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

2024-07-17

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精选14篇)

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 第1篇

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

骑着心爱的车子行驶在宽阔的水泥路上,淡淡的桂花香味在空气中飘散,我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快乐而自由,我闭着眼睛享受这一切。

转弯处突然跑出了一个小男孩,我来不及刹车,又不能把人撞倒,情急之下,我一转笼头,连人带车倒在了庄稼地里,一看,裤子破了一个大洞,新买的运动鞋也沾满了污泥,一抬眼,那个惹祸的小男孩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好像吓傻了似的,我一看见他心里的火就莫名地燃烧了,就想开口狠狠骂他几句,来解解心里的怨气。

这时,对面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姐姐骑车过来,一看到我们俩,马上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她先走过去安抚了一下小男孩,又走到地里把我扶了起来,轻轻地弾掉我身上的污泥,他的`手抚过我的脸,她的手带着暖暖的感觉,到了嘴边的谢谢就是说不出口,我的眼睛始终望着她,大姐姐把我的车子扶起,矫正好倒掉的笼头,她的动作始终都是轻轻的,还有她微笑的脸,以及一句轻轻的话:“以后要小心”。

目送着她带着小男孩渐渐远去,只留下一道粉红色的背影。

我深深的呼吸了一下,空气中飘满了乐于助人的味道。

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 第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于助人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乐于助人的作文 篇1

在森林里有四个好朋友,他们是小蝴蝶、小青虫、小蚂蚁和鸡蛋壳。

这天早上,他们一起去草地上玩耍,小蚂蚁一脸期待的问:“我们今天玩什么游戏呢?”小青虫说:“我们来玩跷跷板吧!”小蝴蝶说:“好啊,好啊!可是哪里有跷跷板呢?”他们正在想办法,这时,鸡蛋壳跳出来说:“让我来帮你们吧!”于是,鸡蛋壳趴在地上,他们又去找来一根小树枝,一个跷跷板就做好了。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摇晃着,他们玩得开心极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玩累了,躺在草地上休息,小蚂蚁看着蓝蓝的天空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们能到天上看看就好了。”鸡蛋壳听了小蚂蚁的话说:“让我来帮你们吧!”他们去找来一个气球和一些绳子,把鸡蛋壳绑在上面,这样鸡蛋壳就变成了一个热气球,带着小青虫和小蚂蚁飞上了天空,他们兴奋地冲着小蝴蝶喊:“小蝴蝶,小蝴蝶,快看!我们也会飞啦!”他们在像棉花一样柔软的白云中穿行……

时间很快就到了下午,天上下起了雨,四个小伙伴没有找到躲雨的地方,眼看雨越下越大,这可怎么办啊?这时,鸡蛋壳说:“我不怕淋,你们赶快躲到我的下面来吧!”他们躲在鸡蛋壳里听着外面的雨声说:“鸡蛋壳,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帮助我们非被雨水冲走了不可!”鸡蛋壳有帮助他们躲过了一场大雨。

渐渐的雨停了,月亮升起来了,鸡蛋壳又变成了一个温暖舒适的摇篮,小伙伴们在鸡蛋壳的怀抱里盖着树叶做成的被子,很快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鸡蛋壳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都要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乐于助人的作文 篇2

我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妈妈。她有时候温柔可亲,有时候像吃力什么仙药,像一个可怕的女巫,什么事情都骗不过她。但是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妈妈。

一天,我和妈妈正在街上走着,突然间,听到有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妈妈立刻停下脚步,左右寻找,人群中一个小女孩站在路旁不停的哭泣。妈妈迅速走过去,问小女孩:“你妈妈呢?”小女孩说:“我和妈妈走丢了。”我妈妈又问:“你妈妈的手机号是多少?”小女孩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家在哪里。”于是妈妈就带着小女孩去了她家。我们看到她妈妈着急的快发疯了,看到孩子回来,高兴的直感谢我们,妈妈说:“我们都是孩子的妈妈,这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妈妈刚坐下,有一位老爷爷上来了,妈妈立刻又站起来,扶这位老爷爷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爷爷不停地感谢妈妈,其他人也投来赞许的.眼光。

这就是我乐于助人的妈妈。

乐于助人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星期一,阳光灿烂,因为我家离学校很远,每天都得乘公交车,所以我就早早地起床了。

于是,我和妈妈来到车站等15路公交车。不一会儿,车就来了。车上好空啊!我们就找了个双人座位。过了几站,到了北大桥,上来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我看见了她,忙跟妈妈说:“我把位子让给老奶奶,你抱我。”于是,我叫老奶奶坐上来。老奶奶微笑着连声说:“谢谢。还夸我真是个好孩子,长大能考上好的大学。”

然后她和我妈一直聊到九莲新村,我们要下车了,老奶奶和我们说:“再见。”我们也和老奶奶说:“再见。”

今天,我的心情很好,因为我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下次我还要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的作文 篇4

我有一个好朋友,叫马壮。他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黑亮的眼睛,还有一双胖乎乎的手。我十分喜欢和他一起学习、玩耍,更佩服他那种助人为乐的品质。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刚刚走进校门口,就闻到一股恶臭,我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个同学不知怎么吐了一地和自己一身,我心想:这么热的天,吐到这可真臭啊!我不禁皱起眉头,左右一瞧发现几个同学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我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了最臭的地方,这时我看见一个又高又胖的身影,手里端着盆,跑到了那个同学身边,我来了个“急刹车”,回头一看端盆的人不是我的好朋友马壮吗?我连忙跑过去,仔细一瞧,嗬!

马壮正蹲在那个同学旁边,细心地用清水为他擦脸和身上的污物,我大声说:“马壮,多臭啊!”马壮紧锁眉头,眼睛睁得大大的,满头大汗,手却不停地忙活。看到他的样子,我感到很惭愧,红着脸过去说:“我帮你吧!”马壮连忙摇头说:“马上完了,别再弄脏你了!”他用纸和拖布认真地清理干净了地面的污物。一会儿,那个同学的身上干净了,臭气慢慢散去。马壮又把那个同学扶到了医务室,他那红扑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有效途径 第3篇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 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 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有针对性地多方获取信息资料, 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要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 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要帮助学生审题立意, 选择材料归纳材料, 启发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力求做到花时较少, 收效较大。笔者结合自己的长期语文教学, 体会到培养学生乐于作文的有效途径是以下几条:

一、端正教风, 培养学风

教师认真学习、实践“课标”, 培养学生准确鲜明、生动的学习风气,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写作知识, 掌握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真情实感, 做到用自己的话写, 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达到“课标”要求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讲读写结合

重视讲、读、写, “培养兴趣和自信心”十分重要。讲是读的引导, 读是写基础, 写是读的实践和发展,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紧密结合的关系。同时要求语文课教学十分严谨, 做到吃得透, 讲得活, 用得上, 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小学生要求写好记叙文和想像作文, 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 主动找出文章中所含要求, 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主题选择材料, 布局谋篇, 刻画人物, 叙述事情等。扩大课外阅读, 开阔知识视野, 达到《课标》要求的“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 反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 学与用相结合”。

三、大小作文相结合

大小作文相结合, “鼓励写作的个性化, 珍视学生主观感受”。大作文泛指命题作文, 小作文一般指平时灵活多样的辅助性习作训练, 如缩写、扩写、续写, 加标点短文, 写日记, 写读后感, 写一个熟悉的人物的肖像, 拟写提纲等等, 次数加多, 边写边作指导。教师要认真备好作文课, 备作文首先要备题目, 题目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成败。一个好的作文应慎重筛选, 紧密结合学生实际, 不能脱离《课标》和教材,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既要有针对性, 还要有趣味性, 既要使学生有事可记, 还要使学生有情要抒, 有感可发。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课堂指导的重点。作文指导一定要具体, 比如启发审题, 提示学生立意, 帮助学生选材, 指导学生谋篇, 多写作多修改, “重视学生修改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的习作一步一个脚印, 一次比一次有更大的提高。

四、放与收相结合

《课标》要求“培养创新精神, 放开种种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指导学生作文, 不应锁步“雷池”, 固于定格;应当用手中的“金钥匙”打开学生知识和生活的“仓库”, 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 然后因势利导, 使之收揽就范于一定的墨线之中。这就是放收结合, 它能使作文产生“亮点”。

“放”就是让学生写“放胆文”, 生活原型是学生练习作文的无尽的素材, 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 犹如一条河流的运转。希望时, 会卷起腾飞的浪花;失望时, 会遇到艰难险阻;成功时, 如飞流直泻;失败时, 似急湍漩涡。我们应当善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的波峰浪谷中间, 采撷切身感受的人、事、景、物、情、理的缤纷浪花, 一篇两篇, 以至多篇, 写来写去, 自会有得意之作出现;或生活中的一鳞半爪, 或意念中的吉光片羽, 经过教师稍加点拨、引导, 再由学生稍事加工, 即可成为优秀之作。

“收”就是善于引导学生在写好“放胆文”的基础上, 写好“小心文”, 如果只放不收, 犹如江水漫溢, 将会泛滥成灾。是水, 应当让它从喷泉里流出;是血, 应当让它在脉管里奔放。指导作文, 要在一定的火候上, 教会学生在写作中“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自己动手,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五、精批细改, 批语确切

教师对学生作文一定要精批细改, 批语要言简意赅, 给学生下确切的结论。学生把作文写好以后, 高兴地交给了老师, 他们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老师的讲评, 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都希望能快点看到自己的好批语, 这时学生的兴趣要比写作时浓厚几倍。那么, 教师应该尽量报喜不报忧, 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态度, 只要作文没有离题, 用词恰当, 语句通顺, 段落较分明, 详略较得当, 错别字较少, 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批语要有指导性、启发性, 言简意赅, 不说废话。一般的批语是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希望, 争取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另外讲评作文要有重点, 有目的, 讲评时要抓住作文的“通病”重点评述, 方法可灵活多样。评讲时教师不能搞“一言堂”, 唱“独角戏”, 可让学生互相传阅, 取长补短, 真正体现“写作中的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讲评时一要评思想、评观点, 评态度, 二要评内容、评语言、评技巧, 争取下次作文有较大的进步。

尝尝作文的味道 第4篇

第一关:触摸也科学

路路通和童路路跟着大鼻子教授继续在博物馆里参观。

前面的展品是一盆仙人球,说明牌上写着:“这是人造标本,请触摸,不要害怕。”

但是,童路路看到那些长长的尖尖的像毛毛虫身体一样的刺刺,叫了起来:“哎哟!我怕!”

路路通却说:“你怕,我来!”。

他轻轻地用手指触摸着这些仙人球表面的小刺刺,一边描绘道:“尽管仙人球表面的刺很尖,很硬,但是如果小心地接触它们,手指并不会被扎痛。”

路路通话音刚落,就在自己的口袋里摸到了新得到的巧克力糖!他把糖拿出来,又要分给大鼻子教授和童路路吃。

童路路说:“谢谢你,我,袋里的两颗还没有来得及吃呢。”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但是奇怪了,她口袋里的糖不见了!

大鼻子教授说:“刚才你害怕,不敢摸仙人球,所以博物馆收回给你的巧克力糖啦!孩子们记住了,如果你要知道那样东西的确切性质,就应该用手去触摸它们。”

路路通和童路路连连点头。

正在这个时候,大鼻子教授的手机喷出了“芬达”。大鼻子教授尝了尝“芬达”说道:“啊哈!芬达芬达,有事传达。我得到办公室去一下,有信息要传给我。你们就在休息室等等我吧!”

路路通在休息室闲得无聊,看到了休息室的电灯开关,又想到了大鼻子教授的话,于是他将电灯开关的罩壳打开,想摸摸电的感觉。

童路路连忙阻止:“不行,不行!电很危险,摸不得!”

这时童路路发现大鼻子李教授的休息室的桌子上有一架顶刮刮的照相机!童路路看着它那蓝蓝的镜头,说道:“这可是正宗的高级光学仪器!能不能摸一摸?”

路路通说道:“你摸,你摸!这不是电,没有危险。”

童路路一边摸一边感受着这滑爽而阴冷的镜片。

哭然,童路路发现,在镜头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指印!路路通连忙抢过照相机,吐了点唾沫在镜头上,用手指狠狠擦拭起来……

这时大鼻子教授走了进来,看到他们在触摸照相机镜头,急得大叫起来:“哎哟!我的老天爷啊!我的小捣蛋啊!我的糊涂虫啊!你们疯了吗?!”

路路通和童路路却理直气壮地说道:“您教导我们,要了解事物的性质,应该用手触摸它们。我们最听您的话……”

大鼻子教授叹了口气,说道:“唉!孩子们,具体的事情要具体对待,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任何危险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摸的,任何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便摸的,再说,在触摸东西之前,还应该把手洗洗干净。”

第二关:闻+尝

大鼻子教授又把他们两个带进了博物馆里的“甜酸苦辣咸涩淡展览室”。

打开大门的时候,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梅子挂在梅树上。

大鼻子教授用他的大鼻子嗅了嗅,说道:“啊哈!好酸啊!”只是这一个酸字,就把路路通和童路路的口水给逗出来啦!

大鼻子教授顺手采了两只梅子交给他们,说:“啊哈!闻闻看!”两个小家伙把鼻子凑到梅子前,连连说:“好酸!好酸!”大鼻子教授又要他们放到嘴巴里试试看,路路通酸得,水都掉出来了。童路路酸得眼泪都冒出来了。

大鼻子教授又分给他们一人一个苹果,要他们仔细观察后说说这个苹果的特点。

路路通用尺量了量苹果的“高度”,说道:“报告大鼻子教授,这个苹果有4厘米高。”“啊哈,不错!”大鼻子教授点点头。

童路路还用尺量了量苹果的腰围。说:“报告大鼻子教授,这个苹果的腰围有2 5厘米。”“啊哈,不错!不错!啊哈!”大鼻子教授点点头。

路路通闻了闻这个苹果,说道:“嗯,很香很香!”童路路咬了一口,说道:“但是和梨子的香味不一样。”

路路通看见童路路动了嘴巴了,馋坏了,拿起苹果咬了一,说道:“嗯,和橘子的味道也不一样。”童路路看到路路通也动嘴巴了,赶紧又咬一口,补充道:“和猕猴桃的香味也不一样。”路路通看到童路路嚼得有滋有味的,连忙补咬一口,说:“和香蕉的香味也不一样!”

大鼻子教授说:“做得对,就是应该用鼻子和嘴巴闻一闻、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否则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特点呢,怎么能写得好文章呢?”

第三关:把观察进行到底

路路通和童路路很快就把苹果吃完了。他们各人捏着苹果核,准备丢到废纸篓里去。

“慢!”大鼻子教授说,“你们用小刀把苹果核切开看看,都有些什么可以观察和注意的?”

路路通和童路路将苹果核切开,看到了苹果核的横截面。

大鼻子教授问道:“啊哈!苹果核和梨子的核是一样的吗?”

路路通说道:“不,不一样啊!”

大鼻子教授又问道:“啊哈!苹果核和桃子核是一样的吗?”

童路路说道:“不,不,肯定不一样!”

大鼻子教授说:“所以,你看,虽然都有核,但是各种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呢!我们一定要看出这不一样的地方来,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呢!”

这时,路路通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把苹果核里面的籽一粒一粒地剥出来,把它们包到一张白纸里面。

“你这是干什么啊?”童路路问道。

路路通不回答,拿来了一个榔头,对准这些包着的籽儿,就狠狠地捶打起来。大概捶了四五下,他把包着的纸打开,里面的籽已经捶烂了,捶出了汁水。

路路通用食指蘸了点苹果籽的汁水放在嘴里,说:“不好吃!”

这时,大鼻子教授举起了大拇指,说:“路路通,做得对!有的时候,就应该把事物破坏了进行观察!”

离开博物馆,大鼻子教授把路路通和童路路带进了“眼耳鼻舌手指作文学校”的一间叫做“阿哇丝古如木”的教室。

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请关注下次闯关!

乐于助人的味道作文 第5篇

森林里有两匹小马,一匹叫云云,一匹叫朵朵。云云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而朵朵却只为自己着想。 一个傍晚,小狗多多在森林里迷路了,他坐在路边,看着越来越暗的天色,无助地哭了起来。

这时,朵朵正巧走了过来。多多满怀希望地问道:“朵朵姐姐,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送我回家吗?”朵朵撅着嘴巴说:“我才不呢,我还要玩耍呢。”说完头也不回地丢下多多自个儿走了。过了一会儿,云云听到丛林里传来隐隐的哭声,赶过来见到多多在哭,弄清怎么回事儿以后,她热心地说:“多多,别怕,我送你回家。”说着,把多多背在身上,安全地送他回到了家。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山羊公公驼着一大袋干草,走在回家的山坡上,汗水把他的衣服全都浸透了。

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正在玩耍的朵朵说:“朵朵,我走不动了,你能帮我驮一会儿干草吗?”朵朵看了看,说:“这么累的活,我可不干!”这时,云云走了过来说:“山羊公公,您太辛苦了,让我来帮您驮草吧!”山羊公公感激地说,“好孩子,谢谢你!” 就这样,云云帮助了许多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朵朵不爱帮助别人,渐渐地没有人和她做朋友了。

有一天,朵朵生病了,可是却没有人来照顾和陪伴她。她口渴了,请邻居小兔可可帮她倒一杯水。谁知可可说:“你从来不帮助别人,还是你自己起来倒水喝吧!”她肚子饿了,请小鹿安安帮她采点儿青草,可是安安说:“我只愿意帮助云云那样的好孩子。”这

时,朵朵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平时自己不爱帮助别人,现在谁也不愿意帮助自己了。她真后悔。正懊恼着,云云得知消息来到了朵朵家,她把自己的午餐一口口喂给朵朵吃,然后背起朵朵说,“好伙伴,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我这就带你去看医生!”朵朵靠在云云的背上,感到一阵阵温暖,也为自己以前的错误感到羞愧。

乐于助人的同桌作文 第6篇

我的同桌是个小女生,矮矮的个子,水灵灵的大眼睛,像葡萄一样,调皮的马尾很爱摸我的小脸蛋。她总说自己胖,但是我认为她真的不胖,班里的同学有时爱喊她“兔子”,其实仔细瞧瞧,好像真有几分相似,可爱极了!在我同桌那可爱的外表下,其实还隐藏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啊。

一天早上,上语文课,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家里了。“呀,怎么办呢?”我顿时不知所措,同桌听到我没带书,便说:“我们俩看一本书吧。”我一听连忙说:“谢谢!”“不用谢,小事一件,大家互相帮忙嘛”,同桌笑着道。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抄写词语的时候,因为两个人一起看一本书不好抄写,同桌就说:“你先抄写吧。”我听了,连忙推辞:“书是你的,还是你先抄写吧。”“不用客气,等会儿上数学课,我还要向你请教数学题呢!”同桌说。这件事虽然小,但是她那身上美好的品质被我发现了,可真乐于助人。

有一回我生病了,落下许多课,“找谁请教呢?”我心里开始了犯难。同学们都在嘻嘻哈哈地玩耍,不亦乐乎,哪有心思给我补课呢?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同桌来了,她是放弃了自己课间娱乐的时间,给我补课的,讲的还很详细,我对她的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乐于助人的英文作文 第7篇

I feel very happy if I help other people. I dont expect that the person I have helped will help me later, I think human beings live in a same planet, we need to help each other to make our society better. Even for a beggar, I know some of them are not the really disable, not the way they said, but I still give them money because kneeling down on the street and beg is the way normal people would like to do. Those beggars are really geting into a tough situation that makes them abandon their self-respect.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other people if possible, when a old women crossing the street, why not just help her, when a couple of old people get on the bus, why not just give them a seat. Anyway, I hope more and more people love helping others appear in this earth.

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几种做法 第8篇

1. 广泛阅读是丰富积累的捷径。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的确, 不管是后汉的马融、隋朝的公孙景、宋朝的李钢, 还是现代的毛泽东, 都是通过大量阅读而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从而写出举出闻名的文章的。我根据学生的阅历情况及年龄特点, 推荐订阅优秀刊物、名篇佳作, 并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给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摘抄优美词句、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及好的开头结尾, 背诵名篇佳作, 记录名人轶事、典故, 分析学习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 撰写读后的体会等, 从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2. 实践活动为素材的积累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 我心中有感, 感情的波澜冲击我, 有说话的欲望, 这时我就要倾吐, 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 (如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教给观察的方法, 并随时记录观察所得;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记下家乡的景点、特产及人情风俗;对先进人物进行采访, 给远方亲人、朋友或老师写信等) , 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深入社会,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并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 “心中有感, 感情的波澜冲击”他, 便“有说话的欲望”, “就要倾吐”, 乐写便自然激发了。

二、提倡自主, 促进乐写

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文化修养等, 对同一种事物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感悟。因此, 学生的作文, 也就理所当然呈现出千姿百态。所以, 作文教学应珍视个性, 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准备作文素材、搜集信息资料、选择作文内容, 自主拟题, 自主确定中心、选择表达方式, 自主修改、评价作文……

自主拟题, 可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根据表达的中心拟题, 如《记助人为乐的××》; (2) 根据事情的结果拟题, 如《将相和》; (3) 根据所写人物 (或人物间的关系) 拟题, 如《小英雄雨来》《他们俩是好朋友》。

自主修改, 可教给学生必要的修改符号, 并掌握以下步骤: (1) 通读全文, 检查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是否有中心, 思想感情是否健康; (2) 联系上下文, 看结构是否完整, 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 段落的承接是否自然、顺当, 是否有详有略, 是否有个好的开头结尾; (3) 逐段默读, 用“换、增、删节、调”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修改; (4) 检查格式是否正确, 字体是否清楚, 是否有遗漏。

三、科学评语, 激励乐写

科学的评语, 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启迪学生的智慧, 给学生以教育, 以鞭策, 引导学生不断奋进, 使他们喜欢作文, 乐于写作。科学的评语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 评语应真诚恳切, 循循善诱。

学生看到真诚恳切的评语, 如同面对面地与老师亲切交谈, 感受到师长的温暖与宽厚、关怀与爱护, 从而轻松自然地领会了老师的用意, 在喜悦中自觉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从而快乐地作文。

2. 评语应具体点拨, 针对性强。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每篇作文中的具体问题, 指出错误所在, 提出修改的途径和方法, 语言应简明有方, 评述结合, 让学生一看就懂。

3. 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委婉引导。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在作文评语中先给予实事求是的赞扬, 然后再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 提出建设性意见, 引导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 评语应幽默风趣, 因势疏导。

教师幽默风趣的评语学生往往更易接受, 幽默风趣的评语常常使师生情感得以沟通, 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老师的评语。

四、展示成就, 保持乐写

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不稳定,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展示成就的舞台, 让学生的作文兴趣得以巩固、加强, 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具体做法如下:

1. 读书交流会:展示读书笔记, 介绍读书心得, 评选“最佳笔记”。

2. 日记交流展示活动:展示日记, 介绍观察生活和积累写作素材的经验。

3. 开辟“优秀习作园地”: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 推荐到校刊、报刊、网上发表,

对发表习作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体验成功的快乐。

5. 评选“小编辑”“小记者”:

让初中学生乐于作文的教学策略 第9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作文之源。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认为,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学校与家庭)的单调生活,无从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学生的生活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枯燥,在他们的身边,随时都在发生着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因心不在焉而熟视无睹,使得这些有丰富内涵的平凡小事从他们眼前悄然而逝。

因此,我经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建议学生多写随笔,记录自己有所感触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大至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本内容丰富的生活札记。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写作材料。

例如,结合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事先要求学生尽情参与活动,关注活动的整个场面,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受活动的过程。回到课堂,让学生畅谈本次活动的见闻感受,再让学生整理思绪,将活动过程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学生便能轻松写出富有活动气息的文章。此外,我还努力创设条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郊游、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活动前加以提示,活动后相应指导,使学生开阔视野,文思活跃,快速成文。

二、善用教材,以读促写,模仿成文

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为学生找到写作的基石。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挖掘教材,在作文教学中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段练习,进行模仿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设计一些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作文训练点,进行小练笔、片段训练、口头作文训练。

三、开展活动式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靠体验去感悟,体验凭活动来展现。活动式作文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1.材料解读活动

首先由教师提供相关的话题、材料,并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材料内涵,准确理解材料。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各小组再汇报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然后全班一起就各组观点展开交流,最后确定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只起指导、扶助作用,仅在意见难以统一时,加以干预。

2.题目拟定活动

准确理解相关话题、材料之后,下面要做的就是拟一个好的作文题。这向来是学生作文时的一个难题。我们建议开展作文拟题活动,大家一起来,拟出几个好题目,以供选用。该活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提要求,包括题目要符合话题和材料,题目要新颖,语言要凝练等。其次,每人拟出一至两个题目供选用。再次,各小组先交流,推荐一两个较好的题目。最后,全班交流,选出所有合适的较好的题目。还可以对题目进行修改,再供大家使用。

3.语句仿写活动

语句不美是学生作文的一大缺陷,干巴巴的语言表达是很难出彩的,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吸引眼球,获得高分。为此,教师可以开展语句仿写活动。所谓语句仿写活动类似于中考试卷中的“仿写”,但不同的是,作文训练中的仿写活动要由师生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并且要做到对事例的高度概括。教师同样可以把学生写得较好的向全班诵读展示,更可以把那些值得修改的句子向全班展示,并要求同学们一起动手修改,这样更有意义。如果能长期坚持训练,学生作文时将不会再怕下笔了,作文的语言也将会变得美起来。

乐于助人的妈妈作文 第10篇

真是奇怪的一天。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却是风雨交加。我一边抱怨,一边快步向校门走去。

久而久之,看到同学都被爸妈接走,心里就有一种恐慌感。过了一会儿,只有我和两个女同学。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我仔细一看,是我妈。我大声说:“妈妈!妈妈!我在这里!”我走到我妈跟前,她要我去。我妈走过来,看到我旁边有两个女同学。我妈对我说:“子浩,你把这把伞借给那两个姑娘。我们两个人凑合着打一把伞。”我小声对妈妈说:“我不认识他们。为什么要给他们借伞?”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不懂得帮助别人呢?”我妈让我把伞借给那两个女同学,我没办法,只能把伞借给她们。当我们走到一栋白色建筑时,他们还了我们的伞,说了声谢谢后就上楼了。

乐于助人的同桌作文 第11篇

因为乐于助人,他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我忘记带字典,四处找同学借,同学们有的没有带,还有的不愿意借给我。就在我急得快哭的时候,突然他把字典放在了我的手上,告诉我用完,再还给他。我感动极了,心里特别感谢他,于是轻轻地拉着他,说了一声:“谢谢你。”他只是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

记得上个星期五,我和他一起走在回学校的路上,突然他往小巷里跑去,我疑惑地跟了上去,看见他正在帮一位老奶奶捡起掉在地上的水果和蔬菜,我也连忙上去帮忙。老奶奶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苹果,我们开心极了,他告诉我:“经常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神奇的魔力。

乐于助人的同桌作文 第12篇

我的同桌很乐于助人。有一次,我和小青一起回家,我们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要过马路,刚好是绿灯。只见小青飞快地跑过去,把老爷爷慢慢地扶过去。过去了以后,老爷爷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小青说:“不用谢,因为我是少先队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记得还有一次,她在车上看见座位就坐了下来,便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来。小青很担心他。因为如果车一抖,这位老爷爷就会倒在地上。他想起老师说过要尊老爱幼。立刻把座位让给老爷爷了。老爷爷坐下后,直感谢小青。小青却说:“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应该的,不用这么谢我!”

还有一次,她捡到一个钱包,一直等到了晚上也没有等到失主,她就把钱包交给老师,让老师帮助查一查是谁掉的。终于有一天,老师查到了,她很高兴地说:“这件事啊,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让学生乐于作文 第13篇

关键词:创设情景,细致观察,方法引领,放飞想象

“有两种学习情境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 (b) 允许他们选择和控制与自己能力和需要相匹配的任务”[1]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作文, 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这是学生乐于作文的首要条件。

1 创设情景, 诱发动机, 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

在很多时候, 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 表面上是学生觉得没什么材料可写, 而深层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缺少“发现”。为了点燃学生习作的欲望, 教师要适时、恰当地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与学生一起“寻找”作文素材, 以诱发学生习作的动机。

几年前执教“情景作文‘当老师迟到时’”公开课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 听课的老师都已经在教室里坐等, 而作为执教者的我却“迟到”了3min。其间, 学生不安的等待, 听课老师的议论, 以及我走上讲台时的“慌张”……都成了这堂作文课上我帮助学生“寻找”到的素材。这一情景的创设, 一下子将习作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贴近了, 让学生的眼前有了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完全融进了习作活动之中。这样, 从学生已经亲历的事情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

激发兴趣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都可以为我所用, 也就是说作文可以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丰富的素材。教师要着眼日常生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 学生的作文之“源”才能解决。许多学生在作文时, 往往觉得无话可写, 是因为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要做的首要工作首先是要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 亲近生活, 培养他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新意, 在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感受不同, 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作文就有了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这样, 在作文课上, 学生不但可以写“难忘的暑假”、“ 校园一角”、“一个熟悉的人”、“第一次——”等传统的题材, 还可以写有关“最感兴趣的一堂课”、“我给老师打分”、“班里的新鲜事”以及由参加、观摩活动后的自由命题作文。

不要忽视与学生平时的“闲谈”, 更要重视学生课间的 “闲谈”。 叶圣涛先生说过:“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 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 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2]。学生之间是无话不说的, 他们说的永远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这部分生活素材“量”足且“质”纯。老师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 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意收集这些“闲谈”的话语, 不妨告诉学生:老师今天与大家的谈话, 就是这次作文的话题;刚才同学们的谈论, 只要稍加整理, 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敏锐地捕捉素材, 发现平淡的生活中竟然也如此富有新意, 使学生对写作文充满乐趣, 充满挑战。

2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 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思维总是先于文字的。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写作前和写作中的思维训练是值得老师花费大力气的。在写作前, 老师应该而且可以采取如上所述的一些方法诱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但是仅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 更要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细致地观察的过程中, 学有所得, 是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恒长持久。在执教“当老师迟到时”的作文公开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放”, 调动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1) 用眼睛看。看老师走上讲台的动作、神态, 看听课老师的动作、神态, 看同学们的表情、动作, 特别是眼神; (2) 用耳朵听。听老师讲课的语言, 听听课老师的质疑, 听同学们的议论; (3) 用心感受。猜想老师的内心活动, 猜想听课老师的内心感受, 猜想同学们的心理感受。这样, 抓住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观察, 通过内心活动的猜想, 突出心理感受, 真正把思维训练落实到习作的过程之中, 拉长了这一“情景”的过程, 使细节放大, 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性活动之后内心的愉悦, 从而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在习作指导中, 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独立、个性化地观察, 抓住主要特点, 放大细节, 让学生每次在习作中都必有所得, 是使学生喜欢作文的重要条件。

3 掌握方法, 突出个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精神, 若只把功夫下在激发兴趣, 细致观察, 放大细节上, 而忽视表达方法的指导, 更是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作必要的方法和选材的指导, 从小处入手, 以兴趣为先, 鼓励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想。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 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在具体的习作中, 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述:“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做到内容具体”[3]。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一次次个别的习作指导中, 教师要做的, 不仅仅是这些个案应该怎样写好, 应该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这些个别的习作中应该学习哪些习作知识, 掌握哪些习作方法。

万法不离其宗, 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 作文首要的方法是写出真实的感情。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文之本源也[4]”。刘勰精辟地阐明情理是第一位的, 是文章的“经”, 文辞是第二位的, 是文章的“纬”。作文要用我笔写我心, 而不是为文造文、为师造文。 “课标”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方法的学习并非给学生“定条条”、“划框框”, 而是让学生在章法的统领之下突破思维束缚, 心中怎样想, 笔下就怎样写。只有这样, 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发现, 独特的感受, 学生才会乐于作文。

其次,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习得作文的基本方法。利用课文学习作文不失为一条捷径。课本的文章是学生学习的范文, 可以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 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一篇作文能否感人, 除了要表达真情实感外,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没有细节, 细节写得怎样。这里不是忽视其他方法的习得, 只是认为细节更重要些, 因为出色的细节, 会使作文更生动、形象、真实。学生学了《一面》、《“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抓住人物外貌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再写人物外形时, 借鉴书中关于人物的外形描写, 降低了难度。学了《景阳冈》等课, 指导学生习得用精确的表示动作的词进行细致准确的动作描写的方法, 再写人物活动时, 书中的范例成为了学生写活人物的阶梯。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 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 要让学生习得在不断的修改中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修改不外乎老师批改, 学生自改、互改和家长评改这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 都要让学生得之于心, 行之于文。只有学生心领神会, 不仅知道作文要这样改, 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改之时, 学生才会真正具有了写好作文的动力, 才会是自觉的。

4 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给学生习作装上翅膀

刘勰说“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5]。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受、体验, 进而指导通过大胆想象, 让他们的思绪 “飞起来”, 就能写出只属于他这一个的, 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独特创意的作文。经常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无疑的是使他们的习作长上翅膀的好方法。在学习了《凡卡》一课后, 我设计了《 爷爷收到信后》这样的题目, 学生对凡卡命运的设想都是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在学习了《穷人》一课后, 笔者设计了《 十年后……》这样的题目,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对渔夫、桑娜以及几个孩子命运的设想都是美好的, 从而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又完成了育人目的。在这样的想象活动中, 学生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发展, 写出的作文自然比较充实生动。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6]”, 让学生感受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大千世界, 人、事、物、景纷纭多变, 难以数计, 然而, 学生的作文往往却空洞无物, 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 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41.

[2]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356.

[3]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文心雕龙》之《情采》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346.

[5]《文心雕龙》之《神思》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295.

引导学生乐于作文 第14篇

关键词: 兴趣灵感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正文:

现在的小学生谈“文”色变, 怕作文,不愿写作文,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困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法与训练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表达的需求。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在知识与教学艺术上,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和有灵活性、启发性的教法,引导学生乐于写作文,真正让“苦作”变为“乐作”。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乐于作文呢? 从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个人认为:

一、培养阅读兴趣,打好作文基础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善赋”,这是古人论及读和写关系的经验。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中也说道:“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阅读是写作文的重要条件。对小学生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破万卷”和“ 读千赋”,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积累更多的知识,使他们在更多的阅读中来广泛汲取精华,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往往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去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与课本有关的书籍,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学习了《爱迪生救妈妈》一课后,向学生推荐《爱迪生的故事》;学习了《寓言二则》一课后,向学生推荐《寓言故事》。通过课内外结合,逐渐使学生形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

在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创造的机会。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领会,看别人是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且产生感染效果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别人没写的自己要大胆写,别人已写的自己要创新。如学了《将相和》一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后续,想象廉颇和蔺相如后来是怎样齐心协力,一起保家卫国的;学了《景阳冈》后,要求学生写出《新景阳冈》。尽管有些故事学生想象得还不太合理,写得有些牵强附会,但却是他们创造的开始。

二、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创造灵感

1、依据教材 ,不拘形式,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即“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关键。现在的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以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有灵活自由的命题要求,新颖多样的作文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自由选择作文的权利,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开辟新的作文训练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生活,如创设“童话作文”(自编童话)、“诗歌作文”(改写)、“应用作文”(纪实活动课)、“美术作文”(绘画比赛)、电视作文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写调查报告来丰富作文训练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中,学生的各种语言都得到了灵活训练,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另外,作文教学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布置学生在作文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搜索信息,积累丰富的感性素材,待作文时,就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平时,教师可选用具有鲜明时代性,反映当代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报纸杂志运用于作文教学之中。这样,不仅能教会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这些刊物中的作文全是出自小朋友之手,篇篇都适合小学生的胃口,读着如同身受。正因为这些范本读的进去,消化得了,能学得来。学生们读后兴趣盎然,自然也想一试身手,展示自己的才华,写作兴趣油然而生。

2、联系生活 ,挖掘素材,唤起灵感

“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素材。鲁迅先生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到生活这源头活水中汲取素材,激发学生敏锐的观察欲,“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炼就学生发现美的慧眼,勤记观察日记、生活随笔,丰富写作素材,从闭门造车的陋习中解脱出来,并变“无事可写”为“处处有素材”。教师可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现想象,创作自身语言。

3、细心观察,加强积累,重视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停”。 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训练。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阅读他人的成功之作,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学生作文由“仿”走到“创”,古语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小学生如蜜蜂广采百花一样多读名篇佳作,吸收大量的词汇,多样的句式,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即使不能达到“厚积而薄发”也能“先积而后发”。对好文章、好句段要指导学生一读再读,使他们在读书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在多读中求理解和仿表达。正如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一边读,一边品尝、玩味,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从而产生喜爱好文章的情绪,写作的积极性就激发起来了。学生细致地观察和广泛地阅读,就为学生增添了在作文领域飞翔的双翼。

三、 正确评价,激励提高

“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激励评价机制。如样板激励:树立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为样板,有了“领头雁”,就能影响和带动一大片学生的写作热情。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评比激励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日记、读书笔记、“采蜜集”(佳词锦句采集本)等书面作品评比;一个层面是开展“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朗诵比赛”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和奖品,评出作文积极分子。当然,还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学校里,教者可通过校园佳作宣传窗、学校广播站、校刊等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天地;在家庭中,可让学生将优秀作品读给父母听,获得成功的赞许;在社会上,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尤其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登报之后,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言语的,自然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样,学生在写稿、追求发表的过程中,作文兴趣日益浓厚。有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赞扬,他们从作文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因而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自然就会把作文当成一件乐事。

实践表明,建立有效的作文评价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作文情境,才能使学生由怕写变成愿写、愿写变成乐写、再从乐写发展到自觉主动作文,久而久之,作文水平自然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育学》(主编:周元),华东师大出版社。

上一篇: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下一篇:企业发展与员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