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詹天佑》练习题

2024-05-14

课文《詹天佑》练习题(精选8篇)

课文《詹天佑》练习题 第1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2.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准带点的字。

阻挠要挟开凿藐视

(2)比较字形:竣--峻--俊

(3)选字填空:严()工()俏

崇山()岭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词语:杰出--超群的意思。

(3)这段的后两句和全文是什么关系?(说出詹天佑的主要事迹,点出下面应写的内容。)

3.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圈出3个词语。)

讨论、交流:清朝时期,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中。

(2)什么叫阻挠?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阻挠?从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之不能发展或成功。帝国主义者之所以对京张铁路的修筑横加阻挠,是因为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要道,争夺到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京。)

(3)理解句子:他们以来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追问:当时清政府的弱点是什么?(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加上京张铁路的线路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修筑铁路的难度很大。)

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自己的事情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

(4)当任命詹天佑的消息传出,国内外是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潮笑?他们是怎样嘲笑的?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嘲笑:讥笑、讽刺。)

(5)总结: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的事实证明,中国处在一个被侵略、被欺凌的环境之中。想想,詹天佑听了人民的赞同期盼,知道了帝国主义的嘲笑,他会怎么想?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读第1句。

理解词语:毅然--坚决,毫不犹豫。

从毅然这个词看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不畏困难、热爱国家。)

(3)课文从詹天佑说的、做的、想的三方面来写,给段落分层次。

(4)理解句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比较词语:周密--精密。

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表现出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指导朗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来。(自由试读--个别读,教师指导重音、停顿和速度--全班齐读。)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2题。

课文《詹天佑》练习题 第2篇

2.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3.理解“阻挠”、“要挟”、“轻蔑”等词语。

4.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的中心句。

2.在课文中理解“阻挠”、“要挟”、“轻蔑”等重点词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你是学么来上学的?还有什么方法?如果学校在平湖,你怎么去上学?如果学校在北京,你怎么去上学?铁路是怎么样子的?谁来画一画?请你来介绍一下?

二、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中国铁路的文章。

出示课题:詹天佑(齐读)

你对詹天佑有些什么了解?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关于詹天佑的事迹。(听关于詹天佑的人物简介)

听了詹天佑的简介,我想大家对詹天佑肯定有所了解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讲了什么。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詹天佑的什么事?

2.课文对詹天佑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生读课文)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那课文对詹天佑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刚刚的人物简介中我们知道。詹天佑不仅仅修筑了京张铁路,他还修筑了其他的铁路、大桥等等,那课文为什么只选取了京张铁路这件事来说他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

(第一条、完全)

师:也就是说这条铁路记载着詹天佑的伟大功绩,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骨气,所以选择了这件事来写。

三、学习第二段。(搞清历史背景,掀起学生爱憎的情感波澜。)

那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这个任务的呢?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第二自然段)

大声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完之后告诉我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愤怒)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阻挠)

什么是阻挠?

谁阻挠谁?(帝国主义阻挠清政府)(齐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帝国主义在哪里阻挠清政府干什么呢?(帝国主义在我国阻挠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齐读)

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仅仅是阻挠吗?(要挟)

什么是要挟?(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对方”是谁?(清政府)

这里的“自己”是谁?(帝国主义)

请一位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你从“要挟”体会到了什么?

在这个时候,从清政府传来了一个消息,那是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兴奋、激动)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听到了,我们激动不已,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也听到了,他们又是怎样的呢?(轰动)

什么样的是轰动呢?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听到了这个消息,中国人会……

听到了这个消息,帝国主义会……(轻蔑)

什么叫轻蔑?

请你读一读!

帝国主义这样说有没有原因呢?(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出示京张铁路地图,居庸关、八达岭图片

所以帝国主义说……(无论如何)

什么叫无论如何?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初中英语阅读课文的练习设计 第3篇

一、整体感知类练习设计

1.了解大意,概括主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阅读文章的大意,对阅读文章进行高度概括, 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如阅读七下Unit3 Task中的范文时,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全文共有几个段落,每一个部分写什么内容等有助于学生对范文的整体把握,为此,下面的设计可以说是有效的:阅读范文,完成配对练习,了解大意和写作结构。

2.把握文章线索,掌握文章的梗概。在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后,设计对文章的线索的归纳和梳理的练习,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性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大意和掌握主要情节。当然,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这个练习设计师生一起完成,对于学困生而言,时间、事件的线索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让学生根据时间线索,把握事件的经过。

The ghost in the park一文的阅读,以问题What is the clue about the story?而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故事的梗概。引导学生或自主阅读或合作阅读,讨论出故事发展的情节:chat in the park—lisen to the ghost’s sound— be afraid —look for —didn’t find——run away—met Amy— told everything—search for the ghost —catch the ghost—take the ghost to the animal centre.或者简单梳理为:sound a ghost--find the ghost--take the ghost.

对课文的时间、事件的顺序了解和把握,除了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概要,也利于学生复述故事。

3 . 速度速记,捕捉主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记忆阅读文章的内容,利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抓住关键词when、where、how、why、who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单词填空或者提问的方式。仍然以The ghost in the park为例, 设计如下练习,让学生快速阅读、快速找到答案、快速记忆。如When did the story take place? How many people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What did the two girls hear? How did the two girls feel when they knew the ghost is a little weak cat?......

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快速阅读和找到答案,并记住主要的信息。

二、课文导读类练习设计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应设计思考性强、利于探究和合作的练习,以强化阅读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设计自主、 独立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读懂阅读文章、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等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的问题设计。如the ghost in the park,以自由交流问题Have you read the ghost stories? What ghost stories have you read? One Sunday morning,Millie and Amy met a ghost,can you believe? Do you want to read the story?这样的谈话导入、问题提出方式等,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为有效课堂的创建埋下了伏笔。

自主、独立练习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基础而自主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自主探讨或者合作交流,以培养质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类练习设计

学英语的终极目的是运用,运用的方式很多,如模仿练习、发挥想象续写、扩写课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学习Millie采访陈先生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Millie和陈先生进行“现场采访”;学习What a brave young man时,开展记者采访英雄救人的事迹的现场采访活动;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讨论世界上有没有鬼的问题;学习Teenager problems时,谈论谈论自己的困惑、探求解决的办法;学习Charity show举办一场慈善义演,学习A day out介绍自己的一日游;学习Online的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8 hours时,说说自己的电脑学习软件的运用,举办一场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的辩论赛等,都是拓展课文的好方法。

此外,课文的续写也是拓展类练习的好方法,如学习了The rabbit hole,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写出故事的结尾,或者针对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或者一句话而对课文进行扩写,如down down down the hole,想象在下降的过程中,可能看到的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刍议课文后研讨与练习设计 第4篇

课文詹天佑主要内容 第5篇

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他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 第6篇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

1、品读 2、精思 3、感悟 4、演示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克服困难】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1)、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3)、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先标出小标题,再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板书:勘测线路】【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3、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画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再标出这两段的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为了加深理解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再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赞叹不已”感知詹天佑的伟大,【板书:有力回击、赞叹不已】并让学生讨论课后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写出心中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课文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到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2

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今天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篇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文章选材典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使读者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一个伟大人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凸显了本单元的主题——“民族之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及课外资料补充,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詹天佑的事迹,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杰出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

在读、思、议、画、演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说教学难点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导——读——悟——积”四步教学法。即: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结合资料,读中悟情;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杰出、爱国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环环紧扣这两个词学习课文,从中落实训练点,突破难点。这样,课文的主镜头相当突出,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教学上能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易于掌握,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

<第二环节>、结合资料,读中悟情;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

1、爱国是詹天佑的魂,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呢?【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引导学生在理解“毅然”的基础上,读出詹天佑的坚决,毫不犹豫。

2、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那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嘲笑呢?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全班交流。

主要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抓住“阻挠”、“要挟”、“嘲笑”去读去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阻挠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让学生看京张铁路地图【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认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②由于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不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为什么会这么猖狂?他们凭什么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我链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课件出示】中国自1840年战争之后,常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特别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更加软弱无能,再加上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中国没有修筑铁路的专门技术人才,帝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

③在理解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时,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图】引导学生理解“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进而感受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

3、通过教师的激情小结:帝国主义国家看不起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工程师,更是对整个中国国格的侮辱!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势引导朗读:【点击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读了第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兴奋、担心……〕,因为......。】

全班交流,并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深情接读)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链接当时社会背景和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并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多种方法了解修路过程,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我为学生设计了四个活动。

1、学生仔细读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用文中的词语给每个自然段标一个小标题。【课件出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在书上标出。读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并进行补白朗读。

3、通过引导: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进入“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的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思考:在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詹天佑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方法好在哪里?

(2)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草图。【出示草图、学生在投影下讲解】

4、小组内根据插图互相讲解,自制火车的模型卡片演示火车行驶过程。【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演示,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启发想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板书:创新】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思考,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进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第四环节>、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1、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突破本课及单元训练难点。

2、京张铁路修筑成功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詹天佑深情地说:【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因为《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拓展课文资料升华主题。

课文詹天佑的教学反思 第7篇

确定好后,就开始进行备课。想想学讲计划的要求,看看自己的科研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我觉着它们是相容的,目的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前自学——点题质疑——检查自学——交流收获——理清脉络。

课前学生都能主动获取一定的知识,结合自己的题目质疑,能去主动获取课文内容,从而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课堂上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主动获取知识,交流所得。看出来学生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尤其在交流多音字这一项,没有想到学生竟然发现这么多,我本以为只有那几个易错的明显的学生会发现,真是不可小估孩子。这样一交流,其他学生又多了几个多音字正音,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会,有主动讲出来。同时他们既然能发现,也就说明他们真正读进去了,找到了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看来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字的掌握也是如此,这个对于他可能不牢固,那个可能我不会读,并不能统一学生的认知。结果也是让人满意的,学生朗读课文几乎没有出现字音错误。

课文《詹天佑》练习题 第8篇

伴随着中韩关系的日益密切,两国在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我国国内的韩语学习热潮有增无减,与韩语相关的教材也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教材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 因而为了使韩语初学者恰当地运用教材夯实语言学习,教育者通过对初级韩语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特点, 并运用适宜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就显得极具价值。本文对中国延边大学《基础韩国语1、2》和韩国延世大学《韩国语教程1、2》的课文、习题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两版教材内容设置的特点, 并探究既呼应教材又适宜中国初级韩语课堂的教学方法。

2.初级韩国语教材分析

2.1课文部分

首先,课文设置方面:中国版上下册均由17课构成,上册每课1篇小短文、1篇对话,下册每课均为一篇短文;韩国版上下册则均由10课构成,每课均由4篇对话和1篇小短文构成。整体看来,中国版教材以培养初学者语言沟通能力为基础,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语言描述和文字理解能力; 而韩国版教材则以学生的对话沟通能力为中心,每课4篇对话尽量保证是连续的语言场景,以此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思维的连贯性。

其次,课文主题及内容方面:中韩两国教材都涉及日常生活、文化和自然等主题。其中日常生活类占中国版52.94%、韩国版90%,均居于主题分布榜首。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类贴近生活的主题易于接受且实用性极高, 适合初级阶段课堂教学应用。此类包含家庭、购物、饮食、交通等,涉及衣食住行及人际交往很多方面。相较于中国版教材,韩国版教材不但涉及学习、野游、邮局、家务事、职场等方面,在一些单一方面的情景划分也更详细(如交通方面涉及多种交通工具和场景)。然而,中国版教材的特色在于考虑学生非韩国人这一身份,突出文化主题(仅次于日常生活类占20.59%),并在教材中配以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和民族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韩语的理解。另外,中国版教材还收录了以人生哲理、社会科学和语言艺术等主题的文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韩语水平由初级向中级过渡。

2.2习题 部分

首先,题型设置方面:中韩两版教材习题类型大同小异。相同点在于它们都含有填空类、完成对话类、选择类、改错类、完成单句类、改写类、写作类、活动类、书写转换类、阅读类、判断对错类及连线类这12类题型。相异点在于中国版教材依据本国的韩语学习环境增设了翻译类和排序类这两类题型,韩国版教材则借鉴西方“游戏学习”的教育理论,增设了游戏类习题环节。然而两版教材习题的设置比重却迥然不同。以设置比重排名前4名为例, 中国版为选择类 (18.46%)、翻译类(11.41% )、填空类 (10.74% )、改错类 (9.37% ), 韩国版为 完成单句类(32.68%)、完成对话类(28.40%)、活动类(10.89%)、填空类(9.73%)。由此可见,中国版教材比重设置比较平均,侧重于知识点单项突破和汉韩文字转化; 韩国版教材设置则比较集中,侧重于整体运用和情景重现。

其次,考察内容方面:两版教材都充分运用习题强化韩语学习的多个环节。最显著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极为注重初级语法的正确使用,中国版着重考察语法点的习题占57.6%,韩国版的占62.5%,这恰恰与韩语习得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语法部分的考察分为语尾、助词和惯用表现三个部分,两版教材都侧重于语尾和助词,因为它们是句子完整表达的基础之一。然而中韩两版教材各具特色。中国版教材通过翻译和长文写作强化学生的汉韩语思维转化能力,并根据原文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韩国版教材则一方面巩固各类词汇掌握, 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想象创造力。总体看来,中国版教材重视文字输出能力,韩国版教材重视表达创造能力。

3.初级韩国语教学方法

初级阶段韩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充分掌握韩语基础知识,具备流利的日常交流能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面对教材编写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材作用,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材特点,在教学实施中以适宜的教学方法扬长补短。

首先,课文部分可加强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四种。 (1)情景模拟法:教师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师对课文的讲解要打破“读—译—背”的传统模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如设定购物的多种场景,让学生改编课文或进行原创,以表演形式展现出来。 (2)文化渗透法: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韩国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学生对韩国民族意识、风俗礼节、人文历史、思想信仰等的了解,在解决文化跨度阻碍的同时,增添学习趣味,宜于优化学生语言交际的标准度。 (3)结合补充法:多数教材由于编写年代久远,课文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新鲜性,因此教师应关注时代变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补充、融合至课堂教学中,做到结合并超越课文内容。如关于休闲主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了解现今中韩流行的娱乐方式,并在课堂上用韩语做简单反馈,不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电脑、投影等技术手段,把丰富的影像视频和图像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固态文字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以习题为中心的课堂应重视的教学方法有三种:(1)以点带面法:教材习题数量颇多,且为了巩固某一知识点,重复习题很多。出于对课堂时间高效利用的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切莫面面俱到。 (2)分组教学法:即便是习题讲解环节,也应该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发挥主体作用。可以4~6人为一组,就某一组习题展开小组协作讨论,并选出组长做总结性回答。这种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能缓解教师主观输入的乏味感。 (3)总结迁移法:习题课不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更是为了系统梳理所学知识并拓展提升。因而,教师应对学生练习效果进行及时分析,纠正模糊或错误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做出条理化和结构化总结,以此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另外,通过对近似知识点的比较和相关知识点的扩充,不但能扩大学生韩语知识的维度、广度,还有益于其韩语水平的过渡。

4.结 语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和教学的引向标,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和辅助,更是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韩教材的比较发现:两版教材在贴近日常生活、注重语法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各有优势,中国版教材突出韩国文化,注重文字理解、输出及汉韩语转化能力的培养; 韩国版教材则注重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融合、发挥两版教材的优势,本文提出了针对课文教学的情景模拟法、文化渗透法、结合补充法、多媒体教学法及针对习题教学的以点带面法、分组教学法和总结迁移法。若教材编写过程中融合展现中韩教材特点, 或教师在初级韩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材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优势,那么对韩语初学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帮助不可估量。

摘要: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媒介,研究教材特点及与教材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韩两国初级韩国语教材进行比较,剖析课文及习题部分的异同点并探究融合两国教材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韩语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探索与创新。

上一篇:财务第四季度工作计划下一篇:风平镇中心校2012年秋季学期安全检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