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2024-07-09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精选10篇)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第1篇

《---我想对你说》习作指导教学评课

执教者 胜利小学张艳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积极倡导“用我手写我心”,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在习作过程中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张老师的这节习作指导课《---我想对你说》,放下了对孩子的束缚,积极创设自由表达的环境,孩子们在充满灵性的课堂里,自由写作、自由挥洒,得到心灵的释放的自由和幸福。

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

张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课伊始,张老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说一说那篇课文里的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习作内容——我想对你说。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回忆和思考,简短的导入语富有回味的表达语气,顺理成章地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强烈欲望。张老师正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经验,用恰当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二、块状呈现、浑然天成

张老师围绕“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设计了几个环节:审题,明确要求;挑选,定准对象;提炼,确定中心;选材,范文引路;布局,编写提纲。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别具匠心。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老师从内容入手,让学生以读领悟,明确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思考,深刻领悟题目的任务和要求。同时,把学习自主选择权交还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细心选择材料时,张老师引导学生几个方面来选材,给学生开了个头,插了个路标,再让学生列举出来,打开了学生生活积累的仓库,消除了习作的畏惧感。学生的习作素材就会大大丰富,也给那些平日里不善积累、不乐于观察的孩子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激起了学生倾诉的欲望,有效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教师再作补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注重自主、体现互动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如确定写作对象时设计了“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想对谁说”的问题。明确中心时,张老师让学生在心里默默的构思一下,你想对谁说什么,然后小组内互说先提炼出文章的中心的环节。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畅所欲言,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四、优化指导、范文引路

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真实,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拨的技巧与艺术。这次作文前导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张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指导。这堂课老师的语言过度自然轻松,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人感觉就像牵线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有张有弛,收放自如,也感觉到学生的表达都是流淌的心声和回忆,如,定准写作对象时教师指导这里既有课文中的人物,也有生活中的人物,还有书中提到大自然的视野、动植物的王国、未来的世界、过去的历史长河,请你选择一个书中提供的述说对象,然后出示一幅幅相应的图片。确定中心环节,张老师强调诉说对象的范围很广,不仅局限在人物上,大自然、动植物、未来历史、历史长河的事物都有选择。确说者语言流畅,听者聚精会神。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轻松松地收获了习作素材和习作方法。教师再引出范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特别让学生找出其中各种细致的描写,从中体味其作用。在此基础上,顺水推舟进行指导,明确写作思路,安排作文的结构,帮助学生整理好的编写写作提纲的提示要求再次突出本节习作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有序记叙,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

整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体现了“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的特点。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教法灵活,韵味盎然。

评课人 胜利小学周宗会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刚才听了谢带英老师上的作文指导课《难忘的……》,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纵观这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目的性强,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教改的新观念,是一节能够给人启发的作文课。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闪光点值得我学习的: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记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事、一堂课,通过多元化学习,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赏文水平。把引导学生详细并有条理地述说和记叙难忘的人、事、课作为教学重点,各个环节在本课中紧紧围绕此重点,通过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使重点落到实处。符合了课标的要求。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架设一条通向知识彼岸的桥梁,老师能够利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求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的设计就集中体现了这原则。老师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如在指导选择材料时,让学生说打算写什么,再根据学生的意愿,帮他们分好组,想写人分到一组,写事的也分为一组,写课的也分为一组,这样,志同道合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畅所欲言,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利用了代币奖励法给表现好的小组加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讲评时,让学生自己进行点评等,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井然有序

老师整节指导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组织严谨:在世界上导入时,老师通过谈话,播放生动的课件,展示一些深刻、让人难忘的相片。播出刘翔奥运会夺冠、申奥成功、同学们在上课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打开想象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火花。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老师从内容入手,让学生以读领悟,明确要求。想想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有什么要求?这样设计,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思考,深刻领悟题目的任务和要求。同时,把学习自主选择权交还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在具体指导学生叙说自己难忘的东西时,在叙说环节让学生自己准备相片。课堂中学生拿着相片,对着自己的同伴一边看一边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然后让代表向全班介绍,集体评议,不但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激发其写作欲望。让学生参与评议,这样做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路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环节中,师生总结,教师点拔学生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人:从事中表现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来描写。写事: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抓住人物活动的过程来写。写课堂:把课堂过程中最难忘的一点写清楚,把最能触动自己感情的情境写清楚。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学们跃跃一试,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活而不乱。教态自然和谐,语言简洁生动;板书设计简洁了然,清楚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四、多层次的互动评改。

在评改课中,教师安排了多个评改环节:总评、指导评改、例评、自评、互评、赏读。这几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升华,大大激发学生评改兴趣。

经过了评改,学生自主认识到作文的不足,鉴赏作文的好坏,拓宽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建议

《昼夜与四季复习课》评课稿 第3篇

评课人:桃源中学王亚利

评课:薛老师沉稳、细致的上课风采, 富有亲和力的语言, “新、全、细、实”的独特教学风格, 很强的上课调控能力, 都令我佩服。

“新”:首先体现在引入部分。薛老师通过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引入, 这个引入富有时代意义, 引发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观念, 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过, 以后采用就未必合适。如果学生中有人生日是2月28日的话, 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利用, 也可以用生日引入。) 其次, 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 围绕着“天文现象→天体运动→天文现象”这条知识主线 (明线) 和“知识重现、巩固→学法指导→情感交流” (暗线) ,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 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图。学生通过活动, 学会学习 (如何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 在复习时如何构建知识图, 在这基础上再把知识点填充进去) 。整个课堂设计完整, 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 逻辑严密, 前后呼应, 过渡自然 (如:由“日食的成因”引出“日、地、月”的三者位置, 再到“地球公转、月球公转”, 最后拓展到“月食”) , 时间分配合理, 密度适中, 效率高, 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了学习, 培养了能力, 增进了情感。这样做既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又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我看这是复习课的新招。最后体现在课堂的最后一环节,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学生根据已有经验, 在老师的引领下, 结合自身的特长构建的框架各有特色, 如上台的同学展示的以图形形式总结的框架, 不但包含了整章的知识点, 而且形象生动。经过本堂课的学习, 各层次学生在原来基础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 并提高了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我认为这种复习课上法有创新。

“全”:先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构建知识图, 然后指出具体的知识点 (六个天体现象和相关的知识点) , 这样处理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先建立对本章知识的大致了解, 然后通过小组活动对具体知识点进行了重现和巩固。其中对于学生可能感觉模糊的知识 (如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地球的公转形成四季交替、一日内太阳杆影方向的变化、月相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等)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其明朗化, 并结合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角色扮演“我是月球, 我……”等) ,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进行了简单知识的简单处理。最后通过“自我构建知识图”的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知识的深化、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了零散知识的整合和归纳, 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细”:主要表现在重点知识讲得既详细又透彻, 难点知识落实得既细腻又形象直观。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表现得十分细致和亲切。如:“一日内杆影的方向怎么变化?原因是, 本质上是由于。”学生答不到点子上,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 直到学生答出正确的答案, 这其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先进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细节, 如作图时引导学生用铅笔作图, 便于更改;分组时强调评价的是整个组。学生两次表演地球公转和自转, 薛老师播放视频之后, 鼓励说:“现在我们作为一个团队, 同学们一起来, 请回答第一小题。”“你们组内先帮助解决, 其他组同学暂时不要帮, 我们相信他们组能解决的。”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此外, 薛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使思想教育贯穿整堂课。

“实”:这节课从头到尾都体现了一个“实”字。薛老师用“扎实”的知识功底上了一堂“真实”的课, 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从而使教学知识“落实”到学生头脑里。

当然, 我认为这节课在一些地方还可以作些探讨。下面我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商榷。

第一, 学生演示地球公转是否可以让一个学生当太阳, 另一个学生举起手绕太阳转, 手当地轴, 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地轴倾斜是四季形成的重要原因, 增加了活动的有效性。

第二, 在一道有关四季成因的练习中, 说地球公转到B点处时间为6月22日前后,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这块知识是难点, 当时有个学生答出来了, 但不能保证全班同学都懂了, 我看老师在学生答对后可以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可以让学生到上面指着图解释一下, 与全班同学交流。

第三, 以直线为一组的分组方式, 不便于组内同学交流, 是否可以以前后两桌同学为一组, 这样更有利于组内同学的交流。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第4篇

[摘 要]习作赏评课,立足一个“赏”字,通过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激发学生自觉表达,同时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通过习作赏评,师生共同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从而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习作赏评 不教之教 文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73

高子阳名师工作室“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写作”的课题研究中,把平时上的习作讲评课叫作习作赏评课。从“讲”到“赏”,一字之差,这并不是纯粹在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换新鞋走老路的假创新,而是诠释了全然不同的教学观念,是基于学生立场的一次习作教学的革新。秉持这样的初衷,我们学校的几位年轻老师,率先尝试把习作讲评课上成习作赏评课,通过几个课例,展示对习作赏评课的理解和认识。纵观教学全过程,我们立足一个“赏”字,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作家,都会写作,在每一次习作中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充满习作的自信,从而喜欢上写作。

一、真诚欣赏学生,在赏评中唤醒写作种子

我们先前的大部分习作讲评课,主要针对某次学生习作的修改和提高,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心理暗示,或者说教师说的话的口气就是:今天我们的习作还有哪些问题,要怎么改?一般流程均为总结本次作文优缺点,然后公布哪些同学写得好,哪些同学写得不好,最后不好的作文改一改,再读一两篇好的习作。当然,被欣赏的好作文基本上都是优等生的,整个课堂,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了主导者。而在习作赏评课中,我们改变了这一常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把师生彼此真诚欣赏作为课堂主要的行为方式。

【案例一 《动物名片》】

师:前几天,我们练习设计了一张动物名片,同学们都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动物来写,在名片中,大家基本能把动物的特点写出来,也写得很精彩。老师认真读过大家的习作后,精心挑选了大家习作中最精彩的一句话。下面我们来分享精彩的句子。(15分钟)

【案例二 《有趣的象声词》】

师:前不久,同学们根据“习作四”的要求,完成了作文。老师仔细阅读了你们的作品,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少写得很棒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5分钟)

1.出示佳句

锅里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瞧,蒜苗、牛肉唱得多欢呀!(杨子轩)

师: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1:“噼里啪啦”这个象声词描写得很贴切。

生2:“唱得多欢呀!”用拟人把蒜苗、牛肉在锅里的样子写活了。

生3:“唱”和前面的声音对应起来,写得好。

师:用拟人来为自己习作增色的同学还有很多,我们请他们自己来读一读。

2.出示佳句

·小青菜们一头扎进了水盆里,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张智寒)

·伴随着勺子,鲜红的番茄,金黄的鸡蛋,雪白的米饭,在锅中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朱睿晗)

·“啪”的一声,有一滴顽皮的油从锅里蹦里出来。(沈彦朋)

·“噗”,小火苗就窜了出来,围绕着锅底飞快地跑了一圈。(刘必成)

·“哎哟!”是什么在我的脚底硌了我一下。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片树叶在作怪。我弯下腰想去捉它,可它却顺着水流从我的指缝间溜走了。(何晶)

师:这些句子不仅用了拟人增加了习作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象声词也是用得很恰当,使习作有声有色。

【评析】

在开始这段评析时,我想起了美国作家山姆·史沃普的《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书中充分证明了赞赏对学生树立习作信心的重要性。在上述两堂课上,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均设计了“每人一句的精彩分享”。每位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好词佳句,美美地读,大声地读,都有表现机会。在朗读分享中,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师生的交流也是和谐的,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信和喜悦,时间一长,他们会自然而然消解对习作的恐惧。当然,赏评时还应有适时的指导。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和指导。这种点拨和指导,教师是充满真诚的,没有挖苦,没有挑刺,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你看,这样的习作赏评课,师生在真诚欣赏间,唤醒每一个孩子内心藏着的习作种子,让每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写作天才。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习作亮点,提炼写作方法,达到赏识与指导的和谐统一。

二、紧扣文体特征,在赏评中夯实写作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强调,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文体意识,要有文体写作教学观。其实,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各自独特的写法。因此,不同的文章,赏评的方法也应不同。

【案例一:《老师不在的时候》】

师: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精彩的片段,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2.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3.写好人物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4.点面结合。

出示两段文字:

我气得要死,我只是想休息一下,招谁惹谁了?把他打发走后,我准备继续睡觉,可他没过多久又来死缠着我不放。

你瞧!我们班的天才学霸小王唱起了今年流行的神曲《小苹果》。我当时正在写数学作业,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气得我火冒三丈。

师:这两段文字摘自同学们的习作,请同学们读一读,对比习作要求,看它们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生:缺少细节描写。

师: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以第二段为例,你们能试着帮他修改一下吗?

(师生修改略)

师:是啊,只有精心刻画、关注细节之处,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写具体了,文章才会变得更加传神,更加生动。(板书:精心刻画 关注细节)

【案例二:《秋天的树叶》】

师:这篇文章在体裁上属于什么?

生1:状物。(板书:状物)

师:那么,我们应该抓住叶子的哪些方面来描绘?

师:我们在介绍叶子的形状和颜色时,要细致观察才能写具体,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板书:细致观察 适当想象)

师:老师选了两篇优秀习作,大家来欣赏一下。第一篇,我请作者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拿出笔,圈圈画画,可以适当做些批注。(生读习作)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2:“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有的如铁锈般的褐,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宛如凡·高笔下一幅美丽的油画。”这句比喻句写出了树叶的颜色。

生3:还用了比喻的手法。

生4:“有的枫叶像孩子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亲,投入大地的怀抱;有的枫叶像小鸟一样,在空中展翅飞翔;还有的枫叶像舞蹈演员一样,翩翩起舞。”写出了树叶掉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树叶掉落下来各种不同的姿态。

师:这个同学观察比较细致,详略得当,写出了树叶的颜色和形态。

师:老师也写了一篇文章,我也来读一下。(师读文章)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5:每句话的开头都很有特色。

生6:“‘扑哧扑哧地对你笑着”,写得好。

师:好在哪里?

生7:用了象声词,写出了树叶的声音。

生8:用了拟人手法。

生9:还赞美了冬青叶的精神。

师:不仅要写树叶的外形和颜色,还展开联想,借物抒情。(板书)

【评析】

以往的习作评讲课,教师大多在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描写是否具体上花时间,对事例选择、篇章结构的指导也有关注,很少能结合不同的文体体裁。可是在以上两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在讲评作文时都关注到了习作的问题特征。根据不同的文体,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叙事写人的文章,教师抓住了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使叙述的事情生动具体。《秋天的树叶》是状物写景的文章,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借助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秋天树叶的美。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强化文体特征,紧扣文体特征来诊断习作问题,聚焦习作问题。教师在习作赏评中果断机智地提出习作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大大提升了赏评课的效果。

三、关注儿童立场,在赏评中自觉表达

心理学家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谁可以教会谁任何东西,所有的“教会”,在本质上说都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我们的习作赏评课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写和想,自己赏和改,在自主表达中激发写作灵性。

【案例一:《秋天的树叶》】

师:老师这里有我们班同学习作中的一段文字你们能不能给这段话提提建议?(出示段落)

生1:什么叫“它的腰很弯了”?他没有写清楚,树叶哪有腰?

师:他其实想写什么?

生1:形状。

师:可是他有没有写出来?

生1:没有。

生2:他写“金黄的枫叶”,可是诗句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枫叶的颜色不对。

师:枫叶到底是什么颜色,作者没有写出来,还写得混淆了。

生3:他说“一个树叶”“一个金黄的枫叶”,“一个”应该用“一片”来表示。

师:是的,量词使用不当。

生4:“它也完成了它的最后一个篇章。”为什么说是“最后一个篇章”?

师:是的,没有说出原因。

生5:他开头的句子“突然,一个树叶随风飘到了我的头上”,这句话开头一点儿也不美。

师:不够自然,也不够优美。

师:你能不能帮他改一下?

生6:“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一片树叶飘落到了我的跟前。”

师:嗯,比原句好点了。

【案例二:《有趣的象声词》】

师:通过这一堂习作赏评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抓住曲折点可以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吸引人。

生2:细致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具体地描写场景。

生3:象声词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要恰当,还要自然,让人读起来舒服。

师:说得非常好。不管是写事,还是写景,使用适当的象声词能使我们的文章变得有声有色。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它变得更加精彩。

【评析】

以上两个案例,教师均能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有同学间、师生间的互改,也有学生自改。这种修改的环节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的,学生修改时的心理状态肯定是积极主动的,完成了习作中“美中不足”的修改完善,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在赏改的过程中,学生也有了交流表达的勇气,同伴间真情相助的互动,促进了学生自我修改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习作课堂,如能通过欣赏、鼓励,达到情绪的正迁移,从而让学生为获得进步而写,为展示自我独特风采而改,长期坚持,良好心态就会形成,他们会变得更加善于发现美,体会到写作的乐,感受到生活的趣,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文字的表达。我们的习作赏评课也将继续关注儿童立场和儿童路径,高扬一个“赏”字,在赏中导,在赏中评,在赏中改,在赏中写。通过习作赏评,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丰满而多元的习作旅程,一定能达到“不教之教”的美好境界!

四年级上册习作评课稿 第5篇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点,于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语文教研组准备迎难而上,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争取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突破。

本周,有我校在作文教学上有一些突出成绩的都娟英老师首先为其他语文老师上了一节研究课,以供老师们一起来学习,一起来讨论。就这节课,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都老师执教的作文课是习作1——设立新节日

1、在整堂课上,老师利用谈话、想象、交流等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启发,发言很有新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心愿想到了悦读节、亲子节、宁静节、小鬼当家节、爱心节等。学生这些火花的闪现,老师在期间的启发、调动、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2、学生交流具有层次性。学生要想写好,必须要先说好。教师对于学生的交流要求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简到繁,层层深入。一开始,都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里有什么愿望,想设立什么新的节日。在第一次交流的.基础上,都老师又再次让学生结合一件具体的事例说说自己为什么想设立这个节日。此时,学生交流的要求就更高。

不过,在这节课上,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老师对于书上的习作要求,没能指导学生好好读一读,明确写作要求。审题能力的高低,有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作文的的发挥。

六年级习作教学评课稿 第6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老师在导语中为同学们的写作铺垫了情感的基调,“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泰禹校园,六年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欢乐的身影,飘荡着我们银铃般的笑声。现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为保存这段难忘又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把它写下来,为母校献礼吧!”我看到了学生眼中闪烁着的光。这样,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写作的激情。

二、范文引路得章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把一处景物写具体写生动,唐老师恰到好处地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用我们学过的《索溪峪的“野”》、《彩色的非洲》等经典课文中经典描写,让学生谈读后的感受。学生自悟到要使语句生动,要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在学生得法之后,唐老师鼓励学生在五分钟之类最少用一种修辞手法选校园的一处景物写具体。学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读自己写的段落,老师相机指导。段落写好了,那如何布局谋篇呢?唐老师同样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段与段的过渡很重要,按参观的线路写要有过渡,这样写的作文思路会更清晰。段落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总分关系等,并现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演,效果很好。

三、“下水”作文鼓励学生,融洽师生感情

唐老师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指导也另我们眼前一亮。“凤头猪肚豹尾”方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老师就“凤头”和“豹尾”写了“下水”作文,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她巧妙地让几个学生补充“猪肚”,师生合作完成一篇美文,学生倍受鼓舞,这真是一种非常智慧的教学新点子。

四、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浓

唐老师的习作教学课非常高效还得益于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交流习作、评改、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学生变得积极活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加,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而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十二册习作7》评课稿 第7篇

这次研讨课,尹岚老师很有勇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她的大胆尝试,给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学习、反思的机会,让我们表示感谢。在看完尹岚老师的反思之后,有以下两点感受:

1、表达状态需要老师的激情引导。

“打开记忆的闸门”在本课中稍显困难,老师注重了情感的激发,但真情蕴含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之中,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可能触角有些钝了?不,是他们还不会或不屑于“以小见大”吧。这时老师的激情引导就很有必要了: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六年时光,何愁学生没有记忆?营造一个积极倾吐、表达的氛围,让学生互相交流,就能更快地进入写作状态了。

2、有交际需求才有表达的内驱力。

《说说心里话》习作课评课稿 第8篇

昨天,听了严桂花老师执教的一节四年级作文指导课——《说说心里话》,觉得格外亲切。

上课伊始,情境创设,一则公益广告《家,有爱就有责任》导入新课。感觉是如此亲切,原因是去年我教这篇作文时用的也是这则公益广告导入,尤其是广告里的台词,很有感染力,我让学生熟读成诵,之后,学生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心弦被撩拨起来,真切地体会到父母是多么不容易,自己的确少不更事,或多或少都掏出了心里话,有话可写。严老师在导入时比我更胜一筹:

师:“看了这则广告,有话对自己的父母说吗?”

生1:“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生2:“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师:“这些话,你对他们说过吗?”

生1生2(摇头):“没说过。”

师:“是不好意思说,对吗?那好,今天咱们就来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导入自然,直奔主题。倾诉对象再由父母推及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解决了第一个环节——“向谁说”。

环节二——“说什么”。严老师由大屏幕给出了几种表情作提示,有高兴、委屈、鄙视„„学生从这些表情联想到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相关事例。内宿班的孩子真实得可爱,列举了自己被人欺负或自己欺负别人的事,离开父母的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疼爱,感动于老师的关爱等等,听课的老师会心一笑,这些事从孩子们口中说出来,没有半点虚假。

环节三——“怎么说”,也就是写法指导,是本课的难点。严老师指导得非常细,细到题目怎么定,以什么形式写(书信),用第几人称(第二人称),文章的开头如何写,文章的结构如何布局,出示写作提纲,一目了然。难点中的重点来了,如何把事例写具体,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你们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学生只会深陷生涩、迷糊的泥潭,云里雾里,不得要领。严老师的做法是,不如咱们就来分享一篇老师的“习作”吧,看看老师是怎么说真话、表真情的。

环节四——“例文赏析”。背景音乐响起,严老师娓娓道来,用她一贯春风化雨的舒缓语调为我们讲述了她和她母亲之间的两个小故事,情真意切,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我依稀感到自己有泪花闪过,故事终了,有为严老师鼓掌的冲动。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此刻得以彰显,再空洞的说教都比不上这篇范文有说服力。好在,这样的做法,我也常用。能够欣赏老师的文章,是学生满怀期待的,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愿意“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列举再多的写作方法,都比不上老师的范文有分量。这一点在接下来的片段训练、展示环节得以显现。

环节五——“展示、点评”。十分钟的写作时间,无法完成习作是必然的,所以,严老师这里注明的是片段训练。之后展示了两名学生的习作。内宿班的孩子课外阅读积累相对较少,但从展示的内容看,平实、质朴的语言丝毫不影响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由师生共同点评的话语中可见一斑。

整节课,教学思路异常清晰,条理清楚,环环相扣,我从始至终都在跟着严老师的教学节奏走,不给自己丝毫走神的机会。课毕,仍意犹未尽,教师课堂组织和评价语言之及时、丰富让我回味无穷:

“太好了”、“对极了”“非常棒”“继续加油”等,激励的语言富于变化。当学生陷于沉默不敢举手时,老师说:“这样可不好哦,大胆一些!”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习作时,老师征求式地问:“××,你可以吗?”对上台展示未完成习作的学生,她说:“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接下来会写„„一定非常的精彩!”对台下未写完的学生,她说:“有信心把这篇作文写完的,请举个手!”齐刷刷,小手如林。此情此景,我只在想:当严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第9篇

首先,非常感谢**中学初三年的颜**老师的习作指导,在本节课上,我个人收获很大。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写作指导课。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环节紧凑,层层深入,教学效果显著。

首先,导入新颖,铺垫自然。

颜老师以提问背诵为引子,来激发学生当时的内心活动。然后让抽到的学生和没抽到的学生来谈自己当时的心情。学生谈完之后,颜老师适时总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把这种心理感受写出来就是心理描写。由此铺垫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复习旧知,引导认识。

在揭示课题之后,紧接着让学生欣赏以前学过的《最后一课》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篇文章中的心里描写片段,让学生说说从这两处心理描写中读懂了什么?教师及时归纳总结了心理描写的重要作用:心理描写既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又能表现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它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以前学过的文章片段,不仅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也为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因为学过的文章,学生容易把握,有话可说。

第三,写作指导,轻松有序。

在学生认识到心理描写的重要性之后,颜老师引申过渡;“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心理描写呢?”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郑老师紧接着从“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

这一环节紧扣写作技巧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大亮点。教学中,老师分三个板块进行。每个板块基本上都按“片段赏析——方法归纳——再设情境,及时练笔——引导评价的步骤,循循善诱,层层深入,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心理描写的三种方法。

在赏析例文环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字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理,进而总结心理描写的方法。

方法掌握与否,还要在实践中检验,这时,老师将“小练笔”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挖掘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水平,体现读,学,写相结合的思想。

另外,在运用“内心独白法”和“动作暗示法”写小练笔时,老师都创设了情境,拟好了练习题,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体验,在运用“景物衬托法”来小练笔时,老师让学生写自己内心经历过的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活动,当老师看到学生不知从何下笔时,又及时地给予提示“如考试没考好时,做了错事时等”而这些情景,如路上遇到坏人,得倒老师表扬,考试没考好都是大多数学生经历过的,所以,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降低了写作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这种情境的创设,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成果展示上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三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在评价环节上。郑老师展示学生作品,采用学生点评法,重点集中在是否恰当有效地运用了心里描写,旨在强调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再次突出了本文的重难点。大多数同学能通过心理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突出人物特点。

但我有一点不成熟意见,想与颜老师交流 ,在评价环节能否增加生生互评的环节,让同桌互相欣赏评价,这样既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又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最重要的是学生在相互赏析时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果说得不好,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无中生有习作评课稿 第10篇

刚才一起欣赏了谈红月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习作课——《写读后感》,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收获

一、整体评析

谈红月老师执教的学写读后感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的习作教材分三读书的益处,激发写读后感的兴趣是张佳星同学的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例文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的读完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结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这篇读后感,你会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读一读,让人产生读书的欲望,这一篇的读后感是习作要求,选择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的感受和理解

苏教版在习作教学上的优点在于给孩子了例文,让严肃的枯燥作文理论都隐含到生动有趣的文章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作文

教材的特点,谈老师非常、到位地制定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

1读懂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读后感的好处,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领会本次的写作要求,学生选择一本喜欢的书,能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的感受和见解,并能拟题目 教学

学生学习例文,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生活,抒真情讲实话,由表达,写出的感受和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高年级段的习作了的要求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内容、感情,谈老师的整个过程是学生生活和思想的,抒真情,讲真话,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学生感知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情感,生活谈的感想,抒发的真情实感圆满了既定的教学,分解了教学重难点

二、流程评析 流程作前(分钟)(一),信心满怀(课前)课前谈老师已向学生推荐书目,布置了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最喜欢的一本书书目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也可以是喜欢的学生课余的阅读兴趣,有选择地阅读然后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对文章的哪一点感触最深?课前孩子的阅读状况课前的,让课堂上教师和孩子的交流的话题,都有备而来,老师有信心,学生有信心,从而利于学生的状况灵活地作文(二)聊感受,直奔习作

谈老师先是谈话引入“同学们,最近老师和几个朋友一起聊天,说的孩子上六年级了,想让我给的孩子推荐些书,我想,问题还需要大家给我帮忙,大家愿意吗?” 能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生们感到很荣幸,教师顺势

“,就给推荐好书,让听了你的推荐,也能产生读这本书的欲望同学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介绍时,除了这本书精彩的内容告诉大家,还要说出阅读后产生的感受和见解,才能使别人喜欢上这本书,这通常所说的“读后感” 这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书中感受最深的内容感受让回忆残脑子里最的印象,并说出感受,这完全是开放的、不设防、无约束的思维状态,这正符合了作文教学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的要求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孩子谈感受,再让学生谈好在哪里,其实是让学生感想的写法,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克服了习作的难点当然给学生留下印象读后感原来很简单,读完一篇文章以后的感受是让学生体会到读后感要到,才是最的读书,是对读后感的写作对学生做人都做了铺垫

(三)悟例文感受习作方法 的学习例文,谈老师先用课件以配乐朗读的介绍了人物海伦*凯勒,朗读者谈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了现场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学生们不禁在想海伦*凯勒到底是个样的人,我《海伦*凯勒传》这本书借来读一读谈老师抓住时机,出示了教材的例文,在学生尽情交流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地作了写作方法的精要,使学生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从“想”写到“会”写例文是最好最规范的读后感,以例文为本,感悟读后感的写法,不失为好办法读后感的思路学生以前也曾尝试过,很容易但感想却是个难点,孩子不会感,不知道怎样感,谈老师在中以读后感的写法为,并一再地拓展,地了重难点,让学生的体验含而不露地写法迁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写感想即四个字引、议、联、结在欣赏了例文、了方法后应该放手让学生写了,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但谈老师并让学生急着下笔,而是又顺势写读后感的方法是仅此呢?在老师点拨下,学生很快明白除了引、议、联、结常用方法外,还有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等方法,不一而足采用方法,写出最的感想体会才是最最关键的到这儿,似乎已水到渠成,学生们都拿起了笔但谈老师立即问题以往经验,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通常会哪些毛病?很然地展开下环节

四、谈经验开阔作文视野

以往的经验,谈老师出示了写作读后感通常的毛病复述原文、感想杂多、感想空洞简单分析后,习作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仓库,搜寻一下最喜欢的一本书,抓住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接着,谈老师还补充了几种拟题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说感悟例文的写法是保底的话,那么则是让学生开阔读后感的视野,为游刃有余的写作情感,了习作信心——原来,文无定法,读后感也如此

到此,例文已析、要点已明,有章可循、有案可稽,再不让学生动笔就不象话了 流程作中(分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安静地写作记住万已,不要打断学生谈老师在孩子们中间默默巡视,看似闲庭信步,实质她有两个任务帮助需要的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典型习下面的二次搜集手资料

流程作后(分钟)在流程,师生合作了三个环节

1、评点典型习作,强化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平时训练有素,学生已熟知评点要求有读有感,以感为主;表达了真情实感;谈老师投影展示了在巡视中的两篇典型习作,让学生习作从字词到句段、从整体到细节点评此外,她还让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拓宽评点的思路,闪现创新的火花让学生放开胆子只要你想到的,就可以说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修改意见,学生我修改,本次习作中回合的写与改

3、展示修改后的典型习作,点评展示的仍然是上面两篇习作,但点评的内容是前面的意见两位学生的情况,看学生学会了修改的文章学生在感受了修改方法的,也为下午的习作改评课了铺垫

最后,从简洁的课堂总结中,看出学生收获匪浅了写读后感的好处,了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学会了如何评点他人的读后感

各位老师,一节6分钟的习作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悄然而过,谈红月老师精当的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过程、的教学功底、简洁的教学风格、靓丽的教态教容将在的脑海中,她的学生们的精彩也让赞叹不已,相信谈老师和群优秀的孩子在下午的习作改评课上会给带来更大的惊喜 谢谢大家!六年级下册习作3《写读后感》改评课评析 保滩中心小学丁素祝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欣赏了谈红月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课堂上了的展现说老实话,我次听习作改评课以往的习作批改语文教师“单挑”,即使有学生互改的也只是搞搞而已一篇习作下来,老师要改上好几天,既要精批率,还要分大小作量大质差,疲于应付教导主任在分课时考虑的是将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少分几节,老师要改作文如何高付出低收效的困境?五个字上好改评课

教学的需要,谈老师科学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 1本次习作要求

老师示范改评典型习作,教给学生改评方法,养成的修改习作的习惯

3生生互改,让学生作文中要注意的问题,取长补短,学生间的,作文和评改作文的能力,从而学生语文的素质

六年级学生较长的训练,积累了互改经验稍加,就能的批改任务谈老师是来设计和展开的教学流程的

一、回忆习作要求,商定改评标准(5分钟)“同学们作前的精心,习作时的推敲、巧妙构思,一篇习作终于大功告成了好作文是改的,一次写的”简洁的导语,肯定了上节课的成绩,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又下达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在回顾了习作要求后,老师与学生迅速商定了改评标准文从字顺、有读有感、真情实感、新颖独特标准怎么样?要我说非常高有几个学生能完全?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师生商定只要文从字顺的就给他及格,两个标准的,三个的优秀,四个标准全的加上五角星学生们如释重负,放心地交出的作文,大胆地修改别人的作文老师,不要吝啬手中的“优秀”,只要学生一点光亮就让他灿烂

二、师生改评习作,教给改评方法(15分钟)在流程中,谈老师采用佳作赏析引路,指名范读了佳作后,让学生逐段欣赏,体会这篇习作的之处学生每找到一处优点,老师随即展示的批改痕迹如某某学生这句话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老师展示批语学生一看嘿,跟我想的一样,原来批语写的,写出的想法和观点,跟写读后感差不多环节,老师讲得很少,只是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意思来就说,老师就用投影展示地方要修改,地方需加批,在学生头脑中然生成,水到渠成地向学生展现了评改作文的完整流程其实,高效的语文课要为,不为,为所必为不该讲、不必讲的坚决不讲,不讲解学生明白、的要讲

三、互改互评,双向交流(分钟)评改标准,了评改方法,学生在互改互评中有依有据,改得得心应手,评得有说服力学生批改的符号很规范,眉总批切中要点,而且新颖独特的见解是老师想的互改中,谈老师把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小声议论,时而舞动笔杆,完全沉浸在改评的中看上云很平静,其实处处涌动着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碰撞期间,老师在默默地巡视,仔细查看学生改评情况,间或和学生小声交谈,解疑答难老师的另目的改评的习作,为下教学环节做

四、佳作欣赏,点评(1分钟)流程充满了民主、的老师向学生展示佳作,师生品评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学生的改评情况老师的话语是那样的温柔委婉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你觉得好在哪里?同学们这位同学改得怎样?评得又怎样?你给他下了等第?大家同意他给的等第吗?学生在习作中的感想、独特的见解被完全展现,评改的笔触也被一一显露,的评价被置于主导地位老师成了的者、合作者、协商者,是的大朋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既欣赏了学生的习作,又潜移默化地了改评的方法

五、交换习作,习作(8分钟)环节主要是学生对习作我谈老师向孩子们了的要求,改正错别字;,对他人给出的好的评语品读和消化;,他人的建议对的习作修改和;,如对他人的评价有异议可再商讨,任务到位,学生的劳动也成熟

六、课堂总结(分钟)谈老师先让学生说说的收获,再作言简意赅的小结既为孩子们的出色感到骄傲,也为6分钟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下一篇:小学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