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

2024-09-19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精选6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

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 第2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即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通讯、汽车、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 第3篇

1 存在的问题

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 公式多, 概念多, 需要教授的知识点多, 而课时却非常有限。正由于这些特点使得该课程成为高等院校中有名难学难懂的专业课, 考试通过率普遍很低。通过本校新能源专业的教学实践, 学生也普遍反映该课程理论概念抽象、相关公式和使用的限定条件众多, 十分难学, 在学习过程极易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此外, 物理化学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学习起点高。前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无机化学。由于各课程自成体系, 互相封闭, 各自为教造成基础课, 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重复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与学都十分困难, 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解释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 而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微积分和微分方程都没有学到情况下, 让学生理解化学动力学中n级反应, 显然是不恰当的, 再如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中偏摩尔量的概念, 没有高数知识也是无法理解的, 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基础, 也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2]。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的现状, 笔者首先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 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

2.1 修订教学大纲, 力求内容少而精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开设的物理化学课程学时至少在80学时以上, 而本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时只有48学时。这造成了在选取教材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 物理化学的经典教材有很多, 然而即使在简明教材中也难有一种符合本校专业的培养要求。本课程曾经选用的教材在实践教学中发现, 虽然是面向材料专业编写的, 并且在课程内容方面对材料专业也有所侧重, 但书籍阅读理论基础较高, 学生普遍反映看不懂。综合考虑采用清华大学朱文涛教授主编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该书对传统物理化学的内容去繁就简, 内容也深入浅出。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不唯书, 不照本宣科, 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比如去掉物质的状态与表征一章, 合并表面和胶体两章, 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关注的问题[3]。物理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科学发展史的介绍。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讲授过程中增加热力学定律研究和产生的历史过程, 引入永动机的起源和争论, 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再如冰箱制冷与卡诺循环、中暑与熵病、土壤保墒与开尔文公式、卤水点豆腐与胶体聚沉等, 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本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此外结合专业以课程内容为主线, 介绍一些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科技进展, 如在电化学章节可增加与新能源专业联系紧密的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发展, 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梳理知识结构, 协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思维加工, 设计出课程知识体系, 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化学的概念多, 对于每一个概念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确切说明: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如何表述的,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等等。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讲解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4]。针对无机化学与本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重复,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重点介绍以前未学的知识点, 使得两门课程可以很好地衔接起来。针对物理化学中大量定义、结论、推导过程都使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 教师有意识地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复习, 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要复习[2]。

3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疑启发是一个有效途径[5], 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启发, 将理论和例题讲解相结合的方式, 讲述理论时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置疑问, 进而引出理论解释;讲解精选例题时多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相对于传统板书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功能, 可以形象使用图表动画形式演示抽象的物理化学理论, 提高课堂效率, 还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重要的科技前沿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6]。此外, 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 课下可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该课程的学习平台, 使得课堂教学得以延续和补充。将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参考书目等相关内容上传, 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课下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 解决自身存在的不同问题, 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 总结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需要广大高校教师不断探索, 完善和改进, 笔者以上几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结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实践,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加, 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教师也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 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静, 葛利, 文衍宣, 等.浅谈STS教育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渗透[J].广州化工, 2012, 40 (12) :213-214.

[2]刘维桥, 朱雯, 陈旭红, 等.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3 (6) :77-80.

[3]马传国, 王亚珍, 陈国华.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J].高教论坛, 2010 (5) :31-33.

[4]肖琦, 黄珊.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 2012 (5) :81-81.

[5]王新葵, 石川, 靳长德, 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3 (23) .

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的新进展 第4篇

【关键词】光伏材料;有机聚合物;器件

在当今全球能源高度紧张的背景下,由于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科技开发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起点,对光伏效应的太阳能电池的充分利用是当今高科技发展背景下清洁能源利用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现代较热门的研究对象,原因在于传统无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序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设备较为昂贵,材料的选择不够便利,并且能量转换效率不理想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其发展受到了阻碍。

目前,光伏电池的发展方向主要有:进一步使太阳能电池性能得到改善、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同时还要重视减少因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几年,由于导电聚合物的研究与开发,大大提高了开发低成本的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的可能性,有机光伏电池的主要具备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样化,有机分子的化学结构较容易修饰,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的加工工序较简便等主要优点,同时还较容易制造柔性器件、特别形状的期间以及大面积器件等,然而当前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其光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能力还处于劣势,所以,其研究的重点是在于如何提升有机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无机碳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较为相近,二者都是以半导体界面的光能福特效应为基础进行发电工作。

在当前的太阳能电池中,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在理论及研究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然而有机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池依然处在理论构思和研究过程当中。

一、有机光伏材料的介绍

有机光伏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基本区别在于有机光伏材料中的光生激子之间具有强烈的束缚作用,一般都是紧密的束缚在一起,通常不会出现自动分离而形成单独的电荷;其电荷是通过跳跃的方式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分子传输工作,并非带内传输,因而其迁移率较低;相对于太阳光光谱来说,对于光的波长吸收范围较为狭窄,但其吸收系数很高,100纳米的薄膜就可以收集到较强的光密度;有机材料一般在有水条件下与有氧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其本身是一维半导体的情况来说,其本身的电能与光性都各自具有较高的各向区别,这种特性可以为器件的研究设计带来很大的利用价值。

分子链中能够通过部分离域的不同轨道来完成光能吸收和电荷传输等过程,同时分子链中还存在共轭体系是有机光伏材料器件的激活材料所必须具有的功能。有机光伏材料还可以按照相应的机械性能与加工性能分为可溶材料、不溶材料、为荣材料以及液晶材料。其中一般包括小分子、低聚物分子、高聚物分子、液晶分子等。能够吸收可见光线的低聚物或者单体物质,称之为发色团,在此基础上,根据其本身的可溶性分为染料和颜料,一般可溶性较强或具备一定溶解性的被称为染料,没有溶解性或具备较弱溶解性的称为颜料。在通常情况下,激活层材料所具备的溶解性能决定着有机光伏材料电池的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可溶性较强的染料以及可溶聚合物应采用溶液旋转涂抹的方法或刮涂成膜等方法,对于不溶或难溶的颜料分子主要采用真空积沉法成膜,晶体颜料分子则应使用物理蒸发成膜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加工,本文重点概述有机光伏材料中的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材料。当今主要用于有机光伏器件研究的材料有噻吩(PTH)衍生物、聚对苯(PPP)衍生物、聚苯乙炔(PPV)衍生物、聚苯胺(PANI)等一系列高分子材料,这些聚合物基本具有较大的共轭系统,可以利用相应的掺杂或者化学分子修饰来使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调节。

由于液晶分子具备很高的电子荷载迁移率同时具有较长的激子扩散长度,因而在近几年的有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得到重视,液晶分子材料会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在这种状态之下,其分子更加便于重新排列或自行组合,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机械性能,所以晶体分子对光伏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发挥了更加有利的作用。

二、有机光伏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有机光伏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相近于无机太阳能电池原理,其基本原理如下:

1、有机光伏器件在经过一定的光照后,会将具有能量的光子吸收到半导体层内,从而激发电子从价带到导带之间的移动,同时在价带区域留出空隙,这种空隙通常被称为“空穴”,这样的空穴中带有正电荷。

2、传统半导体内的被激发电子和通过上述过程所形成的空穴之间会出现自由的反电极方向运动,同时在导电聚合物体中所受入的射光子激发而形成的电子与空穴之间会产生相互束缚作用,从而形成激子。

3、通常情况下,这些电子与空穴的形成都是有光子的激发作用来完成的,如若在电场之内或在电场的界面位置上,这些电子与空穴所形成的组合将会产生分离活动,形成单独的电子与空穴,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带电荷载流子,它们的互相迁移运动就形成了光能电流,如图1所示。

然而有机材料的机子奋力活动与移动现象并不是全都有效的,因此,为了时光能更加有效地向电能转变,务必要具备以下几个具体条件:首先,在有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中的激活区域内的采光条件必须要好,光能吸收量一定要大;其次,在对光子进行吸收后所产生的自由何在电流子必须要有足够的数目,从而使内部电场的存在表现得更加清晰;最后,在其中所产生的荷载电流子要尽可能的降低自身损耗量来向外部电路进行电能输送工作,从而使光能与电能的转换率有所提高。

然而在效果上并没有达到预定要求,事实上的光能向电能转换过程中依然有大量损耗现象的存在,是有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的实际使用效率变得很低。在光能向电能转换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大量损耗,在光吸收的过程中,光能的折射与反射作用会使光能有大量的损耗,从而影响了光电转换效率,在激子产生的过程当中,激子复合也会导致能量流失,另外在光转换过程中的激子扩散、电荷分离、电荷传输、电荷收集等各个环节中也存在不同的能量流失,直接导致了有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使用率降低。

三、有机光伏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通过人们近几年对有机光伏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并对其技术不断深入创新后,在有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并获得了开路高电压的发电方法,短路电流的发生几率以及填充因子影响率也比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低很多,较低光电流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光能吸收率不够所造成的,除此之外,光电流较低的形成原因还由于电流在产生的过程中电阻对其本身的影响所造成的额外损耗,然而填充因子的形成是由于地点和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高复合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应重点研究一下几个关键点:

1、提高光能吸收率,并相应的改善光能吸收环境。在此过程中一般采取具有红外光能吸收的聚合材料以及共轭结晶染料,同时还要改善设备的受光条件,要保证设备安置在阳光充足的地点,使其光能接受率有所提高。

2、充分利用高有序的液晶材料和具备较高流动性能的聚合材料,从而使光电流产生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降低光电能的损耗量。

3、加强器件设备的优化性能与稳定性能,器件性能的提高无非是降低电能损耗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4、加强对有机光伏材料性能的了解,同时了解相关器件的使用性能,只有掌握了有机光伏材料的性能才会使该材料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高效有机光伏材料器件还应该具备光诱导的电荷产生与分离或产生的电荷及时传输到电极等因素,并需要在同一种材料中同时完成这两个不同的过程,决定邮局光伏器件效率的基本因素在于怎样才能有效的完成这一过程。

多功能的有机光伏材料在未来发展中应通过分子设计朝着电光特性的可调节性、加工简单并能支撑较大面积的薄膜可控制度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求有机光伏材料能够与其他材料进行良好的融合,并保证材料成本与技术成本较低。

在器件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期间优化阶段:首先,要加强金属电极的优化,使其达到“欧姆接触”,从而能够更有效的收集光能,其次,在对D/A对匹配进行优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共轭聚合物带隙的调整,以便于更好的接收光能,最后,还要注重优化相分离复合材料的网络微结构,以便于其载流子的产生效率与传送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还需要求点和载流子在复合体中的不同分组吸收与移动达到最大数值,经过上述对器件方面的优化措施,使有机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率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由于有机光伏材料在近几年内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经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有机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率已经达到了新高,这一成果主要归功于该领域中广大的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会使有机光伏材料在未来的清洁能源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封伟,王晓工.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的新进展[J].化学通报,2003(05).

[2]孙卫民,郭金川,孙秀全,周彬.缓冲层提高有基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研究[J].光子学报,2009(07).

[3]李真,蔡志岗,陈志强,等.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光致微结构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7

(36).

[4]段晓菲,王金亮,毛景,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05.

[5]孟庆巨,刘海波,孟庆辉.半导体器件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

[6]徐明生,季振国,阕福麟,等.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工程,2000(18).

[7]郑建邦,任驹,郭文阁,等.太阳能电池内部电阻对其输出特性影响仿真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27).

[8]任驹,郑建邦,郭文阁,等.基于P-N结的太阳能和电池伏安特性的分析与模拟[J].光子学报,2006(3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 第5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冶金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满足现代化企业生产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综合职业素养,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冶金过程物理化学、金属学、铁矿粉造块工艺、炼铁原理与工艺、转炉炼钢、电炉炼钢、连续铸钢、炉外精炼、冶金通用机械与设备;金工实习、工程教育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课程设计、岗位实习与培训、毕业设计等。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铁矿粉造块、炼铁、炼钢、连铸等生产一线的岗位操作,主要生产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冶炼生产组织、技术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和检验等工作。

2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建筑装饰材料生产、质量控制与检测行业,培养面向建筑装饰材料制品生产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等主要工作任务及岗位的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基础、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建筑装饰材料成分分析技术、建筑装饰材料识别与选用、建筑装饰材料识别与选用、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建筑装饰材料制品生产加工、室内环境与检测、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应用、建筑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技术、装饰定额与概预算、AutoCad等。就业方向: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建筑材料检测部门、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建筑材料应用企业、装饰装潢企业。从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材料性能实验、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施工及材料管理。

3建筑材料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道路与桥梁知识基础上的实践应用能力强,既懂工程材料实验检测,又懂工程技术的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重点掌握计算机应用、工程实验及检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三大核心技能。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力学、公路勘测设计、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几何线形检测技术、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交通行业的施工及检测单位,可担任施工员、质检员、实验员等技术工作。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可担任施工项目、试验室、建筑材料供应等分项工程技术主管。此外,还可在养护与管理以及市政工程等土建行业单位从事施工检测、试验等技术工作。

4城市热能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热力发电厂、热电厂及一般工程热能动力装置及其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及一般热力与控制工程设计,具备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社会与人文、环境与保护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工程力学、热工学、工程流体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仪表检测及自动控制、区域供热与供冷技术、热电联产及环境保护技术、能源管理自动化、金工实习、现场认识实习等。就业方向: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热电厂、火力发电厂、热力安装公司、环境保护部门、锅炉及压力容器检验部门等部门及轻纺、冶金、化工、钢铁、煤矿等行业从事热能动力设备运行、调试、安装、检修、设计、检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从事锅炉设计、锅炉制造与装配、锅炉检验、锅炉制造工艺设计、鼠标管理锅炉、锅炉设备检修、锅炉销售及售后服务、能源管理等工作。

5制冷与冷藏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掌握现代制冷空调理论,培养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制冷空调装置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CAD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制冷原理、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工艺设计、空气调节、制冷装置操作维修、制冷空调自动化、小型制冷装置、冷库设计、食品冷冻工艺学等。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流通企事业单位;冷冻、冷藏及低温物流行业的行政部门;建筑及设备安装公司中的空调与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冷库、化工厂、宾馆楼宇的空调与制冷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

6输变电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输电线路测量、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素质。主要课程:高电压技术、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工程测量、线路设计理论、杆塔结构设计、输电线路施工、线路运行与检修、输电线路保护、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全省各县(市)供电公司、地方电力建设公司、大中型工矿企业、输变电工程公司,从事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检修、运行、维护等工作;从事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工作;从事输变电设备厂家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调试等工作。

7材料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材料工艺与设备、热处理工艺及设备、工业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基础、材料结构显微分析、近代仪器分析方法、材料物理性能与力学测试、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工艺、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就业方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工程材料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建筑材料、冶金材料、环保材料、生态材料、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信息材料、智能材料等新型材料及化工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与开发、设备维护、分析检测、质量监控、产品研制及营销工作。

8电厂化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充分适应火力发电厂化学专业生产运行、检测分析及化学专业技术管理等一线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性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程序设计、工程制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工基础、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水处理及制氢站、水处理设备检修、热力设备、电厂燃料、电力用油、金属腐蚀及防护、电厂化学仪表及自动控制、电厂及工业水处理技术、电力用油与燃料、环境分析与检测、钳工实训、CAD实训、化验实训、监测实训、油分析实训、燃料分析实训、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水处理设施生产实习。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火电厂中水净化和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调试、技术管理等工作;火电厂中水、煤、油(气)的质量监督和品质化验;火电厂中废水处理、烟气脱硫、灰渣综合治理等环保方面的工作;电力建设企业中电厂化学方面的设备安装、调试、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石油、化工、煤炭、环保等领域从事与水、煤、油方面相关的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9供用电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单片机及应用、电力法规、电力网、继电保护、电能计量、配电网综合自动化、变电工程技术、高压技术等。核心课程:电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基础、供变电工程(工厂供电)、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用电设备、电能计量、用电管理与监察、电气设备绝缘试验、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实习、微机控制实训、供配电运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电力企业(水电站、电业局、农电局)电气运行与维护、生产技术等工作,也可从事工商企业内部供电和自动控制工作等。去中、小型电力网、各级供电部门和城乡用电企业,从事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技术监察和供电管理等工作。

10农村电气化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第6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上一篇:旱厕改造协议下一篇:残奥会田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