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2024-05-19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1篇

2013年秋季教学检查教学反思

——XX学校小学体育

XX 2013.11

教案:

一、年级:五年级

二、科目:体育

三、教学内容

1.多人协作跳高比赛

2.竹竿舞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2.体验急性跳高的身体感受,学习和体会跳高的正确方法。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步起跳动作。

难点:整体动作的协调与流畅。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校园集体舞《小鸟,小鸟》

————————————

————————————

(二)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多人协作跳高

1.热身活动:直腿摆动左右跨跳橡皮筋带

三步助跑起跳,用摆动腿的脚触同伴手心

2.多人协作跳高游戏

第一次练习:

学生按男女自由组合,四人为一组,各组配置一根跳绳。

游戏开始,以膝高、直手下垂、腰高、胸高四个部位。

第二次练习:

在第一次比赛的基础上,按名次分组,再按原先四个部位高度逐步升级比赛,失败

者轮换拉跳绳,直至决出全部名次。

第三次比赛:

在第二次比赛的基础上,再按名次分组,采用同样方法升级,直至决出男、女甲、乙、丙、丁组的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动作的巡回指导,错误动作的纠正以及正确动作的表扬。游戏

结束后总结以及鼓励表扬,问题提出。强调安全意识!

(三)竹竿舞

1.讲解示范。

2.两人一组,逐步体验竹竿舞抬竹竿动作。

3.按照队形,跟随音乐进行竹竿舞。

4.交换角色,完成动作。

(四)放松练习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些特殊情况完成教学秩序上的混乱。在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难点教学,而忘记了整体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很好的估测学生的能力,所以教案设计的内容没有完成。在以后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学情分析。

另外一重要问题就是,讲解示范逻辑性不强。没有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仔细的讲解对于整个动作情况,没有细致分析,分解示范,没有起到作用。学生并没有理解老师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老师想我们做到什么样。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最后就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出学生的优点,让其他同学学习。没有发挥到体育骨干的作用。对于错误动作,没有整体讲解。那些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应该集体讲解,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还有,学生中的自评互评,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

总之,我的教学手法很稚嫩,语言匮乏,没有很好的把握课堂,也没有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学这条道路上,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改正的地方还很多。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发现了我平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去改正,去学习,去摸索,去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2篇

认真上好体育课是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一大特色,通过教学经验交流不断的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作为课上的教师尤其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良师益友的良好形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老师的每上一次课时都应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而进行课的设计,青少年学生正是在进行骨骼,各种机能发育的时期,课上应多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去诱导学生进入课的主题内容,严格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始终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充分备课,课的内容丰富,注意细节,善于用儿童语言,多用儿童语言,在课上不断的鼓励学生,比如“哇,你好棒!”、“加油,你差一点点”、“你很了不起”、“没事,我们下次还有机会”等,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也能在当学生受到打击或是情绪不好时可以安抚学生,他们心理会知道老师很有爱心,耐心,渐渐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上老师,更喜欢和你做朋友,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为老师,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因该不断的去充电,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武装自己,这样你在体育课上会更加得心应手。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3篇

一、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信息

每个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 尤其是体育教师, 每天要在开放式的场地上面对这么多独立、变化、发展的个体, 教师要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情况, 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及时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状态

体育课程作为“五育”之一,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节体育课后, 教师要对本节课中是否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同学关系紧张等现象进行思考。如果出现这类情况,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缘由, 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及时了解学生的阶段性信息

所谓的课后反思不仅要对每节课进行反思, 还要针对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学年的教学情况进行阶段性反思。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 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体育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进行考核、考查, 以了解他们的现状, 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二、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课后反思, 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技能、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学习困难、家庭背景等, 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可以设计班级整体发展的教学目标, 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样做, 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得到成功的经验, 增强自信心, 减缓文化学习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压力, 提高其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是家长的通病, 是出于望子成龙的期盼。但作为体育教师, 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 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因此,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旦教学目标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 学生和教师就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怨恨的心理, 这必然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 得不偿失。

三、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课后反思, 可以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克服教师自身的惰性和惯性, 从而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绕操场跑两圈→徒手操→基本部分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 →放松练习→教师小结。这是体育教师常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甚至一学期、一学年都没有变化。试想,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 尤其是中学生, 一日复一日之后, 还会带着好奇心、兴趣和激情来上体育课吗?这种教学模式也使得很多人把体育课看成是“谁都能上的课”。如果能够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 针对学生现状和学校设备, 积累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同时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 自然而然教学效率会提升上去。

四、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发现困惑教师的问题和积累解决突发事件的经验

由于体育课本身的特殊性, 学生之间在练习和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口头或肢体上的摩擦, 甚至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那么,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一旦发生了伤害事故或者突发事件的话, 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

处理问题的方法肯定有多种,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反思、总结、分析, 得出处理这类事件的经验。这样教师在遇到同类情况时, 就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既避免使学生受到伤害, 又能使教学气氛和谐愉快。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 才有利于班级的团结、同学之间的和睦, 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地完成。

五、通过课后反思可以改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的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过程, 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这种情感交流显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体育教师教授的知识技能、提出的要求、演示的动作, 都要转化为学生的技术和能力, 要让他们更有效地接受这些体育知识, 师生间必须要有情感上的交流。

虽然体育课是很多学生喜欢上的课程, 但也有少数人因懒惰而不愿上体育课、因怕吃苦而不愿上体育课或对教师有意见而不愿上体育课。面对这些“特殊”学生, 教师要格外地关心他们,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抑制不良情绪, 多和他们交流, 多了解实际情况, 多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了解、尊重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反思, 发现和积累一些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有效方式, 使得每节课都能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氛围中顺利进行。

六、通过课后反思可以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 基本上都做过这样的工作, 期末的时候, 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 然后给出成绩, 这个成绩就是学生本学期的体育最终成绩。如果教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就会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和标准是非常不科学的。试想, 一个比较瘦小的学生, 尽管他平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也许最终他的实心球成绩还是不及格;一个身体比较肥胖、高大的学生, 也许他平时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 最终的成绩也许就是满分。所以, 教师对此要做出改变,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新课标倡导形成性评价, 让评价促发展, 利用评价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和创造性的发展。这种新的观念已彻底摆脱了传统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 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动态生成, 这将极大地推动教师的课后反思和教学改进, 让师生都能在教学中呼吸到一点新鲜空气。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课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课后反思, 教师可以不断地发现困惑, 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解决困惑, 从而不断地提高, 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要明白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体育课是在开放的空间里进行的, 课上需要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 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 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 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 所以客观上要求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多方面的交往, 因此有人把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称为“课堂小社会”。体育课的一项特殊任务是促进学生机体的活动, 增进健康, 提高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促使其机体代谢加强, 这是其他课程所没有的内容。不过这种负荷也要适量, 过强或过大, 过弱或过小, 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 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 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所改变, 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评价标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因此, 针对体育课的特殊性, 教师必须要及时、长期地进行课后反思, 不断加强自我素养,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新一轮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本文通过对课后反思的功能进行分析与研究, 阐述了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有效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后反思,体育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 2000 (2) .

[3]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5) .

[4]赵蒙成.反思性教学:教师在职发展的必要途径[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0 (5) .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后反思;形式与途径

自古以来人类就具有反思的意识,如《论语》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名句。学而后思,思而再学,必当事半而功倍。而教学后的反思被认为是“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新课改提倡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学会反思,都要做一名反思型教育工作者。“所谓反思型教育工作者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我们明白了课后自我反思的意义与作用,但要落实到实处绝非易事,我们要在了解课后反思的意义基础上,明确课后反思的各种途径或形式,切实地实施,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就教师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的形式与途径做了一些探讨。

一、做到每一堂课后的即时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数体育教师所教授的是同一个年级的多个班级,有的甚至是跨年级上课。因此,同一个教学内容会上数节课,而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授课班级或不同的年龄段,会采用略有变化的手段和组织形式。考虑到天气、场地或者其他老师同时上课的情况,我们同一个内容在每进行一个班的课堂教学后,就要即时地针对该堂教学进行梳理反思,需要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进行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比如说,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主教材的教学是否顺利、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在哪里、学生的反应状况等等。这样在思考后,在下一个班级教学中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一轮下来再次总结反思,就可以归纳出该教学内容最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授后反思。

二、做到课时方案的授后反思

当一个课时方案教学结束后,特别是同一课时教学方案在进行了多班次的教学后,就要在即时的课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教学思路的整理。认真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包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所采用的教法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具有层次感,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明确等。不同的班次有不同的学情,教师对每个班的学情分析是否到位。而不同的学情也决定了教师的讲解是否明确、动作示范是否到位和练习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把这些认真地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在下一个课时方案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做到单元教学后的反思

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在其中各个课时方案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该教学内容单元学习之后的反思。不管是单元计划,还是课时计划都是一个提前预设的环节,至于它们内容的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课时安排是否足够等都需要在每个课时教学之后才能看到的。所以在单元教学之后再进行一个系统的反思,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选取效果,检查各环节的组织经验,进一步探讨本单元的教学的一般规律。考查分析学生的体育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体能变化和个性心理特征,反思学生在本单元学习、锻炼中遇到的困难、损伤情况,分析其原因。考查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学。

四、反思中要以学生为本

反思课堂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仅靠教师自己的观察与判断是完全不够,也不全面的。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根据课堂的情况,分别找授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走到学生中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对课堂练习的体验和感受,共同分析他们在课堂练习中,成功或不够成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进而从学生身上找到成功和失败的根本所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调整以便于衔接后面的教学设计,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准确的参考。

新课标积极倡导“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强调“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在我们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我们的教材内容如千篇一律,毫无创新,那我们自身也会觉得苦闷,学生也没有热情去参与学习和锻炼,从而也会丧失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所以,要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绽放出光鲜的魅力,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课后都要做好自我反思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课后反思 第5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突出教法与学法的区别,主导和主体的不同地位,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动脑,发挥聪明才智。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中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合作、学会放松的目的。

本课以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教学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为主旨,着力体现兴趣性、互动性和特色化、个性化。在分析和处理两个主题内容()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去解决的。、导入:

通过优美的音乐导入课题,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武术操要求学生活动开身体各个关节,同时保持动作姿态的优美。

2、学习体验:教师设疑,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合作学习来达到解疑。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3、自主发挥:自己设计动作组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又能发挥学生自主练习积极性,同时又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4、放松活动:课的结束选择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放松身心,要学生懂得放松身心也是锻炼身体的一部分,并且应在优美的音乐和轻松愉快的心情中。

本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体 验和实践为主。以看、想、议、练的学练方式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 特点,我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在尝试合作 交流、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分析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我的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较为丰富,折射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需要改进之处:

1、狮尾动作的练习还应多练习一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掌握狮尾动作的特点。

体育教学课后小结反思与教学建议 第6篇

石阡中等职业学校黄良

教学目标:

动作协调连贯,并展现出较好的技能水平;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能较好的和同伴合作交流,培养集体精神。

教学内容:中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

课后小结:

从教学来看,有68%左右的学生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有10%左右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分析原因,一是学生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部分学生协调能力差;三是学生课后没有去复习巩固。

教学反思与建议:

1、原因一是学生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仅68%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协调连贯完成动作,有10%左右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1)、学校应将所有学科的“德”和“勤”拿

入学籍正规管理,并有其明的确目标和要求;(2)、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严要求,严格课堂管理。

2、原因二是部分学生生协调能力差,动作时心里紧张。致使有10%左右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1)、教学中应多采用分解动作教学的方法:

(2)、开始教学时动作应缓慢些,由慢到快,由简到繁。学生动作时要求由慢到快进行多次反复练习。(3)教学任务不能过重。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

3、原因三是是学生课后没有去复习巩固。致使动作熟练程度不高,不能较好地表现出良好的动作技术。

教学建议:(1)教学之余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发展,了

解学生实际,提出课后复习要求。(2)布置学生帮扶。可以让学习

1、使9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中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基本技术,的好的学生帮助学习不足的学生,让学生一帮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7篇

执教者:丹凤县庾岭镇炉道完全小学 吴德胜

教学课题

小学三年级《前滚翻》 教材分析:

主教材前滚翻是《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是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处理紧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护。

2.技能目标:

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 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 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1、重点:滚动圆滑,滚成直线。

2、难点:低头含胸,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团身紧。教学准备:

体操垫4块;白纸10张;篮球4个;小正方形纸箱4个。教学方法:

1、表现法:通过感知,是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动作的了解和尝试。

2、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动作完成的要领。

3、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更好的去体验。教学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在教室里观看小刺猬等小动物逃生的视频,以及人们遇到危险时翻滚逃生的视频。(导入新课)

2、观看前滚翻的视屏,简单的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动作要求。【设计意图:利用视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知:

1、整队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引导学生分组分别用篮球、小正方形纸箱进行滚动比赛,并从中得到启示(圆球形物体更容易滚动)。【设计意图:引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学生尝试滚动,探索滚动技巧。

让学生模仿小动物滚动,想想怎样做更容易滚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关键动作的理解】

3、教师在体操垫做示范动作,并讲解分解动作:原地蹲撑,屈臂,低头,蹬腿,手抱小腿,滚动。【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直观的看清楚老师的动作,并知道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4、辅助性练习:学生分组仰卧团身前后滚动。要领:团身紧、手抱小腿前后滚动。(4次)【设计意图:是学生分组练习找到前滚翻的惯性动作】

5、低头夹白纸,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3次)

【设计意图:低头夹白纸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做到低头含胸这一动作难点】

6、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3次)

【设计意图:教师给与适当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的完成前滚翻动作】

7、分组各自练习,找出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更好的学习动作要领,找出别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学习动作。】

三、游戏巩固:

游戏规则: 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组内成员都站在垫子一侧,第一名同学握有 一枚智慧宝石贴,通过滚翻接力,把智慧宝石贴传递给下一个同学,直至最后一名同学拿到为完成,最先完成的小组为获胜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2、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放松活动。

3、宣布下课。教学反思:

体育优质课后的教学反思 第8篇

很多体育教师对课的准备和设计较为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后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后小结,致使教学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经验难以丰富,理论探索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本文从六个方面来反思体育教学中的课后小结。

二﹑“课后小结”的重要性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是肤浅的认识,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课后小结”,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教学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课后小结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的作用,为下节课的调整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课后小结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点点滴滴的感受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教学风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课后小结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使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爱迪生曾说:“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成功的取得是靠不断总结经验的结果,只有在总结各方面的失败与教训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挣脱思想的束缚,创造新的科学思想,建立新的科学理论,从而形成成功的教学模式。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每堂课都是自己前进的一个脚印,只有不断地回顾总结所走过的路程,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

三﹑“课后小结”的反思

每堂课结束后,总有或多或少的感想,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如果及时把它记下来,加以分析总结,则可以指导改进教学,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原有的体育备课本上,“课后小结”只有“豆腐干”那么小的地方,根本就写不了多少内容,无法表达多方面的感想和体会。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课后小结作了一些修改(如下表),虽然可能不够完善,但笔者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课后小结:

具体说明:

1. 学生疑难问题

这里要记录的是学生在课堂中,在哪些地方、哪些环节、什么时间出现什么问题:学生感到为难的事、难做的动作或经常出现差错的地方。这样,教师可在课后及时进行分析判断,搞清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在下次应用中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补救,为学生释疑解疑。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益处的,比如教“花样跳绳”时,两组同学共4人同时向内甩长绳,一位同学利用两绳的交叉点跳,成功率不是很高,即使成功,跳的个数也很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后反复斟酌,在课上反复实践来攻克这一难题。

2. 学生见解意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练习的主体。在主导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也不乏好的见解或意见,教师应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纳。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提出把跨越高度分为几个等级,按身高的不同来分小组。

又如“竹竿舞”的教学,采用的是常规的分四小组练习,教授的是传统的基本脚步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出练习时要加上转身动作和手部舞蹈动作,根据默契度和熟练程度小组自由组合,采用手拉手、肩搭肩、面对面、背对背、阶梯式前进等方法进行同学间的配合练习。

这些都是合理化的建议,笔者非常高兴地把它记录下来,作为今后跨越式跳高﹑跳“竹竿舞”的练习手段。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中吸取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3. 失败与教训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如能及时记录某些失败的教训并加以纠正,便能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技巧教学中,针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同学在前后滚翻练习中无法滚成直线的问题,课后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另辟捷径,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后来笔者利用靠墙和斜坡合并使用,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也非常浓厚。再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时,由于保护站位不当,导致有些素质较差的同学向前跌倒,容易出现伤害事故。这些深刻教训笔者都作了记录,时刻提醒自己今后该怎样备课,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4. 成功的做法

失败的经验要吸取,成功的方法更应发扬,即要“扬长避短”。每堂课下来,对自己在本次课中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所采取的某些成功的教法、做法,应一一加以记录,并不断积累,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如在教授动作较复杂的练习时,笔者先用小黑板,用简笔画先把动作简化,对各环节进行分解说明,这样学生在练习前对整个动作结构就会有充分的认识,练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又如耐久跑练习,以往一贯的教法是规定学生在250米环形跑道上跑5-6圈,同时教师不是用哨声就是用大声吼叫等方法提醒和督促学生跑动完成任务,结果精神上很累,学生跑得也又累又费劲,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师生关系恶化。尝试运用反复接力跑进行耐力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也可男女混合接力,循环进行,气氛活跃,热情高。通过这一训练,大多数学生的耐力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5. 教学灵感

教学中的灵感有时会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突现,是课前难以预计和创设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及时记录,否则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如:立定跳远新授课上,学生一会儿就没了兴趣,如果想强迫他们练,忽然看到一位女生连跳两次和一位男生比远,当时灵机一动,立刻集合队伍分组,进行跳远接龙比赛。这下同学们都不示弱,个个拼力跳,对跳得远的同学惊呼一片,气氛相当好。又如立定跳远复习课上,合理使用体操垫,让学生按照能力自由摆放,逐步叠高垫子,帮助学生逐步体验立定跳远腿部发力往上跳的感觉,逐步叠远垫子,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立定跳远腿部爆发力和耐力。学生全员参与布置场地,按照意图摆放,乐此不疲,这种忽来的教学灵感,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锻炼了身体,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6. 整改修正要点

在教学中有时突然会想到某些教学良策,或在过后的小结中思维的火花突然闪耀,想到一些好的办法,应在课后的小结中把它记录下来。或者对一些失败的教训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弥补,也把它记录下来,待今后有了对策,可以及时加以补充。这样可以经常性地修正教案,重新设计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如在教授足球双手掷界外球时,学生不容易掌握,课后转念一想,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和足球的双手头上掷界外球技术动作是何等的相似,学习时候只要稍加联系﹑分析﹑比较,就不难掌握,以后的教学中不管先教哪一个技术,都可以进行尝试,实现技能的迁移。

当然“课后小结”因人而异,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方法来加以总结,但目标是一致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使广大体育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想反思,能反思,会反思,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才能扬长弊端,常教常新。如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和利用课后小结,必能积累一批宝贵的教学财富,从而在“不见其增,日见所长”(陶渊明语)的“坚持”中与时俱进,成为体育教学的能手,使自己的教学犹如奔腾不息的河流,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摘要: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表明:体育教师进行课后小结不仅有利于消除教学弊端, 提升教学能力, 而且有利于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 提高理论水平。作者着重从学生疑难问题、学生见解意见、失败与教训、成功做法手段、教学灵感、整改修正要点六个方面来反思体育课的“课后小结”。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后小结,重要性,反思

参考文献

[1]顾美琴.课后小结——体育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 2006, 6.

化学教学的课后反思 第9篇

美国明尼芬达州的罗斯福高中是一所具有82年办学历史的优秀校,罗斯福高中主张:反思+实践+研究=教师的成熟,可见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进行课后反思呢?

一、反思目标是否全面落实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要善于创设化学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空间。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反思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如果教学重点、难点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出现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讲,或误将“难点”知识当成了“重点”讲,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不可有容易或是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的想法,这样才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努力成为—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将教学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缺乏鼓励。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反而越来越差,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五、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体。

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失败点

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恩、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七、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一堂体育优质评比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高中体育优质课评比,本次评比教学内容是跨栏跑,采用的是“同课异构”形式,借班上课。抽签确定上课的顺序,本人手气很“好”,抽到大签“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上午7:35~8:20。

一、了解上课学校的情况

要上好课,首先要必须了解学校的一些情况,如场地情况、器材情况、学生情况等。到上课学校后,通过多方了解和自己的观察,我获得了一定的信息。1、学生没有上过跨栏跑教材,因为高中开设模块选项教学;2、女生多男生少,女生32人、男生21人;3、学校基本没有按照行政班级上过体育课;4、学生的习惯、素养很好,该学校是名校,对学生管理到位;5、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好,学生擅于思考。6、因为学校管理的要求,我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上课的内容和过程。

根据以上的一些信息,我确定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本课必须突出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引导他们去思考学习内容,放开他们的思维。

二、课的设计思路要点分析。

1、确定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上过这个教材,所以确定本次课的重点为过栏动作、难点为摆动腿与起跨腿的协调用力。那么,就必须给学生清晰的摆动腿与起跨腿动作概念,设计教师示范、图示讲解、单个技术练习等学习方式,给学生正确动作的概念和练习。

2、跨栏跑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女生),从心理上分析,畏惧心理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如何减缓学生的`畏惧心理将是本次课的首要问题,所以本次课,我首先要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

3、跨栏跑教材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也不陌生,因为奥运会上我国的刘翔,成为他们骄傲的榜样。可能从技术层面来说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对跨栏跑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媒体、运动会等了解。所以,在课的设计中必须利用好学生想向刘翔跨栏、向学习更多点的跨栏跑知识的心理去设计,必须利用好学生的这种欲望心理。

4、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好,擅于思考,那么本次课就应该发挥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我设计出,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判断的教学过程。抛出“你认为跨栏跑是怎么样的?”“你对比老师的示范,你或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等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带着问题学习。

5、学生的客观差异性是存在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率也就不同,教师必须重视分层教学。按照学生自主分组、教师建议分组、同质分组等等,让学生在分组练习获得发展,并且加强学生的分层学习中的指导。

6、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中进行的,课堂的动态生成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必须重视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三、教学过程描述。

1、准备部分:1)语言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2)准备活动:充分利用布置的场地器材,通过绕或跳海绵垫,绕或钻过一定高度的栏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体得到活动;3)徒手操,以跨栏跑的基本技术为框架,设计几节专项关节、韧带活动。

2、基本部分:1)学生的体验跨栏。抛出问题“请观察自己或同学怎么跨过去的?”,跨一定高度的海绵垫,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动作或观察学生的动作;2)教师示范,抛出问题“请你对比老师的示范,你或同学做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对比自己或同学的动作,给学生一个正确动作的思考。教师优美的示范,吸引学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是鉴于只通过观察,学生头脑里并没有具体的动作概念,所以并不给学生练习;3)图示讲解、明确技术动作要领。通过前面的教师示范,学生头脑里有了模糊的技术动作,通过图示讲解,是这个模糊的技术动作更加具体化。并以图示展示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4)摆动腿与起跨腿的技术练习。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摆动腿与起跨腿的练习,让学生自我基本的技术动作要领。5)学生示范,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前面的练习中,教师必须观察到学生的练习情况(检验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一或两个学生示范,同伴的说服力是无限的,通过同学的示范,加上教师的语言鼓励,学生的畏惧心理得到缓解。6)学生练习,加强指导。通过学生练习、亲身体验,掌握动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畏惧心理。7)教师再次讲解。再次巩固技术动作,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8)学生再次练习,组织分层练习。采用、同质分组、学生自主分组、教师指导分组,组织学生练习,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激励学生练习。9)安排课课练,仰卧起坐、立卧撑,充分利用器材、场地,让学生等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3、结束部分:1)放松,随音乐放松,主要是安排肌肉的拉伸练习。2)评价。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出本次课的“刘翔”等。3)安排学生归还器械。4)下课。

四、课后反思。

体育优质课教学反思 第11篇

一、准备活动部分,活动操的设计体现着教师的两点创新。第一点:活动操的创编比较新颖。在每一节公开课上,各位老师都根据自己授课的主要内容运用的器材进行活动草的创编,做到物尽其用。实心球、篮球操,都与授课的主内容衔接的比较好,并且学生的积极性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第二点:活动操的练习与音乐的结合比较好。几乎每一位老师在活动操的练习和放松部分都运用了音乐伴奏,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鼓励性的方式。

在每一位老师的授课中,都对优秀学生的表现采用独到的鼓励性的方式。有的是集体鼓励,有的是自己给自己进行鼓励。

三、游戏运用比较广泛,比较有新意。

在每一节课中,最少的有一个游戏,很多运用两个游戏甚至多个游戏。每一位老师都很注重游戏的设计和运用,并且都是运用与主教材相关的游戏,每一个游戏都比较有新意。

四、小组合作学习都有运用。在每一位老师的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小组合作的运用程度不一样,有的是采用小组讨论、有的是小组练习,真正运用“小组学习”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针对本次观摩学习,需要值得注意的几个地方,做如下总结:

一、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的实际。

体育教学更应该与“生本教育”的理念相结合。在许多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已有技能和运动能力的考虑,如篮球急停急起学习中,老师设计的标志距离对于老师来说一步能够做到,但对学生来说,就完成不了。因此,不要为上课而上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调整去控制,就会达到“以学生为主,课堂动态生成”理想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程度,教师运用不够好。

虽然在每一位老师的课中都有小组合作,但还是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多数老师的课存在小组合作只是形式,没有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本质。“小组先合作学习,老师后点评指导”是新课改和生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我们体育教学同样适用。但在很多老师的课中,缺少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即使有的老师运用了小组的交流、讨论或小组练习,也缺少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导致小组学习只是一种形式,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我个人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小组学习——小组展示——教师点拨——小组能力提升。

体育课的课后反思 第12篇

摘 要:“课后教学反思”,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课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它是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改革 实践 心得

在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形势下,反思教学应当成为每位体育教师的自觉行动。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后教学反思”,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课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它是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部分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在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用时甚少或者无暇顾及。没有真正把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作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体育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后教学反思的意义,还要明白教学反思的点在哪里。本人通过平时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和体会。

一、体育课教学反思的意义

1.课后反思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实践中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使以后的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

2.课后反思可以及时总结经验,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3、课后反思既积累了教学经验又促进教学改革。一节课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教法创新,以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是我们进行教学总结的好材料,这些材料积累多了,从中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成败,从而可以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实践依据。

二、体育教学应该反思的点

1、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预设的目标本节课学生是否都能够完成,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的把握目标,目标是否引领课堂,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是否顺利完成。

2、反思教材选择。新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使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择教材进行教学,我们选择的教材,必须是使学生能够完成的,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能够达到的,是教学体系所允许的。

3、反思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有很多要进行反思的地方,比如,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对课堂的引导与组织,教师对课堂事件的处理,教学过程的控制与把握,教学对器材的准备和对教学场地的利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教师课堂能力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的重点内容。

4、反思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效果,由很多因素构成,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使我们合理设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注意到学生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5、反思教学评价。这些教学评价,可以来自个人,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同行和专家,教学评价的“三评”法,也是课程标准所引导和提倡的。教学评价就是教学反馈的一种,对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就是对评价进行思考加工的过程,一般在教学评价中,都会对课堂教学给出正反两方面的教学指导和建议,教师一方面要好好思索,消化这些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也要敢对这些评价进行求证和质疑,我们进行教学反思,也要去粗求精,去伪存真,对存在的现象进行反思,有利于对现有现象的思考和把握,有助于迅速提高自己反思的深刻性。

6、反思得与失。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教与学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练习是否到位等等。从反思的角度来讲,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例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体育课非常强调分组教学,由于各个小组的身体状况、体能、个人爱好、能力尽不相同,个体差异明显,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的现象,那么对它们就可以进行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探究、剖析与反思。

现实体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反思的点更多,需要反思的面更广,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和得失,有利于我们积累教学经验、认识教学规律、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第13篇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 作为对象来进行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如果说备课, 上课是元研究的话, 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对教学过程后的研究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 又是教师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 也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2 教学反思思什么

2.1 思“得”

将教学过程中预设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的措施;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 详细得当地记下来, 供以后教学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如: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七单元“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前, 考虑到刚好要过圣诞节了, 课程设计为:让学生说出中西方的一些节日, 在这一过程中简单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节日来历。然后问学生:“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of these western holidays?”和“How will you spend your Christmas Eve, go out, stay at home or at school?”, 然后给学生听文章中提到的歌曲“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和“Silent night, Holy night”, 使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伤感和思乡的情绪, 以此引出“Christmas is a family holiday”。再以西方人在家做什么引出歌曲“Merry Christmas”, 并教会学生。这样的话, 整节课都处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学生很喜欢, 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

2.2 思“失”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 而是要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调整方案, 使教学更合理。再者即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作出反思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的教训。所以教学反思应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如:在第一次上六单元“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时, 自我感觉挺好, 而学生却情绪低落, 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课后, 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文章感兴趣, 乐于参与和拓展呢?而后, 我大胆地作了如下处理: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讨论“which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in this Olympic Game?”和“Do you think which kind of sports the hardest is?。在第二个问题时有人就提到了“铁人三项”。然后再让学生讨论“if you are athletes, which kind of sports wil you choose as your training items?”, 这次就几乎没人提到“铁人三项”, 这时教师马上提问“why don't you choose the triathlon?”等学生说完原因后老师以故事形式引入文章“But a gir who is attractive 17-year-old,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results is crazy about it, she is----Melanie Sears.”经过后来的实践, 我的课堂“活”了, 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很好地体现。

2.3 思“学生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如教师能及时甚至提前了解, 并改进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解惑, 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例如, 讲“定语从句”前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 结果大多学生却是一脸茫然。课后, 我经过了解才明白, 学生对句子结构分不清, 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定语。这就是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实际水平了解不准。因此, 在那次的反思中我写到: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做到“低起点, 小步走”。

2.4 思“再次教学”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等。对这些得失, 进行归类与取舍, 考虑再教时应如何做, 写出“再次教学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教学反思的方式

3.1 教案点评式

教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是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计划, 所以待教学完毕后, 教师可在教案后对教学过程中感受、认识和问题等作出评点分析。这种点评式的小结, 将理论实践与分析结合在一起, 使教案更充实丰满, 因此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 也一直是我所采用的形式。

3.2 重点记载式

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教学中的热点, 难点或易忘的知识点, 进行专门记载。这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加是一个巨大的储备库。

3.3 前后对比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备好的一节课, 效果却不如人意;认为很容易的问题, 反而卡壳;而备课中认为的难点, 效果却出乎意外的好。类似这样的问题和情况, 如能及时把课前、课后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如:任务的确定, 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方法的选择加以比较并进行记录和思考, 对减少教学中的失误, 提高课堂授课能力和水平, 是有重要意义的。

4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行动分为备课-教学-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其中, 计划与反思最为重要, 因为教学实践是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反思是在计划及实践基础上的再学习活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因此教学反思应先从教案入手解决问题, 它要求我们从教学中观察, 弄清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方式改进。

除此之外, 还要避免“闭门造车”的误区, 应跳出自我, 通过听课, 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他人长处。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方法上的差异, 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 如果教师经验欠佳, 又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那么课后结合自己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反思、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摘要:讲完一节课, 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一些意外问题思考一下, 做个简单小结, 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很有益的。因此学会反思, 不断反思,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新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方式

参考文献

[1]吕洪波.教师的反思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21-120.

[2]王录梅, 冷泽兵.教学反思的概念、价值及其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3]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6) :32.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7.

论数学教学的课后反思 第14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25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我经常进行学情调查,得出的结果是我课堂上讲得明白,学生也认真听讲,但就是不会做题.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我发现,听得懂而不会做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只是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层次上.孔子都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上升到自己会解题,不仅要做好预习,还要懂得课后反思总结,把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把它变成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在解题中融会贯通.反思总结就是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里就是对自己之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作出回忆,思考、评价以及对以后学习状态及学习方法的修改.对以后的学习进行调整或者延续.

一、反思总结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反思总结有助于记忆知识

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学生每天都要学习很多门功课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反思总结,很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反思总结,对知识的记忆就会更长久且深刻,学生也不用在考试前加班加点来“临时抱佛脚”了.

(二)反思总结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下一章节的内容

数学的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对已有的知识熟练掌握,才能在知识的就近区游刃有余.如果没有掌握好旧知识就让学生去学新的知识,那只能越学越辛苦,最终会导致学困.比如学习《分式》这一章时,如果之前《因式分解》这一节没有学好,那分式的约分和计算就无法学下去.再如《乘法公式》的内容没有掌握好,那么《因式分解》也会学得更加困难.

(三)反思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当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会得到改善.学生内化了知识和问题时,就会套用、借鉴或者模仿之前的方法解决与之相似的题目.比如例1,E是正方形的边AB上的动点,EF⊥DE交BC于点F.

1.求证:△ADE∽△BEF;

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E=x,BF=y.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学生轻松做出第一问后,我让大家反思、

总结这个图形的特点.如有三个直角,

而且这三个直角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我再给出例2.

经过前面的反思总结,学生轻易地发现有三个60°的角,

而且这三个角的顶点也在同一直线上,这样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四)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因为反思和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的再加工,再认识.因为凝聚了学生的心血,所以学生会更加重视,更加用心.每上完一章,我都让学生自己反思本章的内容,自己做小老师备复习课、上复习课,然后到讲台讲解.讲的学生讲得用心,听的学生听得认真,讲不到位的内容由听的学生补充.踊跃去“挑刺”,这样大家都高度参与,课堂兴趣盎然.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把原来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有趣的,自觉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五)反思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懂得了如何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到学“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时,可以让学生反思学一次函数时是如何求交点的,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想到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就会想到用之前学到的方法代入解析式求解.在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学到了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有Δ≥0,学到求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时,就是把y=0代入解析式.引导学生回忆一元二次方程判断实数根个数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求交点个数.再比如,学生在有理数那里学了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学了有理数的乘法分配率和结合律后,到无理数时,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仍然成立,有理数的乘法分配率和结合律对无理数也仍然成立.通过对旧知识的反思,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连贯的,有着很强的系统性,是一张知识网.

二、引导学生课后反思总结的具体做法

(一)引导学生先复习再作业

在每一节的课后都反思总结这节课的重难点.反思总结“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还有不理解的知识吗?”然后再去做题,如果遇到难题,就引导学生回忆这道题目和教师课堂上讲解题目的不同之处,再引导学生理解总结“如果题设和结论改变了,结论还成立吗”

等问题.

(二)让学生设立错题本,在每一次作业后把错题整理出来

“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知识是需要重复的,在每次考试前把错题再做一次,这样才会心中有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三)让学生自己备复习课,自己讲,自己出单元检测题

在每一章节结束后都反思本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分组备课,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然后每个人对照本章的学习目标出单元测试卷给同桌做.引导学生出题要按照教学大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难易结合.如学生出的《分式》单元检测题,既有基本的等式性质,分式定义和性质,解分式方程等基础题目,又有应用题,整体代入求分式的值等提高性的题目,我深深感到:学生无穷的潜力要靠我们去发现与挖掘.

三、课后反思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布置,有检查,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2.要与课堂相结合,在课堂上教会渗透如何去反思总结.

3.反思要发散,横向、纵向多方面进行.

4.对不同的学生,分层要求,循序渐进.

[ 参 考 文 献 ]

[1]王姣慧,刘梅君.采撷编题创意之花,探求解题教学之钥——一题一课教学比赛的欣赏与剖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6(1-2).

[2]罗淑芳.注重学生课前的参与性[J].师道:教研,2010(6).

[3]蔡贤灼.谈学弱生的应用题教学策略[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5(7-8).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困生帮扶工作计划下一篇:吃空饷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