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2024-05-17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精选9篇)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1篇

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为配合《2011年赤峰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大力推进我旗统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统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我局统计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局拥有计算机21台,打印机13台,添置了复印机、数码设备、视频音响设备、辅助外设,拥有笔记本电脑4台,同时,在市局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添置了1台服务器,硬件设施上到新的水平。2011年,会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信息化硬件的更新和购置,争取达到每个专业人员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为数据的移动处理和内外网的双向运行提供方便。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为全区统计四级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及开展本单位及乡镇人员的微机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年内除争取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外,至少做到有两人能进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统计报表软件的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设备做到设备档案健全,有维护管理制度。各个专业人员要做到对上级下发的程序会备份,有备份。

三、借助“四级网络”,完善专业程序下发乡镇工作今年,统计“三级网络”要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形成从自治区到苏木乡镇的四级统计专用网络。“四级网络”建设工作的组织主要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市和旗县区统计局主要做好本地区工程实施的协调配合工作。我局要搭乘“四级网络”建设的东风,除指定专人负责上下沟通,协助乡镇做好“四级网络”接入条件的准备工作,帮助落实设备(计算机、电话)、环境、场地、人员等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完善

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程序下发到乡镇,进一步完成乡镇基层数据处理及传的工作。在完善原来程序下发乡镇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其他程序的下发工作,目前,工业程序的下发工作已趋成熟。

四、采用分步分块,进一步推行企业联网直报

统计联网直报是统计信息化过程的必然趋势,目前,市统计局对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我旗的规模工业企业也已有2家,通过联网直报向国家统计局报表,对统计报表单位可以就水平、层次及状况进行分类培训辅导,为逐步实现统计资料联网直报做好准备工作。

统计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必然,我们统计部门要抓住机遇,按高标准要求,通过统计信息化带动统计工作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全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做好准备工作,努力建好视频会议室

今年,按照自治区及赤峰市统一要求,利用现有的统计三级网络,将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延伸到12个旗县(区),各旗县提前做好网络环境的准备、会议室的装修改造、配套设备购置及资金申请筹措等工作。由于我旗办公场所紧张,现正在进行办公楼的扩建规划工作,要按照统计系统视频会

议室建设指导意见中的要求进行所以按照和积极做好视频会议的选址和资金筹措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多方努力,尽量保证视频会议室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增加技术力量,做好统计内外网网站建设

统计网站是统计信息化平台的门户,是统计自我宣传、服务社会的窗口。统计网站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化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在完善市级局域网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旗级统计信息外网。统计信息网站应具有以下二个主要功能:⑴政务公开。把统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能、法规制度、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在网上发布,使社会公众了解统计工作;把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公布在网站上,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变化提供基础信息。⑵、政务互动。此项功能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内网中的互动,统计系统内部纵向和横向部门之间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以及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网上互动。二是与社会公众的网上互动。为更好地宣传自己,做好服务,我局年内争取建立自己的外网网站。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2篇

根据《关于在全市开展乡镇(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丽委办„2010‟39号、《青田县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四大推进行动”实施方案》(青政办„2010‟112号),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具体计划如下:

一、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创新统计、科学统计、管理统计、和谐统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我乡统计网络建设,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以开展统计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基层统计工作业务流程,全力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效率。全面推进统计基础建设的广度、深度、载体等方面,建立健全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

制定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年活动的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抓好辖区内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

1、组织机构

依据统计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成立乡统计办公室,由分

管乡长、专职统计员、统计工作人员组成,分管乡长负总责,专职统计员任业务负责人,乡统计中心要求不少于3人。健全统计制度,统计台帐与统计档案齐全,统计人员要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创新载体,创建符合自己特色的统计业务2项。加强统计名录库建设。

2、规范建设

推进基层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化行动。要严格执行统计制度,规范统计工作业务流程,规范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统计档案。开展统计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统计业务水平。组织村级统计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争取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改变村级统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业务水平不够的落后局面。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

根据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照考核细则,开展自评,并向县统计局提出验收申请。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 在通过市、县统计局验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机制。

三、强化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有序推进。要进一步认识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纳入乡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畏难情绪,按照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分阶段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列入工作目标,成立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总责,明确统计中心主任和各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真正把统计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搞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体,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3篇

关键词: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缺点和不足

我国统计学的建设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 已达到了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要求。通过我国不断的对统计学课程的建设, 已经能很好的与数学及其他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结合, 统计学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推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通过提高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课程全面等环节, 来发展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宏伟目标[1]。

一、统计学课程的发展路程

(一) 从统计学的初步基础知识开始学习

20世纪初期, 统计学在我国完成了从传入到发展的第一个变革。当时的价值观、政治经济的发展等问题都影响着统计学的发展, 对于传入的数理统计知识也都是最表层的, 使得统计学的课程学习无法全面的发展。初步的基础知识学习使学习者大概的掌握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课程学习方法, 比如:通过实验设计法来加深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对于统计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高, 大量观察法来加深对与统计学的探究, 运用实际例子来锻炼学者的观察能力, 或者通过对描述统计法的学习来提高学者们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自己的看法, 还有推断统计法利用基础知识推断出结果和结论[2]。我国统计学课程建设正是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不断探索和发展的。

(二) 统计学课程任务的划分和衰退时期

在我国大学的教育模式制定之后, 统计学课程任务就被划分为了两个部门。其中一个部分是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是研究有效的运用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多种模型与技术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 对科技前沿和国家经济问题进行推断和预测的基础性学科[3]。另一个部分是社会经济统计学, 与数理统计学的统计方法不同,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统计方法具有一致性和目的性等特征, 其特点主要是数量型、综合性、具体性。正是这种划分, 使得每个统计学课程任务的统计范围和统计结果都不同, 统计的方式方法也都在发生着改变, 就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学者提出:数理统计学到底还是不是统计学, 引起了双方学者的激烈争论。同时对于这种课程划分的教学任务的改变导致统计学的发展停滞不前进入到衰弱时期。

(三)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发展趋势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经过各个阶段的不断探究和发展, 我国统计学的课程建设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程建设的重点也转移到以统计方法上来, 使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更加现代化。通过对统计学的不断认识, 增加了对统计操作的锻炼, 通过统计操作课程课时的增加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于统计操作的理解能力。统计学课程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授课的方式也更加科学、合理。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使得统计学的发展日趋完善, 统计学课程建设可以更加全面、科学的发展。

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 统计专业开设《统计学》课程不够全面

我国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和创新, 逐步发展到全面、健全的新模式, 实现了正规化和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统计学课程的建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就包括《统计学》课程的开设问题。《统计学》课程涉及到学者对于统计专业的理解和运用, 各个部门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统计学整体的认知。如果不能全面的教学, 学生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容易遗漏知识。所以, 在统计学专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授课教师应该加强对《统计学》课程的强化工作, 细致、全面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二) 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上的不足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应用。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任务, 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扩大了教学范围, 使得统计学的教学应用环境和数据系统越来越庞大。正是因为看到了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优势, 教师就更愿意依靠计算机来进行授课。相反, 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授课的同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模式。过去在统计学的课程学习中, 老师要求学生们多学习统计计算, 现在在计算机课程讲授中, 学生们会把学习重点放在统计学的系统操作中, 缺少了对统计学计算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的锻炼。表面上看来, 同学们对于统计学的知识学习和运用很熟练, 但是一旦没有了计算机, 那学生们就不能正常的处理数据。时代的发展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课程建设中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讲授老师要认真负责的进行讲解。不要投机取巧。

(三) 统计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不细致

统计学的知识量很大, 而课时的设置安排又很有限, 所以, 在讲授的过程中, 老师往往只选择重点的内容进行讲解, 对于统计学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等实用操作没有很好的运用, 这就降低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统计结果, 所学的知识也只是片面和肤浅的。所以, 壮大师资力量队伍, 强化教学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是改善统计学课程讲解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也是教育部门应该发展的重点。

三、总结

通过学者们实现的统计目标, 合理的控制在统计规律中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 使我国统计学专业达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平。统计学课程的建设也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发展,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弊端的改进。讲究科学、有效的授课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又能使统计学的应用和操作得到运用。通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使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模式和理念都在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袁卫, 关小斌等.国际统计高等教育概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2 (15) :18-14.

[2]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 10 (14) :14-21.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4篇

关键词: 应用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 专题训练 生物统计学

1.引言

生物统计学是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科学[1],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可缺少的工具[2],其在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广泛用于认识、推断和解释各种现象。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根据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设计科学实验、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验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3]。通过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4]。

2.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业已成为高等院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的生物统计学,相对于其他数学课程其应用性比较强,且教学难度较大[3]。近年来,教学人员在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5],[6]。但仍然存在很大不足:如关注生物统计本身的数学属性,过分强调公式的记忆和推导,而忽略其应用性特点;知道生物统计学是应用型学科,却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偏低[7];21世纪生物科学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发展,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生物统计学教育却远远滞后[8]。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体系,是培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9]。

3.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设计

按照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生物统计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借鉴信息化和项目教学设计方法,探索基于典型案例和专题的生物统计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该模式由“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两个环节组成,下面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3.1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统计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沿用中学学习方式学习生物统计学,碰到数学公式总要刨根问底,而常常会忽视这些公式、概念的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确立统计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生物统计课程中相关概念和公式的统计意义,而不是公式本身。并打破传统章节安排形式,以案例形式串联各个知识点。案例选择上,注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淡化理论的完整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促进学生把课堂知识学习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从讲述如何比较两个人的身高,进一步讲述如何比较两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身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引入平均值、方差、假设检验等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入中日韩平均身高的案例,为什么韩国人的平均身高要高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随后讲解统计量的概念,最后指出该案例在统计学上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地理区域因素,且采样方法是有错误,等等。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各种统计分布特点和推导方式,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述各种统计参数、统计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逐步培养学生统计思想,使学生真正学会生物统计课程中相关概念和公式的统计意义,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3.2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开展相关生物统计学应用专题,专题数据来自于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应用这些数据能独立完成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达到与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的目的。以生物统计学主要教学内容“资料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统计推断”、“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实验设计”为设计主线,设计的专题训练为“生物专业技术试验数据预处理与分析”、“两种施氮条件对隐子草根系的影响”、“不同盐碱梯度下吴屯杨长势分析”、“吴屯杨与新疆杨培育经济效益分析”、“羊草愈伤组织诱导与成分分析”、“不同菌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由笔者讲述一两个专题,专题讲述内容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实验设计、原始资料的收集、资料处理、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结论等。目的是使学生在统计学思维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对科研工作过程有一定了解。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专题,进行专题训练(实验数据来自于具体教师科研的部分实际数据)。根据专题训练要求,将专题训练分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分析、总结报告等五部分,具体专题根据难易程度可以细分。所有专题研究均要求撰写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小组中每位同学都有上讲台讲述的机会,向课堂其他同学讲述,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提出异常数据、采用何种分析方法、如何得出具体结论,等等,期间由老师点评他们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通过组成兴趣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初步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向提升应用能力和创新潜能的转变。

4.结语

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以专题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结合,使学生可以较熟练地应用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生物学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模式的教学结果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大创”项目及校级“太阳鸟”创新项目等项目中,学生的试验设计、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都得到了良好反馈。

参考文献:

[1]李春喜,邵云,姜丽娜.生物统计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永立,乔琳,樊淑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尝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82-84.

[3]赵亮,高贵珍,刘小阳,etal.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1):108-110.

[4]戚文华,蒋雪梅.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109-111.

[5]何俊,贺长青,张元跃.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8):445.

[6]王玉,万海同,刘文洪.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90,112.

[7]陈秀莉.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阴山学刊,2014,28(3):90-92.

[8]朱香萍,李桢,张庭荣.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08,2008,(2):81-84.

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计划统计论文 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也随着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正如高速公路发挥的作用一样,原本五年的合同,如今缩短为两三年完成。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要合理圆满完成目标,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施工计划,而一个合理的施工计划则是通过各种统计数据来不断修正完善的,即“计划统计”,它能够反应整个建设项目的直观形象,正确及时的做好计划统计工作是建设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 计划统计工作

“计划统计”即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在计划中建设,统计中完成结束的,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建设、进度管理工作中,工程进度计划、统计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针对高速公路工程工期短,路线长,工程复杂等特点,我们应在各项目工程开工前必须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施工计划。计划好比是一个项目的交通图,它是指导建设项目准确的达到目标的航标。而“统计”则可验证这份交通图是否合理,通过这些统计处的数据可及时准确的调整,使得计划圆满的实施。

1、制定合理的工程计划

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一个工程计划,此计划可是使得我们的工作有序进行,各项工作及时得到安排,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项目之间的相互牵制,出现窝工现象。“计划”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四级施工计划。年度计划一般是根据合同工期及业主的要求编制,下发项目部执行,我们在根据年度计划的内容对照各单位工程特点,将完成目标逐级分配到季、月、周计划中去,这项工作最好由项目部计划人员、现场技术人员及劳务分包队伍技术人员根据本工程特点研究制定,计划人员是计划的制定者,而现场技术人员和劳务分包队的技术人员是计划的实施者。

2、搞好计划基础工作,制定统计表格,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多、段落战线长,而计划部门人员配备少,对各项统计难度大的特点,首先我计划部门制定统一的统计报表格式,转发劳务队伍,让个劳务队伍按照项目部统一格式统计上报,充分利用劳务队伍的技术人员,再由项目部现场技术人员核实,统计人员抽查复核,最后由计划部门汇总,这样不仅会有效解决汇总难的问题,而且统计处的数据会更加准确。

2.1、建立工程信息表

各个单位工程的工程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施工队伍进场后,要求他们对照施工图纸细化清单中各支付细目的工程量(按照单位分部分项划分进行复核),并与项目部复核的工程量比较。取正确的数据作为统计的依据,基本统计情况如下:

1)小型构造物统计表,分圆管涵、倒虹吸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

m/道;

2)盖板涵、通道按延米计统计,单位为m/处;

3)桥梁分为大桥和中小桥按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进行统计,基础又分为桩基础、扩大基础,下部结构又分桥墩、桥台,上部结构分梁板预制、现浇等;

4)路基工程分为小型构造物、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进行分类填写,路基工程分清表,填方路段,挖方路段及特殊路基处理;特殊路基处理又分软土地基和膨胀土路段,软土地基又分粉喷桩、碎石桩、旋喷桩、砂砾垫层及塑料排水板等,将各单位工程不同的统计指标统一化,汇总取得完整的工程统计信息。

5)隧道工程分为洞口及明洞、洞身、二衬、路面,分开统计。以上由计划部制定统一表格,下发作业队,按照要求日期上报计划部门汇总。

2.2、形象进度统计表

对工程信息表中路基工程、小型构造物、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防护工程及隧道工程,按统一的指标从合同工程量、开工情况、计划工程量、本月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作量及占合同工程量的比率等指标进行统计,进行分析整理,并画出施工横道图,这样不仅可以直观反映出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形象,而且可以为及时的调整施工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2.3、产值统计表

统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从价格上反映工程施工的完成情

况。对应工程量清单,合同金额是“量与价”的有机结合,为进度完成情况提供最具可比性的考核指标。产值统计按支付细目以合同单价、数量和金额,本月完成数量和金额,累计完成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统计,可以反映当月完成情况,累计完成情况,占合同的比率等。按各标段累计完成产值占合同金额的比率进行进度考核。

3、建立畅通的计划统计信息网络通道,以确保计划统计工作的及时性

公路工程管理部门较多,而且各个单位的驻地分散,施工单位统计人员要将统计报表报送业主、监理审核完毕后,才能报送业主部门审核汇总。如果其中有什么错误,又得从头来过,这样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并且业主要求的统计时间有限,如果统计数据有错误,再往返报送,就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报表报送的及时性。为了保证报表准确无误、及时报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建立QQ统计群,所有相关统计人员,包括劳务施工队的技术人员,纳入专门的统计群进行管理,我们可在网络上围绕计划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在群上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参与统计人员都可以发言,我们取长补短,最后达到方法统一、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通过讨论可在网上直接进行统计报表更正。最后直接传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核,从根本上解决了统计报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准确调整施工计划

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计划统计人员必须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参与了工程计划的制定,要设专人进行统计,统计前必须了解图纸的各项内容。以便对各项数据准确性进行监督。由于进度统计报表不作为工程量支付的凭证,各级部门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统计报表只是一项应付业主的工作,安排的统计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员,这样的统计人员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随便统计上报,造成统计数据出错、统计数据失误等现象,不能有效的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致使计划不能及时的调整。统计工作是我们改正实施计划的前提,只有正确的数据统计才可以反映出计划实施是否合理性,可以随时的修正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质量有序的进行。

5、建立健全各种计划、统计台账

在做好计划、统计报表的基础上,要建立各种台账,以便留下可查的依据,积累更多的经验。公路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多,统计工作量大,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所以建立相对应的台账可以核对工程数量,及时发现和修改错误数据,各种台账也可以反映某一时点的生产情况和生产动态。通过台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提取或组合各项统计指标,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企业得以发展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在项目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是一个企业如何避开致命风险,不断超越自己的唯一渠道。正确地对计划统计工作加以有效管理,培养出一批企业优秀计划人员,必将让我们的企业在广阔的未来得到稳定的持续

发展。

总之,计划统计工作在工程建设初期无处不在,是工程管理的基础,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项目部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6篇

学习计划

为全面做好我局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制定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目标,以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两道防线为核心,以深入开展正反典型经验和纪律教育为切入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论,深入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教育党员干部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时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遵纪守法,廉洁勤政的模范,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党风廉政学习主要内容

在党风党纪廉政教育中必须坚持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学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2、加强“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宣传动员,3、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以及市纪委文件精神。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全体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抓好党风党纪、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

三、党风党纪廉政教育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

党风党纪廉政教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其教育的方法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此次党风党纪廉政教育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点:

1、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创建学习型党组和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月的契机,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使每个党员干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抓住党支部的学习,党支部每月利用一次支部会的时间开展对党员的党风党纪廉政教育。

3、带着问题,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在把查找出的问题集中起来,逐条梳理制定整改措施。

4、经常检查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每季集中检查一次。对上下班情况,工作效率等等,特别是严格控制公款招待。

5、把遵纪守法,廉政勤政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单位评优、党员评先进,遵纪守法廉政勤政为一票否决。

四、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坚持不懈抓好教育

党风党纪廉洁从政教育,是本单位常抓不懈的工作,丝毫不可懈怠。同时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年终做一次总结,对一年来本单位党风党纪教育情况,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

在的问题,如实上报市委,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违纪必究。如发现重大违纪案件立即向市委汇报,积极协助市委对违纪案件的处理。总之,通过抓好单位的党风党纪廉洁从政教育,促进我局工作作风,干部的思想作风的转变。

统计学专业培养计划 第7篇

培养目标

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授予学位:理学或经济学学士

主要课程

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如经济统计方向可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经济与社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会计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统计学专业可以考的证书

银行从业证

证券从业证

会计从业证

保险精算师

国际理财师

精算师

统计师

课外书

1、《女士品茶》讲述统计学的渊源,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统计学历史上发生的著名案例;

2、《统计学的世界》这个绝对是国外在统计学基础培养方面的顶峰之作,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些基本概念。

—1—

3、《商务与经济统计》侧重于统计学的应用,将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丰富了对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和实操能力;

4、《统计与真理》,这本书在国内口碑也很高。

5、《spss统计分析》张文彤博士编写的,分基础教程和高级教程。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spss还是要熟练的,特别是未来的工作会面临着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掌握了这个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多~

统计学课程建设计划 第8篇

众所周知, 统计学是集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处理数据的“工具”;它既是一种专门的技能, 也是一种通用技术。伴随着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经济管理专业中的许多研究对象已呈现的数量越来越强, 对于统计学的应用也显得越发重要, 加之计算机的普及传播与使用广泛, 如若想要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就必须加强统计学的学习与运用。记得有位外国的学者说到, 要想成为经济学家, 首先应该成为统计学家。由此可见, 统计学的学习已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在工作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在一些高等学府中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理想殿堂, 而怎么样才能科学有效的学习经济管理专业它是需要建立在充足饱满的信息基础上, 把握信息传播与运用。只有通过统计学的分析与研究才能真正的采集隐藏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中。只有将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融会贯通才会有所成效, 所以本文就站在前人的观点上发表自己的想法, 怎样才能让加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分析与研究。

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的统计学所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门规定一切高等院校须将统计学的学习作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课程, 因此, 有一部分的高校则在经济管理的课程上开设了统计学科课程, 将统计学科课程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之时开始授课, 但研究表明不管是内容上还是教学上, 统计学的课程都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所建立的目标和需求,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相脱节, 缺乏沟通与连接。从内容上看, 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与统计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 都是在规定的教材上讲授各种统计学的方法, 而不是根据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而有各有所侧重点。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统计学专业开设的基本原理课大相径庭, 都包含有收集, 收集的重点则偏向于统计调查;整理, 整理的侧重点则是统计分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等描述统计学的内容, 以及传统时间序列,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回归分析等推断统计学的内容。包含的内容众多, 实际介绍的方法则较为简单, 也缺乏有效的案例分析, 与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案例在教材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说就算是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设置了经济管理统计学专业, 也是换了新鲜的名词, 其内容和本质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其次, 重理论知识, 缺实验环节。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都未开过实验操作课, 只是用单一的理论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就算是学生掌握了统计学的方法与原理的作用都会因为缺乏实地的教学操作, 导致他们依然不会用相关的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所出现的问题。

三、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相融合的途径

随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供不应求, 这也就决定了对于高等统计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现阶段科学技术历史发展的实验表明, 利用不同学科的异同点, 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可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此, 为了培养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就应当将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中考虑统计学在此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并将它融入到经济管理学科的课程建设体系中。让两者在同样的空间里, 不同的维度中利用自己所独的特点与优势相互碰撞, 从而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同的贡献, 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就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相互融合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 依照课程设置的体系, 需引进不同类别的学科和不同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特别是对统计专业人才的引进尤为重要。

其次, 引进相关专业和不同学科类别的新型复合人才组的先进的师资队伍, 由他们负责教材的编排和编写工作, 将统计学能更好, 更快的与经济管理学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 相互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同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 不要只是纸上谈兵, 而不会实际操作。

再次, 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中有必要的增加统计学数据分析的方法。例如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市场问卷调查课程中, 不光只介绍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而更多的是要增加市场问卷调查数据的解决处理方式, 例如在多元回归与聚类分析等统计的分析方法上, 这些方法就未含在统计学得基本原理中, 而又在调查处理数据的必考知识中。

最后, 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编排中, 应当采用结合当今科学的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运用, 依照统计学的方法和作用吸收在本学科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在开有统计学分析的软件课上, 对于我们常见的初级统计学软件有SAS, SPSS等软件, 在基础统计学的方法以及基本专业课修满完成后, 再选择另外一种统计学软件作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选修课。

综上所述, 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专业之间, 想要更好的融合与运用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解决的, 它不仅需要经济管理学家与统计学家共同的努力, 通过学校教授的课程与设置逐步相融。而且它也需要统计学家发挥强大的宣传力度和传播力度, 从人们的思想上提高他们对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 才能让人们的行动随之改变。

摘要:经济管理学中的多种研究数据表明, 现阶段经济管理研究对象已成为上升趋势。而对于当今学生学习了统计学与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后, 怎样将统计学分析法较好的融入到经济管理的专业中去, 是我国现今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通过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 就统计学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如何融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关键词:统计学,经济管理课程,学生

参考文献

[1]黄秀海.财经类院校统计教学改革的设想[J].新西部, 2007, (24) :250.

[2]李玉霞.对现阶段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教学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6) :169-170.

[3]胡桂华.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统计研究, 2008, (1) :104-107.

丰台统计,与城南计划偕行 第9篇

在推进城南行动计划的一千多个日与夜里,丰台统计局队用它特有的力量作用于该计划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三大领域,让公众对已经驶入快车道的城南行动计划有了更多的遐想。

理念:用宏观角度做微观的事

“在全球化经济的纵横捭阖下,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统计应该着眼宏观角度,实现与微观的结合。因为,统计掌握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统计调查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动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且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北京市丰台区统计局局长韩伟看来,“推进城南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作为落实该计划主战场的丰台区,正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时期。这也意味着统计服务理念要有新思维,即从宏观视野上处理与微观的关系,将成为统计服务城南行动计划的重要路径。”

那么,如何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对接?统计专业出身并曾任职丰台区发改委副主任的经历,让韩伟对此有了更多的理解:从宏观角度而言,仅仅把统计服务界定为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实则是不够的。目前,社会各界对统计的需求日益高涨,对统计数据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全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统计、重视统计、关注统计。因此,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对接,将更加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维护统计公信力。于是,在新理念下,丰台统计终顺势而动。

统计资源上:进行纵向整合,结合对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的预判,以更丰富、更细致的服务满足区委区政府和企业对多样化统计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而言,通过月度会商机制,发挥统计的监测功能,分析、研究城南行动计划投资领域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按照城南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一轴两带四区”的产业格局,把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进度情况、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反馈。同时,不定期地深入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通过实地踏查、当面座谈、统计报表等形式让更多的企业参与统计互动,发挥重点统计监测科所的力量,使其具有针对性地与企业相互交流信息、主动地为企业服务。

统计管理模式上:采取矩阵式管理模式,借助区发改委、住建委、市政市容委等部门对其所掌握相关信息的权威性,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边界,搭建合作团队。通过部门协作的方式,准确了解新开工项目情况、土地上市和土地储备情况,按照丰台局队率先建立的《城南行动计划和政府投资项目监测报表制度》,将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后再向企业延伸,以增加与监测方对话和沟通的机会。

方式:“一站式”的统计服务

在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和应用的背景下,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这种趋势让敏锐的丰台统计人认识到信息化必将成为统计助力城南行动计划承前启后的接点。

事实上,机遇与挑战是同时存在的。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到,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是异常巨大的,但是信息质量又是参差不齐的,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高质量的信息,呈现给区委区政府和城南行动计划中所涉及的企业,对于丰台统计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此,丰台统计局队经过不断探索后认为,统计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加快的实际,围绕为区委区政府掌握区情、做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服务,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库、监测站、评价所、参谋部。从这个角度而言,惟有实时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才能让统计服务发挥最大效能,更好地为城南行动计划服务,而这就需要通过“一站式”的统计服务,推进统计手段与信息化的深层次融合,实现二者的共同创新。

首先,重点推进数据库建设,特别是基于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的建设。具体而言,借助 GIS系统将人口信息与建筑物进行绑定的功能,可以查看到该区域居住人口数、性别比、平均年龄等信息。同时,GIS系统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该区域人口聚集程度,在空间上掌握人口动态分布情况,可以使统计更好地致力于监测运行趋势、进度数据查询以及优化公共资源布局,进一步挖掘经济社会数据的应用价值。其次,开发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将丰台专网(每个月度的主要指标,包括历年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区委区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网络结合,通过对其需求的细致分析和专业化的统计管理,提供涵盖宏观和微观数据的预判、反馈和决策服务,足不出户,即可体验真正的“一站式”的统计服务。再次,拓展服务领域、丰富统计信息载体,开发完善统计服务产品,通过“热点展示”、“运行简况”、“分析解读”、“统计年鉴”、“历史数据”、“图说丰台”六个模块,充分展现丰台经济运行的特点、重点和亮点。采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经济领域的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附上相应的文字进行直观解读。

愿景:上下同欲者胜

未来,城南行动计划带来的改变还会来得更猛烈:2013年园博会、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都将在丰台区举办。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改善和产业结构的加快升级,丰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将进入到井喷期……在过去三年城南行动计划的成绩面前,新的三年计划也将缱绻而至。据相关报道,与过去三年的城南行动计划相比,新的城南行动计划将实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模式,将更加侧重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造血能力的提升。换句话说,未来三年内,城南行动计划将从“筑巢”阶段进入到“引凤”阶段。

面对未来城南行动计划模式发生的变化,统计如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未来三年的城南行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丰台统计局队在总结现有实践经验的同时,更加大胆创新,集全员之力向新的城南行动计划目标不断奋进。正如《孙子·谋略》中所云:“上下同欲者胜”,即为了共同目标要矢志不渝地采取一致行动。

事实上,随着城南行动计划的推进,丰台统计局队在强化统计服务功能中逐渐认识到,在经济社会运行总体趋于稳定的形势下,聚焦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势在必行。在此,韩伟表示,在城南行动计划的继续推进过程中,丰台统计局队需要更加客观、及时地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发挥统计服务效能。这就需要丰台统计局队将统计监测常态化,并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例如,随着京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统计监测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变化趋势的分析研判,加强对投资动力和投资结构的关注,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上一篇:张良自我介绍下一篇:道德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