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方法范文

2024-08-04

名人读书方法范文(精选8篇)

名人读书方法 第1篇

今天上作文课,老师专门给我吗讲了几个我们都很喜欢的名人他们的读书方法,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苏步青的读书方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听了那么多位著名学者名人的读书方法,我们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了一些对比和调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能既轻松又愉快地读好书。

名人读书方法 第2篇

一是速读法。

列宁养成了一种快速看书的习惯。亿看书时,视力沿着书页快速移动,好似纵向阅读。他不是一行行地看,而是一页页一看,并且很快一掌握所读的一切东西。列宁一目数十行,过目能熟记的快速学习方法,使旁人也感到诧异。

二是精读法。

列宁对一些喜爱的书,反复学习,有时要读几遍,几十遍,甚至一百多遍!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是列宁青年时代最喜欢读的一本书,这本对他革命人生观的形成起了很大启蒙作用。列宁一个夏天就把该书一连看了五遍。他对托尔期泰的作品也是很喜爱的,侨居瑞士日内瓦时,曾把一本《安娜》残书,反反复复地读了一百余遍,直至对书中的内容和句子都能背诵出来。

三是勤作笔记。

列宁曾用十年时间研究土地问题,详细摘录了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国的大量文献和统计资料。仅这方面的笔记材料,在《列宁全集》中,就有三卷之多。列宁做笔记,一边作摘录,一边阐述和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是啃词典。

十月革命后,在列宁办公桌旁的书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词典。百科词典在列宁的藏书中占有很大部分。他经常津津有味地翻阅这些词典。列宁在写作中,从各种百科词典里,汲取了他所需要的事实,材料和必要的数据。

五是广开思路,兼昕百家。

名人读书方法 第3篇

所谓“传记”, 一般包括人物自传 (述) 、回忆体传记 (回忆录) 、采访体传记、学术评传、小传、人物特写、年谱, 也可包括“自传体小说”等。鲁迅在《阿Q正传》中说, 传记名目繁多, 有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等。在现、当代, 还有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采访体传记, 以及他人采访与传主自述相融成书的传记, 如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与瑞典影星英格丽·褒曼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采访整理的《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等。

在“传记”中的人物自传作品, 是指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生活经历、思想轨迹、言论著述的文章或书籍。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 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史学家自传, 而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自传之作。在现、当代, 胡适的《四十自述》, 林语堂的《八十自述》, 陈衡哲、杨步伟各自记述其成长经历的《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 以及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琼瑶的《我的故事》和平鑫涛所写《逆流而上》等, 都是我国自传体作品的名作。而1994年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等, 则是当代外国名人的自传体名作。

作为传记类型之一的回忆录, 可以是作者回忆亲历亲闻的往事的文字记录, 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我的一个世纪》、毛彦文所写的《往事》、亮轩所写的《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姜淑梅所写的《乱时候, 穷时候》等;也可以是传记主人的亲友、弟子或部属等, 主要依据各自的回忆所写的文字记录。如杨步伟记述她嫁给赵元任先生后人生见闻的《杂记赵家》, 方蕤记述她与丈夫王蒙人生经历的《凡生琐记》, 林太乙为其父亲所写的《林语堂传》, 孙晓玲所写《布衣:我的父亲孙犁》, 以及郑碧贤所写的《郑泽堰》、张曼菱所写的《中国布衣》、王学武所写的《亲疼》等。

此外, 还有文学色彩特别浓郁的“自传体散文”, 如琦君自传体散文系列:《母心佛心》、《往事恍如昨》、《水是故乡甜》等;“自传体小说:如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苏雪琳的《棘心》、郑丰喜的《汪洋中的一条船》、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路遥的《人生》、琼瑶的《窗外》等。它们都更具有故事曲折、细节生动、个性鲜明的可读性。

传记作品由于有文体的规定和叙事的定式, 决定了它只能“写故事” (记实) , 而不能“编故事” (创作) 。因此, 内容的真实性是读者阅读传记作品最首要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传记阅读与小说阅读间的本质区别。因同为叙事性文体, 小说是作家以虚构和想象为手法, 以其创作 (塑造和刻画) 出来的典型人物为中心, 通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典型性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也就是说, 读者在阅读和鉴赏小说时, 需要把握的是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解读典型性的故事情节, 并分析典型性的环境描写, 以及这些对于小说人物思想、言论和行动所起的作用。

传记可以成为一个人不同人生时期都开卷有益的读物。阅读传记佳作, 至少具有以下五方面价值, 它们是人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一、领受家教文化, 沐浴长辈恩德

传记作品的写作体例, 一般都要从传主的身世说起, 以便读者了解他的今生。也就是说向读者讲清楚传主的家世来历, 乃是传记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 通过阅读传记佳作, 真切了解并进而理解先辈生活的遭际, 真诚领受和感悟传主当年的家教经验, 从而在感恩尊长、惜缘惜福的心境中, 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人生, 去努力建设和积极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应是读书人最重要的知识理性和文化自觉, 也是传记佳作阅读在提升人的情商方面的根本性收获。

祖籍湖南衡山的陈衡哲 (1993~1976年) , 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富庶之家。作为湖南一个“耕读人家”的女儿, 她依靠家庭和天资的条件,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1914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派出国的女留学生。在获得硕士学位归国后, 于1920年做了当年我国大学里的第一位女教授。在《一个年轻中国女孩的自传》中, 她写道:

母亲不仅是个富有才华的艺术家, 而且是个出色的女人。因为有了她, 父亲的坏脾气才没把亲戚、朋友都赶跑 (他父亲是一个重感情、重友情的软心肠人, 可是脾气暴躁, 表达热烈, 直到年长后, 脾气才变得随和可亲起来, 在诗画文玩和打牌、读书的天地中消受人生———引用者注) 的人……父亲从不愿为家庭的开支问题操心, 他通常把他挣的钱全交给母亲, 只留一小部分供他在书店、古玩店的消遣———这些至今仍然是他最爱光顾的地方。不管他一月挣一千块也好, 还是挣十块也罢, 他决不操心。因此, 怎么保证一家大小衣食无缺, 就成了母亲的责任。我从没见过她因为金钱问题跟父亲闹纠纷, 她也从不曾要父亲给她买首饰或衣服。所以, 我至今仍然认为一个女子向丈夫索要钱物十分庸俗, 仍然相信一个女人应当克己奉人。

刘德伟女士 (1912~2006年) 出生于武汉一个清贫俭朴的政府官员之家。17岁受洗为基督教教徒。因家里财力不足, 只得依靠武汉圣公会的贫寒大学生助学金贷款, 先后完成了燕京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福利行政专业硕士的学业。晚年执教于昆明理工大学英文系。在95岁高龄时, 她开笔回忆自己的儿童少女生活、出国生活与归国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救济工作的经历, 被打成“右派”及“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的坎坷生涯。内容真实感人, 细节丰富, 文笔朴实而流畅。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的《一粒珍珠的故事》, 就是据其自传文本《坚忍不拔———珍珠刘德伟和向景云自传》 (2005年自印本) 删节后公开发行的。在自印本的扉页, 刘女士写道, 这部书是献给其双亲的:

从我幼年时起, 就一直受着我妈妈刘郭文昭的教育。她教育我———要成为一个能服务于人民与国家的人, 才使生命有意义。无论我是在快乐或忧愁、舒适或困难中, 无论什么情况来到我的生命里, 我都应该把它当成是铸造我人格和意志的锻炼。只有这一条路, 我才能够活出来, 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她的话给了我能充实地生活的动力。我的爸爸刘建民, 是他教育了我, 认识了“民主”是什么?他告诉我, 要训练自己成为一个民主时代的公民, 而不是封建政治下的产物……

刘女士在自传第一章《我的儿童时代》中深情地回忆说, 因为获得了父亲的特宠, 她曾对家中佣人们的态度“特别骄横”———假若说出口的话他们不是立刻服从, “我就会生气地大叫”。为此, 她的母亲便用中外古今的小故事来教育她要有“同情心”。她的启发式教育, 常常是声情并茂的, 并善于进行总结性阐述。如说:“我们要学习为别人着想, 不要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地位。我们都是人, 我们有同样的物质需求, 仅仅不同的是, 他们穷, 我们富。在上天的眼睛里, 我们并不比他们高尚。”关于“诚实”, 她在讲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犯错后认错的故事后说:“一个真正的人, 要有智慧认识自己的错误, 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 要有毅力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至于她的父亲, 在用被他改正了冤狱的人所致谢的1000元钱用于救济灾民后教育孩子们道:“你们要永远记住, 来到你们手中的钱, 不属于你们自己, 属于‘天’。这是‘天’的钱, 交给你们代管。你们要为‘天’把钱用在恰当的地方。”而她母亲则进一步发挥说, “天”之外, “还有一个人也十分重要。你们知道是谁吗?就是一个‘我’字。‘我’就是每个人的‘自己’, 你做了任何事都瞒不过‘天’和‘我’———你自己。你不能想, 更不能做坏事, ‘天’晓得, 你自己晓得, 一丝一毫也瞒不过你自己, 所以一点也不能干坏事。当你自己知道你确实坏, 不可爱, 不可尊敬, 那你自己永远也不会快乐。”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观教育下, 刘女士不断修炼自己要做质地晶莹的具有“珍珠”般品格和有教养的人。而“永不放弃” (never give up) , 则是其晚年自励并励人的人生哲言。

名人的读书经 第4篇

二分群书梁启超将所读之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价值的,精读;一类是一般的,浏览即可。

三余、三上和三遍三国时期的文人董遇劝他的学生要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则强调要抓住“三上”读书。他说:“吾平生作文章,大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茅盾先生读名著一般要经过“鸟瞰式”、“精读式”、“消化式”三遍。

四多毛泽东说,读书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即博览群书、多记笔记、提出见解、勤学好问。

五到和五之理学家朱熹有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之说,胡适则提出还要“手到”,鲁迅先生又加上“脑到”,即读书贵在“五到”。《中庸》上讲到读书治学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履行。

六弊和六字古人认为好好学习,就可避免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法国思想家卢梭把读书过程归结为六个字,即储存(积累知识)、比较(思考判断)、批判(继承抛弃)。

七录不休明代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焚,反复七八次,直到烂熟于心。为此,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斋”。

八面受敌 苏东坡每钻研一个问题必步步深入,追根究底。他说:“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九事辨明陈中凡先生对研治古书,提出应辨明九事:“一曰别真伪,二曰识途径,三日明诂训,四曰辨章句,五曰考故实,六日通条理,七曰治经宜知家法,八曰治史应详察史实,九曰治诸子应知流别。”

十目一行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

名人读书的方法 第5篇

第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我的读书经历,并加以归纳。

1891年,六十余岁的托尔斯泰曾在给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开了一份书单,题为《对我产生了影响的书籍》。在这份书单中他把过去各个年龄阶段所阅读的书籍分成“影响深”“影响很深”“影响极深”这样三个层次,这说明他还是很善于总结和回顾自我的读书经历的,这能够视为托尔斯泰第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二,托尔斯泰认为读文学作品,必须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读书,尤其读纯文学的书——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既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关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这能够视为托尔斯泰第二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三,托尔斯泰喜欢朗读文学作品,并在诵读中感受或评判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

托尔斯泰在休息、闲暇或与友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动情地朗读起他所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并经常因朗读而感动地掉下眼泪。有时候,他在朗读之后,还会加以评说。像托尔斯泰这样喜欢朗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再加以评说的情景,在其他著名作家的身上并不多见,但这对于加深一篇文学作品情愫和内涵的理解,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不妨可视为托尔斯泰第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 八大名人的读书方法

★ 一些读书方法与技巧

★ 读书的好方法是什么-名人读书法

★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数学学习方法

★ 名人经典读书名言

★ 读书名人故事

★ 学习方法与技巧

★ 外语学习方法 学习外语的方法

★ 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名人读书的方法 第6篇

1、鲁迅的读书方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现向大家介绍数种:

(1)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2)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3)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4)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5)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6)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o(7)是跳读。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e(8)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9)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戏

(10)是重读。这是指读过的书,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另外鲁迅先生的读书名言: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2巴金的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3、华罗庚读书法 华罗庚读书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4、大仲马读书法

“法利亚长老”的读书法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督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促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5、爱因斯坦读书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6、著名诗人、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的读书之言:“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从以上几位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有法,但方法不一,根据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的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人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贵在每人自己根据平日读书的经验,去为自己寻求一个最适宜、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而每遇一种新书,我们也要尽可能考查此书的特殊性质,用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去把握它,理解它。篇二: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学习心得推介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集古人诗句说明之:

一、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朝夏寅曾说:“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清朝有人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有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种种,均说明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多看书,而且要认真学习。然而,读书学习,刻苦的学习精神固然重要,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总结。掌握好的读书、学习方法,绝对是人生的成功之道。而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为大家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学习心得,希望会对您有所增益。三国时的大学问家董遇,是以抓紧“三余”苦学而出名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对谢希深说:“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经常向弟子们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作家王汶石的“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分解和结合机枪一样,仔细考察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它们的联系;第三遍,再浏览,求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的三条方法:一是同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陈景润在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后说,学习数学要有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苏步青教授提出,治学要取得成绩,就要有好的学风,这种学风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严肃,第二要谦虚,第三要刻苦钻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毛泽东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鲁迅先生终身酷爱读书,其读书方法有三: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他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老革命家徐特立,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日积月累法。他学《说文解字》时,把540个部首分作一年来读,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这些部首时,只要求他们每天记一字,两年学完。他在43岁时开始学外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每日学一个生字,一年学365个字。这样持之以恒,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读书时常有‘走马观花’、‘狼吞虎咽’、‘囫囵吞枣’、随读随忘的毛病。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我的读书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二是古今中外法。徐老小时候读过很多古书,后来又出国攻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很渊博。他主张读书面要广一些,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正像他所说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融会贯通统统变成我的。就像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后统统变成我的肉。”三是借书摘抄法。摘抄要选择,在选择中加深理解。选择必须分析,通过分析才能掌握要领。徐老在湖南时,听说书报流通社有《联共(布)党史》,就去借了来。在学习下册时,他就是采用抄读的方法。但他不是全抄,而是摘抄,并且做详细的分析,结果他对下册的理解就比对上册的理解深刻。后来,即使在买书不难的情况下,他也主张抄一点书,因为这样可以做到眼、手、心三到,便于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爱因斯坦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篇三:名人读书方法 中外名人学习方法启迪 1爱迪生“读书”

—— 读书、学习要有“目标”、“志向”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童年时被视为“低能儿”,只上过三个月学便离开了学校。十二岁那年,他当上了火车上的报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读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当时,他随着兴致所至,任意在书海里漫游,碰到一本读一本,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有一天,爱迪生正在埋头读书,一位先生走过来问:“你已读了多少书啦?”爱迪生回答:“我读了十五英尺书了”。先生听后笑道:“哪有这样计算读书的?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现在读的这本完全不同,你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书籍的呢?”爱迪生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按书架上图书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读完。”先生认真地说:“你的志向很远大。不过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这席话对爱迪生触动很大,成为他确立学习方向的一个转机。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专业目标,把读书的范围逐步归拢到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注重电学和机械学。定向读书,终于使他掌握了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成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学习要有志向,目标要明确。作为正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学习目标应更加明确和远大。在学习目标确立过程中必须坚持三点:一是确立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好马列主义与邓小平的基本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辨别真伪,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二是要有崇高的学习目的,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远大志向。三是要扬长避短,科学地选择主攻目标。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培养起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具有兴趣的基础上,坚定学习目标,刻苦攻读,学有所为。

实践证明: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朝着一个既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而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是很难做成学问的。2 陶渊明“指点迷津” —— 学习没有捷径

有位书生一心想具有渊博的知识,却又不愿下苦功夫读书,于是他就去向当时著名的诗人陶渊明请教学习的捷径,说明来意后,陶渊明把这位书生领到自己耕种的稻田边,指着稻子说:“你仔细看看稻子是不是在长高?”书生看了半天,眼睛都瞅酸了也没有看出稻子的变化。陶渊明说:“那为什么春天的稻苗会变成现在尺把高的稻子呢?”陶渊明又把这位书生领到河边的一块磨刀石旁问;“磨刀石为什么中间出现像马鞍形状的凹面呢?”书生说:“磨下去的。”陶渊明接着又问:“它可是哪一天磨成的吗?” 陶渊明说:“你是否从这两件事情上明白了学习的道理呢?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啊!”书生听了陶渊明的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羞愧地说;“多谢先生指教,你使我懂得了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勤奋好学才能成功啊!” 的确,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这正如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所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创造出来。”我们的祖先有许多名言警句也说明了这一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的话,那只能说学习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在回答他是怎样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时,总结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即:w = x + y + z。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方法正确,z代表不说空话。

我们有些大学生,一说起自己的理想就会滔滔不绝,梦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但一具体接触书本,就会掂轻怕重,毛病百出。如果是这样,即使对未来的憧憬再美好,也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3 富兰克林的成才之路 —— 学习应坚定毅力和信心

在大学生生活中,时常也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怨生不逢时,怨没有个好家庭,怨过去学习基础没有打好,等等。这样的想法对吗?让我们看看伟大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吧。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父亲做肥皂和蜡烛,母亲生了十七个子女,他是 最小的一个。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富兰克林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被父亲拖回来做工了,剪灯芯,做蜡烛,干着苦活。后来,父亲看到他喜爱看书,就把他送到富兰克林的哥哥 办的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在这样的厄运面前,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语)。例如,他为了有书看,他和离印刷所不远的一个小书店的伙计交上了朋友,同他商妥,在书店关门前把书悄悄借走,第二天开门前把书还来,为的是绝不让老板知道。就这样,富兰克林白天上工,每天夜晚读书到深夜。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告诉我们: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托尔斯泰语)。无须慨叹,更不应颓唐,而应象遭受种种打击的贝多芬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 4 “列宁的照片”

—— 学习应“专心致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学习时对于外来干扰的排除有着惊人的表现。有一次,一位摄影师走进列宁的办公室,列宁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纸。这位摄影师不慌不忙地安装好很笨重的摄影机,又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拆掉机器出门。列宁却一点也不知道。后来报纸上登了照片,列宁才惊奇地说:“他们是从哪儿弄来的照片?”

列宁是日理万机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善于摒弃一切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干扰,从而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与工作。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成功者的奥秘正在于对学习的痴迷和专心致志地攻读。专心致志,是收到良好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大学生必须培养起抗衡干扰、专心读书的本领。

怎样具备这种本领呢?关键是要用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注意力。一个人对学习的意义越清楚,求知的愿望越强烈,意志越坚定,他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和稳定。5 孔夫子学弹琴

—— 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 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便认真练习。十天过去,师襄子说:“你学得差不多了,另学一曲吧!”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弹奏技巧啦,可以另学乐曲了。”孔子却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还没有体会出来!”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你已经弹奏出来了,该学新的乐曲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弄清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个人呢?”

师襄子在孔子旁边坐下,仔细地听了一会高兴地说:“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孔子兴奋地说:“我想除了文王,别无他人。”师襄子惊喜道:“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叫做《文王操》。”

这则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于思考、肯于动脑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文中一问一答,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我们不得不叹:孔子真不愧为一代圣人!现今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从“开发潜能”切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孔子学琴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典型的正面素材。我们的学生若能像孔子那样,对待学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怎会不熟能生巧、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呢? 6 李政道的“从画地图说起······” —— 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著名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于1984年5月2日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其与少年班的同学座谈时说过:“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当时李教授问:“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少年大学生答。“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吗?” “差不多都熟悉。”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少年大学生;?“好.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的内容是画上海地图,要求标出全部主要街道的名称。”然后,李教授又回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俩来画地图。你们大家说,他们俩,哪一个地图画得好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那位没去过上海的同学,齐声说;“当然是他画得好一些。“”大家说得对!”李教授很兴奋。接着说;“他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是他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不过,再过一天,如果把他们俩都带到上海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你们说,他们俩哪一个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答案是显然的。李教授说:“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没有路牌的地方走路。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可得100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 “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走路的能力。” 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精辟而又深刻啊!李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话告诉我们,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志,而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培养学习的各种能力上来,以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创新能力型人才的需求。7 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

—— 学习应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放在首位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学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位被人们称为有“超级”智慧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呢?

1922年,爱因斯坦到美国时,有许多好奇的美国人,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 你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 你如何记才能记下许多东西?

名人读书方法举隅 第7篇

作者:刘旭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8-11-26 9:15:26

俗话说得好:一窍不得,多走几百。这充分说明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一件事情的成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要想迅速提高阅读效果,就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哲学家等都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做法,很值得我们仿效。为了使大家在阅读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我搜寻整理,归纳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一、鲁迅读书五法

1、多翻法(也叫“随便翻翻”)。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翻一遍目录,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样可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同时,还可以有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等诸多好处。

2、跳读法。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此法可节省阅读时间,提高效率。

3、设问法。这就是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后,提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细读全书,达到融会贯通。

4、“五到法”。所谓“五到”就是:心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口到,开口读书,读出声来;眼到,仔细浏览,目光专注;手到,边做笔记(正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脑到,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5、立体法。鲁迅说:“倘要看文艺作品,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著作派自己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再然后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既可以大略了解了。”此法,既有一般的泛读,又有重点的“深掘”;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这样就有利于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的组成。

二、茅盾“三遍”读书法

“三遍”就是:第一遍求得初步印象;第二遍品味作品的好处;第三遍吸收各种精华。

茅盾在1942年时曾经总结他的“三遍读书法”。他说,读书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读完,这就好比坐飞机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读,“细嚼慢咽”,注意各章各节各段结构;第三遍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

这一方法归纳起来就是:鸟瞰式——精读式——消化式。

三、朱熹“二十四字”读书法

宋朝大学者朱熹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的读书方法可以用六句话、二十四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

1、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熹语类》卷八)

2、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结合的原则。熟读,就是要“使一书痛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文集?答张元得》)“使其言借若出于吾之口”。精思,就是要“看得是了,未可便说到是,更须反复玩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语类》卷十)

3、虚心涵咏。指读书要自细,反复琢磨,反复体会。

4、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所谓“功夫在诗外”。朱熹说:“入道之门,是将自己身入那个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达到“忘我”的境界。

5、紧着用力。读书是件苦差事,只有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气力,才能使“读书苦”变为“读书乐”。

6、居敬持志。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切忌“浮躁”“坐立不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朱喜说:“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朱子语类》卷一0四)

四、读书三字快:精、博、通

精:如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读书方面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读了他们的读书杂文和经传释词,就能知道他们父子读书之精。

博:如清代学者赵翼和俞越,他们无书不读,见闻之广,知识之博,从他们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名人读书方法 第8篇

大凡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 都不免面临一种童年的困惑、青春的烦恼, 乃至中年的郁闷和晚年的焦虑。好奇多动、随兴任性与家法世规的纪律束缚, 大概都曾严重地困扰过每个人。阅读传记佳作, 则足以令其通过别人的镜子照见自己曾经的郁闷, 让受创的心灵获得一定的疗愈。

出生于湘西凤凰县一个多民族之家的沈从文先生 (1902~1988年) , 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祖母刘氏是苗族, 母亲黄素英则是土家族。他先后上了私塾和新式小学, 到14岁时投身行伍, 浪迹于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著有《边城》等名作。上世纪30年代起先后在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1934年出版的《从文自传》, 记录了他活泼多动而又颇让师长失望的乡野童年, 精神蜕变的少年时代, 以及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其中不难感受到他对于自己双亲的无限感恩和些许忏悔:

我的母亲姓黄, 年纪极小时就随同我一个舅父在军营中生活, 所见事情很多, 所读的书也似乎较爸爸读的稍多。我等兄弟姐妹的初步教育, 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 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 她告我认字, 告我认识药名, 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 得于母亲的却较多。

我爸爸平时极爱我……他以为我不拘做什么事, 总之应比做个将军高些。第一个赞美我明慧的就是我的爸爸。可是当他发现了我成天从塾中逃出到太阳底下同一群小流氓游荡, 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这颗小小的心, 且不能禁止我狡猾地说谎时, 我的行为实在伤了这个军人的心……在各样教训、各种方法管束下, 我不喜欢读书的性情, 从塾师方面, 从家庭方面, 从亲戚方面, 莫不对于我感觉得无多希望。我的长处到那时只是种种的说谎……二十年后, 我“不安于当前事务, 却倾心于现世光色, 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 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分性格的形成, 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的逃学习惯。

1942年出生的亮轩 (马国光) 所写的回忆录《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 在台湾出版时本名《坏孩子》。全书17万字, 分为《出生前后》、《生死情缘》、《重庆, 北碚, 合川》、《嘉陵江到淡水河》、《失落的童年》、《逃啊逃》、《别有天地》、《异样人间》、《此恨绵绵》九章, 叙说了曲折的家世、破碎的家庭、分裂的社会所造就的令人唏嘘的童年人事, 内涵十分丰富。作为单亲家庭的男孩, 他从小因不能好好上学听讲做功课而饱受家庭暴力。他在书中痛苦地回忆说, 早年在人世间遭遇的, 是一个身心都曾“失落”的童年, 从未享受过家庭的亲情和长辈的慈爱:

我庆幸没有让这个世界上我仅有的血亲长辈给打得屈服了, 幸好心智一直健康无碍, 天生的好学深思没有折损。我还是我, 没有让他们打成他们要的什么样的孩子, 多么庆幸我依然读我自己想要读的书, 从来没有因为是个功课差、不列名 (指学校通报家长用的《儿童手册》上三门功课不及格者———引用者注) 又留级的学生而自卑自贱。我知道他们为了我好, 但是却用了我无法接受的方式。我知道他们活着也不容易, 但我从来没有同意过, 这就可以成为打孩子的理由。

不论打我的是我的亲人还是老师, 我至今痛恨体罚, 痛恨暴力, 痛恨任何人以暴力加诸无抵抗力者的行为。我之痛恨任何形式的蛮横专制, 与痛恨体罚息息相关……我后来写了多年时评, 对不公不义表现出非常的反感, 此与自小受到“家暴”必然有关。我也可以很骄傲地说, 我一生没有跟人打架的记录, 起先是不敢打, 我身体瘦弱, 没有打架的本钱。后来, 我总想证明, 不用暴力, 依然可以面对“问题”。

他回忆说, 当年其父亲对他的期待只是“要好好读书”五个字。可事与愿违, 几乎自打入小学一年级起, 他就遭遇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学习障碍:每当新学期将一大摞教科书抱回家通读一遍后, 那些书从此“对我就再也没有吸引力, 上课又很少听到有意思的事情, 非常无趣。因此, 凡是教科书空白处, 都让我画得满满的漫画, 跟很多一页页急翻过去就能看出来的卡通动画, 这些都是我在所谓听课时的‘杰作’……我一辈子爱随手画画, 应当跟不爱读教科书构成消长相因的对立关系”;“我不爱读教科书, 尤其不爱读课文之后的许多也要背下来的注解跟练习。我无法接受历史课本里远远不如历史小说精彩的内容, 而只要不是学校老师指定我们在课堂读和课下背的书, 却‘无不读得津津有味’”。于是, 不断因读“私书”而被老师责罚, 课业差到数度留级, “因为我是个手不释卷的坏学生。什么是‘坏学生’?考试差者也。” (第五章《失落的童年》)

作为学龄少儿, 以“记问”为主要方式的“月考”、“周考”却在持续, 成绩考不好就只有挨家人打。在自暴自弃的心理驱使下, 他从逃课到逃学, 从撒谎到偷摸, 终因父子矛盾不可调和而离家出走, 辍学流浪在外。而当他步入成人社会后, “小不如意则小逃 (如跟太太有意见, 便躲入书房关上房门不言不语) ;大不如意则大逃 (如留书辞职或是干脆转身而去) ……随时随地都可能生出逃意, 也不见得有什么生死大事”, 竟成为了其社会化生存的行为, 可见其心灵受当日“家暴”伤害之深。

不过, 千万不要认为作者命苦, 错投到了一个门风浅薄的家庭。其实他的生父马廷英先生 (1899~1979年) , 是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海洋地质和海洋生物学家。可是对于这样一位成就非凡、受人敬重的父亲, 作者为其子40年, 却因一个学校课业成绩不好的问题, “面对面少, 话对话少, 理解的少, 表达的更少”, 因为“ (教科) 书读不好, 父亲的耐性就没有了, 但我不会反抗, 只有逃……然而, 人生其实逃也逃不掉, 最后依然承受了痛苦, 一点都没有省略的痛苦。”那是在他的老父亲于贫病交加中因病弃世后, 他才感觉到自己真正长大成人了, 自己的内心其实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亲的———“那个一辈子也没通世事的老教授。”因此, 他在回忆录中得出一个椎心泣血的人生认知:“要爱一个人, 一定不可以用对方不会同意的方式去爱, 否则与恨无异……人间许多悲剧, 不是没有爱, 而是爱得太专横、太霸道, 爱得跟冤冤相报没有两样。人生苦短, 何必如此苦苦折腾?”

“水深鱼极乐, 林茂鸟知归。” (杜甫《秋野》)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沈从文和亮轩在上学期间曾成为所谓“问题学童”的经历, 除了昭示天下的父母、师长要充分宽容、理解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之外, 更要让多数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找到心灵慰藉, 原来“问题”不在于自己表现是如何的不堪, 而在于是否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领悟中, 让自己的心智不断健全。

三、鼓舞青春志气, 教人励志进取

鼓勇气, 励壮志, 教人进取, 是传记佳作阅读的最为传统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自传的主人, 还是被作为传主的人物, 他们无不是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 克服了人生不断的艰难险阻而胜出的强者。因此, 我们提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不妨阅看为自己所心仪的人物的传记, 从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所为中, 以获取不丧志、不气馁的精神“正能量”。

鼎鼎有名的上海锦江饭店创办人董竹君女士 (1900~1997年) , 当年出生于上海洋泾浜贫民区。在13岁时为替家里还债, 被卖入青楼卖唱, 次年被人赎出火坑为小妾。29岁时, 她因不满夫权统治及封建家庭桎梏, 抛却荣华富贵生活出走, 独立抚养四个儿女, 一时有“中国的娜拉”之誉。35岁时, 她在友人资助下创建锦江饭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响应当时政府的号召, 将全部资产捐献, 被誉为“红色资本家”。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却饱受迫害。她在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中说, 她的人生体会是:“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 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人生几十年, 酸甜苦辣, 什么样的事情, 大大小小都会遇到的, 看你怎么去对付它。随心所欲做不到, 随遇而安不会做不到的”。

再以晚年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萧乾先生 (1910~1999年) 为例。他出生在北京东北城区一个贫寒的蒙古族之家, 童年时代就不幸成了孤儿, 在他穷困的母亲为人缝补浆洗的微薄报酬支持下得以艰难上学, 读书成才。他通过不断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寒潮和逆流, 在20世纪的人事是非和社会曲直中, 终成一个对社会和时代有所贡献的人。作为世界新闻界知名的中国记者, 卓有成就的作家、文学翻译家, 他一生著译了《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作品300多万字。有《萧乾文集》10卷传世。他晚年在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先生协助下, 完成了自己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书共34题, 26万余字, 是从其特别艰难的童年生活讲起的。其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 足以为读者提供诸多的心智启迪和人生感悟。

因此, 朱永新先生在《我的阅读史》一文中回忆说, 上世纪70年代末考入江苏师范学院 (后改称为“苏州大学”) 政治、历史系后, 他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的藏书, 如鱼入海, 求知若渴, 进入了博览名著、旁收杂取的状态, 度过了一段珍贵的“精神充盈的岁月”。他体会到, 中外名人传记的阅读, 对于启迪一个人的抱负、追求人生的理想, 有着非同寻常读物的励志作用:

林肯、拿破仑、罗斯福、居里夫人、马克思、海伦·凯勒……从每一个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成为我为自己充电的必修课。后来, 我又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给我影响特别大的一本人物传记, 是日本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自传《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青年译丛》的一种, 讲的是德田虎雄怎样从一个日本农村的普通孩子, 成长为优秀的医学改革家的故事。这本书告诉同是农村普通孩子的我, 追求自己的梦想, 任何人都能够创造辉煌;追寻伟大的灵魂, 我们也可以走得很远。

上一篇:领导参阅版本下一篇:空想曲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