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2024-09-17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精选14篇)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篇

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

1、系统复习图文应用题,掌握解题步骤与方法。

2、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3、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应用题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关于青青草原上懒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今天天气很好,村长决定带大家去农场里劳动,摘苹果,一听劳动,懒洋洋就有点不乐意,更何况还要走很远的路,在路上村长边走边跟大家讲解劳动时的注意事项,大家都听得可认真了,懒洋洋心不在焉,走累了,就趁大家不注意靠在一棵树下休息,一会就睡着了.这时灰太狼从树丛里钻出来,抓住了懒洋洋,哈哈!跟我回去吧,我可以做一锅羊汤了!要解救懒羊羊就要闯关,闯过三关,懒羊羊就会被救出。第一关: 一、一图四式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道:说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2、看数字列出四个式子:2、5、7

二、整理知识

大家第一关顺利闯过,灰太狼一定会使出更厉害的招数,为闯关成功,我们要进行知识储备。

1、出示:加法应用题图片:这幅图和刚才的图有哪些区别?

2、我们说这样的题叫做解决问题,解题步骤是什么?(板书

1、说图意

2、分析

3、列式计算

4、检查)

三、练习: 第二关:

1、图画式加法应用题:按照步骤汇报

2、减法应用题 同桌两人合作回答

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回答 请老师和自己回答

分析:加法:部分、部分、求整体用加法

减法:整体、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检查时学生指着图检查。课中操:绿泡泡

第三关:加油,孩子们,我们很快就会胜利了。

3、对比加减应用题 说出区别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闯关,顺利解救了懒羊羊,大家一定收获不小。我们今后还要多学习多积累,用所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科书第46页例题的挂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6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有关6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练习九第11题的得数。

3.做练习九第12题。

每组说一说图的意思,推荐一人汇报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6页小吐槽蘑菇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三、巩固练习

1、做46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并说出用加法的原因。

2、做48页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用加法的原因

3、完成4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48页第4题

五、板书设计

挂图

左边有(4)只,

右边有(2)只,

一共有只?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3篇

一、定位, 在复习目标中体现人文性

期末复习不仅要回顾、巩固已学知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 建立科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1. 通过对“问题解决”知识结构的梳理, 引导学生系统复习、巩固本册教材“问题解决”的知识点, 构建其知识网络。

2. 改善复习方式,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加强过程学习,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复习时,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激趣, 在情境中盘活知识点

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新课后再学习的过程, 因此,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由于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在引导复习时, 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把要复习的内容融入其中, 激起学生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课中。

如, 在“问题解决”复习开始时, 教师先创设情境“草地上有5只白兔, 4只黑兔”。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画面, 让学生根据要求看图列式。在复习图文表格式解决问题前, 教师又创设情境“草地上有一群跑来跑去的小兔”, 随即课件出示, 并述说题意。在复习文字问题解决前, 教师再创设情境“不远处又跑来了一群小兔”, 边说边用课件出示求两次跑来的小兔总数。紧接着, 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要把草地上的小兔捉9只放进笼子里, 已经捉了5只, 还要捉几只?”同时出示这一减法计算的问题解决。

这样, 通过创设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 使学生处于“欲求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 从而使他们对所复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思维兴趣。

三、厘清, 在变化中沟通知识点

为了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一知识, 在进行“问题解决”复习教学时, 不宜只是单纯地将已学知识简单再现, 而应指导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创新。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串联起来,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引导复习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把基本知识点理清。复习时可按以下两个层次进行:

1. 看图列式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先课件出示:5只白兔, 4只黑兔。再把白兔和黑兔圈起 (如下图) :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计算?根据图意, 列两个加法算式。然后, 教师在中间添加上虚线 (如下图) , 引导学生思考:这条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分别遮盖 (课件演示) 一部分小兔, 提出求另一部分小兔的只数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图意, 列两个减法算式。

2. 图画式复习加减法的意义。通过擦去线条, 保留图画并改成图画式问题解决的形式 (如下图) :

然后课件出示 (如下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后再解答。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课件呈现的方式, 把看图列式和图画式问题解决联系起来,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看图列式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再过渡到图画式问题解决, 注重数量关系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 从而有利于学生独立建构, 激发思考, 张扬个性, 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与创造, 而且还学会选择与分享。

四、对比, 在辨析中构建知识框架

数学复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复习过程要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清晰把握和深层感悟。为此, 在复习时, 可采取对比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更深刻地凸显出来, 使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 复习图文表格式问题解决的对比。

课件出示表格:

然后,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道题都是求“现在有几只”, 但计算方法却不同。前一题是求“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用加法计算;后一题是求“现在还剩多少只”, 用减法计算。重点要让学生观察比较“现在”是指的哪种情况, 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加、减法的意义。

2. 复习文字问题解决的对比。

出示下面一组题:

(1) 草地上先跑来5只小兔, 又跑来4只, 两次跑来多少只小兔?

(2) 草地上先跑走了5只小兔, 又跑走了4只, 两次跑走了多少只小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再让他们说出解题思路, 最后组织学生比较第 (1) 题是求两次跑来小兔的总数, 第 (2) 题是求两次跑走小兔的总数, 都要用加法计算, 从而使学生正确掌握不同叙述的加法问题解决, 避免看到“跑走了”就以为是要去掉而错误地把它理解为用减法计算。

3. 复习图文表格式和文字问题解决的对比。

在解题中, 学生常因审题不清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因此, 在复习中应注重“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异同, 使他们对错例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 懂得如何做是正确的, 进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出示下面一组题:

(2) 草地上先跑走了5只小兔, 又跑走4只, 两次跑走了多少只小兔?

列式后提问: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条件都是跑走了5只。不同:计算方法不一样。第 (1) 题是求跑走后现在剩下的小兔数, 用减法计算;而第 (2) 题是求两次跑走小兔的总数, 用加法计算。)

五、梳理, 在主体探究中建立知识联系

复习课要注意知识再现时引导学生通过“理一理”、“串一串”、“连一连”等自主复习方式, 启发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 理清知识脉络,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如边讨论、边点拨、边归纳、边用课件显示。如下:

这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复习课教学, 既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与补充, 也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整体观的建立, 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深化, 在补充与完善中形成知识技能

复习课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巩固知识技能, 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因此, 期末复习时要在前面梳理训练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实际, 精心选择具有一定基础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 从而促使学生在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深化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联系实际, 增强技能。

复习中,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

(1) 小丽和小红各有8颗糖, 两人一共有多少颗糖?

(2) 小明做纸飞机, 上午做了8架, 下午做了9架, 一天做了多少架?

(3) 同学们要栽9盆月季花, 已经栽了6盆, 还要栽多少盆?

(4) 东风小学有7个小皮球, 一年级 (1) 班借走了5个, 现在还有多少个?

通过上述的练习与应用,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同时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进而查缺补漏, 形成技能,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 延伸拓展, 提高技能。

经过上述的复习过程, 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得到强化, 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这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合理安排一定的综合性练习, 练在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处, 并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方法的创新性,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数学思考。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

(1) “六一”儿童节到了, 一年级两个班的小朋友要做同样多的大红灯笼, 一年级 (1) 班做了7个, 一年级 (2) 班做了9个, 问哪个班剩下的大红灯笼多?

(2) 选择题。

(1) 池塘里游走了6条金鱼, 还有8条。_____

A.原来有多少条金鱼?B.现在还剩多少条金鱼?

C.一共游走了多少条金鱼?

(2) 池塘里有7只青蛙, 跳走了2只。_____

A.原来有几只青蛙?B.还剩几只青蛙?

C.一共跳走了几只青蛙?

(3) 看算式编题。

出示算式“9+2”, 要求学生编出3道不同类型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出示算式“9-2”, 要求学生编出3道不同类型用减法计算的题目。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4篇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降低笔算要求,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里把口算放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们看到在口算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学生、家长、老师,对于口算都存在很大的迷茫和困惑。

一、口算能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1、面对多样的口算方法,忽视正确定位。

小学生学习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接接受某一种算法;另一种是探索式,即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思考,创造出算法。就计算方法而言,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其成功的方面,也给少数学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后遗症”。

其实,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尊重差异、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的原生态思考,而算法的”优化“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多样化的算法中,找到一个普遍都能接受、最能理解和最容易掌握的算法的过程,”多样化“只有得以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

2、算理与算法之间脱节,忽视方法渗透。

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是计算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是计算的具体方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计算的原理。口算教学,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才能灵活掌握算法。而事实上,算理与算法脱节,造成算法抽象与算理直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已经是口算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3、只重视结果的正误,忽视过程指导。

很多教师平时也加强口算训练,而事实上,许多教师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是否正确,而忽视过程指导。可见,口算出现问题,教师不能简单评判“对”还是“错”,而应该尽可能地挖掘错题背后的教学资源。要分析错误原因,是学习习惯问题,还是口算方法问题,是心理因素影响,还是短时记忆问题。只有找到错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口算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克服提笔就算的毛病。不妨通过听算训练学生听的习惯,要求书写工整;通过视算,训练学生看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楚并正确记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要寻找最简(最优)算法。检验的习惯,口算时要有细心、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还有改错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分析自己出现的错误。

总之,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完成口算题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说话,独立思考,养成“看清题目、注意符号,正确口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口算正确率。

二、关于口算教学的建议

1、转变师生观念,正确认识口算教学价值。

组织教师在业务培训中学习口算教学的相关理论,利用互听互评等教研活动开设口算教学的研究课、观摩课,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口算教学的价值。让教师理解口算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口算是每个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口算教学,坚持在大部分课时中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针对性口算训练,特别是要进行适当的听算训练,(教师口头说题目,学生听题目,通过心算得出结果并口答)要做到天天练、课课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口算教学常规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2、精心选择口算训练的内容,灵活组织口算训练的形式。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口算训练的内容。首先要抓好低年级学生口算达标,一年级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口算,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这部分口算教学时,必须保证基础口算人人过关,达到熟练程度要求,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易混淆的口算要对比练,经常出错的口算要反复练。如,25×4、24×5、125×8等进行对比练习,可以防止混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对于易出错的口算如24+15-24+15等,要及时纠正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3、对较特殊的口算内容,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

为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教师也要注意灵活组织口算训练的形式。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如“找朋友”“开火车”“对口令”“摘苹果”“夺红旗”,还可以运用实物和幻灯片等进行直观限时口算,抢答口算等形式练习;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通过视算报得数,结合听算说得数;也可以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答、小组比赛和师生互动,教师要精心组织,恰当评价。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第5篇

【第二课时】 排 队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通过数一数、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使学生在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的同时,切身体会到解决问题无处不在。

二、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利用数一数、画一画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热身)+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现在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开火车

这个有游戏怎么玩呢?老师随便说出一个数,那么你要按照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报数,会吗?

报数 1—6 问题1:这列小火车你排第几?

问题2:这列小火车到你这里一共有几节? 报数 19--13 看来小朋友们对这些数的认识已经不错了,你会用我们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解决关于“排队”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小朋友们去秋游,他们来到了动物园。

2.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2)全班交流。生1:小丽说:“我排第10。”小宇说:“我排第15。” 生2: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谁能够把刚才两个同学的话合起来说一说?(2人回答)(3)思考: ①小丽说:“我排第10。”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②小宇说:“我排第15。”谁来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 ③你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吗? 生:“之间”是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4)小结:刚才我们看这幅图,我们知道了小丽排在第10个,小宇排在第15。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应该怎样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呢?你是怎么想的?

①数数。

师:从几开始数呀?数到几呢?为什么呢? 请学生上台角色演示(自己选择角色)教师课件演示1.数尺子 2.数手指

②画图。(直接告诉画一画,说清楚画图的要求)师:画一个圆表示小丽,再画一个圆表示小宇。而且要做上记号。A、生1:(画法复杂,把15个都画出来了。)

师:他是用小人表示出来的,画的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着他画的,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太麻烦了,不用都画出来)B、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也是用画图的方法。

¤○○○○¤(强调好在哪里?加以表扬)

他们之间有4人。

师:嘿,画法还不一样呢。你给我们讲讲,你为什么这么画呀? C、用两张纸条对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他是用小圆圈来表示小人的,瞧,多简洁呀!③列式。15-10-1=4 师:算式中15、10、1、4各表示什么?

生:15是包括小宇的15个人,减10,就是把包括小丽在内的10个人去掉,大家看,还剩下的人里还有小宇,所以,要再减去1人。因此,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就要用15-10-1=4。

4.小结:刚才用了3种方法求出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分别是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那么你最喜欢用那一种方法呢? 5.变化题目

师:刚才这个问题同学们解决得特别好。注意看,现在要变了。课件演示:又来了4小孩。(小丽的话去掉)出小明说:“我排第19。” 现在变成什么了?(审题:学生找已知条件和问题)这回求小宇和小明之间有几人呢?(同桌两人讨论讨论)

要求1.都用数一数的方法做。2.一二组用画一画,三四组用算一算。6.小结:

(1)刚才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解决了问题,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们来总结下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做什么呢?接着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三)拓展延伸

1.数一头的情况。

(1)出示题目,并审题。(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3)全班交流解答过程。2.两头都数的情况。

(1)出示题目,并审题。(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3)全班交流解答过程。

(四)全课小结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过程与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求总数,求部分数的简单应用题。

3、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求总数,求部分数的简单应用题。

教(学)具:练习题(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练习一图四式。

我们在学习加减法时,遇到小朋友们浇花的问题。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出示图片,学生说说题意。追问:可以怎么样列出算式呢? 指名回答。

同学们,什么时候需要用加法来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又要用减法呢?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当遇到要求一共,合起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遇到要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减法计算。

李老师看花漂亮,买了一些准备装饰班级,你看着这张图,【课件出示】你觉得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学生列式,并说说加法算式的含义和减法算式的含义。

小结:题目没有明确提出问题时,同一张图片,我们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减法算式。但是不同的算式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学生练习练习纸上的题目。指名说说需要注意什么地方。

2、解决括线和问号类型。

那如果老师这里给图添上一笔,你觉得还可以这样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吗? 出示括线和问号。

明确是用括线和问号解决的实际问题,指名学生说说题意。指名说说两道题的题意。

对比,这里的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解答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当问号在括线的外面时,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的总数,一般需要用加法来计算。当问号在括线的外面时,求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需要去掉用减法计算。那你能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题吗? 学生解答后,展台展示。用三句话说一说。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情况变复杂了,你看现在有三部分了,你还会解答吗? 指名说一说,并口答。

小结:其实有几部分并不重要,关键需要明确要求什么,然后想清楚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没有括线和问号之后,你还能看清题目图片的意思吗? 接着出示桃子和梨的加减混合题。

通过课件演示添上和去掉的情况,让学生明确添上要加,去掉要减。学生解答题图,全班校对,集体订正。

4、表格题。

大家学习辛苦了,老师准备了礼物给大家,出示表格,学生说说表格中的字。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数数需要求什么,怎样解答。这里的两张表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5、图文结合题。

1)同学们吃了水果,来到山上劳动,种树了。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一共有多少给小朋友,你可以怎样知道呢? 学生解答。说说题意,列式计算。要知道一共种了多少棵树,需要知道什么? 理解“我们组种的他们同样多。”什么意思? 全班齐读题目,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师小结: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可能在图上找,也可能出现在文字叙述,所以我们要认真读题目,既要看图,也要读文字,才能正确理解题意。2)同学们种完树,要坐车回家了。小红说了什么?

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人吗?解决这样的排队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通过画图,可以解答。

3)到站了,小朋友们要下车了,你知道现在车上还有几人吗? 学生说说题意。

出示问题,学生选取合适的条件进行解答。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解答。

4)回到家,妈妈给小明准备了3盘梨,分别是3个,4个,和5个。小明要拿两盘招待小朋友,最多可以拿几个?最少呢? 学生解答。

然后追问:还有可能拿多少个?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7篇

一、教学内容:《6和7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会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2、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列减法算式计算的问题。

五、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等

六、教与学活动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入

1、谈话: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妈妈要带他们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2、让学生描述图的意思。

3、大家说得很好!它们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你们能行吗?(揭示课题)

(二)、尝试自学、发现问题。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理解解决问题中知道什么,求什么的意思。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出示教科书第47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三)、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①、说一说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决?

请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一人说时,其他人要认真听,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尝试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减法来算。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羊羊们在进行拔萝卜比赛。①、出示

师:谁来帮她们解决问题,它们感谢我们呢?看,还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把图意说出来?

②、尝试探究、独立解答

③、汇报交流、归纳方法(2)出示企鹅图:

求整体用加法 求部分用减法

①、学生说图意,边用小棒操作。②、根据问题列式解答。③、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之我见 第8篇

一、再现生活情境, 帮助理解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条件或问话中寓意深刻并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线索的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理解“关键词语”将是问题解决中的头等大事。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凭借对生活的经验去想去做, 可另一部分学生, 明显就不知所措。这些情景他们没经历过, 那些话他们没说过, 又怎么会解决这里的问题呢?因此在解决问题之前可以对情景进行点拨或再创造, 让学生走进类似的生活情景。真正做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中有这样一道题, 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 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图上一位阿姨正在做衣服, 很生动形象。可是现在的孩子穿的衣服都是买现成的多, 这种生活情境谁经历过呢?提问时又发现学生对“配套”的意思也有些模糊。因此教学时教师就试着去点拨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让学生明白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能配成一套衣服。接着进一步问:2件上衣与几条裤子正好配套?这样学生就知道裤子和上衣同样多时就可以配套了。这样不仅理解了其中“配套”的意思, 还把“配套”与数学语言中的“同样多”挂起钩来, 使学生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二、帮助建立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联系

数学问题中看似熟悉的生活语言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一大难点。问题中所使用的生活语言多种多样, 相同的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 学生很容易被问题中很熟悉的一些口头语言所迷惑, 认为很好理解也就不深入思考其内在含义了。由于使用语言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就不能进行模式性的教学, 因此教师就要做一番努力, 让学生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落脚点,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不单独存在,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

例如,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有这样一道题, 小明:我写了23个字。小英:我写了26个字, 小明再写几个就和小英同样多?对于这个问题, 26与23很接近, 有些学生根本不用列式就知道答案是3个。但是, 我们学习数学不是只为了个答案, 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让学生列出算式, 并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来算, 这时有一部分学生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能力, 是数学课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从低年级起, 教师就应努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让学生顺利通过。这座桥梁架得牢固, 那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否则, 就会推着学生向“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向走去, 学生学到的只能是“哑巴数学”, 这样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空话。为了让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所学数学知识, 通过再三考虑, 我是这样想的:学生已经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来做这个知识点, 因此就试着让学生向着“小明比小英少写几个字”这个问题去想。这样学生自然体会到:要求小明比小英少写几个字那就要让小明再写几个字, 两人就同样多了, 这就是数学中的“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少几”的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数学知识积累比较少, 在众多千变万化的生活语言中要分析出数量关系来, 并选择准确的数学方法来解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如果能找准切入口, 帮助学生在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牵好线搭好桥, 让一年级学生顺利地从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 那学生就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 从而初步建构起数学的模型, 解题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三、引导深入思考生活语言的言外意

从教学材料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去挖掘实际数学问题, 使学生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 建立起数学与其他领域的链接点, 丰富数学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让学生体会独特的数学文化, 感受多彩的数学世界。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完全来自生活:桌子已经有40张, 椅子才4把, 有48人来开会,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道应用题事例比较简单, 可是没有明显的数学特征的字眼, 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减法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凭借着生活经验可以列出减法算式48-40=8和48-4=44, 这时教师不能在学生列出算式后就心满意足了。初看题目, 这48人与桌子、椅子好像没什么联系, 这与传统的应用题有明显的差异, 难点就在这48的理解上, 所以教师还得问:48, 40, 8分别表示什么?他们都回答:48表示48个人。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 还很难想到条件中“48个人”的言外意。但是教师不能错过引申, 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这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提升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思考:48人来开会就需要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使原来的人数转化成了桌子的张数与椅子的把数了, 这样, 学生很快就会解释算式中48的含义了, 而且会发现学生特别高兴, 他们没想到数学题中的48人还会有别的意思, 真是大开眼界了。

解决数学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师要多花时间去引导学生搜集信息, 看懂“原型”中传递的数学成分, 发掘出每一份宝贵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充满想象与创造, 让课堂充满灵性与活力。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第9篇

【关键词】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2-02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解决问题”是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不是那种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强调对不同个人智力的挑战,是因人而异的,概括起来是指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面临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解决而又没有现成对策的新问题、新情境。[2]小学一年级问题解决学习指的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在识字范围内清晰易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可以解出来的现实问题和情境。这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延伸,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数学活动。解决问题学习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常识相关联时,每个学生都会津津有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些生活中的事物他们有感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在分析这些事物或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时就很容易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地运用积累的经验来理解,并提出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路。比如在教学排队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3,从后面数是第2,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会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会多说一人,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我就指几个学生扮演小红,在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条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豁然开朗,自信的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烦锁的讲解。

二、引导审图读意,培养良好习惯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完成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新课标教材在低年级注重第一个转化,没有像老教材那样呈现现成的条件和问题,而是图文结合,把条件隐藏于图画或人物的对话之中,问题要么以问号形式出现,要么干脆省略,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地叙说图意,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说的过程中,明确哪些是已知的信息,什么是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需的已知条件是哪些等等,初步感知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例如,在一年级上册 《金色的秋天》——6、7 的加减法的应用时,我是这样做的:在第一幅图中,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出“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所隐藏的问题是“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第二幅图虽然也呈现了两部分的向日葵,但由于问号标在左侧,因此,在引导学生表述图意时,首先要明确大括号下面的“7个”表示一共有7个向日葵,另外一个已知条件就是摘下了3个向日葵。左侧的向日葵个数即使能数得清,也不可作为已知条件,因为问号标注在此,说明这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图意可以表述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下几个?”对这幅图来说,学生的叙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了图画的含义,分清了已知和未知,明晰了条件和问题。

三、利用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小,生活经验缺乏,所以只能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他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逐步形成数学的概念,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的方法。如池塘里游走了5只鸭子,还剩8只鸭子。池塘里原来有几只鸭子?学生读完题目后,让学生扮鸭子“玩”起来。黑板上先画一个大池塘,叫13个学生到黑板前扮演鸭子。首先让5只“鸭子”游回座位,这时黑板前只剩下8只“鸭子”。提问:原来有几只鸭子?该怎么解答?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么想的?很快学生讨论交流出共识:原来的鸭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游走的,一部分是剩下的,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解决问题是不能单看几个字如“游走”“剩下”而是应该仔细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接着,教师再把题目变成:池塘里游来了5只鸭子,现在有8只鸭子。池塘里原来有几只鸭子? 学生仍兴致勃勃,直到解题之后,他们还意犹未尽。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直观操作有目的,有控制地运用到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设练习游戏,体验学以致用

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为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游戏多为运用在课堂后半部分,大半节课下来低年级学生会显得有些劳累,这时我就采用游戏来进行巩固练习,能够重新振作学生精神,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在实际问题教学中也有同样功效。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是这样安排的:(1)设立各小组商店,说明规则: 每组将各自的商品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商店,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负责管理合买东西,一名财务人员负责记录(姓名、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其他组员当顾客。(2)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现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这一教学片段采用购物游戏,学生“玩”兴十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的境界,真正体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的内涵。

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每一位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的探索应用,寻找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使“解决问题”教学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胡庆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才智,2015,18:41.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0篇

课型:

复习课

任课

教师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总复习

教学内

容简析

本学期学习了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几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数量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学

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加减法的不同含义和算法解决问题,知道加减法的关系,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对加减法理解不够透彻,容易出错。

教学

目标

1、借助不同的问题情境,针对解决问题能利用三大法宝(一找、二想、三查)解决问题,形成解题的基本模型。

2、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知道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收集信息的能力,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角度观察问题,能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三大法宝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部分”的类系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电子白板、投影、课件、微课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寻找法宝

【师】2018刚过,2019年已经来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看大屏幕(微视频)

【师】小明和小红很会利用课本复习,谁知道小红所说的“解决问题三大法宝是什么”(提问3个),看来一个人很难解决,下面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看谁最快找到法宝。

(请3个回答)

其实解决问题的三大法宝也就是三大步骤。

【师】你的眼睛真雪亮,发现解决问题的例题都会问三个大问题“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不要小看这三个问题,它们可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师】你知道了什么:就是——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怎样解答:就是——想:用什么方法解答,加法、减法、画图等,再列出算式

解答正确吗:就是——查:检查解答是否正确,要我们从小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全班一起来读一次。三大法宝浓缩成三个字就是(找、想、查)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三大法宝来整理复习我们整个学期的解决问题,有没有信心?

(二)动物欢聚,分类复习

看到同学们的激情高涨,很多小动物也要来跟我们一起学习,而且它们还带来了有趣的解决问题。

【师】看!谁来了?看谁能利用三大法宝来解决它,一

——找,找什么?谁会找。

【生】左边有()只,右边有()只,一共有几只兔子?

你真会找(大力表扬)(哪里知道要求“一共”,我都没有看到一共这两个字)

二——想,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求一共有几只就是求总数,我们用加法解决)板书

列完算式要做什么——查,怎样检查?全班一起数一数

【师】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找到数学信息吗?

白兔有()只,黑兔有()只,一共有几只兔子?(你们真会找,全班告诉我用什么方法,算式是?)

【师】小兔子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收集信息,思考问题。

第二类“原来”:

接下来小猫也参与我们的复习,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呢?全班一起读题目。

原来有几条鱼?

【师】这里的原来是指什么?

【生】猫没有吃鱼之前

【师】明确题目之后,我们开始用法宝了,一找、二想、三查”三大法宝

【师】为什么也是用加法?

【生】求原来相当于求总数,所以用加法解决。

【师】接下来要查,我们得出原来有14条鱼,吃了9条,还剩几条?5条,这说明我们解答正确。

你们真的太能干了,不服输的兔子又来了

第三类:减法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一共有10只兔,走了4只兔,还剩几只兔?

【师】一找、二想、三查”三大法宝

为什么用减法?(求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用减法)(板书)

(课件检查,还剩4只)

【师】小兔子问,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你们太厉害了,总结非常到位,现在北极熊要来靠靠大家。请利用(一找二想三查这三大法宝)同桌之间先说一说,再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请一桌上来写并汇报)

【师】都做对了,掌声送给他们。为什么这两题都用减法?

【生】一个是求左边部分,一个是求右边部分,都是求部分数,用减法

第五类:连加:小鸭子

【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接下来还有更难的,敢不敢继续?

【师】全班告诉老师,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师】但是这个小鸭子跟我们刚刚做的不一样,不止2部分,它有3部分呢,怎么办?

【生】全部加起来。

【师】为什么要全部加,像刚才那样只加2部分可以吗?

【生】它有3部分要一起加

【师】那以后如果有4部分呢?5部分呢?100部分呢?

谁来总结一下,应该怎么办?

【生】不管多少部分,只要是把它们合起来,求总数都要全部加起来。

【师】算式是?检查——正确

【师】你们太能干了,小鸭子都被你征服了,(看课件是几只小鸭子)它们只好灰溜溜的走了。谁看到了刚才小鸭子发生了什么?(动画慢一点)

【生】走了3只,又走了2只

【师】那求什么?

【生】还剩几只?

师】请第一组告诉我怎么计算?

【生】9-3-2=4(只)求剩下的部分数用减法

表扬第一组。

第六类:小鸡

【师】因为你们太厉害了,小鸭子把它的好朋友小鸡找来,有没有信心也打败它?

慢一些,引导看图

【师】说一说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先加后减。

(三)题卡闯类,巩固提升

【师】同学们齐心合力和小动物们利用利用一找、二想、三查”整理了6个类型的解决问题,但是,挑战才刚刚开始,现在黎老师要放大招了,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请同学拿出手上的学习任务单,利用一找、二想、三查”独立完成,先自己说一说,再动手写一写。【投影、讲评(注意时间)】

学生自己说,全班小老师点评

(五)畅所欲言,总结归纳

【师】恭喜大家,你们机智的闯过了所有的关卡,在这个过程中,一起知道了解决问题的三大法宝,分别是~~~~~,也明白,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我相信你们也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来说一说。

【师】老师非常的高兴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我希望大家用这样的学习热情来学习,现在你们知道老师送给同学们的神秘礼物是什么了吗啊?利用好这份礼物一找、二想、三查”三大法宝一定能攻克以后遇到的解决问题,这节课到这里,下课。

解决问题总复习

三大法宝:

1、你知道了什么?

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学生展示

小组评星区

2、怎样解答?

想:解决方法和算式表示

3、解答正确吗?

查:解答是否正确

求总数——用加法

求部分数——用减法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1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例1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准备。

让学生在本课学习的前一天回家了解爸爸、妈妈手机付费的情况或者到当地电信营业厅了解有关手机收费的信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谁能说说有关手机收费的情况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结合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到:

教师:付月租费是什么意思?

教师:这种方式又怎样付费呢?

……

教师:看来手机付费的方式有很多种,人们在办理手机付费业务时应该怎样选择呢?老师这两天正为这事烦恼呢,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手机收费标准)

教师:这是我昨天到电信大厅了解到的两类手机付费方式。

再出示问题:如果我每个月的通话时间大约是120分,应该选择哪类付费方式合算一些?

教师: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汇报。由于学生已经有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估计学生能说出:只要先算出两类标准各需要缴多少钱,再比较,哪种缴的钱少就选哪种。

教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其中0.18×120算的是什么?

教师:那为什么还要加上20?

学生有课前调查作准备,所以学生思考后能发现:因为第1类收费标准是按办理了手机月租

服务来计算的,所以每个月的费用里要加上20元的月租费。

教师:如果选择第2类收费标准要缴多少钱?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

第1类收费标准:20+0.18×120=41.6元

第2类收费标准:0.3×120=36元

教师:看来选择的收费标准不同,我们的计算方式也不同,这样看来选择哪类收费标准比较合算?

教师:好,老师就选择第2类收费标准!

教师:老师的好朋友王阿姨每月的通话时间大约是350分,她又该如何选择呢?(出示第2个问题),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帮王阿姨算一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然后组织汇报。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第1类收费标准:20+0.18×350=83(元)

第2类收费标准:0.3×350=105(元)

教师:那王阿姨就应选择哪种付费方式?

教师:为什么老师和王阿姨选择合算的付费方式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教师:看来每月的通话时间的长短对选择不同的收费标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如果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我们选择最佳策略时,我们要对这些策略进行比较,找到最佳策略。最佳策略并不是对每种情况都适用,也会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生回答略。

四、课堂作业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2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呈现数学问题,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会用6,7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利用情境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学习难点】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主题图的信息分析和符号的认识,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会用6,7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写出加法算式,请学生到屏幕前完整说图上的意思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做一做来评价学习目标1、2。【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好,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播放两段录像场景。(分别是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实例)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举出身边的具体实例。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指名学生回答。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都能用数学知识去解答。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好吗?(好)

二、学习新知

1.描述画面内容。(评价目标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现在是秋天)对,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丽啊,瞧,谁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主题图,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①教师引导学生看课件,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4只兔子采蘑菇,右边有2只兔子)师: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合起来有几只兔子? 预设2: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师:真棒!他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兔子?”那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合起来。

师:对,“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用手势比划)来,同学们把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边说边比划: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就是把左边的4只和右边的2只合起来。小朋友,咱们自己再来一遍。(师引导,生活动)②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合起来。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课件显示大括号在闪动)它的名字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大家认识它了吗?

师: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兔子?”(在大括号的下面显示问号闪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问号”,它表示要求的问题。③解答

师:现在看着这幅图,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多请几个学生说)教师讲解,大括号表示把左边的四只兔子和右边的四只兔子合起来(教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只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也就是问我们左边4只兔子,右边2两只兔子,合起来是多少只兔子?

(结合手势)要求学生边说边做动作,教师指名回答。2.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评价目标2)

同学们谁能完整的说说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多请几名同学回答)根据左边有4只兔子和右边有2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你能解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回答:用加法计算)对了,因为要把这两个部分合起来(教师辅以手势,所以用加法)加法算式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2=6,同时课件出示该算式。同学们:4,2,6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讲。

三、练习(评价目标1、2)

1、教材第46页做一做。

数一数,白板的左边和右边各有几只企鹅?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

提问:我们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提醒计算时注意准确性。

2、练习十第4题

两个同学互相说说图的意思。再进行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要注意将6和7的计算从算式提升到实际运用当中,学会看图说话,同时学会将图形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注意条件提取的准确性。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3篇

一、困惑及存在的问题

(一) 机械交换, 不明题意

在教学“一图二式”后, 再让学生学“有问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易受“一图二式”负迁移的影响, 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理解问号求的是什么, 而只是机械或模仿性地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来列式计算, 如图 (1) , 40%学生列式为:7-3=4, 7-4=3。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求的问题要用已知信息进行计算, 算出的结果写在等号右边, 学生不明题意, 仍我行我素。

(二) 感性有余, 理性不足

在用减法解决问题时, 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图意来理性分析, 通常需要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 按行为发生的顺序, 通过想象编织故事, 进行感性理解。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个△, 右边有2个△。学生往往编题为:一共有5个△, 去掉3个, 还剩几个?或一共有5个△, 拿走了2个, 还剩几个?又如图 (2) :一共有7只猫钓鱼, 还剩5只在钓, 走了几只?60%的学生写7-2=5。教师提示:“走了的2只”是要求的未知信息, 要用已知信息总数7减部分数5来计算, 学生无法理解。经访谈, 真想替学生说“老师,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教师访谈算式为7-5=2的学生想法, 生: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 已经来了5只, 求还剩几只没来?原本不懂的学生豁然开朗。

(三) 关注局部, 忽视整体

在初步认识了加减法后, 对学生作了如下学情调查:看图写算式 (左边5个苹果, 右边2个苹果) 。30%的学生写的减法算式为:5-2=3, 认为一共有5个苹果, 拿走2个, 求还剩几个。这部分学生只关注局部, 以为多的部分就是总数, 缺乏整体联系的意识, 不知道总数是7, 可见对减法意义还未真正理解。

(四) 关注情境, 忽视问题

教师往往会以为求总数是学生最易理解的, 但在学了“用数学”后, 对于类似图 (3) 的题目, 60%的学生却用减法计算, 算式为6-2=4。经访谈, 学生根据图片情境, 认为“共6朵花, 摘下了2朵, 还剩几朵”, 教师提示:问号打在大括号下, 表示求什么?学生限于情境的直观情节, 仍不确定用加法解决。

二、原因分析及思考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一番分析和思考。

(一) 教材编排方面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在“认识1~5”后编排了“加减法初步认识” (一图一式) ;在认识“6、7”后编排了“一图两式”加减法, 所求的问题是开放的;在认识“8、9”后又编排了“用数学”即解决问题, 所求问题不是开放性, 而用“?”指定所求之处;之后再编排全部开放式的“一图四式”。尽管教材编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低年级学生受感性思维制约, 难以在“有无问号”之间进行自觉跳转、理性理解。另外, 在“用数学”中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和加减法意义, 列相应算式;但“一图几式”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图帮助计算10以内的加减, 初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中各数间的关系, 造成学生对算式意义不甚理解。在“用数学”中用“?”表示所求的问题, 教材却清楚展示图片答案, 干扰了学生对信息和问题的辨别。

(二) 学生学习特点方面

1. 学习迁移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性往往会对学生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加法对减法的负迁移。由于学生最先认识加法, 对它的掌握已非常牢固, 求总数只要把两个部分合并相加即可,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求和, 意思是一样的, 学生对用加法计算的“一问二式”很容易理解, 由此, 学生会负迁移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中去, 对于求部分数, 学生会想当然认为也是“一问二式”。另外, 学生还会出现“一图二式”对“一问一式”的负迁移。 (1) 、 (2) 的“一图二式”加减法教学, 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看图体会加减法间的联系, 利用联系推想出算式的得数。减法的“一图二式”教学后, 学生会负迁移到求部分数的“用数学”中, 学生就不知问题究竟求的是什么, 以为写出一道减法算式, 就可联系推想出另一道减法算式, 误以为意思也是一样的, 造成学生只关注算式表面现象, 忽视对求部分数问题意义的理解。

2. 思维特性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上册出现的减法初步认识往往是让学生解决:还剩下多少?孩子的认识水平也仅仅是停留在“求还剩多少就用减法”的直观层面, 未抽象形成“总数-部分数=部分数”的数学模型, 因此所有学生的看图编题, 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如把上述的“△”图编为“去掉、拿走……, 求还剩……”, 在学生的印象里, 以为去掉、走掉、跑掉, 求剩余部分才是用减法, 加上想象描述成具体情节, 更具直观性, 帮助理解算理。教师如直接告知总数、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 如此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3. 空间感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低段学生的空间感较弱, 表现在书写顺序与故事情节的顺序往往具有一致性。如图 (2) “一共有7只猫, 还剩5只在钓鱼, 问走了几只”, 当题目的叙述形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时, 学生利用自己生活的经验, 根据事情发生的行为顺序进行思考, 将答案写成7-2=5。告诉总数和剩余的部分, 求去掉的部分, 学生习惯先在心里算出未知数, 再用总数减去掉的部分, 等于剩下的部分。而对于用总数减去剩下部分数求去掉的部分, 学生难以理解。以上访谈最终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转化成了“一共有7只猫约好来钓鱼, 已经来了5只, 求还剩几只没来?”即总数-部分数=剩余部分数, 将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 算式和行为顺序一致方才领悟。

4. 信息刺激的强弱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图和信息同时呈现时, 图的刺激比文字更强, 图的注意力更抓小学生的眼球, 而文字的注意力则被淡化。看图解决问题, 大部分一年级学生不会真正看问号求的是什么, 而很大程度上受直观情境的干扰。尽管教师已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但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40%的学生只关注到图的直观信息, 特别是情境故事, 而很少会关注到抽象的文字和问号等数学符号信息。如图 (3) , “盆里还剩4朵花, 掉了2朵, 求原来有几朵”, 学生直观看到“掉了2朵”就用减法, 没有理会问号的意思, 求的是原来一共有几朵花。

三、对策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教师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经验, “走进”学生, 读懂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模型, 逐步体验、感悟、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 由动到静——自主构建问题

低年级学生往往容易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兴趣。如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 笔者抓住课堂上正发生的故事: (1) 演一演:师出示5颗糖, 现场奖给积极发言的同学2颗。 (2) 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根据正发生的事, 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完整说3句话 (老师有5颗糖, 奖出了2颗, 还剩几颗) 。 (3) 画一画:用简单的符号画图表示刚发生的事。如生:……这样让学生亲历由动态问题情境到静态符号表示的过程, 由感性认识到符号抽象、自主构建问题, 易于理解图文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图信息强刺激”造成理解题意不全的现象;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克服“只关注局部, 忽视整体”的问题。

(二) 从无到有——内驱产生问题

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入为主, 受第一印象影响特别深刻。解决问题如直接呈现教材例题 (如图 (4) , 引发不了问题意识, 学生不免纳闷:“书上不是明明已告知答案 (还剩4个向日葵) , 为什么还要算呢?”有无病呻吟之感, 缺乏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因此, 个人认为例题的教学呈现应如图 (5) , 先遮住部分数, 呈现问号, 让学生有明确的问题感;接着练习如图 (6) , 有问号, 也有不完整的图示信息;再到“一图四式” (提供全部信息, 需学生选择其中2个信息, 想象假设提出一个问题) 。这样从问题呈现图示内容的“无”逐渐到“有”, 学生的问题意识愈加深刻, 才能对“?”郑重其“视”, 克服“只关注情境、忽视问题”的现象和“机械交换、不明题意”的迷茫。

(三) 从扶到放——沟通建立模型

学生学习每一种运算的意义就是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如何在该过程中对加减法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笔者认为在产生问题内驱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去创编。如在以上“奖糖果”事情后,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 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并列式计算解决。

如生:我本来有5个苹果, 送给同桌2个, 还剩几个?算式是5-2=3。生:停车场有5辆汽车, 开走了2辆, 还剩几辆?生:草地上有5朵小花, 被摘走了2朵, 还剩下几朵?师补充:有5支粉笔, 还剩下2支, 老师用去了几支?……师:“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教室里, 有的事情发生在停车场里, 有的说的是摘花, 有的说的是分学具, 有的求剩下部分, 有的求用去部分, 完全不一样的事, 却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呢?”生: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 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都是从5里面去掉2, 剩下3, 所以都用5-2=3来表示。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减法”意义的构建过程, 通过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问题”的共同之处, 因而能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求另一部分”的模型。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过程, 体验、积累解决问题经验, 感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训练教案 第14篇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能力培养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查阅了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用书,教学目标中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都对探究规律都提出了的明确要求。在四、五年级上下册教材中,还有“找规律”的独立教学单元。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一年级学生对于这类题型不知道如何发现、总结规律,以致对“找规律”产生害怕心理,不利于今后学习。为此,本文通过教学中的典型习题从摸索形、数形结合、数、式的规律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一、摸索形的规律

摸索形的规律就是要察看并发现图形的摆列特点,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地分层引导、讲解这部分内容,先找简单图形的规律,再察看较复杂图形的变化规律。

1.固定周期画图。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P35第4题)

第一行:2个正方形后面1个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并说出规律,并适时示范画出图形,学生积极发言,予以配合。教师只画3个图形或6个图形,用虚线隔开每3个图形,暗含周期规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二行、第三行:让学生说出规律,并引导学生上台画出1个周期的图形。通过此题,学生初步感受到图形的周期规律,为今后学习“找规律”做好铺垫。

照样子接着画。

2.周期变化的图形排列,找出规律画图。(新课堂AB卷P4十一题)

○△☆○○△△☆

从改卷过程中得知,大多学生能抓住变的图形与不变图形的位置,发现○与△都变成了2个,而☆仍然是1个。他们能从周期不变迁移到周期变化的图形排列,画出了:○○○△,此题的正确率约75%。通过类似的训练,教师由“扶”到“放”,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愉快,有了成就感,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二、摸索数形结合的规律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学好数学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阶段,已略显雏形。其中,在“找规律”题型中就有体现。如:(新课堂AB卷P4第十一题)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思考下,找出了正确画法,并总结出规律:

第1、3、5个图形画的都是黑圆点,而且个数分别是9、7、5。即单数号方框画黑点,点数也是单数,按9、7、5这样递减下去;

第2、4、6个图形画的都是小圆圈,而且个数分别是1、2、3。即双数号方框画小圆圈,点数按1、2、3的顺序增加。

通过将数与形的规律加以接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借助直观图形深化学生对于数和数的运算的理解,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巧妙之处。

三、摸索数的规律

摸索数的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察看并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已发现的规律进行推断。例如:(一年级下册课堂练习P49)

找规律填数:

(1)8,10,12,( ),( ),( )

(2)30,27,24,( ),( ),( )

(3)11,12,14,17,( ),( ),( )

(4)58,57,55,52,( ),( ),( )

大多学生都能从8、10、12,发现( )所填的为双数。

学生从数字表面上没发现什么规律,但教师引导他们计算相邻两数相差多少时,很多学生明白了规律。此题也渗透了乘法的点滴知识,所填的数前后相差3,都是3的倍数。

(3)、(4)题在(2)题的讲解与点拨下,约80%的学生学会了前后连起来观察,比较它们相差的部分,再根据减法运算得出了正确答案。

数的规律有时比较抽象,没有图形进行对照,也不摆图片,而是直接通过察看、计算找规律。学生进一步理解找数字排列规律的要领,加大对数的深度理解。

四、摸索式的规律

根据一种现象,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找出一般的式子去计算,就找出了规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P29思考题,绳子打结问题)。

4根绳子中间有3个结。有的学生猜出了绳子数减1就是结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并示范画出8根绳子,学生数出结数,验证了推测。再试试4根、5根、6根,都能适用,学生才真正明白结数与绳子数的关系。

在考试中,大多学生能将知识举一反三到试题中。如:

用小棒拼搭正方形,除第一个外,每增加1个正方形,只需要3根小棒,2个正方形就是3+3=6根。掌握式的规律要让学生学会摸索要领、总结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总结。综上所述,一年级“找规律”题型常以数字式和图形式呈现,这就要求教师教导学生理解与记忆,明确做题要求,这样才能保证题目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还要注意重视差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静.《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2

[2]刘久成,王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

[3]孙丽谷,王林.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

[4]新课堂AB卷编写组.一年级数学下册AB卷.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1

上一篇:法制教育与法制观念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5则范文下一篇:试卷6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