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2024-09-22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精选18篇)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1篇

人生会经历很多事,但有一件事使我获益非浅——养蚕。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有卖蚕的,便买了一些回家养。通过了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蚕吃桑叶总是由上而下,十分奇特。你看,这只蚕刚在桑叶上吃了一个“大窟窿”,就躺在桑叶呼呼大睡,可真够懒的!蚕的爬行也非特别,它总是一拱一拱的,真像毛毛虫……在这些蚕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只蚕,它原来黑黑乎乎的,成天垂头丧气的,可它越来越大,原来黑乎乎的皮肤变成雪白的,这难道不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吗?还有两只蚕,最大却最调皮,有一天,它们两个爬上了桑叶的叶杆上,可这里容不下它们两个,它们就为这件事争吵,它们用头互相顶撞,我看了后立即把它们分开,分的时候它们还在挣扎,好像在说:“快放开我!快放开我!今天我要跟它分个胜负”。……蚕宝宝给我带了无数的快乐,也给我带来了无数的烦恼,我每天都要给蚕宝宝喂桑叶,清理粪便……日久天长,我不禁厌烦起来,有好几次都没有给蚕宝宝换桑叶,有一次,我准备去洗手间洗手,而妈妈在旁边洗衣服,突然,妈妈一不小心把盆子打到了,水一下子溅到我的裤子上,我正准备向妈妈发火,可刚要开口,我却停住了。我想起了蚕宝宝一样,没有为父母做任何事,可每当我犯错的时候父母都怀着宽容之心原谅我,而我为什么没有宽容之心,反而要对自己的父母发火。想到这里羞愧的低下头,然后跑向蚕宝宝为它们换桑叶……

不同的事会收获不同的启示,竞管是一件微不足到的事,但有可能就使你终生最收益的事。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2篇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今年春天的阳光似乎特别明媚,风也格外柔和。

一天,上完书法课,我经过中立桥体育广场,看见许多人在放风筝,我不禁驻足观看,只见一只只绘着五彩图案的风筝在天空中争奇斗艳,我心里痒痒的,决定试一试。

在爸爸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风筝很快飞了起来。起先,我没敢把风筝放得很高,只是让它低低地飞着,因为小小的风筝与我之间只有一条细而几近无色的线连着,我害怕风筝会飞走。我此时能做的,只是紧紧地抓住线轴,风筝在低空飞着,我渐渐放下心来,开始慢慢地放线。随着风筝一点一点地升高,一点一点离我而去,我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可风筝依旧十分听话地任我摆布,忽高忽低,这时我发现这根细线已完全把风筝束缚住了,它只能听任我摆布,我现在甚至希望线断掉,让风筝自由去飞。

线已放到尽头,我感到有很大的力作用在线轴上。突然,线断了,风筝猛地向高处飞去,我松了一口气,目送它远去,希望它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可不知为什么,风筝很快在天空翻滚起来,然后落在对面的人行道上。

我原以为摆脱束缚,风筝会飞得更高,可它却掉了下来。也许,在它还没有学会飞之前,只能被管束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试着渐渐高飞,但绝不可随心所欲。

我虽然不愿承认,但这终归是事实,这使我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曾希望他们放手让我飞,但现在我甚至希望他们更好地管束我,因为今天的束缚是为明天的自由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风筝给我的启示。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构思 第3篇

半命题作文的填题, 填充一个字一个词, 貌看简单, 但内中颇有奥妙。填题, 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 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高明、机敏的填题, 当顺着以下原则去运思、操作。

一.填题, 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 题面不长, 其间还有空白, 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 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呢。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 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 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 是记叙文、议论文, 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 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 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 还是以理带事, 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 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 抒发何种感情, 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 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 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 或一事或数事, 或一理或数理, 或瞬间或久远, 或局狭或广扩, 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 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 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 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 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 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 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 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 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 全身心投入, 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 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 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 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 于这种如 醉如痴迷 恋的对象———载体, 题目有意空缺, 留给学生自主定夺, 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 隐含信息, 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 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 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 行文必然议论说理, 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 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 伸张正义, 激浊扬清, 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 前面填充后, 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 由学生自揣自定, 学生大可从“我”出发, 为我所用。

二.填题, 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 紧扣教材, 巧拟半命文题, 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 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 (命题者) , 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 稍一端详, 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 不难看出, 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 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 造成特定的氛围, 让生活中某一人 (或数人) 置于其间, 述其言, 叙其行, 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这种环境和态势, 可能是有形的, 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 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 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 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 就不难通过填充题, 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 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 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 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 有的学生无视命题, 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 《在校门面前》, 如此, 也能行文, 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 (兄妹) 关系外, 碍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 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 除此, 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 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 多数半命式文题, 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 有所暗示, 一题当前, 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 将其捕捉到手, 接着要深层透视, 切中底蕴, 以利正确填题, 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 载体部分空缺, 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 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 (一般生理现象) , 2.思想成熟 (高级智能现象) , 3.学业 (事业) 有成 (有为社会现象) 。对三者运思比较, 可以断定, 按第一种含义填题, 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 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 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 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 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 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兔、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 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 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 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 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 但纳入文题, 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 连上前面的“我”, 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 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 ———填题正确, 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 ———填题深刻, 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 ———填题错误, 题旨走穴。

四.填题, 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下笔能否成功, 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 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 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 加以充分利用, 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 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 但要正中储存, 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 与勤俭的祖父相处, 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 并力戒之, 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 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 感触颇深, 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 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 最后夺得第二, 可填“力量”。

又如《我同桌》, 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 如何填充为好, 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 虽印象鲜明, 但交往很少, 可填“的”, 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 , 碰碰磕磕 , 时有冲突 , 填“和”为宜, 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 , 不妨选填 “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五.填题, 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 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 还应避俗求新, 使题与文, 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 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之中》 的半命题, 有如下填题, 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 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 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 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 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的滋味》这一文 题, 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 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 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 掘而深之, 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 《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 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 如能逆向填题: 《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 《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 《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 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 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 深也好, 都有个“度”, 过度则不真, 甚至有悖情理, 违反逻辑。有这样一道题, 《我第一次》, 如若有人 填上诸如 “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 必然令人皱眉, 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 填进题中, 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 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 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 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 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 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 不违情理。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4篇

作为语文水平的一大重要考查对象,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不管是应试还是实用,写作能力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熟悉多种表达方式,对于解决各种作文命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命题形式。即命题人仅仅给写作者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题目,也就是去掉完整题目的一部分,让考生来填补所缺的部分。这种作文命题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立意上,都会有更多的选择性自由,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较少。

二、半命题作文常见的审题误区

(一)雷同

在半命题作文中,出现填题雷同的概率非常之高。比如半命题作文“ 的味道”,大部分学生都会填补成“爱的味道”“父爱的味道”“母爱的味道”这就出现了填题方面的雷同。再比如半命题作文“一路与 同行”,该题目大部分学生都会补题目为:一路与父爱同行,一路与老师同行,一路与月亮同行。再看2014年江苏省的中考作文半命题题目“不错过 ”,这个题目很多学生会想到用类似于“机会”这样的词语去补充,也是容易发生雷同的。而黄石市的作文题是二选一,其中就有一个半命题形式的作文题目,即“又到一年 时”,学生可以填的题目非常之多,“又到一年花开时,又到一年毕业时,又到一年中考时,又到一年端午时……”雷同题目也不少。

(二)过大

半命题作文不像命题作文,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于是很多学生就开始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泛泛而谈,首先表现在补题上是填题过大。以上面所举的例子为例,半命题作文“一路与 同行”,如果学生填题为:一路与大自然同行,一路与爱同行,一路与青春同行……那么题目就显得非常之大,导致泛泛而谈,缺乏真情实感。这种填题方式没有新意,范围大,很容易导致内容空洞无物,不能打动人。就以今年黄石市的选题之一的半命题作文来看,如果填题为“又到一年花开时”,则显得大了一些,当然这只是从题目来看,如果学生的写作功底深厚,还是可以化大为小的。但是作为中学生,普遍涉世尚浅,无论是对于生活感悟还是对于情感把握都还不够深刻独到,并且作为中考考场作文,既受到时间的限制,还受到字数版面的限制,是很难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的。

三、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探讨

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以上两种审题误区而导致的填题雷同或是过大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审题以及填题方法。

(一)填题的虚实探析

有的学生面对一个较为抽象的题目无从下笔,而有的学生却能利用这种抽象写出妙趣横生的文章来。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学生掌握这样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化虚为实,一种是化实为虚。通常情况下,要采取化虚为实的方法来审题、填题。而第二种化实为虚则需要写作功底较厚的学生来充分发挥其作用。所谓化虚为实,就是要求学生擅长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这种写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真情感,能够以情取胜。比如2014年湖北省黄石市的中考题,若填题为“又到一年花开时”,这个题目本身是大而虚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化虚为实的审题方法,就可以将“花开时”进行实化,细节化,比如花开时节发生的某件感人之事,让人难忘的事等等,这样就能成功转化到自己的擅长上来。所以擅长散文化语言的学生不妨使用这种审题法,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半命题作为“不错过 ”,如果要化实为虚,就可以填成“不错过那一米阳光”“不错过那美好春光”等等,学生就可以肆意挥洒自己的诗化语言,写出动人的文章。

(二)以小见大填题法

点滴之水折射七彩阳光。笔者认为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方法。在审题过程中做到内容要熟悉、立意要新颖。在审题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个小的切入点,以不断缩小定作范围。比如某地中考半命题作文“我与 的亲密接触”,如果填题为“我与真善美的亲密接触”,是个这么宽泛的题目。不过即便是拟了一个这样的题目,在写作过程中,也还可以将其缩小为一件可以体现出真善美的事。另外拟题时,一定要避生就熟,无论是哪一个题目,都必须能和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否则难以下笔。比如某地的中考半命题作文“ 在其中”,就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题材来定题目,紧紧扣住“爱、真情”之类的关键词来填题,学生就可以避生就熟,做到胸有成竹。

四、小结

总之,在半命题的作文审题中,拟题填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提高学生半命题作文审题能力,就需要在平时多多训练审题拟题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让学生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在考场中。

参考文献:

[1]吴平安.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J].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2009,(04).

[2]周雪桂.半命题作文审题拟题技巧训练之“变形记”[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7).

什么的启示半命题作文 第5篇

仙人掌,其貌不扬,既不华丽,又不素雅,还浑身不满密密麻麻的钢针般的刺,让人见了就生厌。

我不喜欢仙人掌,可偏偏房间里却摆上了一盆,是妈妈要求我观察它的。我看着这“丑八怪”就心烦,于是把它扔在房间角落不管了。有一天,我打扫房间角落时,正用抹布抹着地。突然手上一阵刺痛,殷红的鲜血正从伤口往外渗。我急忙找来纸巾和创可贴,小心翼翼地包扎了一番。忽然,我瞧见了角落里的仙人掌,那叶子上还有红红的东西,我猜到,是血。我对仙人掌更加厌恶了,心想:妈妈还说它顽强,我看就是一株智慧用武器攻击别人来装强悍的“丑八怪”。

自从我被仙人掌“咬”了以后,我索性把它扔在了窗外的阳台上,再也不管它了。有一天,我刚走进房间,一股馥郁的画像钻入了我的鼻孔,让人心旷神怡。我四处寻找,却没想到竟是那盆仙人掌!明黄色的花瓣娇艳欲滴,似轻纱,似云雾。洁白的花蕊如同冬雪,映衬着那张金灿灿的笑脸。碧绿的仙人掌此时也不怎么让我讨厌了,好像一把把小绿伞,撑开了一张张笑脸。折仙人掌怎会开花呢?这个疑问浮现在我脑海中。这时,我猛然想起,前几天阳光暴晒,昨天又下了一场大雨,如此恶劣的环境,仙人掌还能开出这么可爱的小花,怎能说它生命力不顽强呢?

生活中,处处可见“仙人掌”。环卫工人就是这样。虽然工作很卑微,可他们辛勤耕耘,载培出了城市的文明之花。

什么的启示半命题作文 第6篇

早上,外面很安静,人还在被子下面,我也不例外,睡得很美。时钟指向9点。好了,起来!我穿上衣服,走进餐厅。早餐在哪里?我跑进父母的卧室,哇!都出去了,我能怎么办?

我太饿了,肚子已经嗡嗡作响了。我想我只能自己做早餐了。第一步是洗锅。我顺利完成了。第二步,从冰箱里找食材。有鸡蛋,哈尔滨香肠,面包,牛奶,都在这里。我开始洗香肠,唉!这种滑滑的怎么洗?啊!我掉了,唉!为什么会掉?终于洗好了。下一步就是切。这把明晃晃的刀在父母手里那么听话,在我手里却一点用都没有。我只能笨拙地握着刀,小心翼翼地切香肠。切一片,两片,三片。我明白了,唉!这不是香肠片!明明是香肠块,却不能以貌取人!

我把锅放在煤气灶上,打开开关,锅里的油发出声音,把香肠倒进锅里。里面的油跳得很高,很有趣。等了大概五分钟,锅里的香肠片变成了褐色。我看着香肠片,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立刻从橱柜里拿出一个盘子,把香肠装满。然后,我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煎蛋蛋糕,倒了半杯牛奶,看着自己辛苦的早餐。我很开心,盘子里的好吃的好像在说快吃我吧!快把我吃了!

什么的启示半命题作文 第7篇

根是每种植物的主要“器官”,它负责为植物运输水份和营养,肩负着重要任务。它被深深地埋在地底下,样子虽不美甚至有点儿丑,却有着高尚的精神和有效的作用。它虽没有玫瑰妖艳,没有桂花的香飘十里,也没有大树的枝繁叶茂,但却有着一种不计名利、不图虚荣的高尚品格。

根,就如一些在银幕后工作的人民,虽没上过银幕,却还是不停地忙碌着,不求任何和声,若没有了他们,怎么会有那些耀眼的大明星呢?还比如说那些清洁工人,大多数是一些穿着朴素甚至还有点儿脏的人,他们虽平凡得让人看了一眼就会马上忘记,但又有谁想过,若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能这么干净漂亮吗?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我们打扫卫生,可有人还嫌他们脏,故意躲着他们。他们就如这根一样,默默地工作着。

半命题作文策略浅议 第8篇

先请看2008年陕西省中考作文试题 (选题作文, 由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组成, 命题作文略)

半命题作文 (补全题目后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 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 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 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生活中, 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________脸”为题目, 写一篇作文。

前提:认识别具特色的新型半命题作文

2008年的中考, 除了陕西省外, 还有江西省、广西南宁市等地区也采用这种半命题作文形式。这种新型半命题作文, 同一般的半命题作文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是一种特殊的半命题作文。一般的半命题作文都没有解说性文字, 如山东省半命题作文《在______中学到______》, 安徽省的半命题作文《我在______中得到快乐》, 等等。而陕西省等地区的中考半命题作文则提供了解说性文字, 我们可称之为新型半命题作文。这种新型半命题作文, 是借助解说性文字, 为考生补充完整题目和审题等提供暗示与引领, 是一种改良后的半命题作文,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种创新的半命题作文。

策略:

策略之一:把解说性文字当作朋友

在补充完整题目之前, 一定要认真阅读解说性文字, 通过自己与它的双边交流, 使其成为开启自己思维大门的钥匙。把解说性文字当作可以亲近的朋友, 领会其用心, 读懂其引领与暗示, 从而在其引导下张扬个性, 展露才情。解说性文字, 与半命题相呼应, 提供所填词语的范例 (如慈祥、疲惫吧、阳光灿烂等) , 暗示所应补充词语的多样性, 并从立意上给予了一定的限制 (如生活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生活的多彩等) , 但有所限制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 (如“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 。这样, 就不仅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和表达的单独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考生的束缚, 还考生以适度的写作自由, 而且还着眼打开考生的思路, 让他们快速走进题目里。如借助解说性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 我们可选择“慈祥”, 使题目成为一个复杂的动宾短语, 然后调动我们的积累写一篇叙事或抒情的散文。假设我们受解说性文字的启发, 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 举一反三, 就可用这样的词语来补全题目:自卑、坚毅、熟悉等。然后, 在解说性材料的启发下, 确定作文的主题, 选择自己能较好驾驭的体裁来表达。另外, 解说性文字, 它同半题相配合, 强调了要把握人物脸的特点, 了解脸的故事的本质必须用心。当我们视它为朋友, 领会了它的用心, 就会在“特点”和“本质上”下工夫。

策略之二:因人而异, 量力而行

同是九年级的学生, 但由于知识经验背景的不同, 逻辑思维水平的差异, 思想认识的深浅有别, 一定要遵循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的原则,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补出自己熟悉的、感悟最深的、自己最有把握的、最容易写出新意的文题, 然后驾轻就熟, 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和文体写作。例如, “难忘那张冷酷的脸”等, 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就相当难写, 我们绝不能图简便, 从解说性文字中“拿”一个词语了事。但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想认识水平较高、议论文写作是强项的考生来说, 就完全可借“难忘那张冷酷的脸”之题发挥, 写一篇杂文。尽管记叙、描写的文体在中考中依然存在着优势, 但如果考生对其他文体的学习、把握和运用确有心得, 突破思维定式, 而采用说明文、议论文乃至小小说、童话、寓言等文学形式来表达, 那么, 一定能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即使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与观点, 由于表现形式别具一格, 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不过, 要有底气作支撑, 平时训练有素, 考场上才能从容应对。切莫弄巧成拙!

策略之三:与解说性文字平等交流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9篇

理解题目是学生写作文时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理解题目最能考量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因为一个小小的短语常常含有许多信息,它往往对写作起着提示、限制作用。正确理解它,就会为写好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可能下笔之始就定错了位。

作文题目中常常暗含着一些要求。例如:(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这个题目,“路上”要求写出过程,这个要写两三件事才能体现出来:而“他(她)”则要求几件事都只能由这一个人来完成。“牵着我的手”有象征意义,暗示文章主题应突出他(她)对“我”的成长的帮助和影响。(2)“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这个题目,供选择的词语只有三个,考生只能从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并且所选词语为文章主题定了方向。“那一次”三字,暗示只能写一件事。“很”字则要求写出快乐之强,或者内疚之深,或者受启发之大,不能泛泛而谈。(3)“逆耳忠言助我行”这个题目包含了三个要求:①忠言是“逆耳”的,也就是说,帮助“我”的话一定是戳到了“我”的痛处,使“我”难过的;②题目中有个“我”,所以不能写成议论文。不能用自己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③文章的重点在“助我行”,即要写出逆耳的忠言对“我”产生的影响,使“我”发生的改变。(4)“我身边的_______”这个题目只能写成记叙文,并且不能写成“‘我们身边的”。(5)“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题目中,“同”字表明必须写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事。(6)“你是我的太阳”这个题目,不但应注意要用第二人称,注意“太阳”的象征意义。而且要写出“我”得到“太阳”的照耀、温暖之后受到了什么影响。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

掌握了题目的要求以后,仍然不能急于写作,而要尽快地确定文章的中心一在题目中,有的已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逆耳忠言助我行”“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按照题目所规定的中心构思即可。而大多数题目需要作者自己确定文章的中心,如“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我身边的_______”等。如“让路”这个题目,它有多个中心可供选择,以幸福为中心、以关心为中心、以尊重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等。一般来讲,在理解了题目要求、确定了中心之后写作,就能够达到作文的基本要求了。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把自己确定的中心表现出来,提醒自己不要跑题。

三、选好材料,构思作文

确立了文章的中心,等于有了文章的灵魂。要想把文章写好,还必须有丰富的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梳理,选择那些最适合题目的材料,然后构思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近年来,在中考作文中,纯粹靠语言优美取胜的文章越来越少,那些不但有生动的语言,而且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越来越成为中考满分作文的主流。换句话说就是,华丽而空洞的文章被冷落,有具体、充实内容的文章受到青睐。因此文章一定要有充实的内容。

四、确定重点场景

这是动笔之前的最后一关,也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说它关键,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把故事记成流水账,就前功尽弃了。一般来讲,一篇600字的文章,最好有三个重点场景或画面。这样既可以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又会使文章内容更丰满、故事更生动、人物形象更清晰、中心更突出。许多成功的作文都是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具体的场景来写,这几个具体的场景,就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确定好场景以后,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就是把每个场景的主要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在演草纸上,以便动笔后作为参照和“路标”至此,作文的全部准备工作才算完成,可以动笔写作了。

(插图/望穿秋裤)

本刊《出手试招》栏目长期征稿

1.稿件由“作文题目”“题目简析”“课堂佳作”“推荐理由”四部分组成。

2.作文题要与学生生活及现实联系密切。佳作要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体现考场作文的要求:内容切题,中心突出,立意独特、深刻,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构思新颖、巧妙。

3.所荐作文不少于600字,推荐理由不超过80字。

地址: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

什么的启示半命题作文 第10篇

每一条小溪都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流入千变万化的大海。这不,又有一条小溪要离开河流妈妈的怀抱,去实现自己美妙、雄伟的大海梦了。

小溪告别了河流妈妈,开始了他漫长而又充满了艰难与诱惑的旅行。

小溪流呀流,流呀流,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满是绿树红花的地方。这里的小鱼邀请它与它们一起玩耍、嬉戏,与白色的浪花一起跳舞,小溪拒绝了小鱼儿的请求。你问为什么呀?因为它要去实现它的梦想呀!

小溪不远千里地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桂林,它一看,嗬,漓江的水真的是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桂林的山也真的是形态万千、色彩明丽、怪石嶙峋的;但小溪没有再多看一眼,径直地流走了。你问为什么呢?因为它要去完成它的大海梦呀!

小溪终于来到最后一道关卡前,它必须要跳上一级级石阶,再从翠湖中流出去,才能到达大海。小溪没有害怕,它积蓄着力量,大概过了一分钟,小溪纵身一跃,但没有成功,它重重地摔下来,但它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去跃过这道关卡。两个星期后,天神似乎挥动了神仙棒------小溪终于跳过了这天然屏障,流到了翠湖中。小溪拖着疲惫的身子,连滚带爬地流入了大海。它终于明白了山间的小溪经过一路的曲折,才唱出了一支美妙的山歌。

关于什么的启示半命题作文 第11篇

有一件事已经过去了,但它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有一天,老师忽然对我说:“江娜,你的《童年的回忆》弹得不错,7月1日去屯溪比赛。”我很惊讶:这是我第一次比赛,我非常的紧张。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每天坚持弹两个小时的钢琴。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们很早就到屯溪,在签名牌上写好名字,拿到我的排号:47号。比赛即将开始,主持人热情地说:“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经过一番介绍后,比赛正式开始。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轮到我了。主持人笑着说:“请47号选手为我们带来《喜年的回忆》!”我怀着紧张头奋的心情走上台,对观众鞠了个躬,坐在钢琴椅上,轻松地弹起了《童年的回忆》。我的手指在琴键上轻快地跳了起来,音乐优美,伴随着音乐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不知不觉中,我弹完了。最后,观众的掌手如潮水般响起,裁判也微笑地点了点头。几天后,老师公布成绩:《童年的回忆》获一等奖!我听了这个好消息,特别地激动。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12篇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住在楼下的奶奶告诉我,负责扫我们这条街的老头儿病了。我当时漫不经心地听着。

果然,第二天早上,我没有听到扫地声,当我上学时,我不禁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风似乎是想借没人扫地的机会,便无所顾忌地在街道中奔跑着,呼啸着。风刮得废纸到处乱飞,刮得枯枝尘土一起飞舞。

第三天,第四天,我都没有听到扫地声。

第五天早上,我终于听到了那熟悉的“唰唰唰”声。我心里不禁一阵狂喜。当我上学的时候,堆积多日的废纸,枯枝已不见了,风似乎也收敛多了,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望着眼前整洁的街道,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从没有注意到清洁工对于我们的生活竟是如此的重要。从那以后,我开始细心地观察他了。每天早上第一个上班的是他,穿着很脏的工作服,戴着破手套,手中握一把扫帚,扫着这条永远不会扫完的街道。没有人与他作伴,陪着他的只有空中的繁星和那朦胧的月光。当人们都去上班的时候,他离开了,留下了整洁的街道,换来了人们愉快心情、舒展的笑脸。冬去春来,清洁工们依然如故,这些寂寞的街道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都热情地称他们为城市的美容师。

由此,我又想到许许多多,我们今天能无忧无虑地学习、工作,不正是因为有许多人在为我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吗?这些工作看起来不起眼,有的甚至显得有些低下,但是透过他们的外表,我看到了一个闪光的世界。那一颗颗小小的心里,没有世俗偏见,没有丝毫的怨言,有的只是无私的奉献。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13篇

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也是文化不断变迁和演进的过程。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其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 而是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和功能上的转变, 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在这一点上, 作文命题的意义在于, 充当一个连结点, 引起学生对社会革新和发明的关注, 并以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不竭的创造力为文化的更新发展提供源泉。本文通过观察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 比较了若干学者对未来作文命题的展望, 探讨了作文命题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并加以分析和思考, 从而提出新的观点以供日后进一步研究参考。

二、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下表以1951年 (执行高考制度开始) 至2010年的全国高考统考作文题目作为考察对象, 寻求历年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轨迹, 将它与当代文化的变迁相结合, 进一步思考其演变的规律:

由以上表格可知,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作文命题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由理性思考到关注生活、注重思维创新, 其总趋势是从紧随政治形势到逐步走向开放与多样化。其命题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逐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越来越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抒发真情实感的余地。第二、从过分强调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到注重考察学生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第三、从偏重于道德品质题材逐渐向具有哲理性、思辨性的 话题过渡。目前来讲, 作文命题的基本现状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分天下, 题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 突显出地方色彩。

三、作文命题的未来展望

(一) 以往学者观点的陈述

学者张所帅认为, 新时期作文命题理念价值取向的走势应为:永恒的时代性和渐趋本我化;由“带着镣铐跳舞”转向“在舞台上跳个人自由舞”;由“人”“文”的分裂走向“人文”的统一;由“理念本位”转向“生活本位”。

学者胡宝珍认为, 作文命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全方位考察语文素养;各大院校自主命题;注重哲学思辨能力的考察;呼唤真情, 回归本真;文题中法律意识增强。

学者杨兴芳提倡高考作文命题人文价值的旨归:命题政策上, 由“一元”走向“多元”;命题形式上, 由“带着镣铐跳舞”转向“跳个人自由舞”;命题内容上, 由“人”“文”分裂走向“人文”统一。

学者夏雄峰提倡从文化角度研究作文命题, 认为这样做有助于拓宽作文命题的视野;有助于使作文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特点, 满足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求;有益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能理解多元文化的新人。

(二) 以往观点的对比与分析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以上学者对未来作文命题的展望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大都提出作文题材要多元化, 要具备人文价值, 立足于文化角度, 命题应该多关注现实生活, 给考生充分的自由度以抒发真情实感。从近几年作文命题的走势不难看出, 以上这些展望都是符合作文命题未来发展方向的, 也是值得被认可的。因为作文的发展曾经经历过一段思想禁锢的政治背景, 所以大家的关注点一直放在解放思想和抒发真情之上。然而在诸多见解中, 只有学者胡宝珍有几点建议独树一帜, 难能可贵, 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首先, 文题中法律意识增强。目前,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抒发内心情感, 作文命题往往倾向于感性题材或者一些社会现象, 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青少年学生处于思想的升华期, 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他们的脑海里建构, 在这一点上, 作文命题能够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寻找到自己的航向, 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社会。其次, 开放与限制有的放矢。命题不开放, 学生就很难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命题不限制, 学生又容易照搬或套用以前做过的文章。开放与限制是一组矛盾的统一体, 命题者应该把握好一个相对适合的度, 以达到二者的平衡。

(三) 对于未来作文命题趋势的建议

通过上述的对比与分析, 我们认为未来作文命题的趋势应该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1. 作文命题应追求个性解放, 思想自由, 同时做到开放与限制有的放矢。

学生作文不仅反映出其语言能力, 更反映出其思想水平、道德认识、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兴趣意志。作文命题应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引导学生反省自我、思考人生, 促进学生形成自尊、自立、自强的健全人格。好的作文题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之愉快自由地描绘生活, 表达自我。与此同时, 题目的立意和范围应做到开放与限制有的放矢, 既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 又要加以限制, 以免照搬照抄。

2. 作文命题应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关注人文、关注法制。

21世纪的理想人才应是科技素质、人文修养与法律意识的统一, 兼具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科技创造未来,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法律武装头脑, 造就冷静客观的处世态度。未来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内涵也将不断得到提升, 以人为本的理念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教育面向未来的应有之义。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关注人文、关注法制, 不仅是指了解和探索科技、人文、法律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 要关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关注科技、人文和法律知识在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将写作与社会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3. 作文题材源于生活, 呼唤真情, 鼓励创新。

要让学生的作文写出自己的个性,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说真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美国作文命题中有种“自叙文”就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 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独特的经历, 从而把内心感受诉诸文字。另外,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文化创新成为与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攸关的重大课题。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 也就成为新世纪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在语文教育中, 写作是最有个性、最需要感情投入的、最能激发创新精神的。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思想的深刻性。

四、讨论和反思

从以往各个学者的分析和见解不难看出, 我们都在强调作文命题应如何做到解放学生思想, 如何给学生留有抒发情感的空间, 而往往忽略了如何把握好命题的开放度和限制度, 如何处理好命题的易写性和广阔度, 如何引导考生书写真情实感和进行深层思考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一直面临的角力点和难点, 也是今后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胡宝珍.高考作文命题发展探究[M].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未出版, 2010.

[2]夏雄风.当代文化变迁与作文命题的变革[M].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未出版, 2004.

[3]杨兴芳.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价值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未出版, 2008.

浅说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14篇

务“契” 就是要求所填补的题目内容契合作文提示和已供题目的语境,填补后的作文题目和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不相冲突,填补后的作文题目整体搭配恰当,表达的意思明确完整,合乎情理。

比如写半命题作文“ ,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冬天”等本身算不上“美丽”的事物,都很契合语境;但是,如果我们选用“成功”“前进”“成熟”“鲜花”“掌声”“春天”等本身就含有“美丽”成分的事物,明显地,与“也”这个语境意义不契合了,因为这个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即表示本来不“美丽”的事物因为某种原因“美丽”了,所以,如果补充本身就含有“美丽”成分的事物,如“春天,也美丽”“勤奋,也美丽”就属于错误命题了。另外,有一种伪契合也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美丽”,都是“也”的逆向思维。像“自卑,也美丽”“羞耻,也美丽”“失足,也美丽”等,这样的命题背离了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也触及到人们的道德底线,所以,即使再契合的题目,也只是伪契合。

求“真” 就是尽量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来作为立意的根据。“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真”的经历体验和切身感悟,才能为你的记叙、抒情、议论等提供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即兴”作文、“即时”作文,特别是在高考考场上,不可能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来立意、构思、选材。所以,我们在补充题目时,应该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或情感体验,找出某一个与所供题目最相契合的“写作点”来立意,所立之意必须是我们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当然也是最容易行文的立意。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写出真情实感。

比如写半命题作文“ ,我所追求的”时,我们如何在求“真”的前提下去立意呢?这是一个填充中心语的半命题作文,限制语是“追求”,对象是“我”。毫无疑问,中学生所追求的事物有很多,品质类有勇敢、正直、宽容等,职业类有教师、警察、科学家等,现实类有高考分数、大学、物质生活等,抽象类有进步、成功、梦想等,具象类有礼物、奖品、电子产品等。所以,为这个半命题作文立意是很容易的,但哪一个才能写出彩呢?那就补充你最熟悉或感悟最深的事物,“我所追求的”才会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标“新”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题目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也才能够新颖鲜活;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来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出新颖性。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有些立意从新颖性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稍不留神,我们就会陷入“不健康”“不向上”的泥淖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去比较,去鉴别,不能为了新颖而“强说新”,不能为了出彩而“挂彩”,更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哗众取宠。

比如题目“我就是 ”,填“学生”“青年”“朋友”——浅白直露,味同嚼蜡,而且“青年”“朋友”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亲人”“雷锋”——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浮云”“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那条鱼”“绿叶”“小溪”——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果补充成“那只猪”“太阳”“北斗星”“天子”——新则新矣,但庸俗无聊,或不自量力,或与世人的道德观背道而驰,令人生厌。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固然容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但一味求新求异求个性,就会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 ,快乐源泉”这个半命题作文,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向上。但有些同学为了标新立异而去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旨完全相悖的立意,就显得庸俗不堪了,更有考生居然选择“窃书”“群殴”“恋爱”,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思想问题,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经过务“契”、求“真”、标“新”这几道“工序”,半命题作文基本上能够达到契合题意、立意准确、新颖鲜活了,如果想更胜人一筹,就要在修“文”上下功夫了。

修“文” 中学生写作本质上就是文学创作,所以,我们在补充题目时要有文学意识,或运用比喻,或恰当拟物,或通过象征,或打造意象,或化用名句,去刻意美化并修饰我们的题目。那种只求直白、直接的题目非但不能打动老师,反而会增加撞车的机率。

例如“ 的滋味”这个题目,“滋味”是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文眼,它并非仅仅指简单的味觉,更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内心感受。因此,可以与之契合的内容很多,如食物类小吃、土特产、早餐等具体的事物,更有失败、成功、被批评、被表扬等抽象化的内心感受,可以说都是契合文意的。但哪一个是你最熟悉的,哪一个让你感悟最深,这就要求我们求“真”了,作为中学生,上面的几种“滋味”都可以写出“真”来,但都是容易撞车的内容,缺少新颖性;这就要求我们求“新”了;除了同学们感受到最多的“滋味”外,那些诸如“地球受伤”“环境污染”“有毒食品”的滋味就显得紧扣时代、新颖别致了;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尽量使之文学化,给人一种真正是文学创作的印象,这样,就更容易打动读者了,也就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了。比较而言,“辗转反侧的滋味”“春风的滋味”“拨节的滋味”肯定比“思念的滋味”“被表扬的滋味”“成长的滋味”更容易俘获阅卷老师的心。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半命题作文的一些常见误区,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1. 立意俗滥,千篇一律。比如作文题:这也是一种 。不少同学的题目就拟为“这也是一种美丽”“这也是一种成功”“这也是一种胜利”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美丽”“成功”,就是“胜利”了。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大家都是按照同样的固有思路去补充题目,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现象!

2. 立意过大,泛泛入文。比如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站在 的门口。有些考生拟为“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宇宙的门口”,这些题目的范围就过大了,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而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别说是中学生,就是大作家、大学者,也不敢如此命题啊。

3. 文不对题,率性为文。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篇全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这个全命题的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可能会在写作实际中有意无意地抛开原来的题目,率性为文,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重大失分。要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红线串珠”法来构思、行文。所谓“红线”即行文线索,“珠”即行文材料。具体做法是:填补好题目后,首先备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在选用某一素材前,先对照这个短语或句子,看这个素材是否符合主旨;在运用某一素材后,将这个短语或句子有机地插嵌于这个素材所在段落的前面或后面。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能紧紧围绕这根“红线”来行文了,我们所取之“珠”也就不会游离于“红线”之外了。当然,我们也可将这一短语或句子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中,甚至还可将这一短语或句子演绎成段落,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首段、尾段或其他需要的段落中,使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写半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立意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有在补题时做到“务‘契’,求‘真’,标‘新’,修‘文’”,写作时,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来。

小学生半命题作文 第15篇

“小主人,你以后写字的时候,可不可以写轻点?”铅笔好象会说话。“可是如果我写字没有力气的话,那字就会轻飘飘的不好看。”“不过你老是用力过度,写出来的字能漂亮吗?”“为什么?”我连忙问道。铅笔仿佛在说:“你用力写的话,我会断掉的。”

我刚写了一个字,铅笔头果然就断了,它就像是在和我抗议。“那我再削,不行吗?”“如果,一断就削,那我不是要没了吗?”好吧,我默默的答应了它。

我的一生我做主小学半命题作文 第16篇

大人们的一生都是自己做的主,我也想我的一生我做主。

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要吃什么爸爸妈妈就做我要吃的东西;在外面玩的时候,爸爸妈妈不管我,我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白天,在家里唱歌,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没有人规定只唱一首歌,而且我想唱多大声,就多大声唱

到了秋天,鲜果飘香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果园摘果子。我想摘多少果子,就摘多少果子,也没有人阻挡我,不让我摘。有时还可以和几个同学一起去超市买衣服,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想买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

到了冬天,白雪一片,大地都被冰雪覆盖了。那时,小伙伴们和我一起戴上手套,一起打雪仗堆雪人,玩到手被冻得红通通的时候,跑回家,那起热水袋把手一暖就可以了。如果我想到野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就让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出去玩,我想去哪儿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

中学生半命题作文 第17篇

小时候,常常被“浸泡”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中。那个懵懂的年纪,睁着一双无奈地眼睛,透着困惑,不知怎样解读李白的愁情。

稍大以后,在那只有菊香也只剩菊香的南山,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逸致,感慨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在月明之夜,体会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豪放,感受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在雨天,体会李清照“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端闲愁,明了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思君之情。

在离别时刻,叹服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难舍难分;恍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怅然。

一朝一日,一季一载,伴着古典诗歌独特的韵律,领悟古典诗歌的感情,步步走向成熟,心境也随着诗情飘飞。

仿佛现在,青睐于现代诗歌,被它纷扬的抒情折服,惊诧它切切的辞藻,弱弱的柔情。

迫近加冠之年,走过蒙蒙雨季、迷茫雾季、浪漫花季,眼神中闪耀着一丝坚定和执著。

在遇到困难时,告诉自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在犹豫不决时告诉自己“对生对死投以冷眼,骑士,向前。”

一次又一次,在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中恬然睡去,梦想自己拥有那样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一次又一次,随着三毛的《橄榄树》漫无目的地游荡、流浪,感受她的柔弱和孤独。

伴着孤独的琴声,带着脉脉的情感,我,在路上,找寻属于自己的“天堂”,在秋天,跟随群鹰,翱翔。

小学生半命题--的启示作文 第18篇

一、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

1.题目形式上, 从命题走向话题和材料

从作文题目的形式上看, 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文革前十五年 (1950~1965) 为第一阶段, 1977年 ~1998年这22年为第二阶段, 1999年 ~2005年这6年可视为第三阶段, 2006年至今可视为第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共出了十七道作文题, 其中命题作文十六道, 约占95%;材料作文1个, 约占5%。第二个阶段共出作文题33道, 其中材料作文27道, 占81%, 命题作文只有6道, 占19%。第三个阶段共出作文题6道, 均为话题作文。第四个阶段共有作文题21道, 均为材料作文。从1999年至今的13年里, 共出作文题31道 (这里仅指全国卷) , 其中话题作文11道, 占36%, 材料作文20道, 占63%。这些告诉我们: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已经由命题作文为主走向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由以命题作文为主走向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这种趋势, 绝非偶然。这其中既有时代精神的映射, 也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要求。就前一个方面来讲, 2003年开始至今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促使高考作文试题由命题走向话题、走向材料的根本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发展,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课程理念落实到高中作文教学上就是: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正是因为课程改革的这些核心理念, 才促使高考作文题从单一的命题走向了话题和材料。就后一个方面来看, 高考作文命题内部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前述高考作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题型之所以以命题作文为主, 从逻辑演进的角度来看, 这种情况符合高考起步阶段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同任何事物的起步一样, 高考作文命题起步阶段的基本特点一是实, 一是稳。“实”即要尽可能地同现实的作文教学保持一致, 不能离得太远。否则, 考试极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失败。“稳”即平稳, 起步阶段宜力求平稳, 不宜过急、过快、过陡。过急、过快、过陡造成的结果和不守“实”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第三阶段之所以变成了话题作文, 原因其实很简单:命题作文已使用了20多年。常言道:久则生变。这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根源。第四阶段是新材料作文的阶段, 这种作文题型出现的逻辑原因同话题作文出现的原因并无二致。

今后的高考作文会不会继续沿着新材料作文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就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本身而言, 它所体现的现实性、开放性、个性化、创新性和选拔性, 不仅同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相一致, 而且同高考选拔人才的意图相一致;另一方面, 即使今后的高考作文不直接以“话题”或“材料”的形式出现, 但弘扬作文的个性, 追求作文的创新, 贴近学生的现实, 体现作文的开放, 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旋律, 而这些特征恰恰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坚信, 以材料和话题为主的命题形式必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2.思想内容上, 从图解政治走向道德建设和哲理思辨

从1950年到1996年这47年里, 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一直以政治说教为导向, 企图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在作文中关注现实政治、关注国家的意识形态, 这期间在这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题目有:《记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3)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8) 、《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了我》 (1961) 、《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 (1963) 、《谈革命与学习》 (1965)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7) 等。这些题目在命意上均以当时的政治运动为背景, 鲜明地指向当时的政治热点, 其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政治的倾向显而易见。从1997年开始, 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出现了一个大的转变, 这就是由关注政治走向了道德建设。

沿着这一思路, 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7全国Ⅱ卷作文题、2009年新课标卷作文题、2011年全国卷作文题、2012年新课标卷作文题等高考作文题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从而形成了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以关注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命题思路。与此同时, 从2003年开始, 高考作文题在考查内容上又出现一个新趋势, 这就是由先前的只关注政治、关注道德转向了引导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历史、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哲理思辨,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这六年的作文题虽然形式不同 (前三年为话题作文, 后三年为新材料作文) , 但题目所蕴涵的话题均关涉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所以, 许多研究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关系性话题”。学生在把握这类作文题时, 必须以辨证的眼光作全面的审视, 那种只抓住“话题”的某一个方面就行文立意的作文统统被视作离题之作。高考作文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的只关注政治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关注道德, 最后到今天的注重哲理思辨, 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在命意上的不断成熟, 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备考和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3.文体限制上, 由偏重“一体”走向“多体”共存

从文体上看, 文革前15年共计出了17道作文题, 其中明确要求写记叙文的就有14道;文革后从1977年到1997年这21年里高考大作文共出了22道, 其中明确要求写议论文的就有14道。从1998年开始, 高考作文在文体限制上终于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除此而外, 在文体上再没有其他限制, 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 或写记叙文, 或写议论文, 或写抒情文等等。1999年在1998年的基础上再放宽一步, 改为“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2000年全部放开, 文体不限;2001年至今仍保持了这一做法。不过, 为了提醒考生不至在文体全面放开后写出“四不象”的文章, 从2001年起, 高考作文把“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

高考作文在文体上的这一变革, 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体现了时代和新课改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 这无疑是应该大力肯定的, 是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中应该重视并认真努力的。

4.能力考查上, 由感性记实走向理性思辨

文革前15年的高考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 考查的主要是写实能力;从1977年开始直至1998年这22年的作文题主要以写议论文为主, 考查的主要是实证思维, 虽然仍未脱记实的范畴, 但已体现出对理性思辨能力的看重。从1999年开始, 高考作文明确地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上。1999年的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在要求项的第一项中命题人还特意提醒学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 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 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编述故事, 发表见解, 展望前景, 等等。”就显性的角度来看,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仔细分析, 这种考查已有了相当的深度, 它已不是浮于浅层的感性思维所能应付的, 因为不论考生如何去想象, 这种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 具备一定的理性深度, 否则, 就是纯粹的“胡言乱语”。高考作文把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摆到作文考查的显要位置, 是从2003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的作文仍是话题作文, 不同的是, 所给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一个单一性话题, 而是一个思辨色彩非常浓厚的“关系性话题”, 考生要写好这样的话题作文, 就必须应用辩证思维的眼光来审视话题所关涉的两个方面, 并在行文过程中将其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 这篇作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04年至今的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这种特色。尤其是2008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和宁夏海南卷作文题在这个方面更具代表性。全国Ⅱ卷作文题实际上向考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深度的思辨性话题:好心能办成好事吗?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必须对“好心”与“好事”之间的关系作全面、辩证的思考。只有这样, 作文才有可能符合题意。宁夏海南卷作文题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中理性思辨程度最复杂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所涉及的话题显然包含着这样一个悖论:放鸟的前提是大肆捕捉鸟, 放鸟是让鸟回归自然, 而放鸟之前的大肆捕捉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心愿。题目所叙故事很简单, 但寓意深刻且复杂, 考生在写作时必须对其中的悖论作出恰当的思考和解释, 观察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贪心商人借机发财?慈善行为有待改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让这一黑色幽默式的循环机器停止运转, 更好地让鸟儿真正回归自然。同时还告诉我们, 慈善需要用对地方。

高考作文在能力考查上的这种走向显然是与时代同步的, 因此, 它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和备考的一个重要方向。

5.在价值导向上, 由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高考作文命题总的趋势是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题目上, 由命题到自拟题, 最终走向话题和材料;内容上, 由政治说教到道德建设, 并最终走向哲理思辨; 文体上, 由同作一体走向各写各体;能力上, 由感性记实走向理性思辨。一言以蔽之, 由禁锢个体的生命意识走向弘扬个性, 发展个体, 呼唤个体人文精神的觉醒。高考作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这种态势, 反映到价值观层面上, 便是从保守一元走向多元开放。文革前, 由于受政治形势和计划经济的影响, 人们在价值观上往往倾向于趋同和求一。这种情况反映到影响全国的高考作文命题上, 便是侧重于单一文体的写作考查, 单一内容的写作考查。高考作文的这种求同趋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九十年代中期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 个体的人的价值重新发现和充分肯定,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便也由单一走向了丰富, 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随之而来的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兴起, 把人们追求多元化、多样化价值观的心理需求更是推向了极致。这种思潮反映到关系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的高考作文命题上, 便是命题形式的开放性、多元化和创新性。

二、高考作文的基本走向对高中作文教 学和备考的启示

1.夯实基础, 发展个性

高考作文对有个性的作文非常看重,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把基本的训练给丢掉。如今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 认为高考作文既然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 而且在文体上讲究“文体自选”, 那么从高一开始起, 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专写某一种或两种文体, 这样, 三年毕业后参加高考定能榜上有名。笔者认为, 此举大谬不然!写作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但不能这么发展, 而且就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角度看, 这个问题也不是这样。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虽然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主, 文体自选, 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骨子里仍然考的是考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且, 从近几年公开出版的各类杂志、书籍上刊登的优秀高考作文来看, 凡优秀者, 莫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结果。再者, 从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来看, 新大纲在文体上作了这样的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就意味着高考作文在文体上将更加注重全面性、多样性。

这对高中作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所以, 笔者认为, 要想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考场作文, 不宜过早地从考场作文入手, 而应在高一、高二悉心指导学生先练好基本功, 再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这些基本功应当包括:拟题、审题、立意的能力, 积累素材的能力, 编写提纲的能力, 谋篇布局的能力,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联想想象的能力, 思维能力, 等等。基础夯实了, 基本功练好了, 我们再来强调发展个性, 强调特长和爱好, 这时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小学而大遗”的情况了。

2.注重思辨, 鼓励创新

所谓思辨, 其本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其形式表现为主次、表里、因果、前后、时空、总分、一般特殊、或然必然。将其表现在作文中, 就会强化理性的力量, 闪耀哲理的光芒。高考作文正式关注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当始于2003年。2003年全国卷的作文题是“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这是一道关系性话题作文, 话题指涉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能够辨证地思考问题, 作文必须关涉话题的两个方面。2004年、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继续延用了这一做法。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虽采取了材料作文的形式, 但其对辩证思维的考查一望便知, 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意味着考生在选择角度时, 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看问题, 只有这样, 考生才有可能把自己选择的那个角度谈深、谈透。否则, 就有可能犯主旨模糊的弊病。鼓励创新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非常看重的一个指标, 2003年高考作文将评分标准划分为两个等级: 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里专门列出“有创意”一条标准来体现高考作文对“创新”的重视。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其实, 这不仅是高考作文的要求, 也是时代的呼唤。

3.关注现实, 融入自我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 二是指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反观六十多年来的高考作文, 其在命题的内容上始终围绕这两个“现实”。作为前者, 高考作文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使考生有话可说;作为后者, 高考作文又力求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现实社会, 使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并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思考, 从而树立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负责的精神。可以这么说, 六十余年来的高考作文, 始终是在这种“小现实”与“大现实”的辩证交融中向前发展的。鉴于此, 我们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 就应当自觉地引导学生在抒真情、吐真言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每一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从而融入自己的思考, 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 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是躲在象牙塔中抒写个人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小人”, 而是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的“大人”。

4.重视积累, 引发兴趣

要很好地在高考作文中体现自己的个性, 体现作文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就不能不重视平日的积累, 就不能不重视兴趣的培养。这里所说的积累有三层意思:一是读书积累, 二是个人生活积累, 三是社会生活积累。一名考生要在时间有限的考场上写出一篇像模像样且有个性的作文来, 没有平日在这三个方面点点滴滴的积累, 是不可能完成的。积累可以引发兴趣。现在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作文头痛, 觉得枯燥乏味, 无话可说,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不重视积累, 临到作文, 搜肠刮肚, 无话可说, 久而久之, 自然不愿作文、不爱作文, 新课程所提倡的写作个性自然就更谈不上。相反,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重视积累,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写素材笔记、写读书笔记、写生活感悟、写日记周记, 三年下来, 当学生再面对作文时, 肯定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5.树立文体意识, 规范写作行为

上一篇:初一以合作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摘草莓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