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作文

2024-07-20

游“龙门”作文(精选6篇)

游“龙门”作文 第1篇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有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而我遗憾的是自己却未曾亲眼见到过。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在洛阳一睹我国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

走进西山石窟的大门,左边的一座大山便映入眼帘,只见它裹着一层厚厚的绿草和绿树,远看虽然不够巍峨,却足以见证石窟的厚重,正面裸露着的地方,便是一个个雕凿在山上的佛像洞窟。右边是洛阳的洛河,绿色的水随着清风慢慢地荡起一条条波浪,河边翠绿的垂柳也在风中整理着枝条。

我们顺着台阶缓缓上山,一路的石壁上,那大大小小的佛像似乎在向游人诉说着古都洛阳的无穷魅力。你看!大的佛像似乎要撑破山岩,而小佛像仅像字典大小,端正地坐在一个石壁上的小洞里。

此时,山上的洞窟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其中最大的一个洞足有几米高,洞的正中央凿有一个高大的佛像,盘腿端正地坐着,双手举起放在胸两边,看上去像是在念经。佛像的头微微低着,又似乎在看着人们。大佛像的两边,各有几个小佛像,身上披着袈裟,笔直地站着。洞顶画着大幅彩色的壁画,把大佛像衬得更加威严。导游告诉我们这些佛像都是唐朝时期建的,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一刻,我深深地被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所吸引。

我们继续向前走,一会儿便来到了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处,我立刻就被这巨大的雕像震撼了,迫不及待地奔上前去静静凝视,那挺立的佛像叫卢舍那大像龛,高17米多,仅仅一个头就高4米,大佛像坐在宝座上,身披袈裟,身旁闪烁着一道道佛光,它的两边站着两个佛像,手拿武器,样子十分凶恶,像是在日夜守护大佛一样。四周的石壁上还有数十个小佛像,那场面真是叹为观止!我又一次不得不被我国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白园。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地,那里景色非常迷人,处处都覆盖着绿草和树木,一条小溪从高处潺潺流下,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沿小路往上走,便看到了白居易的墓碑,旁边石头上镌刻着白居易许多千古名篇,看到白居易那句句诗篇,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看过了龙门石窟的佛像,我不仅赞叹我国古代雕刻家那巧夺天工的手艺和古人的聪明才智,我更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游“龙门”作文 第2篇

初入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波清水,水不是很深,但尤为清冽,粼粼波光中,时不时能看见游鱼黑亮的脊背。那些鱼很安静,似乎正陶醉于远处寺庙里传出的渺远的清音。

绕过小水库,拾级而上,但见山林褪去了繁华,高高低低的,挑着如柴的瘦骨,在微凉的风中颤动。跌进草丛中的树叶儿,零落不堪,随着山路漫延,一重山路,一重堆积,山有多高秋就有多深。知秋的落叶,有时会把山路淹没。落叶是秋的知己,却全不顾及我们的感情。没有人愿意把秋踩在脚底,踩痛失意的过往。

石阶左侧,嶙峋的怪石中,时不时渗出水流,漫过石壁,流进谷底。令我倍感意外的是,涓涓细流汇成的溪水,并没有顺着山势往下流,而是悄无声息地,在石头的缝隙里突然地消逝。我正纳闷水去了哪里,突然一个转身,就看到不远的山谷中,几丛茂盛的芦苇,正顶着一朵朵儿的雪白,在风中摇曳。那排列整齐的姿势,正像一队整装待发的八旗子弟,耀武扬威。它们把根,倔强地穿透岩石,伸向地下,把那股潜进石底的水流,吸进自己的身体里,造无形为有形,化平庸为神奇,温暖一个个过客的眼睛。

再往上走时,便逢着一块叫龙骨的大石块。它匍匐在石阶的一侧,尽力地弓起身子,似乎在积攒着力气,耸动腰身,抖落掉压在身上千万年的桎梏和枷锁。人生该就是这块龙骨石吧,一生都需用力,挣脱掉各种诱惑的牵绊,各种压迫的力量,才能寻得自由,扬眉吐气。

龙门山不高,不上半个时辰,我们就到达了山顶。登顶回望,但见龙门山势回环,曲折蜿蜒,它真像一条涌动的盘龙,蜷缩身躯筑起围城,只在西南方向,留出一处缺口,算是大门,美其名曰龙门!龙门山的龙头伸向西南,只见它长虹饮涧般地,把头扎进清流碧波里,吮吸着大地的乳汁,如痴如醉。尽管是初冬,山上苍松翠柏,远远望去,秀丽依然!其他树木尽管褪去了繁华,可是他们枝枝茁壮,依旧泛着青绿,在微风中,在阳光里,在乱石杂草间,倔强地挺立,积蓄着力量,等待来年春回大地时,重新绽放生命的精彩。

我感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敬畏树木百草顺天应命的坦然与睿智:该生长时即生长,该凋零时即凋零;不留恋曾经的辉煌,不怨恨贫瘠的土壤;风起时任由风吹,雨落时任由雨打;在东升西落中,打理时光;在四季轮回里,自然地生长……

秋游龙门,寻得一份野趣,恬淡静雅;悟到一回人生,填补心灵,乐哉悠哉!好一派龙门秋景,好一路结伴出行!

游“龙门”作文 第3篇

一、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

课堂教学提问的好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善于设疑、提问。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譬如, 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时如此导入:“轰轰烈烈辛亥革命有什么伟大意义?这次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学生兴高采烈的进行了分组讨论, 有些学生发言:“辛亥革命成功就在于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不仅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得民众拥护。”有些学生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其原因主要是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真正改变。”通过上述正反的看法, 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我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不同观点予以适度肯定, 并抓住这两者逆向思维的创新火花,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学来源于思, 思起于疑问, 学生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高素质的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 有疑处释疑, 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掌握新知识, 提高创新意识, 把问题合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譬如, 我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 鉴于部分学生急于知道的“五四”运动的全过程, 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感兴趣, 就先引导学生回顾回忆“府院之争”及我国派十五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过程, 重点阐明着中国也是个战胜国。接着又阐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领土被重新瓜分的辛酸历史, 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最后我继续就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 但在巴黎和会上反而被当作战败国被瓜分呢?”学生的疑窦顿生, 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也就自然被打开了。

二、鼓励大胆质疑, 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发生在昨天, 评价在今天, 检验在明天。对于历史的评说众说纷纭, 但许多历史知识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因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增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就是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步,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 我在讲授《三国鼎立》内容时, 鉴于文本只从正面叙述足智多谋、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丰功伟绩”的片面性, 就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指出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少学生感到我的观点有点“刺激”, 他们纷纷兴趣倍增, 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有些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其一, 用人多疑, 缺乏招贤艺术;其二, 事无大小, 都不厌其烦的亲自过问, 办事缺乏主次;其三, 实无大事, 缺少勇气和判断。类似的质疑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苗, 大有燎原之势。可见,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 不唯书, 不唯上。总之,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 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当然, 标新立异并非五根据的随心所欲, 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判断, 绝对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导致走进哗众取宠的死胡同。

三、通过求异思维, 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求异思维的本质就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 它的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在初中历史传统的教学历程中, 因果关系分析法已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 但质疑的模式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机械性的思维区域内, 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当面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时, 就便会束手无策, 不知所云。可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但不能萌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反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花蕾的自由绽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只有通过学生的求异思维, 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譬如,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清朝末年“林则徐禁烟运动”时, 我针对文本提到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就提问:“假如林则徐不禁烟是否能使中国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呢?”许多学生透过这段历史的表面现象发现: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只是一个导火线, 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其图谋中国的狼子野心早有, 就是为了找个借口罢了。只要中国公民反对鸦片就会使英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理由, 通过如此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高的同时, 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叶扁舟银河游, 摘星赏月龙门走, 改革创新路途遥, 意志坚定不用愁。强劲的改革春风吹拂着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只要我们善于顺应时代潮流, 大胆革新,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就一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一叶扁舟银河游, 摘星赏月龙门走, 改革创新路途遥, 意志坚定不用愁。本文作者从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质疑和通过求异思维三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的培养。

游龙门涧作文 第4篇

清晨,我们坐车冒雨行驶在盘山路上。山上的雨时大时小,山风夹着雨点敲打在玻璃窗上,我们只能透过雨雾远望影影绰绰的山峰。

好在老天有眼,当我们一行人到达龙门涧时,已是雨过天晴,雨后的天空像海水一样明澈。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峰顶环绕着朵朵白云,近处的山峰经过雨水冲洗,翠绿欲流。清新的空气,迷人的山区风景,使久居闹市的我们感到别有情趣。

我们一行人开始三三两两地进山了。两边是陡峭挺拔的山峰,中间是一条幽深的峡谷,一条清澈的小溪哗哗地从峡谷深处流了出来。我们顺着小溪逆流而上。在这里,大自然主宰一切,丝毫没有人工的痕迹。峡谷里没有平缓笔直的甬道,甚至连一条平坦的小路都没有。地上长满了小草,草上的露水把我们的鞋都弄湿了。一条小溪时宽时窄,唱着歌向山下流去。我们沿着小溪,曲曲折折地向峡谷深处走去。我和爸爸开始走在队伍中间,走了一段路后,前后的人都望不见了。向后看是峡谷,向前看还是峡谷。耳边只有哗啦哗啦的溪水声,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给这幽静的深谷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们加快速度,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然而曲曲折折的峡谷似乎没有尽头。

越是这样,越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去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路上偶尔碰上认识的人,也是互相鼓鼓劲,加个油,转眼又没影了,像被这神秘的峡谷吞没了似的。走着走着,我们终于来到最有名、最险要的地方一线天。在这里,两边的山峰格外亲密,贴得特别近,最下面像个山洞,小溪从里面缓缓流出。我们钻了进去,里面很窄,只有小溪流的地盘。还好,溪水旁有一块从山底伸出的像石阶一样的窄窄的山石,上面很滑,由于刚下过雨,溪水都快没过它了。我们站在上面,背靠石壁,抬头向上看,只见两边的山峰越往上离得越近,最上面是一条窄窄的蓝条,啊,真是名不虚传的一线天呀。这里的溪水流速很快,冷气弥漫,我们赶紧从前面钻了出去。眼前顿时又开阔起来,阳光明媚,与刚才相比仿佛片刻之间置身于两个世界。

龙门游作文400字 第5篇

快到广场时,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两个威武的石狮,犹如两个士兵,站在那一丝不苟的站岗。两个石狮两旁还有一大片树木,风姑娘像树枝和小草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就像一个个身穿绿衣服的少女在那翩翩起舞。

走着走着,来到了喷水池边,这是广场的特色之一。这是靠十几个小喷水口来喷出清澈的水的。当水射到一定高度时,交汇在同一个个地方时,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里就像有着不计其数的一颗颗闪耀的钻石:往下坠时,又仿佛一条条夺目的银链,落在那个会自动翻转的大玉珠上。因此,引起了不少游客的赞叹。

走进广场的深处,就可以看见一个长达300米的环形跑道,这也是广场的独特风景之一。这个跑道如同一个天然的按摩机。如果晚上的时候,光着脚丫,在这里散步可舒服了。走在上面的感觉就像是在云里行走,既柔软又轻松。

龙门游作文400字 第6篇

在车里看外面的景物真美啊!田里的牛快活地吃着草,路边随处可见的毛竹看着就香,乡间的味道就是清静。

龙门古镇是因东汉名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留下“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的赞叹而得名。相传,孙权后裔在此地繁衍生息。

到了今天,古镇俨然已成了一处名胜景点,里面吃喝玩乐的还真不少!进去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满街叫卖的面筋和米酒。我们买了面筋,它就像一个个肉丸,和肉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外面是一层面筋皮,里面包裹着香菇笋丁肉末,味道很不错!再往里面走,最吸引人的就是龙门煎饼,就是一块正方形的薄饼,放在铁板上煎,撒上细白糖就行了,咬上去很是香脆。

吃完煎饼,我们继续前进,看见一个院子,我们走进去一看,原来这里叫做思源堂!思源堂初建于宋代,孙权二十八世治的宗祠。爸爸说,古人很注重一个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来,祠堂中供奉着的人物都是非富即贵呢!

我们要回去时路过了一个叫孙氏宗祠的地方,里面有很多以前的劳动工具,还可以让游客体验。爸爸说以前的人没有登山鞋,只有上山袜用。我最喜欢的就是石臼,是用木杵用力砸石臼里的谷物的工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游“龙门”作文】相关文章:

北京穷游三日游攻略08-22

闲游,闲游韩愈,闲游的意思,闲游赏析05-28

游成语06-07

游香港08-26

养生文化游05-05

青岛三日游07-28

游徐州作文05-24

游龟峰作文05-25

游海边作文05-28

游子山作文06-01

上一篇:七绝母亲节诗下一篇: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