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024-09-16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精选8篇)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1篇

幼儿教师论文:

重视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环境创设体现多层次、多元化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

(一)走廊文化利用三维空间,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动态化。

环境价值不分大小,只要是可以利用并能发挥作用的,我们都充分用来提供教育信息。

1、立体化

在幼儿园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引导培养幼儿提供教育契机,因此幼儿园中的墙壁、地面乃至空间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的场地,大至一个主题,小至一幅单画,随处可见,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切实增强了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墙壁:家园在线、家园小贴士是幼儿园各班级为家长开辟的一方空间,教师利用它来传达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活动,同时还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家教漫谈”栏目,既起到了美化作用,又是家园双方交流的纽带,拉进了家园双方的距离。

空间:暖气管道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攀援而上的牵牛花,闪电、雷鸣、行人禁止通行等标识,植树节、儿童节、建军节等纪念节日,双语教学“保持安静(keep quiet)”“大家一起 ABC”等等教育内容充斥着每一个空间。利用管道上下行的特点,制作成公路上下行车道,汽车站、火车站设置合理,面包车、货车、急救车、警车、消防车等车辆行驶有章有序。每辆车下都有汉字标示,起到双重教育效果。名人名言匾幅“创造艺术之环境,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陶行知”“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从他们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意·蒙台梭利”……时刻提醒教师用最好的面貌、最好的心态、最高的激情来面对孩子,同时还教育每一位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予以合理适当引导,才能使孩子知识更加广泛、人格更加完善。

地面:幼儿时期是好动、好模仿的年龄阶段,为满足幼儿信手涂鸦的心理愿望,班班开设了自由墙,专供幼儿作画,以展示自己的技能技巧。画面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全凭幼儿安排,这是一方孩子的乐园,更是一方知识与创造能力共同发展的摇篮;快乐三级跳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生理特点,动静结合,深受孩子的喜爱;暖气片用KT板做成蔬菜、水果、动物等图形,既安全合理,又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同时还是孩子作品的展示台,可谓是一举三得。

2、平衡化

日常环境布置是幼儿美术活动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日常美术活动,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对于自己布置的“杰作”,也会倍加爱护与珍惜。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教师与幼儿的动手是平衡的,每幅画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对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才能真正让“环境布置儿童化”这一教育原则落到实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美化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

3、动态化

环境布置可以结合每一阶段的教育主题,组织幼儿制作相应的美术作品来进行,也可以利用幼儿在基本美术活动和日常美术活动中的作品进行随机的环境布置。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还可以发动他们独立地设计、制作和布置。如水果主题,可以鼓励幼儿将吃过、见过的水果制作出来,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从中体现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D 鲜明特点。

(二)室内文化结合活动内容,体现主题、特色

我们注重创设活动室的育人环境,对每一个班的室内装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活动室以鲜明的格调陶冶幼儿的情操。大一班的主题装饰是毛线,在这里,织、勾、粘贴等技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到主题画“春游”、“小蝌蚪找妈妈”,小到一串串葡萄、惟妙惟肖的狐狸,无不体现着教师的独具匠心。她们利用室内四个挑梁,合理发挥,依次装扮成温馨洋溢的春、热情奔放的夏、成熟丰韵的秋、素洁端庄的冬,别有一番滋味。21世纪我们呼唤绿色,倡导环保,让废旧物品也有发光发热的一席之地,大二班适时开展了这项活动,旨在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果冻壳、易拉罐、瓜子壳、各种植物种子,正是这些弃之可惜,难以利用的材料在孩子手里变换出了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安全音符歌、远航、蝴蝶、花草虫鱼、老板台等等,我们不禁为孩子的创造开拓能力深深感染。中班“美术与文学”特色,更是画中有画,树叶里、花蕊中都镶嵌着故事的图片,如《猪八戒吃西瓜》、《三个和尚》、《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画面生动形象,使幼儿按捺不住想看、想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棵大树的风情在室内也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树枝苍劲伸展,树叶葱翠茂盛,生机勃勃,富有朝气。26个英文字母像闪烁的小星星,活跃在自己的空间里……细节点缀也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开关“长”上了眼睛,水杯橱变成了笑眯眯的娃娃,钟表是可爱的卡通形象……知识与环境有机结合,童趣盎然,鲜明易懂。

(三)户外文化做到物有所值,体现园俗、园风

在现有玩具的基础上,我们别开生面的增设了一系列环保类型的玩具:以废汽车轮胎为主组成的葡萄架,小鸟、蜗牛有机点缀其中,一幅妙趣横生的“蜗牛与黄鸥鸟”便呼之欲出;在“非典”期间,车胎做成的小车;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爱心与参与兴趣,游戏“我是抗击非典小战士”锻炼了孩子的合作、协调能力。一次次送物资、药品到“前线”,孩子们没有一个说累、叫苦。

木制玩具既经济,又安全实用。在设置上,我们力求体现完整统一:走过弯弯折折的小桥,前面是考验幼儿胆识、锻炼手脚协调能力的攀登架;浮桥和木桩都起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作用。城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少,我们挖掘边边角角,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院落文化氛围。从西侧教学楼门口沿着木桩进入幼儿自己命名的“春蕾特色风景区”;平衡木、沙池、迷宫、木桩、秋千融智慧、娱乐于一体;低矮的树杈是孩子攀爬的好对象;大小木桩做成的棋盘、凳子更是吸引了无数幼儿的参与;随意摆放的条凳,是孩子休息的好场所……我们打算再种上3—5棵合欢树,东西墙上爬满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棋盘上空搭成葡萄架,北面画上与周围文化相得益彰的图画,做到布局合理、画面和谐统一,真正成为春蕾的“特色风景”。

二、区角活动突出互动性、自主性

活动区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游戏和自由活动的区角,开展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需要,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落实好区角活动的设置

由于区角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特点设置。为使区角活动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我国教师多方搜集资料,外出上海、江阴、昆山、潍坊等地参观学习,在已有传统的区角活动项目基础上,挖掘出民间的一些活动内容进行填充,并将两者进行了良好的融会贯通。如用秫秸编织各种物品,用尼龙绳织鱼网、刺绣等,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参与兴趣,而且弘扬了民问文化艺术。在活动结构上,我们将活动室用桌、椅、橱、隔档分隔成大大小小若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选择和专注于游戏之中。同时,还考虑到了空间位置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例如:角色区不宜与益智区相邻而置,因为角色区里幼儿来来往往的喧闹会影响益智区幼儿的安静操 作,动静反差太大。在设置上使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活动区活动的规模通常不大,三五个人一组,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各区角分别设有标志图形,借助图形了解区角内容,避免直接接触词义引起的不便,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在时问安排上,每天下午固定30分钟,其它课余时间各班自行调配。总之,力求使不同的区角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材料和玩具的摆放,应分门别类,装在开放、低矮、不拥挤的架子上,或分类放在篮子或盘子等透明可见的容器里,让幼儿一目了然,借以潜在地邀请和吸引幼儿前来使用它们,并使幼儿能自行找到他们需要的材料和玩具,或是以材料和玩具的图或名称文字,在架子或容器上标示其存放的位置,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保证活动自发进行,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

合理利用每一个空间,让活动形式无处不在。楼梯拐角处,人来人往,流动量大,这里设置一个“小小新闻角”,让孩子急于交流新发现、新问题的欲望得到释放,增加了他们的交往机会,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两处楼梯拐弯处形成的两个较大空间,一处设上了娃娃家,里面摇篮、娃娃、桌椅、玩具,种类多多;卧室、客厅布局合理;一处是健身房,沙袋、呼啦圈等健身器材深受孩子的喜爱。走廊尽头是建筑区,这里宽敞明亮,用地毯积木铺起来,既避免了积木与地面碰撞发出的嘈杂,又易于幼儿蹲坐,轻松自在。

(二)全方位投入,确保区角活动全面展开与实施

1、材料投放是基础

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隐含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突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区角材料的投放不仅要花样繁多,更要有难度上的区分。我园大班的区角投放了玉米秆,教师先引导幼儿认识,再进行整理上色,逐次过渡到排序、比较长短,进而进行手工制作,如眼镜、灯笼、小马等各种小动物,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充分体现了层次的递进。(2)体现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兴趣与能力提供材料,科学发现区里,海绵吸水性强与木块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灯泡为什么会发亮;从尝试中发现接通电路的方法,了解电池有正负极,了解电能使灯泡发光。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尝试,从而将电池两极用电线与灯泡相连才能使灯泡发亮,在获得一定经验后,可鼓励幼儿用两节或三节电池进行尝试;发现灯泡会更亮,但如果电池两极放得不一致,灯泡就不会亮。(3)力求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

教师对于提供的材料应事先考虑到是否便于幼儿操作,如为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训练手部小肌肉动作而创设的“刺绣” 活动区,就应为其准备相匹配的撑子,以利于幼儿左手拿布,右手拿针,进行一针上,一针下的刺绣活动。否则,此活动便无法进行,使之行同虚设,失去了创设这一区角的意义。

2、各种有效指导是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1)教师要具有组织指导和游戏伙伴的双重身份

什么时候是活动的组织指导者,什么时候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应做到事先观察。观察是指导的前提,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教师的观察是一门艺术,既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面,有要有盯住不放的深入,还要有捕捉细微信息的敏锐,能抓住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教育幼儿。教师要及时抓住具有普通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调整幼儿的方式,促进全体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如在中班纸工区,有位幼儿创造性的将做成的纸裙被在身上,做着有趣的时装表演。旁边几个区域的孩子也被吸引,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说:“我们来开一个娃娃时装表演会好吗?”她的号召一呼百应,正面、反面、转身、造型,有的还模仿几个由电视里看到的时装模特表演的有趣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表演过程中,下面的小评委们及时指出:XX的领子没翻好,XX的裙子有点长……使幼儿既得到了仪表美的教育,又增添了对纸工的兴趣及创造的乐趣。这一内容尽管是出乎教师意料的,但却是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关键在于教师利用与捕捉教育的机会,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多次举办寿光市、潍坊市、山东省区角活动现场会,参加人员近千人,得到了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2)依据区角活动记录表进行指导

为及时了解幼儿参与各区角的活动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进行活动前先填写区角活动记录表,在参加的区角里相应做好标记,教师根据记录了解幼儿各个区角的参与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保证各区角向每个孩子开放,以便在活动区大环境的宏观调控上占有自主性。教师通过一周的记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美工区、表演区几乎全是女孩儿的天下;平时不善言语,性格较内向的孩子只喜欢在美工区这种动手操作区域里活动……这时,区角活动记录表犹如孩子的晴雨表,及时地展示在了教师的面前,它为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个性特点提供了依据。同时,它又是教师的“小助手”,教师根据记录及时查找原因,补充、提供适宜的材料,并进行积极诱导,因材施教,让男女幼儿都尽量弥补各自的不足,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3)适时适事开展活动

在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把握主题选定,环境创高和有郊指导三大环节,根据季节和节假日,结合教育活动不断变换区角内容,如:秋天到了,室内布置成一片丰收成熟的景象,活动内容歌曲《秋天好》、棉签画《菊花》在活动区里得到了延伸;中秋节期间,结合课题内容,幼儿进行了自制月饼的锻炼,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亲情教育。

事业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教育信息,发挥教育价值,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积极、努力和创造的精神,促进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不同兴趣得到满足,不同个性得以弘扬和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2篇

G uizhou Sports Sci ence and Techno l ogy N o.2 Jun.,2008 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 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 闫领先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系,河南 焦作 454000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落实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策略 1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健康解释为: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健全,才算是完美健康的人。[1] 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新时代才子,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如今,生活富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能和健康素质不但没有相应提高,而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滑坡。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学生的体能水平比199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教

育部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最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20年下降,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1/4;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3]。今年,重庆全市17万余名考生中,仅4万余名考生体检合格,约13万名考生因近视、体重超标、转氨酶偏高等原因体检合格受限,600余名考生体检不合格。更可怕的在体能下降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也在弱化。中小学生中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还有3% ~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5]。20世纪末,国家教委在调查的12 6万名大学生中有20 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1年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5.4%[7];1998年,崔玉华等在首都北京的7所重点大学和1所普通大学作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者占26.4%[8];在对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的调查发现,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占休学人数的37 9%,退学的占退学人数的64.4%,各居第一位[9]。2006年,在北京8所重点大学实施的有关重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90名大学生中,有46.2%表示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44.7%的人表示压力一般,另有4.2%则几乎被压力压垮,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处于郁闷、无聊和迷茫的情绪中[10]。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鉴于此,探析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策略,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之举措

在生活富裕、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而体能和健康素质却相对滞后。其原因如下: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尚未建立,现代健康的观念尚未树立,全民健身的氛围尚未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尚未深入人心;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和社会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应试教育和就业择业制度的变更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设施和 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总之,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不容乐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鉴于此,本人就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之举措提出如下建议: 2.1 提高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领导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但具体执行单位是学校,学校是实施主体,直接监控实施的过程、细节、存在的问题,因此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尽快改变学校体育 形式上重要、实践上次要 的不良现状;其次加大学校的权利,使其在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更加有利于健康促进措施的实施。

2.2 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迅速掀起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高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在全体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组织、积极动员全体学生参加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逐步在全校形成人人参与锻炼的良好气氛。

要加强舆论宣传,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学校要借助媒体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战略意义,掀起学习、普及身体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欣赏知识、运动营养知识等的高潮,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 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等口号深入人心。要结合校工会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的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身运动,在教职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带动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2.3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

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从体育经费投入、条件建设、师资配备、课程指导、督导检查等各个方面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为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有关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提供经费保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积极促进教育与体育的结合;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挖掘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潜力,加大健康促进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优美的学校物质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加大资金、师资、条件设施等的投入力度,使这些地区的学生尽可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2.4 以体育教学为基本平台,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

首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其次,改革原有的 教师为主体、考试为目的 的上课制度,真正保证让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为使体育课真正发挥它的应有功效,学校要加快体育师资队伍培养步伐、在保障正常上课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对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体育教师团队,为实现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人才支持,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上一轮课程结束前,体育教师给学生讲授不同项目体育运动的特点、适宜的人群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依据个人的体质和爱好自由选课;彻底改变以往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不良局面。

2.5 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调动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首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

吸引力,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真正形成 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 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其次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为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各级各类学校在继承 两操一课 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明文规定除当天开设体育课的班级外,其他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并负责到人,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有监督、有目标、落到实处。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考核 在每个活动场所入口安装,全年课外活动参加次数凡不低于108次的学生,并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 阳光体育证章 ,优秀等级的颁发 阳光体育奖章 ,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2.6 全社会都要支持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为确保使学生 想练就练,随处可练 ,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应当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在节假日也要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项体育资源对促进学生健康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作用。新闻媒体要宣传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普及体育健康知识,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为学校体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学校、社区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学校、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学校的新闻媒体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赛事的报道力度,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2.7 积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青少年学生肩负着改造和建设社会、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而社会总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尤其是我们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的体制在改革,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地变化,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意识到社会的迅速变革,而且必须认清形势,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体验生活,了解社会,以便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体制的改革,从而造福于社会。结束语

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是否健康,对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全国人民共同支持和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真正贯彻落实 人本主义、健康第一 的教育理念;重视与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要明确目标导向,真正构筑起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和多种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最大限制地动员学生投入到健康促进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合于未来社会需要的 身心 全面发展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调查报告[N].2006.11.30.中国 青年报 第6版.[2] 杨洪辉.施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 育科技1998.4:65~69.[3] 樊富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54.[4] 崔玉华.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健康的作用[J].中国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3篇

一、保护幼儿天性, 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一) 创设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化的户外环境

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我们通过为幼儿创设充满自然情趣的场地, 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如,

1. 园中种植了花草树木, 设计了林中小道、蘑菇亭、沙池等, 让幼儿在观察、欣赏中拥抱自然, 得到美的享受。

2. 合理放置大型活动器械, 如蹦蹦床、滑梯、平衡木、钻爬毛毛虫等, 让幼儿自由选择, 自约伙伴去活动。幼儿还在教师的启发下, 主动探讨一物多玩的方法, 使幼儿体验到了探索、创新、成功的快乐, 有力地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3.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 做到卫生、安全、绿化、净化。墙角无蛛网、地面无纸屑、草坪无落叶、花圃无杂物。清洁的环境, 给幼儿以美的享受。

(二) 创设教育化、儿童化、艺术化的室内环境

室内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 设计幼儿喜爱的室内环境。

1. 在一楼大厅, 以“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文字, 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墙面, 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的有机结合, 整体既凸显了办园理念又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 在楼梯过道、走廊环境,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布置墙面、楼梯, 创设礼仪教育墙、安全教育墙,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 一楼大厅, 以鲜明的幼儿作品《童心看世界, 七彩绘伊敏》为烘托,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通过橱窗建设, 烘托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

4. 对班级建设结构中的一些必备设施, 如:门、窗、电器、水管等进行贴、裹、悬挂等艺术性装饰;结合课程, 布置室内外墙面, 让墙面说话;精心布置“家园联系栏”, 内容包含教育、保育、安全、创建等方面, 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幼儿时期是好动、好模仿的年龄阶段, 为满足幼儿的愿望, 班班创设了自由墙, 专供幼儿作画;暖气片用KT板做成蔬菜、水果、动物等图形, 既安全合理, 又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 同时还是孩子作品的展示台, 可谓是一举三得。真正让“环境布置儿童化”这一教育原则落到实处。

5. 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可操作的环境。教师对活动区的材料不断更新、充实, 保证了材料的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在与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 孩子们主动发现、创造玩法。在活动区这个小天地里, 孩子们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达, 使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 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学会倾听、理解、欣赏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才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工作中, 教师关切地问候、轻柔地抚摸、耐心地启发引导, 教师还关注个别差异, 尊重、理解幼儿, 让幼儿敢于说“不”……在活动中, 教师及时肯定、鼓励, 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愉快, 精神上获得了愉悦, 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还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 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如, “献爱心义卖会”“生日会”“亲子联欢会”等活动, 初步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学会文明的交往方式, 有效地促进了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 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请进来、走出去”是达成园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例如,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 我们组织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 我们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园讲工作、教技能。通过穿袜子、穿衣服、扣扣子、穿鞋子、洗小手、擦椅子、打扫场地、捡拾垃圾、洗玩具、叠被子、洗抹布、理理玩具柜等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人的事情帮着做的习惯。在活动中, 孩子们个个争先恐后, 兴高采烈, 通过活动, 知道了爸爸妈妈的辛苦, 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喜悦, 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我们还带领孩子去电厂、露天煤矿、机电修配处、七五三高地参观, 使幼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 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活动后, 幼儿又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 充分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我们还通过发放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亲子活动、家长座谈等形式,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 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环境;身心发展;文化

一、发挥环境的作用,提供教育信息

1.走廊文化利用三维空间,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动态化

(1)立体化。在幼儿园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引导培养幼儿提供教育契机,因此幼儿园中的墙壁、地面乃至空间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的场地,大至一个主题,小至一幅单画,随处可见,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切实增强了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平衡化。日常环境布置是幼儿美术活动与美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日常美术活动,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对于自己布置的“杰作”,也会倍加爱护与珍惜。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教师与幼儿的动手是平衡的,每幅画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对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真正让“环境布置儿童化”这一教育原则落到实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动态化。环境布置可以结合每一阶段的教育主题,组织幼儿制作相应的美术作品来进行,也可以利用幼儿在基本美术活动和日常美术活动中的作品进行随机的环境布置。对于大班幼儿,教师还可以发动他们独立地设计、制作和布置。如水果主题,可以鼓励幼儿将吃过、见过的水果制作出来,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从中体现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鲜明特点。

2.室内文化结合活动内容,体现主题、特色

我们注重创设活动室的育人环境,对每一个班的室内装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活动室以鲜明的格调陶冶幼儿的情操。大班的主题装饰是毛线,在这里,织、勾、粘贴等技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大到主题画《春游》《小蝌蚪找妈妈》,小到一串串葡萄、惟妙惟肖的狐狸,无不体现着教师的独具匠心。她们利用室内四个挑梁,合理发挥,依次装扮成温馨洋溢的春、热情奔放的夏、成熟丰韵的秋、素洁端庄的冬,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呼唤绿色,倡导环保,让废旧物品也有发光发热的一席之地,适时开展了这项活动,旨在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果冻壳、易拉罐、瓜子壳、各种植物种子,正是这些弃之可惜、难以利用的材料在孩子手里变换出了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安全音符歌、远航、蝴蝶、花草虫鱼、老板台等,我们不禁为孩子的创造开拓能力深深感染。中班“美术与文学”特色,更是画中有画,树叶里、花蕊中都镶嵌着故事,画面生动形象,使幼儿按捺不住想看、想说,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棵大树的风情在室内也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树枝苍劲伸展,树叶葱翠茂盛,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知识与环境有机结合,童趣盎然,鲜明易懂。

3.户外文化做到物有所值

在现有玩具的基础上,我们别开生面地增设了一系列环保类型的玩具:以废汽车轮胎为主组成的葡萄架,小鸟、蜗牛有机点缀其中,一幅妙趣横生的《蜗牛与黄鸥鸟》便呼之欲出;车胎做成的小车,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与参与的兴趣,锻炼了孩子的合作、协调能力。木制玩具既经济,又安全实用。在设置上,我们力求体现完整统一:走过弯弯折折的小桥,前面是考验幼儿胆识、锻炼手脚协调能力的攀登架,浮桥和木桩都起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作用。

二、区角活动突出互动性、自主性

1.落实好区角活动的设置

由于区角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特点设置。为使区角活动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在已有传统的区角活动项目基础上,挖掘出民间的一些活动内容进行填充,并将两者进行了良好的融会贯通。如用秫秸编织各种物品,用尼龙绳织鱼网、刺绣等,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参与兴趣,而且弘扬了民间文化艺术。在活动结构上,我们将活动室用桌、椅、橱、隔档分隔成大大小小若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选择和专注于游戏之中。

2.全方位投入,确保区角活动全面展开与实施

(1)材料投放是基础。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隐含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5篇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它具有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等特点,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民间游戏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能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民间游戏对材料的要求较低,“一根绳”“一个沙包”“小竹筒”等随处可寻的东西使游戏简便易行。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境况,幼儿园更是对这种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我认为,应该对传统民间游戏加以开发和利用,将他纳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此可见,将民间游戏贯穿于教育中,不但增加了游戏的种类,促进幼儿的发展,还使我们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再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6篇

浅谈泥塑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

刘楠楠

泥对孩子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喜欢玩泥是他们的天性,很少有孩子视而不见,是深受幼儿欢迎的手工材料之一。同时,泥塑是个体自我认知与创造性的表现途径,它是通过黏土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它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幼儿喜欢捏捏、搓搓、拼拼,可以说,泥塑是他们的第二种语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尤其体现出泥塑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形象逼真、容易操作的活动之一,并且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他们的小肌肉发展不是很灵活,创作意识也不是很强,但对可塑性强、变化多的泥塑材料却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玩泥能带给孩子们快乐,他们在玩耍过程中不仅能手脑并用,使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配合协调,更能启发孩子的想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你给幼儿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弄着玩,在一双双稚嫩的手里,几经拿捏,活脱脱便跳跃出一个个可爱、童趣的造型来,宛若一群伶伶俐俐的小精灵,呼之欲出,好像随时会起来跟你热闹一番,是孩子们的小手和想象赋予了它们生命。如何在泥塑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搓搓捏捏的玩耍中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和思维等能力呢?

一、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犹如给予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这种能力是极其宝贵的,对幼儿的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益处。在泥塑活动中,观察是幼儿创作的基础,他们在活动中所能表现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生活的感受,而相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不感兴趣的事物,就难以操作了。因此在泥塑活动中,势必要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的观察,掌握观察的顺序,学会必要的观察技巧。在泥塑活动中我运用较多的是观察比较法,如:选择典型的形象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物体形象的不同,掌握泥塑的要领。例如:圆球和圆桶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掌握圆形和圆柱体,团、搓技巧的差别。在《小鸭子》活动设计中,我并不急于让幼儿塑造造型,而是向幼儿展示了许多不同造型的鸭子玩具和鸭子图片,让幼儿先看一看、玩一玩,接着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比一比、看一看,飞的、跑的、游的小鸭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由于观察的仔细,幼儿自然就捏得顺手。又如在捏《月季花》时,我课前准备了一盆真的月季花,引导幼儿首先从花的造型入手;接着再让幼儿观察花、茎、叶的形状如何以及大小的区别、花朵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等到幼儿捏时,自然而然就捏出了盆花的主要特征。有的花瓣用圆形来捏,有的用半圆形、三角形,形象非常丰富。在幼儿的观察中,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如鲜艳的颜色、优美的造型等。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讲讲什么地方是美的,帮助幼儿挖掘美、发现美。例如通过欣赏鲜花、树叶、天空、小草的色彩、形态,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欣赏城市、房屋的造型后,感受人为创造的美。并且鼓励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积极地用捏泥和给泥塑作品上色来表现美。

二、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促进手脑并用。

从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来看,大多数幼儿都是大肌肉发展明显,小肌肉动作不灵活。由幼儿动手操作的泥塑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泥塑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可以充分发展其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小肌肉及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科学家证明: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精巧,就越促进脑神经的发展。可以说训练手就是训练大脑。幼儿园的泥塑活动需要幼儿用双手进行来进行操作,再者幼儿时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的心理需要,特别喜欢搓搓捏捏,因此泥塑活动中,我除了为幼儿提供泥巴材料以外,还适当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如:垫在奶油蛋糕下的镂空雕花底盘、一次性盘子、牙签、吸管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泥塑。如在开设《一盘点心》课程时,鼓励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点心,学习使用各种辅助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要回忆各种吃过的、见过的点心,还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制作,从而发展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在泥塑活动中,一开始幼儿手眼动作不协调,加上小肌肉动作的不精确性,很难做出满意的作品。于是,我就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小圆形、饼干入手,慢慢提高要求,捏出具体形象的物体,促进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以及与眼睛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训练大脑的目的。

三、泥塑活动能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对幼儿来说,表达情感,发挥创造更为重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基本形塑-我们捏泥巴》的课程上,用一根线条或一些图形,让幼儿说说像什么,启发幼儿的多种回答。如一根泥条,在孩子眼里会变成一条小爬虫、河里的波浪、妈 妈的卷发、方便面条等。这种训练,有助于幼儿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用一个图形,让幼儿添上一些东西,变成不同的事物,也是一种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好方法。我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将两种不同形态的物品进行有机组合,成为另一种具有超能量的物体。活动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想象出了许多异质同构的组合。如:人与老鹰的身体和翅膀组合,可以使人不用坐飞机就能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虎头与龙身的组合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人与奔马的组合能让人像马一样快速地奔跑。蝴蝶与青蛙的组合使它既能飞又可以在水里游等等。这种活动,没有“对”与“错”、“象”与“不像”的局限,从而能使幼儿更大胆地表现,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

四、泥塑活动能让幼儿体验无穷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泥塑这种工艺创造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比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泥塑活动时,我并不急于教幼儿完成作品,而是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这些泥团会变......,你们变变看,它可以变成什么?”这时孩子们欢快、有序的动起手来,有的搓,有的团,有的捏。一会儿的功夫,泥团就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的泥变成了小圆子!”、“我的泥变成了胡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蛇!”。看着孩子们那惊喜的神情,我不禁赞叹道:“你们真能干!”初次泥塑活动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以后的活动,幼儿始终兴致很高,常常是还没到泥塑活动的时间,他们就来问我:“刘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去捏泥呀?”于是我抓住机会向他们进一步教授了捏泥的技巧,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对泥塑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慢慢地我再引导他们将泥巴用捏、搓、盘出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不断引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尝试创作。我深深感到: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对幼儿充满诱惑时,幼儿的泥塑灵感就将被激发起来了。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7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园注重通过室内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环境进行教育已成为我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

一、注重室外环境的多样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在看看、摸摸、说说、做做中受教育。

我们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处地方,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室外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环境的扩张力。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化室外环境,将幼儿园整体划分为花园式、乐园式、公园式三个绿化区域。

走入幼儿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公园式绿化区,除了大片的草坪、盛开的鲜花、挺拔的树木外,还有形象可鞠的的小动物、形态各异的奇石等饰物,深受孩子们喜爱;幼儿第一娱乐活动区内设有十余种大型户外组合玩具,以及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出的玩沙、玩水区、钻爬区、攀登区等众多活动区域,每一种游乐设施下面铺有软细沙、草坪,显示出对孩子们的关爱顾护之情。幼儿第二户外活动区域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铺有方砖地,为幼儿进行户外操表演、体育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地。

2、充分利用环境,发挥区域环境的教育、娱乐作用。

园内的每一部分环境,我们都合理利用,让幼儿通过同伴或老师的帮助,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功能,使之应景而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如: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各自的种植园地里种植了芹菜、白菜、萝卜、番茄、丝瓜等,孩子们通过播种、浇水、施肥、收获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耕作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而且还可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土地、青草、绿树、鲜花、翠竹为主的自然风景活动区,让孩子充分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设有攀援区、转桥、晃桥等设施的身体锻炼活动区,不仅使幼儿游戏富有挑战性,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作和幼儿互助能力。

二、注重室内环境的科学化

活动室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注重精心设计墙饰文化,美化幼儿园的活动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1、墙饰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他们在理解能力、观赏接受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室墙饰设计时,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饰的作用。如:我园小班教师在活动室布置了我喜欢的秋天的水果的墙饰,孩子们进行区角活动时,经常会进行区分颜色、为水果排队、数数等游戏。这样,墙饰内容不仅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而且孩子们兴趣性高,发挥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2、墙饰内容应与本班当前的重点教育目标相结合。

例如:中班当前的教育目标是认识春天,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天气的变化、对孩子讲秋天的故事,同时,老师还在活动室墙上布置孩子们嬉戏、庆祝秋天的丰收等情景的画面。这样布置的墙饰不仅对孩子有吸引力,还使孩子们受到美的教育和感染。

3、把墙面装饰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自我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幼儿体验到参与装饰过程的快乐,是保证墙饰发挥作大教育功能的关键。在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时,我们尽量组织幼儿参与墙饰内容的选择和制作。让幼儿在选择、制作装饰的过程中,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同时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第8篇

一、通过讲故事,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5 年的冬天,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养活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而偷面包, 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法庭, 法官审讯完之后, 对老太太处以10 美元罚款或者10 天拘役。老人家说: “我要是有10 美元我怎么会去偷面包? 我要是被拘役我那三个孙子谁来照顾?”。这时旁听席站起一个人, 他拿出十美元放进他的帽子里对老太太说: “老人家请接受10 美元的罚款, 各位, 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 请诸位每人交20 美分的罚金, 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以处罚我们生活中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 是啊! 很多时候, 我们感觉人是陌生的, 仿佛事不关己, 便高高挂起, 但是, 请大家细想想, 假如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 人们都冷漠地看着, 而袖手旁观, 你是什么心情呢! 所以, 拉瓜迪亚惩罚了冷漠的市民, 是想唤醒市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让大家都能献出一份爱, 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爱, 这样世界就会更美好! 我常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 他们听了之后都明白了, 人与人之间最可怕的是冷漠、是无情! 所以, 我时刻唤醒着学生们的良知, 培养他们对人如对亲人般温暖。

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从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多么重要, 现在的学生们就多是情感冷漠, 缺乏善的、美的、真的情感, 更多是冷漠、残忍、自私自利的品质。如果在学校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优秀品质, 那么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通过这个故事, 学生们知道了人真正的良好情感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不是简单的有一颗火热的向善之心, 更要你付诸行动去关爱身边的人, 拒绝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前一阶段, 出现的几起杀母、杀祖父母的例子就活生生地提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个心智健康成长的人。

二、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的熏陶。在讲解语文课文时, 一定是在交代了作者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 许多课文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 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切身的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往往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很难留在心中, 在朗读的过程中, 把这种情感体会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且深化, 让学生能够用心去体会, 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古希腊时期, 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身心皆美善”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后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按照他的意见, 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丰富精神的统一, 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 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他强调道德面貌在每个人身上起的主导作用, 应该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我觉得要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有正确情感倾向的人、能够明辨是非的人, 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首当其冲的责任。因此, 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 实际指导情感朗读就是指导学生明辨是非, 有正确情感导向的过程。所以, 文本读的过程也很重要, 它是学生理解、吸收的过程。

三、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上, 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 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的、惊奇的和激动的事物表达出来, 把生活、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的美变成思想美而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也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每堂语文课课前5 分钟, 就是训练学生说见闻的时间。每次表达之前我都会把要求说清楚, 让他们明白表达的重点, 其中有一条要求是: 你是怎样看待你所表达的事物的, 你持什么样的情感? 什么态度? 那么你就要在你叙述的过程中把情感让人体会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思考能力, 更重要地是让他们从事件中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让自己的情感日趋明朗化, 渐渐地就培养出良好的情感。例如, 一次同学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件事: 一次坐车, 一位老奶奶上了公交车, 车上没有座位。自己刚站起来给老奶奶让座, 老奶奶还没等坐下, 一个小伙子却“噌”地一下坐了上去。这个同学说的时候把老奶奶的年老虚弱用同情的语调表达了出来, 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而自己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又让人看到他那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 当小伙子坐上去之后的愤慨又让人气愤不已……他在说的同时, 让同学们感觉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着这件事, 学生们情绪激动, 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感到非常满意, 这才能看出具有一个纯善美之心的可爱的孩子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

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培养着同学们的美好的、乐观的、阳光的、向善的思想, 对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培养一个心智健康成长的人,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更要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情操!

上一篇:《我坚信》读书笔记下一篇:新学期高中教师第一次班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