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24-09-17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精选6篇)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1篇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

薛小强

引言: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但在其发展战略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它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建设同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意义,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理论。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邓小平发展战略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他说:‚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一下世纪前50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他强调‚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也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地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要求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前两个问题我们已经认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则解决第三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执政,社会就必须和谐,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他说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多次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此正确确定我们的长远规划和原则。‛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众多是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棘手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人口已突破13亿,2010年后可达14亿,2050年为我国人口最高峰,将达到16亿左右。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又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还造成许多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指示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政策‛,帮助群众节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他说:‚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在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依然存在。‛邓小平1989年会见外宾时说‚我们难就难在人口太多,而且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做的不够好‛。每年新增加国民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用于抚养新增加人口,若不控制人口,经济的增长就会被人口增长吃掉了。针对少数外国人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邓小平说:‚中国有中国的情况,中国人口如果不加控制,到本世纪末就会达到15亿,人口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因此,我们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我们认为,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发达起来。‛

在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它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仍将保持在一千万左右。‚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并存,人口总量过多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挑战。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我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加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工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人口压力大,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增长越快,环境破坏越严重的情况。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是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不及破坏,生态赤字扩大。这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剧,森林赤字扩大,生物物种大量消失,水体污染严重,‚水荒‛加剧,旱涝灾害突出。除了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烟尘、二氧化碳黑水臭污排放外,机动车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城市化学烟雾等新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显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不但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在有的地方已成为社会不安静因素。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多数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经济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特别重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说:‚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还有很多资源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色。‛能源不够,不仅是‘六五’期间的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问题。我国从总量看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看是资源贫国。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年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6,经济发展与资源‚瓶颈‛的矛盾十分突出。

然而我国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却破坏严重,浪费惊人,从而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们今后对资源总量的需求会更多。如何克服资源匮乏同经济建设的矛盾?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将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照中国的国情,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积极推进积极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资源开发和节能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强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邓小平提出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一要加快对外开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新资源。二要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我们讲发展,是速度、比例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可持续发展。

1、实现速度、比例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大,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但‚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注重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能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的硬。‛‚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邓小平还指出要按比例发展,‚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速度。‛邓小平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教训时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否则,投资过热,基础产业将越来越难以支撑,‚瓶颈‛产业短缺将越来越严重,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坚持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任务很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处理好两个关系,(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邓小平在1980年《目前的形式和任务》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造成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提出‚非要增加科教文卫的费用不可‛。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变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状况,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物质是基础,但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重要的保证作用。邓小平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社会主义要两个文明一起抓。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搞的不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注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2篇

白冰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是发展观,在许多方面和众多层次上,实际体现的是一种观念和价值,在操作和实践领域则表现为具体的途径、技术和方法,以及政策设计和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思路,使可持续概念和关于发展模式的构想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从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出发,对邓小平可持续发思想做了全面阐述,并从制度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对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回答

【关键词】: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

【正文】: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人口膨胀等全球性危机。从《寂静的春天》到《增长的极限》,从斯德歌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反省以物为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把它从理论推向了行动,使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世界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当国际社会在热烈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邓小平也正大刀阔斧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它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把握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世界发展主题,总结我国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及历史多级主体原则构成其哲学依据,人口多、素质低、资源少和生态脆弱是其现实基点,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恰成为其正负参照。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其各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发展的重要性及连贯性,生态可持续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促进着时代的向前推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怎样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和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安定团结。而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文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深入探究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在我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人的发展之路,在实践中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集中又民主,又有纪律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 在这里,毛泽东把社会的和谐发展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开拓了社会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在实际发展中认真思考解决中国社会建设问题。

一、经由“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目标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意愿提出来的。早在1953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并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具体确定了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把运输业现代化改为科学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由经“小康”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由邓小平提出并在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的“小康”社会理想,不仅包含刚提出的经济思想,他还涵盖着社会发展的全部。当我们正处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为实现更高水平、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而努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实现这个目标将使中国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

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基础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良性和谐发展的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视作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原则。1975邓小平复出着手全面整顿之际,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邓小平顶住压力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最高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 十年**结束后,邓小平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环境。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邓小平更加旗帜鲜明的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 “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4]

邓小平上述思想充分说明,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至关重要性,他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强调社会稳定体现了群众的心声,人过人民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坎坷,深知和谐社会离不开安定团结。安定团结既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政治基础,同时也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三、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精髓

强调发展、重视发展是邓小平的重要思想,也是其社会发展思想的核心。邓小平不仅强调发展,而且把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5] 并明确提出: “社会的目的就是要全民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我们就走了邪路了”。邓小平于1992年春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精辟概括,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贯彻,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新世纪,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吧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要求

追求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追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相互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强调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索必须的,结果一些地方的经济是发展了,但人的精神却颓废了,民主法制观念下降了。这种现象出现后,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是不健康的,一定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邓小平认为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7] 也就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的战略思想充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抓,社会则会失衡,经济虽然能够一时得到增长,但人心散了,迟早危机社会的稳定于和谐。

五、以民为本——邓小平社会和谐思想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精神实质。而这种精神实质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

实践充分证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共产党人才不会存有私心,才会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力量源泉,积极把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扬光大,才能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才能使社会更加进步、安定和谐。

总之,邓小平理论中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思想,“稳定压倒一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是实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表现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人民利益至上”是以人为本为原则的社会目标,而经“小康”实现现代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以上理想的可持续性,连贯性,相互依存性是构建我国特色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牢牢把握邓小平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促使社会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3篇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段专政的辩证统一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对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无产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不复存在, 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的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民主建设, 健全民主的运作机制, 不断扩大发扬民主渠道, 丰富实现民主的形式, 使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切实保障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对于那些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要具有专政职能, 依法打击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活动, 才能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保障人民民主, 从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如果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 忽视其中一方, 都会严重破坏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颠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大厦。

今天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不仅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 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政治保障。人民民主专政也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策略,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改善民生, 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就阐明:“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08页) , 可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 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政治基础和可靠政治保证。当前我国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速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其中, 健全的民主政治同富裕的经济, 繁荣的文化, 文明的生态和小康的社会一样, 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任务和目标, 可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 缺乏健全的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残缺不全的。

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支持和保障, 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惠及广大人民, 就需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共产党的领导的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有序进行, 不断健全和完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又必须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发挥党内民主,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从而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并且不断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使其更好地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她的领导, 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指导, 确保民主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事业的顺利进行。同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党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些许消极腐败现象, 无疑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非常注意执政党的党风建设问题, 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的“两手抓”的重要思想。时至今日, 仍然不可放松对腐败现象的治理, 其中约束和制约权力、惩治腐败的关键就是建立健全依靠民主和法制来确保权力运行的体系, 确保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权力执行的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坚持依法治国, 做到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以上三点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推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地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傅菊辉.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J].求索, 2000 (4) .

[2]黄立群.廖述江.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导报, 2004 (9) .

[3]何红梅.论邓小平民主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 2010.

[4]张志超.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浅议[J].神州, 2011 (14) .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确立,决定了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实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集中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为企业的党员干部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全新的工作理念,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中心,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企业上。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的相互联系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相互关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相互关联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工程的核心,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会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就会齐心协力回应来自社会与自然的挑战。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努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执政者所推行的各种政治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要,而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创造活力。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对企业的工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以人为本,服务职工”应该成为企业开展工作的理念。这一理念突出了职工工作的重点,遵循了当前企业工作的内在规律。我们要把这一理念贯穿到企业的一切工作中,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思考问题,决策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教育党员干部把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满怀深情做好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行,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提高文明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把企业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浅谈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5篇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为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

一、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是开始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自1957年之后,我们党错误估计形势,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均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绝对化,到文革期间发展到极至,造成了人际关系破坏和无政府主义泛滥,根本没有社会生活的和谐可言。十一届三中全会断然否定了这个错误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拨正了中国这艘巨船的航向,是中国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首先,“以阶级斗争为纲”只力图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没有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才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这一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物质基础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现实社会基础,如果继续坚持,只会破坏社会和谐。各阶级、阶层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的对立统一。根据经典作家的“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的许多新举措。第一,在国内实现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大大改变了“文革”时期所造成的人际关系混乱、不和谐状况。第二,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思想,为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增添了新鲜的力量。第三,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从细节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路。例如,他说,钢铁工人劳动那样重,而蔬菜少、肉类缺,基本条件都保证不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具体地去研究解决。这一点在工业多的城市要特别注意。„„可以专门划出一部分地种菜,生产的蔬菜首先供应工厂,还可以供应市民。工人有点菜吃,有点肉吃,农民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这对于改善工农关系也有好处[1]。第四,指出妥善处理、协调各阶层、各群体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有人认为我们做事情只抓住工农就行了,这种想法总的来说是不对的,具体来说只有一半对。工农确实是我们依靠的基本群众,但只做工农群众的工作还解决不了

全部问题,还必须处理好各阶级、阶层的关系,正是各阶级、阶层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才形成历史合力。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时就提出: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3]这话虽是针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而言的,可实际上,这也正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整个国家建设中作用不同、却又彼此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关系的集中总结和凝炼表达。第六,统一战线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法,邓小平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新思想。总之,正是由于邓小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才把中国各条战线、各行业各、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凝聚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这个伟大理想上,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国际上,邓小平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及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的必要性,抛弃了以往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作法,大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团结一切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国家和人士,以智力、资源、资金引进的多种方式,进行交往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根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任务的提出,以及解决这一任务的的物质条件、物质基础,正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创造出来的。所以说,没有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思想指导下取得的建设成就,就没有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的物质基础。富裕是和谐的物质前提,贫穷与和谐是格格不入、毫不相干的。和谐社会是物资极大丰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否则,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和谐,邓小平彻底否定了“越穷越革命”“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等种种“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荒谬论调。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一心一意搞建设的道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这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文革之后,十年**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不努力发展生产力,做大物质财富的蛋糕,就无法扭转那种贫穷被动的局面。摆脱贫穷的首要措施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而这需要经济建设的支撑。正如邓小平说的“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温饱问题的解决,由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过渡,是和谐社会的最原初的物质起点。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邓小平还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对“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而这些理想的实现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做保障,都是不可能现实的,因此,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必须依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并不矛盾,而是

不可分割、相辅相承的:经济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人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

三、制定“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共同富裕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之一。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而共同富裕是公平与公正的最核心内容。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多少年多少代的梦想,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的最终目标,邓小平把共同富裕做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共同富裕的理念,又赋予共同富裕更丰富的内涵: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邓小平不止一次地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他所倡导的共同富裕,其领域既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涵盖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性。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邓小平讲,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这段经典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把实现共同富裕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找到了一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道路:先富———后富———共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的二十多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至今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存在着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公、先富者为富不仁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也是改革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本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在提到共同富裕的问题时,总是完整地阐述“先富、后富、共富”之间的辩证关系。“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还科学地预测:“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就标志着共同致富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课题。

尽管当前的现状距离实现最终的共同富裕,距离和谐社会所预期的理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一方面邓小平理论中的“效率优先”思想为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邓小平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后来又被具体化为“一次分配更多地突出效率,二次分配更多地体现公平”,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我们的注意力正在逐步转移到二次分配上。实际上, 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也在理论上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所应遵循的原则和道路。可以说,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的靠近,也意味着向和谐社会的靠近。

四、提出了解决发展与代价问题的思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了道路

鉴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情况,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发展中的代价,也是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和谐因素,邓小平认识到解决发展中代价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方针,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

我国发展中的代价问题,总起来说,包括两种性质的问题:在社会领域表现为道德滑坡,在自然领域表现为生态破坏。

针对社会领域存在的道德滑坡问题,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手抓”: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通过“两手抓”,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并有效抑制了现代化变革中产生的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各种潜在因素。

针对自然领域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提倡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业、农业水平的科技含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做文章,改变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被动局面。这对有效避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旧有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还指出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努力做到环境保护方面有法可依。另外,邓小平还主张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境和生态问题。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思想渊源。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并以之为指导,有助于创造一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喜人局面。

五、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了平台

稳定不等于和谐,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稳定。鉴于亲身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局面,邓小平深知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重要性。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重要性,并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所说的稳定,其含义是广泛而丰富的,既指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也指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既指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指政策的连续统一;既指农村的稳定,也指城市的稳定。

和谐既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个不断向理想状态过渡的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以稳定为基础和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改革这个动力就失去了支撑点,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就失去了保障,经济建设的成就会遭到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失去牢固的物质基础。历史上,分崩离析的不稳定局面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灾难的反例已经举不胜举,文革中的十年“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使经济社会发展陷于全面瘫痪,更是一个典型;稳定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只有稳定,才可能有和谐社会所构想的那种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局面,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六、以“和谐人”为人性假设基础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虽然没有用过和谐人的概念,但他的管理思想中却包含着和谐人假设的深刻内涵。

和谐人首先指做为个体的人,一方面指人的现实利益结构的和谐,邓小平历来主张从实际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努力满足包括经济、政治、精神等各种利益在内的整体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指人的发展目标的和谐,邓小平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实际上是要培养“德才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和谐人假设也包括管理关系的和谐,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所包含的管理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平等。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因而也是最终意义上管理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然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采用行政的、经济的或法律等手段实施管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企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又往往成为被管理的对象,成为管理的客体。在我国行政管理中,人民群众这种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主客体相一致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民群众这种既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地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是解决这个矛盾性问题的合题。邓小平倡导的“领导就是服务”这个命题反映了我国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首先,管理者树立服务意识,符合现代管理理念,是对人的尊重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其次,以“领导就是服务”为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建立新型干群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再次,邓小平倡导的民主管理大大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增添了新的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得到空前发挥。

浅谈宗教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6篇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组成要素和谐相处、有序运行的社会。其中宗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实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宗教曾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宗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建设

1.导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人心向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要和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就必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其中宗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已有信教群众一亿多人,并且宗教的总体状况已发生变化,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也不再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发达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信奉者也在增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我国当前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国后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

质文化基础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人们投向宗教寻找精神寄托与安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日益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诸多平衡,原来四平八稳的生活方式被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使人们的活动充满着成功的机遇,同时也潜藏着失败的危机。最后,国际国内问题造成人们共产主义信仰的迷失,一部分人转而信仰宗教。过去,人们总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并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再加上国内存在的党风、政风的不正和消极腐败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转而信仰宗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宗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新修和扩建,宗教团体有所发展。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这种状况主要是相对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宗教被人为压制的状况而言的。宗教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为建国50多年来宗教徒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者,尽管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只占约十分之一,但绝对数决不可以忽视。其次,宗教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新修和扩建及宗教团体的发展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道教宫观数千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数万余座,天主教堂、会所上万余座。除此同时,宗教团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性宗教团体例如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这些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布Jl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各教自己的研究机构外,社会上新成立了许多宗教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宗教学论著和工具书,并创办了专门的宗教学刊物。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宗教学研究人才,宗教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2)信教群众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极化”现象。随着宗教的发展,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群体的“五多”(即农村教徒多、老年教徒多、妇女教徒多、文盲教徒多、病残教徒多)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两极化”现象。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医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知识分子也都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甚至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都市中,宗教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宗教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有很多人是通过气功和文人所写的所谓禅学书籍接触佛学的。一部分人就此成为正信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误导,流为“相似佛法”或“附法外道”。其次,在一些地区,一些宗教的寺庙发展失控、滥建寺庙、乱收僧尼、私办经文学校的现象突出。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情况不仅千扰、损害了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且导致宗教事务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3.实现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己既是观念的,又是礼制(献祭、禁忌和塔布等)的;既是道德和法的规范,又是物质实体(物神、偶像、圣像、寺庙、修道院):既是为之献身和苦心孤诣的人群,又是教权主义社团、具有宗教倾向的政党、工会和宗教学校,慈善机构„„”[1]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在社会主义时期仍有两重性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过去人们讲得很能多,甚至有些过头,而对于其积极作用,则由于“左”的倾向影响,似乎成为禁区,人们很少讲或不敢讲。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从以下措施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1)汲取宗教道德的思想精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宗教之所以能够凝聚广大信教者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提出的人类普遍接受的宗教道德的感召力。宗教道德与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这二者之间也有共同点或连接点。

(2)参透宗教的人生哲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

期,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人生价值观念招摇过市,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要地位。但是宗教对人生观的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否定性的。又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各教的人生观,吸收其积极因素,为培养公民正确的人生观服务。

(3)观照宗教的信仰内核,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宗教之所以被信仰,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宗教满足了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_[讲,宗教是人们精神的归依,是人们精神的家园。人的需求不外乎两个层次,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大凡被信仰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东西,具体的实在之物不大可能被信仰。虚拟的东西之所以可能被信仰,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无法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因而,它可以虚拟得“完美无缺”。实在之物之所以不大可能被信仰,是因为实在之物是能够被人们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能够被感觉器官感知的东西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或许并不是源于实在物的本身,而是源于人们认识评判标准的不一。观照宗教信仰的虚拟性对西方法律信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国要想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最重要的是把法律作理想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划分。把法律作现实法与理想法的划分,将有助于在虚拟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

(4)发掘宗教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物植物的恢复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却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道教的“物种齐备”理论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具有独特的贡献。道教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中赋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论。产生于古印度,兴盛于古中国的佛教,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如古印度主张的“梵我一如”和古中国主张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主客观内在关系的一致性,这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教的“和谐观”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尊崇却是相似的。搜集、整理、研究各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十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6.结论

宗教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还将有着遥远未知的将来。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将长期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信仰宗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文化品格、社会活动、某些价值取。向等己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动力。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_L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宗教是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其内含的优秀道德因子,可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孕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其独有的信仰内核,可以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参照: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谆淳教导,更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本。同时,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积极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C.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ner[J].ELT Jounal vol.1987(2):1

[2]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6-17.[4]明月.论中国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2(5):30-32.[5]张志蓬.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7(04)

[6]杨红.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08(01)

上一篇: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下一篇:贵州省中药民族药11.5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