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06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精选6篇)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1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运用,其方法可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并以主题任务驱动教学,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达到能力、知识和情感等目标的综合实现。教学,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和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为代价,而是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在两者的整合过程中,关键仍然是教师,并且教师仍然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下面就自己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2000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就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由此看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一个努力方向。那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条件下的小学课堂又是怎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呢?这些也就成为广大教师目前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一、整合的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目前已有多名权威专家学者及机构做出了不同的表述。

(一)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①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③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综合各权威专家及机构的定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等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思想、策略、模式、过程的信息化,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1、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悠然而生。

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理念的深入以及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提高,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1、课题整合是否还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已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将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存在了。其实就目前现阶段来看,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国信息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试想,学生不懂基本的基础知识、不会简单的实践操作,如何运用它?既然,我们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那么,我们必须掌握运用这种工具的方法。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不具有单一学科性,而是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实践和研究型课程的特点。

2、在教学观念认识上,人们往往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结果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成了打字课或Internet培训课等。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

3、“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种观点目前得到部分教师认可且被采用,它导致一些老师通过一个课件或放一段录像就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过程的讲解,忽略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其实,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更形象、生动。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自主地进行学习。

四、实现有效整合的保障:

1、硬件方面:

一个学校要实现有效的整合,应该具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就我校来说,学校于99年配备了25台兼容机,2005年为加强远程教育工作,上级又为学校配备了一台远程教育专用机,2006年学校又开通了电信宽带网,这样就保证了整合的基本需求。

2、政策支持:

自2006年接入因特网以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讲公开课和观摩课必须用多媒体。还鼓励教师从网上找资源制作课件,备电子课。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3、师资培训:

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出门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回来进行二级培训。另外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聘请信息技术人员讲课。这样我校广大教师基本都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4、重视学科资源库建设:

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我校远程教育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课程资源,另外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教学光盘,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上传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

5、教师角色的转变: 要做到有效的整合,教师除能掌握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做到:

(1)拓宽知识层面:信息技术课要上好,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导演,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努力令自己知识面广博,多才多艺,熟悉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可以想象,一个在课堂上纵横捭阖的教师,必将“导”出思维灵敏,富有创造才干的学生。

(2)创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巧设教学情境,增进互动,交流,强化参与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知识,享受成功,发展能力,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6、整合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学生必须做到:

(1)要有协作精神。要完成知识建构,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了,杨振宁博士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2)要有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学生有建构知识体系的主动性和基本的知识建构能力。只有自己积极建构了,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掌握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上网浏览的技能和基本的图像处理技能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在信息技术课来获取。

(4)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是21世纪的通行证。”在严酷的竞争中,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民族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屹立不败。

(5)要突出个性: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人才。对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社会而言,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个性意味着创造,雷同意味着平庸。新世纪将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优胜劣汰的世纪,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人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

五、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广大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关键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智能ABC打字,来进行汉语拼音学习,利用五笔字型打字来进行偏旁部首和汉字笔顺的学习。在教学时,我曾经发现有些学生对拼音中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鼻音n和边音l分辨不清,因此让学生使用拼音打字时,拼音不对就打不出来相关的字,学生几经尝试后才打出所要的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些拼音。此外,在数学教学中,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可以充分挖掘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网站。我曾经上过一节实践活动课《家乡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这一功能。课前我制作了一个专门介绍家乡近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数据。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进行组合和再创造,最终得到学习成果。有的学生还把学习成果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我在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协作能力。该课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奥运及申奥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一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申奥主页,内容涉及广泛。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在认知领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IE信息浏览和检索、收发E-mail等技术,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等技术,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数据处理和版面设计、美化等知识;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学会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态度领域中,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在以上这些课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都以工具的形式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很难把它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因为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老师通过整合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1、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对此,许多地区和学校采取了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攻击和煽动,国内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垃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定要防微杜渐,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要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大大方便了教学,但网络游戏、淫秽色情网站等充斥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必须加强监管,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确实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1)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000年;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何克抗、《教育技术通讯》;(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4)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5)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同时也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完成,传授知识是其教学的根本目标。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对于旧的传统教学要在继承和借鉴其经验与长处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引进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为了适应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1条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从学校的现状来看,随着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室的建成和电子白板安装使用,宽带网的接入,也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我校重点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探究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优化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跨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以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为培养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新型人才服务。确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作为课题研究,并在校内进行实践研究。

二、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的信息环境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成学生的自身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建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进入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性质。本课题研究是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意图建构起崭新的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手段。具体说就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智能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我们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克服目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等矛盾,形成符合我校学科教学模式,为今后学科开展信息技术同学科的整合提供借鉴。

四、研究的目标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促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无痕迹地融合的,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协同发展的新型教学结构。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教学能力协同发展。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技术手段,更需要深刻了解教育之本质,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互补,增强教学效果。并分析本学科特点,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形成有效整合的所需要学科系统的资源包,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课堂评价量表,形成一些优秀整合课例和教学设计。

五、研究策略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等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我校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目前的教学现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掌握的文献进行研究,形成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寻找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支撑。

2.文献研究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分析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成果,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的现实方案并予以执行。将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课堂,不仅能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而且会带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3.行动研究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制定课题组的行动计划,然后在实验中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效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修改计划——再贯彻落实于行动——再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此项实验。以收集整理课堂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实践的研究,在理论学习与课堂整合实践之后,及时进行微格教学反思、写出论文或教学案例。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结合教学实践,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创造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模式,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

2.科学性原则:课题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认知规律。高效快速地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口、眼、耳、脑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3.可行性原则:

软件:我们该课题的研究教师都受过专门的计算机培训,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浓厚兴趣,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且从事教学工作时间长,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

硬件:我校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和一个微机室,多个多媒体教室。并设有大量信息资料库,新添置了许多硬件设施。课件使用遵循的原则是: *辅助性原则 *不可替代性原则 *优势互补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八、课题特色及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程的工具,而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与学科课程之中,通过信息技术掌握学科课程的内容,学科课程内容中又蕴涵信息技术,如数学课程包含对各种计算软件的运用,部分物理实验通过自制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语文课程掌握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等等。使信息技术不再游离于课堂教学与学科课程之外,而是真正地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些比较,制定详细的子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与实施计划。此阶段中,课题组成员注意收集整理有关理论资料及学习体会。实验未立项时,研究老师同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记忆规律,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尝试在第二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研究他们同一知识在无媒体影响下的巩固程度,和有媒体教学作对比,发现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创建的语言情景中,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参与欲强。从此开始收集资料,理论学习,申请立项。确立了课题名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二)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2010年12月——2013年7月)为实验阶段,对我校初二和初三的学生进行实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法。具体做法:由该课题的老师负责收集调查分析资料,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由专门的计算机教师组织课题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和修改的培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在实验班中运用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实验期间,及时对学生进行座谈、调查,增强信息的反馈,教师继续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体步骤:

1.分析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2.研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方法。3.研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最佳作用和时机。

4.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优质课件的方法与方式。

5.研究与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课改的要求且又超越新课标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此阶段中,重点是根据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活动,积累有关研究材料,做好中期成果小结。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阶段研究取得的成果巩固并加以推广,进行验证性研究。

(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不断反思——再实施期:在此阶段利用第二步所取得的成果,反思不足之处,并总结经验,力争在此阶段将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好的落实下去。分类整理、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研究结题报告,成果以结题报告、课题总结的形式呈现。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一、明确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纵观一个人一生中道德的养成, 父母是启蒙, 社会是熔炉, “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横看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各种活动是载体, 各种文化建设是熏陶。“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途径。开展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首先要明确学科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重塑德育新范式

长期以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要面对来自学校和学生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 学生承受着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学校承受着家庭与社会对升学率追求带来的巨大压力, 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素养缺失、是非判断能力弱化、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状态亚健康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德育实效性, 构建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新范式。

(二) 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需要建立德育新体系

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 对德育课程进行了整合、强化, 从小学到高中重新建构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生活性、社会性、人文性、实效性更强的德育课程新体系。为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改变旧的德育机制, 去除德育的边缘化、形式化、运动化、倒置化、空洞化的教育模式, 重新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德育操作新机制。坚持以生活道德教育为基础, 以良好习惯培养为重点, 德育与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相互渗透, 建立“生活道德教育、学科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新体系。

(三) 深化德育研究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近几年来, 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在德育研究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不少学校摸索出了许多适应形势发展的德育有效途径和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想让这些好的做法和研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需要尝试德育新方法。

二、贯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规划

(一) 强调学科德育———确立德育渗透载体

1.“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渠道

长期以来, 我国学科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学科教育总是强调学科性, “学科性”似乎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特征, 其实不然。分科教育虽然按照学科逻辑建构课程, 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按照科学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因此, 学科教育首先是为育人服务的, 而不是为掌握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教育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 学科性是第二位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的:“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 才能应运而生, 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 是教育的生命所在,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2.“德育学科”是“学科德育”的常态

(1) 《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应是德育的主阵地, 我们不应淡化它的教育性功能。从老课程的几十年到新课程的几年来, 我们感觉到德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色, 被长期冷落和淡化。我们应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 学好用好德育课程, 以德育课程统领道德教育的实施。因为它有系统的德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作依托, 它有标准的课时安排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保证, 它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它有多元实效的评价机制作保障。

(2) 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应是德育课程教育的落实、深化和评价, 我们不应本末倒置。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活动道德教育要以德育课为主体, 综合各种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纪念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 进行科学设计, 形成序列, 统一实施。”

(二) 执行目标规划———探索德育渗透过程

1. 构建“德育渗透化”新体系

“德育渗透化”新体系, 如图1所示。

2.“德育渗透化”新目标调整

以德促学。通过实效性的道德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的发展, 发挥“德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以德督教。通过“德育学科化”实验的开展, 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加强师德教育, 让教师从自身点滴做起, 避免成为“道德说教的巨人, 道德操行的矮子”,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达到“德育督促教师爱教育教”的目的。

以德兴校。通过德育课题的实验, 带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走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以德育课题实验为突破口, 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特色学校。构建“以德立校、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办学特色。

以德育人。树立育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 让学校真正成为科学育人的场所。通过新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言行文明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 具有世界普适价值观的现代人。

3.“德育渗透化”新途径的创建

在“学校德育”这个一级指标下, 设置“德育学科、学科德育、团队教育、班级教育、文化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二级研究指标, 每个二级指标又分别规划不同的三级研究内容, 这样就形成了“德育学科化”课题实验的三级指标体系研究网络 (见图2)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将在各实验点实行“统筹规划, 分工研究, 相互作用, 共同提高”的实验方法, 构建“科学、完整、前瞻、实效”的新道德教育有效途径, 努力创建新型德育模式。

(三) 全员参与———创新德育渗透方法

在教学中, 决定渗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材中含有的道德因素, 二是指导渗透的教师, 三是被渗透者学生。学生是渗透的主体, 教师是渗透的主导, 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渗透以及接受到什么程度, 取决于他们的个性爱好和认知需要。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喜爱和渴求的心理, 就会产生“细雨滋润土壤”的功效。如果学生对渗透的内容怀有生疏、无所谓或者厌恶的心态, 则无疑是“雨水跳金属”格格不入。作为教师尤其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心理需求, 区别对待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 洞察他们对渗透内容的兴奋度和注意力, 调整、创新渗透方法, 提高学科渗透的功效。

1. 行动研究法

(1) 班级行动研究。例如, 某班班会, 诗歌朗诵《饮九月九的酒》:“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母亲/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伴着《眼泪》的钢琴曲声, 学生的眸子里除了温馨和感动, 更多了一份对亲情和生命的思考。随后的亲子游戏则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2) 教师行动研究。 (1) 教学导语渗透德育。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 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2) 教学技巧渗透德育。用赏识的眼光期待学生的点滴进步, 注重教学语言的人文化, 注重教态与手语的得体表达等。这些个人素质修养方面的影响将使学生极力模仿。 (3) 教学手段渗透德育。“专题演讲”“科学史讲座”“互动—实验探究”“辩论”“多媒体辅助”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明显提升了“学科渗透德育”的层次。 (4) 课后作业渗透德育。作业批改不能局限在判定正误上, 还要精心书写评语。因为, 如果评语具有亲切性、针对性、艺术性、指导性和连续性, 能以“情”激其心, 以“理”沛其腑,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受到鼓舞, 形成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 从而深化德育渗透。同时, 重视作业簿以外的“无形”作业, 诸如观察事物、调查研究、课外阅读, 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辩论等, 这类作业的育人功效也是不能小觑的。

2. 案例研究法

学校大力倡导“学科德育渗透”思想。一是要在教案上体现, 二是要将其作为好课评价的硬性标准, 三是要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典型的个案材料全校性宣传, 《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全校性学习, “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全校性推广。

3. 紧扣教材法

从教材实际出发, 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 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做好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关键, 要根据教材所蕴含的内容, 在教学中“以理育人、以事育人、以人育人、以美育人、以情育人”。

4. 目标渗透法

教师根据教材, 找准德育目标, 即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材各异渗透方法多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紧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广泛开发电影、电视、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加强横向与纵向、课内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5. 情感陶冶法

陶冶教育法就是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

此外, 还可以采取主题辩论、师生对话、心灵驿站等方法。总体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以情感为纽带, 通过双向互动, 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在“交流”意识下, 学校期中表彰设立了“勇攀高峰奖”“爱心奉献奖”“杰出学业奖”等, 不仅表彰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且也表彰品行优异的学生, 并且在学校宣传橱窗展示他们的照片下面附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这样橱窗里展示的榜样学生与观看学习的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经验交流。

三、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果

(一) 研讨了德育理论知识

我校自从开展德育渗透研究以来,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与分散、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习了许多德育理论知识, 如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学德育纲要》等文件精神, 重温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阅读了《中小学德育专题》《现代德育论》《德育创新论》等理论专著, 深入研讨了新课程标准的德育理论。

(二) 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改变

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理论, 举办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 开展专题汇报课活动, 撰写实验论文和经验小结, 请专家辅导等, 促进了德育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和一系列的变革, 如教师从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变教师的讲台为学生的舞台,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课桌的摆放形式,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作用, 等等。这样一来, 德育课堂不再是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了。整体而言, 真正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做到了实处, 也避免了学科德育标签化。

(三) 达成了素质教育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在落实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每学期汇编了一本优秀论文集、一本教学案例集, 还录制了语文、数学、班队会、体育等优质课。学生参加“杭州市科技作品展览会”的小制作、小论文比赛, 获得了优异成绩。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示范课推广到乡镇, 学校还获得杭州市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四) 明晰了师生角色关系

1. 师生更新了德育观念

教师通过反思传统德育弊端, 反复学习新课程理论, 感悟到自己的德育观念必须尽快适应课程的发展。树立德育生命观, 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 让学生进行自律、自约、自我规范。2011年学校着手推动主题班会课的改革, 实施“四自”主题班会。所谓“四自”, 即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 教师只是与学生一起寻找道德成长的“生长点”, 不再以管教训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2. 教师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一名优秀的教师, 要会上出好课, 但更多的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 育人于“无痕”之中。在校园, 我们的教师带头进行“弯弯腰”活动;升旗仪式时, 国歌唱得最响的是教师;书香校园创建时, 教师也要每月读一本书, 写心得体会;在为学生颁奖时, 教师要献上最衷心的祝贺;“要学生做的事, 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 教师躬亲共守”。这些都不是专门的德育活动, 但却是最真实的德育细节与契机。

(五) 实现了课题研究特色

学校突出“整体育人”的教研思想, 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过程的优化, 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整理汇编了《萧山十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

强调所有学科的整体协作, 整合所有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经验, 汇编了各学科的研究论文集。

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 摸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 尝试构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模式”。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4篇

摘 要:本文根据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点,指出了加强计算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课堂教学、机房实践、课外时间网络辅导三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53-02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科学成果,它从根本上改变和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生活。而中等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根基,是培养小学和幼儿教育师资的摇篮,承担着为我国庞大的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任务,能否培训和输送质量合格的新型教师,将直接影响到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中等师范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更能体会到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及便利性,下面根据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学科德育渗透。

一、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在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属理论性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课堂教学自然成为实施计算机学科德育渗透的一条基本途径。

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德育,首先要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计算机发展较快,教材往往总是落后于当今计算机发展的现况,不同时间段,在一些理念上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做足准备,不仅在备课时深入挖掘计算机教材教学内容,更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查询浏览与教学内容关联的一些现时信息。并将其中蕴涵的大量的德育要素,经过精心提炼,自然地融于学科教学的进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道德教育。例如,笔者在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史时,详细引入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时间和历程,让学生从时间的对比中认识到我国计算机发展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从而产生危机感、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立志为国争光。

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软件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增强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讲到此时,笔者会联系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2008年10月20日起微软在华推出XP系统和Office软件正版验证,盗版XP桌面每小时将变为“黑屏”事件,此举引发国内争议。笔者和学生也激烈讨论了这件事情,“黑屏”事件给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一次教训,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的电脑是多么的不安全,切身体会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增加了危机感与使命感。只有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把中国的民族产业发展起来,才能打破微软的垄断。同时在应用软件教学中,笔者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道德观念、辨别能力,高雅的艺术品味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情趣。

在计算机学科德育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知识的启迪引导、艺术陶冶、榜样模仿、有关计算机热点现象的分析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课堂德育必须抓准德育因素,把握德育契机,做到恰到好处。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注意力。

二、机房实践教学的德育渗透

计算机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机房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它是实施计算机学科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实施计算机学科德育提供了特有的环境和难得的条件。

在机房上课,学生的自由度更大些,在纪律上更难管理与把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故意破坏机器设备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批评处理,并且反复向学生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损坏。同时通过教师机安装监控软件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纪律的好习惯。

在机房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多种多样,如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玩游戏,看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视频,学习偷懒的学生复制抄袭作业、顶名代考等。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个发生了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把握德育契机,充分发挥教育机智,适时地进行引导,实施德育,力求实现最好的德育功效。计算机与其他学科还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多的题目仅靠一人是很难完成的,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比如现在网站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求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网站,笔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汇报按组进行。计算机学科的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三、课外时间网络辅导的德育渗透

实际上,并不是每位计算机教师都有机会当班主任或组织兴趣小组,而作为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从正确认识学科、学生和现实状况三个方面出发,正确利用计算机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各年级学生普遍喜爱的自身特点。但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普遍缺乏自制能力,痴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网络问题少年”,这些信息向我们传递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目前,在中等师范学校,大部分专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非常有限,这种情况很难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德育要求,这也正是网络德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此时计算机学科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知识的有利条件,自觉地做好专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技术过渡,担当起网络德育的重任,有意识地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交流与沟通的便利优势,使计算机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联接起一条师生亲密交往的纽带。比如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缩短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例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由于网络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不良现象,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借助网络平台,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网络的浏览与查询技能,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适应能力,将来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激发和鼓励他们对互联网的“有益应用”,抑制“不良欲望”,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应用网络信息资源。

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德育渗透的逐步探索与实践,我们认识到,计算机学科的德育渗透,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也不仅仅限于校园,这种德育是全方位的、全天候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德育对象的传统和网络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表明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当然,计算机学科的德育的路还很长,更好的德育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5篇

——洪山区楚才小学

一、学习,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从两个规划中让我们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是规划中首次提出的全新观念,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的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与传统的“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

1、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基本属性,才能正确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内涵与实质。

2、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教育系统包含多个组成部分,但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学校教育,那么“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当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具体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的实质和落脚点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深度融合)。

3、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就是将教师主导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4、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途径:一要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二是实施能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要想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真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为此,应在不同学科中采用能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要求的创新教学模式。三是根本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要从根本上改变,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还要开发出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信息化创新理论指导下将教学模式、方法与教学资源,通过系统的教师培训,切实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二、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共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指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堂内容有机融合,达成学科课堂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1、拟定楚才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坚持“四项”原则(理论先导、师生协同、整体发展、科学实效)、“六项路径”(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辅导与评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与学习成果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五项措施”(资源开发共享、鼓励师生应用、支持方法创新、发挥校本优势、强化研究指导),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积极融合、有效融合、优化融合,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在提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力度。学校通过内引外联,专家引领式培训与校内教师自助培训相结合,围绕“互联网+”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校教育方式尤其是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化系列培训,引领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理念和思想上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和潮流相契合,同时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3、深化校本教研,构建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优势互补的全新教研模式,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文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常规教研基础上,尝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校本教研中,将学习与研究活动转移到网络上。同时,许多学校管理者也意识到,通过网络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的教研活动称为网络教研,又称为虚拟教研。当前,传统校本教研仍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新常态下需要探究网络教研(优势:教研活动多主体性、教研活动移动性与异步性、教研资源开放性)和校本教研(优势:目的性强、情感交流密切、组织性强)优势,使网络教研作为传统校本教研的有力补充,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1)微课(微课程)教研,微中见道。微课教研,主要是为了深入有效解决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围绕某个细微为题、具体问题或某个主题/专题问题,借助区域网络教研平台,教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师生点主评等多种教学资源和多种技术手段而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主体的相互研讨、交流互动、成果共享,从而深化教师对某个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学校为加大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途径,持续开展了“强化微课教学研究,打造和美高效课堂”系列化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尝试把“微课”资源用在教师备课、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听评课、课后反思等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具有较好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来说,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来利用,可以突破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有了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电子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教师在资源应用中得到更好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来说,足够丰富的微课资源,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实现按需选择学习,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

(2)课例研究。学校根据省、市、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砺炼教学新技能,促进师生共成长”为主题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例研修活动,采取团队研修形式,做到课例研修与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相结合,与高效课堂、微课的探索相结合,采取“预案上传—团队磨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视频上传”研修形式,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聚合教师的教学智慧,促进信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变革,确保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和教 学质量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研修效果。

(3)创建校园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的应用快速发展,近年来,微信也逐步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把课堂教学创新引向深入。本学期,学校班子结合学习,1微信改变了现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认识微信一些目前在教育应用情况(○2微信可以促进教育公平;3微信创建了泛在学习环境;4微信为学生提供丰富○○○5微信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应的学习资源、自主的学习环境;○1学习形式的移动性、○2学习过程的情境性、○3学习交互的多媒体用上的特性(○4学习行为的个体性)性、○,创建了洪山区楚才小学“智慧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实践探索微信这种新型网络交流平台与常规教育教学的有益结合,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推进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已在实践探索中。10月15日,我校教师段敏充分利用我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上了一节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课,受到与会专家、老师的好评。

(4)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情境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教学化学习资源包。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教学过程完全颠倒,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视频来完成课程学习,课堂中进行作业、测试及其他教学活动来进行的知识内化。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形成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顺应了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学校顺应信息技术引发的教学改革的浪潮,结合区、校高效课堂建设要求,积极投身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6篇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有四个方面:1.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 中国 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 自然 科学、社会 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 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 内容 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的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笔者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1.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种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心 理学 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dog,cat,mouse,elephant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这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上述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 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

因此,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 英文 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上一篇:形容秋天的荷花的诗句下一篇:你怎么忍心让我输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