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2024-09-23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精选6篇)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1篇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指南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3年2月27日 | 浏览74 次] 字体:[大 中 小]

小学入学“三对口”政策

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要求,小学招收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入学,城区小学新生划片入学实行“三对口”原则。即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管证(或房屋产权证、或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

城镇小学生就近入学正常行走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5分钟,农村镇(乡)、村小学低中年级就学单程为2.5公里,高年级为5公里。

城区初中新生入学规定

江北区初中新生入学按照就近对口、划片入学(上学单程在5公里以内)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划定学校服务片区。

拆迁户子女入学办法

根据《江北区危房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拆迁安置在江北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被拆迁居民迁出原地后的义务教育入学,拆迁之时可一次性选择六年内继续在原户籍所在地按原招生办法入学,或在迁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片招生的就近学校入学。

在我区就读的拆迁户子女,家长须在放假前(或开学前)一个月内向孩子就读学校(或迁入户籍的划片招生学校)提交:本人申请、拆迁安置协议书、房产证、实际居住地社区证明、区房管局的拆迁证明、户口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学校进行审核后根据市区教委有关规定安排入学。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2篇

第一阶段学习总结

根据省财政厅及集团党委的通知安排,从1月份开始,我公司党支部就围绕着“增强党员先进性,保持队伍纯洁性”的目标,开展了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白克明同志在1月24日在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齐守印同志在2月25日全厅党员大会上的党课中提出的有关要求》等为主要内容教育学习活动。通过三个月左右的学习,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前开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及必要性。现就将我公司党支部开展第一阶段党员“保先”教育活动的学习及领会认识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积极营造党员“保先”教育活动的学习氛围。

我公司党支部领导对这次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重视,深感责任重大,积极安排部署此次学习活动计划方案。为了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制定制订活动方案时做到体现四个特色:一是在学习活动的方法上体现坚持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学习相结合,以自我教育学习为主;坚持普通教育学习与个别教育学习相结合,以集中教育学习为主。二是在学习活动的格局上形成领导亲自抓,广大党员共同参与,所属各项目单位同时开展,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育好局面。三是在活动的氛围上营造不是整党的整党,不是运动的运动的从严治党氛围,用整风的精神开展好这项学习活动。四是在活动的效果上贴近自身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立足解决好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推进公司的各项工作。公司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定于每周四、周五的下午时间,集中组织党员同志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白克明同志在1月24日在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齐守印同志在2月25日全厅党员大会上的党课中提出的有关要求》等内容。积极参与省财政厅及集团组织的上党课学习及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

针对我公司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地市,党员岗位分散的情况,能够及时通过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发布学习文件及通知。对于不能上网的,则采取传真的方式,及时的将学习文件及通知精神,传达到所属的各单位,并责成项目责任人及时传达学习文件及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党员保质保量的、不留死角的完成“保先”教育学习活动计划。并要求做到“两促进”、“两不误”,合理解决工学矛盾,真正的将学习落到实处。

二、紧密联系公司实际,明确活动学习重点,争创一流业绩。我公司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制订的方案,积极进行宣传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民主评议;认真整改,组织处置;检查验收,总结表彰五个步骤顺序进行。保证活动环环紧扣,狠抓落实。并突出做好学习动员阶段的党员理论学习工作。严格按照“五个一”即每个党员有一套学习资料、有一本学习记录本、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参加一次理论考试、写一份学习阶段小结的要求,要求用上党课,集中培训、深入工作实际争创一流业绩等方式,重点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报告等内容,对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四点要求,逐条逐句学习讨论,深刻领会,还学习党章的基本知识,明确党章的职责与义务。同时,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串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使每位党员的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使理论学习入耳、入脑。由于公司项目现正在繁忙的施工建设当中,为了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做到“两促进”、“两不误”,真正的将学习落到实处,要求每位党员要将学习融入工作之中,以争创一流业绩,争做时代先锋为目标,切实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对学习动员阶段的理论学习体会。

通过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及上党课,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达成统一共识:

(一)深刻认识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十六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全党普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队伍的状况如何,能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重大。

其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因此,党员和党员干部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道理就在自己身边,这是最具体、最生动、最形象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

再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些问题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到党员队伍的现状,并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党员队伍现状表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应当承认,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奉献是党内思想的主流;大多数党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大多数党员也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放松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致使一些地方党员不能保持甚至彻底丧失了先进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有的放松理论学习,思想蜕化变质,对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的前途命运信心不足;有的缺乏政治鉴别力,对消极落后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不但不抵制、不斗争,反而把“腐朽”当“神奇”,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四处传播;有的思想上出现庸俗化,沉湎于实用主义和所谓的关系学,热衷于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还有的积极参与宗教、宗族和封建迷信活动。

二是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履行党员义务、不遵守党员的纪律、不保守党员的秘密”的“三不”党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些“党员不像党员”,有些甚至忽视乃至忘记了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

三是部分党员宗旨意识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思想上淡漠、行为上背离的现象。有的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的认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带头致富”是一对矛盾;有的党员在践行宗旨时搞叶公好龙,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意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四是党员不能弘扬正气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党员过分自我保护,缺乏责任意识、监督意识,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党内一些不正常现象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些党员只满足于洁身自好,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对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看不惯,但不斗争、不抵制;少数党员不能严于律已,迎合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甚至做出违犯党纪国法的事,有的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对于党员队伍的状况要有全面而清醒的估计:不承认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是完全错误的,而看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危险的。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党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离开质量这个基础,党的战斗力不会和党员数量成正比。少数党员的先进性在弱化,如果发展下去,不仅仅是自身会丧失党员资格的问题,严重的是败坏党的形象,恶化党群关系,从整体上损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强调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国际国内的形势,我们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现在有这样一种论调,现阶段强调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过时了,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对此,我们要坚决予以批驳。

第一,强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只要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党作为工人阶段先锋队依然存在,就必须始终如一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都结合具体环境和任务,对党员提出一些新要求,不断赋予党员标准以新的时代特点,然而,强调党员必须成为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始终没有改变。强调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远不会过时。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整个初级阶段。在这个现阶段虽然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具有共产主义觉悟,但必须对共产党员提出这样的要求。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农村、在山沟里活动,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能够用先进思想要求、教育党员,创造了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有了极大提高。一句话,坚持、倡导共产主义先进思想有了比过去好得多的物质文化条件,为什么不能旗帜鲜明地强调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第三,能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取决于党员自身的素质和努力,也取决于党组织能否严格有效地要求、教育和管理党员。一些先进党组织,敢于坚持从严治党,思想教育抓得紧,党内生活制度比较健全,营造了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良好氛围,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得比较好。相反,如果党组织自身软弱涣散,理论学习荒疏,各项制度不健全、批评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党员生活流于形式,错误思想得不到批评,正气得不到弘扬,党员思想就会滑坡,以致能做到的事情也做不到了。看来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不能放松。

第四,我们党已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积累一整套治党建党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党群联系不断加强;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所以,新时期必须而且能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此,我们应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邓小平同志曾经饱含深情地希望: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现在,我们党有6300多万党员,只要切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在新世纪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胜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作为党员,应努力做到以下八点:

1、一定要保持先进性,才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党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体现了四个字的精神,那就是“与时俱进”,共产党人只有抓住这四个字的精神,并付诸实践,才能保持先进性。如果没有先进性,就不能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产党员的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将荡然无存。党在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中的重要作用。

2、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要以不断地增强自我党性为目标,在潜移默化中,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自己,并在各方面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始终贯彻“三个代表”,以此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全面完成党的各项事业和任务。

3、必须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头,始终遵循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立场,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无私奉献,崇尚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修养。在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建设中,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三个代表”贯穿于始终。

4、必须加强党性的理论修养。

加强党性的理论修养,关键是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确地确定政治方向,解决立场问题,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出、提炼出理论,再以提炼升华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不断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不断地加强党性的理论修养。正确思想,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学习,来源于自我的素质,而要提高素质,又必须加强学习、实践,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样从大处讲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小处讲,我们才不会被日新月异的发展所淘汰。

5、必须加强政治修养。

十六大报告集中体现了四个字的精神--“与时俱进”。而作为一切行动先导的政治工作,也要与日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与时俱进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结合实际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修养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加强政治修养还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把政治修养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6、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党性的五个特征为切入点,使之融汇进平时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共产党的基本属性,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我对权力的理解是这样的,既然权力的主体是人民,又是来自人民,就应该行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否则,权力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基础的权力将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失去约束的权力,不断地谋私利,最终遭受人民的唾弃;一种是成为庙里的菩萨,管看不管用,被人民所遗弃。

我们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牢记在心中,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7、必须加强业务能力和领导素质修养

增强执政意识,真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全局观念,处理一切问题都能从全局、大局考虑,培养战略思维能力,能从大处着眼,以党政人才、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地加强业务能力和领导素质修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并在创新发展环境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实践、提炼理论再用于实践的循环中,把自己培养成党政人才、科技人才或者是企业管理人才,才能在创新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8、必须加强党的作风修养

加强党的作风修养,进而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3篇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经营能力有重要作用。现阶段, 我国各地供水集团仍以等级工资制为主, 并不能有效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

一、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

二、供水集团现行绩效考核方案简述

供水集团的绩效考核主体包括:企业决策层—绩效考核原动力, 企业各级管理者—绩效考核实施者, 企业的发展策划处、财务资产处以及人力资源部—协助决策层制定绩效目标、监督绩效部门。供水集团被考核主体包括组织和员工两个层级, 不同层级考核对象的考核周期是有区别的:组织绩效一般以年度为一个周期, 员工绩效一般以月度为一个周期。

现行绩效考核指标的来源有:由董事会下达的经营指标分解而来的定性指标, 由企业管理结构和工作流程而来的非量化指标, 由人力资源部门设计的定性指标。

现行绩效考核的分值通常设立为“五分制”, 分别为:A优秀 (5分) 、B良好 (4分) 、C合格 (3分) 、D不合格 (2分) 、E差 (1分) 。每期绩效考核的评分由各级管理者逐级完成, 其依据有:绩效事实记录、相关业务知识、一线工作经验。供水企业考核结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明确岗位职责、减少相互推诿, 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同员工收入相结合。

三、供水集团绩效考核的问题分析

作为现代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行业, 各供水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正逐步完善。随着城市的发展, 供水规模的扩张, 供水集团在绩效考核方向虽然有多年的经验, 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 认为做好绩效考核=做好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是“考查和评审所作出的成绩与未来可获得的成果”, 是完成时;而绩效管理是“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改进的过程”, 是进行时。绩效考核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给各工作任务后所呈现的系统, 而绩效管理是对考核实施过程中各工作要素之间的沟通管理。由此可见, 做好绩效考核只是做好绩效管理的部分内容, 并不能够等同做好了绩效管理。

2. 认为做好绩效考核并没有提升绩效。

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部分, 在企业没有建立通畅的沟通和反馈渠道的情况下, 绩效考核便会流于形式。想要提升企业绩效, 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和反馈渠道, 形成绩效管理机制。绩效沟通是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管理的目标、作用和成果;绩效反馈是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的指导与开发。如果企业绩效管理的沟通与反馈机制非不完善, 那么管理者或者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或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技巧, 都不能够重视绩效的沟通与反馈。这样会导致员工不清楚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使员工失去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从而影响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指导作用;使部门不能明晰问题所在, 不能找到影响部门绩效的根源。在这样的情形下, 绩效考核就无法提高企业绩效。

3.把工作内容明细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 实质上应是自上而下分配工作任务、传递绩效压力的过程。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位员工身上, 促使他们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 这样变企业高层承担压力为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都承担压力。从而把企业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根据工作内容提出的考核指标却是自下而上的申报, 这样就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 难以引导员工趋向企业目标。同时, 如果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不熟悉, 被考核者如果为了容易达成理想的考核结果有意隐瞒实际工作量。这样偏离正常范围的考核指标, 对绩效考核工作有负面影响。

4.绩效考核指标缺乏量化和可操作性。

在考核指标缺乏量化的情形下, 考核者的主观意识和考核态度都成为了决定考核结果是否客观的因素。一方面, 仅凭考核者主观判断评分, 在绩效沟通不畅的企业管理中, 考核的结果容易造成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不满, 从而影响到绩效考核体系的推广。另一方面, 由于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收入挂钩, 在国企文化“老好人思想”的积弊下, 员工的考核分值基本偏高, 但却不能有效拉动组织绩效, 使得组织的考核结果并不理想。

5. 认为人力资源部是绩效的管理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是绩效的管理部门, 而是绩效考核的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和应用部门。它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协调、沟通和监督绩效考核工作, 即通过对绩效考核总体方案的全面了解而制订企业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对部门经理的指导和服务来辅助开展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 并依照最终裁定的绩效结果提供奖惩激励措施。

6. 绩效考核结果未被管理者充分应用。

绩效考核结果只有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晋升、奖惩和培训等环节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考核的作用。但实际上, 公司现行的考核制度还不能做到:依据考核结果, 管理者“能上能下”;依据考核结果, 启动奖惩机制;依据考核结果, 针对员工培训。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不具备激励作用, 无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那么绩效考核就名存实亡了。

四、供水集团绩效考核问题的对策

1. 全面推进供水企业绩效工作建设。

绩效工作是建立工作岗位和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 只有知道要做什么, 才能得到工作实际期望的结果, 进而达成企业目标。各地供水企业各自为政研究绩效考核是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只有建立绩效考核工作的平台, 公开比较、拓宽视野, 才能找出自身绩效水平的位置。

2.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申诉制度。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立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得到的总和, 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应了解考核的标准和程序, 考核者对考核结果负责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到被考核者, 被考核者对沟通结果不满意可提出申诉。做好绩效考核才能及时发现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 考核双方持续的沟通方可促进员工发展、提高整体绩效、实现企业目标。

3. 根据供水集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明确其关键点。

参照各职位说明书, 采用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相结合, 来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具体设计思路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 以目标管理MBO为出发点, 以平衡计分卡BSC为考核框架, 以关键绩效指标KPI为细化的具体指标, 以360度考评反馈为考核补充。

4. 指标由公司决策层、各部门负责人和绩效专家共同商讨确定。

选择绩效考核指标, 首先根据企业战略确定企业目标, 然后依据企业目标管理将考核指标分为总公司、部门 (分公司) 和员工三个层次。如供水集团公司级KPI通常包括:产销差 (供水量和售水量) 、安全生产 (操作指标、能耗指标、水质指标) 、营销指标和服务指标等内容。

5. 绩效结果应用是验证绩效考核体系适用性的试金石。

企业的高效运作、选拔人才的适宜、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等等, 都能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放大体现出来。企业投资绩效考核体系, 是期望它可以带来杠杆收益。绩效结果的应用层面越少, 企业就越无法回收绩效考核的成本。只有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管理者及普通员工才能对绩效考核提出更实际的要求, 绩效考核体系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五、结语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4篇

1 重庆工商大学后勤集团北区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现状

目前,重庆工商大学后勤集团北区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有聘用员工62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51人;40岁以下3人,占员工比例5%;40~50岁之间33人,占员工比例53%;50岁以上26人;占员工比例42%。大学本科学历1人,占员工比例2%;大学专科6人,占员工比例10%;高中及专科28人,占员工比例45%;初中20人,占员工比例32%;小学7人,占员工比例11%。

北区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为重庆工商大学北区在校8 800名本科、研究生提供楼栋管理、保洁、水电维修等功能性服务。目前,员工主要以聘用合同制为主,其中楼栋管理员月工资为1 600元左右,保洁员月工资为1 500元左右,水电维修工月工资2 500元左右。楼栋管理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14.5个小时,保洁员及水电维修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目前,由于条件所限,所招员工工资较低,因此聘用员工中80% 为附近企业退休职工,其主要目的是退休后另领取一份收入补贴家用。

2 以物质为主激励方式的有效性

物质的奖励方式虽不可能完全解决学生公寓员工的激励问题,但在现行条件下,却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从现有的企业行政体制架构和现实情况来看,从事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的员工都是合同制,再加之文化水平、年龄等客观因素制约,企业内部上升空间非常小,能升任主管的都是极个别情况,职务激励作用极为有限。而采用包括各种福利、加班补助等物质激励方式,可以立竿见影地见到激励效果。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以多元价值角度为基础,将物质激励方式与其他工作标准、奖惩保障等内容充分挂钩、综合考虑,可使其激励价值属性得到最大强化。

一是鼓励学生公寓员工可以直接参与学生公寓工作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化的过程再造,类似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使得学生公寓员工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工作标准、职责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使得工作有底,知道力往何处使,杜绝无用功的出现,使工作效率最优化。工作标准的明确,也使评判标准得到了明确,摒弃了以往在评优评先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暗箱操作、人为内定等不良现象,从而使评判的结果更加使人信服;同时,可以使因此获得的物质激励更具透明性、权威性,示范效应更明显。而且,学生公寓员工通过自己的进一步努力工作,在自己工作领域树立一种“排他性”的权威从而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得到学生、企业认可,与要实现自己的其他目标,如“升迁”的目标激励也可以良性互动,并无冲突。

二是物质激励方式可以使学生公寓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产生自我激励效果,以领域专家型的激励来让学生公寓员工得到除了物质奖励之外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即以成就激励来推动员工的荣誉感。在不同公寓中,学生公寓员工就是特定公寓管理中的专家,它有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参与到制定工作目标的决策中去,如特定公寓的防控、管理以及下步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向,而不必完全与其他公寓雷同。这种发自内心的激烈方式,能使得学生公寓员工更加勤奋、高效的工作。

三是物质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时代的今天,物质奖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警们生活需要外,也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当然,精神奖励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表扬或其他形式奖励,可以激发学生公寓员工的奉献精神,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两种激励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有限的资源,使激励效果实现最大化。同时,放弃以往这种将荣誉评比束之高阁,而不与学生公寓员工的记功奖励、待遇提高乃至职务晋升等奖惩内容实行挂钩的做法,对学生公寓员工而言更具激励性。

3 以物质为主激励方式的局限性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该行动所能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目标并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概率。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辨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

3.1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就会有信心,并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因此,首先要分析学生公寓员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是否属于其职业目标范畴,或者对其目标是否产生影响。作为一名学生公寓员工,其最基本的职业目标应当还是薪资,其他激励方式相对于薪资来说,显然没有直接关联;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赢得学生尊重和社会地位也是学生公寓员工的职业目标之一,结合其他激励方式,虽然不能实质性地提高学生公寓员工的社会地位,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升其知名度,赢得学生或者企业内部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又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正面效应。因此,通过物质激励方式来提高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在组织制度上有效解决“名”与“利”的关系。

3.2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当然这个奖励也是综合的,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得到合理的奖励,就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从实践上看,通过非物质激励以外的精神鼓励,虽然也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学生公寓员工的一种荣誉和褒奖,但效果往往存疑。那么,这种嘉奖能否算是取得绩效后得到的合理奖励,取决于学生公寓员工个人的期望值,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仅仅通过这种荣誉和认可性的精神奖励,显然不能长期满足学生公寓员工的需求,从而也就不能当作调动学生公寓员工工作热情和激发学生公寓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激励方式。

3.3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然而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各种需要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就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奖励办法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非物质激励以外的精神鼓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公寓员工的知名度和提高学生公寓员工的社会地位,满足了学生公寓员工在赢得社会认可与尊重方面的需求。但这种满足带有局限性,一是没有层级性,体现不出工作能力与业绩量化的差别;二是没有递增性,没有更高的奖励和目标,容易造成固守成规、以逸待劳的后果;三是没有差别性,个人有个人的需求和期望,统一激励的方式不一定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制度设计上的差异化表达方式也是保证该激励机制有效性的难点所在。

4 对以物质为主激励方式的合理化建议

一般而言,对期望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激励方面,这启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采用一般的物质激励措施,而应当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又会减少激励力量;而实际概率应使大多数人受益,最好实际概率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鉴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几点改进措施。

第一,建立奖励基金或是采取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和灵活的福利形势。这样能最大程度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公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更高,能更好的为公寓学生服务。

第二,通过一定制度和措施让学生公寓员工能更多参与到公寓管理某些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工作设计过程中来,让学生公寓员工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组织工作的实施和效率。

第三,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公寓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这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学生公寓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典型模范榜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众价值评价体系来实现提高学生公寓员工的觉悟水平。

第四,要建立起有效的竞争选拔机制,将绩效考核与物质激励方式以及职务升迁相结合,作为考核评价学生公寓员工工作绩效的一项指标和胜任素质的一项内容,要让学生公寓员工看到这项工作的好的发展愿景,并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5篇

云计算带来的革命性技术, 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在了解其虚拟化、标准化、自动化、高度聚合的特征之后, 企业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复杂环境下, 应重新思考IT建设的思路、经济价值, 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的价值实现方式。

对集团型企业来说, 云计算的应用是由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开始的。在实现云数据中心这个过程中, 整体技术架构、产品选型、技术的应用方式, 服务的投送方式、运维的流程和人员的工作方式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匹配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下, 整体规划设计, 确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协调资源, 决定阶段内不同内容的发展顺序;对关键环节进行提前测试, 将整个过程变得有序、高效、低风险, 最佳化投入产出比是企业信息化部门的重点工作目标。

2 企业数据中心的挑战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企业将处于转型升级、扩展业务领域的过程, 这种频繁变化的形势对企业信息化部门提出挑战, 如何在快速多变的环境中, 从信息化角度引领企业由传统IT资源升级改造向云演进, 及时主动配合企业管理和业务的变化, 是当前企业信息化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云计算带给企业的不仅是技术创新, 还是业务管理模式的变革, 因此, 云计算的真正落地对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模式, 运用新的技术和理念, 规划设计出具有高度灵活性、敏捷性的IT服务资源, 并且采用科学的演进策略和路径, 适应企业动态管理变革和业务调整, 将关注点放在服务质量、绿色环保, 优化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方面。

当今, 如果没有IT系统的支持,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有效地运营。信息化部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角色, 而作为企 业整个IT系统的核心 交换和控 制中心———数据中心, 更是举足轻重。

3 云数据中心的目标和量化评估

根据NIST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 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 (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 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发布, 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的干涉。具体而言,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云计算代表了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以低成本为目标的动态可扩展网络应用基础设施, 是近年来最有代表性的网络计算技术与模式。云计算有三种服务模式:软件即服务 (Saa S) 、平台即服务 (Paa S) 、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 S) 。

企业云的应用场景中, 涉及的功能实体有云运营方、企业业务应用方和一般用户方。云运营方可为企业业务应用方和一般用户方提供Iaa S、Paa S等级的云服务, 云运营方联合企业业务应用方可为一般用户提供Saa S等级的服务。集团自建云数据中心可为各级企业提供服务, 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云服务运营方。对于云服务运营方而言, 由于虚拟化层的引入, 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的分离, 运营的难度将变大, 对管理和人员的素质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了在服务模式上的改变外, 效率的提升是云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受益, 资源的整合, 建立资源池, 以细颗粒度的能力对资源进行分配, 所带来的单体设备的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多个应用在时间长度上对资源的对冲复用, 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但是, 资源池的集中程度还应在建设成本, 运维成本, 安全层次等方面进行权衡, 实现最合适的数量和类型。对于以上参数的决策和评估应采用一套计算架构进行落地量化, 实现科学的决策。关键的考核指标有:计算密度/平米;网络带宽/平米;能耗/平米, 机房整体PUE值;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 敏捷性是云数据中心带来的, 虽不易衡量但价值巨大的能力, 资源交付的周期可从原来的数周降低到数小时。大集中的云数据中心集中了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产, 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架构结合 云技术能 提供极高的商业持续性, 灾难性事件, 计划外停机事件, 计划内维护工作均不会影响数据中心的运行。

总而言之, 云计算服务应该具备几条特征:随需应变自助服务;随时随地用任何网络设备访问;多应用或用户共享资源池;快速重新部署, 资源回收的灵活度;可被监控与量测的服务。

4 实现目标的演进路线和阶段

对集团型企业而言, 要关注如何把企业的IT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一种服务模式, 交付给业务部门和企业员工使用。在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上, 从早期的完全竖井化结构到目前已经经过了几个整合过程, 初期网络的整合, 采用一套网络平台来承载多个业务系统, 后来存储系统进行整合, 数据中心采用独立的存储平台为多个应用提供存储服务。目前正在经历以服务器虚拟化带动的计算平台的整合。云数据中心可以看作服务的整合, 目前阶段过渡到企业云仍是个复杂的过程, 根据提供服务的等级的不同,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如图1所示。

4.1 起点, 基本实现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

这些整合包括网络的整合, 服务器的整合, 存储资源的整合, 数据库平台的整合, 中间件平台的整合, 全部完成是最佳状态, 退而求其次也需大体完成硬件平台的整合。

4.2 第一步, 服务的虚拟化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将计算资源虚拟化, 形成不同目的的资源池, 以细颗粒度的单位分配。同时, 网络资源也需进行高度的融合, 将多种网络的需求集中在一套物理网络中, 例如数据网络存储网络, 管理网络等。简练的物理网络结构为网络资源的池化和灵活分配提供基础, 为计算资源提供了在宽阔的范围上迁移的能力。网络资源的融合还包括和虚拟机网络的融合能力, 让网络平台的感知能力直达虚拟机, 完成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的衔接。存储资源也应进行虚拟化, 在实现多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现有资源利用和统一管理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

4.3 第二步, 供应的自动化

将整个数据中心虚拟化, 部署云管理中心和安全管理中心, 统一管理网络, 存储, 计算资源, 提供完整的资源服务交付能力。应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 自动化规则支持服务的交付、监控和事件管理。

4.4 第三步, 高可用企业云

基于双活数据中心的, 跨数据中心 (端到端) 的虚拟化, 实现在云平台之上的业务连续性部署。

4.5 其它因素

垂直的测试路径:企业云中心的演进是技术、人员、管理互相磨合促进的复杂过程, 有必要在运营平台之外设立一个测试路径, 以对技术、设备、管理流程和方法进行检验, 可令整体的演进更加平顺。

人力资源的配合:企业云的复杂性和数据中心功能集中的特性, 将造成对集团层面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 而降低三级单位和二级单位的人力需求。

5 集团型企业云计算建设实践

目前, 根据规划的演进步骤, 集团以新数据中心建设为契机, 规划建设了虚拟化网络平台, 和服务器平台, 初步实现了两个平台的统一化, 标准化, 高性能化。其中网络平台可提供10G、40G、甚至100G的接入能力;数据网络和存储网络合二为一的数据中心交换架构, 为高性能服务器和虚拟化服务器平台提供高性能、低成本、易管理的接入方式。应用一系列的网络虚拟化技术, 在一套高可用的物理交换矩阵下, 可灵活构建网络区域和功能分区, 网络区域和功能分区可定义在任意物理区域, 充分利用了物理空间。网络的服务能力也在虚拟化技术下构建, 在一套服务平台下, 可为任何网络区域提供防火墙服务和负载均衡服务, 网络虚拟化技术的使用为数据中心将来的应用提供了极高的弹性。

5.1 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平台设计

网络虚拟化平台其范围为服务器接入直至核心交换机部分, 这个范围以外目前的技术趋势仍以传统方式结合少量虚拟化技术为主。网络虚拟化平台的目的是大量应用各种虚拟化技术, 为服务器的接入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灵活的结构布局和网络服务、降低设备、线缆、能耗的投入。其他功能分区如互联网出口区、广域网区等均按所需结构连接网络核心。

在网络虚拟化平台的物理结构设计上, 以支持大规模的服务器接入和匹配数据中心功能布局为目的, 采用接入、汇聚、核心三层模式来构建, 核心点为整个数据中心的中心, 汇聚点为每个机房区域的中心。接入技术本次选用DAC万兆直连铜缆模式, 相比SFP加光纤的模式具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等优点, 但传输距离较短, 最长10米, 因此接入结构做相应调整, 采用柜顶接入方式, 根据设备的端口密度和机柜内设备密度, 多个机柜共享一套接入设备。网络的整体架构采用双中心全冗余方式, 提供高的可靠性。为网络提供服务的服务平台设备通过多路万兆冗余连接两个核心交换机, 具备虚拟化能力, 可虚拟为多个逻辑设备供使用。采用数据中心交换架构技术, 将存储网络合并于同一套物理网络中, 降低了设备和线路成本, 将存储网络的支持范围扩大到全网范围, 如图2所示。

在网络虚拟化平台的虚拟化设计上, 首先是网络结构虚拟化的实现, 通过VRF、VLAN、VDC等一系列技术, 将网络的拓扑进行虚拟化, 使其分离于物理结构, 避免了物理结构一旦确定后的不易调整、功能区域增加和删除的不易实现、各功能区域利用率不均衡造成的物理空间和能耗的浪费等缺点, 为企业的发展和调整赋予极高的灵活性。网络服务的提供采用少量而高能力的设备实现, 利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多个逻辑设备将服务部署于需要的位置, 降低了大量相同设备的高投资和高功耗。

在网络虚拟化平台的存储网络设计上, 主体采用高性能的SAN技术构建, 在服务器接入侧采用FCOE技术将存储网络合并于数据以太网络, 以一套物理网络实现了数据交换和存储网络两大功能。为降低核心节点的复杂性, 在汇聚节点以上存储网络分离于数据交换网络, 接入独立的存储网络核心。在全网任意位置均可提供FCOE技术的存储网络接入能力, 在汇聚节点和存储核心节点还可支持FC接口的设备的接入。在此结构下也可支持i SCSI协议的存储。

5.2 网络拓扑结构的实现

集团数据中心所规划的功能区域可分为服务器类型区域 (接入服务器功能为主的, 出口采用虚拟防火墙或物理防火墙, 并可提供负载均衡服务的区域 (如等级保护三级区域:集团服务区、运维区、系统服务区等) 和非服务器类型区域 (以出口服务为主的, 根据自身要求结构多变的, 无需网络服务层提供服务的区域, 如互联网区、广域网区等) 。核心交换机通过虚拟化技术将1台物理交换机虚拟成2台独立的逻辑交换机, 分别用于服务器类型区域的连接和非服务器类型区域的连接, 逻辑交换机旁挂连接防火墙设备, 通过策略路由进行串接, 完成各功能区域的隔离保护, 两种类型区域将在逻辑交换机间采用L3 10G线路高速互联。L3的互联将逻辑上复杂的核心设备分离为相对隔离的两个部分, 减轻了复杂性, 缩小了故障的影响范围。

5.3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设计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是企业的计算核心, 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 小型机计算平台和X86计算平台在企业中均有其适用方向, 因此需要分别进行资源池的构建。服务器虚拟化的构建需充分配合网络虚拟化的架构, 利用新特性充分实现价值。在集团服务器平台的构建中, 采用FCOE技术和网络平台对接, 物理机采用一对支持FCOE功能的万兆网卡同时支持数据传输, 存储网络和管理网络的功能, 节省了大量的线缆和管理工作。构建两个资源池分别服务于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

5.4 服务架构的实现

云计算的精髓是底层技术的封装和服务能力的提供, 因此服务架构的实现也是关键。借鉴其他集团的经验, 可通过服务标准化、服务分层与服务目录、服务可计量以及服务流程四个方面来实现。

5.5 网络虚拟化收益和云计算发展计划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在集团已有多年的应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借助新的网络虚拟化平台,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在出口带宽增长的情况下, 大大降低了所需线缆的数量, 节约了成本和能耗。同时网络平台的感知能力延伸到虚拟机层次, 打通了服务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壁垒。

在全面虚拟化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建成之后, 经过积累运行维护经验、了解底层技术的阶段, 下一步计划实现管理自动化的目标, 针对服务用户, 梳理需求提交、审核、资源配置、资源交付、状态报告、资源回收、资源计费等服务流程和功能实现。借助自动化的工具, 全面实现供应的自动化、服务的自动化、运维的自动化。同时针对数据中心的容灾进行规划建设, 以双活数据中心为目标, 实现端到端的跨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 实现业务连续性部署, 达到企业私有云建设目标。

6 结束语

在迈向云计算的路途中, 技术方面的困难由服务商、设备厂商所提供成熟产品和工作方法来克服, 相对比较容易。云计算所引起的管理方面的改变, 如部门间的职责界面、分工协作则因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无一定之规, 是关系到云计算实现质量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的概念和内涵.中国云计算, 2014-02-26.

[2]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北区教育集团阶段性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实施“机会均等”的教育政策, 保障教育起点公平

宁波市江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带来巨大压力:2008年外来人口与区域户籍人口比例已达1∶1, 近两年来外来人口数量继续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保持增长;江北虽属宁波老城区, 但仍存在大片的农村, 二元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各类社会资源的布局急需调整;等等。基础教育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凸现公共产品的属性, 必须出台相应的对策。

(一) “机会均等”理念下适龄儿童就学的非排他性

近些年来, 我们全面落实国务院的“两为主”政策, 积极应对外来人口剧增带来的就学压力。通过公办学校挖潜、举办国有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扶持民办教育三条途径, 确保区域内适龄儿童有书读。2009年我区中小学在校生共3万余人, 外来子女有1万6千余人, 本地生与外地生比约为4.8∶5.2。我区外来子女公办就读率和享受全免费就读率双超70%。

(二) “机会均等”理念下学校硬件建设的无差异性

我们把“机会均等”由孩子就学的非排他性延伸到学校硬件建设的无差异性。2002年, 我区在省内率先对义务教育段的学校实行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有效增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力度, 出台了与管理体制相配套的学校硬件建设实施意见, 明确无论城乡, 学校建设标准一致, 教学设施、设备同一标准, 教师工资待遇一律相同, 学校布局统一规划, 等等。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区域内农村学校单就硬件设施而言, 已全面超越城区学校, 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办学条件偏差、布局不尽合理的局面, 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机会均等”理念下学校师资建设的平衡性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离不开硬件, 但它并非决定因素。基础教育公平的决定因素乃是学校的师资水平。

尽管我们在追求基础教育公平的过程中, 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的政策, 如城乡教师同工同酬、师资配备统一标准等, 但由于学校办学时间有长有短、地理位置有好有坏、办学规模有大有小等一系列历史的、现实的客观因素存在, 学校与学校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为此, 我们在2008年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显著倾斜性质的“农村学校优先, 薄弱学校为重”的政策与措施。比如, 为农村学校引进名校长, 2008年我们在市内引进了3名市级名校长, 其中2名安排在农村工作;又如, 出台了“农村学校学科骨干三年行动计划”, 明确用三年时间为农村学校每个学科培训或引进一名学科带头人;再如, 农村教师享受农村津贴, 农村学校公用经费高于城区学校10%予以保障, 农村教师优先配备手提电脑, 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允许超配教师, 等等。

与此同时, 我们除按政策规定给予民办学校兑现各种补贴外, 还将其教师统一纳入系统内参与各类培训、评优与晋职, 为他们的考编创设平台、体检提供经费。

通过不断加码、倾斜, 学校师资队伍失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相对平衡正在逐步形成。

(四) “机会均等”理念下的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

江北, 是宁波市确定的城乡一体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江北教育, 承载着区域社会事业城乡一体改革发展的重担。

我们认为, 要追求区域基础教育的公平, 进而实现区域教育的现代化, 首先, 必须推进区域事业的城乡一体化。为此, 从2008年起, 我们率先对区域内教学资源布局依据区域城乡一体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调整。

其次, 2009年启动了总投资2000万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千兆流量到校, 百兆到班;每师一台、每四个学生一台电脑的配置。通过视频直播、学校的微格教室、江北教育数据库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系统内全体教师提供了备课、教学、培训、交流以及业余学习的便利, 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师生架起了一座桥梁。实践证明:现代科技可以消除教学中存在的城乡空间距离。

再次, 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创教育现代化的《江北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0-2020) 》。

综上所述, 我们试图运用“机会均等”的理念, 或者说是通过政策上的绝对公平, 去营造、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基础教育的相对公平。

二、实践教育多样性, 推动教育过程公平

义务教育政策的公平并不代表教育实践的公平, 也就是说, 即使基础教育机会人人均等, 也不代表教育过程就一定公平。因为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其关系是盘根错节的, 其图景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禀赋。因此, 只有多样性的教育才是可再生的教育, 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

(一) “多样性”需要有“个性”的学校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催生或激发出人们多种需求, 社会多样性趋势日益显著。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基本国策, 致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欲望十分迫切;从有书读, 到读好书, 再到选择适合孩子禀赋的学校, 已成必然。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都必须接受从“机会均等”到“满足多样性需求”, 再到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这是时代赋予的严峻挑战。

我们的实践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办出每所学校的特色与个性。2007年, 我们推出各校制定学校自主发展规划政策, 当年共完成11所学校, 2008年区域内所有学校均完成了规划的制定并付诸实施。各学校按照学校地处的环境、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生源结构、已有的特色, 通过学生、教师、专家以及社会各方的努力, 绘就学校自主发展的未来蓝图, 形成共同的愿景, 增强办学的主人翁精神, 调动各方办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 我们还在2008年开展了校园文化年专项建设活动, 要求每所学校挖掘提炼学校的内在精神, 形成清晰的办学理念, 制定规范的制度措施,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总结, 逐步形成特色, 彰显个性, 为不同禀赋学生的求学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二) “多样性”需要有“特色”的课程

我区学校在开齐开足各类规定的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以区域文化资源为依托、区教研室为主导, 着力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 如慈孝文化课程和在今年推出的《江北区学科教学指导纲要》, 就是有益的探索。我区倡导各校以学校精神文化内核为引领, 以学校为主体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如“礼善”文化课程、“机器人”教学、“乒乓球”教学、甬剧教学等。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同时并存、互相补充的课程结构。与此同时, 我区在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开展了走班制的教学和分层作业的试点,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三) “多样性”需要有“人文”的关怀

培养合格的公民, 是义务教育的重大职责。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始终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道德自省意识的人。我们重视各校的德育过程, 以区域“慈孝”文化为载体, 引导学生弘扬“江北文化”、传承“宁波精神”, 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广参与和共建设的德育体系。德育目的不是培养圣人, 而是让每个江北学子都成为明辨是非、有“羞恶”之心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始终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上进心的人。任何一所学校都难免有相对“后进”的学生, 我们号召全区教育工作者关心、关注他们, 不仅仅是希望他们不掉队, 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与帮助, 这样, 他们在成年以后, 才不会轻言放弃, 才会善待他人。

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始终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各中小学相继成立心理辅导室, 鼓励区域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成功喜悦、贫困富足, 珍视生命的唯一性, 倡导学生幸福地学习、生活。

(四) “多样性”需要有“开放”的实践

人的知识、能力、素质不单来自间接经验, 通过实践直接检验更是获取个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不能成为象牙塔中的宠儿, 而应在社会大自然中进行历练。为此, 我们整合资源, 创建了10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 让工、农、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为企业、社团提出改良建议等。此外, 我们还成立了117家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让散落民间、濒临失传的区域文化在中小学生中薪火相传。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互访活动, 把学生的视野从区域内引向世界, 使他们与区域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和时代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庄严承诺。然而, 现在的教育给每个儿童提供的是有差别的教育, 但是却要求有相同的结果, 追求学业成绩成为终极的目标, 教育结果的单一性与人的多样性成了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 严重地限制了人的发展空间。因此, 在追求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的过程中, 我们亦日益认识到追求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性。我们认为, 教育结果的公平应该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 以个体学生的潜能是否被最充分的开发为衡量标准, 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为目标, 而非所有人的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 我们加大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通过评价导向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禀赋得到适当的发展, 而非以智育作为衡量学业成就的唯一标准, 以实现结果公平, 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

上一篇:公伤私了赔偿协议书下一篇:2022~2023志愿者工作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