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的随笔范文

2024-07-19

跟孔子的随笔范文(精选10篇)

跟孔子的随笔 第1篇

今天,我们学了《论语十则》一课,里面都是论述孔子与他弟子的名言警句,使我受益匪浅。而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问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问也。”

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先生为何用“文” 做孔文子的是好,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嗜好。”“不耻下问”是后来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意思就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当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一样,虽然有些人的知识学问的确不如我们,但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在某些方面及时不如我们,但是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没有人是完美的,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取长补短,多跟别人学习技术与经验。只要他们在其他方面屄我们好,他们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虚心地去学习。而另一方面就是让我们勤奋刻苦地学习,也不能全依靠别人的帮助。

我也有同样的经历,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宁愿不会,空着不写也不会虚心地去请教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只是一味地自己去想,最后终究落掉了重要的知识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要虚心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取长补短。

跟孔子的随笔 第2篇

济渎路学校

张秋荣

认真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这本书,我掩卷长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具体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际工作来谈一谈。

一、对自己严格要求,小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跟孔子学教学,我明白了教师所教的是孩子!不应是一种课程。要像孔子一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呵护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说的对,我还是能立马肯定学生的,承认自己的错。但当学生做错事时,我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经常严厉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学生表面听从,实则不服,改过效果较差,比如调皮捣蛋的张世豪同学经常犯错,你批评他,他伤心,破罐破摔,反而犯错的次数更多,你更生气;当你改变策略,抓住他的一点儿优点表扬他时,他犯错的次数却少多了。当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不了时,我很生气,批评学生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自卑,就更不动脑,造成恶性循环。确实像闫老师说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对孩子一生影响不大,反而老师过激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较大。以后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注重过程轻结果。

跟孔子学教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关注教学过程,就像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虫也不管,结果一个葫芦也收获不了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学生成绩根本上不去,只有徒伤悲。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严格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体现在结果。教师就要少站讲台,多在学生中走动,时时都无声的提醒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自觉的投入学习,否则等下课了,检测他不会,你严厉惩罚他也无济于事,只有让他逆反,自卑,师生关系对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拿课堂作业来说,刚接二年级这个班时我们班的党驭舟,周佳慧等几个同学,别人半节课写完的作业,他们一节课都写不完,你再严厉批评他们,还是没写完。惩罚他们不能玩,补作业。下次还是照样,就是我们说的“老油条”,老师生气,学生不在乎。这就是不注重教学过程造成的。以后我再布置作业,就放下自己的一切工作,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做小动作了,开小差了,及时提醒,这几个同学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了,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高兴,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好习惯。只要注重教学过程,虽然轻教学结果,教学效果一定好,孔子的教学是很好的见证。

三、让孩子敢错,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

“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学生是学习的,学习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有些错误是不必当面也不必及时纠正的。容纳学生的错误,学生就不怕犯错,就敢于思考了。”说得真好!以后我要在课堂上放心地让学生的讲说自己的答案,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不管对错,只要学生想了,就让学生说,这样每个学生都个别学了,老师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说完答案,还要问为什么,特别是一个学生回答错误时,更要问他思路,是如何想的,探究根源,使学生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因为这个错误往往就是这节课的财富。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以前上课总是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着急,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造成一些学生失去自信,不爱回答问题,以后尽力做到朱熹所说:“圣贤施教,各其因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四、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跟孔子学教学》的作者闫合作明确指出:学问学问,就是学会问问题。孔子的弟子非常善于问问题,《论语》的记载,几乎都是弟子问,孔子答。我也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树立“不耻下问”的意识。引经据典是让学生知道“不耻下问”是最好的学习态度,牢记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第二,让每个学生树立“凡事问”的思想。什么都可以问,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问,就能知道。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亦未知如之何者也。”第三,让每个学生知道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疑思问”,一种是“明知故问”。疑思问,就是自己有疑惑而问。有了疑惑发问,就是敢问;在疑惑的地方发问就是会问。敢问会问,就能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越来越智慧。“明知故问”是你已知道,还可以大胆提出来,这样可以使你得到更精确,更深入,更完善的答案。作为老师,不要怕学生问的问题浅显,没有深度;不用怕学生问不出重要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奇怪的问题;不要怕学生问出老师不会的问题。老师是教学生的,老师是无私的,只要是为学生好的,只要学生能学会问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就为之骄傲。任何一个学生站起来,都让他自豪地坐下。

跟孔子学当老师 第3篇

但事实上,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的喜怒哀乐,其中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所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点透了。

当然,《论语》更有能让教师潸然泪下的情况,但这份感动的形成绝不是因为觉得孔子的遭遇可怜,而是因为看见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也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大爱。所以潸然泪下其实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从孔子那里得到了无限的感动。而常常筋疲力尽的教师也确实需要被感动。

至于教师精神上的大困惑,尤其是从教一生,究竟能经历多少值得珍惜的事情,教师如何对待所经历的事情,这些事情对教师来说究竟有何意义,《论语》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正确的回答。

因此,当教师的,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这正是我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

身为后辈,我在过去也曾因为无知而对孔子以及朱熹等“孔子式的教师”有过诸多“恣意妄言”。说什么更喜欢柏拉图不喜欢孔子,朱熹不如康德。现在看来,皆是极为空洞、无甚心得之语。事实上,对于这些中外先哲,我连一位都未用心研读过;对于自己,亦没有深入的体认,却发了许多“叶公好龙”式的言论,实在惭愧。

还好,诸如此类的言论丝毫不能遮蔽孔子的精神光芒,因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孔子式的教师”在以自己的一生行为向世人展示孔子的精神光芒与人文力量。我这个曾经年少轻狂的后辈也因此可以沿着他们的足迹而对教师孔子作一番“了解之同情”。

孔子曾言,“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意思大概是说,即使精疲力竭,驿动的心灵也要通过读书来获得安宁。而实际上,孔子还有其他的办法来排解心灵上的空虚或忧伤,比如听喜欢的音乐,抚上等的琴瑟等,但他仍要说“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仿佛只有读自己欣赏的书,才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

毫无疑问,虽然时过境迁,但孔子的精神生命亦是我们的精神生命,因为哪怕我们忙碌到没有余力,仍然要面对心灵的种种驿动——其中自然少不了几番失意与惆怅,并因此渴望有朝一日,也来一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跟孔子学饮食养生 第4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并非是指追求饮食的精美。孔子所处时代,烹调技术比较粗糙,吃的谷物往往伴有未脱尽的壳。所谓“精”,只是挑选优质好米,以免病从口入。

如今的问题,恰恰与当时相反,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吃的越来越精细,反而容易导致便秘等问题。对于当代人而言,最好“食不厌粗”,适当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做到粗细搭配,对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慢性病的防治大有好处。而“脍不厌细”是说切肉要细致,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老年人、脾胃病患者、肥胖人群更要充分咀嚼。

吃肉不能比粮食多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即使餐桌上摆放着各种诱人的肉食,也要控制,不要超过主食的量。肉吃多了伤脾胃,要注意与谷物搭配,饮食要均衡。

孔子的说法得到了现代医学的充分论证。吃肉太多不仅会让脂肪在体内各处堆积,诱发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因此,吃肉要科学,以多禽少畜、多鱼少肉、荤素搭配为宜。禽肉和鱼肉,肌纤维相对较短,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也低,可以保护心脏,预防高血脂。就餐中,吃肉要保持“意犹未尽”的感觉,吃到口舌发腻才停筷就已经伤身体了。

饮酒适量,不可失态

唯酒无量,不及乱。

相传孔子酒量很大,但从不失态,“不乱”便是孔子喝酒的标准。

每个人的酒量不一样,喝酒要掌握好分寸。如果一个人的酒量是四两,喝一两最为合适,小酌不仅怡情,还能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喝超过酒量的四分之三就属于过量饮酒,严重伤肝、肾不说,还会失态。酒一下肚,肉也會多吃,从而引发多种疾病。长期酗酒,容易产生精神依赖,常因情绪激动而酿造家庭和社会悲剧。想喝酒不伤身,除了控制量,还要注意不要空腹饮酒,或把多种酒混着喝。

吃饭别说话

食不言。

孔子吃饭时绝不会和弟子探讨问题,不仅是因为礼仪,还关乎健康。

吃饭时说话容易噎着,老人、小孩常因此发生意外。食物进了呼吸道,甚至可危及生命。边吃饭边说话,食物还来不及细嚼就被咽下去了,会增加肠胃负担,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外,人们边吃边谈,不仅吃饭时间长,还意识不到“饱”的感受,往往容易吃多。即使做不到严格意义上的“食不言”,也要保证说话时别嚼。

每餐必有姜

不撤姜食。

姜历来受养生人士推崇,孔子也不例外。姜作为调味品可以去腥,是炖鱼、炖肉的必备食材,还能温胃散寒,解毒杀菌。“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强调吃姜可以缓解夏天人们贪凉、过食生冷引发的不适。

把新鲜姜切成片,用醋或盐腌制,每天早上含服两片,对普通人以及虚寒体质、容易怕冷的人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姜虽好,但不适合有热证的人,脸上长痘、口舌生疮、爱发脾气的人就不要多吃姜。

《跟孔子学当老师》 第5篇

这一段时间看了周勇博士的著作《跟孔子学当老师》。周博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跟孔子学快乐——读《论语》有感 第6篇

刘汉洪

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几乎尽人皆知。但为什么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呢?不知道有多少人作过思考?又有多少人知道答案?本人在多次研读《论语》之后发现,这恐怕跟快乐有关。因为,快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终生不变的追求。只有满足人类快乐需求的东西,才会受到人类普遍的欢迎。而且,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古国,也是人类快乐的古国。关于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就连哈佛大学那位红遍全球的幸福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都谈到,中国是世界快乐哲学的鼻祖。

总之可以说,孔子是一代圣人,也是快乐达人。《论语》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快乐。且从实质上看,《论语》就是一部快乐经。透过《论语》,我们完全可以向孔子获取快乐的真经。集中又体现在快乐的三大法宝上,即: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一是知足常乐。

富贵快乐,贫穷也快乐;当官快乐,为民也快乐。“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贫而不怨,富而不骄”“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就是孔子的“知足常乐”。

孔子说他的弟子颜回,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品德好呀,颜回啊!一竹筒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品德好呀,颜回啊!”

而对他自己: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如同天上的浮云。”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这就是孔子的快乐准则和快乐策略。”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能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就是在家闲居,孔子也一样的快乐:衣冠整齐,容貌舒 展安详,脸色显出和悦轻松的样子。

二是自得其乐。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者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友人为快乐,是有益处的。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佚游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这就是孔子的快乐观。

而如何获取快乐,则完全要靠我们自己。

《论语》开篇第一则,则就是孔子的“快乐宣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读书学习快乐,有朋自远方来快乐。但当我们面对委屈、误解时,仍能始终保持平静,不怨天不尤人,岂不是君子的快乐吗?一旦我们在自己平静的内心中,发现自己是真正的君子,验正自己修养的境界,心里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自信!

学习是天下第一快乐的事情,这是孔子的发现。鲍鹏山先生在他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谈到: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能够让我 们度过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有别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说是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孔子一生最大的爱好,乃是好学。而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

同时,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成就了孔子的快乐,坚定了孔子的快乐,丰富了孔子的快乐,激活了孔子的快乐,提升了孔子的快乐。是内心丰富多彩而且坚定不移的快乐,让他一生坚持理想,哪怕四处碰壁,也决不放弃。孔子的快乐与理想,首先来自于兴趣,这是母庸置疑的。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人要快乐,就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

孔子非常热爱自然,自然同样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他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得到教化。孔子不仅爱好自然,他还爱好人类的艺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 不出什么滋味,说:“真料想不到,音乐竟然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

他常常被音乐感动,感慨万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他如果听到一个人唱歌唱得很好,就一定把那个人拦住,求他再唱一遍,然后他跟着唱。

孔子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好古”。他一直把自己当作文化的传承者。

孔子在“六艺”上的成就,来自于母亲自小有意识的引导,以及他很小就对当时礼乐文化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有关理念就潜移默化到少年、青年孔子的意识中去了。可以说,是兴趣与爱好让这位古圣先贤成为了盖世的快乐达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向子路问到孔子,子路没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时,竟忘记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为什么那么快乐?而且到60多岁时,还不知老之将至?

因为他有健康的身体,他有健全的精神,不偏执、不孤僻、不阴冷,很阳光。

在他的学生中,子夏有他的严肃却没有他的快乐;曾参 有他的沉重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路有他的勇敢却没有他的快乐;子贡有他的智慧却没有他的快乐。冉求多才多艺却失之于算计,算计就不快乐了;子张才高志大却失之于自负,自负就不快乐了。能够得孔子快乐之旨的,大约有两个人,他们都受到了老师的特别夸奖:一个是曾皙,一个是颜回。

有一次,曾皙在谈志向时,却出人意料地说出一番和治国平天下毫无关系的话来: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翻译过来就是: 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南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没想到,这样的逍遥自在,却得到了孔子的由衷赞扬: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是助人为乐。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己欲不施,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自然 仁者更加快乐,仁者也就是君子。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困厄时尚能安守,小人困厄时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贫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

孔子的快乐,最终来自于自己的德,来自于自己对于德的爱好与追求。在普遍的“好色不好德”的世道里,孔子发现,只有好德,才能给人带来一生的快乐。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回答:“没有。君子修行大道,在还没有修成的时候,享受修行的过程;等到终于达到了大道,又享受修行的结果。所以,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苦恼;等 到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

跟孔子学当老师感悟 第7篇

一、治学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如果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只是坐在家里学习,没打招生广告,却有很多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他的身边。是什么力量所感召?想想我们现实中有的老师为了带生挣钱,却不则手段…忽略了很多平凡普通的孩子…我们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你们要向孔子学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要促进青少年的协调发展。首先,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能够从思想上宽容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弥补不足。学生的发展潜能是不可估量的。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个体。其次,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不论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活动过程。我国的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全面、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体现学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通过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也才能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即便是学富五车,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学问,尤其是教了那么多学生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卖力求学,近50岁攻克天书《易》。所谓“教,然后知困”。学生不仅明白什么叫谦虚,而且立志与老师一样好学上进。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学”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没有渊博的学识,交给学生什么?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学养,哪怕没有孔子及弟子的“从游之乐”,也能存天地于心中,讲出学生喜欢、爱上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

二、教学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教学中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正确地认识学生,因材施教。孔子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1、诲人不倦:其本质内涵是教学双方的“心意”——诚意和正心。孔子认为对于颜渊式“听话”肯学悟性高的学生,应以最大的耐性去教,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体验到教学的幸福。而于原壤式的“朽木”则不用雕琢,对他们的教育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由此可见,教师要把有限地教学精力,投放到有收益回报的学生身上,而别一味的付出。

2、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

3、教学之恋:孔子对教学一往情深,“孔子式的爱情”是指对教学的无限爱恋,他痴恋着教学,教学也没有辜负他的痴恋。孔子所以成为圣人,是他终身对于教学的坚持,是一种信念的支撑。倘若有幸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饱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那是至高境界,做教师的终极命运。虽不能及,我心向往之。

三、我们的使命

身为教师,必须具有成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有的时候我在那里想教师的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还是首先培育人?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突出的人才,还是努力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发展”?我们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我们对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又有多少关注?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学生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却越来越小。面对望子成才的父母们的拳拳之爱,学生心理的“沙漠化”日益扩大。他们需要成长的空间,他们有强烈的精神需求,渴求成长的体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慰籍。

跟孔子学当老师 第8篇

但事实上, 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 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的喜怒哀乐, 其中许多教学场景, 不是让人开怀大笑, 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 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所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点透了。

当然, 《论语》更有能让教师潸然泪下的情况, 但这份感动的形成绝不是因为觉得孔子的遭遇可怜, 而是因为看见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 也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 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大爱, 所以潸然泪下其实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从孔子那里得到了无限的感动。而常常筋疲力尽的教师也确实需要被感动。

至于教师精神上的大困惑, 尤其是从教一生, 究竟能经历多少值得珍惜的事情, 教师如何对待所经历的事情, 这些事情对教师来说究竟有何意义, 《论语》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正确的回答。

因此, 当教师的, 如果能收获半点孔子的从教感受, 即可算没有白当一回教师。这正是我们“向孔子学当老师”的根本意义所在。

身为后辈, 我在过去也曾因为无知而对孔子以及朱熹等“孔子式的教师”有过诸多“恣意妄言”。说什么更喜欢柏拉图不喜欢孔子, 朱熹不如康德。现在看来, 皆是极为空洞、无甚心得之语。事实上, 对于这些中外先哲, 我连一位都未用心研读过;对于自己, 亦没有深入的体认, 却发了许多“叶公好龙”式的言论, 实在惭愧。

还好, 诸如此类的言论丝毫不能遮蔽孔子的精神光芒,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孔子式的教师”在以自己的一生行为向世人展示孔子的精神光芒与人文力量。我这个曾经年少轻狂的后辈也因此可以沿着他们的足迹而对教师孔子作一番“了解之同情”。

比如, 钱穆先生最杰出的弟子余英时先生的《论语》解读路径就非常好, 他认为, 《论语》应该“冷读”。“念一句受用一句, 得到一句就是一句”, 像“梁漱溟先生、陈寅恪先生、吴宓先生”那样, 做一个“认真读《论语》的人”。

孔子曾言, “行有馀力, 则以学文”, 意思大概是说, 即使精疲力竭, 驿动的心灵也要通过读书来获得安宁。而实际上, 孔子还有其他的办法来排解心灵上的空虚或忧伤, 比如听喜欢的音乐, 抚上等的琴瑟等, 但他仍要说“行有馀力, 则以学文”, 仿佛只有读自己欣赏的书, 才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快乐。

跟孔子学幸福等 第9篇

事实上,故纸堆里的传统文化,不仅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与现代心理学研究相遇,还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不妨用现代观点,从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学中,谈谈如何找到幸福感。

《论语·宪问第十四》中,“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了三句话。第一句便是“修己以敬”。即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要想达到这种心态,首先要“修心”,让自己拥有体验幸福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个每天抱怨的人,只能看到没有得到的,内心永远贫瘠,不能体验到幸福快乐,更无从“修己”。

“修己以安人”。这是孔子的第二句回答,除了修养自己,还要使周围的人安乐。这与现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世界上幸福感排在前10%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拥有更温暖亲切的人际关系。可见从古到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你帮了别人,别人也会因此喜欢、欣赏你。君子成人之美,其实也在成全自己的幸福。

“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也许有人会疑惑,孔子一生并不得志,经常陷入生活与事业的窘境,何以想到“安百姓”呢?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生活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人们如何想问题,如何看世界。因此,乐观的心态是幸福感来源的保证。生活中不缺少苦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是积极行动还是沉湎于悲伤。如果多做几件快乐的事情,哪还有时间悲伤呢?培养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才是获得幸福与解脱的大智慧。

学会享受无聊

苗向东

一位中国人到海边晒日光浴,总是不停地忙活。一位外国人看到中国人很奇怪,便问道:“你到底在忙些什么?”中国人说:“我觉得光躺在这儿很无聊,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外国人笑着说:“感觉无聊就对了,这不正是来度假的目的吗?”我们应该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角度看待无聊,享受无聊!

当前,对于都市里的“上班族”来说,无聊有时候确实已经是一种奢侈。整天忙着上班,忙着充电,忙着应酬,忙着赚钱。许多人却忘了留出空余的时间让自己真正无聊一下。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大部分人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些什么,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无聊是营养。当我们感觉无聊时,既无好事之惊喜,也无坏事之烦忧。无聊之后你会觉得神清气爽,看啥啥顺眼,干啥都舒心,生活处处充满生机和乐趣,觉得自己更快乐、幸运。把“无聊”当做幸福的“摇篮”也不为过。

无聊是放松。没有了外在的刺激,当自己能接受无聊时,就开始有能力真正放松。无聊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单纯,不带功利,超脱日常的自己。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空”或“无”的用处。把心填实了会很沉,我们会感觉很累;空着的东西总是很轻的,轻巧的心灵才可以感悟生活的轻松。对一个忙碌惯了的人,偶尔的无聊算作放松,不再为事务与责任所羁绊,发现在一种空白里面有很自然的享受,在持续的节奏里面有一种停顿的放松,那样的无聊就是一种休息、一种解放。

无聊是自我的回归。西方心理学家说:“欣然拥抱无聊,也就是拥抱自己、回归自我的过程。”懂得接受无聊,就能品味无聊,而更进一步地去享受无聊。无聊的时候,可以独自坐着发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做,任凭时间静静地流过,让自己的思维有一段真空的时间,这该是何等幸福啊!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第10篇

浙江省瑞安玉海实验中学 林晓春(330325)

抽空读了几个晚上《跟孔子学当老师》佳著。无可讳言,的确受益匪浅。孔子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做教师若不学孔子的精神乃是一种缺憾。这不单是因为他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可贺的他可成为中国教师的“根”。如我们都能积极借鉴他的精神,日常学会“做人做事” 便都有一个中心,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上的熏陶,使他们更明瞭中国文化的“根”,而不只是让他们通过 中考和高考的招生考试,然后就不知路在何方。

一、提倡’’ 以人为本,大教教心’’

大教教心,即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千姿百态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是徒劳。因此。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以人为本,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二、不懈追求 “学第一,教第二、’’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可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

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所谓的“艺高人胆大”一点不假。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三、更新教学方式,构建生命课堂

由孔子缔造,并付诸实施的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这一古典的教学形式其最基本的行动与观念乃是:置身于大自然中,这有利于师生美好的生命情怀得到释放与交融,进而又在天地之气的感染下,激发、巩固生命已有的美好情怀,或者养成更加美好的生命情怀。甚至连龌龊环境中污染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净化-----此即张载所说的“变化气质”。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爱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端、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榜样。他看见天体运行不止,就能体贴出其中的“健”美,看到大地的广袤无垠,就能感觉出大地具有滋养生灵、承载万物的至上仁德,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经常像他这样体贴天地之美。此即《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到底,天地之所以美,是因为孔子的心美。长期来是带领学生做程式化的教学,实在难以将师生的生命情怀尽情展现,并达成交融。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故生命化教学势必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当然,对今天 “新式学堂”(即生命化教学),有的人会持怀疑的态度,但更多的教师与学生都在渴望乃至已在实践。他们都踊跃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压抑已久的心灵。师生的美好生命情怀备受压抑的现代教学世界中创造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 曾经成为中国教师自19世纪末期就开始遭遇的一大难题。今天的教师同样无法回避它,因此它堪称教学领域的“世纪难题”。当代教师在面对上述“世纪难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自己的心灵,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这才是首要的功课,而不是将希望首先寄托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来。能不能去大自然教学不是致命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品尝更好的教学形式。真正致命的问题仍是能否诲人不倦、授之以渔。所以,“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多的“心”与教。在此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会谅解我们不能带他们投入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大自然,而我们自己也不会为无法置身于大自然的审美熏陶而遗憾不止。

四、“授之以渔” 和“心灵的共鸣”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这至关重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教育效能。

五、教师“教学之恋”的终极命运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

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而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倘若我们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七.“科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

能听使唤的。折腾了半天也没能前进一步。过了一会儿,青蛙哲学家恰巧又转了回来,看到蜈蚣在那里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锻炼身体吗?”蜈蚣急了:“那里呀,我在思考你的问题,可是我越想越复杂,如今怎么也迈不出步子来了。”乍一听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能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教师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给教坏了。如果联系我们的工作,教学中可曾有过类似的将简单浅显的问题教复杂了?可曾有过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可曾有过“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呢?在今天,教师的角色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时常难免不知所措。好在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它既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朗的道路。又给我们这样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人们曾给予教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天教师也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教师形象,还教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恰如其分的说: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也正体现了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其次,当代的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作者 林晓春(英语老师)

。联系号码*** 单位 浙江省瑞安玉海实验中学 公园路校区篇二: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跟孔子学着当个好老师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

子曰:“有教无类。”(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他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使平民也能受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最早提倡全民教育及教育平等。一生弟子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1 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独树一帜,令人敬仰。他不仅能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神奇的是,他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状态的特点而施教。孔子承认学生有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他能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柴也愚,彦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并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发展各人之长,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就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如不同的学生问“仁”、问“孝”、问“政”,他都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程度和对人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回答。

三是启发式教育——教育的灵活性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这就打破了我先前的认识,教学的任务并不是把讲义教给学生,因为讲义是我们教师的,是教育者的,把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来学讲义,背讲义,原来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讲义的经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的。要他们很好地理解讲义的内容,必须把教师的求学经验与心得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一起来获得求学的体验。由此可见,孔子要授的“渔”,首先是教师的求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授之以渔”和“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做了辩证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才知道学习的困难,教书了人后才知道教书的不足。知道了不足和困难,才能去反省,发奋去学读书,努力去学教书,这样才是“教学相长”。

四是诲人不倦——热爱教育和学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2 在书中,还有几句话印象颇深:教学也是孔子的“恋人”,而且孔子痴迷教学,其痴迷程度就像是柏拉图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这样的境界固然我们难以达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去体会教育的幸福和快乐。跟孔子学当老师,不但学习他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在于学习他执著的探索和学习,学习他的全情投入。教师只有先丰富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

3篇三: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感谢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让我们从孔子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收获颇丰。

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他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跟孔子的随笔】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07-26

作为教师的孔子05-22

孔子的学习观05-29

孔子的教学观06-09

孔子的诚信思想09-01

谈孔子的论文05-16

介绍孔子的作文05-30

查找孔子的名言08-29

孔子的传说范文05-23

孔子的养生之道05-12

上一篇:《网上“冲冲浪”》教学设计下一篇:读后感的写法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