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2024-07-26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精选8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1篇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第二期)

开县农村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1年6月16日

● 县领导“六一”前夕慰问留守儿童

● 县人大代表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欢度“六一” ● 郭家镇在“六一”前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

● 金沙小学举行“吃粽子感谢党恩·话习俗快乐端午”活动

县领导“六一”前夕慰问留守儿童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为了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县委书记李殿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宗钦、县长李应兰、县政协主席全修治及部分其他县级领导,在县妇儿工委办、县教委、县少工委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九龙山镇天白小学、县聋哑学校、凤凰小学等10所公、民办学校的孩子们,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祝福和礼物。同时,慰问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儿童代表以及县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80名,送去慰问资金17000元。为所去学校赠送了一批书籍、字典和体育用品。

县人大代表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欢度“六一” 5月3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63名来自我县的全国、市、县人大代表,在赵家街道中心小学隆重举行“开县各级人大代表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与留守儿童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县人大常委主任何宗钦、县委副书记郎晓莉、县人大常委副主任李永吉、陈立万,县政府副县长张重新、邓素清在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姚光富、县教委主任张光青陪同下参加活动。

活动中,何宗钦指出,“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主动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及家庭状况,引导纠正他们的思想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建立好亲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何宗钦强调,各级人大代表和相关领导,要当好“代理家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奉献爱心,倾注关怀,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各部门和相关单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培养机制。并希望全体小朋友能够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艰辛,在代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以更加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代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

县委副书记郎晓莉热情致辞,县教委主任张光青、市人大代表刘中书、赵家小学校长陈廷海在座谈会上分别发言。学生张艳代表全体留守儿童向与会代表和所有关心、照顾、帮助留守儿童的叔叔阿姨表达诚挚的谢意。

活动现场,人大代表分别与赵家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结对,担任其“代理家长”,并向留守儿童们赠送了慰问金和书包、书籍、文具等价值6万元节日礼物。

郭家镇在“六一”前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

5月31日上午,郭家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党委成员、镇妇联、团委负责人来到镇下辖的中学、小学校园,关爱慰问镇中学、小学的留守儿童,与他们共庆“六一”儿童节,给他们送去了“六一”前夕的问候和关爱。党委成员耐心的询问和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共计4800元,同时鼓励他们在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磨砺意志、刻苦学习,嘱咐孩子们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听从老师和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在外辛勤工作的父母和关爱他们的爱心人士。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富有意义的节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金沙小学举行“吃粽子感谢党恩·话习俗快乐端午”活动 6月2日,金沙小学集中举行了以“吃粽子感谢党恩〃话习俗快乐端午”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在大队部安排下,这次活动注重了“三结合三教育”:一是与县委、县政府“吃粽子”的民生工程相结合,强化知恩感恩教育。上午第三节课,各班班主任把热气腾腾的粽子端到教室,并分发到学生手中,在校园广播关于对县委、县政府“民生工程”的解说中,孩子们把党和政府的关爱装进了心田,在知党恩,感党恩中享受幸福时光。二是与传统端午习俗活动相结合,传承优良习俗教育。吃完粽子,由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学习关于端午的一些知识,了解端午来历,知道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源远流长。三是与“经典诵

读”活动相结合,增强文化品味教育。通过了解屈原的故事,把《楚辞》作为“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五千年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简讯:

▲端午前夕,县财政拨出专款315738元,为全县76789名留守儿童和81080名贫困儿童购买粽子,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祥和的端午节。

▲6月1日,广东小猪班纳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良勇一行四人来开县,为开县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221万元,17235件服装,▲六一前夕,市扶贫集团为开县大进、满月、关面、白泉四个乡镇的300名留守儿童送去价值3万元的礼包。

总编:张光青 主编:张培权 编辑:王刚 王林 主送: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教委基教处。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县教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武警中队并晓莉副书记、显权常委、永吉副主任、重新副县长、光银副主席。

(共印20份)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2篇

工作报告

为了切实抓好“十二五”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使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结合我校实际,申报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研究》,并按计划认真执行。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3、3—2013、6)

1.成立课题研究专班,提出研究问题,草拟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筹备、问卷调查、开题阶段。进行理论研究,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进行师资培训、开题。由有一定教育科研水平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陆桂梅科研主任草拟调查问卷与实验方案。研究小组讨论通过。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工,依据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日程和相关计划与规章制度,对课题运行提供组织保障、经济支持和人员保障。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

1.制定实施计划。①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难度、研究范围;②修订研究措施、方案,调整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培训教师。

2.筛选研究对象。针对调查结果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我们课题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以班级为单位,分门别类由课题组教师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一道组成联合跟踪辅导小组,在逐人建立个人档案,逐人制定干预计划的同时,分别对比较突出或带普遍性倾向的问题选择了1至2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重点研究。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培训家长。主要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校长兰勇林及管政教工作的政教主任赖丽琴组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举行多种有关关爱和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形成了一种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

4.确立个案。15名课题组研究教师自主筛选,共确立了20名留守儿童作为重点研究个体。

5.建立档案,跟踪管理。档案内容包括①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②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和重要生长史; ③问题发展史:包括问题类别、首发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学校与家庭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与效果。④其它的影响:如饮食、睡眠、情绪、行为; ⑤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祖父母)管教的态度与技巧;⑥ 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1.针对个案,实施研究。针对不同的个案,对症下药。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家庭走访,个别谈心,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环境熏陶。

2.补充完善,深化研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总结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干预与矫正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干预措施,完善矫正方法,并推广运用到所有“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的诊断与干预研究中。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⑴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形式的教育活动。

模拟家庭 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我们将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参研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

结对子 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比学赶帮。

亲情教育课 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将安排每班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会上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与父母交流。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让留守学生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⑵针对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一系列自主教育活动。

自主规划 留守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帮扶教师的引导下,描绘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或向班、小组同学公布,或装入成长记录袋,便于老师时时检查督促。自律承诺 留守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班集体和帮扶教师签订自律承诺书,找出自己最突出的缺点,向大家承诺限期改正,并写明改正缺点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以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自我评价 班主任、帮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通过日记、周记、汇报、“每日几问”、月评、期评等等方式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

⑶针对家校联系不畅,代理监护人监护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活动:

建立专门档案 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同时还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家校联系卡 学校将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⑷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我们将开展的活动有: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②设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将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学校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5)根据留守儿童性知识贫乏的情况以及存在的性心理状况,我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领域,老师的素质决定性教育的质量,因此,老师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坦然对待性教育。我们课题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性生理知识及保健知识,少男少女的心理学,心理辅导理论、方法和技巧,使老师在性教育活动中得心应手。

开设性知识专题教育,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我们学校请妇幼保健院医生来作专题市场讲座)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性知识贫乏,导致他们性心理滞后,甚至使他们微弱的警惕与防备失去作用,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想通过专题教育(请专家来学校讲座)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性发育知识,教给他们保持身体卫生的保健知识,教给他们正确处理两性交往中的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

设立心理辅导室,由学校专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杨燕珍负责此项工作,矫治性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

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班主任实施,班主任要早些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本班中问题较大的学生个案跟踪,实施长期心理辅导。

(6)针对学生法制观念、法制知道淡薄,容易打架斗殴,以大欺小的现象,我校定期请合山市里兰派出所的警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专题讲座。2.完善教育功能结构

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管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学校在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状况,明确学校管理改革必须贯彻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爱生为贵,服务为重,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

一是建立“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后勤主任、安全办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考核评估、总结奖励。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起着直接的作用,各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一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学校根据本校留守学生的总人数与教职工的总人数比例,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帮扶对象。二是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建立与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对子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对留守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教育。三是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代理监护人学习有关儿童管理、安全管理、法制基本知识等。四是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劳动纪律、考勤、奖励与处分、职称等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学校加强对政教处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再次对20名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前后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我校这20名留守学生研究对象的心理障碍明显得到矫正,他们不但消除了潜意识中的自卑、极端等意识,热爱学习,生活学习在自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理解和支持了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尊重监护人。我们的研究初步取得成功。

在延用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经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辅导留守儿童完成作业,利用假期时间给留守儿童送上温暖。

(三)课题研究总结思考、结题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1、按计划定期召开召开课题工作总结会,课题组成员进行对自己研究的个例进行分析,交流工作经验,进行评比,进行总结反思工作,撰写研究论文。

2、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分工,整理材料归档。

二、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一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3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制定三个阶段的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20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一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一年来,课题组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

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进行研究系统学习学习留守儿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实验以来,通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有助于研究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研究的活动。

通过一年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三、研究变更情况(课题组成员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陈家意老师由于个人家庭原因,辞职老师的工作,陈家意老师不在是我课题组成员,由我校骨干党良英老师加入课题研究,增加我校课题研究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按时完成,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四、成果的代表作

课题负责人陆桂梅撰写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粟喜莲老师撰写的《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探究》,罗冰老师撰写《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兰勇林老师撰写的《如何关爱留守儿童》,黄云东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党良英撰写的《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刘桂凤老师撰写的《用爱关注,用心呵护---留守儿童》,韦美芬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育艺术研究总课题组、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论文评比一等奖。杨燕珍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潘彦霖老师撰写的《爱让每一朵花绽放》,陈剑飞老师撰写的《浅谈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农志娥老师撰写的《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巫玉新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思考》,谢丽华老师撰写的《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赖丽琴老师撰写的《用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灵》等,在2014年“创新杯”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合山市上塘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研究》课题组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3篇

1 结合学校的爱的教育---德育导师制,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对于学校的留守儿童实行“4+1”模式的关爱与教育, 既实行“爱心爸爸和妈妈“、“知心哥哥姐姐”、德育导师、班主任和一个社会爱心志愿者对他们在思想、心理、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方面进行关爱与帮助。学校设置了“亲亲室”、心理咨询室并定期给他们开放, 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教育性强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开展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棋类、文学创作、表演等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校园活动中来。

2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的智育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爱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行。对于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等地生活在我们这个温暖的集体里, 接受老师们爱的阳光沐浴。在开展活动时, 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平等对待, 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

(1) 开展树“近目标”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就是积极培育自己的热情、积极性, 树立信心。目标是灯塔, 目标是指南针, 目标就是前进的动力。要让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留守儿童) 都感到自己的目标并不遥远,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树“近目标”, 我们大家都有成就感。

(2) 结合有效课堂, 开展团队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未来知识、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队伍, 而不是相互保守的单打独斗, 我们要以兼爱、宽厚、愉悦和积极的心态, 与人共处, 合作与探究, 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学校每年在全校要开展感恩月、运动会、唱红歌、读书节、文明礼仪月、球类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来培养留守儿童,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除此以外, 学校在节假日还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或视频聊天,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儿歌创作比赛、迎新晚会、参观科技馆等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让他们融入学校整个大家庭中。

(3) 开展“爱心盘点”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我校的“爱的教育”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的人际之爱、祖国之爱和自然之爱。学生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此时培养他们爱心、同情人、责任心、关心人是最佳时机, 从小引导学生为他人付出是培养爱心的重要途径。每周开展一次“爱心盘点”活动, 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长辈, 长久以往, 学生就会具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是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诚实是人格健全的基础。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没有做, 就是不诚信, 尽管有时候是一些芝麻小事, 但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孩子的诚信教育应从父母、老师开始,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知心哥哥姐姐”,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美德。孩子只有诚信了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才会具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才会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

3 学校统筹社会力量,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密切联系家长的同时, 学校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教育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先后与重庆晨报、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百胜餐饮集团、重庆LP9集团、团区委、区妇联、东北大学生支教团、界石交巡警等社会团体合作, 学校统筹安排, 与他们一起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交往和帮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重庆电视台、重庆晨报、巴南电视台和巴南板报多次报道相关的活动。

4 进行家访, 去关心和了解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同时增强其管理的合力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大多缺乏父母方面的关怀和温暖, 甚至缺少了父母应有的教育, 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显得比较懒散, 思想行动上比较偏激, 容易走极端。针对这一实情, 学校应防患于未然, 充分发挥集体的帮扶作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他们的祖辈, 由于教育观念、方法的陈旧, 加上年老体衰, 精力有限, 在对待孩子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要么是放纵他们, 过分娇惯;要么只管吃饱穿暖, 其他方面不闻不问。针对这些现象, 学校要求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经常找机会与他们沟通, 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 在管理上达成共识。对他们的教育与监护方式也进行正确的导向, 同时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经常对话, 这样极大地增强了管理的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4篇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自查主要内容包括:工作部署推动情况,包括出台政策、召开会议、财政投入、专项行动、督导检查等;改善教育条件情况,包括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用餐需求、交通需求等;加强教育管理情况,包括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学籍管理、控辍保学,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以及家校联动等;构建关爱服务机制情况,包括支持家庭教育、社区关爱服务、社会关爱活动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梳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建议。

农村中小学校自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否建立寄宿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工作制度”“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是否开展结对帮扶”“是否注重家校联动”等五项。

教育部强调,各地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密组织,深入开展自查。各省(区、市)要在自查基础上,于10月中旬之前在行政区域内集中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督查。同时,各地要全面排查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整改方案,推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将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去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

《中国青年报》消息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比上年提高3%。

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0.99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万所,比上年减少1.23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 106.25万人,在校生1.38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57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毛入学率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 294.7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 075.42万人。而在2013年,这两项数字分别为1 277.17万和2 126.75万。在民办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比上年增加0.63万所,招生1 563.84万人,比上年增加69.32万人。

公报表示,去年,教育系统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武汉规定中小学校长同一学校任职不超过10年

新华网消息 武汉市公办初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每届3年至5年)后,原则上应交流轮岗。记者近日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从即日起,不仅校长、副校长需要交流轮岗,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6年的在编在岗教师,原则上也要交流轮岗。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同一学校每次交流的校长、副校长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学校班子成员总数的30%。校长、老师每次交流的期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5篇

实施方案

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根据《峨山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峨教发〔2013〕37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对象与主要目标

(一)工作对象

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对象为在校留守儿童。

(二)主要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和代理家长;

3、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每位留守儿童得到结对帮扶、沟通交流;

5、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6、留守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领导机构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德育主任

组 员:副校长、各科室主任、少队总辅、完小校长、完小主任、中队辅导员

2、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措施。校 长:全面监督、指导活动开展情况。

书 记:统筹安排工作,负责学校方案、制度的制定及各种统计表的制作。德育主任、少队总辅:具体负责督查和指导各完小开展工作和完成相应的工作材料。

副校长、各科室主任:参与完成平时工作记录检查。

完小校长:负责统筹安排各完小的工作、制定完小方案、成立机构等。完小主任、中队辅导员:具体组织开展此项工作,收整活动材料。

3、要求:学校领导机构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精心谋划,认真落实。

四、主要措施及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本要求,同时关系到我校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因此,各完小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确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抓紧抓好。

2、多措并举,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设良好条件(1)积极提高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水平,加大改造薄弱学校的力度。

(2)加强校际间师资队伍的交流,通过帮扶制度等办法逐渐缩小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差距。

(3)各完小要结合本校实际,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制订“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制度,抓好此项工作。

(4)各完小要因地制宜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寄宿制学生管理,努力解决好寄宿制学生的食宿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寄宿制学校宿舍和学生管理办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5)学校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教师的考核和绩效考核,动员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6)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提高“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

3、强化管理,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学校要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学校要根据“联系卡”情况变动,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各校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动员和组织完小的教职员工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及困难,并尽

最大可能及时帮助解决。优先解决有寄宿要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对走读的孩子,老师要定期家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会同学生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3)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

各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4)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各校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学校安全网络,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各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防溺水、防火、防骗、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教育,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救自护知识。“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

4、加强研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质量(1)要注重因材施教。

各校要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积极引导教师变革教学方法,转变师生角色,树立新的课程观、质量观、人才观,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

(2)要丰富课外生活。

各校要创设活动条件,丰富课外生活,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

会实践活动,要有意识地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专门设立有关节目或项目让其主动积极地参与,也可以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类似夏令营形式的专题活动,使他们能自然融入集体生活,让他们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要创造条件为“留守儿童”开辟图书阅览、体育锻炼、上网阅读、绘画书法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要改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结合实际开设好有关德育课程。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等,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

5、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

(1)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各校要积极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明确家长作为子女第一监护人的责任,要求农民在进城务工时,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夫妻双方同时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在农村的,要指定法定监护人,并经常与孩子所在的学校保持联系。

(2)要充分发挥监护人的主体作用。各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会、家长返乡时间等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优秀家长教子育子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家庭教育水平;对长期不能返乡的务工人员子女,探索建立

农村“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交流与沟通的“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开设亲情专用电话、电子信箱和亲情书信等方式加强家长与儿童、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学生家长与孩子、学校定期保持联系,使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

(3)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各校要与当地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黄、赌、毒”等对学生的污染。对农村学校周边的网吧等娱乐场所进行清理和规范,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要注重管理创新,加强与当地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组织的联系与配合,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开展爱心结对、校外辅导、老少同乐等关爱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浓厚氛围。

6、完善考核,确保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关系教育公平涉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并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种考核,确保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在全社会的关爱呵护下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2016年9月

附件:1.留守儿童登记表

2.留守儿童名册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6篇

20xx年即将过去,新年钟声即将临近,满载着20xx年度的硕果,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年终岁末,全市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然而团市委和志愿者们的心中却还记得在南芬区下马塘镇还有许多留守儿童需要我们的关爱。12月25日,在市团委和南芬区团委的带领下,我们xx年、xx年和几名已经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x市南芬区下马塘镇的苗可秀学校,参加了由市团委组织的”心手相牵,共迎新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的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下马塘镇过去一直以“三小”出名。一是镇小,人口不多;二是经济实力小,人多地少,切多以手工性质的采矿业为主,难成气候;三是名气小,就连x当地人都很难说清它的具体位置。”三小“的结果就是一个”穷“字。因此下马塘镇大部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都外出去大城市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因此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出现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感情波动很大,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更多的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和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还安排了讲故事,做游戏,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基本情况,也让他们对我们卸下心理防线,接受并认可了我们。在与孩子们的接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更加真实地感受。

这次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志愿者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我们这次活动来说,通过之前的了解我们得知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而他们的父母过节回家因倍加珍惜短暂的团聚时光,也会对孩子过分溺爱,这都导致了他们中的一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畏缩或是傲慢的性格。

得知这些,我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着,但古语有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真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安慰。只有让孩子不断进行苦难的磨练,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在未来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活动中,我带的二年级的马敬华小朋友,在活动快要结束前,他坚持要为我们大家朗诵一首诗,是李白的《赠汪伦》。当朗诵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时,小家伙看着我开心的笑了。短短几个小时的陪伴使我们之间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谊让我又一次感到了孩子们的热情与温暖。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更深层系的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在市、区团委的带领下,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出国留学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那么,只要留守儿童存在,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有声有色地开展下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志愿者成才的正确之路。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21世纪,是经济蓬勃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打工浪潮似潮水般涌来,人们纷纷远走他乡,造成农村“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状况,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缺少家庭教育的环境。从此,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已经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让学生信任,让孩子亲切。于是,我给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论课内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们班xx父母去x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卫生习惯很差,班上有些同学不愿意和她坐同桌,在一年级时她经常尿裤子,她特别胆小,又不善言谈。我把她叫到房间里,给她洗了头发,她当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幸福的笑容。因为爷爷奶奶也不识字,给她没法辅导,再加之她的速度慢,我就利用吃过午饭这段时间,辅导她做作业,讲她没听懂的知识。渐渐的,她在课堂上也能大胆回答问题,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愿意和她玩耍、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渐渐便对同学、老师、学校产生向往和信任感,淡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并陶醉在快乐和幸福之中,二、构建新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导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儿童十分溺爱,造成儿童放荡不羁,亲戚朋友,面对他人的儿童,管也难,不管也难,造成教育空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童能养成良好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只要能做到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我便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我还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受到亲情和关爱,懂得尊重和感恩。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我班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募捐活动,演讲比赛、班级之星评选等。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过儿童节时,让留守儿童通过画画、做手工、表演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毅。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学校的“感恩书信”活动,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心学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镇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各学校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12月22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12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比赛。比赛分2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20XX年,团区委积极组织全区各基层团组织、青年文明号单位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按照年初区综治委《关于印发榆阳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我委作为牵头部门,在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部门的配合下,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留守儿童服务站,打造“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问题,为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精神上给予帮助。

作为区综治委的成员单位,我委根据区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从今年三月份起,对全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摸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46名,涉及小纪汗乡、鱼河峁镇、余兴庄乡等15个乡镇。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有生活质量不能保证、所受待遇不公平、情感上创伤严重等问题,单位综治领导小组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利用共青团组织优势,号召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给留守儿童带去社会的温暖。

6月1日,我委在小纪汗中学举行了榆阳区“献爱心伴成长铸未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x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榆阳区小纪汗中学捐赠了价值5千元的爱心书屋图书,x通达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区农村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五万元的护眼台灯、精美书包和高级电子表。

团区委还将逐步建立全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对农村留守

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并通过捐赠、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心理健康讲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形式的活动在全区全面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我委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榆阳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7篇

一、开展留守儿童精神关爱行动。全市各校普及以班级“精神家园”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目前,全市绝大部分镇(街道)中心校都建立了寄宿部,有效地为无人看管留守儿童提供了住宿便利。另外,市教育局通过实施“食宿改造工程”,三年共新建农村中小学食堂、宿舍6.8万平方米,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的食宿条件。

三、建立留守儿童帮教制度,全市各校纷纷建立留守儿童帮教制度及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制度,完善后进生教育跟踪档案,促进了留守儿童学业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密切联系制度。各有关班主任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建档工作,经常性地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及时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解决,我们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的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着力做好以下方面:

一、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监护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引入市场化机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创办农村儿童活动中心,给“留守儿童”增添形式多样的活动设施,为“留守儿童”健康、安全、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简报 - 开县教育城域网 第8篇

1 完善和推广三种模式

1.1 寄宿学校模式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办寄宿制学校,如安徽铜陵县的新桥中学凤凰分校、泾县的稼祥中学等。位于安徽铜陵县东南部山区的新桥中学凤凰分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应多数学生家长的要求,该校于2005年9月申请创办“寄宿制”学校,开设了两个年级的“寄宿制班”。寄宿制学校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能确保儿童监护人(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素质、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教育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与分析,及时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1.2 代管家长模式

“代管家长制”是目前被证明了的在关爱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和措施中最充满人性关怀、最因地制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05年1月,安徽肥西县推行代管家长制,鼓励教师、班主任、团干部、志愿者等有条件的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到2006年8月,全县378所各类中小学已有47%实施代管家长制,全县1.5万名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了代管家长。代管家长制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个性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但是,此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政策激励和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主要是依赖代管家长的无偿奉献。

1.3 留守小队模式

留守儿童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在安徽肥东县,一个叫谭海美的女孩在班里倡议发起了“留守孩子小队”,把许多颗孤独的心凝聚在一起。留守小队也成了全国首家留守儿童自己的组织。肥东县于2006年2月全面推广留守小队,已在226所农村中小学校建立1082个留守小队,7320名留守儿童加入了留守小队,占父母双方均外出留守儿童的83%。留守小队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健康安全隐患和培养道德情感。目前,留守小队模式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经费支持、管理人员的变动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留守小队能否继续存在。

2 丰富和推进关爱活动

2.1 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是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实际效果的前提条件。建立和完善以校长为核心,吸收骨干教师和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参加的学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可以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学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应主要负责对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统一指导、协调与部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制订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学校办公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2.2 落实心理疏导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然而,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通常由班主任、教师依赖经验加以解决。但由于基层教师大多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常常敷衍了事,很难取得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一时无法配备,也应组织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系统的理论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心理咨询业从业人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疏导常识的轮训。

2.3 加强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应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努力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开展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应逐步加大德育工作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学校应采用丰富多样的德育工作形式,有效联系现阶段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紧扣时代的脉搏,在德育工作中增加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内容,如时尚潮流、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青春期生理卫生及保健知识、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分寸把握等等。

2.4 建立专门档案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管理。如安徽泾县每年春季对留守儿童开展摸底建档工作,根据摸底建档情况,各中小学校及时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同时建立联系卡制度,对留守孩子父母外出务工状况以及家长抚养、寄养监护人基本情况分项登记,建档归类,确保能及时联系得上,以便跟踪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需求,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在留守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记录应做到“五个清楚”,即一清楚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二清楚性格、爱好;三清楚有何病史;四清楚父母姓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五清楚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住址、联系电话等,以确保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做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留任何死角。

2.5 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二是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如可以运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兴趣小组等各种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拥有充实丰富的课余生活。三是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才艺展示或竞赛活动,把集体的温暖和自信心带给留守儿童,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教师接触的机会,使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2.6 落实心理疏导

由于生活中的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多表现为忧郁、胆怯、内向和自卑,个别甚至表现出蛮横霸道、易冲动、较低的行为自控能力和过分的自我中心。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学生遇到心理问题通常由班主任、教师依赖经验加以解决。但由于基层教师大多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常常敷衍了事,很难取得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一时无法配备,也应组织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系统的理论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心理咨询业从业人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疏导常识的轮训,并为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这项工作应尽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2.7 成立家长学校

成立家长学校,利用家长学校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如有的学校举办“祖辈家长学校”,对他们祖辈进行培训,引导老人们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又如有的学校举办“空中家长学校”,利用现代通讯设备,通过给远方的家长寄发“告家长书”、利用校讯通平台群发短信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引导外出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给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

2.8 开通亲情热线

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电话进行登记造册,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热线”电话。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家长通过“亲情热线”电话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也可以通过“亲情热线”电话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总之,学校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通过积极的教育与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理学解读生活下一篇: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