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2024-07-07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1篇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次农村人才调研过程全镇共调研农村实用人才198人,涉及四个类型。经营型人才45人占所调研农村人才的23%,生产型102人占所调研农村人才的52%,科技服务型11人占5%,社会服务人才40人占所调研实用人才的20%。

高中以上学历者占77人占39%,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1%;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35人占18%,36-45岁的58人占29%,46-54之间65人,占33%,55岁以上30人,占15%。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呈现多元化需求,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势在必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彻底改变,我镇农村急需一批年轻的设施农业领域技术指导、大棚管理和温室种植等方面的新型农村科技人才和科技示范户。

二、主要做法:我镇加大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要求各村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聘请各级专家讲课。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全镇现有农村实用人才不多,他们是致富带头人或种植养殖示范户,而适应时代发展的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的数量就更少。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文化层次低,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人才外流严重。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后不回农村,他们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致使农村实用人才知识结构偏低。

四、措施与建议 实用型人才队伍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农村实用人才熟悉本地经济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是实施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因此,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在管理、培养、激励上下功夫。

(一)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步伐

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级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更好地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挥才干提供舞台。一是认真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料库,对现有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详细登记、造册,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尤其是要突出抓好农村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引导农村待业青年学习农业生产知识,要不断通过保送培训、出资培训等方式,尽快解决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三是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农村实用技术任务外出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二)极大扶持力度,调动积极性

一是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应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从土地使用、资金信贷、农用新产品设施、设备、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于帮扶,增强信心,认真解决好发展后顾之忧,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二是要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或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推广技术成果适当给于经费投入,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交给专业户、示范户,由他们先搞起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2篇

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文件要求,我们对全镇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进行初步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是:

1、人才总量:全镇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12个,占我镇总人口0.5%,平均每村10个,其中男性275人,女性37人。

2、行业分布情况情况:生产能手187人(其中养殖能手63名,种植能手124人),经营能手40人,能工巧匠85人。

3、学历情况: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4人,占总人数10.9%的;高中学历的69人,占总人数22.1%的;中专学历的56人,占总人数17.9%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53人,占总人数的49.1%。

4、年龄情况:60周岁以上的12人,50-60周岁74人,40-50周岁的143人,30-40周岁的64人,30周岁以下的19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我镇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仅为0.5%和0.9%。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就更少,远远适应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二是文化层次低。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0%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总数的10.9%,有专业职称的人才更少,再加上思想闭塞、视野狭小,很难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人才流失和人才老龄化情况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一般都不甘心留在农村。同时,绝大多有所专长的农村人才特别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到大、中城市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只有年龄偏大,身体情况不怎么好的人才愿意留在本地发展。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观念问题。农村大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才能称作人才,他们过于注重人才的引进,却忽视了对农村人才的培训教育,致使对农村熟悉、掌握农村实践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

二是思想问题。农村很多人的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改革的意识,习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思想解放力度不够,缺乏远大理想和追求,沉浸于“小富即安、满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不肯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目前生活状况。

三是培训力度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途径中,通过上学、各类培训只占少数,多数是靠自学成才的,按照武穴市各类培训学校的收费标准,年学费达2000-4000元,这对农民没有多少吸引力,而政府开办的培训班课程,往往时间比较短,农民没有感受到多少效果。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我们对农村实用人才和人才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对人才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够,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氛围营造得不够浓厚。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一是强化宣传。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先进村介绍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再次要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是加强教育。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引进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职业学校,使广大农村青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

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必须按需施教,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不同的形式,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三是加强管理。

1、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

2、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机制。我们不但要通过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搞好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开发培训。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比如: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兴办农业科技示范户;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等等。

3、要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4、要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机制。按照相关政策和措施,搞好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加强考核工作,鼓励更多的农民群众成长成才,促进农村人才

资源开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3篇

密山是农业大市, 总耕地面积270万亩, 农业人口23万人, 其中农村从业人员7.6万人, 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1.4%。土地肥沃, 温度适宜, 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 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71.2万k W, 其中拖拉机2.5万台, 配套农具5.6万台, 联合收割机近3000台, 水稻插秧机6600多台。全市有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 农机作业合作社14个, 各种农机协助组织28个, 农机大户303个, 农机维修网点76个, 全市有农村农机实用人才2.8万多人, 约占全市农村从业人员的36.8%, 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 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和促进农村机械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 加强农村农机实用人才的主要做法

2.1 建立各种农机服务组织

全力抓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目前已建立6个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巩固现有农机作业合作社, 使14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切实发挥作用;扶持农机作业协会, 成立了30多个农机协会, 促进了协会间的交流, 增进了互助能力, 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促进了生产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壮大农机大户, 培育了300多个农机大户, 这些大户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2 强化对农机实用人才培训

一是组织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全市农机维修人员、农机科技示范户到市农机校进行专业集中培训, 并以培训班为载体积极搭建科技供需对接平台, 围绕发展现代种植业和现代农业装备等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展培训活动;二是组织市农机校、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到乡镇、村屯进行培训;三是开展田间现场培训, 让农机实用人才亲身看到试验示范效果, 通过现场分析, 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应用和操作水平;四是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进行培训;五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农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本领;六是组织部分优秀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到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示范园区参观、考察和学习, 使他们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七是利用广播电视专题技术讲座培训。

3 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1) 通过培养农村农机实用人才, 加速了我市农机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农机化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掌握;二是先进农机具得到应用;三是先进新技术得到普及推广。近几年来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市在农业新技术、新机具、保护性耕作、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水稻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深松、玉米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广泛开展课题攻关, 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性难题。

(2) 通过培养农村农机实用人才, 增强了我市农民依靠科教兴农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 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切身感受, 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与责任意识。

(3) 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吸引一大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加入, 共同规避风险, 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

(4) 通过培养农村农机实用人才, 加快了我市农机综合机械化进程, 提高了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目前, 我市农机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6%, 田间标准化水平快速提升。

4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但是, 发展仍然不平衡, 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当代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和社会生活的需求看, 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

(1) 农村农机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我市农村现有农机实用人才仅占农业总人口12.1%, 占农村从业人口36.8%, 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人才和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农机创业人才严重不足, 只占农机实用人才总数的10.70%。

(2) 培养机制不灵活。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缺少相应优惠政策, 用于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机培训中, 受人员技术水平、培训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组织的面还不够宽, 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 培训手段还不够先进。

(3) 人才管理服务还不够。农机实用人才分布面广, 加上普通农民多, 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 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 虽然在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也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 提要求多, 服务相对少, 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

5 对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5.1 加大对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投入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工程, 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结合农民素质教育工作,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 建立专项扶持经费, 列入对基层的转移支付统筹考虑, 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社会投入和个人自愿出资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机制, 促进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开发工程的快速推进。

5.2 优化农村农机实用人才成长创业的环境

为农机实用人才提供便捷的信贷支持, 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真正让广大农机实用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5.3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逐步改善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优的现状,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 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

5.4 增加农村农机实用人才总量

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 扩大规模, 优化结构, 增加农村农机实用人才总量, 使实用人才结构日趋合理, 素质不断增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 配套措施更加完善, 基本建立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5.5 培育农村农机创业人才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94-03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5篇

一、新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现状

根据2010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 目前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213381人, 占农村人口 (10505251人) 的2.03%, 占农村劳动力 (4909909人) 的4.34%。其中女性20506人, 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9.62%;少数民族143609人, 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67.3%。

从行业分布上看:生产型人才82828人, 占人才总量的38.81%;经营型人才34617人, 占人才总量的16.22%;技能服务型人才69037人, 占人才总量的32.35%;技能带动型人才6613人, 占人才总量的3.09%;社会服务型人才20286人, 占人才总量的9.5%。

从教育程度上来看: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9950人, 占人才总量的4.66%;高中或中专学历36104人, 占人才总量的16.92%;初中文化程度112766人, 占人才总量的52.84%;小学文化程度52479人, 占人才总量的24.59%;未上过学的2082人, 占人才总量的0.98%。

从技术水平上来看:农民高级技师292人, 占人才总量的0.14%;农民技师546人, 占人才总量的0.25%;农民助理技师302人, 占人才总量的0.15%;农民技术员3147人, 占人才总量的1.47%;没有或未评定209094人, 占人才总量的97%。

二、新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 自治区在加快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经济科技含量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从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 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较低

从总量上看, 实用人才比重偏低。全区有农村人口1000万余人, 而农村实用人才213381人, 仅占农村人口的2.03%, 比重明显偏低, 辐射带动农户致富的作用十分有限, 与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所需的人才数量和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在生产经营中, 农村实用人才往往只能唱独角戏, 后备人才匮乏, 出现新老断层,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从整体素质上看, 高素质人才十分匮乏。现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 大多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 具有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人才总量的21.58%;评定为技术员及以上专业技术等级的仅占人才总量的3%。

(二) 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匀, 结构不尽合理

越往基层, 农业技术人员越少, 真正在农业第一线发挥作用的人员更少。从专业分布上看, 从事种养殖业人才较多, 面向流通、经营、技能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有一技之长的人相对较多, 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 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都是直接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土专家, 田秀才。据统计, 全区生产型人才82828人, 占人才总量的38.81%;技能带动型人才6613人, 占人才总量的3.09%。从目前现状来看, 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结构的失衡, 存量与需求量供求矛盾日渐明显, 已经成为制约我区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 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 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人员外出务工有增无减。城乡比较, 农村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农村经济效益又比较低, 绝大多数大中专毕业生一般都不甘心留在农村, 竞相到城市发展, 致使农村青年实用人才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学非所用, 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 致使其不得不到城市去谋发展。农村青年实用人才的流失, 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 拉大了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村级治理和村组发展管理者后继乏人等情况的出现。

三、加强新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对策

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表现, 而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 是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农村实用人才认识上的误区, 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 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这个重点,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 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建设应抓紧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实用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大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中去谋划, 以更大的决心, 更有效的措施, 不断丰富人才资源总量,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 强化培训, 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

要实现农村人才总量和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 培养教育是主要途径。要结合实际, 多措并举, 采取大面积培训人才的方法来改善农村人才培育环境。一是走出去培训, 可以采取与农业类高校联合开办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培训班的方法, 培训骨干农村实用人才;针对部分龙头企业中高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 可以有计划的选送一些有潜力的农村技术人员到农业院校进行深造。在送入院校培训的同时, 还可以组织农村人才专题赴外地参观学习栽培、滴灌、反季节蔬菜种植等高新农业技术, 通过参观学习使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二是请进来培训, 对于一些新引进的品种和项目, 要采取政府出资和企业出资相结合的办法, 有目的地引进国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手把手地传授技术;三是在产业链上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要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与产业化生产结合起来, 由农产品销售或加工龙头企业负责, 对原产品供应地的生产大户进行新技术应用培训, 再由生产大户对农户进行培训。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递进式培训实现农村人才素质和农产品质量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三) 拓宽视野, 营造宽松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环境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 第6篇

【关键词】 兴化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兴化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兴化全市共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98890人,占该市农业人口的8.2%。其中女性实用人才11429人,中共党员10078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1.56%和10.19%。按学历分:本科及以上54人、大专577人、中专3206人、高中16592人、初中及以下78461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0.05%、0.58%、3.24%、16.78%、79.34%。按从业结构分:生产能手67398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68.15%,其中种植能手46004人、加工能手21394人,分别占生产能手的68.26%、31.74%;经营能人13658人,占实用人才的13.81%,其中企业经营人才10797人、农村经纪人2381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480人,分别占经营能人的79.05%、17.43%和3.51%;能工巧匠13131人,占实用人才的13.29%,其中技能劳动型人才12499人、文体艺术类人才632人,分别占能工巧匠总数的95.19%和4.81%。村(居)干部2033人、其它实用型人才2670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2.06%和2.70%。

2.存在的问题

(1)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从调查情况看,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只占农业人口的8.2%,比例偏低,与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要求极不适应。同时,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他们学历偏低,初中及以下的有78461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79.34%,普遍缺乏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总体素质不高。

(2)结构不优,分布不均。从成长过程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缺乏综合的、现代的农业生产技能,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从专业分布上看,从事种养业生产开发型人才较多,而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的人才少,尤其是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短缺,这种人才队伍结构局面导致农副产品的加工、贸易跟不上,农业生产附加值低。

(3)管理松散,作用不强。由于农村实用人才技术种类繁多,造成多头管理或都没有部门认真负责地管理,除农业部门和劳动部门经常性开展一些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之外,其他部门与农村实用人才联系较少,更谈不上管理。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部分实用人才的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带富意识不强,即使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活动,也局限于“亲帮亲”,其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仍然不够普遍,效果不够明显,造成大规模生产经营、大批量带动辐射的农村经济领域“领军人物”少。

(4)流失严重,后备不足。在农村许多人都有跳出农门的思想,正是由于这一思想驱使,一些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后眼睛就盯上了城镇和发达地区,有的到城镇发展,有的到发达地区淘金。学校毕业生或学有所成的复员退伍家人大都不愿在农村创业,纷纷外出务工,不思在本乡本土“干出点名堂”,致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不足。

二、制约兴化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1.人才观念滞后。社会上对人才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包括部分基层干部,仍然认为只有具备一定学历和职称的人方可称为人才,现有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人才工作的重点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自然也认识不到他们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起到的重要作用。

2.组织化程度不高。市、乡两级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管理说还没有能够建立起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科学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一般乡镇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乡镇组织委员负责这项工作,精力比较分散,管理力度不大。市、乡机关各部门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实用人才队伍在培训、评价、保障、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还不完善,解决实用人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

3.激励机制不健全。现有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激励机制在科学性、优惠性、务实性、灵活性和配套性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一是扶持政策不健全。实用人才在创业中普遍遇到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困难,非常希望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心和扶持,但目前兴化市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缺乏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和开发等专项资金及投入渠道,用于人才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尚未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个人捐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二是宣传报道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各类优秀实用人才评选表彰的活动不多。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进事迹少,激励实用人才作用发挥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4.培训效果不明显。近几年,虽然兴化市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训人数较多,但仍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培训活动没有统一的规划。二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实用人才技术种类繁多,集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受到影响,专业培训的设置还停留在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上。

三、加强兴化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创新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突出位置,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乡应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及农口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

2.多方筹资,增加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市、乡政府每年应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等的补贴制度。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示范实用技术的项目资助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迅速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使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3.强化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这一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农民教育培训要适应农民的特点,要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

4.加大扶持,制訂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结合兴化市的实际,在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对农村实用人才投资兴业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扶持计划,支持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将他们培植成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种养大户、农民企业家和农村经纪人。

5.广泛宣传,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兴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表彰、激励制度,对于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对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热爱农业、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弘扬农村实用人才甘于吃苦、勤于耕耘、勇于创业、敢于实践的精神,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作者简介:许倬恺,女,(1982-),汉,江苏江都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是公共管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于辛集市xxx镇农村实用人才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辛集镇卫生院“三好一满意”自查整改报告06-29

辛集市体育事业发展11-03

辛集市环境保护局08-05

逛集市范文05-17

集市作文300字07-06

逛集市1范文05-17

小学校园集市范文06-09

集市贸易增加收入论文04-24

关于xxx调研报告08-18

集市贸易增加收入论文提纲10-08

上一篇:统计工作检查制度下一篇:按揭二手车买卖简单版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