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2024-08-31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精选10篇)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1篇

《孙子兵法》的实用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对“将”“卒”关系在战争中作用的阐释,以及对道德的强调,都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精神。孙子的辩证法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以矛盾的观点,从整体着眼,高度灵活地指挥军事行动。对孙子这方面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孙子兵法》历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作 者:杨荫冲 朱芹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政治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33 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 年,卷(期):2002 “”(6) 分类号:B229.9 关键词:孙子兵法   实用主义精神   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2篇

恩格斯曾说过,“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线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但是任何事物都不会有永远的绝对,亦如水没又

永远的静止一样都是相对而言的。而真理亦是如此。

所谓的真理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这种符合,既有绝对的意义,又有相对的意义。就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就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性讲,它是绝对真理;就其以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就其有待进一步发展、有待进一步精确划定适用范围讲,它是相对真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它要求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

展。同其它任何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更加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为什么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绝对真理,是完整的思想

体系。比如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时间、空间、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物质运动

是有规律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颠扑不破的、永不过时的绝对

真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绝对真理的一面,而没有相对真理的一面。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而客观实际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遍适用或者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和较大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原理。比

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另一种是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原理或个别原理。这种原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是真理,但其真理性的程度,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条件变了,它可能部分是真理,也可能全部不适用了,这时

就会出现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的原理。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首先夺取大城市进而控制全

国,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但是这条道路在我们中国就走不通。毛泽东同

志没有拘泥于列宁的个别结论和具体的做法,而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根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

况,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结论、新原理,取得了具有世界历

史意义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列宁、毛泽东同志正是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统一起来,才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斗争实践中所作的指示和言论这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外而言的。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同志在领导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所作的大量指示,所发表的大量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必不可少的补充,其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绝对真理。另一方面,这些指示和言论具有更多的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为了解决一定时候的某个具体问题,对于时间、地点、条件、对象变化以后,是否适用,而具体分析的。任何人的话决不可能句句是真理,革命导师亦是如此。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3篇

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理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是必要的。

一、“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及“量变质变”教育

1. 结合物质结构发展史,向学生渗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就像26个英文字母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一样,组成了千千万万种形形色色的物质。从微观角度讲,物质是由许许多多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人类对于物质内部结构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远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都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近代英国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建立了原子-分子论,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从此以后,人们真正意识到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早在战国时代,庄子在《天下篇》中就有“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述,可以说是最早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思想观点。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其主体和运动方式,所以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 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学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通过实验中的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教师带领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通过物质的变化的学习,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着。在学习物质结构的知识时,由于内容本身对初学者说来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习中,教师通过实验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说明分子、原子的运动和变化特点,并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解释,揭示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实质。通过对原子微观构成的学习,学生意识到,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一切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3. 量变质变思想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一理论,学习中笔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意渗透。例如,白磷在空气中接触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断放出热量,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越聚越多,达到了白磷的燃点而自发燃烧。分析这个过程时,学生不难理解,由于热量的累积导致了剧烈的燃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也自然联想到古人钻木取火等,都是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针对这一辩证思想,结合学生本身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学习状况等,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使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了哲理性,而且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的本身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得电子与失电子、阴离子与阳离子、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例如:讲原子结构时,强调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也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初中学生从得氧和失氧的初步认识中,上升到生动的辩证认识的方法,指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又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教育

1. 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的逐步认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各门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初中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讲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作为教师要积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定理或结论,都是前人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全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感知其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2. 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4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实践认识;辩证唯物

一、物质与世界

我们在讲授质量的概念时,在强调了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同时,就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传授,从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从有形的实体到无形的场,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多种多样的物质才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又统一于物质。

二、运动与静止

我们在讲授运动的慨念时,在强调了“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同时,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再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传授,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到微观分子的热运动,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和磁的运动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运动,其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又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

三、实践和认识

我们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概述亚里士多德差不多二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说法被伽利略的小车实验所否定,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规律得到逐步认识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其内容都将进到高一级的程度。

四、对立与统一

在讲授磁极这一概念时,在强调任何一个磁体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极,而这两个极都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的同时,系统地向学生渗透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再结自学过的知识,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物体的膨胀和收缩,吸热和放热,物质的熔解和凝固,液比和汽化,升华和凝华、防止和利用等,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此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求同学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片面性。

五、内因与外因

讲授电阻这一概念时,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可以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强度的比值来表示,但与这两个外部因素无关,决定其大小的是导体的自身条件,即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进而向学生渗透“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关系,同时指出同学们学好功课的关键在于其本人的努力,老师的教育和学校的环境只是外部因素,它只能通过学生本人的努力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使学生懂得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六、肯定与否定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5篇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主体正确反映客体,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项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发展具体的历史统一。

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就其任何具体真理就其正确反映及其规律而言,它具有绝对性,是绝对真理。就其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而言,它又具有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绝对和相对,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生,即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第二:辨证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辨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列宁指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界限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推移的过程。毛泽东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的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所以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界限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可以辨证转化的。二者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且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

总结: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6篇

一、认识世界物质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体现。如以下几个知识点就体现了这个观点。

1.在进行“组成物质的元素”的教学时, 学生了解了人类对物质组成的大致认识过程, 知道了世界上千变万化的动物、植物、矿物大部分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 了解人体和其他生物体一样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最后告诉学生世界的物质性观点。

2.在讲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时, 介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但在某些条件下还可继续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种子构成。此时也是对学生世界物质性教育的时机。

3.在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后, 学生了解了人的神经系统的组成, 特别是学习了脑的结构和功能时, 应该适时的进行世界物质性观点的渗透, 让学生明白物质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人的意识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从而建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

总之, 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对学生世界物质性教育的很好的例子。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适时渗透,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建立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 认为物质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整个宇宙中任何事物总是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在科学中有很多知识的教学中就可渗透此观点, 如下面几个例子:

1.杠杆、滑轮、它们虽然形状不一, 用途不同, 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定滑轮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滑轮是杠杆的变形。杠杆的平衡条件都是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再联系到斜面, 还可揭示出这些简单机械的一个共同点———能够省力或省距离, 但都不能省功。通过对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共同点的分析, “使用一切机械都不能省功”这一机械原理就能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像一根贯穿始终的线联系着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成了“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教师指点使学生懂得:世界上的事物, 虽然形状不同, 色彩各异, 千变万化, 错纵复杂, 但它们绝非毫不相关, 而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

3.在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中, 学生知道了植物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 而导管在植物的根茎叶中都是相通的, 且水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被从下而上运输至叶最后绝大部分从气孔散失。而水分散失的多少又由气孔的开闭控制, 气孔的开闭又是由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决定。从此内容可说明植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植物生物体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三、体会运动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运动发展的观点。

1.在学习物质的运动形式时, 学生了解自然界主要运动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等,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指机械运动。判断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最后指出:绝对不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在运动变化着的。

2.人是从一个受精卵变成了胚胎, 逐渐发育成成熟的胎儿, 从母体产出后逐渐长大成熟最后衰老死亡。其它所有的生物都有类似的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细胞也是如此, 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教师适当指点使学生明确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

3.在学习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等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整个宇宙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在宇宙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绝不存在的。

总之, 科学课程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渗透这一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四、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 既对立又统一, 即一分为二的观点。科学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1.在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时, 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 指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矛盾的双方, 又相互依存。没有呼吸作用来提供生命活动的能力, 植物也就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就不可能让呼吸作用来分解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如使用滑轮组和斜面都能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如果考虑实际中的摩擦等因素不但不省功反而要多做额外功, 为了省力就要付出多做功的代价。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在进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世界。

总之, 科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都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 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向学生渗透唯物辩证法思想,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摘要:初中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加强学生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初中科学一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逐步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体会运动发展的观点, 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科学,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7篇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实验教学 自然渗透

中学化学教学就其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来说,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可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初步具备识别伪科学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促使他们解放思想,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敢于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寓于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世界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教育

1.“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地球上的一切客观物体都是由百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即使是生物体的化学成分也仅仅是碳、氢、氧、氮等为数不多的元素.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微观粒子,但这些基本粒子仍不是最小的,它们还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同时还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其主体和运动方式,所以人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不同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初学化学者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求知欲较强,对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情趣盎然.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又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对初三化学第一章“千变万化的化学世界”,学生自然最先想知道的就是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和分子照片吸引学生并得出结论,即世界是物质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这样,学生很自觉地就接受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思想.又如,在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时,通过实验中的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揭示了分子破裂,原子重新排列而生成新的物质;总结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运动着.通过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运动这一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

2.“质量互变”教育

众所周知,事物的变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一理论,笔者在讲分子一节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意渗透.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笔者用一根粉笔,设想把它无限分割,同时指出,当我们把它分割到最后一个分子时,它还保持着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假如我们继续分割,破坏了最后一个分子时,是否还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呢?学生会很快答出,这时就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了.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定义,又从中向学生进行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同时指出,任何事物都可能由量的变化达到质的飞跃.使学生对事物的质变上升到理论性的认识.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教育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对立与统一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方面的不同倾向.对立统一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现象和过程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使学生会用矛盾的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得电子与失电子、阴离子与阳离子、化学反应的吸热与放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例如讲原子结构时,强调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这是原子内部的吸引因素,原子内部的排斥作用,有来自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也有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又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使初中学生从得氧和失氧的初步认识中,上升到生动的辩证认识,了解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矛盾的双方,又构成一个整体.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没有氧化,也就无还原,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又使学生树立了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从而使他们增强了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教育

1.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活动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逐步认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各门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因此,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讲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作为教师要积极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定理或结论,都是前人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如氧气的发现等等.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究的对象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片面到全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感知其现象,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2.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节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质能量守恒,而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守恒?想要探索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最关注的.因此,可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除教材上的两个实验之外,还应补充实验,如蜡烛燃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而有些化学反应由于产生的气体散逸,(蜡烛燃烧)造成质量不守恒的假象,要学生从中学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科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这样,使学生懂得认识是从实践中来,而得到的认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辨别真伪上升到理论,再通过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而化学教材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作为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化学教材,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指导学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抓好“双基”这个基础,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打好“双基”这个基础,才有利于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中,针对教材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应寓思想教育于科学教学之中,通过教学中的自然渗透,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之有趣,品之有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8篇

第一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如何产生的论述

精神生产和精神需求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一1846年合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来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

这段话阐述了意识生产的两种情况:1.最初的”意识生产, 即同物质活动、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意识生产。这种意识还是人们的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2.精神生产, 即表现在政治法律观点、哲学、宗教、道德等形式中的意识生产。精神生产也是被物质活动、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但并不和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 相反却是同物质生产相分离的。哲学、宗教等等事实上也不是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生产的直接产物, 而是由某一阶级的知识分子专门制定的。因此, 意识生产包括精神生产但不等同于精神生产。

“最初的”意识生产是初级的意识生产, 是意识的初级形式的生产, 精神生产是高级的意识生产, 是意识的高级形式的生产。意识的初级形式就是“日常的意识”。日常意识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直接感受、观点、意见等等, 包含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等的思想萌芽, 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日常知识两个部分。日常思维毕竟也是思维, 也是自然界和人的规律性的表现。意识的高级形式是政治、法律观点和学说、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意识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或艺术思维的产物。这种高级思维运用有严密逻辑的理论语言或有鲜明美学特征的艺术语言进行。意识的诸高级形式分为科学和意识形态两个类别。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分工的发展程度上。因而, 马恩从生产力和分工入手考察了精神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这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精神生产的具体表现。马恩指出, 原始社会只有自然分工, 没有真正意义的精神生产。所以, 精神生产在原始社会至多是处于萌芽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的出现,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应该已经实行分工”2。而“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3, “从这时起, 意识才能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4

分工的扩大, 人们的活动扩展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人们摆脱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 形成了包括精神生产在内的“整个世界的生产”。精神生产成为“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的相对独立的部门。尽管这种分工曾经导致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长期的“对立和敌视”, 但毕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

第二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特点的论述

马恩在概括自己的新世界观时, 特别强调必须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签础上追溯它们的产生过程。一定社会的精神生产性质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 其思想在社会上必须也占统治地位。正如马恩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综上所述, 马恩在揭示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之后, 又从生产力和分工入手考察精神生产的产生及其发展, 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精神生产, 用生产关系的性质说明精神生产的性质。

杜会生产是个大系统, 精神生产是这个系统的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当今社会, 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 精神生产这个在马恩之后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理论问题, 日益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重视。苏联理论界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着手于精神生产研究, 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已经把精神生产作为反映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范畴写进哲学教科书。我国理论界对精神生产的研究是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 起步晚于苏联。目前对精神生产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挖捆、解释经典论述阶段, 还没能揭示精神生产自身发展机制和运行规律。因此, 对精神生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然是一项长远的、艰苦而巨大的工程。

二、精神生产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生产, 更需要发达的精神生产。一方面在现代社会, 随着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 人们的精神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 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已经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神生产, 没有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突破, 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所碰到的难题, 就根本无法解决。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充分重视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

第一.物质文明的角度看, 精神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 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精神生产及其产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 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精神生产及其产品。精神生产及其产品通过对物质生产要素的影响和改变, 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甚至巨大发展。精神生产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促进是通过对物质生产要素的影响、改变实现的。它主要体现在:作为精神产品的科学技术, 为劳动者所掌握, 就会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创造力, 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精神产品的科学技术物化在劳动资料中, 大大增加了劳动资料的种类, 提高了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的效率。

同时, 当今世界,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精神生产越来越显示其相对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开辟了道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 经济和社会都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自主创新能力差,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显然, 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障碍。

今后我国要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的道路必然要求精神生产的智力支持。创新正是精神生产的目标、任务和重要特点。精神生产具有创新性, 不断创新是精神生产的生命。精神生产者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对对象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创造出符合需要的创新性的精神产品。精神生产可以不断提出新见解、新理论、新思想、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精神生产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一个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人类之所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根本上讲是精神生产创新性推动的结果。

第二政治文明的角度看, 精神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基础。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应该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的主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 全社会具有一致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精神生产的内容之一, 便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从社会文明的角度看, 精神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从现实状况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取得长足进步,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经济转型时期, 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社会成员在自主意识增强的同时, 出现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现象, 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膨胀。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上把人们行为的多维道德取向整合起来, 使其得到合理的调适, 最终能够在整体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的问题。

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 需要精神生产创造出积极的精神产品, 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精神生产可以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并将个人的日常行为系统化为道德形态, 使自发的道德心理上升为自觉的道德意识, 进而影响着社会道德深层结构潜移默化地不断发展。其中, 精神生产既可以直接创造高尚道德的核心和主体部分, 又可以对低层次的社会道德起到提升和整合作用。这样, 一方面低层次的社会道德通过思维加工上升为高层次的精神产品, 另一方面高层次的精神产品的传播、渗透, 又改造、调整和提高着人们的日常道德和心理。通过精神生产活动, 高低形式、层次的精神产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如此循环往复, 推动着整个社会道德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四从精神文明的角度看, 精神生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动力。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 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社会需求层次的变化, 物质产品的需求总的来说将呈现递减趋势, 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需要整个社会能够提供层出不穷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只有大力发展精神生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精神生产, 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而提高民族素质,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总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高度重视精神生产: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对精神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道德支撑和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72页,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103页,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82页,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82页,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9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定义

通常我们会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注重知识与事实相符合,它是一种求实求真,开拓进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决是否真假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更是整个科学范畴中的关键部分。而人文精神我们则往往定义为关于价值的知识,注重行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决美丑善恶等等问题,不但是促进个人拓展完善自身的关键,是我们正确确立目标,信念,正确建立三观的重中之重。

两种精神看似差别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是互补共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实际上也就是真与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最为关注的。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这两种精神,人类才有实践探索,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者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是科学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学。除此之外,国家所倡导的科学文化,也绝不仅仅具备单一的内涵,必然是科学化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化的科学知识。最后,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本身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科学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其中所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从开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补、交融,需要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分离是一个历史的现象,科学和人文发生分离存在着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被划归为神学,严重压制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的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十日谈》强烈的抒发了对人性解放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获得了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同样也经历了分离与融合的过程。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科学精神就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人类求实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人文精神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爱护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科学、艺术、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艺术、人文也逐渐的细化、专业化,这样就造成了科学、艺术、人文由原来的整体不断的分离。但是现在我们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完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理性、也有感性,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时一定要讲究辩证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统一的过程不是简单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部放在一起,而是分别取其中的精华,对两者的问题要予以摒弃,以此在发展中不断融合。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是时代发展的需、也是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样也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只依靠自然和社会科学社会发展难以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两者辩证统一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现今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科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科学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也在迅速扩大。科学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但是人文主义却渐渐落后于科学,致使科学与人文逐渐的分离。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的要求,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与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成只追求学术而对其他人文要求无所顾忌的畸形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如果没有了人文精神的协助,科学只能是盲目的;而如果只追求人文精神,忽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也只能是虚妄的,并且整个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实践活动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保障。除此之外,我们想要正确的认识世界,二者的结合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追求的价值和真理具有完整性。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进行实践活动或是认识活动,对于两种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坚持也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宸,吴健.论科学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

[2]李晓锦,戴雅娜.浅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当今意义——兼谈科学精神的新变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孙子兵法》的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第10篇

1无机化学课程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是物质,比如宏观层面的看得到的铁块、钻石、水晶、玻璃等是物质,象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的也是物质,要使学生确信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运动性。

1.2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揭示着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包含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的质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恩格斯认为 “在化学中,差不多在任何地方,例如在氮的各种氧化物中,在硫和硫的各种含氧酸中,都可以看到 ‘量转变为质’”[3]。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的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原电池与电解池、金属和非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等等,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 ———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进运动。比如Ca CO3- Ca( HCO3)2- Ca CO3等的相互转化,就是向学生进行否定之否定规律教育很好的例证。唯物辩证法主要还有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等等,其在化学中表现很明显。

1.3方法论

主要探讨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化学研究中的思维规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化学方法论之所以能在化学认识、化学发现、化学理论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它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活动程序,即从问题出发、明确研究对象、 进行实验考察、提出化学假说、检验化学理论这样一个一般性认识过程[4]。

2无机化学课程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2.1内隐性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化学的教学内容所直接面对的是自然界,在教材中的很多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不可能是显在的,而是以潜在的形式蕴涵于化学知识、化学理论、化学发展历程之中。譬如,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教材呈现了它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而且编入了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史实,这属于显性的素材。然而我们还可以发掘出与氯同属一族的氟元素的发现历程,为了研制它,化学家们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说明了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过程,需要科学家前仆后继、持之以恒、甘于奉献的精神支持。这些内容无疑具有很丰富人文价值,但教材并没有直接显示出来,需要教师仔细、深入地发掘,总结提炼,以恰当的方式教授给学生。

2.2分散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逻辑内容不可能像人文学科内容那样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者,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化学的教学规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编排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分散于不同层次的知识和理论之中。在化学教材中,无论是化学物质、化学理论和规律,还是化学实践和实验,每个章节都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因此,需要化学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归纳整理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方面相关素材,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化学知识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3无机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策略

3.1从化学史入手

化学发展史既是化学实践和化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也是化学思想和化学概念、化学方法发展演化的历史。它生动地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和斗争。在化学教学中联系化学史,有助于学生从学习化学知识中获得认识事物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比如早在1815年,有位名叫普鲁特的人就曾经预言过,氢是所有元素之母。不过,他的预言没有任何根据,一百多年来一直遭人嘲笑。普鲁特的预言是一种思辨性推测,他认为既然氢最轻,它就可能是其它一切原子之母。尽管他的推测后来得到了理论上的解释,然而,由思辨性作出的预言绝不是科学。科学假设不同于思辨性推测,须以已有科学事实和理论为依据,更要用系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来验证,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从化学原理入手

科学研究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曲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而对于化学理论和化学原理的认识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曲折过程。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初中是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去讲的,物质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到了高中阶段开始是从化合价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 再进一步去揭示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的原因,那就是元素电子的转移。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反应前后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从而可以看出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从现象到本质———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的一个过程。

人类认识事物遵循由个别、特殊上升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和个别这一规律。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发现就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鲜明的例子。人们对于元素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开始是认识个别元素———认识的个别阶段, 比如铜、锡、金等等。后来随着发现的元素数量的增加,开始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一类元素( 元素组) ———认识的特殊阶段。直到门捷列夫和迈尔发现了周期律,在元素组的基础上,将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依据原子量的增加组成了元素周期律表,认识元素的普遍联系———认识的普遍阶段。最后,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预言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是再从普遍到特殊和个别的一个过程。恩格斯认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本身就是辩证法所揭示的质量互变规律的胜利。而门捷列夫所预言的三种新元素的发现,则更进一步说明了在化学中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重要性。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占据一个位置,它有质的和量的规定性,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量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元素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元素的周期性,既表现出有变化、有发展的重复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总之,元素周期表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全面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周期律的建立,不但为新元素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使化学从仅限于对大量个别零散事实作无规则排列中摆脱出来,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 它不再把自然界的元素看成一个彼此孤立、不相依赖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各种元素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它表明了元素性质变化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所以元素周期律的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3.3从化学实验入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没有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科学辉煌的今天。任何化学理论的提出,都必须得到实验的验证,实验就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

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实验,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化学问题的探究获得知识和经验,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现以化学探究性实验为例来说明在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论和价值观。 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从课题确定到收集资料、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再到最终成果的呈现,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的能力,进而训练学生实验探究的思维方法。要教给学生处理具体实验问题时,学会使用类似于化学家进行研究时使用的技巧。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在探究能力提高的同时,关注学生化学实验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层面的发展,实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展现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体验了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体会研究的辛酸和喜悦,经历类似于科学家们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收获比实验成功更有价值的科学方法和人生哲理。

利用化学实验史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化学实验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运用实验方法论进行实验探索,以获取实验事实、建立科学理论的发展史。化学家们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既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艰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光谱分析的发展, 从英国物理学家泰尔包特在观察大量盐火焰光谱时认识到某一特征光谱线应对应某种元素到美国物理学家阿尔特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光谱定性分析的建议,再到德国化学家本生在使用煤气灯时发现火焰被盐类染成各种颜色,萌生了通过焰色信号检测元素的设想,并在基尔霍夫的建议和协助下,发明了看谱仪( 分光镜) ,提高了检验的可靠性,并利用该技术发现了铯和铷两种新元素。现在各种不断完善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等光学分析仪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化学和其它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光谱分析发展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4无机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效果

上一篇:地球上的水循环教案下一篇:小学联盟教研活动策划