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2024-05-3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精选8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1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一、课程现状分析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文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向我们袭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相关联的是,曾经广受重视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正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具体现状为:

1.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虽然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它却仍然处于边缘位置。”许多高校领导者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学生也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与意义,更不知道它对培养人才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以强调专业教学为借口,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缩小了开课范围、减少了开课时数,或者干脆取消了它。这一切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地位的低下,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态势。

2.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也日益“边缘化”。正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自然越来越不受重视,存在着严重的缺位。教学大学语文的老师往往学历最低,职称最低,自我评价最低,他人评价也最“矮”。优秀教师不愿意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年轻老师一旦成熟也纷纷“转岗”。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边缘化”,使他们在所有教师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3.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教学队伍的日益“边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首先,使教师们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变成了弱势科目,教师对教材建设的兴趣大减,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探索和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没有动力,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越来越差。同时,学生学不到东西,对大学语文就越来越失掉了兴趣。

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尴尬现状,不仅存在于其他高等院校,在我们绵阳师范学院也或多或少存在。为此,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同志在教务处周明圣处长、文学与传播学院梁中杰副教授的指导下,在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主要领导及杨栩生教授、李超教授、蒋志教授的支持下,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从现实出发,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承担起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责任,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这就是我们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帝国封闭的国门之后,一百多年来,我们几乎一直笼罩在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中。一方面,西方列强从外部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在寻求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误区,从内部大肆摧残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处于深深的断裂之中。中华文化处于断裂的现实,需要我们抛弃门户之见,修补裂痕,正本清源,承续传统,发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新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中华新文化。需要我们以此增强民族自信,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强列之林。需要我们以此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成功、民族复兴所带来的和平崛起的疑虑,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因此,我们提出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三、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内涵

(一)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历来是争议纷繁的话题。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首先就必须解决课程定位问题。

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以对具体文章的字词句篇的分析为手段、以对文章中的中华思想文化信息的探索为核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又以人文性为主的基础学科。

早在1978年重新开设大学语文时,匡亚明等教育专家就指出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一是具有“交流工具训练作用”,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三是“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四是“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四点之中,第一点强调了工具性,后面几点强调了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性兼具而又以人文性为主是其鲜明的特色。教育专家们对大学语文的这几点认识,一直得到了大学语文学界的高度赞同,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的基础。

我们认为,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识书、读写六项。听话、说话属于口语,识字、书写是书面语的阶梯,阅读、写作属于书面语。书面语包括白话和文言。传统的语文能力包括了工具性知识和思想文化信息两个层面。现在我们所重视的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往往忽略了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模糊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中国人的“大学语文”如果不从语言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入手,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自然是不可能学好中国语言、具有真正的中国语文能力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自始至终把汉语文所蕴涵的思想文化信息与文字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融合在一起,确定在一个多维文化时空场之中,一个知识点,一篇文章,在这个时空场中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既便于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结构的建立。而且,一千多年来这个多维时空场的结构基本保持了不变。这一多维时空场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思维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也就逐步把握了。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华民族汉唐以来又一次伟大的复兴中,而此时恰逢冷战结束,世界秩序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点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肩负起复兴中华,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们要承担这样的使命,就要求大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民族心理结构,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

因此,我们进一步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方面继续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的根本价值,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心理,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复归五四以前的传统,探索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为创造造

福于全人类的中华教育文明、建设和谐世界开辟道路。而这也正是我们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层次原因。

(二)选择经典的教学内容

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定位相适应,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我们发现,中国对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应当是“教育文明”。

教育文明,开始于先秦,两千多年来不断有所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是其他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没有的内容。至圣先师孔夫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法律是底线,但是,我们更应当用“德”和“礼”引人向善。先秦的许多典籍都有类似的思想。如《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冠义》:“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婚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等等。

教育文明的核心是道德、礼乐、教化,与宗教教义不同的是,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礼运》所言:“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文明不是宗教而具有宗教的作用,同时从内、外规范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教育文明超越各宗教,沟通世界各民族文化,统摄民主、科学等工具理性,是现代世界迫切需要的博爱和谐的人类共同的思想信仰。

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一是反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对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诗词作品。二是这些作品在当今世界文化中是最优秀的,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就应该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其教学内容。

(三)进行创新的教材建设

目前的种种大学语文教材,其改革的力度一般很少涉及基础理论的创新。文言与白话、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思想性与工具性等等,基本上沿袭着“五四”以来的观念。我们认为教材改革实践,必须从这些基础理论的突破开始。

我们认为,课堂内的语文是中华语文,文言文乃是中华语文的高级书面语,不能与拉丁文作不伦不类的类比。中华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培养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基于这样的理念,又联系选择经典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进行创新建设。

依据创新建设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材的结构设计为“明道”与“学文”两个部分。明道侧重于观念、思想,学文侧重于感性、情感,同时也可以对其注释作特殊处理。

1、明道

主要应筛选确定的“教育文明经典”,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学习的经典。具体而言,明道又可分为三个部分:总纲、分论和综论。

总纲,一篇文章——《大学》,提出目标以及实施的步骤。这作为全书的总纲领,分论和综论都必须围绕这一总纲展开的。

分论,可根据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就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大方面,选取经典作品作为主干。同时,为便于在比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观点相近或相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文或节选编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综论,全文或节选《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就文章的观点来看,这五子书与分论某个主题中的主干文章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但这五子书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一样,都是可以构成教育文明理论的基础性经典文献。就大的方面看,如果说孔孟荀与分论中的主干文章属于动力源、催化剂的话,那么老庄的文章,则是调节它们的阀门、枢纽。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教育文明”理论才可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学文

主要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认同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理解的思维结构,逐步形成阅读理解能力。学文可以分为天文、地理、人事三个部分。

学文,数十个主题分列天文、地理、人事之下。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包括:题解、典故、诗文三个部分。题解,沿用历代名家解释,不再另外增加新解。典故,包括成语、故事等,凡有关的风俗习惯趣闻逸事可以尽量收入,长短不拘。诗文,包括诗、词、文、赋、诗话、词话等体裁。围绕主题,各类文章兼收并蓄。

3、无需自己注释

“明道”部分的“教育文明”经典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做过注疏,历史上有名的注疏,其对这部经典阐释的本身,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明道”部分可以不加自注。

“学文”部分,由于诗文与题解、典故可以相证而解,因此也可以不再另加注解。

(四)整合院内资源 优化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由文学与传播学院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一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四位讲师和两位助教承担,虽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学位结构却是难达要求。要全面承担起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在知识结构上还不是人人都具备。与此同时,我们的历史学、法学、人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领域,还有大量的博士和硕士、教授和副教授,他们在传统文化领域造诣颇深,个个堪称专家。

为此,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人文基础教研室的事,我们完全可以整合院内各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形成一个优化的师资队伍来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使命。

(五)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前列数项改革解决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教学内容和教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师资问题,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优化的师资队伍的优势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认为还应该实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认为应该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计划每周教学3学时,每学期16周。其中单周由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双周由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做小班辅导。所谓“大班”指一个系(学院)或者几个系(学院)的同年级

数个班的集合体,“小班”指自然班。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规划如下:

1、专家大班专题讲座安排:

第一次:总纲。主讲: 卿小平(课程改革的提出者,改革教材的主编,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第二次:正心、修身。主讲:李超(哲学教授,人学专家)

第三次: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讲:周明圣(历史学博士、教授、教务处长,课程改革负责人)

第四次:综论部分。主讲:蒋志(历史学教授)

第五次:天文部分。主讲:梁中杰(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课程改革负责人)第六次:地理部分。主讲:杨栩生(李白研究中主任,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第七次:人事部分。主讲:张永强(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第八次:总结,评论和论文写作。主讲:李海涛(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人文基础教研室教师)

2、教师小班辅导思路:

(1)回顾大班专题讲座的主要观点

(2)明确了解学习要解决的课前问题

(3)课堂朗读元典

(4)学习具体的经典篇章(中华经典、比较文章)

(5)总结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采用这种模式教学,其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专家的特长、人文基础教师的特点均可全面展示,发挥出了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第三,因有前两者,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规划

(一)前期准备

1、思想共识完成。在2005年的秋天,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想法。年底的教研室工作总结会上,卿小平同志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应邀与会的文学与传播学院资建民院长、梁中杰副教授发表了重要意见,李海涛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次会议在人文基础教研室基本达成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共识。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对我们的改革予以了及时的关注和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教务处周明圣处长在了解我们的改革思路后,也给予了及时地鼓励、指导和支持,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绵阳师范学院人上上下下的共识。

2、教学内容、教材准备就绪。从2005年12月到2007年4月,卿小平、朱昌林等同志完成了120多万字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该教材完全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体现了教育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具有适合实行专家的大班专题讲座和教师的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完善的物质基础。

3、师资和开课准备已经展开。为了及时推开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人文基础教研室的全体同志作了大量的讲座和辅导的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5月,梁中杰副教授代表我们也与参与大讲座的专家教授取得了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与同意。师资和开课准备

已经部分具备。

(二)后续规划1、2007年6月中旬,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改革方案”审批申请。

2、2007年6-8月,人文基础教研室全体老师和相关专家共同修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辅导资料和新的教案。

3、争取于2007-2008学上期在部分专业的专科新生班级展开试点,为全面铺开总结经验。

4、计划在2007-2008学下期在全院新生本专科专业中全面展开。

绵阳师范学院人基础教研室

二〇〇七年六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2篇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实效性,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针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笔者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一些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更好地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实效性;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35-02

《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比较重要的公共课,其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增长大学生的视野,扩大大学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能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1]。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实效性

1.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太被重视,而且其在现有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位。举例来说,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工具性课程,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另外,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文学教育,认为这门课程偏重人文素养教育,同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不大,因而不太重视这门课程,导致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偏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也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缺乏明确的定位,致使语文课堂不被重视,相关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而教学分析与讨论更是屈指可数。此外,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生缺乏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此外,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章法,导致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完全模仿或复制高校本科语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整个语文学科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文饰现象比较严重,过分偏重形式主义,采取上“超大课”形式或以讲座形式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一堂课下来学生一无所获[2]。

2.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当下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授,学生听取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用这种“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别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了,此外,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内容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相似,内容毫无新意,多以传统思想为主,缺乏感染力,与实际生活相差较遥远,没有时代代入感,更缺乏针对性,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已经成为制约其课程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缺乏实效性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与专业情况不相符合,因而导致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如果让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兴致不高,继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4.师资力量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不少语文教师仍将传统的教学观念用于新的教学要求上,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近些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有所扩大,教师教授的班级多,因而,语文教师用于教学的精力有限,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上述这些问题,诸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

一、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因而,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其对于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传播我国优秀文化,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

1.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首先必须加强对其认识,通过强化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的提升。如何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分析。其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探索和尝试加深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

2.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对高职院校而言,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还必须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对语文课程教学明确定位,避免盲目性。在课程开设方面,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注意将课程设置目标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教材选择方面,更要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结合高职院校的实践,精心挑选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相符合的语文教材。此外,在设计语文课程和筛选语文教材时,还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照其特点及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

3.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学语文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其是为培养高级职业技术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加强学生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举例来说,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及含义时,不应当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当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

四、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要想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离不开高校院校提供的有效支持,尤其是有效的政策扶持。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相关教育制度,出台有利于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相关政策。其次,高职院校要上行下效,切实贯彻和执行这些制度与政策。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此外,还有利于与其培养目标相衔接。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服务,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应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人文内涵。所以,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培养目标除了要不断强化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强化相应的实践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加其审美体验。举例来说,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诸如《论语》、《资治通鉴》、《老人与海》等,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带动学生对这些名篇佳作进行阅读赏析时,除了给学生分析其语言的运用、修辞的运用以及写作方法等,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借助这些名篇佳作对学生予以精神熏陶,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升华,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3.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室进行讲授知识之外,还应包括实践性教学。高职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多进行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对从书本上学到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举例来说,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或安排学生举行模拟情境训练,诸如,比较正式的面试表达,学生以后就业可能需要的自我推荐函书写、求职信的书写以及关系到学生以后找工作时能否应聘成功的竞聘演讲等,上述这些都属于比较基本和实用的应用型技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此外,通过上述这些训练还能够锻炼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

一、缺乏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尤其是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至于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第二,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第三,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提高其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主要有:首先,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其次,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再次,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3篇

但是《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它对大学生本土语言文化的学习、自身文学修养的提高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较大帮助和积极促进作用。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由此就形成了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困境:一方面大学生不爱学, 要么逃课, 要么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 对校方开设《大学语文》课意见很大;另一方面, 《大学语文》课对当代大学生文化、文学、本土语言和素质教育又极其重要, 不能因一些学生不爱学而取消它。

针对这样的矛盾局面, 笔者认为, 解决办法只有一条, 那就是要加快步伐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将重点谈谈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事实上,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在全国艺术院校特别是戏曲院校同样存在, 甚至情况更加严重, 局面更为严峻。当前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关于《大学语文》课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普通高等院校同样存在。许多高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仅有1—2位, 并且在大课堂给二三百个学生讲课, 人多声杂, 课堂纪律无法保证。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不好, 必然造成教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 教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很多人是跨学科跨专业教育背景, 真正是学汉语言文学或中文专业的教师不多。戏曲院校是以戏曲教育教学为主的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院校, 《大学语文》课师资不足问题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很多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专任教师只有1名;有的院校长期没有《大学语文》课专职教师, 只好常年从其他普通高校中文系临时外聘教师来校上课。这就造成了一些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师队伍缺失、师资建设落后、教学秩序紊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严重后果和困难局面。

其二是针对性教材严重缺乏。众所周知, 戏曲院校专业性很强, 具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多数学生来自于戏曲中专学校、艺校和地方剧院团, 文化基础薄弱, 知识面较窄, 因此戏曲院校应紧紧围绕着学生们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当下大型图书城售卖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下百种, 但绝大多数教材是供综合类高校使用的。这样的教材知识点多, 难度较大, 不太适合戏曲院校学生包括其他艺术院校的学生学习使用。但是专门供戏曲院校学生学习的《大学语文》教材在书店里难以寻觅, 各类大中型书店都没有这类教材售卖。因此, 戏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只能依靠自身力量, 委托精干教师去撰写编著。这当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因为编著者必须具备渊博的大学语文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要具备扎实的戏曲专业基础知识, 二者缺一不可。

其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亟待改善提高。当前一些高校包括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师教学质量不高, 很多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观念陈旧, 课堂气氛不活跃, 基本上与学生没有互动, 导致学生厌烦上《大学语文》课。特别是在戏曲院校, 各个专业学生学习背景、学习经历不同, 有的是从高中学校参加高考考上来的, 比如戏曲文学、戏曲影视导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服装设计、戏曲灯光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这些专业学生有较好的高中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 文字语言基本功和写作技能也比较扎实。但是, 那些自幼学戏曲专业, 原来在中专戏校、艺校和剧团学习与工作, 经过努力考上戏曲学院学习戏曲表演、戏曲导演、戏曲器乐演奏等专业的学生, 由于没有上过高中或者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初、高中语文知识, 他们的语文素养就很低, 文学写作水平也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 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水平来因材施教,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革新。只有这样, 才能胜任戏曲院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工作, 才能使戏曲院校大学生愿上、爱上《大学语文》课。本人是一名在职的中国戏曲学院《大学语文》课专任教师。根据上述《大学语文》课在戏曲院校面临的教学困境和存在的矛盾, 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 与同事们一起努力, 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下面就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例, 来谈谈学院和教师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首先是教材建设方面。中国戏曲学院是一所培养戏曲高级专门人才的艺术院校。正如上文所述, 许多专业的学生来自于中专戏校、艺校和戏曲剧团, 文化基础薄弱, 语文水平不高。而适合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学习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市面上没有售卖。因此我们根据学院当前的教学情况, 结合课堂实际, 编撰出一本具有中国戏曲学院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这本教材完全是根据我院学生文化基础情况和学习兴趣来编撰的。例如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基础写作水平不高, 需要系统地学习和锻炼, 于是将“基础写作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章节以附录形式编撰在教材之中;根据我院多数学生具有戏曲专业学缘背景的特点, 我们在编撰这本《大学语文》教材时, 根据编写内容还相应地配上了相关的戏曲作品作为延伸阅读, 以便学生们学习参考。这样做一是要引起学生们学习欲望, 激发他们对自己戏曲专业的认同感;二是由此开阔学生们的学识眼界, 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三是拉近学生与《大学语文》课的距离, 让他们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提高学习《大学语文》课的兴趣。在编撰“明清小说”章节后, 我们又根据编撰的《大学语文》教材所具有的戏曲特色以及学生们的学习需要, 特地编写了一章“京剧唱词基本知识及优秀唱词文学欣赏”内容。在此章节中, 京剧唱词基本知识“十三辙”, 京剧《野猪林》、《白蛇传》、《锁麟囊》等优秀剧目中脍炙人口的唱段唱词被具体讲解评析。这一带有鲜明戏曲特色、介绍京剧艺术基本知识的章节内容, 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其次是师资建设方面。由于师资缺失, 三年前中国戏曲学院只能从学院附中聘请教师来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由于所聘请的教师长期在附属中专教学, 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与大学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外聘教师来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经过努力和师资培养准备, 时至2013年,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的专职教师已经有3人, 并且全部为副教授职称, 其中两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一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大学语文》课教学经验, 其中一人教龄在15年以上。但是, 面对每学期平均300位学生的听课局面, 仅靠3位教师来圆满完成《大学语文》课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 学院有关教学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高薪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外校教师来教授《大学语文》课, 或者邀请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知名教授来学院通过讲座方式讲解《大学语文》某一章节、某一知识点课程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地缓解了学院当前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 学院还有计划地培养《大学语文》课在职教师, 通过国内外访学、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 掌握国内高校《大学语文》课教研改革成果和学术前沿动态, 使他们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师资梯队建设上, 学院还派专人到有关高校中文系、教育系等相关专业在读研究生、博士生中考察、物色后备师资力量, 通过导师推荐、学校调查、来校试讲等方式选择学院未来任课的《大学语文》课教师梯队合适人选。这项工作目前正在开展, 预计在近两年内能够调入1—2位年轻教师加入到中国戏曲学院《大学语文》课专职教师队伍中, 成为教师梯队骨干力量。

第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和信息化时代。在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大环境中, 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人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从而给当前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育者必须学会面对不同受教体及时、灵活、科学地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新形势的需要。因此, 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 要根据学生新的特点和课堂实际需要, 丰富教学手段, 革新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讲课更生动, 方法更多样,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色来实施。比如为了提高一些学习戏曲专业的学生基础写作知识和写作水平, 我们在教学计划中特地将“基础写作知识和技巧”作为《大学语文》课主要教授内容, 它包括请假条、申请书、证明信、介绍信、邀请函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和个人简历、求职自荐信、毕业论文等毕业环节写作知识两大部分内容。通过详细讲解和练习, 绝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写作知识得到了丰富, 基础写作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这对他们平时学习和毕业时找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授课教师还对教材中相关的戏曲作品精彩唱段唱词从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们了解、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美感。许多不是学戏曲专业的学生由此喜欢上戏曲, 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我院新编《大学语文》教材附录中“国学经典选读”内容, 授课教师在授课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灵活变化, 将《大学语文》课堂搬出教室, 放在学院空旷的操场上, 每周在固定的早晨带领学生进行晨读, 随后再讲解有关知识。这样不仅丰富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们感到新鲜,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激情与活力, 还培养了他们早起晨读的良好习惯, 也到达了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热爱的教学目的。

在每学期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安排, 教师们会安排一些班级学生集体去老舍故居、冰心故居、鲁迅故居以及其他与《大学语文》课授课内容相关的博物馆、戏曲会馆等地参观学习, 听讲解员讲解有关知识, 授课老师再根据情况补充讲解, 并现场解答学生们的提问。这样的参观学习活动, 也使得《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讲课方式更加活泼生动, 学生们学习《大学语文》课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 授课教师和所在教学部门每学年都会主动与教授《大学语文》课的北京高校知名专家、教授联系协商, 根据授课内容, 选择某一个时间点, 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们前往该校, 与该校学生一起听讲知名教授讲解《大学语文》课某一章节内容。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让戏曲学院教师和学生听听别的高校老师如何上《大学语文》课, 开阔眼界, 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与别的高校学生一起上课, 也增加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学校荣誉感, 不会有迟到早退、上课讲话、玩弄手机等不良现象发生。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反思与当下现状的不对称性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初始,即已在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称“大学国文”。五四运动后,全国大学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国文课,为必修课,当时叫“大一国文”谓之“国学”,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魏建功,伍淑傥等编写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当时从事国文教学的也都是一些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如:郭绍虞、朱自清、吕淑湘、沈从文等,从上世纪30年代到全国解放前,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随之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遭到了冷遇,此后,由于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大学语文课程逐渐淡出了大学课堂。

1978年秋,在南京大学任亚明校长、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倡导下,全国高等院校才得以逐步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从1978年到1985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里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抬头,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止步不前,在一些学校里,大学语文几乎被应用写作课替代,或被定为“选修课”、“任选课”,随意压缩课时,甚至停开。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与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的探析

仅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名称看,“大学”代表语文课高层面,“语文”即指母语汉语言。大学语文姓“大”,不姓“中”,同是进行汉语母语教育,由于层次不同,自然其教育目标、教材、施教的方法也就不同。简言之,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掌握汉语言最基础知识,即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就不同了,大学语文是要解决怎样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阅读的问题,是在高层次上学习汉语言母语的问题。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结构美、语意美、音韵美,用汉字语词结构的语句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经典的古代、现代文、史、哲文选,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都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经典篇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掌握和运用汉语言的水平,并通过语言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感悟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品质的教育目标。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层次学习汉语言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三统一,决不能凸显某种特性而忽略其他共性,这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研讨,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然而在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这说明一定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与学生需求不适应的方面,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当下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建设问题。目前,在大学里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低素质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反过来,也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学语文课二度淡出高校课堂且被边缘化,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其二,大学语文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由考试课降格为考查课,课程定位的偏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其三,学校一些带有政策性的具体规定和做法,如:工作量的计算,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审,教学科研资金的使用,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与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大学语文教师被列入“二等公民”。种种因素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移,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大学语文的不良现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2.关于教学工作。因为是大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感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由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应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1)立足于文章本身的语言感染力和文章本身所传达的情感的、审美的、哲理的艺术情境。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简洁的讲解。如能做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掌握互动的维度,有助于强化互动的广度、强度、深度,也能达到多数同学参加(广度)、能对问题深入讨论(深度)、甚而引起激烈争论(强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有所收益或受益匪浅。

(2)不局限于文章或诗词歌赋本身,可以将教材内容放到更广阔、更高层次的范围去讨论。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导到对文章本身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理解上来。

(3)应掌握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准确的归纳梳理,这样可以加强互动效果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晏殊的《蝶恋花》时,要讲清楚这是一首闺思词,写出了对亲人的无限的思念、缠绵的情感。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我们展现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在讲清楚晏殊词本身的同时,可以把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界”拿来,进一步讲清楚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被王国维借用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必经的第一境界,取其目标始终为一的含义,使之更富哲理。

这首词的语言美、语义美,所传达的艺术境界更美。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柳永、辛弃疾的词,王国维说的第二境界、第三境界和晏殊的第一境界一并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与人生、与生命的价值的关联来。这样的讲授效果不仅好,而且意蕴深刻。

3.关于教材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大学语文教材已经近百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该教材已经过9次修订,已被指定为全国自学考试采用教材。其它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东南大学王步学教授和南京大学丁帆教授联合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主编的《大学文学》、华中农业大学彭光芒教授主编的《大学国文》等共6种。纵观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各自为政”是一大特点,教育部组织名家编写的少,我们能够看到的《大学语文》教材,包括有些学校自编的,可以说是“色彩纷呈”,缺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与中学语文在内容篇章上重复较多,有些竟高达60%至70%之多,被大学生们戏称为“高四语文”一点也不过分。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5篇

摘要:面临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可从三方面入手: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课程模块化形式组织教学,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提升语言学及写作学的地位;在教学内容方面,因才选材,将固定化教学内容与专业化教学内容相结合,打造针对性更强的教材;在教学方法方面,合理利用慕课资源,将线上课上有机结合,利用慕课资源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模块化;慕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121-02

我国历来重视语文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有关语文教育的内容就已散见于诸子百家的著述之中。大学语文是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延续和升华,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遇到瓶颈,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呆板、班级规模过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甚至被戏称为“高四语文”,逐渐成为边缘学科。

一、课程设置改革:以课程模块化形式组织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1世纪初广泛应用于欧盟境内高校。模块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即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及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人们应该可以对其进行定性(内容)和定量(学分)地描述,它还必须能够被评判(通过考试)。[1]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繁杂,承载着文学、语言学、写作学、阅读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存在着教学内容过重、对教师要求过于全面、无法满足学生专业需求等诸多问题,而将课程模块化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以模块化组织教学,意味着对教学结构进行重新组织。笔者认为,根据课程的目标、学生的需求及未来工作需要,大学语文课程可分为文学理论与作品赏析、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交际艺术、写作理论与实践、阅读理论与应用四个模块。将课程设置模块化有以下一些优点。

1.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每个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担任主讲,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解决教师专业不明的问题。大学教师往往有自己明确的研究领域,即使汉语言文学下的各个学科均有涉猎,但难以保证科科深入。模块化教学能够使教师选择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教师个人的科研,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2.改变重文学、阅读学,轻语言学、写作学的现状,当前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文选形式为主,教师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讲解字词、理顺写作思路、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分析。以文选为主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情趣,但也直接造成了大学语文课程重文学、轻语言学,重阅读学、轻写作学的现状。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贺阳教授曾对北京4所重点高校的31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测试他们对一些常用汉字的辨识和选择常用词语的能力。结果是:68%的测试者的成绩低于70分,其中30%的测试者不及格;对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的作业“给导师的自荐信”进行抽查的结果显示,74份作业中有49份存在行文格式不规范的问题,64份“行文语气与自荐信要求不符”,所有作业无一例外地都存在搭配不当、虚词误用等语法错误。[2]抛开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去谈审美情趣的提升,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从学生自身需求及社会需求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各科目考试、测评需要上交论文;各类求职均要经过笔试及面试;工作中需要口语交流、应用文写作,而语言学、写作学是大学生学习、研究、求职、工作中最为需要却又最为缺乏的语文知识。

3.有利于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评价多采用书面考试形式,模式与中学语文考试类似,内容涉及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几大类,这也是大学语文被称为“高四语文”的最主要原因。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换言之,没有大学阶段的学习,仅凭高中语文知识也可以做好这张大学语文试卷。学与不学,并未在评价体系中体现,这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采用模块化教学法,每一模块的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命题,并且可以不局限于书面形式,使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紧密结合,不再“两张皮”,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改革:因才选材,固定化教学内容与专业化教学内容相结合

所谓“因才选材”,即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材。在模块化结构的课程组织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选用甚至自编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这无疑会极大提升课程的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每一模块中,均包含三部分内容:原理性固定教学内容、少量?R祷?理论内容及专业化实践内容。固定性教学内容适用于各个专业,专业化理论内容数量有限,教师仅需要在作品选择、实例分析、实践训练等方面用心设计,便可以打造出有针对性的模块化课程。如针对外语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在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交际艺术模块,教师除了固定教学内容之外,应引入修辞学相关理论,训练学生在翻译外文后,运用汉语修辞学知识对译文进行二次润色,提高翻译水准;在文学理论与作品赏析模块中,可有意识地选择分析张承志的作品《美文的沙漠》,与学生共同探讨“美文是否可译”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改革:合理利用慕课资源,建立开放性课程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与网络融合的方式,“互联网+教学”已成为教育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慕课(MOOC)就是“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课程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提供海量高质量、低成本课程,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插入练习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1.以慕课为先导,线上课上有机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因教学方式呆板、教师照本宣科而饱受诟病。而慕课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教师提前发布授课计划及各阶段学生任务,以慕课为先导。在课程设计上,将课程分为慕课学习和课上讨论、实践两个环节。在慕课环节,让学生有目的的自学,通过自学对基本知识形成初步认识,完成相关任务,解决课堂时间不足和学生基础不均衡的问题。在课上环节中,对已布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讲评,并对慕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2.利用慕课资源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以课程模块化形式组织教学,使大学语文课程兼顾了文学、语言学、写作学、阅读学等学科,但课时总量有限,各个学科所得时间也极其有限。以往课程建设主张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围绕核心课程开设选修课,弥补必修课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遗憾。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学生语文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不应被废除,而应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走改革发展之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及人文素质、审美品位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6篇

关于印发《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补充规定》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补充规定》已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大学

2014年6月23日

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我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方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现对《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江大校„2012‟197号)补充规定如下。

一、因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参考教材等方面实施分类教学,以满足不同类型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

二、学术型研究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研究生入学英语基础分为基础班、拓展班两个层次。拓展班必修课程由“学术论文写作”、“高级口语”、“模拟国际学术交流”组成。基础班英语必修课程为“文献阅读与翻译”、“学术论文写作”、“高级口语”模块。“TOEFL、IELTS训练”课程调整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学校经过选拔开设“TOEFL”、“IELTS”菁英试点班,满足高水平人才英语学习需求。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模块由ESP(专门用途英语)和“高级口语”组成,选修模块与学术型研究生一同在全校范围内选修。

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英语要求:

1.凡在CET-6考试中成绩达425分及以上、TOEFL考试成绩85分及以上、IELTS成绩6.0分及以上、GRE成绩1200分及以上、GMAT成绩650分及以上者视同学位英语合格。其他外语国际考试成绩由外国语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认定。

2.凡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用外文撰写的学术论文被SCI(E)、EI收录或在国外单独组办的正式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者、参加国外学术交流并作会议论文汇报者、出国课程学习或学术研究三个月以上者视同学位英语合格。

3.为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英语考试,自主提升英语水平,CET-

6、TOEFL、IELTS等国际英语考试情况纳入研究生奖助体系考核范围,其成绩作为奖助体系分级标准之一。

4.全日制专业学位周末班暂不作要求。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江大校„2012‟197号文件同时执行;江大校„2012‟197号文件中与本规定不一致处,按本规定执行。

六、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论文 第7篇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失问题亟待解决。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学生来源于三本毕业生,其中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两年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且未参加高考,学生文化底蕴薄弱,文化素养偏低;另一部分来自普高和职高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入学后,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素质的提高,致使其人文素养匮乏。大学语文是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并未得到各方重视,没有发挥出学科本身的优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如何让大学语文课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矛盾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在高职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医学护理专业、机电煤化工3个专业做了240份大学语文课程方面的调查问卷,从问卷的反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

(一)课程定位的困惑

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在多数高职院校是公共课程,课时普遍较少,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同样是公共必修课,大学体育开设两学年120学时,大学英语开设一学年60学时,而大学语文、大学汉语课程作为公共课仅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大部分专业课时仅为30学时,甚至有的专业受实训影响只有26学时。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这也表现在教学形式上,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同样是公共必修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都是按班级授课,大学语文却设为合班授课,人数少的班级是50多人,人数多的达到120人。合班授课给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选用等带来了极大困难。在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态度时,12.4%的学生表示很喜欢,70.2%的学生比较喜欢,13.2%的学生不喜欢,仅有4.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门课程的,但是合班授课使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互动等形式,由于课堂人数多,部分学生或者不参与互动随便干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借机说和教学内容无关的话,致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效果都不理想,合班授课导致教学效果低的弊端非常明显。

(二)教与学的困惑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对象是全院各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材,任课的教师较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形成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满意度的调查上,34.9%的学生比较满意,48.57%的学生满意。16.6%的学生不满意,尽管学生满意度较高,但是学生仍然希望大学语文实行课程改革。在调查中,希望课程改革的学生达到51.6%,不希望改革的28.5%,抱着无所谓态度的19.1%。调查可以反映出学生希望大学语文能有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看,高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仅限于课堂,而对大学语文课程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文化素养的提高靠课堂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开阔思维,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在调查问卷中,在“课余时间你经常做的事”的选项中,8.9%的学生选择看名著,18.7%的学生选择投入专业课学习和外语学习,15.8%的学生选择参加其他活动,而高达56.6%的学生选择娱乐玩耍。对“你是否关注一些与专业不相关但能扩展知识面或提升思维能力的书籍”的选项中,19.7%的学生选择极少,60%的学生选择偶尔看看,20.3%的学生选择自己去主动找一些书读。调查问卷明显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读书态度,一个没有良好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必定适应不了未来的职业需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时太少,需要增加课时。但是在调查问卷中仅有7.1%的学生选择增加课时,25.6%的学生选择除公共课外再开设选修课,67.1%的学生选择视专业而定。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看,学院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来定课时,需要增加课时的专业可以考虑加开选修课,可以采用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延伸,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演讲与口才》等选修课,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群,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化需求和能力需求。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保证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取消合班上课的方式,实行班级授课,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应该践行课改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多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专题,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尽量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思想和观念的机会,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延伸课堂关注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第8篇

关键词:互动,大学语文,改革

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过程, 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 而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语言综合课, 新时期, 我们应改变现有的形态, 实施师生互动教学的方式, 使教学成为一种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交融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1、大学语文的特点

大学语文既有一般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又具有与初高中语文不同的特点。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其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还要求其培养相应的人文素养, 可以说社会对大学生有着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要求。因此, 不同于一般的初高中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涵盖广泛, 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 要继续引导学生提高相关的语文能力, 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2、大学语文互动的意义

2.1 调动多种感官, 提高学习兴趣。

恰当的互动情景创设,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引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在创设的情景中, 学生通过听音会意表达, 将音形义联系起来训练表达能力, 不仅达到基本语音语调的训练, 也实现了语感语义的理解, 以此完成语文知识的巩固。

2.2 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精神。

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互动学习的基本特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互动情景的创设, 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具体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同时, 互动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 在交流中增长见识, 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展示、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来获得相关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而且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3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的学习绝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而是在相关的文化背景下理解语言的应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入互动环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理解社会语境, 观察说话者之间交流的深浅以及语体的关系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传统、心理、意识、礼仪和文化等等, 实现了在文化中学语言的同时在语言中学文化的双重作用。不仅使语言的学习回归了生活, 学习也变得趣味盎然, 使学生实现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

2.4 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课题教学方式往往有着“费时多, 效率低”的窘境, 而互动教学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无序性和低效性, 弥补语文课教学片面讲述而忽略学生主动性的缺陷, 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实现摆正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的有效性, 丰富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内涵。

3、大学语文的互动型策略探讨

3.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转变观念, 努力将情感教学落到实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相关情感教育的策略, 与学生多多交流与互动, 做到互相进步、互相学习, 改变传统应试的教学方式, 寻求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该不止将学生当做是教育的任务, 还应该将其当做是朋友, 甚至也是学习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积极地融入学生当中, 与学生多交流互动, 尝试与学生做朋友, 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 对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要如此, 不能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判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学生体验角色创设情景

根据授课的内容, 设置不同的情景, 如邀请作客、询问爱好、打电话、购物交友等, 并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主动创设情景。在角色扮演中, 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也可以让学生在情景展示中解语言知识和内容, 使学生在十分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语言知识, 同时在情景中交际训练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表达的流利性。

3.3 利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教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经验表明, 这些电教媒体深受学生喜爱,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视听等三维手段, 将使创设的情景更为形象、生动、逼真。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幻灯、DVD、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各种电教媒体的应用, 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资源, 如文字、图片、音乐、动漫等, 充分发挥各种元素的作用, 主动创设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情景, 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起来,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4 课内课外互动一体化

要实现大学语文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 还可以延展到课堂之外, 实现课内课外互动一体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推荐学生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美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4、总结

随着大学语文课改的进行, 一场关于自主体验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革命正悄然进行。然而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正是大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作为大学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学语文改革应该根据实际, 把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唤起师生互动, 通过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的思维互动, 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自主性、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 这是互动教学的核心所在。在具体措施方面, 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角色体验、实物展示、多媒体应用等多种方式下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为主动求索的转变, 进而改善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实现互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邢宇皓, 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 光明日报, 2004 (02)

[2]张跃进,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新途径的探索[J], 职业技术, 2006 (16)

[3]万春、杨敏,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试验[J], 宿州学院学报, 2006 (01)

[4]徐景宏, 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7)

上一篇:副厂长职位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客户经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