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教育征求意见函

2024-05-23

办人民满意教育征求意见函(精选10篇)

办人民满意教育征求意见函 第1篇

某某县教育局关于办人民满意教育

征求意见函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广大人民群众:

您们好!

首先对您们长期以来热心关注、大力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围绕“两基”、“普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基”、“普实”通过了省人民政府复查验收,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素质教育取得初步成效,各类教育发展加快。

尽管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为了更好地完成《某某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从关心、支持、爱护某某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言献策。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来信来函请寄:贵州省某某县教育局办公室邮编:553200

电子邮箱:联系人:陈州联系电话:

手机:传真:

来信来函截止日期:2012年1月20日。

某某县教育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办人民满意教育征求意见函 第2篇

——静宁县细巷初级中学五年(2014—2018)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县教育局“1234”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静宁县细巷初中五年(2014—2018)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学校现状

细巷乡位于静宁县西部,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04社,总人口19857人,其中农业人口19454人。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9所,教学点1所,幼儿园1所。全乡中小学共有教学班67个,在校学生1627人;小学附设学前班9个,在班幼儿121人;中心幼儿园现有教学班2个,在园幼儿106人。中小学现有寄宿学生784人。全乡有专任教师13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37人,初级人员99人。另有特岗教师3人,支教人员13名。中学阶段入学率99.6%,流失率1.5%;小学阶段入学率100%,流失率0%。

(二)面临的新形势

1.学校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

学校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办学规模、内部管理、综合实力等方面,为学校实现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建现代文化名校”为目标的五年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学校发展获得的新机遇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的重新组合,为学校新的发展凝聚了管理力量;湖口县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为学校引进更加优秀的教师提供了物质保障,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可能。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声誉的不断提升,为学校树品牌、创名校提供了保证。

3.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学校的未来五年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困难有:(1)办学设施设备需要更新、升级和完善;(2)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亟待改进;(3)学校的特色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4)“名师工程”需进一步打造,缺少学科领军人物,没有品牌教师;(5)新课程改革需进一步深入;(6)教育教学质量需稳步提高攀升。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教育强县为战略,以湖口城市化为契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围绕“共创幸福教育,同建美丽校园”这一主题,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让学校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把学校办成“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文化名校。

办学理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成就未来。让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让教师拥有成功人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的发展,在成就师生的同时成就学校的发展。

办学宗旨:立足于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育人模式:推行生本教育,实施“双学双培”。双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 双培: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育人途径:唱好歌、读好书、做好操、写好字、扫好地。校 训:博爱、勤劳、负重、进取 校 风:文明、有序、民主、和谐 教 风:敬业、厚生、慎独、创新 学 风:乐学、勤学、会学、活学

三、发展目标

(一)愿景目标

通过我们三至五年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张青小学办成集“学园、乐园、花园、家园”于一体的“开放、自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文化名校。学生成长目标:全面成长、个性发展。教师成长目标:专业成长、多元发展。

(二)五年发展具体目标

全面启动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开展“生本教育”实验,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相信学生,在体制、时空、教育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施“双学双培”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中国公民。通过五年努力,逐步把张青中心小学办成一所教育实验成果显著、教育质量较高、教育特色突出,在办学模式改革上实现突破性发展的现代化农村初中。

1.培育体现幸福和谐的晨钟文化。创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全面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学校文化内涵由丰富走向优质,经过五年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环境幽雅、制度科学、快乐幸福、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2.建设适应高位发展的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县级以上的名优教师在全体教师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到2018年末达到50%以上。

3.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公民。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以“五好”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中国公民”的最终目标。

4.深化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改革。建构“生本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系,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实施“双学双培”模式,形成以平等、尊重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模式。5.提升促进有效发展的管理水平。从点滴入手,着眼未来,着力追求“高效课堂”,建构有张青小学特色的自主和谐、轻负高效的开放课堂;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柱与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学校科研系统;不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要求,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6.打造彰显学校魅力的特色品牌。快乐阅读、艺术教育、阳光体育三大特色品牌要不断提升,不断扩大,学生在特色创建中充分、全面受益。到2018年末,争取有一到两项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推进策略

(一)晨钟文化工程

1.做晨钟教育,使晨钟文化深入人心,以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2.制定科学完善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立足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着重做好校园美化、校歌创编等工作,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3.总结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经验,提升学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体现品牌辐射作用。

(二)名师建设工程 1.进一步树立教师形象,落实教师“五心”师德承诺:“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热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尽心对待事业、把信心留给自己”。2.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继续依托校本研训和分层培养两大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进一步培育“学习、成长、成功、成名”的教师多元发展文化,多渠道、多层面开展教师素质的提升。

(三)“五好”示范工程

1.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全员德育的氛围。

2.丰富德育活动,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学科渗透,熏陶学生良好的品德,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3.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培育“五好示范少年”。

(四)“双学双培”工程

1.健全和完善学校科研的研究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

2.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柱与导向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3.出版1-2种科研成果著作,暂定名为《晨钟奏响生命曲──“双学双培”的理念与操作》,其中包括教师个人专著以及专题性论文集。

(五)高效课堂工程 1.实施规范、人文、科学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各学科教学规范。2.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再上台阶,学校成为县“高效课堂”建设样板学校,全部教师均通过达标考核。

3.改进教学评价制度,立足多元、多维,体现个性、发展性,充分发挥,各学科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特色培育工程

1.快乐阅读。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生活的确习惯,在持之以恒的阅读实践中厚实学生人文底蕴,扎实做人的根,快乐阅读,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

2.艺术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孩子的快乐成长添彩,构建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3.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体质和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七)校园信息化工程

1、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设施,完善设备配备,重点发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为主的教室多媒体系统。

2、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化的优势,真正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3.探索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八)美丽校园工程

1.建设一栋素质教育中心综合楼,升级现有的教学楼,按标准配置各种场室、设施、设备。2.学校改建工程完成后,将根据“三区四园”规划设计学校绿化,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的审美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学校。

3.进一步完善校园的环境,加大力度,使学校成为“果香校园”。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障。

(一)思想保障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最为关健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因此从领导到老师都要通过学习、反思、研讨,形成新的发展观、管理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明确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和五年目标,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凝心聚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二)组织保障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加强各级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素质好、效率高并能相互协作的管理干部队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完善校长负责制,切实保证校长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决策领导的同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以教代会为载体,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组建五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协调、领导工作,制定推进工作计划,把规划内容实处,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并按照相应的评价标准,监督规划的实施,及时调整、修改规划。

(三)制度保障

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师生权利。以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为指导,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常规管理,细化各个管理环节,强调管理到位和管理效能,逐步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具体落实好《教师考核及评优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学教研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班级管理方案及评比细则》等与师生直接相关的各项制度,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好尺度,既遵循“热炉法则”,又体现“以师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使制度与人文实现辩证和谐,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制度的约束力。

(四)物质保障

合理安排预算,努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科学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艰苦创业、厉行节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办公及教学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使用和维护现有的电教设备。图书、校园音响系统等教育资源发挥应有功效。

(五)安全保障

安全、卫生、文明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事故安全报告制、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校内及学校组织活动中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外部保障

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3篇

这是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改革宣言。首先, 教育体制改革将更加深入推进。《决定》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 市场机制将会对未来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将为教育体制改革和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更为广阔的政策空间。可以预见, 在保障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 非公有制资源将有更多的机会, 在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民办教育将会具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 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决定》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劳动与创造在社会分配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劳动与创造热情。这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劳动与创造热情, 奠定人才与智力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将进入新阶段。《决定》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将引导教育改革更加突出将德育与社会责任感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更加重视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更加强化体育和美育的重要性。

教育将朝着更加公平、普惠的方向发展。《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这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推进教育公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使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提出要破解择校难题,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这些都将使教育改革敢于直面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高考改革、择校难题、学生减负等诸多难题, 将推进教育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

全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4篇

一、正确理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进步性与紧迫性

1.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办好教育。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不断得到历史的再现与证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教育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二、科学把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途径与着力点

1.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深刻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丰富内容,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把解决好群众最急迫、最想解决的问题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尽快取得突破,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政府和学校要把教师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5篇

##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主题大讨论情况汇报

为深入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 4月28日,我校紧紧围绕“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次开展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主题的大讨论。全体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按照自己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主题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展开了积极讨论。通过讨论,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审视了自身从事教育工作的的历程.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德教育机制

通过座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一所学校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要的事情就是切实抓好学校师德教育建设。必须有严格的师德教育制度来做保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更是家长所关心的。通过讨论,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落实考勤、备课与作业批改、卫生检查等制度。教导处每周一检查备课,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德育处每天检查一次卫生,每月一次评比。

2.加大教研工作的开展力度。结合继续教育学习,坚持每人上一节研修课,共同评课,取长补短,促进进步。校

长、教导主任要坚持随堂听课。

3.认真抓好班级纪律,落实责任制,重点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各班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良好班风、学风、校风。

三、创建文明安全校园,保持一方平安

学生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师、班主任考核、考评中,做到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通过讨论在安全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全体教师都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没有小事,学生安全是正常教学的前提”“安全第一,安全警钟长鸣”等安全思想意识。

2.建立安全制度、职责、应急预案,与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做到安全人人有责任,岗位处处有职责。

3.切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广播站和校会、班会、晨会课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交通规则及安全常识。做到逢会必讲。

4.要结合学生人数多这一因素,学校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安全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逃生、避难、自救的方法。

四、精心布置,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1.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也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对学生的发

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充分凸现了“绿化”、“美化”、“园林化”的特色,使校园一年四季绿色常驻,花开不断。师生在这样美好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自然是身心愉悦,倍感舒适。

2.在构建和谐校园物质环境的同时,还不忘突出整个校园的人文内涵,如在各班级教室里张贴着中外名人警句的标牌等。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又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各班教室板报、墙报各具特色,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3.为了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学校少先大队利用“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的课内外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安全卫生进行考评监督和教育管理,日考评、周小结、月评比。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我当清洁小卫士”等主题队会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不随手丢弃杂物,能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增强学生文明意识和爱校意识

4.以重大节庆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和传统美德的培养。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是学生受教育的有利时机,我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母亲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5.以课堂为阵地,促学生道德确立。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有机地渗透思想品行教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6.融入社会,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教育学生尊敬老人,善待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初步形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等良好行为。

五、加强家校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校外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大,单靠学校难以胜任。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使学校教育在校外得到有效的延续和发展。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要求各班班主任建学生档案资料,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激励式评语。学校期末给每个学生家长发一封《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3.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联系和沟通,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活动最后,党支部书记高致文总结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我们就应该把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就该加强学习,积极实践,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学会交流,学会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诚心、热心做最好的自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6篇

双谷小学:曾塬

为了了解各乡镇教学的实效性,我市教育局在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末举行了全市大范围的统一检测。检测后教育局领导班子又结合我市的小继教工作,组织各乡镇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对试卷进行统一批阅并要求各位老师结合改卷情况谈谈自己的教学想法。随后又让各组分管教师组织本组教师再次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后要求各位教师结合十八大精神畅谈怎样创设高效课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创办实效课堂的一些金点子。批阅试卷结束后,市局分管领导又根据我校的小继教学习方案,要求广大教师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然后结合这次学习的情况写好学习总结或心得。我觉得这次我市的小学教师继续学习虽然有些美中不足,但确实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不但给广大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学校领导也能亲自体验一线教师的辛苦和快乐!下面本人将学习中的收获以及怎样创办高效课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些设想与诸君共勉。

对于这次市局组织的这次小继教学习的好处我在文前已谈及,现在就先结合十八大精神谈谈我们的教育工作吧:

作为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我,深刻感受到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越来越富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进。党和政府所取得成绩令世界瞩目,令人民满意。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在教育领域,过去的十年我们取得很大的成就。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维护了社会的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为在党的领导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再者,我国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终身教育体系初见成效。

当然,要成就一番伟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需要去解决。让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和困难,并努力设法解决。如教育人口变化,城乡发展欠均衡,优秀的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有待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求与日俱增。作为教育主管领导,作为一线教师,咱们任重道远。我们要时刻牢记:“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的指导要求。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出发,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尽力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才。

要想我们的教育让人民满意,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才。这不能成空口号,否则就要犯浮夸风的错误。因此,我们的各级领导要带好头,要清廉保洁,要关心职工。只有这样的榜样示范效应,才

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我们的一线教师更要牢记十八大的指导精神,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要求学生要语言文明,行为规范,我们自己就要带头遵守。我们要让人民满意,要培养学生成才,就不能只占岗位不办事,而要办实事,办好事。要把教书育人作为我们的首要事情来抓。我们要精心专研教材,切实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好的教学方法,要带着饱满的激情进入课堂,和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对于待进生,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我们的爱心促其转化。即使不能让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至少也让他品尝些许进步的喜悦。另外,我们还要和学校及上级领导商讨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各科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多种生活技能,努力提升学生素质。于是,学校则应结合实际,尽力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同时开展一些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理念。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 第7篇

仙桥乡大麻窝小学:王 琴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作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倾注我们全部的爱培养出自信优秀的合格小学生。家长满意,学生成才。

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缺乏爱,也就是缺少了丰富的内涵。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爱,才让教育真正地焕发出美丽的光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拥有一份爱心一份真情,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演绎成为一种真正的爱的艺术。

抓高效课堂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8篇

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扎实推进,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高效课堂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思考。

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高效课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国家立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站在历史大背景下, 反观教育现状, 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包括高考命题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现了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和思维定势影响,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学生学得苦, 教师教得累, 但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育质量难以提高。部分教师因为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 出现了职业倦怠、责任缺失, 甚至师德失范。学生的书包越背越沉, 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逃学, 甚至辍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难题, 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高效课堂。

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不是心血来潮, 更不是搞花架子、搞形式, 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大举措, 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根本保证, 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从目前全国高效课堂建设区域推进的形势看, 既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一线专家的引领, 又有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的成功实践, 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 是大势所趋, 形势所迫, 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6个区级实验基地和多所学校的先行试点, 已经积累一些成功经验,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们已经不是考虑要不要“做”的问题, 而是要思考怎样“做好”的问题。因此,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来思考和看待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以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投入到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来是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必须做到的。

二、抓住根本, 明确内涵, 准确把握高效课堂建设的方向

教育是一门科学, 光有激情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 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高效是相对低效或者无效而言的, 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 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课堂, 其意义是为教学提供一种动力和导向作用, 也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高效课堂建设是一切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建设。高效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设高效课堂, 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其实质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学校细节管理的提升, 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 学生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继承、扬弃、创新、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我们任重而道远。

1. 强化培训, 更新理念。

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重要策略。当前, 最迫切的是要解决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积淀不深厚、基本模式不了解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 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 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理论和模式的精神实质, 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实践中的困惑;通过集中培训、示范观摩、专题研讨、听课评课等形式, 力争在全区教师队伍中形成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自觉追求的良好氛围,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 教研室及时跟进,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采取送培到校、开展论坛、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 为高效课堂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2. 深化内涵, 注重实效。

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目的, 最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看, 无论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 还是山西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法”, 其核心都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基本理念, 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 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探究展示的机会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归纳方法, 提升能力。这些都是和六模块“3+X”教学模式的理念相一致的。所以, 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六模块“3+X”教学模式蕴含的教育内涵和思想方法, 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感悟, 领悟其实质, 掌握其要领, 根据学科、课型等, 不断创新深化, 最终形成自己的变式。

要结合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情况, 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考核细则, 创新管理模式, 落实高效课堂文化建设和自主管理的各项要求, 以扎实的过程换取满意的结果。注重实际效果。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 在大胆实践的同时, 严把质量关口, 注重课堂检测, 随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 及时整改, 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 加强教研, 关注细节。

首先要加强校本教研。目前, 高效课堂建设已经由学习实践阶段进入研讨完善阶段, 出现的问题是具体而繁多的, 也是十分正常的。所以, 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即课堂、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 引领广大教师有效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同时, 要坚持课题带动战略, 大力倡导小课题研究, 确保研有成效。其次要关注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从高效课堂的实践看, 主要存在如何落实学生先学、导学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帮扶、师生如何评价等一系列细节问题。要积极引领教师及时审视和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 只有不回避、不退缩, 在实践中解决, 才能确保课堂高效。第三要提倡个人反思。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有效形式, 是教训的汲取和经验的积累, 多一份反思, 就多一份提高, 要重点反思模式建构的制约元素, 反思如何寻求导学案与课堂模式的有效融合, 努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反思融为一体, 在反思中获得启迪和智慧, 有力推动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

三、坚定信心, 示范引领, 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

1. 多方配合, 形成合力。

高效课堂建设关系到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 只有多方协作, 形成合力, 才能确保实效。全国各地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用行政的手段强力推动, 才能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 教研室和相关股室具体抓, 教研人员经常深入课堂, 形成全员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格局。各学校校长亲自抓课堂教学, 立足实际, 认真谋划, 及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们必须明确, 校长是一校之魂, 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者和领导者, 是关乎我区高效课堂建设成败的关键和直接责任人, 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 要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专业引领和后勤保障, 把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植根于课堂的高效上, 把高效课堂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 促进学生成长, 打造名师团队, 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2. 培植典型, 示范引领。

典型是激发前进的动力。各学校要精心培植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典型班级、典型个人, 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按照观念革新快、学习劲头足、实践热情高、方式转变快、教学效果好的标准树立典型教师, 让他们上示范课、做经验讲座。按照自主学习习惯好、合作学习兴趣浓、探究学习效果好的标准树立典型班级。把他们的做法和成效第一时间展示在其他教师和班级面前。要发挥他们的典型带动作用, 以点带面, 有效辐射, 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3. 强化督导, 严格奖惩。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价和激励机制, 对高效课堂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定期督查, 并将推广的面是否广, 推广的度是否深, 推广的效果是否明显作为评价先进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的重要依据。教研室要认真做好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 加大对高效课堂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典型学校、典型教师的宣传力度。各学区、学校要积极完善高效课堂建设评价奖励办法, 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 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办优质教育 让人民满意 第9篇

——重点解决办学理念更新的问题。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更新办学理念。一是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谋划全县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切实保证教育优先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二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按照“幼教促规范、小学打基础、初中抓巩固、高中求突破、职教谋发展”的工作思路,更人性化、科学化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科研方式,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内涵转变,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宾川县城镇中学、金牛第一完全小学、宾川县幼儿园等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让优质教育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核心。“名师出高徒”。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率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宾川教育发展的核心必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真心实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建立健全优秀年轻教师的培养、选聘、流动和奖励机制,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同时,选好配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和各层次学校的校长,努力打造一批业务精、素质高、善管理的“名教师”、“名校长”,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着力改革激励机制不活的问题。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创新激励机制。一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机制,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奖惩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和职称评聘分离制度,确保奖励性工资和各类奖金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重奖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真正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作导向,让多得的人理直气壮、少得的人心服口服。

——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宾川教育的发展必须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一是进一步完善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机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扬基层教师、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感人事迹,大力表彰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搭建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教育建言献策平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实施教育系统阳光政务,引导和鼓励全县上下更新教育观、成才观和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局面。

热点链接:

宾川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宾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普及和提高“两手抓”,大力实施“科教兴宾”战略,扎实推进校点布局调整、扩大高中招生、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两基”巩固提高成效显著,“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教育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新轨道。自2008年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推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教育工作制度。历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于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均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现场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对涉及教育工作的议题优先研究、经费优先安排、困难优先解决。同时,教师工资从2003年起由县级财政全额纳入预算管理,由银行按月足额代发,直达教师个人账户,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新成就。一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民办幼儿园从2005年的35所增加到70所,在园幼儿从2005年的263个班7 569人增加到433个班10 272人,3至6岁幼儿入园率从2005年的50.01%提高到85.3%,位居全州乃至全省各县市前列。二是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全县小学入学率从2005年的99.44%提高到99.63%,初中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96.02%提高到101.17%,青壮年非文盲率从2005年的99.88%提高到99.9%。2005年以来共撤并完小6所、校点288个,学校布局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是高中階段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从2005年的76个班4 101人增加到97个班4 574人,职业高中从2005年的16个班801人增加到38个班1 850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从2005年的50.79%提高到70.5%。普通高考上线率从2005年的84.43%提高到2010年的99.37%,位居全州前列。中考成绩优异,非毕业班测试成绩稳中有升。四是成人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500余期,培训各类人近4万人次。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强烈需求正日益得到满足。

(三)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15 748.71万元,改扩建校舍面积135 270.22平方米,共排除D级危房面积达88 650平方米。总投资7 875万元。涉及62所学校93栋建筑单体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并通过了州级检查验收。2010年安排“两基”迎国检教育经费3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筹集仪器设备购置资金697.5万元。5年共化解“两基”债务3 378.42万元,全部化解了2005年以前教育欠款及2006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工程欠款。全县计算机生机比从2005年的87:1提升到33:1,全县中小学(不含幼儿园)从2005年的400所减少到106所。同时,县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建设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75所。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校安、远程教育等工程,新建扩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许多农村学校一跃成为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5年共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费3 791.67万元,减免教科书费1 718.23万元,免学杂费756.26万元,补助公用经费5 036.97万元。全县共有19名大中学生受到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资助金额达25.9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9.3万元,共有153名大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希望工程”、“寒窗助学”、“春蕾计划”、“爱心圆梦”等助学活动深入开展,共资助大中小学生1 000多人次,资助金额200余万元。

(五)教师队伍建设有新成效。“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66名教师到平川、钟英、拉乌等山区民族地区学校支教,有7位山区年轻教师到县城学校挂职学习。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与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合作开办本专科函授班,有效提升了教师学历水平。同时,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实施“请进来”战略,开展了宾川教育史上规模空前的教师全员培训,邀请省州教育专家到宾川授课,共培训中小学教师3 200多名。

(六)法治教育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先后从公安、司法等部门和法院、检察院选聘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111人,评出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8所,推荐上报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所。县人大、县政协定期不定期对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教育收費公示、公开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创建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工作顺利通过州级检查验收。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切实杜绝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10篇

---海丰县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中共海丰县小漠镇委员会 海丰县小漠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海丰县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小漠的明天看教育,教育的明天看小漠。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举全镇之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我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现将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小漠镇位于海丰县西南部,东南临海,西与惠东县黄埠镇接壤,北与赤石河为界与鲘门镇沙埔村相隔。地形自南向北呈三角形片状。面积34.5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9.6%,渔业人口占总人的26.9%;非农、渔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5%,此外,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近千人。通行客家话、学佬话。

小漠镇现有初级中学l所,完全小学2所,小学分教点3个,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105人,其中:中学41人,小学57人,幼儿园10人。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全镇17个自然村都建有篮球场,尤其是于2012年在镇区内建有1座占地3400平方米的文体综合中心,另外还有文化娱乐场所16个,这此设施的上马建设,大大丰富了小漠镇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同时,小漠旅游资源丰富多彩,1

有始建于明末的游览胜地狮山深藏寺,殿宇庄严,规模壮丽,青山绿水,群峰奇秀,驰名遐迩,游客络绎不绝。有小漠南方澳天然海滨浴场,沙滩细白,碧海蓝天,并配套了“拉大网、尝海鲜、牧海渔歌、游艇观光”等旅游项目,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主动融入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强镇,科教兴镇”之路,围绕打造人文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文化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小漠教育快速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我镇获得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市“项目建设、维稳信访、财税征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连续5年获得县“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政重视,责任到位

1、统一思想,建立教育工作机制。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虽然我镇经济基础较薄弱,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镇党委、政府建立多种教育工作机制,确保创建教育强镇工作的开展。(1)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明确管理的内容和工作职责,确保教育创强工作顺利开展。(2)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每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一所学校,经常深入学校,听取学校的工作汇报。(3)建立和健全了镇、村、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4)把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教育实行“四

个优先”: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我镇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规划,尤其在用地规划上,优先保障教育教学用地,将最好的地方用于办学。如在2013年,我镇在镇区内选择位置最佳,环境最美的地方用于小漠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二是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我镇在财政仍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到优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三是优先解决教育问题。镇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教育领域无小事”,凡是教育问题就必须研究解决对策,哪怕困难再大,也要设法解决。积极落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扶困助学解决读书难的问题,全力保障本地户籍儿童从幼儿园到中学都不因贫辍学,确保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入学(园)率。目前,幼儿毛入园率8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入学率100%。四是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镇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确保广大教师安心乐教。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创强”工作开展。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镇党委书记刘锦荣任组长,镇长谭梅唇任常务副组长、副书记林大壮、分管教育副镇长张小亚、中学校长刘锦波、中心小学校长陈帝展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强”办公室,负责抓好“创强”的组织、指导、协调等日常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精心组织。我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教育强镇调研活动,摸清了教育的底子,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标准,制定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创强”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议、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宣传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和意义,争取社会

各界的支持,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责任。首先,我镇成立文化、工商、派出所联合执法小组,依法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进行清查,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辖区内无违法招收童工现象。其次,通过捐资帮助贫困学生、适龄学生,扶助他们就学。

3、尊师重教,改善教育环境。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坚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改善的做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1)采用上级拨款、政府补助、乡贤捐资等形式,解决教师安居工程,投入资金480万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宿舍共68套。目前,全镇中小学教师实现了教者有其居的目标,为安教乐教创造了良好条件。(2)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落实教师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岗位津贴等多项福利待遇,逐年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3)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设立“小漠教育基金会”,实行奖教奖学制度,每年春节和教师节,慰问困难教师,在每年的教师节,镇党委、镇政府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大力宣传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同时,增加教师当选党代表、人 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席位,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

4、出台措施,筹集资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重教为先、兴学为责,在镇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压缩行政开支,多方筹集资金,做到教育资金优先保障和“创强”资金足额到位。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创强”资金足额投入。创建教育强镇,涉及到学校工程多,工程资金与教学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大,我镇党委、政府以创强为“抓手”,开展广泛筹资活动。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二是争取海内外乡贤的支持,先后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召开乡贤座谈会,广泛发动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捐资,筹集“创强”资金。据统计,几年来,我镇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形式,共筹集2830

万元(包含正在改建的小漠中学)“创强”专项资金,投入教育强镇建设。

(二)优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1、抓好硬件建设,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我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方筹资用于各学校的基建、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水平,有力地推进规范化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的创建。我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人士,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至2013年12月止,共投入133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014年计划投入1500万元,用于改建小漠中学。其中:2014年7月,旅港同胞杨国生先生捐资1050万元,用于改建小漠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宿舍楼、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2013年,莫道明先生捐资10万元,用于南香小学改建工程;发动社会乡贤和华润电厂、华城石化、昊源集团、通天地度假村等落户小漠的企业捐资270万元,用于小漠中学教师宿舍楼、元云小学和大澳小学校园整治、全镇各学校多媒体设施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我镇在全县率先应用多媒体教育,为全县教育信息平台提供了现场,发挥了示范推动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镇大力抓好“强师兴教”工程,高水准实施人才战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1)各校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镇各校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教师被选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增强了班子的活力。(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各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责任心。开展以“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强化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竞争意识,真正做到爱、严相结合,在爱与严之间找到切合点,树立安教、乐教、勤教为荣的高尚师德。多年来,全镇教职工遵守职业道

德,无违法事件发生,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得到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同时,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各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高。如小漠中学刘锦波校长参加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讨班学习、其他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全员培训”等,近三年还有分管教育张小亚副镇长分别带领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科目代表先后到省实验中学、深圳坪山小学、惠州市第一中学交流学习。(3)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员工。三年来,我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教职工素质、学历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镇小学教职工学历达标率100%,中学教职工学历达标率99.7%。认真落实省定编制标准配齐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人数,对规模较小的小学、教学点在教师配备方面做到班均不少于1人,做到全镇学校无聘请代课教师顶替在编教师现象。(4)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和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持证率。为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我镇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基本满足课程开设要求,配足配好学科教师。

(三)、规范办学行为,推动素质教育

我镇重视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为此,我镇出台多项措施,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让所有在读的学生都能接受同等资源的教育。(1)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公平、公正办学。不得以任何形式设立门槛招收学生,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入学,无任何形式的选拨性考试行为,确保学生能接受同等资源的教育。要求学校严格执行省规定中小学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有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还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不得违规补课,实现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不得乱收费。确保办学行为的规范化。(2)成立检查组,不定时进村入校调查,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通过多年努力,我镇各校办学秩序规范、有序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良

学习环境。(3)重视德育工作。各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力推进德育观念人本化、管理科学化、教育情感化、活动实践化,健全“社会—学校—家长”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生素质行为综合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格局,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跨越。各学校以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家长会等德育常规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每各校组织校运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每学期开展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每年开展团队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生活,张扬了学生个性,挖掘了学生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德育活动呈现出生动化、特色化的良好局面。为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为每所学校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上法制课,学校运用板报、辩论赛等宣传法律知识,增强了师生法制意识。同时,我镇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举办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和防震演练,积极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安全教育周的活动。各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年来,全镇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生违法犯罪率均为零,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学生伤害事故,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达标率逐年提高。中小学生德育优良率达到91%以上,全镇中小学操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0.5%以上。(4)各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学改革。我镇各学校开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为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开展了“学案导学”教学改革,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全镇小学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初中检测合格率达到88%以上。(5)树立生本意识,科教体艺教育放异彩。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镇各中小学认真执

行国家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四年级开设信息课,开齐开足了包括图音体等在内的所有课程。我镇各中小学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的培训,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举办“欢乐六

一、我心飞扬”文艺汇演、举办学生运动会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多年被县评为一、二等奖,其中中心小学舞蹈《渔家娃》、合唱《歌唱祖国》分别获得县中小学生艺术展二、三等奖。我镇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小学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基本达标,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到100%,学生体质优秀率达22%。(6)重视学生健康发展。我镇中小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省有关文件精神,各中小学校落实年体检制度。

(四)抓好“四大教育 ”,推动教育协调发展

我镇在创建教育强镇中,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我镇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一是落实防流控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的管理机制三结合教育工作机制,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初中入学率100%,年辍学率控制在1.41%以下。二是严格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积极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漠中学方面:2013年中考总平均分居全县第三名。其中6位同学总分突破600分,20位同学入围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有6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县一等奖,8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12位教师分别获得三等奖。特别是黄晓丽老师,在全县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县一等奖。余政铭同学在全国英语习思竞赛中荣获三等奖,郭苗

苗同学在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全县三等奖,余思莹同学在礼仪知识竞赛中荣获全县二等奖。小漠中心小学方面:近七年来,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校管理及少先队集体连续荣获全县同类地区一、二、三等奖,2014年被汕 尾市教育局授予市规范化学校,几年来,有4位教师被评为南粤山区优秀教师,10多位教师荣获市、县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称号。10多篇学生作文参加广东省第六届粤星杯作文比赛获得较好名次。20多位教师的教学论文多年获市、县一、二、三等奖。

2、挖掘潜力发展幼儿教育。我镇为了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先后投入100万元按规范化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学标准进行改建,充实和完善幼儿园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园条件。同时,重视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安全接送等环节要求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实现了设施标准化,办园规范化。目前,镇中心幼儿园是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立足需求办好成人教育。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结合本镇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办学思路,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举办各种长短班、特色班,多渠道、多层次做好各项技术教育、上岗就业培训工作。近三年来,我镇先后在各村举办了海水养殖、出海捕捞等农业知识讲座和南美对虾、鲍鱼养殖等实用型专业培训。成人教育年培训面达39%以上。

4、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我镇结合实际,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村(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一是深化素质教育活动。我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卫生村、文明村的创建活动,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如香坑村、埔仔村分别被省、市评为“生态文明村”。二是完善镇、村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如“村村通广播”工程、“农家书屋”,中心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和室内羽毛球、乒乓球馆等文体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三是文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民

间传统节日为载体,加强情感交流,共享奔康喜悦,不断丰富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如春节篮球赛,元宵节灯谜、象棋比赛,端午节旺官社区和旺渔村龙舟赛,戏曲弹唱“海丰八音”汇演,尤为可喜的是,2012年参加全县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得篮球、乒乓球比赛“双料冠军”。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镇将从两个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教育综合实力。

1、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业务培训工作,培养更多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2、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努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注重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自评结果。

我镇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自查自评,经自评:各项必达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政府责任67.3分,教育管理18.8分,办学水平10.8分,自评总分为96.9分,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要求,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督导验收专家组对小漠镇的创强工作进行督导验收。

中共海丰县小漠镇委员会 海丰县小漠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进出口业务实训心得下一篇:《我升中班了》主题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