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2024-09-22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精选14篇)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1篇

中学化学复习课创新学习模式的探索论文

摘要: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解决一类的教学实际问题。复习课是中学化学课堂中一类重要的课型,如何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中学化学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课题五年以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中学化学复习课创新学习模式,该模式注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教学程序分解为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分析类比和运用创新四个步骤,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浓厚的创新学习气氛,凸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使课堂复习教学丰富多彩、高质高效。

关键词:复习课 创新 学习模式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好的复习方法,可使学生在认知和掌握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复习课中的内容,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少学生觉得什么都会,但应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知识网络化和可具体化水平较低。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采取简单的知识重复和题海战术的方法,知识点机械罗列、知识网包揽构建,则无益于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复习课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善于促进、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中有创新、在旧知上有发展,在归纳知识中善于梳理和对比,在运用知识水平上得到完善和升华。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的.模式可表现为:

激发兴趣: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创新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不少教师的复习课常常是炒现饭,把知识要点重复一次,一点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效果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创新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独出心裁,创设情境,根据那些和学生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解决新的问题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到复习的氛围之中。如复习烃的衍生物知识时,可采用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来证明乙酸、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复习电解质概念时,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1)判断新物质是否电解质?(2)氯化氢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否导电?(3)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晶体中是否存在离子?(4)氧化钠、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情境,在于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养成学生分析、探索、猜想、体验的习惯,把握问题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创设情境要注意有趣性原则,如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可向学生换角度提问,换形式(实验、实例)呈现,换方式思考(一题多变)。

明确目标:教师应根据情境创设的气氛和复习的内容,恰当的引入复习目标,复习目标一要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二要抓住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构建起按包摄性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性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提出时机适中的高质量问题。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规律,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明确专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能进行表述和记忆。简明扼要的点拨,是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复习的知识目标、要求和复习的重点,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小结,并用自己所总结的知识去解决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类比:教师应根据本堂课设定的知识目标,开放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类比,使零散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对于实验的装置、操作方法、原理都相似的实验,如实验室制氧气和氨气等,复习时应从反应原理入手,将反应装置、试剂、条件、气体的收集、验满、尾气的处理等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异同,对比归纳,发现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化学中许多概念和原理相似或相关,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也相似或相关,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在比较中区别出它们的个性,在归纳中提炼出它们的共性,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准确、更全面。如氯气和氯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等,它们有某种联系,学习时容易混淆,只有加以比较才能准确掌握它们的特性。教师在学生自主提炼时,必须巡回辅导,收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心理动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归纳得法或偶有所得时,要真心欣赏他们的独特发现,注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回放他们思维上的闪光点,提供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做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的促进者。

运用创新:在夯实知识、方法内化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归纳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在《碱金属》一章中,当分析了钠与水的反应后,提出将金属钠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原电池》一节中,讨论了铜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后,提出“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让旧知萌发“新意”,让老题再生“新知”,将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再加工,将原来死知识加工成规律性好、条理性强的活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着重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特别要注意引导探索适合学生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将各类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素质,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运用创新能力的养成与学生能否自觉、主动、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有着必然的联系,运用创新能力愈强,学习效率愈高,学习方法也随之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才能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复习课的教学,并不是新瓶装旧酒,只要注意方法同样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复习课中,通过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学生疑、合作质疑、归纳释疑、分析类比,融会贯通、运用创新,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2篇

【摘要】:

复习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如何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情感,对提高复习课的成效十分重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认真落实新课标精神。

【关键词】:

新课标 复习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 培养素质

复习课教学绝不能炒剩饭,要教出新意,要讲究落实,讲究效率,也必须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原则,复习课教学不能采取把知识再现一遍的所谓“复现法”教学(常说的“烫剩饭”),我们课题组经过探讨,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动口说、动手做、动笔演,展示、反馈、评价等的教学行为下立体、交叉获取和升华知识规律。取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课模式的课堂结构。

在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上,采用“自主复习,构建网络——展示交流、合作深化——典型例题剖析——总结归纳、点拨升华——巩固拓展迁移——当堂检测”等六大环节。

此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他的程序化和可操作性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索、归纳整理点拨、拓展迁移运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任一个环节开始,还可以循环使用。既能用于整本书的学习,还可以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来使用,方便灵活。无论是哪一范围,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 学生素质”这个中心不放。

此模式为复习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课模式的具体实施细则。

(一)、自主复习,构建网络

自主复习,梳理知识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复习提纲,结合课本材料,自主、有序地进行自主复习,初步感知所要复习的内容,主动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深化、补充和完善。

在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现场指导和适时的点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复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

(二)、展示交流、合作深化

在展示环节,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材料展示各组对知识的理解,全班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思维的碰撞。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启发,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矫正与反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当学生出现不能自主合作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和点拨,并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分析和利用情况。

(三)、典型例题剖析

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学习,解决“为什么”的知识。结合课本例题、典型例题和中考考试题,深入剖析,以一当十,典型例题既是知识网络构建的重要载体,又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四)、总结归纳、点拨升华

在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复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概括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教师的点拨,一是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纠正错误的;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问题,作出准确答复;三是对各组普遍感觉理解困难的内容,重点讲解,归纳方法、规律。教师的点拨要有意义,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回答的简单重复,更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巩固拓展迁移

在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后,教师要注意选择与复习重点相关联、锻炼学生分析能力、拓展延伸知识的探究性题目,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

(六)、当堂检测

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落实。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批、互改,当堂反馈矫正。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巩固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转化能力,在能力展示中有所创造。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复习课模式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文言文,诗歌鉴赏复习课型

学生们对文言文,诗歌鉴赏畏如狮虎,考试失分很多。学生苦恼,老师也很着急。我们课题组通过反复琢磨,最后确定了“凭借教材,加大自学力度,提高训练质量”的教学思路。当时,我们的做法是:老师先研究考纲,明确考什么,然后把考点分散到每一篇课文之中,逐一攻破。不同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代学”做法,调动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悟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来提升文言文的应试能力。例如,在复习某一篇课文时,老师先交待复习目标,即知识点,学生开始研读课文,找出包含知识点比较丰富的句子,并作上标记,然后逐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明确词义,词性,要求做到“信”、“达”、“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译文本,每堂都动笔翻译10个左右的句子,老师当堂批改,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归纳,举一反三,点拨必须精讲。一篇课文下来,学生自学自研时间可达三分之二左右。学得实,练得实,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复习诗歌鉴赏,老师先了解近三年诗歌鉴赏的出题情况,然后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每篇教材复习的着重点,确定了“复习课文(包括背诵默写)——规范做好书后习题(做每一道题每一个步骤,用词都力求规范),——精选课外的内容,进行相同内容的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有了参照,自然消除了迷茫,鉴赏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回归教材,放眼课外,学生们觉得语文复习“实”了,有了可操作性,阅读文言文已不觉得生畏,诗歌鉴赏也不是雾里看花。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大小六次考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文言翻译10分的题得分率均在7分以上,诗歌鉴赏8分题得分率均在6分以上。

(二)、基础知识题型

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和中考的要求,对于基础知识题型我们尝试采用“练习、归类、反馈、强化”的复习课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益。

(三)、情景应用题型

对于新表达题型中的情景应用等题型我们采取的是:先进行一定的训练让学生自己摸索,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再精选一些题目进行形成性训练。近三年表达题目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也让学生不知所措。节目串词、新闻衔接词、名著与日常表达相结合的应用题、公益广告、写解说词、欢迎词、写邀请语、写建议、写新闻点评,花样翻新,已经有几十种之多。我们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训练感悟,然后总结出所有这些题目共同的规律,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真正解培养出答这类题目的基本能力。如学生总结出新情景应用题的解答规律: 1。 认真审题,全面把握题目要求,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2。 想象还原,将自己放进相应的情景之中,想一想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语言上有什么要求。3。 苦练修辞,大部分新表达题离不开修辞,一定要掌握常见修辞的写法。 4。 积累文化,新的表达题目强调学生文化的积累,一些名人、名著一定作一定的复习和归纳。 5。 系统复习07~中考语言情景应用题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四)作文题型

再如学生最困惑的作文怎样写深刻的问题,光靠单纯的多写只会让学生越写越怕,其实平常只要多看一看一些名家的议论文就可以总结出以下两项十一条基本技巧:

思想方法上:运用基本的哲学思维。主要哲学观点有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等。

写作手法上:1。以“直接指明”的方法使议论清晰明白;2。以假设分析引人思考;3。以因果、条件分析揭示因果;4。以引用增强文采,引出和促进议论;5。以比喻化难为易,促进形象化;6。以渲情造势、呼告促进读者共鸣;7。以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对偶增强气势,加强节奏;8。以对比增加议论的深度;9。以句式多变增强文采和层次感:整散结合、陈疑结合、长短结合;10。多用复句增强论证的严密性,顺便增强议论文的外在气质。

只要我们把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相信我们上下求索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广大教师在历经磨练之后,一定能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出特色、出风格。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3篇

一、确定目标

开始上课, 就揭示课题, 明确复习目标, 即复习的重点、难点,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明确努力的方向。

例如, 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学习目标: (1) 知道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中考要求

让学生明确中考对这一知识点的考试要求, 难易程度, 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题次和考查的分数, 使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有明确的方向, 能较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例如, 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试题难易程度:中等难度和较难题;题次和分数:第三大题, 约6~7分。

三、解题方法

归纳出这一类题大致的解题方法, 让学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例如, 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思考1:解推断题一般有哪些步骤?

1.通读全题:认真审读原理, 弄清文意和图意, 理出已知条件, 深挖细找, 反复推敲。

2.寻找突破口:分析抓住关键, 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并从突破口出发, 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多种思维方式, 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 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 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 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进行检验: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 若完全符合, 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 则说明答案有误, 需要另行思考, 推出正确答案。

[思考2]:解推断题一般有哪些方法?

1.顺推法

2.逆推法

3.讨论筛选法

四、知识回顾

例如, 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5分钟) , 学生讲解, 老师点评。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 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___。

2.常见有色固体

(1) 黑色:___________。

(2) 红色单质;红色化合物__________。

(3) 有色沉淀:蓝色:__________;红褐色___________。

3.有色溶液

(1) 蓝色:____________ (含铜离子的盐溶液) 。

(2) 浅绿色:___________ (含亚铁离子的盐溶液) 。

(3) 黄色:_____________ (含铁离子的盐溶液) 。

4.常见的沉淀 (CaCO3, BaCO3, AgCl, BaSO4, Mg (OH) 2)

(1) 沉淀溶于酸且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

(2) 沉淀溶于酸无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

(3) 沉淀不溶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

五、考题精练

例如, 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8分钟) , 学生讲解, 老师点评。

1. (2009年佛山) (6分) A、D均为黑色固体, D为常见金属, 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 C为蓝色溶液, D、E、F均为单质。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_, F________。

(2) 反应 (1) 除了生成E, 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 写出反应 (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 (2007年佛山) (6分) 有A、B、C、D、E五种化合物, A为白色固体, 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E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请填空:

(1) 白色沉淀E为________________。

(2) 若现象F为“无明显变化”, 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

a.Na2CO3b.MgCO3c.KHCO3

(3) 若现象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则A可能为 (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反应 (3)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六、能力拓展

例如: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6分钟) , 学生讲解, 老师点评。

(2009年广州市) (5分) 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 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将A分别滴入B、C、D、E中, 均没有明显现象。

2.将B分别滴入A、C、D、E中, 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3.将C分别滴入A、B、D、E中, B中产生白色沉淀, D中有气泡冒出, 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 A是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

(2) 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归纳

例如:在复习专题《推断题》中,

1.你认为解推断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问题?

八、教学反思

1.复习模式的实施, 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思想。教师要以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武装头脑, 明确复习课的目标, 遵循上述确定的原则, 参考上述教学流程,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讨论和点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并能够灵活运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人。

2.摸准学生情况。平时留心学生情况, 记录学生课堂和测试的情况, 并进行归纳、统计、分析, 以准确地摸清学生情况, 确保整个复习过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处理讲解与练习的关系。复习课还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重讲轻练或重练轻讲, 二者均不可取。在复习中应该讲练结合, 根据教学目标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 再做针对性练习, 巩固复习内容, 通过评讲加以提升, 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初中化学复习课模式探讨 第4篇

关键词:复习课;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化学复习课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然而,复习并不是再次简单的重复知识,而应该站在新高度上,系统地梳理、深化与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知识接触时间较短,并未形成对于一些较抽象的问题的完全理解,因而化学复习课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升学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复习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型,相比于新课的新奇,复习课讲解的是熟悉的知识,教师与学生都难以产生兴趣。因而,初中化学复习课存在很多的问题,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讲解、学生陷入题海,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混乱,学习效率低下。这与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相悖,因而教师需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复习课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基于多年化学教学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情境创设模式

选取学生平时生活常见的现象或是热点时事来创建问题情境,将其与化学复习中的有关概念或知识点相联系,帮助学生

记忆。

例如在复习金属防护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设鸟巢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自发思考与讨论这一系列的问题:鸟巢体育馆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建成以及使用此材料的原因;与铁相比,使用钢有哪些好处;由此而引发猜想出金属防护的各种办法。这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参与,提高复习课的

效率。

另外,在复习盐类时,同样可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大家对于食盐都很熟悉,几乎每餐必备,然而大家对于食盐的产地了解吗;进而询问食盐的用途、生理作用,之后再让学生在黑板写出食盐的化学式,分析其化学性质。当有了以上的情景铺垫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使用多媒体放映,一步步引导学生探讨碳酸钠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通过观察现象,讨论得出实验结论,从实验中引出与硫酸铜有关的知识。最后教师可进行总结归纳,列出常见的结晶水合物,由学生来计算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生深刻掌握了盐类的知识。

二、知识网络构建模式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庞杂,直接记忆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采取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方式,先勾画出化学知识的强壮枝干,再填充内容,最终形成化学知识的繁茂大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各个知识分立地讲,要教会学生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进而进行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等相联系,掌握其精华。

例如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先让学生自主归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而引导学生对于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逐步构建出完整的酸碱盐知识网络。复杂琐碎的酸碱盐化学知识,通过网络的构建,就能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得以清楚地理解不同的酸碱盐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对于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就会更加灵活,记忆也更加的方便。在做推断题时,若假设氧化铜与某种物质发生反应,就可以大胆的预测出这种物质是酸。若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就能推测出这种物质是碱。然而这样的网络还能根据知识的扩展而不断地延伸,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地总结归纳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学案导学模式

化学复习知识繁琐枯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增强学生对化学的自信,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会变为会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以任务为驱动的导学案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复习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回顾知识,并逐步深化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创建导学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状况以及新课改对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出能真正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虽然复习课对于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只要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真正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紧抓化学学科的知识精髓,并辅以高效的教学模式,一步步地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巧妙地突破重点难点知识,这样必将帮助学生建成化学知识的大厦。

参考文献:

[1]卢东光.试分析初中化学的复习课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8).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论文 第5篇

化学是一门至初三才开设的学科,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些初级的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搬到课堂,把紫甘蓝的汁液浸出分别放在三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向其中的两支试管加入无色的食醋和厨房清洁剂,紫色汁液一个变红,一个变绿,学生对奇异的化学现象产生好奇感,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了自主探索性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给予具体的帮助,不能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就置身局外,实际上是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知识面要广,应变力要强,能灵活驾驭课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既要根据学生实际,提供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信息,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思路导引,对不适合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或难度特别大的问题,教师要先进行启发性的.讲解。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先学一直是我对学生的一个学习要求,如何先学呢?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首先要把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揭示给学生,然后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学生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学指导,既要指导学什么,也要指导怎么学,还要规定学生自学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能独立学会的知识就让学生独立完成,对重点和难点知识采用同桌交流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一切由学生自己做主,一切按学生己见进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巡视,从而掌握学生学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必要时对个别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适当调整后面的教学策略。学生已经学会的绝对不教,学生能教会的由学生教,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如对于有关化学式计算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因为化学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是初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计算题,其根据是化学式的意义。这类题的基本题型有: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计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会。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自学任务,教师也为将要进行的“后教”做好准备。在“后教”阶段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边讲解边板演,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最后的当堂训练做到精选训练题,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设计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对于必做题和选做题采用小组比赛等适当的激励机制,因为每一位同学都不想影响小组的荣誉,都希望自己能为小组做出贡献,所以能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其中。对于思考题,根据时间教师可做启发性讲解或留到课下继续思考,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每位同学的自学能力都会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

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尤为重要,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动手实验,只要上有实验的课,学生都异常兴奋,包括那些让各科老师都头疼的“干坐生”。他们不满足老师的课堂演示,也渴望能够亲自动手实验,所以在教会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之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只要是简单而安全的,我都让学生在认真自学实验内容、方法的前提下走上讲台自己动手。我还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叙述操作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我在旁边加以提醒,并在实验结束的时候给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语言表述清晰、准确等激励性语言,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6篇

孟州市赵和镇中心学校

冯其艳

初中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有了更深、更充分的认识。为了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与工作,现将本次培训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概括如下几点:

第一,经过几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音乐新课程的大致内容,尤其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加的模块体系,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适应它,理解和体会新课标的深层内涵和意义。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深化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要做到联系现实意义,这样,在面对教材中的新内容时才能做到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

第二,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初中音乐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初中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初中音乐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即理论的高度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初中音乐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摸索,从反复思考到大胆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实有着她独特的魅力。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在经历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正逐步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的设计和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手势更胜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整体把握初中音乐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设计 第7篇

2010-12-20 21:21:24

编者按: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蓬勃生机。洋思的“先学后教、当

堂训练”的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它限

制了教师单项讲授,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本,教师为主导,训练

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学生,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

“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教案是结合洋思教学模式

撰写,也是参加昆明初三复习课赛荣获一等奖的一篇教案,仅供参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

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复习重点]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前准备]

1、课件制作“复习目标”、“复习指导”、“当堂训练”。

2、收集相关中考题。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复习目标

导入:议一议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

论,你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信息交流: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尽情

地、大胆地说出来。(2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复习目标(1分钟)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二、复习指导

出示复习指导:(大屏幕投影出2分钟)

内容:教材P89—99。

时间:8分钟。

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复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前4分钟独立完成,后4分钟在小组内交流)。

复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复习,请同学们根据复习提纲认真复习、归纳。

三、学生复习、教师巡视

1、教师行间巡视,随时检查学生复习活动,重点注意顽皮学生及易开小差学生。

2、教师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复习进度。

3、对复习快、脑子灵活的学生提高要求,对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

4、对倾向性问题进行点拨,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复习提纲: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怎样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是什么?怎样书写?

4、化学方程式能够给你提供的哪些信息?

四、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

教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根据复习提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更正。引导学生对所复习内容进行小结。

回答问题必须做到: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大方;

2、饱满、抑扬顿挫;

3、课堂要投入,对其他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

充、更正、点评,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讲解。

考点归纳:

质量守恒定律:

二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五不变:

1、物质总质量

2、元素种类、质量

3、原子种类

4、原子数目

5、原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写、配、等、注

表示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六、链接中考

出示云南2006和昆明2007中考试题:

(2006.云南)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 + O2 ==2H2O2 Mg + O2 ==2MgO2CO + O2== 2 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

2、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说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3、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昆明.200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英武与生成物的质量关

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

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

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

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针对上述两题解决方法:

措施:分组分任务完成。

反馈形式:学生自由发言,班内补充完整,学生总结。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体点评。

七、当堂训练(10分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质量守恒”,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100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6g的硫与10g的氧气反应后能生成16g二氧化硫。

2、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__g D生成。

3、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CO===2CO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5、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

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6、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2Y3B、XY3C、X2Y6D、X2Y

4★

7、将A、B、C三物质各5克混合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为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克,则

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当堂训练原则在课内独立完成,小组进行互批互阅。如有存在问题的同学,采用“兵教兵”的辅导方式,让优生给

差生进行讲解,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

八、教学反思:

评论区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8篇

一、引导探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 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学习, 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如:复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原电池、化学平衡等内容, 教师可设计成复习提纲, 引导学生自己去建构复习内容.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境——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迁移拓展.

例:复习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各举2例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酸与金属氧化物;②酸和碱;③酸和盐;④碱和非金属氧化物;⑤碱和盐;⑥盐和盐.

[分析问题]分析上述反应的特点.

[归纳总结]归纳上述反应生成物的共同特点及发生条件.

[迁移拓展]归纳“碱+盐”及“盐+盐”的发生条件.

学生通过书写反应方程式, 总结得到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就是“相互交换成分”, 然后通过归纳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 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碱+盐”及“盐+盐”的反应条件:①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有沉淀.

二、网络整理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网络整理式就是按单元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 用图、表等主要方式揭示化学现象或本质特征, 突出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梳理的能力和辨析能力, 优化其认知结构, 获得系统提高, 发展其创造力.在复习课的教学中, 几乎每一单元知识均可作这样的整理, 而且形成的知识结构呈多样化, 各有特点.其基本过程为:导入主题——同组交流——运用深化——自主建构.

例:Al3+、Al (OH) 3、AlO-2相互转化关系可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填写Al3+、Al (OH) 3、AlO-2相互转化的条件, 就能自主地建构Al3+、Al (OH) 3、AlO-2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就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来认识Al3+、Al (OH) 3、AlO-2的相互转化.

三、循序渐进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化学中的有些知识, 如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同分异构体等,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科书在编排上采用分散在不同章节按循序渐进的程序出现.但这样编排无疑会造成知识的分散、不系统, 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所以, 复习这类知识时就要统筹考虑该知识的内在联系, 创设一些典型题组, 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由学生自主整合、建构知识链条.

例:工业上,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可制得生石灰 (CaO) 和二氧化碳.试计算:

(1)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与制得的氧化钙、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 如果需要制取10t氧化钙, 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3) 高温煅烧含CaCO380%的石灰石50 t, 可制得氧化钙多少吨?同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 CO2的密度为1.977 g/L)

(4) 若要制得含氧化钙90%的生石灰56 t, 则需要煅烧含CaCO385%的石灰石多少吨?

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复习, 首先要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即 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定值.然后尝试计算已知反应物 (生成物) 的质量求生成物 (反应物) 的质量.最后练习含有混合物和纯净物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整个复习过程由浅及深, 由简单到复杂, 既尊重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气呵成.

四、问题讨论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问题讨论式就是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 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为主, 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综合运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 提出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其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组织讨论———联系、引导、扩展———归纳小结.

例:[提出问题]已知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如何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式?

[组织讨论]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哪几种?如何一一鉴别?

[联系、引导、扩展]学生经讨论后, 认为:

(1) 可能含—OH, 鉴别方法: (1) 与Na反应放出H2; (2) 发生酯化反应; (3) 与NaOH、Na2CO3不反应.

(2) 可能含—CHO, 鉴别方法: (1) 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 (2) 与新制Cu (OH) 2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3) 可能含—COOH, 鉴别方法: (1) 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2) 与指示剂反应; (3) 与Cu (OH) 2反应使蓝色沉淀溶解成蓝色溶液.

要确定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有以上官能团, 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分组实验: (1)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mL银氨溶液, 加入1 mL10%的葡萄糖溶液, 振荡, 然后在水浴里加热3~5 min.

(2) 在试管里加入2 mL10%的NaOH溶液, 滴加5%CuSO4溶液5滴, 再加入2 mL10%的葡萄糖溶液, 加热.

实验现象:实验 (1) 有银镜生成, 实验 (2) 有红色沉淀生成.

[归纳小结]学生得出结论:C6H12O6中含有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创新模式

复习课,在中学各科都有着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好的复习方法,可使学生在认知和掌握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复习课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善于促进、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中有创新、在旧知上有发展,在归纳知识中善于梳理和对比,在运用知识水平上得到完善和升华。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的模式可表现为:

激励学生兴趣:要想学好东西,兴趣是重要的关键。而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要点,兴趣是创新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不少教师的复习课常常是炒现饭,把知识要点重复一次,一点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效果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创新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独出心裁,创设情境,根据那些和学生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解决新的问题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到复习的氛围之中。如复习烃的衍生物知识时,可采用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来证明乙酸、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复习电解质概念时,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1.判断新物质是否电解质?2.氯化氢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否导电?3.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晶体中是否存在离子?4.氧化钠、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情境,在于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养成学生分析、探索、猜想、体验的习惯,把握问题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创设情境要注意有趣性原则,如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可向学生换角度提问,换形式(实验、实例)呈现,换方式思考(一题多变)。

明确教学目的:引入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不同的引入,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根据情境创设的气氛和复习的内容,恰当的引入复习目标,复习目标一要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二要抓住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构建起按包摄性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性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提出时机适中的高质量问题。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规律,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明确专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能进行表述和记忆。

整合教学信息:学生学习了仅仅是课堂上的那点知识,成绩肯定是无法提高的。我们还应该根据本堂课设定的知识目标,开放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类比,使零散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对于实验的装置、操作方法、原理都相似的实验,如实验室制氧气和氨气等,复习时应从反应原理入手,将反应装置、试剂、条件、气体的收集、验满、尾气的处理等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异同,对比归纳,发现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拓展创新思维:基础是重点,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基础,那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应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归纳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再加工,将原来死知识加工成规律性好、条理性强的活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着重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特别要注意引导探索适合学生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将各类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素质,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运用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兴致勃勃中学习知识,而且对其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帮助。运用创新能力愈强,学习效率愈高,学习方法也随之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才能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集 第10篇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库

复习课 目 录

1.《厨房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鲁向阳 2.《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朱立赟、汪嵘 3.《粒子模型图的分类与解法》教学设计 ……………………邹 亮 4.《气体的制备》复习课教学设计 ……………………………姚静霞 5.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谌志平6.溶液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王田金

对一节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点评 第11篇

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下面对徐老师一节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点评。

徐老师的课堂,和谐、自然,充满亲和因子。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她的眼神一直充满期待。徐老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适度鼓励,她清晰的表达,抑扬的语句,让学生如沐春风,也让听课者轻松愉快。

徐老师的课,构思精巧,从猜谜引入复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化学课的角色,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徐老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夯实基础,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自主纠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本;徐老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区别,引导学生总结了七种方法,并比较实验中的最好途径,让学生的思维即发散又归一;徐老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同一知识点的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徐老师在复习概念时,注重概念的内涵的认识和辨析,细致入微的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概念,让学生在巩固旧知中理清学习的思路、知识的体系。

徐老师课堂板书的动态生成,课堂结束时黑板上的知识网络清晰的反映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可见,她对板书的构思是化了一番功夫的,随着课堂的深入推进,她的每一笔都准确到位,滴水不漏,最后形成单元的体系,从板书的设计也反映了徐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12篇

各中学:

2012年全县初中化学复习优质课比赛于3月28日---30日在余江实验初中举行,经评委们的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6 名,二等奖6名,现将获奖情况通报如下:

一等奖

李早初(实验初中)胡蓉(画桥中学)吴俊文(实验初中)夏良水(潢溪中学)张玄(余江二中)张志明(黄庄中学)二等奖

庄丽琴(春涛中学)陈昌文(杨溪中学)朱胜良(坞桥中学)于光明(马荃中学)于爱金(中童中学)张志雄(平定中学)

余江教研室

新课标下高三化学复习模式的构建 第13篇

一、新课标下高考试题的结构

我对已经进入新课程高考的9个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6省的化学高考试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在试卷结构上支持了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必考题涵盖化学必修1、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内容;选考题部分由其他选修模块各出一道题组成,各题分值相同,由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分值在15%左右。

二、新课标下高考试题的特点

(一)考查的深度和广度与新课标一致。

从针对必修模块内容命题的整体情况看,试题的难度和覆盖面符合新课标对必修模块的要求,深广度控制合理,对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性作用。

从同一主题内容的必考题目和选考题目的深广度看,必考题目和选考题目深广度层次清楚,有明显的差异,与课程标准对于该主题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要求相一致。如有机化学的命题,必考题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内容涉及必修模块中出现的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深广度严格控制在必修模块学习阶段的要求,没有上升到从官能团、反应类型角度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如2009年(宁夏8、9题)。而在选考题目中不仅关注知识水平,而且关注应用水平,侧重从结构推断有机物性质,从官能团或反应类型推断有机物,如2009年(宁夏35题有机题)。

(二)关注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各实验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中都关注到了对新课标中新增内容的考查,主要有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杂化理论、光谱等内容,所占的分值在15%左右。考查的难度和深广度与新课标要求一致。

三、新课标下高考化学复习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学习研究,感悟基础继承和创新。

提高复习效益,不是单靠时间和精力得来的。教师要感悟和实践“人的教育”,把落脚点放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上。教师在复习中要做到“三学,四研”,掌握好复习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提高复习质量。

“三学”,一是指学习新课程标准,其教学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几方面提出的,是化学教学的纲领。二是学习2007—2009年考试说明(新课改实验省的)。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重点,再学习是结合高考试题,感悟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大纲和教材。三是学习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评价报告中学生的失分点,专家的建议,等等。

“四研”指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思想;研究考纲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研究近三年考纲的变化、命题的趋势;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

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要准确理解“继承和创新”、“基础和能力”的含义。研究近三年课改区高考化学试题,它以化学中的STSE(社会、科技、生活、环境)为情景,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思维和探究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新课程的推进中的所需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高考应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来分析,高考卷中第一是必定有一定的基础题,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第二是重点、难点、热点的考查有一定的连续性,如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辽宁2009年12题),离子共存问题(安徽2009年10题),阿佛加德罗常数(福建2009年8题),电化学(安徽2009年10题),盐类水解(安徽2009年13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09年辽宁13题),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各实验省选考题),等等。这些知识点成为近三年常考的热点。随着高考化学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三化学教师应从连续性上研究能力要求,研究陈题新出,研究考点在高考题中的呈现形式,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构建以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狠抓基础,着力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时,教师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化学知识为载体,构建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是知识的深度的挖掘,而是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意识。

构建以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的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脑海中激活和提取;从能力的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形成网络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三复习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复习中专题和网络的建立。

(1)以化学知识分块进行专题归纳展开交叉式复习,将中学化学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与STSE模式。

(2)高考复习时,专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疑问点、知识的难点、高考的热点题型题展开复习,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变化,阿佛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盐类水解,电化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合成与推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无机框图推断;化学与STSE,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化学知识网络、化学能力与素养网络、化学体系网络,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化学知识完善化、深入化、集成化、网络化。专题的开设采用“讲—练—评”相结合的形式。一般这类题目有以下特点:能力性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性强(化学学科内的知识整合、化学与STSE的整合、新的开放型题、应用性题型),课改性强(如研究性学习等),不要随意拓展和加深,以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

2. 控制难度,适度练习。

近三年新课程改革实验省的高考中侧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以必修模块和化学反应原理为核心内容。在试卷中20%的难题不是知识难、偏、怪,而是能力要求提高。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针对大多数学生,而不是针对极少数考名校的学生,要集中精力针对“踩线生”选择中等难度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复习。对特优生要进行心理辅导和单独辅导相结合,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练习方面,选择历年高考的经典题、精品题和知识归类题,改编、精选各地的模拟试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反对题海战术和猜题押题。学生做题要进行类化、内化、优化、深化,解题后要反思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规律、解题失误、解题思路等,同时构建知识网络,积累经验,全面掌握中学化学各类题型的解题能力。

(三)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试题有利于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考查,从更深层次来看,实验试题还能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化学实验试题,均具有以下特点:素材选取回归课本;重视学生探究实验的考查;对一些探究性实验的考查(如2009年福建卷25题);试题考查方式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出现了开放性试题。针对以上特点,在高三复习中,教师一定要给实验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带实验复习,也可用实验带动其他知识的复习。要特别重视开放性、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评价,尤其要重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能力立意,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

重视能力立意是高考考试题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近几年课改实验省高考化学试题在全面考查理解、推理、分析、判断与综合应用等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高三复习过程中大力加强和着重提高。

1. 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下的高考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练习做题与模拟考试答卷来看,科学用语不规范、逻辑混乱的现象严重,如分子式、电子式、电极反应式、物质结构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等书写不规范;简答题上步骤不完善、表达不准确,名词术语、符号、单位漏写,等等。因此,能够恰当地使用本学科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定性或定量解决、分析自然科学现象和规律,是在整个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需强化培养的。

2. 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题干、题设条件,以及科普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即能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并善于挖掘隐含条件,以及模仿能力。二是识图看表能力。与文字相比,用图表描述科研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提取信息,找出规律,是现代高考对考生能力提出一个新要求。

(五)注意个性差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来看,注重对考生全面的素质考查,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对考生的心理素质的考查。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在高考中,只有那些基础扎实,对知识理解和运用,各方面能力较强,心理素质稳定的考生,才能临场不乱,充分发挥。

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在能力方面、个性方面、学习基础方面、家庭教育方面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性。教师在复习中要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在保证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还要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做到分类推进、分层培养、分层教学、分层辅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

初中化学复习课革新学习模式教育论文 第14篇

1.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任务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因此,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并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有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每组分配一人,组成4人学习小组。

2. 小组合作学习梳理复习课的知识并系统化

知识的梳理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任何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复习课知识点往往内容较多,关系复杂,教师在课上怕浪费时间往往包办代替,效果却一般。教师可以在上复习课前一天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小组的理解来复习章节知识,根据小组喜好的方式来整理章节知识,第二天上课时从各小组作业中挑选一部分 “ 优秀作品 ” 进行展示、欣赏、交流、评析。一次基础知识的总结、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形式的展示,就有不同的感受,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

3. 小组合作讲解复习课的例题

例题的讲解是一节课的点睛部分,由教师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学生一味地听讲,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复习课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所以,例题讲解这一部分可以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点拨、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初中数学复习课中,例题需要精心的选拔。选择综合性较强的例题,题目设计到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体现 “ 通性通法 ” 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还可以将各小组的作业中易错的题作为复习课的例题,让学生纠正。教师平时记录学生容易出错误的题目及错误的原因,复习课时从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得出结果。讨论过程中,组长负责教会学困生,学困生不懂的主动提出。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上台在前后两个黑板展示小组的成果,小组与小组之间检查并批改,教师选出其中一组,并由当组的“代言人”为全班讲解,指出例题易错的地方,分析错误,最后,教师进行点拨。

4. 小组合作对复习内容进行自查

初中数学复习包括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法则、基础题、计算题、综合题等,这些知识,复习时重在巩固和提高,使学习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复习是达不到的,还要靠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和总结,进行自查。小组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回想,检查知识的学习中哪些地方学得好,哪些地方学得差,从而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复习中进行再学习和再巩固。在数学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合作自查5道复习重点题,5道易错题和5道复习漏洞题,并作为复习的练习题。自查的练习题由小组的“批改员”进行批改,组员自己订正。由此,学生对复习的习题有了兴趣,更有深刻的印象,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5. 中考题在复习课的渗透,注重数学思想的归纳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复习中,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了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思想。在复习中,教师设计与复习有关的中考题,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数学思想并解决相关问题。

6. 小组自主完成复习知识的反馈

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复习课后 ,每个小组出一份试卷, 根据学生自己所学的情况,各人的理解进行命题,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完成,并且由组与组之间相互批阅讲解,同学间互相帮助,这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上一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