习之后,这些学生的个体心理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上课学生的举手率是99%以上,而敢于向老师提问的同学则上升了近20%。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彼此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的频率更高,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这对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好处。

二、学生活动的密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实行小班化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教育为实现这种办学理念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可能性。

小班化教育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即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中通过减少学生的人数,从而降低了其社会密度。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始于1996年的Hutt的试验研究,以后人们相继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密度对学生交往的心理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密度较少的班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合作的精神。譬如,在实验班的一次辩论赛中,老师根据实验班人数少的特点,将课桌排成扇形“∕/=﹨﹨”,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自然分为两方,中间为评委席。在辩论会上,全班无一人是被动的观众,全部是积极的参与者,辩论会上,正方、反方唇枪舌剑,你攻我守,而在评委席上,同学们正襟危坐,俨然就是公正无私的“大法官”。而这样的参与密度,是任何一个大班都不能做到的,在这次辩论会之后,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过去我一向不敢在班级发言,也很少有机会发言,而这次辩论会上我有了更多发言的机会,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更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由此看来,小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的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小班化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的双达性,发展性的理论都直接支撑着“小班化教育”,并从中得到深化和改良。在“小班化教育”中为每个学生构建探索、体验、互动的环境,每个学习者都不再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学生得到了体验、感受,从而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小班化教学”虽仍属于夸美纽斯《大教育论》中的班级授课制,但由于小班可以灵活地开展活动,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师生互动,因而能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挥,个性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活动和锻炼,外出旅游、宿营、参加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独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等。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中小学的过死过严的管理制度和一灌到底的教学方法。

我们分析了上述导致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加强抗挫折能力培养,教育他们懂得挫折的存在性、正常性和双重性。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挫折对青少年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锻炼和财富。世界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崇高理想而矢志不渝,历经无数挫折和磨难才获得成功。无数的事实证明,人们就是在不断认识挫折、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要担起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担子,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如何增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吸引力

蔡文宝

(洪泽县职教中心,江苏洪泽

摘要:要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就要增强各专业的吸引力,本文从课程设置、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对口高考和技能大赛五个方面,简要地阐述了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吸引力

当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很低。为了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各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等等,但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是不高,选择让孩子上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只是最后的无奈之举。要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就要增强中职教育中各专业的吸引力,只有各专业有吸引力了,中职教育才会有吸引力。我结合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课程设置

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来说,理论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要使学生毕业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为专业课提供理论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原理内容要简化,注重培养应用性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环节训练是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重要途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操作很多,如车、铣、刨、磨、钳,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操作、制造,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其他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等等,在中职学校三年学习的有限时间里,要学生全部精通这些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该环节训练应实行模块化教学,按照“精一通多”的原则把众多专业技能划分为多个模块,这样的划分可以使学生“一招鲜,吃遍天”,也兼顾学生未来发展潜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模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该专业的吸引力。

二、实训基地

近几年来,为了提升办学实力,为了达到星级要求,也为了争取扶持资金,各中职学校在实训基地,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购置了许多先进的机电设备,如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厂房,设备布置整齐新颖。这些在招生宣传时,往往作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展示给学生,对学生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但这些外表光鲜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业中心”,在学生实训时却需要更多的投入,其效果还不太“显眼”。于是很多学校以各种名义,如承包、租赁、校企合作等特征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人能力得到培养。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小班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刚进班的时候,从不举手发言,也不主动和同学与教师交流,整天沉默不语,心事重重,处处表现出很强的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他作为个案加以观察。由于在小班教学中,人数较少,每个学生都必须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再加上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因人而异的培养,一个学期之后,这位同学的性格有了一些变化,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不仅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而且能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合理运用交往方式,沟通师生情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怎样充分

形式,让这些实训基地用于生产,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甚至可能出现权钱交易,让校方把这些昂贵的先进设施以低廉的价格给“合作方”疯狂地使用,而把实训基地的真正功能———用于学生实习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削弱了很多,甚至只剩下了形式,这让一些带着“数控”梦想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失所望,并到社会上进行反面宣传,从而使该专业的吸引力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的目的。由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办学,使学校办学资源大大扩展,教育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车间。校企合作为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目前的校企结合其实质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换工式”合作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换工式”合作对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学校以减轻负担为重要内容来安排实践实训,企业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甚至以校企合作为名义,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长时间做一些与专业毫无关系的简单重复性工作,使产学结合的结构合理性丢失,直接严重影响了教学本质和该专业的吸引力。

四、对口高考

为了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上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愿望,自1987年起,国家教育部便开始了中职毕业生直接上大学(普通高校)的探索。目前,国家每年均安排了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和专科招生计划,在各省市对口单独招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这项政策的实施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技能大赛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随着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拉开帷幕,这句话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件盛事,也是一件大事,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对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果的检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利用资源,有针对性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怎样在课堂中因势利导,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张扬学生个性;已经成为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摸索,寻求圆满的解决方法,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摘要:小班与大班相比,不仅学生数额减少,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小班的教育优势主要体现在师生交往的频率高,学生活动的密度大,教育过程的效果好,而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小班化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由于交往的频率更高,师生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这样小班化教育模式给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2版).

谈谈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4篇

一、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常常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和激励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不太理想的。因此,我尝试寻找新的教育方式。

众所周知,小班的幼儿大多年纪小,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还不太成熟。此外,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我们眼中的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生动的、活的,他们往往按照他们的生活感受和思维方式去感受这些事物,并且用自己的方式给予这些事物新的生命。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精彩绝伦的。

大多数幼儿从3岁始,就要进入幼儿园这个新世界中。当他们刚接触这个新世界时,会因为对这个环境不熟悉,而产生一些害怕、畏难、痛苦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极情绪。如果早期我们没有立刻对此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就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从而使得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害怕去幼儿园。因此,我们应当帮助幼儿消除消极情绪,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幼儿消除这些消极的情绪呢?经过不断的摸索,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拟人化教育能够调动起积极的情绪,消除消极的情绪。但是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前,我们要为幼儿建立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活动。例如,开展了“我和幼儿一起做游戏”“我和幼儿一起睡觉”等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调动起了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而且也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从而使他们的不安等消极情绪慢慢消失。

二、实行拟人化的教育,符合幼儿的特点

拟人化教育就是把我们平时说的抽象的道理和复杂的说教说得更生动形象些,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收我们所讲的内涵和意义。而良好的外在示范能慢慢地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样也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我们班里,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玩积木,可是每次一玩完,就会发现积木少了许多个,后来发现原来是许多小朋友因为喜欢,悄悄地将喜欢的积木拿回家去了。对此,我经常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但是每次的教育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我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采用拟人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们。比如,在幼儿离开幼儿园之前,我们用很着急的语气对幼儿们说:“玩具区的积木妈妈这几天特别的着急,因为她发现她的宝宝们不见了,她想让小朋友们帮帮她,如果大家谁看见了她的小宝宝们,一定要告诉积木宝宝们,他们的妈妈正在很着急地找他们,所以请他们快点回家。”于是,孩子们纷纷将积木还了回来,并且跟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让积木妈妈着急了,不再让积木宝宝和妈妈分开了,我也不再把他们带回家了。”这样将“死”的物体拟人化,不仅能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心,而且也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幼儿学会感同身受,将外物转化为自己的心理活动,换位思考,并随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

三、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拟人化教育方式能够为幼儿创设很好的教育环境,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如果长时间下去,这些注意力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拟人化的教育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开展的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四、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拟人化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调动起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

例如,幼儿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在吐字发音、组词成句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应将拟人化教育融入语言学习当中,利用生动的故事和儿歌,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拟人化的语言向他们生动地描述出来。幼儿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会了用拟人化的语言表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音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不仅激发了幼儿积极情绪的体验,而且也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总之,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借鉴。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直属机关蒙古族幼儿园)

安全教育计划小班 第5篇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和新期望,让他们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向刻在心上的职责。为大家分享了安全教育计划,欢迎借鉴!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37名,其中男孩23名,女孩14名,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和新希望,让他们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直刻在心上的职责。本班幼儿部分都是新入园的小朋友,安全意识淡薄,为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学习简单的安全自救方法,避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开展,针对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班制定了一份安全教育计划:

全面考虑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尊重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安全的意识渗透下,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差异性的发展需要。

坚持每天晨午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要及时没收,并教育幼儿,和与其家长沟通。

坚持每天为幼儿量体温,体温超过不入园。

把好幼儿服药关,药一定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并写好幼儿姓名。根据家长的服用要求,确保服药及时、准确,严禁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

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保证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幼

儿的水杯和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保证寝室干净、并按时消毒,利用太阳无尽的能量,在天气好的时候晾晒被褥,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

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不动插座,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儿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严格书写交接班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与接班教师交代清楚。

小班幼儿习惯把很多东西塞到鼻孔、耳朵、嘴巴、肚脐等有洞的地方,在一日生活中时常仔细留意,引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不吃不洁净、变味发霉的食物;进餐时一定要把汤晾温后再盛给幼儿,并为幼儿端到面前,预防烫伤幼儿。午睡时不玩衣物,不蒙头睡觉,不拿玩具、物件睡觉,进餐、午睡时来回巡视。

小班上学期对幼儿园环境不尽熟悉,幼儿在适应环境的探索过程中容易新奇。平时利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浅显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常规培养中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参与活动,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人。

来园、离园人流较大,幼儿园空间也较大,而且小班幼儿容易被环境的兴趣点吸引,所以来园时要求家长送到老师手中,并与教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方逗留;离园时

要求幼儿与教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眼观四路,要是家长自己在离开班级之后带孩子在园内大型玩具区玩,一定要提醒家长看好孩子。如果有事不能来园,要及时、主动与班级教师联系,教师及时做好缺勤情况登记。

利用家园栏、家长会、来园离园接触等多种途径,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交通安全的重视,在接送幼儿时遵守交通法规。提醒家长注意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引导孩子记住父母姓名、电话号码等。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培养幼儿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小班安全教育计划 第6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计划的落实是帮助幼儿对简单的安全知识加深,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本班安全计划,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以下是我班制订本学期小班安全计划:

一、早上来园时,注意幼儿的健康状况,稳定幼儿情绪,特别是个别要往外跑的小朋友,要注意不让他们往门外跑,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二、来园时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到幼儿园。如果有,教师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吞进肚里或刺伤其他小朋友。

三、带班老师在带班时,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遗留在厕所、教室、午睡室。入厕所时,一定要有老师跟着,以免幼儿在上厕所时滑倒摔伤;洗手时注意幼儿不要把水龙头开的太大,以免弄湿衣服;教育活动时避免幼儿在教室乱跑乱撞;午睡时,带班老师一定要在场。

四、1.外活动时,要稳定幼儿情绪,不让幼儿太激动,以免乱奔乱跑,发生意外。

2.荡秋千这边要注意秋千附近不能有幼儿在玩,以免秋千撞伤幼儿的头。3.转圈这一块如有小朋友在上面,教师一定要在旁边看,虽然没有用手转了,但因为惯性还没停下,所以不能下来,以免摔倒。

4.滑滑梯时,教师要注意小朋友不乱挤乱压,以免滑下来时挤在一起压成一堆。

五、1.在幼儿接送时,两位老师都必须在场,一个老师组织幼儿放学,一个老师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以防发生意外。与家长交流时,一个老师必须在看小朋友,不能两个老师同时与家长交流。

2、离园接送时,一定要把孩子亲手交给家长,如有陌生人来接,要问清是幼儿的什么人?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儿。

六、教育幼儿在转弯抹角的地方不能跑,防止碰撞。

七、教育幼儿不去食堂,不带火柴、打火机来校。

八、下班后,教师锁好门窗,拔掉电源插头。

小班下学期安全教育计划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规程》第十六条 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食品、药物等管理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为指导思想。

二、班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32名,其中女生 16名,男生16名。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薄弱。

三、工作目标:

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防止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一日活动中的体现:

1、早上来园时,带班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健康状况,稳定幼儿情绪,特别是个别要往外跑的小朋友,要注意不让他们往门外跑,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到幼儿园。如果有,教师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吞进肚里或刺伤其他小朋友。早上带药来的幼儿,请家长配合在需吃药品上写明姓名、剂量、时间等,教师要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以免幼儿误食。

2、幼儿生活活动时,一定要有保育老师跟着,以免幼儿在上厕所时滑倒摔伤;洗手时注意幼儿不要把水龙头开的太大,以免弄湿衣服;喝水时要注意开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3、晨间谈话或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教育幼儿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儿入厕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来园要与教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方逗留;离园时必须与教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要教幼儿识别特殊号码的用途(如110、119、120)。遇到危险时,教育幼儿学会躲避。培养幼儿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自理。在带班时,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遗留在厕所、教室、午睡室。

教育活动时避免幼儿在教室乱跑乱撞。

4、幼儿进餐、午睡时,教师要注意带刺带骨食物安全,以免幼儿卡喉。盛热菜热汤时要注意避开幼儿,以免幼儿烫伤。吃饭时,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午睡时要巡视幼儿是否蒙头睡觉,有否在玩衣物(如:扣子、珠子、发夹、拉链等物品),要注意有嗜好的幼儿

吮吸手指、被角或饰物。

5、户外活动时,教师要事先检查幼儿衣着是否整齐,衣服要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要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如:头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要稳定幼儿情绪,不让幼儿太激动,以免乱奔乱跑,发生意外。教师要注意大型器械玩具的转弯拐角处,以免幼儿碰撞。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不要让一个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排队集合时,不能让幼儿拥挤,在转弯抹角的地方不能跑,防止碰撞。

6、离园接送时,两位老师都必须在场,一个老师一定要把孩子亲手交给家长,一个老师管好其他小朋友。与家长交流时,一个老师必须在看小朋友,不能两个老师同时与家长交流。如有陌生人来接,要问

清是幼儿的什么人?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儿。

7、幼儿离园后,教师要再次检查活动室、寝室、盥洗室是否有遗留的孩子,要拔掉电器插头,关掉

电源,关闭锁好门窗后才能离开。

(二)家长工作中的体现

1、教师要与家长签定《幼儿园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使家长成为园外安全教育的教师,负责正

确实施家庭中的安全教育。

2、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与家居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让家长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以及一些防范措施。如熟记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等,训练引导幼儿识别方向,告诫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随意

开门等。

(三)教师工作中的体现

1、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要加强责任心,要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证每位幼儿的安

全。

2、教师要及时排除班内不安全隐患:要检查教室每一个角落,将危险物品放到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如热水瓶不能随意放置、插座要放到幼儿够不着的地方、药品要放进药箱里并锁好等)。

3、保育老师要做好午睡值班工作:要认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教师要经常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我们要把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对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以上是我们班的安全工作计划,我们将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保护好幼儿,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五、活动安排:

1、二月份:不跟陌生人走

2、三月份:安全玩滑梯

3、四月份:防火小能手

4、五月份:过马路

5、六月份: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110、119、120

小班下学期安全工作总结

学期一转眼就结束了,在学期初的时候,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班级安全工作计划,在学期中,我们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幼儿安全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通过一些小故事或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是故事来告诫幼儿安全工作是很重要的,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牢记在心里。通过一些谈话如“哪些东西很危险”“这样对吗”“你知道一些特殊的电话吗?”等。因为本班幼儿多为新生,我们在开学初着重加强入园和离园的安全教育和指导,教育幼儿不跟不认识的人走,要跟着本班老师和自己的父母。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如:在教室里不乱跑,坐小椅子要坐好,不能东倒西歪。随着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又进行了户外活动和使用大型器械的安全教育。在活动前都要对幼儿提出活动的要求,严格地让幼儿按要求去做,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使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二、班级人员做好安全自查工作。

随时检查班级有无危险隐患的存在,检查孩子是否带有尖锐的东西来幼儿园,做好饭菜的发放工作,避免烫伤幼儿。做好离园前的交接工作,以免幼儿走丢或独自外出。认真的填写安全工作自查表并及时的上交园长。每天对班上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户外活动时确保二位老师在场,保证幼儿的安全。

三、做好家长的安全工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指导者。加强幼儿的教育首先就要加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为此,我们给家长发温馨提示,宣传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饮食安全等知识,配合好幼儿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让家长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以及一些防范措施。安全工作是挂在嘴上的话,也是记在心里是事,作为教师安全工作要常常提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

批评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 第8篇

只有学生有了心理上的安全, 才能有行为上的安全。近年来, 校园事故频发, 大多是由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的, 而引发这颗隐形炸弹的导火索又往往与批评教育方法不当或过火有关。从这个角度上说, 教师的职业, 又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性的职业。

所谓批评教育, 就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并帮助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批评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用得好, 可以事半功倍;用得不好, 不仅事倍功半, 而且还会出现安全事故。好与不好之间主要是看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谓心理安全, 是面对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 即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 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 有一种安全感。面对安全景况, 如其所形成的是一种良性的应对心理机制, 则其外显行为是和谐友善的;反之, 其外显行为会表现为一种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 重于泰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即生理和心理机能都在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发展, 独立意向提高, 并逐渐分化, 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如何让学生守住自己的心理防线, 不受外界的干扰, 进而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责任重大, 教师的批评教育尤要“审时度势”。

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犯错误。为此, 常常想尽各种办法避免学生犯错误, 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 就会立即采取自认为各种有效的措施批评教育学生, 并且希望通过批评教育, 杜绝学生再次犯错误。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呢?他们更容易犯错误, 而且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即使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十分到位, 也不可能杜绝学生犯错误。学生也正是在这不断犯错误、校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俗话说, 不吃一堑, 不长一智。

但不管怎么说, 学生犯了错误都是要批评教育的, 那么批评如何才能既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 又能达到教育之目的?

一、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来正确区分批评的轻重缓急

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明察秋毫, 善于换位思考, 不断用自省的目光审视自己, 审视学生, 进行心灵深处的反思:我是否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学生?我的做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 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安全?批评失当我该怎样弥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既能认识到错误又能改正错误呢?等等。

要达到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之疗效, 就要确切诊断病情。心理承受力比较差的易于“伤心”的学生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 性格内向, 思想偏激

对此类学生, 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 因为他们受了委屈也不讲, 在心里要琢磨好长一段时间, 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而这些学生又往往具有很大的潜在爆发力, 如果批评方法得当, 这种爆发力就可变为积极进取的动力, 反之就可能是破坏力。

2. 心胸狭隘, 对老师或同学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理解

这样的学生一旦遭到比较尖锐、严厉的批评就感到是被拒绝、受冷落或者是受到嫉恨、歧视, 甚至是受到威胁, 感到危险和焦虑, 对知情者抱不信任或敌视的态度。他们表现为自我过敏, 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对此类学生, 教师要注意进行批评的意义和作用的教育, 使他们感到批评就是对他们负责, 就是爱护和喜欢他们;理解批评就是被人喜欢、被人接受;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对他人的信任、宽容和友好;等等。

3. 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自利

该种学生以独生子女, 家庭经济状况优越者居多。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 目中无人, 坚信自己的判断, 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 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他们常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 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 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 当别人有困难时, 自己意识不到要帮助别人, 甚至是意识到了也不愿伸手援助, 有的还暗自得意, 等着看别人的笑话。此种类型的学生, 常常是目光短浅, 缺乏远大的理想。如果批评不当, 就会造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种种矛盾, 矛盾恶化之后就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对此类学生, 要加强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和理想前途的教育。

4. 缺乏同情心

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 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可是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同情心, 他们受家庭、学校及社会只讲“钱”, 不讲“情”, 只关心“分”, 不关心“人”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家庭, 不懂得与父母相亲相爱、孝敬长辈, 不懂得全家人相互关心, 相互支持和帮助;在学校, 不懂得热爱、尊敬老师和同学, 不懂得关心、体贴他人;在社会, 不懂得尊老爱幼,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不懂得社会需要仁爱之心……对此类学生, 要注意培养“荣辱观”, 培养对人的情感的感受力和对同伴的友谊, 让他们经常去体会帮助人的快乐, 引导学生的爱心沿着正确方向逐步得到升华。

5. 沉浸于某种不良状态而不能自拔或违法乱纪等

沉浸于早恋、网络等不良状态而不能自拔者;具有小偷小摸、吸毒等违法乱纪倾向者。轻者说, 或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或感情冲动、种下苦果, 或涣散意志、影响风气;重者说, 一旦失恋或违法乱纪行为败露, 罪恶、羞怯、失落、惆怅感就交错产生、伴随左右, 就具有明显的自我谴责倾向, 以至于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问题的出现, 离不开社会、学校及家庭因素, 更离不开心理及思想因素。因此, 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心理、思想入手, 做好预防和疏导;加强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理想和前途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等等。

二、批评对学生心理安全构成威胁的根源

1. 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体制, 是构成学生心理安全威胁的头号大敌

重显性外在的学习成绩, 而不够重视素质教育以及内在隐性的思想和心理教育等。在安全中只重视外在的发生现象, 常常采取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甚至是“堵”的惩戒、威慑等批评教育方式来处理校园安全事故。仅仅追求“严”字当头, 把学生“管住”并不出事, 在“防”上下的功夫就很少等。另外, 在现实情况下的教育资源短缺而采取的大班额教学, 使教师难于进行个体的“心”的管理;家庭教育比较落后, 除了提供物质支持就是盲目的质问成绩, 忙于生计疏于与孩子进行“心”的交流等问题的客观存在, 就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孤独感, 出现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受关注程度降低和在新集体中的心理定位的偏差, 进而出现心理安全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是教育者的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安全问题还不够, 还要从根本上改革目前的应试的教育体制,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能把束缚中的孩子解放出来, 才能让他们快乐地接受教育。

2. 封建家长式教育

强权主义, 师长的教育不讲究民主, 说一不二, 用自己的思想和一整套清规戒律去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 习惯于用讽刺、挖苦、奚落、呵斥等简单粗暴的办法, 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强行矫正学生思想行为。这种批评教育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形成紧张与压抑的感觉, 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和言行的变异, 严重的还会造成不良人格和各种心理疾病。这种不良的心理持续时间越长, 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就越大。

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心理安全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隐性课程。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 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的自尊, 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 进而威胁学生的心理安全。虽然“师道尊严”的影响今天仍然存在, 但是, 实现师生平等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师必须要打破师生尊卑的樊篱, 找到一条平等对话的渠道:在教育教学中多给学生一点理解和尊重、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和沟通、多给学生一点自主和民主……如果说学生怕你, 那就证明你不是一位完全称职的教师。因为学生只有与教师和谐相处, 没有顾虑, 感到心理安全, 才能自由地发表意见, 提出问题, 并打开创造的闸门。为此, 教师只有从心里上走下讲台, 走近学生, 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无局限性, 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当然, 这不是说教师就不要威信, 只不过这种威信要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即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决策、专业知识、为人处事等“德”和“才”的信服度, 而不是封建家长式教育。和谐民主才能保证安全。

三、批评教育要讲究艺术

当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谅解和宽容犯错误的学生, 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了这几点, 才不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犯错误的学生, 才不会使学生感到犯了错误后的恐惧、害怕, 才会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 通过批评教育传递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宽容,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和自强, 促使他们积极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当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 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乱批, 要选择适当场合, 把握最佳时机,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实施批评策略:如先充分表扬, 再适度批评, 寓批评于鼓励之中;旁敲侧击, 寓批评于幽默之中;行为暗示, 寓批评于无声之中;帮助矫正, 寓批评于宽容之中;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寓批评于和风细雨之中;促膝谈心, 寓批评于友善交流之中;等等。不仅如此, 教师在实施批评策略时还应特别注意:批评要掌握事实、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刚柔相济、迂回启发等等。

谈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 第9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促使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安全生活的能力是保障自身安全、维护自身健康必备的基本能力。孩子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善,他们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而幼儿在三四岁这个年龄阶段,独立性开始形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急于探索,成人对其看护相比以前又有所降低,所以这一年龄段,幼儿走丢事件相对容易发生,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一些自救的方法、提高应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妈妈不见了》的集体教学活动,利用形象直观的课件故事《妈妈不见了》,引导幼儿了解在公共场合不能远离成人单独活动,否则会发生走失的严重后果;借助PPT课件《爸爸妈妈不见了》层层递进地讨论启发,让幼儿知道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自救的方法,使幼儿逐渐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与家人走失的危险性,建立自我保护防范意思。

2.让幼儿学会意外走失后的求助、自救办法。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了解爸爸妈妈的名字和手机号码以及家庭住址。

2.FLASH课件《妈妈不见了》。

3.PPT课件《爸爸妈妈不见了》。

4.小鼓一个、花一朵。

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让幼儿懂得外出时不要随意离开家人的危害性。

2.难点:知道与家人意外走失后的求助和自救方法。

五、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妈妈不见了》故事课件,幼儿聆听故事,根椐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的小兔和兔妈妈去哪里买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兔为什么会与妈妈走失?小兔这么做危险吗?

(3)狡猾的狐狸想蒙骗小兔,小兔上当了吗?为什么不能跟它去?

(4)小兔最后想了什么办法找到了妈妈?

小结:小兔子擅自离开妈妈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就会遇到坏人,可喜的是小兔子没有上狡猾的狐理的当,它想了一个好办法,请小熊阿姨通过广播寻找到妈妈。我们在与家人外出时,千万不能擅自离开家人,否则就会发生意外危险(重点指导,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合不能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否则可能会发生走失、被坏人诱骗的严重后果)。

2.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根据画面讨论,学习意外走失后的自救办法。

图片一:你们发现小明和爸爸妈妈到哪里去游玩?(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明一家来到游乐场。)

图片二:在游乐场里发生了什么事?(小明与爸爸妈妈走失了。)

图片三:小明可以求助的提示(警察、工作人员、原地等待符号、爸爸妈妈电话示意图、广播)。

关键提问:(1)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明找到爸爸妈妈?(知道要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

(2)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爸爸妈妈尽快找到小明?(不乱走,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

(3)我们可以求助哪些人帮助小明找到爸爸妈妈?(警察叔叔、游乐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广播设施。)

(4)假设讨论:当你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时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小结: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时一定要紧跟着爸爸妈妈,万一和爸爸妈妈走丢,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也可以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还可以求助警察叔叔或者工作人员帮助寻找,千万不要随便找陌生人帮助或跟陌生人走(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知道在公共场所走失时,可以在原地等待,并向警察和工作人员求助,掌握求助、自救的方法)。

3.击鼓传花游戏“找父母”。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坐下玩“击鼓传花”游戏。鼓响传花,鼓停花止,请手持花朵的幼儿说出爸爸妈妈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或家庭住址,继续游戏(重点要求,幼儿能正确的叙说自己和爸爸妈的名字、电话号码或家庭住址)。

六、改编故事《妈妈不见了》

节日到了,兔妈妈带着小兔到商店里去买新衣服。商店里的人可真多呀!当兔妈妈在给小兔挑选衣服的时候,小兔被另一边的玩具吸引过去了,这么多玩具,可真好玩呀,小兔看着看着入了迷。等小兔抬起头,发现妈妈不见了,害怕地哭了起来。这时,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狐狸走到了小兔的身边,对小兔说:“别哭!别哭!我认识你妈妈,我带你去找妈妈吧。”

小兔想了想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我会自己找妈妈。”于是,小兔跑到玩具柜台的小熊阿姨面前,请求小熊阿姨的帮助,小熊阿姨急忙带着小兔朝广播室走去,利用广播帮助小兔寻找妈妈。小熊阿姨把小兔带到了商场的广播室。不一会儿,广播室传出了:“小兔妈妈请注意,您的孩子现在在广播室,请您听到广播后马上到广播室来。”

上一篇: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观后感下一篇:2024年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指导:找准对策的三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