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4-05-12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1篇

第一单元

红灯停绿灯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里默唱歌曲。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2 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 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师补充: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

2、听音乐,做游戏。

要求: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晴,眼晴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晴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们举绿牌。

3、跟唱歌曲,做游戏。

跟着教师一边唱歌,一边举纸牌。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在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犯了比赛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决。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

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该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学生们用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三、请学生自己设计图标,推荐给同学们做游戏。

教师启发学生,除了书上己标志出来的,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还有哪些是违反公共道德,遭到大家反对的;哪些是符合公共道德的,应该提倡的,用文字或图标表达出来(随地吐痰、浪费水资源、践踏草地、占用耕地、乱砍滥伐、排放污水、植草种树、废物利用、给老人让座等等)。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自己设计的图标做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胖胖》。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灯停绿灯行》和上节课的游戏。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个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

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1、学生跟教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

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或对唱等。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响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演奏打击乐器。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四分休止符,有节奏地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学唱歌曲

《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红灯停绿灯行》游戏。举红牌时,在心里默唱;举绿牌时,放声歌唱。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有节奏地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叫出声或不叫出声。如:绿 红 绿 红 绿绿 绿 红 ga m ga m ga ga ga m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他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地出示红牌或绿牌。

如:绿 绿 绿 红 绿 绿绿红 小 黑 鸡 m 叽叽 叽 叽叽,m 绿 绿绿 绿 绿 绿绿 红 叫 我 不要 乱到 拉 圾。M、4,学生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 X-。音乐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5、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并演奏打击乐器。

五、学习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1、教室教读歌词

2、听歌曲范唱

3、教唱歌曲

4、齐唱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胖胖》

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

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

2、教师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

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

三、跟教师学唱歌曲。

四、跳邀请舞。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教学要求

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难点

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

2、在欣赏乐曲《春之歌》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

3、在活动《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游”与“春耕”,有的可能无法贴切扣题。

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

2、节奏卡

①x — — — ② x x x ③ x — x ④ x x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春之歌》。

2、朗诵《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朗诵《春天在哪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小精灵儿童网站]

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之歌》

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天在哪里》。

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歌曲《柳树姑娘》。

3、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柳树姑娘》的教学

4、教师范唱。

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8、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9、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①x — — — ② x x x ③ x — x ④ x x —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柳树姑娘》中的附点二分音符。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

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3、师朗读歌词。

4、学生朗读歌词。

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

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案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难点:

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及磁带、打击乐器(大鼓、铃鼓、响板、双向筒)。

2、卡片:强

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的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p 弱

F 强

出示卡片

3、a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

4、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通过欣赏《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

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学唱歌曲《咏鹅》。

(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

(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

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咏鹅》。

2、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选用双相同或响板为音乐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教学过程

1、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小毛驴)

3、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教师分句教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

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双向筒和响板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

4、复习歌曲《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5、总结 第五课时 教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教学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分段欣赏:(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清晨,天慢慢亮了,小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森林。)

(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小熊猫拿着水桶,准备到河边打水)

(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小熊猫在做什么?(小熊猫抬着水桶,往回走。他友好的像森林里的朋友们问好)

(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它一溜烟的跑回商店,做好开门前的准备工作)

3、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顺序。

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6、总结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第一课时《快乐小舞曲》

一、组织教学

1、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用四张图片引入《快乐小舞曲》的教学。

三、新授歌曲

1、听录音范唱歌曲,初步感受音乐

2.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3.跟着录音学会歌曲《快乐小舞曲》。4.用听唱法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

5.随录音复习《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6.随伴奏带或教师的琴声背唱《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7.教师逐块出示节奏卡片,(1)×(2)× ×

(3)×× × ××-

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按谱演奏(奏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8.教师用铃鼓奏出两小节节奏,学生模仿。

9.将四张节奏卡片的节奏分配给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碰铃等四种打击乐器演奏,为《快乐小舞曲》伴奏,由学生决定各自打击乐器演奏的节奏。

10.一组学生歌唱,另一组学生伴奏;然后再调换过来练习数遍。11.学生在原位进行歌表演,动作由师生共同设计。

12.如场地允许,用《快乐小舞曲》的录音进行集体舞,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动作要尽量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进行舞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设计理念:

1、通过童话旅游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2、节奏练习,发声练习等枯燥的训练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3、在歌表演中培养学习动作的协调性,并进行爱动物的练习。

教学内容:

1、趣味节奏练习,趣味发声练习。

2、课间轻松活动,辨别音的快慢。

3、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4、进行爱动物教育。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学会歌曲,能够欢快、愉悦的演唱,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情感。

2、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二)知识目标

学会歌唱表演,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初步感受 ×××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有表情演唱、表演

教具安排:

录音机、录音带、头饰若干

一、上课仪式进行

二、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行,小朋友们高兴吗?那我们的音乐之旅开始了,孩子们开动火车跟老师去瞧瞧吧!(播放火车开动的声音)

过渡:我们的第一站节奏城到了。

三、基础练习

1.节奏城的小朋友可热情了,他给大家送来了四个红苹果,知道它名字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它。(出示带有× × × ·符号的苹果)

2.接着老师为你们介绍节奏城里的另一位成员,它是谁呢?大家来猜猜:脸皮厚,肚子空,打它三下。它喊痛痛痛。(鼓)大鼓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一下它打节奏。(要求:仔细听。)

3.节奏练习:

×× ××│×× ×××│×× ×××│×× ×0│┃

4.发声练习:

下一站我们去哪呢?开动火车去看看,我们来到了问题城,小问号有许多问题要问大家,请小朋友们用优美的歌声加动作回答它。4 │5 -│5 5 │ 5-│┃(师)小猫

怎么

叫(生)喵喵

小 狗

怎 么

汪汪

……

四、课间轻松

经过两座城,小朋友们肯定都累了,我们一起听音乐轻松轻松。放《拍手歌》让学生跟着动起来。

五、新授课(学习歌曲,用歌声表达真情实感)

下一站我们去哪里呢?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去看看。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讲述:听小鸟在枝头清脆的歌唱,太阳出来了,花儿开了,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大森林的早晨可真美呀!瞧,远处洋娃娃和小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朋友们想参加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1.复习节奏,请会打的同学带打一次。集体纠正。

2.教师分句教一遍。学生自由练后在汇报。

3.教曲调。(范唱)分句教唱,会唱的同学教。

4.分小组练唱,用“啦”轻声带歌词唱一遍。

5.跟老师有节奏念歌词。

6.听范唱带。提示学生体会内容,情绪。(欢快,活泼)

7.轻声分句教,自由练,汇报。

8.比赛谁能自己学会唱第二段歌词。

9.开展“男女对抗塞”巩固歌曲。

六、拓展创造:歌表演

你们刚才学的很棒,所以洋娃娃和小熊邀请每个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它们的音乐舞会,我们戴上头饰出发吧!

总结:小朋友今天学的真认真,你们觉得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不然没有了小动物,我们的生活会少很多开心的事。

第三课时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运用固定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2、积极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表演,在唱唱跳跳中体验藏族儿童载歌载舞的快乐,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难点:

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固定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的表演.教具:

课件、钢琴、哈达、碰铃、沙锤等.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导入:(直接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们,高吭的歌声,优美的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呀?

2、师:说得非常好!热情的藏族小朋友让我代表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欢迎你们!向小朋友们问一声:“扎西德勒”!

3、学说藏语:

师:你们知道“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吗?——吉祥如意

生:„„

师:你们真聪明!藏族小朋友正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多快乐呀,多幸福》)

二、入乡随俗

过渡语:他们的聚会可热闹了!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好不好?(再次播放《多快乐呀,多幸福》,老师打节奏)

(一)、声势律动

1、师: 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把节奏打一遍.(老师边哼边带律动第一段,第二段加快速度)

师: 让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播放音乐)师: 小朋友们真不错!你们知道真不错,你真棒用藏语怎么表示吗?---巴扎嘿!我们一起来一遍.师: 我们把巴扎嘿加到音乐当中去.(播放音乐,和学生一起律动)

(二)学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师:音乐好听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出示歌谱)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把歌词有节奏的朗读一遍。

找出衬词部分“查拉羊卓拉”

师:我们把歌词朗读了一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生:„„

师:你真聪明!大家来鼓励鼓励他,“巴扎嘿”!

师:“查拉羊卓拉”是歌曲中的语气词,表示人们很高兴,很快乐.所以小朋友们要带上这种快乐的心情来学习这首歌.师:现在老师读上半句,你们朗读衬词部分.(第二段师生互换)

③ 学唱歌曲

师:请你们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遍.(师弹琴范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来学唱第一段.(师带唱)

师: 衬词部分,我们应该唱得有跳跃性,就象老师这样(师范唱衬词部分)

我们再把第一段来一遍.④ 生自己唱第二段

师:这一遍小朋友们唱得非常的好!第二段,老师唱上半句,请你们唱下半句.⑤ 男女生交换接龙

师: 你们唱得真不错!我们来给自己一点鼓励吧!这一遍请女同学唱上半句,男同学唱下半句.(师伴奏,第二段交换,速度逐渐加快)⑥ 齐唱

师:你们配合得真好!现在,我要请大家一起来把整首歌唱一遍(师弹琴,加快速度)

⑦ 随乐唱

师: 让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吧!

三、拓展部分

1、老师带跳

师:小朋友们的歌唱得这么好,让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跳起来了!

(师随乐舞)师:老师跳得好不好呀?能不能给我点鼓励呢? “上吉其”----谢谢!师:你们想学这个舞蹈吗?全体起立!(师边唱边带跳,再随乐跳一边)2﹑请学生上台随乐跳

师: 有哪位小朋友学会了,愿意上台来表演一下吗?(请学生上台跳舞,师弹琴)

3、加入声势

师: 藏族小朋友的联欢会真热闹!让我们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呐喊吧!(随乐带生律动)

师: 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呐喊吧!(再带一遍)4﹑分组唱歌,呐喊 5﹑加入打击乐器

师: 我们有歌又有舞,要是还有乐器的伴奏就更热闹了,是不是呀?(给学生分乐器)

师: 老师这有一些乐器,我要请几位小朋友上来组成乐队来为歌曲伴奏,同时邀请刚才跳舞的那四位同学上来伴舞,这边同学来唱歌,那边同学来呐喊.让我们也加入到藏族小朋友的联欢会中去吧!

四、小结

师:谢谢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再一次让我们来为自己鼓励鼓励吧!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藏族参加了联欢会,以后我们还会了解到更多的少数民族!

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

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其多列》《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随音乐做舂米动作。

3.感受《快乐的罗梭》的情绪。

4.从曲调、服装上分辨《乃哟乃》和《勇敢的鄂伦春》。

5.找出《保护小羊》中前后两个乐句的不同音,并涂上不同颜色。

6.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7.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难点:

1.用茶杯、碟子、碗准确地演奏歌曲

2.听辨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数数、念儿歌、演奏打击乐器、表演动作的四组同学能够合作好。

4.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教学构想]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茶杯、盘子、碗、卡片、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图片。

[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乃哟乃》。2.跟着老师模唱歌谱。

3.了解有关土家族的简单知识。

5.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安静地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着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2.请查找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五、教学评价: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中速演唱歌曲

2、能跟老师模唱歌谱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乃哟乃》。2.欣赏《杵歌》。[教学目标]

1.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2.欣赏《杵歌》。[教学过程]

一、复习《乃哟乃》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三、请同学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哟乃》。

四、欣赏《杵歌》。

1.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2.欣赏《杵歌》。

3.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五、教学评价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

2、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罗梭》。[教学目标]

1、听辨乐曲的情绪。

2、随着音乐律动。[教学过程]

一、模唱练习

1=F 2/4 553 │553 │3551│3 32│1332│126 │6216│116 ‖ 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2.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问: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评价

1、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2、是否能随音乐的节拍律动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了解有关鄂伦春民族的简单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由一位学生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六、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从曲调、服装上区分两首歌曲的不同 [课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保护小羊》。

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老师补充总结。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乃哟乃》。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八、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你说一说。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

九、教学评价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保护小羊》

4、能听辨出阁曲前后两乐句结束音的不同 [课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教学目标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一、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拍,一人读儿歌,四个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例如:替换儿歌、替换乐器„„)。

五、教学评价:

1、能邀请同学一起合作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2、能够按照《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模式创遍一首新儿歌的活动 《月儿弯弯》教案 单元教学总目标:

感受五首不同风格的有关夜空的曲子。

具体要求:

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2.感受《摇篮曲》的情绪。

3.欣赏《小白船》。

4.欣赏《小星星变奏曲》、《闪烁的小星》,说说两首歌有什么不同。

本单元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2.欣赏《小白船》、《摇篮曲》、《小星星变奏曲》、《闪烁的小星》感受乐曲的情绪。难点:

欣赏《小星星变奏曲》、《闪烁的小星》,说说两首歌有什么不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2.跟着老师模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学生猜谜。

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有关的图片课件:

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

2.讲故事。

师:多么神奇的月亮!我国古代的人们创作了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想不想听听?

师: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人们都倒在地上喘不过气来。有一位英雄叫后羿,这一天,他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让它给咱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王母娘娘因此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的仙药,他就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

有一个叫蓬蒙的坏人一心想得到这包药。有一天,他趁后羿不在就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急中生智,一转身将药吞了下去,她的身子便飘了起来,飞到空中。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后羿,便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新歌教学

1.读歌词

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小小的船》,请同学们读一读。

教师示范按节奏读一次。

师生一起边读边摇摆身体。

配上音乐朗读一遍。

2.学习三拍子,请同学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出三拍子的规律。

3.学唱歌曲。

边听歌曲边拍节拍或摇摆身体。

看动画音乐再听一遍。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请你教教同学。

4.与老师比赛接唱。

5.齐唱一遍。

6.分组练习:表演唱、伴奏、舞美、绘画。

7.汇报表演。

三、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小白船》、《摇篮曲》。教学目标:

1.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小白船》。2.安静地聆听乐曲,随音乐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摇篮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拍手。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

边听边跟着老师动起来,感受歌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五、新课教学: 1.欣赏《小白船》(1)播放《小白船》。

(2)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聆听歌曲,随音乐律动,感受歌曲童话般的意境。(4)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2.欣赏《摇篮曲》(1)播放《摇篮曲》

(2)引导学生思考: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雄壮的?优美的?

宁静的?)

(3)安静地聆听乐曲,随音乐模仿妈妈哄孩子睡觉的动作。

六、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小星星变奏曲》、《闪烁的小星》。教学目标:

1.用动作模仿闪烁的小星星。

2.跟着录音学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小朋友走到板凳边坐好,跟着老师有节奏的拍手。

二、唱师生问好歌

三、律动

边听边跟着老师动起来,感受歌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五、新课教学:

1.欣赏钢琴独奏《小星星变奏曲》(1)播放《小星星变奏曲》。

(2)跟着老师模唱曲谱,并按照课本上的图示,用动作模仿闪烁的小星星。

2.播放《闪烁的小星》(1)播放《闪烁的小星》(2)跟着老师模唱曲谱。

(3)听听《闪烁的小星》在乐曲《小星星变奏曲》中出现了几次,并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

六、宣布下课

唱师生再见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挥挥手)

音乐小班长带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步伐,有序走出教室。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2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个部首“竖弯勾”、“横折弯勾”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11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感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2.难点:了解诗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幅挂图(出示挂图),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看出是春天?

1、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看见过“山、水、花、鸟的情景吗?那老师问你几个问题,请想好后回答

(1)如果从从远处看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季节就会怎样?(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学习课文

板书:1画

二、分散识字

1、试读课文

A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B找出生字并圈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C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D愿意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2.问题引路,学文识字

A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B请一位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

C请一名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什么时候开的?(春天)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花还没谢?(板书:春去还在)

D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E把课文再读一遍,圈出的生字同桌读一读,互相当小老师。

3.巩固练习

A试读全文,小组检查朗读,班上朗读比赛。

B检查生字(卡片,指名读)

C生口头组词语

D认识两种笔画“竖弯勾”、“横折弯勾”和偏旁“走之”

三、集中识字

1自学课文

A自读课文B小组读课文

2学习字词,读音说义

A指名读课文

B师配音读课文,生表演,加深记忆

C开火车、指名、做游戏读生字(卡片)

D说说不懂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小组)

E齐读课文,试着背诵(以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四、课堂练习:开火车每人一句背诵课文。

五、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能说一说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档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学习生字

1、学习“竖弯勾”、“横折弯勾”。

2、分析字形。(说说是怎么记的)

3、师范写,出示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师边说边写,重点指导“竖弯勾”、“横折弯勾”。“二”、“七”、“无”竖弯钩中的“竖”都在竖中线起笔。同学们在课本剩余格中写。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反义词

1、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同桌交流。(师板书:远---近、去——来)

2、你还知道那些意思相反的词?谁来说一说。自由发言,师订正。

四、课堂练习:

在田字格本上写本课的生字,每个字写4遍。

五、拓展延伸:

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活动。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谜语古诗和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们都能背上来。真聪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和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留心学习,多多识记,语文水平会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反义词:远——近

有——无

去——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3篇】相关文章:

1.新人教版《画杨桃》教学反思

2.植树问题(新人教版)教案

3.新人教版《千米的认识》教案

4.新人教版小青蛙教案

5.人教版美术课件篇: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一年级上册画课文教学教案

7.《画》的教案

8.《画》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3篇

《绿娃娃》是鄂教版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的第12课。本单元教材话题是“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 《绿娃娃》是一篇让孩子们能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 并享受快乐的诗歌。全诗共有四小节, 它以一个乡村孩子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为线索, 用诗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树叶、秋苗、小草这些绿娃娃的勃勃生机, 展现了大自然中绿色植物的生命力。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及认知规律特点, 我通过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适时采用游戏、竞争等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学时, 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和手段,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绿娃娃》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 诗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言简单, 流畅押韵, 十分适合放声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并不难理解, 关键是要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脑海里浮现诗歌所呈现出的画面, 通过意趣盎然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里的小生命都在茁壮成长。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语文课标的要求, 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学会“队、伍、话”3个生字, 认识一个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 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 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的重难点

课标要求: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学习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阅读的乐趣, 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而一年级学生知识基础不雄厚, 生活经验还不丰富。针对以上情况, 教学时, 我将识记生字、诵读儿歌确定为教学重点, 而把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加深对自然界生命力的体验确定为学习的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一)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导入新课的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读课题, 让学生开火车游戏读生字, 随后课件出示学生喜爱的人物乐乐, 让学生说说乐乐在上学路上发现了哪些绿娃娃, 老师及时出示树叶、秋苗、小草三个绿娃娃图片, 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朗读感悟课文, 我设计了问题:“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这些绿娃娃在干什么吗?”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将会被唤起, 学生就能立刻投入到认真而快乐的自读自悟中。

(二) 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悟中表达情感,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强调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在学生学习朗读1-3小节过程中, 先让学生充分自读, 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朗读感悟, 发挥生生、小组、师生间合作、交流作用, 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想告诉的人,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如学生在感悟树叶在大树妈妈怀里幸福快乐地生长时, 教师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妈妈怀里的幸福感觉, 用自己生活体验来感悟、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像“鼓掌”“悄悄话”让同桌之间演一演, “排着整齐的队伍”让学生回忆升旗、做操时学生们站队情景来体会。随后课件出示风吹树叶发出哗啦啦响声、秋苗排着整齐队伍说悄悄话情景, 想想秋苗说些什么?拓展学生的思维。对重点句子采用示范朗读, 然后学生自读、小组读、个别读、男女生读, 适时用示范、树榜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将激励机制引进课堂, 开展评读、竞赛读、挑战老师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感情朗读的积极性, 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三) 拓展延伸, 读读背背

在学生读完课文树叶、秋苗、小草绿娃娃后, 让学生想想自己上学路上还发现哪些绿娃娃, 拓展学生思维, 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再让学生背诵诗文, 感受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 升华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关爱生命的情感

通过课件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绿娃娃快乐地生长的情景, 让学生感受到正是这许许多多绿娃娃把大自然打扮得如此的美丽。最后, 教师声情并茂地总结: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关爱大自然中绿色的生命, 懂得爱护环境。然后要求学生课后画出自己喜欢的绿娃娃, 送给父母, 还要求学生为绿娃娃做一件让它们高兴的事。这样让学生将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 第4篇

【关键词】案例;分析;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弄清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通过判定定理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定理的内涵,利用例题与练习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与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活动1:预习回顾、引入新课。

如图1,在△ABC中,

AB=AD=DC,∠BAD=25°,

求∠B和∠C的度数。

如图2,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师生行为:教师向学生展示预习作业,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教师针对学生解答情况,引导学生作出评判。

教师关注:学生回答是否准确,能否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答题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题目既是对上节所学进行回顾,又能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1题可以直接应用等腰三角形边角性质来解决;2题可以用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中的任意一个来解决,两个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等腰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课本P77思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问题2:如图3,小明一不小心,把他所画的等腰△ABC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同学们想一想,看能把它重新画出来吗?

师生行为: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思考(即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猜想;问题2由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老师在各组中巡回点拨,然后在全班交流各种画法,在弄清什么是已知条件的情况下,来证一证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教师关注:

(1)學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猜想;

(2)学生在已知两角相等的条件下,画出三角形,能否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准确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出发,给学生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然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探求等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

活动3:例题学习、巩固提高。

问题:P78例题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题,弄清题设和结论,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图行,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师生评价证明过程。

教师关注:

(1)学生所画图形是否符合题意;

(2)学生所写证明过程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认识,学生已经从已有知识中找到新的增长点,要证明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只要证明这两条边的对角相等,结合平行线性质,很容易找到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就降低了解题难度,又突出了重点。

活动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问题4:课本P79练习。

(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4,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

师生行为:问题(1)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评析;问题(2)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把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引导学生评判解题过程,最后,教师点拨。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促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升华。

活动5:自我反思、深化提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这节课你参与了怎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哪些认知经验?

师生活动:提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对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与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纠错。

设计意图:

(1)是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所得。

(2)是要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活动,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学习方法。

活动6:分类作业、个性发展。

(1)(必做题)完成P82习题13。3:5题、7题。

(2)(必做题)完成P83习题13。3:10题、11题。

设计意图:设置分类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七、教学反思

1.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发生过程的体验

《等腰三角形》第二节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经过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总结等过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判定定理,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顺利获取知识。

2.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了多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实践、思考、合作、交流的体验,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本节课始终贯穿反思环节,设计了多个问题引起学生自我反思,问题是自己发现,猜想自己探究,证明自己完成;教师的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行为。

3.作业设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5篇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是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生刚入学,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

教学准备:

1.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2.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两个字,认识2个偏旁。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指导看图。

1.激趣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再睁开眼睛。”

(课件出示山水画)

2. 指导看图。

(1)指导观察图画,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图画的感受。

(2)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教师在课件上相机点出:山、水、花、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古人给这幅画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画》。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2. 出示课文,自由读。

师:小朋友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要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哪些生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 再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 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5.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来”。

6. 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三.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导语: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1.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 指导朗读。

(1)齐背《一去二三里》,感受古诗朗读韵味。

(2)指导朗读,掌握好停顿和重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 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5. 背诵课文。

(1)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2)依据山水画,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3)指名背诵,齐背。

四.再次复现,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2.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五.指导写字。

1.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么样写,书空。

(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同桌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把古诗《画》朗诵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等是意思相反的词。

2.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喜爱朗诵古诗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登山游戏:全班分为两个登山队,每队在山路上都会碰到关卡,只有读出关卡上的句子,才能通过。看哪一队先等上山摘到小红旗。

二.朗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诗意。)

2. 再读课文,想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

(2)引导学生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

3. 读读演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同桌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起表演读。

4. 小结。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朗诵出了这首古诗的韵味。每一首古诗都有它自己的韵味,我们今后要多读古诗。

三.学习反义词。

1. 理解“远”和“近”。

(1)出示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2)用这两个词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 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找出古诗中其他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快。

3. 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1)带头饰,做游戏:找朋友。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2)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组说得多。

(3)小组派代表汇报。

四.指导书写。

1. 指导认读“文、六”,说说它们的异同。

2. 观察“文、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顺写生字。

(注意:“文”的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撇”从右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六”的第三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

五.扩展练习。

1. 导语:你们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1)同桌合作画,或者独自完成。

(2)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班队课开展猜谜竞赛活动。

教后感:

孩子对新学期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也是很好奇。孩子们对绘画本来就很有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和绘画相关的课程,学生的情绪也是高涨。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 第6篇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朗朗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天,四,是三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讠、虫、攵”。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态度与情感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直到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点,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四季的动画和图片,识字内容,课文内容、相关练习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已经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来到我们的身边? 生:秋季!

师:你是从哪儿发现的?

生:树叶落了,玉米收割了,苹果、柿子熟了„„ 师:一年中除了有秋季,你还知道什么季节? 生:春季,夏季和冬季。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一些美丽的景色,你想去吗?

生:想!

师:睁大眼睛,快坐好。你们可要认真观看啊!(课件播放关于四季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得都很认真,谁能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等等。师: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

出示课题:

《四季》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60页,自己大声地读一读,如果有遇到不认识的字,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并请拼音朋友帮帮你。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

2、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生:“叶”“圆”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秋”“就”韵母是iu不是ou

3、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生:有4句话。

4、好,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句。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朗读:

大屏幕上同时出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代表性图片,请学生再次自己读课文,并挑选自己喜欢的季节读给大家听。(学生自读课文。)

不一定以课本的顺序讲解课文,以学生选择的不同顺序分节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阅读。

(一)学习课文第一句

1、理解文意,指导朗读:

(1)师:听这位同学读了这一小节后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生:看到草芽是尖尖的。生:听到草芽在对小鸟说话。(2)师:草芽是什么?

生: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

(3)生:草芽不会说话,为什么课文中它对小鸟说它是春天? 师:谁来说说看? 生:课文中,把草芽当成人来写了。

(4)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 师:谁能解答?

生:因为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的事物。(如果学生解答不上来,可以提示、帮助。)(5)师: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谁能用“是”说一句话?(6)师: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我们来认一认。(出示春天的不同图片)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生:春天花开了。

生:春天天气暖和了······

(7)师:大家说的真好!春天多美好啊!小草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多自豪啊,谁能把小草的骄傲与自豪读出来呢?

师:听了小朋友的朗读,我真想变成一株可爱的草芽,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读,会背的同学可以把书合上,老师看一看谁读得最高兴、最得意。

2、小结

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

下面让我们用这样的学习步骤学习二、三、四句。

(二)学习课文二、三、四句。

1、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 生:第二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

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

2、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生:“谷穗”是什么?

师:谁来说?

生:是谷类食物的果实。

2)什么是鞠着躬?

师:请一位同学来做一做这个动作。3)什么是“一挺”?

师:谁能做一下动作? 4)什么是顽皮?

师:谁来做一下顽皮的动作。顽皮就是调皮的意思,他们是一对近义词。

3、师:认一认,还能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诵读全文,回顾总结: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师:你学习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生: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让四季更美。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个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五、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都很大,把你喜欢的季节用你的小画笔再画下来,你也可以把你的作品带回家,把这首小儿歌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四季

上一篇:幼儿园国庆主题方案下一篇:端午节的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