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2024-06-03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第1篇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读《石壕吏》有感

杜甫的三吏三别非常有名,我们只选了其中的三吏来慢慢品读,读《新安吏》的时候除了感受到杜甫的前后矛盾外,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震撼和触动。

今天和儿子一起读《石壕吏》,因为语言特别简单,所以我们没有逐字逐句的解释,读完以后我只是让儿子想象一下杜甫当时在哪里,他是怎样看到这一幕的。儿子说他猜想杜甫应该是刚好偷听到,然后在门缝里偷偷地看这一切发生。

这首诗的语言特别简单,甚至没有任何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诗人的所见所闻,里面没有诗人的情感,也没有诗人的判断,读起来却那么有张力,那么震撼。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并没有要刻意地去记忆这种场景,可是这画面却不经意间深深地印入脑海,让你如何也挥之不去。

由此跟儿子聊起作文,我们总是认为写作文的时候缺少好词好句,缺少构思文采,可是真正能打动人的,有力量的作品都是非常平实简单的。

最近在读黑鹤的动物小说,他的作品没有沈石溪的那么煽情,但是那种淡淡的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却如此自然,如此有张力。尽管他只是很客观地描述了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没有指责,没有道德审判,可是那种轻描淡写却有股强大的力量,让一些人在动物面前的猥琐一览无余。

真正好的写作不是你积累多么华美的词藻,也不是你站在了多高的道德高度,或者你能挖掘到多深的寓意,而是你是否能跳出整个事件,客观地呈现出事实,不加渲染,不加主观臆测。事实往往比艺术更有力量,更能震撼。

跳出圈子,这不仅是写作时需要修炼的境界,更是漫长人生中需要不断追求的境界吧!

《石壕吏》读有感

读完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品《石壕吏》,心中沉郁,如鲠在喉。细细品味文中深意,方知王雁飞书记要求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精读此文的用心良苦。在全诗明白晓畅而又悲壮沉郁的诗意中,忽然发现,自始自终,有一句话一直在心中萦绕,那就是无论何朝何代,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

《石壕吏》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历史节点。纵观历史,一个天下归心的盛唐,何以在安史之乱中摧枯拉朽般的倒下,直至最后走向灭亡。这不是偶然的,我以为,是民心决定历史走向,是民心注定了唐朝的灭亡。由诗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句,已形象的说明了唐军的腐败,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民众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民众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唐朝是如何的腐败,如何的不顾民众的生死。从唐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共产党人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读《石壕吏》,无论历史背景还是手段场景都似曾相识,立即联想到另外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那就是四川的“抓壮丁”。相信大家都对此非常熟悉,反映民国时期四川华蓥山地区抢抓壮丁参军的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到国民党统治下的腐败和黑暗。在主旋律的历史教训之外,我还看到无论是遥远的唐朝还是近代的民国,民众都深受酷吏小人之害。“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喧闹叫嚣的横蛮气势。联系我们现代被曝光的各种弱势群体被侵权的画面,形形色色强势干部的丑恶嘴脸,无不担心,我们党的光辉事业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为政者,当以民为本,以史为鉴,由读《石壕吏》的所思所感,结合分管的工作和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己深刻认识到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群众无小事的工作观念,强化群众意识和群众立场,立足基层做好群众工作。要将读书感悟转化为工作动力,以近期开展的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为抓手,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七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深化正风肃纪工作,着力解决基层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以零容忍的态度、高压的态势进行监督执纪问责,让苍蝇无处遁形,不断在基层营造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政治生态。

读石壕吏心得体会 第2篇

人物表:老妇、老翁、差役甲、差役乙、杜甫

幕开

第一幕

旁白:又是一个深秋的晚上,诗人杜甫来到了石壕村里借宿,有些疲惫,早已睡下。而老夫妇在昏暗的亮光下,正在痛苦地说些什么。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就在此时,一个粗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砰!砰!砰!] 差役:开门!开门![老夫妇一家惊醒] 老翁(小声地,有些紧张):他们又来了,看来我得出去躲躲。

老妇:你快走吧,剩下的事我来处理![老翁马上从后院越墙逃跑]

第二幕

差役:开门!快点![差役等不及了,把破旧的大门擂得山响] 老妇:来啦,来啦!(打开门)原来是官爷阿,请问………? 差役甲:(怒吼)少啰嗦!叫你家的男人出来!老妇:嗯……大人啊,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差役乙:别想骗我,快叫出来,免得我动手!老妇:(拍着胸口,哭丧着脸)官爷啊……我三个孩子已经被抓去服役了,前些天一个儿子捎了信回来(拭着泪),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死了……死了……[老妇人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一脸痛苦的表情。] 差役甲:(大怒)够了,少的死了还有老的,叫你当家的出来,少跟我啰嗦!

老妇:(仍表现出痛苦的样子)你说他,他也死了。我们家里真的没人了啊……

[这时,从屋里传来几声孩子的啼哭声。] 差役乙:(凶神恶煞)死老太婆,你好大的胆子,你不是说家里没人了吗?(做出要冲进屋里的动作)老妇(胆怯,拉着差役):确实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还有她母亲,因为有了这个小孙子,我媳妇儿才没有离去。

差役甲:既然有媳妇,那,带走!

老妇:官爷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她自从嫁进我们家就没有过上好日子,连进出门都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您大人大量,就放过她吧…… 差役乙:去!少来这套!

老妇(叹口气):要不,捉我好了,我虽然大把年纪,力气小,但我会做饭,就让我去吧。

差役甲乙(交头接耳一阵子):好吧!带走![差役押走了老妇] [夜更深了,一切归于寂静,听闻了这一切的杜甫走出房间,看见刚翻墙回来的老翁坐在那里哭泣。]

第三幕

旁白:天亮了,落叶飘落,几只乌鸦在树枝上凄惨地鸣叫。

杜甫(背着行李,走出门):老伯,保重了!老翁:保重!(含泪目送杜甫)

三读古诗之我教《石壕吏》 第3篇

【关键词】朗读 古典诗歌 课堂

语文学习离不开诵读,学习诗歌更是将诵读放在了第一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古典诗歌凝聚了历代诗人的思想精髓,常有“诗言志”的说法。诗人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情感倾向和审美趣味都直接反映在诗歌中。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借助于诵读,读出作者内心告白,或悲或喜,或怒或哀。因此在教学《石壕吏》时,我安排了“一读、二读、三读”这三个环节,以此来串起整首诗歌的内容。

首先是“一读”,读通课文。

《石壕吏》是一首典型的古典诗歌,而学习古典诗歌首先要读准字音。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诵读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音读得准,还能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境。接着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读不准或容易读错的字词注上拼音。听完配乐诵读后,学生首先完成了对课文生字词的积累,为学习古典诗歌做好准备。当然还可以利用出示诗歌诵读的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读准字词的基础上就能读通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然后,就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按照诗歌的诵读方法来读,反复读、细细读,读出情感。并请同座位的同学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诗歌的疏通任务。这样一边读,一边理解诗歌的大意,从而真正地让学生走人古典诗歌的境界中去。

其次是“二读”,读透课文。

学习古代诗歌,不仅要读准、读通,还要读透,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诵读诗歌,以“说说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你的诗句,并谈谈感受”为题,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及时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下面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过程为例来作简要的说明。

生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句,我感受最深,因为它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官吏夜晚捉人,弄得民不聊生,一个“夜”字,含义颇深,表明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捉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仍然不能睡觉。官吏知道利用夜晚来捉人,可见他们是多么阴险狡诈。而那个“逾”字,写出了捉人已不是第一次,人们早有防范,一听到门外有了动静,就知道又要大祸临头了,想也不想地立刻翻墙逃走。

师:你说得很好,能用你的声音把这种官吏的阴险、百姓的惶恐表现出来吗?

(这时,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读这句话,更有情味,也更能和作品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生2:我认为“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几句话读了之后让我感受很深。因为这几句话写出了老妇一共有三个儿子,有两个最近战死了,还有一个朝不保夕,实在是太悲惨了!老妇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还要承受丧子之痛,对她而言,真的是无尽的伤痛。

生3:我很喜欢读这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因为这句话实则告诉我们老妇已经被抓,诗人只能与老翁告别,将这一家的凄惨情景和诗人内心的沉痛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倍觉伤感。

师:试着再读“如闻泣幽咽”这句话,想想究竟是谁在哭?

学生读后,回答的有“老翁、儿媳、小孩、诗人”,教师在肯定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是千千万万家破人亡的人在哭,是诗人在哭,为人民的苦难在哭!”

其实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绝好的五言古诗,字面意思明白易懂,但要深深体味出诗人那种忧民的情怀,就应该通过反复诵读来品味,也许学生在一读时,只能感知其基本内容。二读时便又从情感上多了一分共鸣,心灵上多了一分震动。学生在一音一节的诵读中引发了自己的感想,诗人的家国之恨,战乱之苦,颠沛流离之艰,忧国忧民之心,不通过二读,是如何也感受不到的。由此观之,通过二读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诗歌欣赏能力。更能激起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理解诗人的情怀。

再次是“三读”,读出新意。

读准字词、读通内容、读透情感之外,读出不一样的见解就是古典诗教学内容的升华。

多媒体出示问题:“有人说,诗人杜甫不是当时在场吗?他为什么选择冷眼旁观,而不去帮忙呢?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利用这道题让学生三读诗歌,读出自己的见解。有了前面的“一读”、“二读”作为基础,三读诗歌实际就是深入剖析诗歌内容,说出感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可能会体会到诗人既不愿意看到官吏抓人,又不愿意唐王朝因没有兵源而不能平息战乱的痛苦纠结的心情。学生这时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看法。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环节就是要读出新意,要的就是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不能拘泥于教材。

《石壕吏》这堂课我尝试“以读入诗、读品结合、品读相联”,通过“一读”读通课文;“二读”读透课文;“三读”,读出新意,来确立诗歌的内容,力求呈现精彩灵动的诗歌课堂。

《石壕吏》 教案 第4篇

《石壕吏》教案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石壕吏续写 第5篇

夜幕将至,袅袅炊烟徐徐升起。一个老妇人搓着手等待饭菜煮熟。

“大娘,好了吗?”一个年轻的面孔询问道。

“快了,马上。”老妇人揭开锅盖看了看里面几乎掺满了水的粥,眉头皱了一下,满是歉意地笑笑,“今天的饭菜可能……”

不等老妇说完,少年摆摆手:“没事,我不挑食。”说完,还朝老妇人和善一笑。少年稍微顿了一下:“吃饱就好。”

老妇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可能连吃饱都……老妇心疼地望着眼前半大的孩子,消瘦的身材,因常年吃不好而显得苍白的脸……想起了她还在征战的儿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此时此刻,老妇心里五味杂陈,想念老头,想念媳妇和还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少年看着失神的老妇,轻轻叹息道:“您在想念家人吗?”

老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知为何心里涌出一股亲切感,点点头:“想,很想。孩子,你也是被迫应征的吗?”

少年苍白的脸上现出一点红晕,丝毫不掩饰眸中的骄傲:“不,我是自愿的。”

老妇神色复杂地望着少年,少顷,她才开口道:“你的家人……他们允许你应征?”

少年的眸色逐渐暗淡下来,淡淡地说:“他们死了。”

“当叛军占领了我们村的时候就死了。”

“全村就剩下了我一个人。要不是当时我刚好出去了,否则估计我现在……也死了吧。”少年淡淡地笑了一下,满脸的忧伤,“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参军,我想结束战争,来换取和平。”

老妇看着少年平静地说完了这些话,反而……更想家了,目光投向远方,那是石壕村的方向。

那是家的方向……

夜深了,有个黑影蹑手蹑脚地跨出了军帐,来到马厩前独自叹息。

“您是在想家吗?”不知何时,白日的少年已经出现在了老妇身后,笑着问。

“你这是……”老妇显然被这少年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皱着眉头问。

少年尴尬一笑,摸摸马厩前那匹大黑马:“我来看看它。”说完,大黑马顺从地蹭蹭少年的手。

“不如我载您回去吧。”少年摸了摸马背,自言自语道,“从这到石壕村,应该不远。”

老妇顿时惊慌失措,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太冒险了。”说完,还警惕着四周。

少年“扑哧”一笑,慢慢打开马厩的门,牵出大黑马,不紧不慢地说:“您请放心,现在深夜了,大伙都睡着了,只要赶在大伙睡醒之前回来就好了。”

老妇还是犹豫不决,直到少年把马完全牵出来后,才下定决心似的:“好,你是个好孩子。”

少年缓缓一笑,不再多说,将老妇扶上马后,自己也跨上黑马,向着石壕村的方向奔去。

大约骑了两个多时辰,少年眼前终于呈现了一片村落,也许是夜色深了,村落很安静,只有隐隐约约几束昏黄的灯还亮着。

大概是听到了马蹄声,村落几束灯全灭了,好像从来没人住过似的。

老妇人摸着黑,一间一间地细细查看着。终于,在一间小屋前停下了。

她双手微颤地敲了敲门。

屋子里一片安静,甚至可以听见敲门的回声。老妇不死心,依旧敲着门,还是无人应答。

老妇敲门地动作慢了下来,喃喃道:“难不成都搬走了?”

少年轻轻摇头,很坚定地说:“这个屋子里的灯之前是亮着,要不,您喊几声试试?”

老妇依言,叫唤了几句,门前还是一片安静。

没过一会,门内传来脚步声,门稍稍打开了一条缝,一个老头探出头来,打量着来者:“老婆子?”

老妇再也忍不住了,抱住老头就是一顿痛哭,什么都没说,就是哭。

少年的眼前渐渐湿润了。

老妇聊了近两个时辰,出来时,对少年说:“都交待好了,我们回去吧。”

少年稍稍动了动站酸的脚:“走吧。”少年将老妇扶上马,两人骑着马向军营走去。

石壕吏改写 第6篇

在夕阳出此刻天边时,我来到了石壕村,那里有安史之乱的硝烟,每个人脸上都很悲惨。我来到了一户人家。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这是外面有一阵响亮的敲门声。只见家里的老翁越过了墙逃走了。家中的老妇走到门前去开门。原先来者是差役啊。这麽晚了他们来那里做什么呢?他们在门口大声的叫着,让家里的男人出去,我只听见门前的老妇在哭泣。

她走上前对差役说:“我有三个儿子已经被你们抓去看守战场了,有一个儿子最近给我捎信回来说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此刻大儿子也是苟且的活着,死的已经再也回不来了。”差役一点不领情,还吵着要人。老夫无奈地说:“此刻我仅有一个吃奶的孙子,他的母亲还在,可是出入家门没有完整的衣服。”差役们还是凶狠的对着老妇要人。老夫最终为了不让他们把自我的儿媳妇捉走,只好说:“我虽然老了,力量也不够了,可是请让我和您一齐回去复命,赶快去河阳去服役,还能准备早上的饭。说完老妇就被差役捉走了。

已经到了深夜,差役们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想必已经捉着老妇去河阳服役了吧。屋里躲着的儿媳妇还在低声地哭泣。凄惨的一夜就这样过去了。天亮了起来,我早上起来准备继续赶路,只和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解读 第7篇

1.诗歌鉴赏应该坚持文学本位

《孟子·万章下》有这样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①]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注:“颂其诗„„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阅读和鉴赏诗歌时,应当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和思想。孟子的这句话,我们今天概括为“知人论世”。这对后世的诗歌批评影响极大。后代大量的诗话、词话,包括今天的诗歌鉴赏辞典、语文教科书等,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原则进行诗歌批评和鉴赏的。的确,面对诗歌等文学作品,如果我们单纯地着眼于作品自身,难免会捉襟见肘。不仅作品的认知视野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与作品相关的很多问题也难以阐释清楚。而立足于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则有利于我们从当时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深入体察诗人的心路历程、了解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貌。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二者结合的“度”,过分地依赖或拘泥于时代背景,那么,文学的审美阅读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蜕变为历史的索引和考证,文学便成了历史的附庸。比如,我们一谈到杜甫,就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是“诗史”。这就不是从文学本位出发的定性,而恰恰相反,正是以历史的评价代替了文学的审美。

诗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每一个优秀诗人的诗作都是具有独特生命的,因此,对诗歌的阅读和欣赏,就不能像介绍生平履历那样千人一面、呆板僵化,而应该落实到具体文本的“细读”和“审美”上来。也就是说,从作品文本的声律、字法、句法、章法、乃至意象组合等具体细节上一一细致审读、潜心咀嚼,在此基础之上,进入诗歌的审美艺术境界,与诗人怅望千秋、心神相应,从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深刻认识诗人的独特的心灵世界。下面以中学语文课本上杜甫的一首名作《石壕吏》为例,谈谈诗歌作品的文学本位解读。

2.《石壕吏》的文学本位解读

从南宋的时候就流传一句话,叫“千家注杜”。《石壕吏》这首诗自然也是众说纷纭。比如《批点唐诗正声》说:“语似朴俚,实浑然不可及。风人之体于斯独至,读此诗泣鬼神矣。”清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三中也说:“读杜甫《石壕吏》之诗,为之陨涕。”[③]这首《石壕吏》为何具有如此的感发力量,前人并没有解释清楚。自古及今的研究者们总是乐此不疲地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时代背景,或是从政治的角度剖析其中饱含的现实批判精神等等,而从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等艺术形式上的整体分析,则罕见之。而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一首真正优秀的诗作,它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应该是完美统一在一起的。接下来,本文就立足于文学本位,从字法、声韵、结构等诗歌形式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审美的细读,以揭示其“泣鬼神”、使人“为之陨涕”的真正艺术特征。

2.1 《石壕吏》的“字法”解读

第一句“暮投石壕村”,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下一句“有吏夜捉人”而说的,而且也是就第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尤其一个“暮”字,道出了在兵祸连年、战乱不已的时代,诗人在暮色苍茫之中,行色匆匆,终于赶在天黑之前,来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的紧张、落寞的心境。当沉沉夜色吞噬了整个“石壕村”,又将会发生什么呢?“有吏夜捉人”!作为“吏”来说,他们执行的是朝廷的命令,应该是“招”兵、“征”兵,但诗人在此偏偏用动词“捉”,批判与揭露之情已寄寓其中,更给这首诗以悲剧性的暗示。而且,由“暮”至“夜”,更见出“吏”之狡诈与狠毒、百姓之仓皇与困窘。故而接下来“老翁”不得不猝然“逾墙走”,“老妇”不得不急忙“出门看”,向“怒”“吏”解释、“啼”说家中的“苦”难。老“妇”之“啼”是因为恶“吏”之“呼”且“怒”,“一何”置于而动词之前,更加重了这种情感的对比色度:“吏”的嚣张与蛮横,“妇”的凄切与怨苦,是多么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听妇前致词”,“听”字颇耐人寻味,主语的缺失让动词“听”有了多义的可能。一则“诗人”在深夜中被惊醒而“听”;一则是“老妇”面对“怒”“吏”之“呼”的苦苦哀求:“请听”,大人,请暂时息怒,请听我向您“致词”!缺失主语所造成的二义可能性,将诗人与老妇融为一体,诗人即老妇,老妇即诗人,深刻地透示了诗人的人民立场。

接下来便是“老妇”一句一句、声泪俱下的“致词”,而其间字词的吞吐、跌进,让人对“老妇”之悲苦和隐忧的感受如在耳目。先总言“三男邺城戍”,而后痛诉“二男新战死”,自己如何得知?是因为“一男附书至”。“存者”与“死者”赫然相对,动人心魄!“死者”“已矣”谓“长”,可见“老妇”心中痛楚之深长;“存者”“偷生”谓“且”,见出“老妇”及家人苟活的艰难与绝望。

“室中更无人”,先言“更”,语气肯定,似乎不容置疑。然而,面对冷酷、凶残的“怒”“吏”,“老妇”又怎能隐瞒?“惟有乳下孙”,我家里只剩下一个还在喝奶的孙子了呀!这一“惟”字,蕴涵着“老妇”多少的担心和牵挂啊!既然是“乳下孙”,那么应该有母亲呀。“老妇”情急之下,难免语有疏漏,于是下面不得不又补充说“有孙母未去”。既然“母未去”,那也可以去服役呀。若“母去”,那么谁来“乳孙”?“老妇”面对“怒”“吏”的步步紧逼、层层追问,无可奈何地做出最后一个解释:“(孙之母)出入无完裙”。而这一切的解释和苦诉都是为了引向最终、唯一的、充满悲剧性与壮烈色彩的结局——“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是怎样的一个农村“老妪”呀,丧子之痛未去,面对凶神恶煞之“吏”的追问和逼迫,虽难掩悲苦之态,然亦能将家中诸事条条说来、层层缕析,以瘦弱之肩独自撑起窘困、残破之家,即便怒“吏”如斯,也黯然无语。且又能深明大义,急家国之所急,“请从吏夜归”,“犹得备晨炊”于“河阳”。一“请”一“急”,“老妪”之形象便栩栩如在眼前。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夜久”二字,与前面“有吏夜捉人”之“夜”前后照应。入“夜”之时,“吏”便来“捉人”,直至“夜久”,“语声”才“绝”。一个“久”字,显见“老妇”之“苦”诉、“怒”“吏”刁难、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的主语显然是诗人,可见诗人在这漫漫长夜之中,也是倾耳细听,通宵未眠。然而,作为一个自身尚且难保的小公务员(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他又能如何?“泣幽咽”的主语显然是“出入无完裙”的“孙母”或躲过一劫之后又返回家中的“老翁”,但即便这压抑的“幽咽”,亦声声入耳,刻在诗人久久不成眠的心间。诗人忧愤之心情、无奈之慨叹,溢于言表。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只是在简单叙事,但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仅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故诗人只能“独”与老翁作别了。一个“独”字,倾注了诗人多少对国事的忧叹、对战争中苦难人民的怜悯。全诗在此处戛然而止,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急应河阳役”之“老妇”将如何?“独与老翁别”后的诗人,在“登前途”之中又会遇到什么呢?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紧接这首诗之后的便是《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真可谓“凋瘵满膏肓”!而我们的杜甫也便一路“忧愤心飞扬”、“下悯万民疮”了。

2.2 《石壕吏》的“声韵”解读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韵脚的转换,呈现出“平声(村、人、看)→仄声(怒、苦、戍、至、死、矣)→平声(人、孙、裙,衰、归、欢)→仄声(绝、咽、别)”的参差交错而整体平衡的格局,读起来给人一种跌宕起伏、吞吐顿挫的感觉,这与诗歌内在情感意脉的进行是一致的。

前四句是作者对“暮投石壕村”所见所闻的一种表面客观平静的描述,而在这平静之中,实则深蕴着诗人强烈的悲哀与愤切。这一点在两个韵脚字上有着深刻的体现。比如,“村”其实是仄声的“镇”(有研究者考证,“石壕村”应为“石壕镇”),“看”在中古音中有两读,既可读作平声,也可读作仄声。也就是说,表面的平声所展示的舒缓和平静掩抑了内在仄声的忧叹和愤激。此外,从音韵学来说,“村”属十三元,“人”属十一真,“看”属十四寒。[④]仇兆鳌《杜诗详注》认为这三个韵脚字“人、看可叶,村字未合”。王嗣奭《杜臆》也认为:“考古韵无此叶,乃其疏漏处。”这些说法不能说不正确,因为古体诗虽然可以邻韵通押,但以一韵到底为常。比如三吏三别中,除这首《石壕吏》外,其他五首都是一韵到底。然而进一步仔细体会诗人在这里的用韵,并试想,诗人“暮投石壕”,行色匆匆,路途恍惚,骤然遭逢的又是“有吏夜捉人”。诗人心中一腔抑郁不平之气在声韵上情不自禁地就表现出这般的腾挪跌宕,自不能以一般古体诗的合辙押韵来等闲视之。

接下来,随着“吏呼一何怒”,诗人内心的不平和激切便如滔滔江水倾泻而出。一连八句,伴随着“老妇”痛切的陈词和苦诉,诗人“穷年忧黎元”的情感可谓是达到了顶点。最后一句“死者长已矣”,“矣”的短促急迫消弭在“长已”的浩歌长叹之中,句势虽急骤而尤缓,为下面痛醒之后的理性和冷静开启了先声。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节平声韵的细微变化一样,在这一节中,仄声韵脚字也多有变化。“怒”、“戍”皆属去声七遇、“苦”为上声七虞;“至”为去声四寘,“死、矣”同为上声四纸。在古体诗中,遇虞、寘纸二韵也可以分别通押,但在这里不可避免地也造成了声韵内部的起伏。并且,这一节中除了仄声韵脚的丰富变化之外,一联之内的两句韵脚都用仄声,这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怒”和“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中的“至”和“死”等。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说:“五七言古诗仄韵者,止句末字类用平声,而杜子美多用仄声。其音调起伏顿挫,独为矫健,似别出一格,回视纯用平字者,便觉姜弱无生气。”除了仄声的韵脚字以外,一句之中首尾二字也颇值得考究。比如,“吏呼一何怒”中的“吏”之于“怒”,“妇啼一何苦”中的“妇”之于“苦”,“一男附书至”中的“一”之于“至”,“二男新战死”中的“二”之于“死”,还有“死者长已矣”中的“死”之于“矣”,都是首尾仄声相贯,语气急切直下。而且,在以这种仄声相贯的句子之间,又镶入了“听妇前致词”和“存者且偷生”这样的“听”之于“词”,“存”之于“生”的首尾平声相贯的句子,使得这一章的整个语气都在曲折不平之中。声韵上的平仄错落和语气上的强烈不平,也从形式上暗示了“吏”与“妇”地位的高下和力量的悬殊。

随后的八句,平声韵脚的续接叠用,正如暴风疾雨之后的萧条与冷寂。“老妇”虽话家中之苦难,却如邻里之论家常。然而正如在“字法”一节所论述的那样,这一节诗句中虚词的运用比任何一节都格外的多,如“更、惟、虽、请、犹”等等,它们吸纳和内聚了诗句中更多的情绪和力量。“老妇”的悲切、诗人的叹息,都内化为“肠内之热”了。“有孙母未去”与“急应河阳役”两句,首尾以仄声相贯,在整节平声韵脚所造成的缓慢节奏中注入了内在的悲怆之音。

最后四句,正如深夜之中的“泣幽咽”,仄声韵的曲折与开头平声韵的舒缓前后映照,对立平衡,正彰显了诗人由一个旁观的过路人在亲历了“乾坤含疮痍”的悲痛之后,“忧端齐终南”,最终不得不“放歌破愁绝”的心路历程。这一节中,“天明登前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句子,五字皆平,夹杂于其他三句的入声韵脚之间,形成强烈的音调差异,读起来让人顿觉如骨在喉,哽咽难语。

2.3 《石壕吏》的“结构”解读

这首诗从形式上来看,属于五言古体诗。尽管是按照古体诗的风格来写的,却也包含了近体诗的一些痕迹。更确切地说,是包含了一些“对仗”的痕迹。根据这一在古体诗歌形式上所呈现出来的鲜明特点,我们可以将这首诗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即一至六联为第一部分;七至十二联为第二部分。这一结构的划分,一方面,得到了前面所分析的声韵特点的支持(前后平声韵脚字和仄声韵脚字的平衡对应);另一方面,与内在情感意脉的发展也保持一致:前一部分与主体部分的仄声韵相适应,倾向于“外诉”;后一部分与主题声韵的平声相对应,倾向于“内求”。接下来,我们再从“对仗”这一特点来进一步予以证明。

第一部分中,除第一联和第四联不对仗外,第二联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第三联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第五联的“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第六联的“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等,都是用对仗的形式写成的。之所以要用对仗的这种形式,这是老妇人在面对前来征兵“怒吏”的威胁,不由自主采取的一种抵抗性的尝试。她的理由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排列对仗的句式、一泻千里的语气,真可谓摄人心魄,令人肠断。

然而,这种气贯长虹、倾波直下的对仗,在第七联中却发生了明显“退让”,变得“蹩脚”不堪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要想让它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对仗,应该改为“室中更无人,乳下惟有孙”。但实际上,正是从这一联开始,老妇人面对毫不通融、气势汹汹的“怒吏”,由“外诉”投入到不可避免的“内求”过程。

在第九和第十两联中,诗的语气和节奏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是在尝试抵抗失败之后的无奈之举和自我诉求。值得细心品味的是,第十联也是一个很“蹩脚”的对仗,“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从对仗的角度来说,似乎“急应河阳役,犹得晨炊备”更佳),它正是老妇人在苦苦哀求之后的“柔弱”回声。对仗的扭曲变形,正是在“外诉”没有得到同情之后,力量转化与消解在形式上的表现,同时也昭示着走向自我“内求”的完成。

最后两联,诗歌完全抛弃了前面一直“恋恋不舍”的对仗,直接将诗句投放到时间的秩序中,在开放与逻辑的结构中完成整首诗的叙事。诗句具备了一种散文化的线性推进,但所有“主语”的隐没,让这个时间之流中的句序显得多少有些语义多歧,这不能不说是诗人凌乱、失落和破碎的内心在形式上的投射。

3.结语

结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创作诗歌时,对于诗歌形式、语词、声韵的选择是具有深刻含义的。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及其前后,选择古体诗这种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像《石壕吏》这样的伟大作品,用极其沉郁愤切的语调,描写了无辜人民在战争中的悲惨境地,充满了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悲悯的人性关怀。对这些诗歌的解读,我们以往总是隔靴搔痒,简单地结合时代背景、以“诗史”二字概括了事,而没有从文学本位的角度对诗歌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和品味,这对于深入探讨杜诗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①] 详见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5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②] 详见赵岐《孟子》(四部要籍注疏丛刊),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③] 本文所引历代对《石壕吏》的评论,除特别标明外,皆转引自陈伯海主编的《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石壕吏》赏析 第8篇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踰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 这首五言古诗篇幅不长,一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而内容十分丰富。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上一篇:加德纳原著多元智能读书笔记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练习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