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2024-09-16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精选5篇)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第1篇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建玉 213016

摘要:本文根据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对中德双方楼宇智能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及评价方式等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中德合作学习领域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item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ang Jianyu

Jiangsu Ch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Construction, Changzhou

21301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cooperative item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this article do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r their curriculum,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professional courses.Key wards: intelligent building,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Fields of study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居住与办公环境提出了舒适健康、安全可靠、高效便利、节能环保,以及适应信息社会、运用信息化手段和设备的新需求。智能家居、智能小区和智能大厦的建设得到蓬勃发展,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懂设计、会管理、具有很强施工能力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楼宇智能化专业已经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改革,但离真正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积极借鉴别国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是尽快完善课程改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对提高全民劳动素质、保证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秘密武器”。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快速化、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德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对传统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突破职业学校以专业体系为导向的课程,完成了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的课程改革。德国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有许多借鉴之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组织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中德合作项目在国内几所建筑类高职院校中进行了具体实施。我们学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参加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师资培训等工作,目前已经招收由30人组成的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班,按照德国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中德双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教学理念、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等作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现将其中一些差异做如下分析。

一、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安排

德国的楼宇智能化专业共分为十一个学习领域,它们是分析并检查设备(60课时)、房屋技术中的电气设备调试与维护1(24课时)、保证设备的供电与安全(84课时)、动力技术设备安装、调试和修理1(12课时)、设备控制系统编程与实施控制(72课时)、选择传动系统,并将其纳入其它设备(60课时)、房屋技术中的电气设备调试与维护2(70课时)、动力技术设备安装、调试与修理2(70课时)、住宅建筑与专用建筑中通信系统计划与实施(98课时)、动力技术与楼宇设备计划与实施(70课时)、动力与楼宇技术设备维护与变更(56课时)。

我们的教学计划中的20门专业课程,它们是:智能化建筑系统技术基础(72课时)、建筑识图(72课时)、电工基础(108课时)、电子技术(96课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136课时)、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64课时)、CAD(72课时)、综合布线系统(72课时)、房屋建筑学(72课时)、计算机硬件维修技术(64课时)、专业英语(64课时)、弱电系统的设图与绘制(68课时)、实用组网技术(68课时)、暖通空调技术(64课时)、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64课时)、安防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68课时)、消防自动化系统施工(68课时)设备自动化系统施工(68课时)、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68课时)。

德国以学习领域为单元的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它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

而我们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显然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的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但德国的专业门类没有我们分的细,它们的楼宇智能化专业是与电工及动力专业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也包括许多动力设备和强电设备的安装内容,而我们国家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主要是指弱电系统,这在专业内涵上就会有一定差异。在试点工作中,经过几次修改已经在时间分配上向弱电系统上有所倾斜,但也绝不是我们理解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事实上,德国更注重培养学生作为技术工人的多方面才能,而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在一个专业领域向不同层次人才发展的能力。我们觉得在现阶段后一种更为现实。

二、培养目标

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培养的目标显然定位于技术工人,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调试与维护设备、分析检查设备、安装设备、计划实施等等,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就能直接在岗位上操作。而我们的定位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似乎是技术工人,又似乎是技师,还好像是管理者。我们的课程既有操作性的智能化系统的安装与维修,又有创造性的智能化系统设计、PLC的设计与编程,还有管理者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智能化系统招投标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初衷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但实际却可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不知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什么也没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这当然与目前技术工人工作艰苦、工资较低以及社会地位不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用人单位的理性化,这一问题应该会有所改观。

另外在德国的楼宇智能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特别强调了对学生的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培养:

(1)传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将专业能力与普通人文、社会能力结合起来。

(2)培养职业灵活性,工作环境和社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学生要学会灵活应变,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要求。

(3)激发学生不断接受职业继续教育的思想准备意识。

(4)帮助学生在个人生活计划和公共生活中的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1)针对教学任务、强调行动导向的教育学方法进行教学。

(2)根据职业专业化需要传授跨职业/跨职业领域的能力。

(3)保证提供各有千秋、机动灵活的教育形式,以便正确对待各人不同的能力与天赋、满足劳动界和社会的各种需要。

(4)讲解哪些威胁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危险与职业培训和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如何避免或防止其发生。

除此之外,教学中也要尽可能涉及当今核心问题,如:就业与失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和平共处,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保持自然生活基础,保障人权等等。

我们的计划中对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因为涉及种类太多,且没有相应措施和策略,很难具体落实到位。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

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是以行为为导向,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化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行为导向教学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固有的知识。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新知识产生和递增的速度是惊人的,知识的传授是无止境的。特别是

楼宇智能化专业,它是将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上的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更为快速。所以,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考虑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老师是在设计工作页,指导学生完成工作页的过程中组织教学的。工作页成为按照项目教学法思路设计的,在课堂环境下模拟现场的岗位情境、模拟具体工作过程进行岗位技能模拟训练,集“信息、目标、计划、实施、评价”为一体的教学工具。

但德国的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确定具体项目和项目实施办法,而且一般要求老师要负责一个班所有学习领域的教学。这在给了老师最大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对老师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

目前我们具有这种综合素质的职业教师的师资还不多,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也比较大,完全采用德国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困难。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集本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于一体,通过与企业的反复交流来确定具体的项目及实施办法。但每个教师也必须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加强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逐步把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理想与目标、责任与义务等的教育溶入到专业教学中。

四、学习目的与方法

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不明,内驱力不足,自信心不强的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是不系统的,但相对于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来说又是系统的),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而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学习领域的总和基本涵盖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这不仅符合学生抽象思维较差,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而且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信心,一步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但职业领域体系替代学科体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促进个性发展,培养行为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人事能力、方法能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相关教学内容是否都能统一在“行为体系”这一个标准之下是值得怀疑的。

五、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

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应按照企业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职业学校常见的笔试评价手段不再是唯一的了,更加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完成项目的状况,小组评价与教师的综合评价,老师与企业专家的专业会谈来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更为客观,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在认真研究和学习德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实情进行选择,一方面应学习他们合理的可取之处,另一方面也应保持我们的适合学生情况的具体做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

1.王建玉,建筑智能化高职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城市•建筑智能化系统,2005(5),17-23

2.赵瑞军, 中德合作项目楼宇智化专业试点工作启示,山西建筑,2006

(2):224-225

3.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职教论坛,2005(1)下,34-35

4.王建玉,建筑智能化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建设教育,2005(2),24-26

5.巴伐利亚文教部,电工-动力与楼宇技术专业方向,职业学校教学计划,2004,5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第2篇

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被视为推动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对工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更是诞生了世界知名的汽车企业。中德两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部分引进、吸收了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的思想和办学模式,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 我国教育部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 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2年,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五大品牌汽车制造商 (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及大众) 合作开展为期五年 (2012-2017年) 的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 (SGAVE) 。

二、中德合作汽车机电专业合作办学模式

2007年4月,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现代集团合作设立现代汽车学院, 是韩国现代集团最大的在华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设置形成了以国家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引领, 专业梯队合理、人才培养结构完善的汽车专业群, 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中德汽车机电项目经教育部审核通过后,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项目组, 积极推进汽车机电项目的模式探索和教学实践。

(一) 选拔学员, 组建中德汽车机电项目实验班

2012年9月, 成立2012级中德汽车机电项目实验班。确立了学员选拔机制, 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组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自愿报名, 项目组对报名的240名学生进行外语素质考试并参照学生高考分数进行初选, 选出102人。然后初选人员参加由戴姆勒公司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 共同拟定的理论能力测试 (数学、英语、逻辑分析、机械原理) , 取前70名。最后前70名学生再参加操作能力测试, 此轮考试后, 前25名直接进入实验班;第26至35名参加面试, 根据面试成绩再录取前5名进入实验班。

(二) 通过国内外研修等方式, 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

中德合作项目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合作双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差异化的专业背景, 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职教理念、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教师团队是项目开展的基础条件。

项目建设期内, 项目组成员先后赴德国手工业协会培训学习, 参加德国五大车企的厂商技术培训10余人次, 学习德国的先进职教理念和德国五大车企的先进汽车技术, 并将技术融入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设计当中。

(三) 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

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与韩国现代集团合作的过程中, 引入韩国现代集团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法, 构建了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开发了“教、学、做”一体的“校本教材”, 是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中德合作项目课程建设中, 引进了德系汽车企业培训标准, 引进了德国汽车机电专业职业教育框架文件及相应的课程包, 借鉴奥迪 (Audi) 培训课程和课程模式, 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程、工作规范,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四) 参考德国模式, 建设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

学院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基础良好, 拥有韩国现代集团捐赠的5批约200万美元的教学设备, 已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集教学功能与生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技能训练中心。根据合作协议, 项目的建设由德国合作汽车制造商提供实习车辆并授予使用权, 学院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购置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 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

随着中德合作项目的进行, 德方提供的实训车辆和学校购置的配套教学仪器设备为实训条件改善和教学功能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仿照德国教学场所的布置, 按照生产性实训车间的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600 m2的中德汽车机电项目一体化实训教室, 引入了德国汽车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使其教学、培训、科研、生产、考核功能逐步健全。中德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如下表所示。

(五) 引入企业标准, 改进考核方式

学生结业考试采用基于客户委托过程的德式考核方式, 考试过程组织非常严谨, 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否达标, 也是对中德班教学质量与规范的检验, 还可以不断优化创新, 完善汽车机电维修工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通过SGAVE项目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的学生将获得由教育部颁发的德国五大汽车厂商共同认可的SGAVE证书。

采用基于客户委托的过程考核方式, 突出理论与实际高度融合, 考试试题由德方开发, 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工作过程操作水平。项目组教师与来自奥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经销商考核员担任考官。所有考官均通过了保时捷厂商培训并获得了资格认证。保时捷厂商指导员全程驻校监控考试过程, 德国五大汽车厂商代表对整个考试过程进行巡查。

三、中德合作办学的成效

中德汽车机电合作项目是教育部重点推进和合作的项目, 为德国职教理念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培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机电项目的实施成为校企合作的新亮点, 合作项目运行良好, 实现了共赢。

(一) 提升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

校企合作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立身之本, 与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等国际化大企业的合作是学院在中韩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层次的提升, 是学院致力于推动校企高水平、高层次合作的延续。

(二) 提升了汽车维修技术的层次

德国是全球汽车技术的发祥地, 也始终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排头兵, 中德项目的合作为学院实现了汽车维修技术层次的提升。

(三) 促进了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德国职业教育体现了先进的、独特的职业教育理念, 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提高, 基于客户委托的实践考核方式, 有助于改变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办学理念。

(四) 提高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组织教师国内外研修及引进德方企业技术人员来华授课的方式, 培养团队教师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先进职教理念, 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提升。

四、结语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办学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色, 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德国特色, 是将先进的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本土化改造的重要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 中德合作办学成效显著, 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 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 就业质量高。中德合作办学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应进一步总结提炼, 提升我国汽车机电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魏玉.中德合作办学模式下汽车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3 (2) :64-66.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女子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发布,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112 号)[Z],2012.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第4篇

摘 要:本文结合东莞地区楼宇智能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适应行业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一个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和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文中在讲述改革目标设计、实施方法、实践情况的同时,重点介绍改革的思想、方法及实践情况。

关键词:高职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一体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33-03

一、引言

智能建筑已进入高技术化、实用化发展阶段,从事楼宇智能化产品开发与制造、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施工及智能化社区管理的企业逐渐走向专门化和专业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跨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它把建筑、电气、电子、自控、通信、计算机、安防、消防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相互融合和集成优化。楼宇智能化行业涉及到的学科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而且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快,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东莞市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的中心区域,现代化的智能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已普及,而且已成为智能建筑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集散地。我院在2011年筹办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2年正式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约80人,现有在校学生211人。在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框架下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训室的条件有所侧重地开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一)定位专业核心能力

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本土楼宇智能化工程行业所需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要求具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有运用智能建筑软件调试系统的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分项工程资料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施工安全检查的能力;具有物业管理师的物业管理能力;具有编制智能建筑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文件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能力进阶规律,前5个学期实行“课程学习+技能实训”,第6学期为工作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分阶段逐步培养技术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将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实施“教、学、做、考、评”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课程体系

为满足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本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典型工作过程,开展“应用类”和“工程类”的课程,见图1。确立以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为主线,从专业认知实训开始,通过“工程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的递增,达到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的递进。根据系统典型工作任务,选取电气设备的装配、电气设备的维修、智能楼宇集成系统产品的装配、安防设备装配、客户线路及终端的装维服务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进行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将工作过程序列与学习过程顺序对应起来,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还结合楼宇智能化行业的发展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主要围绕技能培养和技能测试,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打破以结果为依据的单一考核模式,综合学生、分析、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自主学习与科技创新能力。采用学生、教师和企业导师三方共同参与的“三结合”和“四评”考核与评价办法(见图2)。在双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对学生打分,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等多元角度评价。将校内学习考核、校内顶岗考核与企业顶岗考核相结合,即“三结合”。对每个相关课程采用过程和结果考核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企业导师)对团队评价和教师(企业导师)对学生评价,即“四评”。

三、实践情况

(一)“政校行企”协同育人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实现政府推动行业、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发展。利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由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引领东莞智能建筑、安防设备等行业,把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最终形成人力资源链、实训链、成果转化链、产业链等,从而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还通过协同育人平台聘请政府、行业、企业导师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论证制订和审核,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和条件。

(二)校内外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有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线路板制作室、单片机实训室、组态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室8间基础实训室,设备价值达230余万元。在建的专业实训室有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和楼宇智能化综合实训室,提供楼宇智能化工程学习和实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得到结合,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专业实训室的建成能满足教学、实训、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等一体化要求。

校外实践基地有集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东莞台商大厦两个专业认知实训基地。可提供顶岗实习企业有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同时也为学生在这些企业“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内外“双顶岗”培养

利用学校的数字校园和平安校园等楼宇智能化资源,在企业顶岗基础之上,增加校内顶岗,开展“双顶岗”实习(见表1)。针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应用性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导性和工程规范要求的特点,把校园内建筑、电气、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方面实际应用的案例作为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实践资源。采用学科领域与技能类型交叉组合的方法设置岗位职责,解决企业实习岗位类型的“有限”问题,为学生提供在此专业领域中的设计、生产、系统集成、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多种岗位实践机会,并培养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技能鉴定

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积极开设企业合作和课证相融课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度融合“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新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培养切实满足行业需求的“双证书”人才。目前,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维修电工、电工上岗、建筑CAD、电子CAD、综合布线等。

(五)教学资源

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开发基于楼宇智能化工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教材。如与企业共同编著的“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培训教程”已被三届定向培养班采用,效果理想。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楼宇3D教学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虚拟工艺等仿真教学。教学实践资源以同类知识点与技能点归集、汇总和分析整理,建成共享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六)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展第二课堂,训练与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交流沟通、工程规划及实施等能力,丰富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职业技能。目前,本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智慧城市”专题竞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实施”,获三等奖两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能温室无线监控系统”。

(七)经费投入

除实验实训室建设按预算审批流程外,学院每年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划拨6万专款作为日常建设经费,同时还另外配置了校内实验耗材经费、毕业设计费、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产学研合作经费、设备维修经费、学生参加竞赛费等,专门用于本专业的日常实践教学,从而充分保证了本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行业企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要求高,加大校企合作,主动走入企业了解,优化目前课程中覆盖不到但企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积极申报和承担教改项目、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通过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本专业师资队伍中从事楼宇自控设备设计、管理和拥有楼宇智能工程建设背景的教师较少,并且现师资队伍职称均为中级,职称结构不合理。通过引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背景的高级职称教师1~2名,并从现有师资队伍中培养高级职称教师1~2名,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

五、总结

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创新性地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还推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校内校外“双顶岗”实习等多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的新职业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彩莲,卞建勇,杨润丰.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2012(20):105-107.

[2]王向岭.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104-106.

[3]高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导刊,2011(7):56.

中德合作楼宇智能化专业试点项目实践与探索 第5篇

摘要:以盐城工学院与格林威治大学合作办学的实践为例,分析两校合作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实施情况,概述两校的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制度和日常教学、考试监督制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开拓了中外合作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合作办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14-02

一、合作办学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和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在调整学校专业、学科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促进教育改革,加快各类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项目获教育部批准。该项目是我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也是苏北地区高校首个获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项目采取“3+1”合作办学模式,引进英方的办学体系,结合中方和英方的实际情况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由英方教师和经英方认可的中方教师共同授课,课程采取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国外的先进的知识。3年国内课程学完后,优秀学生可直接申请赴英留学1年,成绩合格后可分别获得格林威治大学和盐城工学院双方颁发的本科学位,也可通过考试在英方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二、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合作办学,高校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确立了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

2.有利于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与国外优秀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可学习外方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国内教师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跨国、跨文化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建设。可以利用合作办学的现有资源,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考察、学习和培训,或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的师资培训体系,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组中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3.引进国外优质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作办学,英方优秀的教师来到我校承担教学任务,并带来了国外最新及优秀的教材与参考书,加快了教材更新的脚步。英方教师参与教学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境外教育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点评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质疑,积极推进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通过国外合作办学方直接派员参与合作项目管理,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学位评定制度及教学评估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使学校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

5.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我国对高素质、国际化的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借助国外先进的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各国文化的异同,在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从而培养出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熟练掌握外语、科技知识,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的创新人才。

三、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深入探索合作办学之路

1.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中英双语及国际先进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科研开发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特色。

(2)培养方案。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项目的教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学制年限的制订和执行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既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个性发展。通过中英合作辦学项目培养方案的设计,优化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个性成长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国外两种教育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2.课程设置和教材

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1年与格林威治大学合作办学以来,共招收学生近150 人。课程设置均与国外相同专业保持一致,专业核心课程全部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时,遵循优先选用国际知名度高、内容反映学科前沿、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教材。同时聘请外籍教师或有双语教学资质的中方教师授课,学生可以直接从中学习和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这对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的国际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引进国外优质师资,确保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优良的外教师资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我校通过英方合作院校选派及在本校或其他知名高校慎重选聘,确保优质的教师师资。英方合作院校办学态度认真、治学严谨,专业核心课程由英方在国外竞聘优质师资来我校进行教学。部分合作开发课程由我校经英方审核后,在本校聘请经验丰富、能熟练运用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讲授。双方优质师资常在一起研讨,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确保合作办学的教学效果及质量。通过合作项目引进优质师资,促进了中方教师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中英双方师资队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所聘任的外籍教师具有相当学位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4.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人才

学校建立中英合作项目任课教师评聘制度,在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外语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严格把关。学校制定了《外籍教师管理办法》,对外籍教师的资格审查作了明确的规定。按照法规和学校的师资培训政策,建立了中英合作项目教师培训制度和计划,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师资培训,每年都选派1~2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合作学校作为期1年的研修。同时选派1~2名中英合作项目任课教师,参加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青年教师出国英语培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为后期教学提供师资储备。通过现场听课、国外著名大学知名教授讲座、与合作院校的教授及学生座谈、参观实验室及管理部门等形式,实地感受及深入了解西方高校先进的教学及管理理念,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了教师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力,而且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管理理念与管理能力,从教学与管理两个层面加速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融合和接轨。

三、中英合作办学取得的初步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与格林威治大学合作办学的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组织上实行了“小班授课制”和“导师制”。中英合作办学每个班级的人数控制在35人左右,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学院为每个中英合作项目班配备了1~2名学业导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释疑解惑,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项目管理委员会,以得到有效解决。

(2)课程体系按照国际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引进英国的课程,合作开发课程,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效地融合了中英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同时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引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教学方式上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交流合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减少灌输式,增加啟发式、讨论式、点评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变被动为主动,营造出互动式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4)教学内容上通过引进英方先进的课程体系和原版教材,强化从“双语”教学到完全英语教学的“3+1”教改新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打破了国内课程知识体系各自相对独立的局面,融合了中英双方的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了课程体系,精心组织了教学内容。

(5)教学管理方面融合双方教育管理的优点,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强化人性化的服务意识。依法办学,做好国际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项目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符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学校结合英方质量标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对合作办学专业进行学院、专业系、教师三级质量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郑也夫.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2]葛谢飞,汤美玲.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之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J].科技信息,2009,(11).

[3]徐雪天,南方.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4).

上一篇:西师版一年级认识图形教案下一篇:教师节晚会致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