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2024-06-04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精选11篇)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第1篇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第2篇

曹植

Cao Zhi

许渊冲(译)

煮豆燃豆萁,

Pods burned to cook peas,

豆在釜中泣。

Peas weep in the pot,

本是同根生,

Grown from same root, please,

相煎何太急。

许渊冲翻译思想探析 第3篇

1 许渊冲翻译理论概述

许老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文学翻译理论,“三美﹑三化﹑三之”论。其中“美”来自鲁迅的三美论,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化”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之”取自孔子的“知之、好之﹑乐之”,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文学翻译竞赛论与创优论,总结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精髓浓缩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十个字。“艺术”取自朱光潜的艺术论,指“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创”字取自郭沫若的创作论;“优”字是许老本人提倡的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似”字取自傅雷的神似说;“赛”取自叶君健的竞争论。

2 文学翻译是艺术

中国有认可翻译文学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传统,如玄奘、梁启超、严复、林纾、郭沫若、茅盾、林语堂等,在对文学翻译实践考察的基础上,许渊冲明确指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艺术”二字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定了性质。许渊冲在“文学翻译:1+1=3”一文中说:“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科学研究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之理;艺术研究的是‘有之不必然,无之不必不然’的艺。如果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话,我想,科学研究的是1+1=2;3-2=1;艺术研究的却是1+1=3;3-2=2。因为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是译意,还要译味。”读许渊冲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在译作中倾注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追求。

3 译诗观

1)以诗译诗

诗歌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辞海》)的文学体裁。许渊冲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词则是中国语言最高的艺术。他指出诗词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可以说一指二,意在言外。

许老的诗译,往往精雕细琢,三美齐备(意美、音美、形美)。如译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又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Hardly warmed up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how can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It breaks my heart,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which won’t thicken?

On parasol 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1]

原词押韵用的是比较急促的“觅”“戚”“息”“急”等字,译文用的也是比较急促的短音[i]韵:如it,fit;drift,swift;quicken,thicken;drizzles,grizzles等,译文第一行的miss〞和原文第一行的“觅”字,译文第四行的〝cheer〞和原文第三行的“戚”字,不但元音相近,连前面的辅音也相同。无论是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排列组合﹑声韵选择调配以及诗歌风格,从译诗艺术上已称得上炉火纯青。

2)选词精当

中国诗人作诗填词是十分讲究精炼准确的,“推敲”二字的选用已是千古佳话。许教授几乎所有的译诗都韵脚工整,音步整齐,选词精当。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为例:

Mountains lik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2]

“Mountains”这里形成气势;dance与advance搭配,音效优美,用advance描述象的运动更为贴切,并且,句势整齐。

毛主席另一首词《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许译为:

Man will grow old,but Nature seems the same

On each Double Ninth Day.

On this Double Ninth Day,

Battlefield flowers smell sweeter by a long way.

Autumn reigns with heavy winds once every year,

Different from springtime.

More splendid than springtime,

The boundless sky and waters blend with endless rime.[3]

原文重复“老”字,译文用seem和same,重复[s],[m]两音;原文重复“重阳”,译文一样。原文“一年一度”重复“一”字,译文用heavy和every相近的音来译;原文重复“春光”,译文一样。无论是从声韵布置、音节掌控、词形选择、句式协调来看,可说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

译“天生丽质”时,许用〝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endow〞一词选得很精当,准确传达原文意义。〝endow〞在Oxford Dictionary(第三版)中的解释是“possess naturally,be born with”,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第四版)当中,在〝endow〞词条下,就有与许老译文同样的例句:She is endowed with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beauty.而同样的例句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1987年版)当中也可找到She is endowed with both beauty and brains可见,“endowed with beauty”与“天生丽质”完全对等。

4 贯彻再创作论

贯彻再创作论是许老翻译优美而忠实的一个秘诀。许老一向主张“文学翻译的目标是要成为翻译文学,要把文学翻译提高到与文学创作同等的地位,一流文学翻译家的作品,和一流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应该没有什么分别”。他还在“美化之艺术”一文中专门讨论了诗歌翻译过程中再创作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翻译,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许教授在进行艺术再创造时融入了他丰厚的文学功底和美学修养,在深刻透彻理解原作的基础上,用他的生花妙笔表现出那种只见天籁的艺术境界。他的译作“求美”“求信”“求真”“求神似”“化境”。在译《诗经》、《楚辞》、《西厢记》、《中国不朽诗三百首》、《毛泽东诗词选》等诸多译作中,始终贯彻实施着他的文学翻译等于创作的原则,在其深化﹑等化、浅化的方法论翻译策略下,达到了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效果。

5 中西文化调协,平和融入

中西方文化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只有置身于这种文化背景中,才能透彻理解这一文化。因此徐志摩说:“中国诗还是由中国人译为佳”。许渊冲的“三化论”,“竞赛论”,均是就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而提出的。中西语言各有优劣势,翻译中要“发挥译语优势”,“浅化扭转劣势、等化争取均势、深化发挥优势”“再创作要发挥译语优势,和原文竞赛,才能建立新的世界文化。”[4]“优势竞赛论”的目的,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现以许译《西厢记》第一折《惊艳》为例:

春光在眼前,奈玉人不见。

With beauties of the spring in view,

It grieves me not to see her face of rosy hue.[5]

美人在中国文化中被比作玉人,形容其如美玉无瑕,但西方文化中则将美人比作艳丽的玫瑰。玫瑰色彩鲜艳,使百花黯然失色,在春日的美景中,百花争艳,唯独不见最美的玫瑰,则如同良辰美景虚设,因为只有玫瑰才能使满园生辉,不然春天的美景只能使人感到忧伤和失落。原文中的“玉人不见”译为It grieves me not to see her face of rosy hue,融合了中西文化中不同意象的奇思妙译。Keats在《秋颂》中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While barred clouds bloom the soft dying day.

And touch the stubble plains with rosy hue,

彩霞绽放在阴郁的白昼

玫瑰的艳丽点染了平原

用“玫瑰的艳丽”来代替“玉人”是一种变通的译法。利用两种文化中不同的比喻相互转换,通过丰富的联想,从而得到一种审美上的共识。而这种转换又是通过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完成,使得译文平添一种西方文化的底蕴。

毛泽东词《昆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词中三个“一截”,中国译者译成one piece,美国译者译成one part,许老认为“没有艺术魅力”。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时,许老发挥英语优势把后三句译为:

I woul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

And to America your breast,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

香港《文汇报》报道:“许老总算有点幽默感。演讲结束前,他将三个押韵的英文字,分赠欧美中三地-----鸡冠(crest)送欧洲,乳房(breast)赠美国,安宁(rest)留回中国。”许老丰富英语文化把三个一截译为“顶峰,胸部,余部”,记者理解余部为“安宁”,反过来又丰富了中国文化。许老的译作往往充分考虑到双方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差异,关照到读者的认知心理、审美情趣、语言习惯、文化心理特征,因而其译作在西方倍受推崇,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 结束语

许渊冲对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直译、林语堂的美学论、郭沫若的创作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翻译学理论与实践均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译论中最富有特色的当数他的优势竞赛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是他整个译论的核心,要达到三美必须发挥优势,可以运用三化的方法,发挥了译语优势的译文,可以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和原作竞赛甚至胜过原作。优势竞赛论的终极目标是双赢,从关注文本到读者再到文化,从文化的交流到最终的提高。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对传统译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充实、升华、完善了传统译论,给中国翻译理论带来了第二次飞跃。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胡德清.细刻精雕,丝缕毕现[J].中国翻译,1999(6):32.

[3]许渊冲.毛泽东诗词[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4]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

翻译奇人许渊冲 第4篇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他重视感情,又难说熟谙“人情”。可谓在“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内外公认。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琇赞誉许译:“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于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 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浓烈的爱国心里。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媲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相关链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阅读指津】 阅读人物传记要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本文叙述的是年过九旬的翻译家许渊冲的生活点滴。标题中的“翻译奇人”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许渊冲这个人物,从《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到《汉魏六朝诗》《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至毛泽东诗词,三十年间,他累计翻译并出版了一百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先秦以来的历代经典,成为“20世纪将中国诗词曲赋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阅读本篇人物传记,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第一,标题是“翻译奇人”,传记重点围绕“奇”字展开叙述,一个“奇”字高度概括了许渊冲非凡的品格闪光点,许渊冲奇在何处?

首先,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要坚信答案都来自原文,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在原文使用标注法。一、他“奇”在: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坚持翻译“优势论”,不拘于原作,讲求再创造。二、他“奇”在:他在翻译圈里“独树一帜”。他个性率性、张扬,重视感情,又难谙人情。三、他“奇”在:虽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他在中国诗词翻译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公认。诗词曲译成英文,实为第一,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四、他“奇”在:他的成功,居然是从挨批斗开始的。他就是翻译奇才——许渊冲!

其次,通过这些“奇”的典型事例,暗含了许渊冲哪些优秀的品格。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如事例一:挨批斗时,再苦再累,一译诗,眼里只有翻译。体现了许渊冲有忘我的精神,专注而执着的优秀品格。又如事例二: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受到朱光潜、钱钟书的影响。体现了许渊冲的良好教育,受大师教导,从而奠定他的文化根基和翻译准则。又如事例三:“北极光”奖杯束之高阁。体现了许渊冲淡泊名利,热爱并执着于自己的翻译事业。又如事例四:作息像钟表一样。体现许渊冲工作投入而有规律。又如事例五:关注《参考消息》和《海峡两岸》,时刻怀揣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体现许渊冲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以上都是许渊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第二,准确把握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态度常常是人物传记阅读的考点之一。本文中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许渊冲虽年过九旬仍执着进取、坚持作为的积极乐观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的欣赏和肯定。文中多处材料可以证明:许渊冲93岁获奖,虽比同学杨振宁、王希季都晚很多年,但发言时激情澎湃,声如洪钟,中气十足,体现其老而弥坚的乐观精神;许渊冲晚年勤奋译著,坚持不懈。有时深夜也会坐起,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体现其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许渊冲晚年常看《参考消息》《海峡两岸》,关注时事。这种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其耄耋之年仍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 第5篇

王之涣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尽,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黄河入海流。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

You can enjoy a great sight;

更上一层楼。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第6篇

从许渊冲诗歌翻译看文化转基因的再现-以许渊冲先生所译《游东田》为例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系统转换的交流活动,而且是两种语言背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特殊表现形式.本文以许渊冲先生所译南朝诗人谢胱的名诗<游东田>为例,通过“以创补失”和“三美”论,解读许渊冲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在译诗中的再现,从而论证诗歌翻译不是复制原诗,采用“拆散、重组”文化基因的移植方法可以实现以诗译诗,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 者:王凤霞 WANG Feng-xia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刊 名: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7(1)分类号:H315.9关键词:许渊冲 “以创补失” “三美” 文化基因 再现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第7篇

从目的论看许渊冲翻译李清照词的英译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许渊冲先生在李清照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达到了两者的完美的结合.

作 者:唐淑敏 作者单位:河北司法警察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16刊 名:希望月报(上半月)英文刊名:HOPE MONTHLY年,卷(期):2007”“(8)分类号:H3关键词:目的论 译文预期目的 李清照词英译 归化方法 异化方法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第8篇

许先生将其理论归纳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美”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他认为, 意美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音美次之, 形美末之。从他定义的“三美”可以看出“他的翻译理论当属美学翻译的范畴, 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体现美, 传递美的文学体裁” (李:82) 。“化”指等化、浅化、深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深化”, 是指特殊化、具体化、加词等译法;“浅化”, 是指一般化、抽象化、减词等译法;“等化”是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浅化指意似的译文; 深化指神似的译文” (黄:75) 。“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知之”, 就是指原文说什么, “好之”, 就是指译文怎么说;“乐之”, 就是对“说什么”和“怎么说”都感到愉悦。“艺术” 即“翻译是艺术”;“艺术论”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艺术研究的是‘美’” (许:20) 。

“创”, 即“创译论”, 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文学翻译必须具备创作精神, 必须把文学翻译的工作质量提高到艺术创作的水平。“优”即“优化论”, 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他认为, 在保证忠实通顺的基础上, 是否发挥了译文语言的优势是判断译文优劣的标准, 这是他“首次提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 金:93) 。“似”, 即“神似论”, 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文学翻译应像临摹画一样, 重于神似不在形似。“竞赛”, 即“竞赛论”, 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他认为, 翻译应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二、“三美论”下的译作赏析

(一) 意美

意美就是意境优美。他译诗词中意美的体现是把握原诗词要旨的基础上, 注重措辞达意, 尽可能地保留原诗词的意美。

例1 :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The painted screen is chilled in silver candle light,

She uses silken fan to catch pass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

原诗描绘出深宫女性的凄凉心境。他把“冷”译成chilled ;把“牵牛织女星”处理成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 可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此诗的意境优美。

(二) 音美

音美即音韵优美。他认为应充分考虑了诗歌的韵、节奏等, 尽可能选择和原诗音似的韵脚, 以期来表达传递原文的音美。

例2 :李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译诗中运用了尾韵, 即sky和lie, Hill和still分别押韵, 使其传达与原诗韵律类似的韵脚, 再现原诗的音乐美。

(三) 形美

形美即形式优美。他认为是指词数相当, 词性对应, 字数长短和对仗大体整齐、对应, 以此传达诗歌形式对仗的美感。

例3: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Where are the sages of the past

And those of future years?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Lonely, I shed sad tears.

译诗考虑到内容与形式, 尽量保留原文结构和形式上的特点, 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从而尽可能地传达了古典诗歌的形式美。

许先生汲取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 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即“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以期对我们在文学翻译的学习与实践中有所指导。

摘要: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许渊冲汲取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 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该文旨在阐述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思想及其对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学翻译,许渊冲,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黄云金.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J].鸡西大学学报, 2012 (2) .

[2]金良友.小议许渊冲翻译理论[J].人文社科 (学术研究) , 2008 (21) .

[3]李琛.许渊冲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学, 2012 (1) .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第9篇

关键词:文学翻译;许渊冲;中国学派;翻译理论

作者简介:王峥翔(1989-),男,汉族,陕西大荔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一、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先生将其理论归纳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美”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论”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他认为,意美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音美次之,形美末之。从他定义的“三美”可以看出“他的翻译理论当属美学翻译的范畴,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体现美,传递美的文学体裁”(李:82)。“化”指等化、浅化、深化;“三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深化”,是指特殊化、具体化、加词等译法;“浅化”,是指一般化、抽象化、减词等译法;“等化”是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等化指形似的译文;浅化指意似的译文; 深化指神似的译文”(黄:75)。“之”指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知之”,就是指原文说什么,“好之”,就是指译文怎么说;“乐之”,就是对“说什么”和“怎么说”都感到愉悦。“艺术” 即“翻译是艺术”;“艺术论”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艺术研究的是‘美’”(许:20)。

“创”,即“创译论”,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文学翻译必须具备创作精神,必须把文学翻译的工作质量提高到艺术创作的水平。“优”即“优化论”,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他认为,在保证忠实通顺的基础上,是否发挥了译文语言的优势是判断译文优劣的标准,这是他“首次提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金:93)。“似”,即“神似论”,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文学翻译应像临摹画一样,重于神似不在形似。“竞赛”,即“竞赛论”,是文学翻译的认识论。他认为,翻译应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二、“三美论”下的译作赏析

(一)意美

意美就是意境优美。他译诗词中意美的体现是把握原诗词要旨的基础上,注重措辞达意,尽可能地保留原诗词的意美。

例1: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The painted screen is chilled in silver candle light,

She uses silken fan to catch pass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

原诗描绘出深宫女性的凄凉心境。他把“冷”译成chilled;把“牵牛织女星”处理成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可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此诗的意境优美。

(二)音美

音美即音韵优美。他认为应充分考虑了诗歌的韵、节奏等,尽可能选择和原诗音似的韵脚,以期来表达传递原文的音美。

例2:李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译诗中运用了尾韵,即sky和lie,Hill和still分别押韵,使其传达与原诗韵律类似的韵脚,再现原诗的音乐美。

(三)形美

形美即形式优美。他认为是指词数相当,词性对应,字数长短和对仗大体整齐、对应,以此传达诗歌形式对仗的美感。

例3: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Where are the sages of the past

And those of future years?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Lonely, I shed sad tears.

译诗考虑到内容与形式,尽量保留原文结构和形式上的特点,再现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尽可能地传达了古典诗歌的形式美。

许先生汲取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提出了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以期对我们在文学翻译的学习与实践中有所指导。

参考文献:

[1]黄云金.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2).

[2]金良友. 小议许渊冲翻译理论[J]. 人文社科(学术研究), 2008(21).

[3]李琛. 许渊冲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启示[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学, 2012(1).

浅谈许渊冲诗歌翻译中美的再造 第10篇

1 在中国的诗歌翻译领域,许渊冲先生的贡献尤为卓著,他在中国译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自称“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先后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学译著60余部,可谓著作丰富,其中代表法文译著有《唐宋词选一百首》(1987),《中国古诗词三百首》(1999)等,代表英文译作有《诗经》(1993)、《宋词三百首》(1993)、《唐诗三百首》(2000)《汉英对照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2004)等。许教授不仅出版了诸多翻译作品,他提出的翻译理论凭借在诗歌翻译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在美学方面的宝贵价值而成为讨论诗歌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提出的“三美”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广泛争议。纵观其先后出版的作品,其译作从以下三个不同层面体现出许教授对于诗歌翻译中美的理解和阐释,为我们展现出其再创造诗歌之美的精湛技艺。

2 译之旨-艺术的升华

由于诗歌作为一个独立文学体裁具有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企及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风格,谈诗歌翻译就不得不涉及关于翻译本质的争论,即对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这一话题无论从古至今,还是从外到中都是备受争辩,时至今日仍无定论。其实不管说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都会存在其合理原因,比起为这一论题找到一劳永逸的绝对答案,针对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目的对翻译实践做出不同的阐释和理解,从而确定在两者之间达到某种适当的平衡显得更加有意义。对于一般的以指称即传递信息功能为主要目的文本而言,由于翻译的科学性强调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忠实于原文,从而更有效直接的保证了翻译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诗歌翻译,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有着太多不同于普通文本翻译的特性和因素。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载体,本身既要做到语言精炼又要做到神形兼备,所以诗歌翻译的要求就更高一层。从传统的翻译标准来看它要“求信”,更要“求美”;既要追求内容的传达,又要追求形式的艺术;前者是对原文和作者的尊重,后者是对诗歌艺术的继承和升华。在诗歌翻译方面颇有造诣的许渊冲教授认为,诗歌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而决不是科学。“如果说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那么诗歌翻译则是带着双重镣铐的舞蹈。”在他的《中诗英韵探胜·英文序》中许渊冲指出:“翻译文学,不仅要理解并要让别人理解,不仅要欣赏而且要让别人欣赏,不仅要理解、欣赏还要能够赏心悦目并让别人也能够赏心悦目。”译诗要让译者和读者同时感到赏心悦目、雅兴怡情,所谓“乐之”就是对于美的传播和再创造,是诗歌翻译至高无上和最神圣的宗旨,是融合诗歌和翻译的一种艺术的升华。以这样的追求作为诗歌翻译的目标,许渊冲提出了自己独到诗词翻译的理论:“在我看来,‘信、达、雅’三字经可以理解为‘信、达、优’。‘优’就是发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用富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词语,换句话说,‘优’就是‘美’。——‘美化’就是‘创优’,‘优’有高下之分,所以创优就是竞赛,看哪种语文更能表达原作的内容。总起来说,文学译论也可以说是‘创优似竞赛’:‘优’是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创’是方法论,‘似’是目的论,‘竞赛’是认识论,和前面提到的‘美化之艺术’加起来,一共是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其中,“三美”的浓缩了他对于诗歌这门语言艺术的翻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审美标准。可见,他对于翻译的宗旨不仅仅停留在对于原文的阐释和复制层面,而是认为译作本身不但是一部艺术作品而且是艺术的发展和升华。

3 译之忠-貌离而神合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享誉世界诗坛千年仍历久而不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神韵的厚重。所谓神韵,就是事物背后的意境,语言背后的灵魂。正是这些源于语言却高于语言的要素使得古典诗词拥有如此倾倒众生的迷人魅力。对于诗译而言,忠实有表层和深层之分,严格和字面对等是表层的忠实。而神韵和意境的忠实是深层的忠实。故而对于诗译的忠实与否,单纯死板地按照意义上的对等来判断译者是否忠实是相当片面和不够公正的。很多人批评许渊冲的诗译作品“放肆”、“大胆”,没有做到忠实于原诗的内容,这种批评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把对忠实的关注度延伸向更深刻的层面。

许先生的诗译作品中很多表面看似偏离原文脱离文本的翻译其实恰恰是以这种貌离而神合的方式做到对作者精神的忠实,对于原文灵魂的忠实。比如,

游东田

——谢庣

戚戚苦无悰,

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

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

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

还望青山郭。

Excursion on Eastern Fields Cheerless

by Xie Tiao

I’m dreary beyond measures;

We go hand in hand to seek pleasure.

We enjoy clouds from height to height

And see from hilltop sight to sight,

On gloomy woods I gaze and gaze

Mist and smoke rise like haze in haze.

Fish play among new lotus leaves;

Birds gone,the fallen flower grieves.

I would not drink sweet vernal wine,

But linger before mountains fine.

第三四句,译文中并没有译出原文中的“累榭”和“菌阁”两个意象来,貌似违背了忠实的原则。但是原诗这两句虽然提到了亭台和楼阁,具体游览的地方却并不重要,重点在于作者寻云而上和随山而去的高远和情态的悠闲。译文运用两个排比的短语“height to height”“sight to sight”聊聊笔墨便表达出了游览之地高与广的信息,不仅在形式上与下文“gaze and gaze”和“haze in haze”交相呼应,而且巧妙地传达了诗人这种旷世的心境,保留了语淡态浓,笔留神往的艺术效果。貌离神合,似逆而忠。

4 译之美-取舍的博弈

按照许渊冲的审美标准来看,好的译作如同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珍馐,应该具备“意美”、“音美”、“形美”这“三美”。但是这“三美”在诗译中却不是简单的排列加和关系,而是有层次之分的。其中“意美”是最为基础的一层,“音美”次之,“形美”再次。然而译诗要做到“三美”却绝非易事,因为音、形、意这三个不同的要素在诗作当中有时处于相互对立的矛盾状态。在翻译过程中这“三美”就像三个本性难移的顽劣兄弟,时常南辕北辙、莫衷一是,不能轻易协调就范。译者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在这“三美”之间进行取舍的决策,就如同一场艰苦的博弈,目的是最终使他们在译文中成为互生互赖,统一协调的整体。比如,许渊冲在翻译李商隐名作《无题》时,对于“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要怎样才能传达原句通过双关的文字游戏体现出来的意美,这使作者大伤脑筋,最后许教授让“丝”与“思”在译文中比翼双飞,译为“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巧妙地达到了音意兼备。

除了“三美”之间横向的取舍,翻译的美还依赖于与原文相似度的纵向取舍。

许渊冲的翻译思想“创优似竞赛”中表明了“似”为翻译的目的,所以“意美”“音美”“形美”又分别是以“意似”“音似”“形似”为基础的。

然而由于中英文语言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有时“意美”和“意似”是不可兼容的相互矛盾关系,也就是“意似”的译文不一定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因为“意美”有时涉及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特定的语言文化联想,在另外一个缺乏相同历史和联想的语言文化中,想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就显得困难重重。例如,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中,由于中文中,“正道”和“沧桑”除了表面所指的实际意象以外,还会给人以“得道多助的道”和“迂回曲折”的意义联想,原文的意美在于传达了“上天应为正道的迂回坎坷而感叹”。所以“But in man’s world seas change into mulberry fields.”这一译文虽然做到了译似,但却无法传达原诗的意美。再如,许渊冲在他的译本中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译成“Missing you makes me old,Soon comes the winter cold.”。前半句的意义基本是原文的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译文的形式也恰好能传达原文相似的美感,然而后半句的翻译就显得没有这么简单,意似和意美在这里互相矛盾,无法协调,完全的忠实是无法传译原作意义的美感的。另外有些能够传达“意美”的词语,在英文中完全找不到对应的相似译文,这种“意美”是凭借其本身所蕴含的“音美”或者“形美”体现的。所以,虽然“意似”为“意美”的基础上,但是前者只是表层结构,后者才是深层结构和最终目的。

传统的中国古代诗歌是必定讲求音律的,虽然英文诗歌同样讲求音律,但是分属两个不同语系的中文和英文,“音美”和“音似”比起“意美”和“译似”更难做到和谐统一,所以由此引发的诗译是否要传译原诗的音韵之争久久悬而未决。

较于前两者“形美”和“形似”之间的关系显得相对简单,句子长度和整齐对仗是形美的两大要素。这个两大要素不论对于中文诗歌还是英文诗歌都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的特征,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种语言的诗性是一致的。

综合来看,译者译诗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通过横向和纵向取舍的博弈达到最大程度的再造美的工程。如何在不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进行诗歌翻译,的确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然而许渊冲先生认为,通过斟酌推敲选择最佳的文字搭配、意象组合、以及形式结构,原文的美感是可以得到再现的,翻译中的损失也可以得到弥补。他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三美”的处理和取舍和对忠诚与相似度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他个人在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追求。他非常强调翻译中的创造性,许渊冲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的序中指出:”可以把文学翻译提高到创作的地位。这就是说,译著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一流的译者翻出来的文句诗行,读起来和一流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他还形象地阐释了他的译诗理念:“以诗体译诗体好比把兰陵美酒换成了白兰地,虽然酒味不同,但多少还是酒;以散体译诗就好像把酒换成了白开水。白开水虽然可以解渴,但在人们需要高级精神饮料的时候,白开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了。”他的许多译作都充分的体现了这种超越静态对等和死板忠实的美学追求。

通过其翻译杜甫的七律《登高》的译本来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The wind so swift,the sky so steep,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 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 s waves from hour to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原文“形式”和“对仗”的美感可谓登峰造极,加之七字格的形式在唐诗中蕴含着特殊的情绪和寓意,形式上的美成为原文美的集中体现。译文为了很好地传达原诗的“形美”,保留和再创造最佳的美感,将“萧萧下”和“滚滚来”译为“shower by shower”和“hour by hour”作了最好的诠释。译者在保证对偶的音美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再造“形美”以传达原文形式传达的景色的苍凉和情绪的悲怆,某种程度上舍弃了与原文意义上的相似,比如将“滚滚来”翻译成“hour to hour”,将原文的“长江”译为“river”。但整体来看,译者创造性的取舍造就了整体译作的成功,局部的“舍”成就了整体的“得”。

何满子为古词曲之悲歌典范,但仅仅为汉语读者所熟知的悲歌背景如何能在英语读者当中获得同样的共鸣?”许渊冲教授冲破传统的忠实对等的束缚,大胆展开创作的翅膀,跨越文化隔阂,舍弃了悲歌《何满子》的晦涩意象,而取用英语文化中的“天鹅”意象,使原作和译作在联想效果和深层意义上达到了变化的统一和美的再造。译为: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lǐ),

深宫二十年(nián)。

一声何满子(zǐ),

双泪落君前(qián)。

The Swan Song

Zhang Hu

Homesick a thousand miles,

Shut in deep palace twenty years.

Singing the dying swan sweet lay,

O,how can she hold back her tears!

5 结束语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具有宝贵的美学价值,无论从诗学角度还是翻译学的角度都是不可多得一手材料和很好的研究对象。许渊冲先生博大深厚的中英文语言文字功底和他对诗歌翻译一丝不苟的推敲锤炼、字句雕琢使他的诗歌译作成为中国翻译界的一朵常开的奇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他作为译者和文化工作者为创造和传播中国文化中的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对于“以诗译诗,韵律对应韵律”翻译方法的执着坚持和对于诗歌翻译中再造美的技艺之精湛鼓励着诗歌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和超越,他所创的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摘要:屹立于翻译金字塔的顶层,诗歌翻译在翻译领域向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论。翻译名家许渊冲在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沉淀和凝炼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一套独特的思想和技法。其很多诗歌翻译作品成为翻译中再创造诗美的经典范例。该文通过不同层面对许渊冲诗歌翻译进行解析,探求其翻译中美的再造过程。

关键词:许渊冲,诗歌翻译,美的再造,三美,美的取舍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Third Ed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Christiane,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28.

[3]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王鹏.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15,17.

[7]许渊冲.汉英对照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3,122,185.

[8]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9]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闫培瑜.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6).

[11]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许渊冲翻译林徽因的诗 第11篇

【摘 要】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由韦努蒂提出,随后翻译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运用该理论,并在翻译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并成为翻译的主流理论。归化要求译文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而异化要求读者接受源语文本的表达。李白的《蜀道难》是经世不衰的佳作,蕴含着诗人的学识、激情、想象。许多翻译家翻译过《蜀道难》,其译作各有千秋。许渊冲以其高深的学养和翻译水平翻译了该诗。本文以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对李诗与许译本进行探讨。

【关键词】许渊冲 英译 《蜀道难》归化与异化 翻译 研究

绪言

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1995年出版的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提出的。而韦努蒂的归化理论的思路是“traces the roots of the term back to Schleiermachers famous notion of the 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dience toward him ”。他认为,异化的作用是“register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 sending the reader abroad”。方梦之认为,归化(Domestication, Adaptation)是指在翻译方法上“恪守本族文化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而异化(Foreignization)与归化相对,是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方法具有“抵抗翻译”“Resistancy”的功能。“抵抗翻译”就是异化翻译的同义词。比较而言,归化类似意译手段,异化则类似直译手段。就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与实践而言,涉及的面很广,如语音、语义、语法、结构、修辞等等。

李白,唐代大诗人,创作诗篇990余首。他从小才华超众,25岁便出川漫游,体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跌宕起伏,但其性格豪放不羁;他同情贫苦百姓,揭示人间冷暖,无情针砭时弊,描绘壮丽自然景色,讴歌祖国山河。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蜀道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不可多得的写景抒情佳作之一。“全诗驰骋飞动的想象,将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创造出变幻莫测、瑰玮奇特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豪气冲天、惊心动魄、美妙神奇的强烈震撼。《蜀道难》 被许多翻译家翻译过,而许渊冲的译本尤为引人称道。

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学作品120余部。1999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许渊冲荣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是中国诗词英法韵译的唯一专家。他先后翻译出版了《诗经》《汉魏六朝诗》《唐诗》《苏轼诗词》《宋词》《元曲》《元明清诗》等古代诗歌千余首。他在前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结合自己毕生的翻译体验,力创具有特色的翻译理论“优化论”,认为翻译的优劣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本文将许译的《蜀道难》为语料,以归化与异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具体而言,从语法知识角度来探讨汉语原诗与许译文的异同性。

一、英语单词数与汉语字数

英汉语法存在异同性。那么,汉诗英译同样会反映出差异性。

《蜀道难》全诗共294个汉字,不包括该诗题目和作者姓名,而许译英语有单词343个。这是因为汉诗通常采用言简义丰创作手法。连词、介词等词语能省则省。下面均以《蜀道难》与许译为例。省去连词:如“畏途巉岩不可攀”,译为“How can you climb up dangerous path and mountain crest”。省去介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为“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与汉语相比,英语更习惯于用连词、介词来勾连词语与句子。英语有定冠词,而汉语没有,这样,汉诗字数就比英诗单词数量少。加之相当一部分汉语词语往往具有两个层意思,如“枯松倒挂倚绝壁”,译为“And ancient pines hang, head down, from the cliffs surface”。

从归化角度看,翻译应当重在传达源语信息,排除和消解“异国情调”,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欣赏。汉字与英语单词的数量,在互译中不能画等号。部分汉字,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两个汉字为一个词,还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字为一个词。为了忠实源语和传情达意,就只能采用归化翻译手段。当然,为了使英语读者读懂李诗,也可采用异化翻译手段,如许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为“Since the two pioneers/Put the kingdom in order”,就是将 “蚕丛及鱼凫”省译。

二、句式差异与句子成分

《蜀道难》三个汉字,即“蜀国+道路+困难”的汉语“主语+形容词谓语”的句式,而许译为完整的英语倒装句“Hard is the Road to Shu”。以汉语省去主语为例,“但见悲鸟号古木”,译为“Where you can hear on ancient trees but sad birds wail”。李诗中,除了动物或别的事物作主语外,真正“人称”主语就是“君”,而许译本中,“I”出现4次;“you”出现5次。汉语古诗常以词组、非人称短语构成诗行、诗句;汉诗可用意象、暗喻、省略等创作手法来传递深层意蕴。而英诗则须保持丰满、完整的语法形式,否则就会产生误读。

归化翻译手段要求译文在音形义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汉语惯用四字结构、无主句、短句等,英语则要求性数格时体的准确与清晰,句子成分充分俱全。许译本将原诗的语法结构进行了合情合理的调整。如许译本采用异化翻译手段,势必会弄巧成拙,造成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障碍。endprint

三、标点符号

《辞海》指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汉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4种。李经伟总结:“英语标点符号共有15种”。表面上,英汉语标点符号几乎相等,如,英汉语均认定句号、感叹号、问号是表示语句的结束。但英汉语标点符号在具体使用中,是有较大差异的。李白创作《蜀道难》时,中国还没有广泛使用标点符号。应该说,《蜀道难》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标注的。就依据现行的《蜀道难》版本,有18个句号,6个感叹号,25个逗号。共49个标点符号。而许译本却有句号14个,感叹号6个,问号4个,逗号24个,省略号7个,分号3个,连字号4个,共有62个。汉语《蜀道难》的标点符号明显少于许译本。比较而言,汉语惯用逗号,因为汉语的逗号可以连接句子,亦可替代分号,而英语不能。《蜀道难》中没有问号,而许译本有4个问号,因为汉语诗歌可以不用问号,也同样能表达疑问。许译本的省略号、连字号的使用是为了英诗中的韵律和谐、节奏美。

无论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译文忠实源语的表达,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信息,就是好的译文。就严格意义而言,归化与异化都不是绝对的,相互抵牾的,而是互补的。译文须根据源语、译者、委托人、翻译目的等要素,恰当采取归化与异化手段。译文所用何种标点符号及多寡,只是一种外部手段和机械手段。重要的是,译文应达到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四、诗歌的诗行与诗句

诗行、诗句是诗歌的外部形式,用于突出诗歌的重点意义。汉语古体诗有诗行、诗句之分。英汉诗行通常指的是,在诗中的一行字或单词;诗行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或多个短语,甚至是一个汉字或单词。英汉古体诗行的突出差别在于:英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母须大写,汉语不存在此问题;英诗的诗行不一定是诗句,即完整句。而汉诗通常是一个诗行就是一个诗句。汉诗《蜀道难》原本是一个整体,后人为了阅读之便,分为诗行与诗句。李诗被分为49行,许译本为43行。为什么许译本比李诗少了6行了?李白开篇的“噫吁戏/危乎高哉”,第一诗行为感叹词,第二诗行为感叹句,然而许译为一个诗行“Oho! Behold! How steep! How high!”又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许译为一个诗行“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这样,就压缩了李诗的诗句。

归化翻译要求源语译为目的语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否则就采用异化手段。许译本就注意到了目的语的文化传递习惯和表达模式,如果译者一味强调归化手段,译文就会丧失源语的气势、风采、寓意,读者也会莫名其妙。许译《蜀道难》使用异化翻译手段,也足见许的胆识和高超的翻译水平。

结语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重要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归化与异化手段是一对“矛盾体”,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其中之一。归化与异化理论的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开掘,其理论的使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本文对许渊冲英译《蜀道难》所采用的归化与异化手段进行研究,希望有利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辞海编辑委员会.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4]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

上一篇:造房子 教案下一篇:纸坊小学2013六一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